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演讲稿
倚栏轩整理的中国文明的演讲稿(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文明的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一三班的xxx,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伴我行》。
最近有很多同学在QQ空间转载一组图片,标题叫“最美不过,XX附中。”的确,我们的学校拥有一片片绿荫,一丛丛五颜六色的花朵,高大雄伟的教学楼,书香氤氲的图书馆,还有一级级如旋律般此起彼伏的台阶,我们的校园犹如花园一般美丽。
但同学们是否注意到,校园中总是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现象,为这幅美丽的画卷印上几个污点:下课时总有一些刺耳的吵闹声,亦或是一句句脱口而出的脏话划破校园的宁静;中午排队买饭时总有几个同学随意地插进队伍,扰乱有序的秩序,还自以为是的大声向排在队伍后面的同伴们炫耀;走在台阶上,总会出现几个零食包装袋油腻腻的黏在地上,亦或是茂密的花丛中,不时藏着几个被丢弃的空饮料瓶。
孔子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以礼治国、以礼服人,打造谦谦君子之国的思想已为中华民族传承了两千五百多年,中国也因此成为“礼仪之邦”。礼仪不仅是人们修养与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道德基础。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修养。除了致力于读书求学,还要有规范自己一言一行的能力。自己的修养得到完善,才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而良好的公共文明犹如清新的空气,会反过来使身居其中的我们得以更畅快地呼吸。
我们是学生,首要任务自然是学习,但讲文明,懂礼仪同样重要。在犯错误时说一声“对不起”;在得到帮助时说一声“谢谢”;在和他人告别时说一声“再见”;在路上遇到老师时道一句“老师好”,自觉处理自己所产生的垃圾,不给清洁阿姨和值日的同学增加负担,公共场合轻声细语,图书馆取书自觉归架……为了方便自己,让我们先学会尊重他人。
同优美的.校园环境一样,文明礼仪同样是附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文明礼仪与我们同行。当一批批附中人离开附中,走进新学校,新环境时,怀念的将不仅是附中的美景,也同样怀念这里文明的氛围,良好的学风,希望同学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保持并体现我们附中学生应有的素质,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附中学子的风采。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
中国文明的演讲稿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托起我的中国梦,做文明有礼北京人》。问:中国梦,是什么梦?托起我的中国梦,如何托?怎样才算文明有礼?
我认为,梦是指路标,只要有了梦,我们才能向前。在我的脑海中,梦的尽头,我们可以寻找到一直渴望着的温暖——这就是动力。每个人的梦都是零散的,有的是希望少写一点作业的小梦,也有的是希望世界和平的大梦,而现在我们一个个拥有不同梦的人都不异而同的有了一个共同的梦——中国梦!
中国梦,蕴藏着十三亿人口的向往。一双双急切的棕色眼睛正在朝着它望去,那种情感就如同正在燃烧的火焰,火舌向天空冲着,这时又在火上浇了油,烈火冲天,我们的热情马上就要爆发!中国梦是一个大梦,终点是无比温暖,因此,我们更拥有强大的动力!
曾经,有人告诉我:如果你的梦想太大,就不要想一下子就把它完成。我们先完成一小部分,然后让我们循序渐进的把他逐渐扩大,最后搞定。我想,换个角度,这似乎也可以是我们中国梦的完成方法。中国梦,含义太大,我们可以从一个小部分深入完成,例如——文明。
文明是我们中国的一个问题,我想大家也听说了不少关于中国人不文明的事情。因此,为了改变别人眼中的看法我们就要行动。可是怎么行动呢?“托起我的中国梦”,当然是使用“双手”了。用手捡起地上的`纸屑,让他安静地躺在垃圾箱里;用手提起水壶,让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洒在有些枯萎的花草;用手对着朋友摇摆几下,笑着说早安,让温馨充满每个人的心;用手……我们的双手可以做很多事情,为别让它不动。去用那双手去做一件文明的事情,如果我看到了你,我想我会学着你,去做你做的事,别人看到我做的文明的事情,就可能学着我去做……这良性循只要环循环起来,还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吗?当然,我们去做一件文明的事情,不仅仅是改变了一件杂物的命运,而且传递了一个精神。精神比话语更有用,当我们都拥有了想要文明的想法,拥有默默无闻的精神,一双有一双手就汇聚成一双大手,为我们的中国梦出了一份力,无数小流汇成江海,这样,距离我们的中国梦就越来越近了。
文明有礼,这不难。只要我们完成了“用双手去做文明事,用双手去传递精神情”,文明有礼不在话下。
什么是中国梦?是一个温暖的十三亿人口的梦;怎么托起中国梦?用双手一点点去完成小事,然后汇集的大手托起这个梦;怎么才算文明有礼?完成“托起”这一个动作,传递文明的精神,做文明的事情,这便是文明有礼。
终点是温暖的——这就是中国梦;过程是快乐的——这就是中国梦;起点是希望的——这就是中国梦;让一个国家发生变化的——这就是中国梦!
中国文明的演讲稿 篇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文明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是一个社会昌盛的象征,是一个国家先进的标志。文明是人与人心灵间的桥梁,文明是社会走向繁荣的通道,文明是国家前进的基石。“礼貌”二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句简单的“谢谢”,或许会拉近两颗心之间的距离。一句诚恳的“对不起”,可能会为一场矛盾画上一个句号。一句不经意间的“您好”,也许会为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文明礼貌,看似遥远,实则就在我们的只字片语,举手投足间。让我们用行动证明文明有礼离我们并不遥远!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我的演讲到此完毕,谢谢!孔子有言曰:“不学礼,无以立。”提及古代的中国人,外人不免会用“书生气”这个词加以论述。这确实是中国古人的整体印象。他们虽然看起来文文弱弱,但温文儒雅出落大方却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刚正不阿的凛冽风骨,大有乘着萧萧风声,挺立在寒风中的凛然之感。程门立雪,孔融让梨传出的是叹赞不已的佳话。海德格尔说:“精神乃是涌向天空,追逐上帝的狂飙。”灵魂是大地上的异乡者,是文明,让人转而直立行走,拥抱炎炎烈日,是文明,让人与人之间萌发爱的关怀,让人性充盈芬芳,是文明,让异乡者深扎根基始终向上生长。人对内在生命无数次的重生与再造,是文明点燃了明亮的焰火把整个黑夜勾画的.出彩,是文明搭建了憨实的木舟,摇曳着驶向遥远的海岸。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学校,同样也存在不文明之举,校园里的纸屑、零食包装袋随地乱扔;校门口小摊上的肉串供不应求,油乎乎的小棒扔得满地都是;课堂上,有的同学目无尊长,当面顶撞老师,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让我们都做文明中国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重塑“礼仪之邦”吧!
中国文明的演讲稿 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九(3)班的郑心如,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崇德向善,做文明好学生》!古人云:“国无德而不兴,人无德而不立”。崇德向善是一种文化信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我想,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之优良传统,尤其是崇德向善的优良品质;‘不断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我认为:优良的道德的形成从文明礼仪开始,文明和礼仪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份关爱,都是文明的表现。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忽然见一位老汉从路边经过,他便在马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客店还有多远?"老汉回答:"五里!"年轻人策马飞奔,急忙赶路去了。结果一口气跑了十多里,仍然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儿真可恶,说谎话骗人,非得回去教训他一下不可。他一边想着,一边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猛然,他醒悟过来了,这"五里",不是"无礼"的谐音吗?于是便掉转马头往回赶,追上了那位老人,急忙翻身下马,亲热地叫声:"老大爷",话还没说完,老人便说:"客店已走过去了,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这是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其真实性值得怀疑。但是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在人际交往中要讲究礼貌。“人而无礼,不知其可”,可见,礼仪对于培养文明高尚的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学生,同学之间也要讲礼仪。大家同在一所学校,同在一个班级,大家就像亲兄弟姊妹一样,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共同战胜。在校园:不乱扔纸屑,随地吐痰;不在楼梯间打闹,高声喧哗,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要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校园中不讲脏话等等。我们要争做文明使者的种子,做一个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好学生。
崇德向善更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和责任,我们应时刻遵守“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规范,才能形成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学习上,刻苦勤奋,不耻下问;生活中,遵守校规校纪,尊老爱幼,团结同学,做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中学生!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明天我们即将挑起富强祖国的使命。同学们,加油吧!从现在起,只要我们秉承民族崇德向善的高贵品德,每时每刻都保持着一颗“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道德心,将来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就让我们扬起“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风帆,吹响号角,奏响乐章,向前进,去改写自己的命运,去创造美好的明天!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