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
倚栏轩整理的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 篇1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便有一批批为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农业户口人员而进入城镇务工,这个群体就是农民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朋友走出家乡,为梦想为生活在城市奋斗打拼,他们大多数在城市的基层成为城市的基层砥柱为城市的发展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用人单位对农民工朋友的学历、知识、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等方面的要求,促使农民工朋友要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在城市中高水平快节奏的生活,为了解广大农民工朋友在工作中的学习需求与真实想法,了解他们渴望学习哪方面的知识,特此随机对身边周围三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城市的农民工朋友做了调查问卷,以便更好的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实际工作能力的运用和发挥情况,针对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知识给予相应帮助和合理的解决方法,使农民工朋友们能够快速提高自身素质,熟练掌握工作技巧并能达到专业水平,从而更快更好更轻松的适应城市生活,跟上大城市的步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我们对回收的3份问卷进行简单的统计后,得出以下样本分布情况:
1、选取了惠来县的农村农民工3名,其中男的1名,女的2名;年龄分布情况:20岁及以下0名,20-30岁1名,30岁以上2名。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名,高中1名,大专及以上0名;性别——男性,60%;女性,40%;婚姻——已婚,60%;未婚,40%;政治面貌——团员,60%;()群众40%。从事的工作有:农民、幼师、餐饮从业人员。现在家庭年收入平均:19453元。
2、在调查的3人中初中学历的2人占总人数的66%高中以上学历1人占总人数的33%在三人的农民工中2从事农业种植、养殖体力工作。调查表明,农民工学历层次偏低,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差,大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型、收入低的工作。知识水平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的就业。
3、从农民工家庭收入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年收入低于1万元的有两名只有1人家庭年收入高于1万元说明城乡差别拉大农民工家庭生活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学习需求
被试中有3人愿意继续学习,其中:
1、有2人希望在原有的学历基础上加以提升,学习的类别以技能居多,愿意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业余,选择的学习学校有:电大,高校函授,技校
2、有1人希望参加短期培训,学习的内容有掌握一门技能等,选择的学习方式以脱产居多。在调查对象中都明确表示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层次其中10%希望通过脱产学习方式攻读相应的学历,利用学校机构的载体主要为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其它成人高校和技校。调查表明,农民工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学历层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对农村青年获取自身技能调查中,发现有1名调查对象希望通过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获取技能,1人希望通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组织的培训获取相关技能。这表明农民工对技能培训的认识增强,并希望通过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成才。
三、农民工对未来发展及学习需求
在调查三名调查对象中对有一个共识,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通过相关培训、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先进技能,学有所用,以技致富,对社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体现了农民工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加大,都能对自身发展进行定位。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县农民工在生活中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在工作上,最希望开展的活动是以微机操作和以钳工、电工、车工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这也反映出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普遍,职业技能的提高越来越成为农民工关注的问题。
四、小结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朋友们有迫切学习的愿望,但时间和金钱均有限;
(2)农民工朋友们的文化基础知识偏低,而现在学校的起点普遍偏高,学习起来较吃力;
(二)、建议解决方法
(1)农民工朋友们工作密度较大,时间较紧,可通过开设晚课,远程网络授课等方式,让他们能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也可以根据自已的爱好与专业,自主的选择课程,这样既可以有时间有随机性,也可以相对减少购买课本的费用,使学习有灵活性与自主性。待学习到一定程度学校或教育机构可定期组织考试及集中问题应答,考试合格者可以得到相应成绩能力认可证书,一方面可检验学习效果同时也可能使问题集中在一起解决,省时省力同时也达到了农民工朋友渴望得到认可得到学历证明的愿望。
(2)对于短期学习专业技能的农民工,学校需加大就业前的指导与就业中的指导,追踪培训,农民工就业后,因为短期培训,不可能一下子就会成为业精技熟的操作手,这就需要给他们机会,进一步实践学习,让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更快适应就业岗位。
由于农民工朋友们的文化基础层次良莠不齐,接受能力有快有慢,所以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这样层次较高接受能力较强的人可以更快更多的学习提高自己,层次较低接受能力较差的人也可以一步一个脚印的夯实基础。
愿所有农民工朋友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命运,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工作中得到极大的发挥,在大城市中更好的生活!
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 篇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青年占国家青年的大部分,农村青年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村青年的优势和作用,凝聚广大农村青年的智慧和力量。而教育是素质能力的决定因素,为全面掌握农村青年教育水平发展状况,为了解广大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使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更好的为农村青年提供服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特意组织安排了此次社会调查。
一、调查活动简介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我市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作随机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份,收回有效问卷4份,合格率为100%,调查对象为4名年龄均在35周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二、调查内容
1、个人基本情况
在随机调查的四人中,四人均为农业户口,家庭成员都是5个及以上,初中学历的1人,占总人数的25%,高中以上学历3人,占总人数的75%,有2人从事农业种植、养殖体力工作,2人在乡镇企业任职,有2人是共青团员,1人已婚,家庭年收入均是在1万—3万元之间。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学历层次已有所提升,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不过仍有少数只能从事体力型、收入低的工作,调查报告《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知识水平和封建思想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农村青年的就业。
2、学习需求
在调查对象中都明确表示,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层次,其中75%希望通过业余学习方式攻读相应的学历,25%希望通过脱产学习的方式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习的科类为管理学,农学,医学,利用学校机构的载体主要为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其它成人高校,若参加短期培训,学习内容为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家电维修,电工,医疗保健等,学习方式为当地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或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学历层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专业技能培训的认识增强,并希望通过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成才。
3、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切的是农村医疗保障,农民权益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其次为农副产品价格,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子女升学和就业问题,农民养老问题。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
4、农村青年对未来发展及学习需求
在调查三名调查对象中对有一个共识,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通过相关培训,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先进技能,学有所用,以技致富,对社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体现了农村青年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加大,都能对自身发展进行定位,思路清,有逻辑的人生目标。
三、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当前农村青年的学习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宏观角度看,农村青年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问卷调查及面谈结果显示,98%的农村青年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5%的农村青年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
2、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3、农村传统思想锢禁,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重男轻女思想依然存在,导致农村青年性别文化水平仍存在偏差,再者对教育的不重视也是一个瓶颈。
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 篇3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外来农民工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调查目的:调查当前农民工需求情况,探讨利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开展社会服务的新途径和新领域。
序言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 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本次调查活动,对当前农民工需求情况以及有针对性地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下岗转岗人员进行学习需求的调查。
一、调查情况
1、农民工大多是通过劳动市场找到工作单位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亲友、同乡介绍工作的。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目前,我国有3.4亿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
2、从事的职业主要有建筑工人、工厂雇工、餐厅服务员、家政服务人员等。而且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大多工作条件比较差、工作强度大。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起码的职业技能。在谋求某一职业时,绝大多数农民工根本拿不出相关的技能证书。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他们只能甘居下风,去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干的简单劳动。
3、调查发现,56.0%的农民工对自己的文化生活很不满意,36.7%的农民工选择用睡觉来打发闲暇时间,34.0%的人选择逛街,13.1%的人喝酒聊天。此外,免费的电视、广播,花钱不多的报纸、网络,占了农民工文化生活内容的很大比例。 调查显示,目前在汕头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有逐步向高学历发展的趋势,中技中专学历占32.4%,初中毕业占28.2%,高中毕业占20.1%,大专及以上学历占了10.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仅为8.1%。 调查显示,教育程度低的农民工对聊天、睡觉、看电视或听收音机感兴趣,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农民工更喜欢读书看报、上网和运动,偶尔涉足歌舞厅。在20~29岁的受访农民工中,有74.7%会在闲暇时间上网,19岁以下年龄段的上网比例达到了85.5%。
二、农民工学习需求情况分析
调查发现广大农民工对学习需求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农民工渴望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接受调查者认为,致富的障碍是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
2、农民工要求接受指向性较强的实用技术培训。
3、培训地点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在接受培训的地点上、方法上应灵活机动,以业余函授培训为主,脱产为辅,以实地培训为主,网络为辅。培训的时间1个月以内为宜。
4、农民工从事二、三产业的愿望增强。农民工自身及对子女的就业,选择从事农业类的仅占8.6%,选择较多的是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倾向于二、三产业中的建筑、运输、纺织、市场营销、汽车驾驶与维修等专业。
三、建议与启示
针对农民工的学习需求,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深入思考,认真定位,加大改革力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1、调整优化教育培训专业。根据农民工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结合传统产业和优势,围绕建筑、运输、纺织、化妆品等方面的品牌,加强机电、数控应用技术、化工、工业工程、铸造、纺织、带有专业性的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适应本地经济发展需求,为本地培养人才。同时适应沿江开发的形势,向外地输送人才。要进一步加强省重点职业学校专业现代化建设,培植示范骨干专业,强化特色专业,使设置的培训专业更贴近生产实际,职业学校的培训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2、加大教育培训改革力度。农民工靠的是实用技术,企业需要的是技术熟练、又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大教育培训改革力度。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办学机制,坚持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
3、加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增添实验实训设备,增强学员的动手能力,提高操作技能,使受训的学员真正具有一技之长,直接上岗,对口就业,变劳务输出为技能输出。
4、加强校企合作、校镇合作。学校如何介入,要与企业共同商定。可与企业签订择优录用毕业生的合同。建立健全各镇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机构,及时向社会提供各种人才信息,进一步凸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农民工中的引领作用、幅射作用。
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 篇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青年占国家青年的大部分,农村青年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村青年的优势和作用,凝聚广大农村青年的智慧和力量。而教育是素质能力的决定因素,为全面掌握农村青年教育水平发展状况,为了解广大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使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更好的为农村青年提供服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特意组织安排了此次社会调查。
一、调查活动简介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我市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作随机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份,收回有效问卷4份,合格率为100%,调查对象为4名年龄均在35周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二、调查内容
1、个人基本情况
在随机调查的四人中,四人均为农业户口,家庭成员都是5个及以上,初中学历的1人,占总人数的25%,高中以上学历3人,占总人数的75%,有2人从事农业种植、养殖体力工作,2人在乡镇企业任职,有2人是共青团员,1人已婚,家庭年收入均是在1万—3万元之间。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学历层次已有所提升,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不过仍有少数只能从事体力型、收入低的工作,调查报告《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知识水平和封建思想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农村青年的就业。
2、学习需求
在调查对象中都明确表示,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层次,其中75%希望通过业余学习方式攻读相应的学历,25%希望通过脱产学习的方式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习的科类为管理学,农学,医学,利用学校机构的载体主要为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其它成人高校,若参加短期培训,学习内容为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家电维修,电工,医疗保健等,学习方式为当地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或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学历层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专业技能培训的认识增强,并希望通过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成才。
3、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切的是农村医疗保障,农民权益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其次为农副产品价格,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子女升学和就业问题,农民养老问题。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
4、农村青年对未来发展及学习需求
在调查三名调查对象中对有一个共识,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通过相关培训,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先进技能,学有所用,以技致富,对社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体现了农村青年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加大,都能对自身发展进行定位,思路清,有逻辑的人生目标。
三、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当前农村青年的学习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宏观角度看,农村青年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问卷调查及面谈结果显示,98%的农村青年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5%的农村青年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
2、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3、农村传统思想锢禁,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重男轻女思想依然存在,导致农村青年性别文化水平仍存在偏差,再者对教育的不重视也是一个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