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诗歌朗诵活动方案
倚栏轩整理的清明节诗歌朗诵活动方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清明节诗歌朗诵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弘扬民族精神,争做合格小公民,我校团委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革命诗歌朗诵会。
二、具体分工:
总策划:
训练辅导: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后勤音响:
主持人:
三、时间安排:20xx年4月1日下午北京时间6:00。
四、比赛地点:二中三楼会议室
五、活动对象: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
六、比赛规则
1、参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主题,适合学生朗诵。
2、参赛采取抽签为序。
3、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
4、每号选手朗诵时间3--5分钟
5、参赛选手必须仪表大方,着装整齐,符合诗歌表现内容。发音清晰,声音富有表现力,达到一定的朗诵效果。
7、参赛人数:每班一首诗歌,参赛人数不限。每个年级组各出20名学生去观看本次活动。
七、评奖办法:
1、评分采用十分制:
选手仪表2分,朗诵内容2分,朗诵技巧3分,朗诵效果3分。
2、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取总分,按分数从高到低取前六名,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八、评委:
清明节诗歌朗诵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主题:
传承文化,缅怀先烈——清明节诗歌朗诵会
二、活动目标:
1、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诗歌朗诵的形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三、活动时间:
清明节前一周
四、活动地点:
学校礼堂或户外广场
五、活动方案:
1、前期准备:
选定诗歌:选取与清明主题相关的诗词,如杜牧的《清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也可以鼓励学生原创以清明为主题的诗作。
分配任务:各班级或团队准备朗诵节目,指导老师进行专业辅导和排练。
环境布置:根据活动地点,营造出庄重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可以适当加入绿植、清明元素装饰。
2、活动流程:
开场致辞:由校领导做开场发言,阐述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举办此次诗歌朗诵会的意义。
诗歌朗诵:各班依次上台朗诵,期间可穿插背景音乐,增强感染力。
互动环节:邀请观众分享自己对清明的理解或者朗诵一首有关清明的`诗词,增加现场互动性。
专家点评:邀请语文教师或校外专家对朗诵作品进行点评,提升学生对诗词艺术的领悟和欣赏水平。
结束语:总结活动,引导全体师生在清明之际,深切缅怀先人,珍惜当下生活,努力奋斗。
3、后期工作:
活动总结:整理活动图片、视频及文字记录,发布在学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扩大活动影响力。
教育反馈:针对此次活动,收集师生反馈,为今后类似活动的改进提供参考。
六、注意事项:
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绿色、文明、安全祭扫的理念。
在朗诵内容的选择上,既要体现清明节的肃穆哀思,也要包含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清明节诗歌朗诵活动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慎独追远、传承文明"为主旨,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通过广泛组织开展"诗意清明,感恩先祖"校园诗歌朗诵活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集中展示中华民族魅力,大力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氛围,引导高校学生在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提升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二、活动时间
2017年3月30日-4月6日
三、活动内容
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部署,以树立"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示"为目标,深入解读黄帝陵深厚的文化沉淀,聚焦民族文化、源头文化的发掘,发挥各学校教学优势的学科特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诗歌朗诵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洗礼,切实发挥中华传统文化"溯本、崇远、尚德"的文化育人和精神陶冶作用。
四、相关要求
要求各学院高度重视,精心策划,积极结合本学院新媒体平台和信息专报作用,对活动进行实时宣传和动态报告,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以及活动方案,通过团日活动、主题班会、论坛讲座、社团活动、课外实践等活动契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不断增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请各学院于4月6日(星期二)中午12:00前将本次活动总结材料上报至环化学院团总支,电子版发送至。
清明节诗歌朗诵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地缅怀故人,缅怀先烈,切身体会英雄烈士们的无限爱国情操,深化感恩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学生做到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从小树立服务意识。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朗诵诗歌和创作诗歌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精神情操。七年级将在清明节前举行诗歌朗诵比赛。
二、活动主题:
以“清明节咏怀”为主题,开展诗歌朗诵比赛。
三、参加对象:
初一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日(周四)下午第四节课
五、活动地点:
信息楼三楼报告厅
六、比赛要求
1、各班两个朗诵节目,人数不限。
2、自选诗歌题材,主题鲜明,内容健康,提倡自创诗歌。
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特色鲜明,诵读时间不超过3分钟,可配合音乐展演。
4、脱稿朗诵,有对诗的理解和赏析。
5、参赛者服装得体,仪态稳重大方,具有感染力。
七、活动安排
1、3月30日前各班主任将参赛诗歌内容以电子稿的形式发小路老师,由小路老师训练节目主持人(七6班一男一女),完成开场白、串联词和结束语,并制作节目单。
2、4月1日12:00前各班主任将配乐交沈丽英老师处试音,12:10抽签。
3、4月1日下午第4节课由小英、小路老师负责彩排,班主任通知诗歌朗诵者到报告厅彩排。
4、4月2日下午集中信息楼三楼报告厅。
八、评分规则:
1.评委打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最后得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比赛打分满分10分,评委打分以8.50分为基础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得出均分。
3.奖项:
个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
班级: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以累计班内参赛者得分为班级总分。
4.评委将根据诵读内容、诵读形式、诵读效果及诵读者的表现情况进行现场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