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树清廉家风建最美家庭演讲稿

2025/04/03演讲稿

倚栏轩整理的树清廉家风建最美家庭演讲稿(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树清廉家风建最美家庭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

家庭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幸福生活的港湾,也是反腐倡廉最为重要的一道屏障。而家风,作为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殷实的家底,更是无形的财富。家风的好坏,关系到国家,以及社会肌体的好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过去的种种“四风”恶习、陋习逐渐远离,但是一些隐形“四风”行为、披上“隐身衣”的不正之风给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出了新的'难题。传承廉洁家风正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破解“四风”难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

纵观古今历史长河,始终坚守“廉洁家风教育”而刚正不阿、廉洁奉公之人,比比皆是。

林则徐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清末名臣曾国藩曾在家书中这样写到:“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在他的严格教育下,大儿子曾纪泽成为我国著名外交家,收回割让给俄国的半数以上的国土,取得了晚清外交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巨大胜利。而曾国藩的次子曾纪鸿也成长为著名的数学家,他的后代政治家、科学家、学者人才辈出,整个家族成为一个可观的文化现象。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与他同朝为官的亲弟弟曾国荃,由于他家风不廉,虽然迅速积累起百万家产,但后代贪腐挥霍后,很快败落,最终落得个贪官的骂名,为后人所不齿。

在临洮县,有这样一位好县长,他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奋战了17。5个小时后,由于劳累过度,倒在了办公室,年仅45岁,2014年8月18日,临洮县城万人空巷,街道两旁人山人海,群众手持“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县长”等标语,含着热泪送别他最后一程,中宣部追授他为全国“时代楷模”“新时期基层党员优秀代表”等荣誉称号,他也先后被省、市、县委追授为优秀共产党员。他,就是柴生芳。

“我能奉献给你们的,只有热血和汗水”、“如果我爱财,我就不回甘肃了”、“一心可丧邦,一心可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这些话,不但被他写在工作笔记本上,更被他贯彻在了日常工作之中。柴生芳同志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用自己的行动和廉洁家风表达了“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的坚决。正是柴县长传承和发扬廉洁家风,才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同样在临洮县,有这样一户“全国五好家庭”、“甘肃省最美家庭”,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这个家庭的主人是谁,但说起临洮县“木厂张记”的“糟豆腐”,想必大家早有耳闻。而说到“木厂张记”,就不得不提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佘太君”的“木厂张记”前任“掌门人”常慧斌。

常慧斌生前是临洮县洮阳镇木厂村远近闻名的贤妻良母、致富能人,同时也是一名优秀中国共产党员,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望。常慧斌既是慈母,又是严师。她与丈夫都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先教做人后教成才,从不娇生惯养,良好的家风,培育出了孝顺、诚信的好儿女。常慧斌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在她的儿孙们心中埋下了善良的种子,正是这种良好家风的教育,成就了这样一个幸福美满、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也正是这种良好家风的传承,激励着常慧斌一家人为临洮县经济发展和美食的推广做出巨大的贡献。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但我很庆幸自己从小就成长生活在良好家风的环境中。从我懂事那天起,父母就时常教育我要尊敬师长、遵守社会公德、不取不义之财。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我们有着持久深远的影响。工作几年来,我最深的感触就是,我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人民公仆,而感到无比荣幸,虽然日子过得紧一点,买不起大房子,开不起豪车,也穿不起名牌衣服,但是工作有奔头,家庭很幸福,心里也很踏实。

“做人正直、不贪不义之财”,这些父亲教育我的家风训诫,将伴随我一生,而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将以曾国藩、柴生芳、常慧斌为榜样,学习曾国藩的廉洁奉公、学习柴生芳的为民爱民、学习常慧斌的家庭教育,今后无论工作岗位和职务如何变换,转变的是我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变的是传承和弘扬廉洁家风的赤子之心。

家风无言,却有着滋润心灵、培养美德的无声力量。传承廉洁家风,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不竭的精神原动力,使其成为孕育优良党风、涵养淳正社风的源泉。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风廉则民风纯政风正,让廉政的阳光照耀大地,讲廉洁,树家风,让我们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逐梦前进!

树清廉家风建最美家庭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之风!

悠悠华夏五千年,风流人物灿若繁星。回望我们中华民族那些有杰出贡献的人,都拥有良好的家风。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官至宰相,位高权重。但他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显家富,人生有成。敬爱的周总理的廉洁是无比的威严,他的影响力是当今无人能比的。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谦恭、正直、低调、清廉,读这些伟人的清廉故事,令人动容。以前的我总认为“廉洁”与我们隔着千山万水,如天山雪莲,只有在天寒地冻的季节里才会盎然绽放,即使苦苦追寻,也只会追寻到一缕“芳香”。但却不知道她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奶奶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脚上永远穿着一双旧旧的布鞋,衣服一年到头穿来穿去也就那么几套。我买了新衣服新鞋给她,她就埋怨我浪费,总是不肯穿。她是这样的节俭,平常掉在碗外面的饭粒她都要捡起来吃,即使是刚做的菜还有很多,她也会把那些剩菜剩饭默默地吃完。家里的人都劝她,现在的日子不比从前,把剩菜剩饭倒了吧。可她就是不听,说现在虽然衣食无忧,可我们仍不能浪费,冷饭冷菜热热照样好吃。奶奶不仅自己生活节俭,同时要求家人也要勤俭廉洁。记得二爸在村委会时,有个村民为了低保的事想走走后门,但被二爸拒绝了。那人见此路不通就把目光转向奶奶。给奶奶送了一箱晶莹剔透的葡萄,还有一箱鲜红透亮的柿子。柿子是奶奶和我最爱吃的水果了。那人向奶奶说明了来意,我奶奶婉言谢绝了,礼物也被送回。别人都说她太傻,放着好吃的东西不吃,不是傻是什么呢?可是奶奶却只是抿了抿嘴唇,笑了一笑,并不多说什么。那人也因为奶奶坚决的态度而知难而退了。奶奶的勤俭廉洁也传染给了妈妈,那次和妈妈一起给单位采购文件夹,妈妈不时地比较价格,还把那些文件夹翻来覆去的检查,老板都开玩笑的说,大姐,给公家买的东西,你干嘛挑那么仔细。妈妈笑笑说,公家的钱也是钱啊!老板虽有些尴尬,但也不由的夸赞妈妈。我看在眼里骄傲在心里。王安石说“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奶奶妈妈,她们只是平凡之人,但却有着不平凡的举动,这些举动让我骄傲,我是她们的孩子,我定要将勤俭廉洁的家风传给我幼小的孩子。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国以家为基,家以廉为贵。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让我们携起手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孝仁礼恕的良好家风,争当廉洁幸福家庭的优秀表率,用实际行动共同铸就反腐倡廉的坚固长城,为构建和谐的美好家园而努力!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树清廉家风建最美家庭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小怡,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家风。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家庭的风气。那么,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

那天吃过晚饭,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心里却还在想: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妈妈的声音传了过来:“你写完作业了?”我没动。眼前的电视被关掉了,“你现在应该做什么,不知道吗?”唉!这句话我从上幼儿园时就听得耳朵出了茧子了,去写作业吧。“老毛病了,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记不住吗?”——这不就是我家的家风吗?

从小,该我写作业的时候,电视从不开着,也没任何杂音打扰我。每次都只能是写完当天作业,才可以看电视或玩电脑,小学时不管是冬夏,每天晚上9:00是必须睡觉的,想玩门都没有。现在初中了,也只能写过作业就睡觉,只有周日才可以自由。原来父母想让我养成:认真做事,规律科学的好习惯。每次家里来了客人,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他们也是热情招待;爷爷奶奶来了,妈妈总是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而且最好吃的菜总是在爷爷奶奶面前,螃蟹也是给他们最大的',而妈妈只是吃最小的。仔细想想,这不也是我家的家风吗?尊老爱糼,礼让待客,谦和做人。

这样想起来,我仿佛记起了很多,我们全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要么关注国家热点。要么做些趣味游戏。从来听不到父母讲邻里是非,也从不争亲朋得失。他们只是认真做事,认真做人。这也是我家的家风。做有益的事,做坦荡君子,不做戚戚小人。

我想:我家的家风,不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美德吗:厚德载物,认真做事,中庸做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也要说: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国家,国家影响世界!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国早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界。孔子提倡:“仁者爱人”,以“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而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如此,有的国家总是以老大自居,总是希望别国乱起来,自己坐收渔利。总是不能以“仁爱”的心态对待别人,今天挑点事端,明天做点手脚。这不正是中国人嗤之以鼻的小人行径吗?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千家万户淳正的家风,用我们民族的精神去影响世界,让世界早日“仁爱”起来吧!

树清廉家风建最美家庭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古老的中华文明世世代代薪火相传,从未间断。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华文化之所以生命力如此顽强,就是因为组成它的千千万万个家庭有着良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再到如今成就大业的人,都充分彰显了中华家庭的巨大魅力。今天,就让我向你们讲述一下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

家训

我家的`家训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己小的时候,爸爸就教育我为人处世要与人为善。长大之后,才渐渐体会到小时候耳边繁琐的唠叨才是世上的至理名言。爷爷常说:人在做,天在看。任何人都不能因为恶小而为之,因为善小而不为,这是一个人良心的呼唤,是人心灵的道德底线。它无时无刻不在鼓励着我做一个正直的人。

家规

我家的家规是:诚实守信,这是我家一日生活的基本准则,同时,我也认为这是做一个正直人的根本。无信则不立,妈妈常说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秀才,他坐舟渡过一条天河,船上有各种各样的背囊,里面有智慧、美貌、金钱、荣誉和诚信。忽然,一场暴风雨袭来,船漂泊不定,船夫告诉他必须把一个背囊扔下,他犹豫了一会儿,把诚信扔了下去,他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他上岸后,身败名裂,一败涂地。

家风

家风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它体现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爷爷常说人在做,天在看,爸爸常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妈妈常说人要诚信。久而久之,我家形成了一种昂扬向上的良好家风。

鸟儿之所以能在空中翱翔,就是因为它的那一双翅膀;鱼儿之所以能在水中畅游,就是因为它的那一对鱼鳍;马儿之所以能在陆地上奔跑,就是因为它的那一双矫健的双腿。而今天就让我们迎着良好的家庭氛围,向着美好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