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倚栏轩整理的初中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1
为落实20xx年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课外读物、体质健康”五项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拥有阳光心态和强健体魄,现将加强“五项管理”的有关政策分享给您,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相关内容,切实承担起教育的职责,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每位同学的阅读兴趣,学校进一步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做好课外读物目录推荐工作,家长可以根据课外读物目录自愿为学生购买。学校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教师要做好家长和学生自主购买读物指导:
课外读物“三严禁”
1.严禁推荐或选用12项“负面清单”中的课外读物。
2.严禁不按课外读物推荐程序推荐课外读物。
3.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课外读物“三个要”
1.教师要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每天应保持至少20分钟的.阅读习惯。
2.课堂学习要传授良好阅读策略,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乐读节等阅读活动,设立读书角。
3.要引导发挥家长在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用适当的形式表彰阅读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家庭。
家长课余时间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以教育主管部门推荐书目为重点,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的书籍,培养从小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
家长要鼓励孩子认真阅读,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设立亲子阅读时间。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读书成果,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为孩子终生爱读书打下基础。
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展示风采,增强读书的乐趣,树立自信,感受到读书带来的收获。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承担着家庭的未来和希望。落实“五项管理”工作,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护航!
初中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有具体要求:小学1-2年级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为落实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xx小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中小学校园,严格落实课外读物进校园审核备案的工作。
为此,我校成立了“课外读物进校园”领导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为了更好的贯彻文件精神,我校还制定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实施方案》,针对学校推荐书目和管理职责等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
一、初选
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本学期是20xx-20xx学年度的第一学期。因此,我校李冰副校长在20xx年春季学期的期末工作会上就布置“课外读物进校园”小组成员在暑假开始进行课外读物的初选工作,建议各位老师结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xx年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至六年级教科书“快乐读书吧”,以及学校图书室藏书,选择书目推荐阅读。
在假期里,小组成员老师进行认真地筛选和初步阅读,分上下册提出了每个年级(分上下册)的阅读书目,并说明推荐理由,上交给学科负责人汇总。
二、评议
学科负责人汇总好本年度一至六年级上下册推荐书目后,上交给校级“课外读物进校园”领导李副校长审核,并召开小组会议,对所推荐书目进行严格把关,做到标准统一,过程严谨。
三、确认
通过“课外读物进校园”领导小组成员的研究,把同一年段推荐重复的书目进行更换,确定本年度要推荐的书籍,更加注重推荐书籍的全面,不仅有文学类,还有人问社科以及自然科学、艺术类书籍,兼顾到有不同爱好的学生群体。
四、备案
推荐书目确认以后,在学校的校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就到象山区教育局申请备案。
五、阅读
在按标准推荐和严格管理的同时,我校继续着力建设书香校园,首先,我校将会通过学校公共网络平台向家长推送“推荐书目清单”,让每一位家长知晓。各班班主任利用晨会或者班队会活动开展好书推荐会,向学生推荐符合规定的书籍,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鼓励提倡学生优先阅读这部分书籍,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读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其它书籍,每天阅读至少10分钟。通过“教师阅读指导”“好书推荐”“师生同读一本书”等一系列阅读活动,把我校的阅读工作进一步夯实。
相信在“办法”和“规范”的引领下,我校的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定会更加规范、严格,成为建设书香校园的新起点。让我们时刻铭记“书乃物中精华,善求者必博”,让书香溢满阳光校园。
初中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3
为了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学校组织学习落实《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教材〔20XX〕2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对规范学校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为确保《管理办法》落到实处,桓台县起凤中学就相关要求及贯彻执行情况规定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打造育人环境
课外读物既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载体,在增长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强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的管理,有利于课外读物与课程教材形成育人合力。桓台县起凤中学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的重要意义。按照《管理办法》要求,严格课外读物进校园审查力度,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程序,防止问题读物、违规读物进入校园,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的质量,让课外读物成为我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真正助力。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学生课外读物良莠不齐,个别读物质量低劣,甚至有的读物存在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等问题,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良好育人环境。学校认真组织学习《管理办法》,明确基本原则、基本标准和工作流程,迅速筑起“防火墙”,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学校也要加大对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的宣传力度,通过学校宣传栏、主题班会、学校公众号等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对课外读物的鉴别能力,形成好读书、读好书、向问题课外读物“说不”的意识。
二、严格落实责任、健全管理机制
学校是进入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因此,学校组建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导处牵头落实的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专项工作小组,负责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专项工作小组切实落实工作职责,做好遴选、审核、推荐工作,特别是对《管理办法》中提到的以下12种情形要保持高度警惕,并不得推荐或选用为学生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进校园课外读物,报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要深入班级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进校园课外读物的排查工作,并将工作情况及时上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承担监督职责,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课外读物并上交学校专项工作小组处置。工作小组要建立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全面核查工作。
三、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日常管理
学校建立对课外读物从初选、评议到确认、推荐的自我监督制度,行成全过程的闭环管理机制,通过严谨、严密的程序设计安排,以确保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依规进行。学校将《管理办法》的落实情况纳入规范办学行为督查,学校的每一位教师、班主任、领导都要认真学习《管理办法》,第一时间将该项工作落实到位。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管理机制,加强对学生课外读物使用的监管力度,杜绝违规违纪问题,对失职失责行为坚决做到及时问责、纠偏,建立健全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的长效机制,坚决杜绝违规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及学生手中。
初中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4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的精神,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我校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特制订本方案。
一、加强领导
为做好我校读物管理工作,特成立“邵伯小学读物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家委会成员
二、认真实施
1、列出负面清单,对图书室、学生书包、教师办公室藏书等一一对照,进行清理。具体负面清单如下:
(1)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模人物,戏说党史、国史、军史的;
(2)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有反华、辱华、丑华内容的;
(3)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
(4)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5)存在违反宗教政策的内容,宣扬宗教教理、教义和教规的;
(6)存在违反民族政策的内容,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
(7)宣扬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存在崇洋媚外思想倾向的;
(8)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等不良倾向,格调低下、思想不健康,宣扬超自然力、神秘主义和鬼神迷信,存在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赌博、毒品、引诱自杀、教唆犯罪等价值导向问题的;
(9)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10)存在科学性错误的.;
(11)存在违规植入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及不当链接,违规使用“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字样的;
(12)其他有违公序良俗、道德标准、法律法规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2、凡是各类机构进校园进行公益性讲座、培训等活动必须经校长室同意(非公益性一律不允许),严禁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向学生推销课外读物。
3、任何班级和教师不得向学生推销课外读物,更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一经发现,当年师德考核定为基本合格以下等级。
4、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的基础上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优秀读物,让学生知识得到丰富,思想得到升华。
三、加强监管
学校将读物管理情况作为教师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学校读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