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报告
倚栏轩整理的植树造林报告(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植树造林报告 篇1
xx镇位于东南沿海突出部,是xx省十大风口之一乡镇,全镇林业面积21793亩,森林覆盖率23.8%。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造林绿化动员视频大会、全市造林绿化誓师大会和全区造林绿化动员大会精神,强化部署,落实责任,切实抓好林地准备,积极推进今年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
到目前为止,全镇造林任务1604亩,已落实造林地1604亩,已落实业主1604亩,完成清理林地1594亩,已完成一个公园造林面积10亩。其次,在1月29日进行造林绿化公开招投标,中标单位城厢区常太镇杨秀治造林绿化工程队签订造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书。
二、主要做法
1、强化宣传
通过省、市、区会议精神,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作出再动员,再部署,多次召开全镇、村干部扩大会议,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造林绿化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绿化意识和生态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参与,支持造林绿化的深厚氛围。通过张贴标语、办黑板报等方式办法进行动员发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造林绿化意识,发动全社会参与造林绿化,推动我镇山上造林1529亩,山下非林地造林75亩和5个村级公园一个乡镇级公园,掀起新一轮造林绿化高潮。
2、突出重点
本次造林绿化任务重、时间紧、资金缺,通过多渠道筹集,需投入资金60多万元,我镇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发动社会参与捐资、镇财政补助和群众受益自筹的办法筹集资金。镇财政对造林每亩补助100元。其次,落实地块,在1月中旬镇组织分管领导、包片领导、林业站、工作队、村主干深入现有规划范围内,实行定山头、定地块、定人员,确保2月20日完成林地清理,3月5日完成整地挖穴工作。
3、强化责任
实行镇、村领导“一把手”负责制,制定《xx镇xx年造林绿化实施方案》,成立造林绿化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包片镇领导担任,明确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包片领导包村,工作队、村干部包山头、包地块。实行专业队造林,做到“包苗木质量、包整地挖穴、包填客土、包栽植、包成活率一条龙作业等”五包措施。林业站技术人员在造林施工中包村、包地段,狠抓质量关,做到“造林一片,成活一片,成林一片”。确保造林绿化工作取得实效,为打造滨海宜居港域作贡献。
三、存在问题
在卓东、石井、嵌头、上林造林地上,有761亩原有群众晒海带场地,需求相矛盾,要求上级给予调整。
植树造林报告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我国部分地区严重地出现了“白色污染”。人们十分讨厌它,于是便纷纷植树造林,把“垃圾世界”变成“绿色家园”。可是,有些不懂关于植树造林的知识的人,就扛着他那锋利的斧子,来到树林里,乱砍乱伐,却不想想树木有多疼。于是,我就做了一次关于植树造林的社会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
1、阅读报刊,查找书籍,了解植树造林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2、上网浏览,乱伐树木会引起怎样的后果。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绿化祖国等,它还能制造氧气供人们吸收,吸进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植树造林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消除噪音等功能。树木的分泌物能杀死细菌,空地每平方米空气中有3,4万个细菌,而森林里只有3,4百个。树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土,还能吸收各种粉尘,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各种粉尘20――60吨。
2、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会破坏森林和草场,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尘暴频繁出现。不合理的开发、占用土地,使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五、提议
现在,我已经了解了植树造林这么多的好处,我要呼吁全世界人民更要自觉履行植树造林的义务,为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奠定基础!
植树造林报告 篇3
xx镇位于东南沿海突出部,是xx省十大风口之一乡镇,全镇林业面积21793亩,森林覆盖率23.8%。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造林绿化动员视频大会、全市造林绿化誓师大会和全区造林绿化动员大会精神,强化部署,落实责任,切实抓好林地准备,积极推进今年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
到目前为止,全镇造林任务1604亩,已落实造林地1604亩,已落实业主1604亩,完成清理林地1594亩,已完成一个公园造林面积10亩。其次,在1月29日进行造林绿化公开招投标,中标单位城厢区常太镇杨秀治造林绿化工程队签订造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书。
二、主要做法
1、强化宣传
通过省、市、区会议精神,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作出再动员,再部署,多次召开全镇、村干部扩大会议,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造林绿化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绿化意识和生态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参与,支持造林绿化的深厚氛围。通过张贴标语、办黑板报等方式办法进行动员发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造林绿化意识,发动全社会参与造林绿化,推动我镇山上造林1529亩,山下非林地造林75亩和5个村级公园一个乡镇级公园,掀起新一轮造林绿化高潮。
2、突出重点
本次造林绿化任务重、时间紧、资金缺,通过多渠道筹集,需投入资金60多万元,我镇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发动社会参与捐资、镇财政补助和群众受益自筹的办法筹集资金。镇财政对造林每亩补助100元。其次,落实地块,在1月中旬镇组织分管领导、包片领导、林业站、工作队、村主干深入现有规划范围内,实行定山头、定地块、定人员,确保2月20日完成林地清理,3月5日完成整地挖穴工作。
3、强化责任
实行镇、村领导“一把手”负责制,制定《xx镇xx年造林绿化实施方案》,成立造林绿化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包片镇领导担任,明确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包片领导包村,工作队、村干部包山头、包地块。实行专业队造林,做到“包苗木质量、包整地挖穴、包填客土、包栽植、包成活率一条龙作业等”五包措施。林业站技术人员在造林施工中包村、包地段,狠抓质量关,做到“造林一片,成活一片,成林一片”。确保造林绿化工作取得实效,为打造滨海宜居港域作贡献。
三、存在问题
在卓东、石井、嵌头、上林造林地上,有761亩原有群众晒海带场地,需求相矛盾,要求上级给予调整。
植树造林报告 篇4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的安排,县人大农业农村工作调研组于11月16—19日就我县植树造林及绿城行动工作分别到林业局、太平镇、澄江镇进行调研,听取了林业局局长邱焕运同志关于我县植树造林及绿城行动工作情况的汇报和乡镇主管林业领导、林业站长、部分林区村委会书记、林木经营者、县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汇报如下:
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及绿城行动工作,坚持生态立县,着力打造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以生态和经济齐飞为目的,结合省、市林业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规划,积极做好我县植树造林的规划、指导及监管工作,全县植树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部门协作、上下联动。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五个工作组,明确各工作组、各机关单位、各乡镇的职责,形成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和全社会齐抓共建的整体合力,强力推进全县造林绿化工作。
(二)早规划、早部署,做好造林备耕工作。造林是一项季节性较强的工作,集中在春季,政府及相关部门抢抓造林时节,做好林业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及绿城行动的规划设计,提前部署造林备耕工作,做好造林用苗木验收和调配工作,同时,加强种植技术指导,确保造林工作有序、科学开展。
(三)科学谋划、以点带面、促林业工程项目的完成。林业部门把省市涉林支持项目与我县重点工程造林有机给合,通过现场示范,项目带动,全面启动植树造林和“绿城行动”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完成了我县境内高速公路路段及三个高速出口的生态景观林带造林建设任务,20个村的“生态文明万村绿”建设任务,3000亩珠江防护林造林建设任务。
(四)加大投入,全面推进宜居生活环境的建设。今年1—9月全县绿城行动共投入2555万元,完成了城区“一场二园三转角”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及绿化、县城主要街道的绿化、各行政事业单位及道路的绿化、乡镇墟镇主干道绿化,提高了人均绿化率,美化了居民生活休闲环境;投入160万元用于全县生态公益林管护,巩固和发展我县森林生态效能。
(一)部分林改不彻底的村组,由于林权存在纠纷,权属不明确未能发包正常经营,导致只砍不种现象。
(二)由于砍伐指标、材种的限制,剩余物指标搭配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造林的积极性,特别是承包面积较大的经营者或私有林场,因无法拿到足额的指标,无法迹地更新,缺乏自主经营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产业生产经营的发展。
(三)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部门对林业产业的经营指导,尤其是技术指导不够。
(四)林业技术人员编制少且年龄偏大,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削弱了整体的履职能力。
(五)绿城行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未能立足本县丰富的林木资源,挖掘本地优质资源,从而出现植树成本偏高的现象。
(一)进一步加强林业干部队伍的`建设,提高林业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公开招聘,吸收综合素质高的林业技术人员,充实林业站队伍,解决现有人员老化和技术人员偏少问题;二是加强对林业执法人员法律知识、业务知识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的能力。
(二)加强对造林绿化的规划设计和指导,林业主管部门要对景观林、防护林及商品林进行分类规划,科学配置树种,组织引进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加强对种植技术和管护的指导,提高造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进一步加大对山林纠纷调处的力度,明确山林权属,强化林农对山林经营的责任心,提高林农造林的积极性。
(四)进一步探索采伐指标的科学发放、合理搭配林材与剩余物指标,调动林木经营者的积极性,使林木生产长中短结合,达到永续经营、良性循环的生产格局。
(五)项目工程和绿城行动工程的规划要因地制宜、工程建设要保持延续性和稳定性,城市景观绿化的观念要由“种大树”向“大种树”
转变,树种的选择要保持地方特色,充分利用本地林木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