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优秀报告 > 正文

焚烧秸秆调查报告

2025/04/03优秀报告

倚栏轩整理的焚烧秸秆调查报告(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焚烧秸秆调查报告 篇1

自07年始,为迎接08奥运,国家决定实施秸秆还田政策。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农村的秸秆焚烧现象依然严重。现针对此现象调查部分燃烧秸秆农民的看法,得出农民燃烧秸秆原因如下:

1、 由于农作物刚收割完毕,农民就得进行下一季度的农作物播种,而秸秆还田后,短期内秸秆仍未腐烂,这样阻碍了农作物的发芽,降低了农作物的出芽率,导致下季收成降低。

2、 如将秸秆收起聚集起来,大量秸秆根本无处存放,而且聚集起来对农民也毫无用处。

3、 部分农民家的农田较多,如将秸秆聚集,耗时耗力,可能会 耽误下一季度农作物的出芽、结果等。

4、 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农民一直认为烧了秸秆最多就是被抓或罚款,而焚烧秸秆的往往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已经年过半百,对他们来说,坐牢已对他们毫无伤害。

5、 缺乏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人都知道秸秆中存在许多能量,但农民认为他们已经没用了,除了烧,没有更好的办法。有的农民知道沼气,但在他们眼里,沼气工程是一项极耗资的工程,况且由于农民知识的缺乏,管理也存在问题。

6、 宣传不到位。一般宣传只是在镇上挂几个条幅,然后在即将收割农作物时宣传如焚烧秸秆就坐牢或罚款,农民并没有真正了解焚烧秸秆的危害。

7、 部分农民将秸秆倾倒河中,导致河水变脏变臭,夏季还会堵塞河道,导致种下的水稻得不到及时灌溉。

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如果仍然不解决秸秆问题,那将是对能源的一种极大的浪费,而焚烧秸秆既是能源浪费,更是环境污染。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大宣传。在农闲时期加强秸秆焚烧的宣传,特别是沼气工程的宣传。

2、 发动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多开几次党员干部大会,宣传秸秆焚烧危害,希望他们能起带头作用。

3、 药物烂草。将烂草药免费发放农民手中,将秸秆直接烂于农田中。

焚烧秸秆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目的:(以苏中农村为例)

在农业生产中,三泰地区每年有两季产生大量的秸秆,一是夏季五六月份产生大量的油菜籽秸秆,接着到六月份产生大量的以小麦秸秆为主的麦类秸杆等;二是秋季产生大量的水稻秸秆。大概是在1995年以后,每年的夏收和秋收季节,农民伯伯们(以下称被调查者)收割完之后,会不约而同的选一个好天气,付之一炬,烧它个精光。导致狼烟滚滚,影响巨大。

针对这一情况,几年前政府就开始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落实不多,但今年地方政府将政策加以细化,并将责任分解到个人,要求乡村干部在麦收季节下到田间地头,监督农民不准焚烧秸秆,如果焚烧秸秆,政府补贴给农民按田亩的资金就拿不到。这对被调查者的农业生产有何影响呢?被调查者准备好了吗?为了了解这些情况,我们科学课题组来到了田问地头,来到了被调查者的家里,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深入进行了研究。

农作物秸秆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如果可以其中回收经秸秆粉碎机粉碎然后再经过秸秆压块机秸秆颗粒机、饲料颗粒机压制成生物质燃料饲料供燃烧和牲畜食用不是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么,而且,如果拿到外面销售老百姓也可以增加收入。

二、调查内容及结果 我和同学们围绕禁止焚烧秸秆,设计了问卷,展开了调查,看看下面的数据吧。

1、往年焚烧秸秆的情况

我们调查统计,收割机收割后运回部分秸秆作燃料的仅占2口,作为

猪牛羊饲料的不足1口,高达97%秸杆在田里统统被放火烧掉。

2、能接受禁止焚烧秸秆的态度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的对焚烧秸秆的态度反应比较平和,约占55口的被调查者赞成这一规定,约占4口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约占41口的被调查者明显反对这一规定。

3、对政府禁止焚烧秸秆的态度

当问及你是否在意被燃烧秸秆的烟雾熏得眼睛睁不开、流泪而影响生活的问题时,调查结果也同样令人高兴,只有5口的被调查者认为被烟雾熏就几天的事,无所谓。

三、关于如何处理农业生产中的秸秆问题

在政府禁止焚烧秸秆之后,有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将秸秆运到路边堆放,任凭风吹雨打,最后这些秸秆烂在路上的约占23口,有被调查者将秸秆运到责任田附近的沟、大河里的约占31口。不管是堆放在路边的秸秆,还是扔到沟里的沟里的秸秆,下雨后散发出阵阵霉味。而扔到河里的秸秆先漂浮在水面,以后渐渐沉入水底,既污染了水源,又堵塞了航道,严重影响了水运、交通。还有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将秸秆暂时堆放在田问地头,等过了燃烧秸秆的高峰期,等干部们抓得不紧,在分期分批的焚烧的约占46口。饲料颗粒机

四、更深层次的调查为什么被调查者要焚烧秸秆

在调查这个问题时,我们有两个疑问:

1、为什么1995年之前很少有人焚烧秸秆?

调查中我们听一些老农讲,以前不但没人焚烧秸秆,甚至各家的秸秆还不够用,还得额外储备一些芦竹与树枝。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①在农村,秸秆的主要作用就是做为做饭的燃料使用,以前在农村很少有人使用液化气,现在基本每家每户液化气都是必备的;②夏季每个人都要洗澡,每户人家每天都要烧一大锅开水,这几年太阳能热水器的大量投入使用,在炎热的夏季当然没人愿意再烧水;③以前我们三泰地区每家每户都会养几头猪,每天都要打猪草,烧几大锅猪食,现在随着养猪的利润的降低、风险的加大,基本没有散养的养殖户了,即使有也是使用饲料喂养。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以前农村各家各户大量使用秸秆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领域都基本杜绝了秸秆的使用,一时之间这些秸秆又没能找到合理的使用途径,自然只剩下焚烧了事一径了。

2、既然禁止焚烧秸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那为什么这项政策执行起来却那么困难?

首先就是经济上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就拿夏收季节来说吧,进入夏收季节,气温以上升到30度左右,此时气候都比较干燥,进入夏收季节的农民是相当辛苦的,有不少人是从外地打]二赶回来的,也有一些手艺人放下手头的工作忙收割,就我们苏中农村而言,这些人每天在外的收入少则四五拾元,多则上百元。如果他们把秸秆运回去每亩花在运秸秆上的时间需4-6个T,如果责任田离家远,花的时间更多,再加之于这些秸秆运回去堆放在哪儿,与其运回去烂掉,还不如让它烂在路边、沟边、河里,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好多家庭都用上电饭煲,煤气灶。有些农民算算经济帐,运回去不划算。(调查中我们发现,在2007年液化气价格超过120元时,不少农民就没有焚烧秸秆,而是运回家做为燃料使用。)再加之于夏收季节时间紧,任务重,天气热。如果不尽快处理掉秸秆,眼看马上就要进入梅雨季节,将影响后面的播种工作。

其次,缺少相关的进一步的处理机械,姜堰市张甸镇前几年就曾设立了一处秸秆回收站,但收集到的秸秆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因为没有压缩,一车所运数量有限,运到回收站得到的钱还不够油钱,这当然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第三,本地缺少大型养殖场,作为饲料用不太实际。而且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本地不多的散养农户更倾向于收集花生藤与青玉米杆这两种秸秆做为冬天储存的饲料。

今年各级政府对农民焚烧秸秆可谓是抓早抓实,宣传发动到位,在集镇、村的主要干道上拉起了横幅标语,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不少乡镇还组织在横幅标语上签名活动,乡镇干部尽职尽责。

五、数字后的答案调查结论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在大多数被调查者对秸秆问题的处理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污染环境的现象都比较严重。但是,从态度上看,人们也逐步树立起环保意识,他们也比较支持政府的禁止焚烧秸秆的政策,但是,苦于没有什么好办法米解决体积大、运输难的秸秆。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禁止焚烧秸秆的政策执行的难度比较大。但是,如果政府加以正确的引导,被调查者也是能接受的。

六、调查建议: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禁止焚烧秸秆,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各级政府部门继续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性,保护环境意义,以使更多的被调查者确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各级农技机构要针对秸秆的如何正确有效利用,加大宣传的.力度与方式。

尽快组织有关农机部门研发生产用来近一步加]二处理秸秆的机器,并在销售的过程中加大政府补贴的额度。

建立秸秆深加工的工厂,如农闲时利用秸秆加工工艺品;将秸秆粉碎还田做有机肥料,不但可以节约化肥的使用量,还可以改良土壤;也可将秸秆充分粉碎,像打包棉花那样,压缩打包,或者生产成像冲咖啡的方糖一样,既节约了空间,又减少了运输成本。用作发电厂的燃料,即可以减少煤炭的消耗,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压缩的秸杆还可用来造纸、生产建筑装潢用的隔音隔热的环保材料,作为猪牛羊的饲料,生产沼气。

焚烧秸秆调查报告 篇3

一、调查目的:(以苏中农村为例)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三泰地区每年有两季产生大量的秸秆,一是夏季五六月份产生大量的油菜籽秸秆,接着到六月份产生大量的以小麦秸秆为主的麦类秸杆等;二是秋季产生大量的水稻秸秆。大概是在1995年以后,每年的夏收和秋收季节,农民伯伯们(以下称被调查者)收割完之后,会不约而同的选一个好天气,付之一炬,烧它个精光。导致狼烟滚滚,影响巨大。

针对这一情况,几年前政府就开始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落实不多,但今年地方政府将政策加以细化,并将责任分解到个人,要求乡村干部在麦收季节下到田间地头,监督农民不准焚烧秸秆,如果焚烧秸秆,政府补贴给农民按田亩的资金就拿不到。这对被调查者的农业生产有何影响呢?被调查者准备好了吗?为了了解这些情况,我们科学课题组来到了田间地头,来到了被调查者的家里,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深入进行了研究。

二、调查内容及结果

我和同学们围绕禁止焚烧秸秆,设计了问卷,展开了调查,看看下面的数据吧。

1、往年焚烧秸秆的情况

我们调查统计,收割机收割后运回部分秸秆作燃料的仅占2﹪,作为猪牛羊饲料的不足1﹪,高达97%秸杆在田里统统被放火烧掉。

2、能接受禁止焚烧秸秆的态度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的对焚烧秸秆的态度反应比较平和,约占55﹪的被调查者赞成这一规定,约占4﹪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约占41﹪的被调查者明显反对这一规定。

3、对政府禁止焚烧秸秆的态度

当问及“你是否在意被燃烧秸秆的烟雾熏得眼睛睁不开、流泪而影响生活的问题时”,调查结果也同样令人高兴,只有5﹪的被调查者认为被烟雾熏就几天的事,无所谓。

三、关于如何处理农业生产中的秸秆问题

在政府禁止焚烧秸秆之后,有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将秸秆运到路边堆放,任凭风吹雨打,最后这些秸秆烂在路上的约占23﹪,有被调查者将秸秆运到责任田附近的沟、大河里的约占31﹪。不管是堆放在路边的秸秆,还是扔到沟里的沟里的秸秆,下雨后散发出阵阵霉味。而扔到河里的秸秆先漂浮在水面,以后渐渐沉入水底,既污染了水源,又堵塞了航道,严重影响了水运、交通。还有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将秸秆暂时堆放在田间地头,等过了燃烧秸秆的高峰期,等干部们抓得不紧,在分期分批的焚烧的约占46﹪。

四、更深层次的调查——为什么被调查者要焚烧秸秆

在调查这个问题时,我们有两个疑问:

1、为什么1995年之前很少有人焚烧秸秆?

调查中我们听一些老农讲,以前不但没人焚烧秸秆,甚至各家的秸秆还不够用,还得额外储备一些芦竹与树枝。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①在农村,秸秆的主要作用就是做为做饭的燃料使用,以前在农村很少有人使用液化气,现在基本每家每户液化气都是必备的;

②夏季每个人都要洗澡,每户人家每天都要烧一大锅开水,这几年太阳能热水器的大量投入使用,在炎热的夏季当然没人愿意再烧水;

③以前我们三泰地区每家每户都会养几头猪,每天都要打猪草,烧几大锅猪食,现在随着养猪的利润的降低、风险的加大,基本没有散养的养殖户了,即使有也是使用饲料喂养。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以前农村各家各户大量使用秸秆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领域都基本杜绝了秸秆的使用,一时之间这些秸秆又没能找到合理的使用途径,自然只剩下焚烧了事一径了。

2、既然禁止焚烧秸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那为什么这项政策执行起来却那么困难?

首先就是经济上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就拿夏收季节来说吧,进入夏收季节,气温以上升到30度左右,此时气候都比较干燥,进入夏收季节的农民是相当辛苦的,有不少人是从外地打工赶回来的,也有一些手艺人放下手头的工作忙收割 ,就我们苏中农村而言,这些人每天在外的收入少则四五拾元,多则上百元。如果他们把秸秆运回去每亩花在运秸秆上的时间需4—6个工,如果责任田离家远,花的时间更多,再加之于这些秸秆运回去堆放在哪儿,与其运回去烂掉,还不如让它烂在路边、沟边、河里,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好多家庭都用上电饭煲,煤气灶。有些农民算算经济帐,运回去不划算。(调查中我们发现,在20xx年液化气价格超过120元时,不少农民就没有焚烧秸秆,而是运回家做为燃料使用。)再加之于夏收季节时间紧,任务重,天气热。如果不尽快处理掉秸秆 ,眼看马上就要进入梅雨季节,将影响后面的播种工作。 其次,缺少相关的进一步的处理机械,姜堰市张甸镇前几年就曾设立了一处秸秆回收站,但收集到的秸秆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因为没有压缩,一车所运数量有限,运到回收站得到的钱还不够油钱,这当然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第三,本地缺少大型养殖场,作为饲料用不太实际。而且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本地不多的散养农户更倾向于收集花生藤与青玉米杆这两种秸秆做为冬天储存的饲料。

今年各级政府对农民焚烧秸秆可谓是抓早抓实,宣传发动到位,在集镇、村的主要干道上拉起了横幅标语,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不少乡镇还组织在横幅标语上签名活动,乡镇干部尽职尽责。

五、数字后的答案——调查结论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在大多数被调查者对秸秆问题的处理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污染环境的现象都比较严重。但是,从态度上看,人们也逐步树立起环保意识,他们也比较支持政府的“禁止焚烧秸秆”的政策,但是,苦于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体积大、运输难的秸秆。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禁止焚烧秸秆的政策执行的难度比较大。但是,如果政府加以正确的引导,被调查者也是能接受的。

六、调查建议: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禁止焚烧秸秆,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各级政府部门继续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性,保护环境意义,以使更多的被调查者确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各级农技机构要针对秸秆的如何正确有效利用,加大宣传的力度与方式。尽快组织有关农机部门研发生产用来近一步加工处理秸秆的机器,并在销售的过程中加大政府补贴的额度。

建立秸秆深加工的工厂,如农闲时利用秸秆加工工艺品;将秸秆粉碎还田做有机肥料,不但可以节约化肥的使用量,还可以改良土壤;也可将秸秆充分粉碎,像打包棉花那样,压缩打包,或者生产成像冲咖啡的方糖一样,既节约了空间,又减少了运输成本。用作发电厂的燃料,即可以减少煤炭的消耗,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压缩的秸秆还可用来造纸、生产建筑装潢用的隔音隔热的环保材料,作为猪牛羊的饲料,生产沼气??

焚烧秸秆调查报告 篇4

一、调查背景

秸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曾经对人们做过很大的贡献,但是如今,人们对这种燃料已经不重视了,路旁边,田间等地方都堆满了秸秆,甚至大多数农民为了图省事,在收割的时候,还故意把茬留的高些,收割完农作物后一把火点燃秸秆,还认为焚烧后会壮地,有利于作物生长,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秸秆焚烧对空气的污染有多大。秸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直接对空气形成威胁,还有的农民对秸秆的焚烧和不焚烧,在认识角度存在片面性,只有全社会对秸杆的认识提高了,焚烧秸杆的问题才会得到有效解决,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才会得到净化。

二、目的

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三、意义

可以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回收秸杆可以提高资源利用,使农业生产与环境资源相对利用,使秸杆充分发挥自身的利用价值,才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下去。

四、调查现象

大多数村民不懂如何科学处理秸杆,大量的露天焚烧,造成土地的肥沃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而燃烧不充分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等,严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通常会引发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产生,并且产生的烟尘会影响交通,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还有的农民秸秆高茬收割,并且为了尽早完成下一茬农作物的种植,将大量的废弃麦草直接在农地焚烧,使空气中浓烟滚滚,污染大气。

五、调查分析:

政府部门对农作物秸秆治理措施没有实施到位,人们对环境的认识观念普遍不成熟、不科学,环境污染还时时存在。焚烧秸秆,使土壤表面温度升高,会烧死大量的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水分也会损失,使土壤表层结构改变不耐旱,吸水能力大幅度下降,造成农民的'收入下降,形成经济损失。

六、焚烧秸秆的原因:

1、由于农作物收获完毕,农民就得进行下一季的农作物播种,秸秆还田后,短期内秸秆仍未腐烂,影响了农作物的发芽,降低了农作物的出苗率,导致产量上不去。

2、如将秸秆收集起来,大量秸秆无法存放,而且聚集起来对农民也毫无用处。

3、部分农民家的农田较多,如将秸秆聚集,耗时耗力,花费很大人力物力。

4、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农民认为自家的秸秆自家当家,我愿意怎么焚烧就怎么焚烧,别人干涉不着,还自认为政府有关部门也拿他没办法。

5、政策宣传不到位。三夏、三秋农忙季节,县政府召开各乡镇办事处及有关部门会议,安排部署秸秆禁烧问题,可拿不出具体禁烧措施,老百姓仍然我行我素,任意焚烧秸秆,造成环境污染。

1、广泛宣传,大造秸秆禁烧舆论环境。三夏、三秋农忙季节,农机、环保、农业、公安及消防等部门要强化宣传,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焚烧秸秆不仅浪费了大量可利用资源,而且对大气环境造成了资源污染,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也容易引起火灾给群众造成财产损失,也容易引发大雾造成交通事故,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大造舆论环境,让全社会都关心秸秆禁烧工作。

2、制定惠农政策,对秸秆还田实施补贴。人们往往将秸秆烧尽,这样会把光合有机物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几乎全部损失掉,一部分钾转化为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的物质,焚烧还会使土壤的透水性、透气性、蓄水能力大大减弱,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对秸秆还田进行资金补贴,大力推广秸秆机械还田技术,这样还可以补充土壤的肥力,增加经济效益。

3、秸秆做沼气原料。农作秸秆是制沼气的主要原料,虽然农村已经建起许多沼气池,但好多村庄农户没有建沼气池,沼气池还没有得到普及,无法将秸秆作为沼气的原料,因此,建议农业部门要普及农村沼气技术,要加大沼气池的建设力度,把农村剩余的秸秆尽量利用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

4、发展畜牧养殖业。农作物秸秆是牲畜的最好饲料,因此,发展畜牧养殖是解决秸秆的最理想的途径之一,并且还能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5、政府要制定地方性法规,对焚烧秸秆的行为要给予严厉打击,决不姑息迁就,提倡人们合理科学利用秸秆资源,一起保护环境。

只要我们努力,秸秆污染一定会得到有效治理,环境会变的更加清洁,国家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资也会变得越来越少,经济也会得到发展,人们的生活会更加幸福。希望我们能携手保护环境,让天更蓝、水更秀,为我们的子孙留下一片净土。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未来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