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改造方案
倚栏轩整理的厕所改造方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厕所改造方案 篇1
为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按照省、市部署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年继续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力争每年完成全区农村总户数的10%;到年底,确保全区改厕户数达到农村总户数的85%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二、标准要求
(一)街道、街道、镇及有条件的乡镇要结合城区建设,力争新建住宅房屋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其他乡镇要大力倡导推广使用“粪尿分集成”生态型卫生厕所。
(二)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年要消除蹲坑式、有公害性的公厕,推广使用沼气池式生态型、完整下水道式、密闭、无公害性卫生厕所,力争无公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
(三)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沼气能源、太阳能与卫生厕所建设工作的有效结合,综合利用。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农村改厕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成立改厕工作办公室,组织协调农村改厕工作实施。区爱卫办要加强对全区农村改厕工作的协调调度,设立改厕技术指导小组,对全区改厕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及监督检查。
(二)加强教育引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农村改厕工作与城乡整洁健康行动、亿万农民健康教育促进行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改厕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改变传统生活居住习惯,教育引导农民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树立居住生产新理念,激发广大农民自觉参与改厕的积极性,推动工作开展。
(三)加大资金投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民办公助、多方筹资”的原则,努力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千方百计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同时,要建立健全改厕管理信息库,及时统计和分析改厕有关信息,掌握工作动态,交流工作经验。
四、考核奖惩
区爱卫办要把农村改厕工作列为对各乡镇(街道)爱国卫生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对改厕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推动农村改厕工作顺利实施。
厕所改造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有关“厕所革命”工作的最新要求,着力解决我县农村公共厕所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建设标准低和服务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通过大力推进我县农村公共厕所建设改造提升和日常服务管理工作,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二、建设与管理范围
本方案所指农村公共厕所,是指在我县农村地区公共场所建设的供公众使用的厕所,包括独立式公共厕所和附属式公共厕所。
三、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
1、至20xx年底,全县完成农村公共厕所新建提升改造530座以上,达到村村有公厕,解决农村公共厕所数量不足问题。并提升现有不符合标准的农村公共厕所,使其达到农村公共厕所相应标准,解决建设标准不高的问题。
2、提高农村公共厕所服务管理水平,落实日常卫生保洁维护工作,全面落实“所长制”,解决日常管理不精不细的问题。
(二)工作原则
1、因地制宜。农村公共厕所新建和改造提升要结合当地建筑及文化特色,坚持建改并重、美观实用的原则,坚持人性化、人文化、景观化、生态化的农村公厕设计理念,做到功能完善、环境整洁、方便舒适;注重公共厕所外观与自然环境和周边建筑的协调,体现地方特色。
2、合理布点。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的原则,在选址布点工作中充分考虑村庄实际,反复论证调研,科学合理布点公共厕所建设位置,选择人流量较大、村民群众诉求突出的地点,避免公共厕所建成后无人使用和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
3、改造为主,新建补缺。本次农村公共厕所以对标改造为主,对既有不符合标准的农村公厕进行对标改造,改变现有公厕脏乱差现象,对确实需要新建公厕的村庄予以补缺建设。
4、落实改造主体,做好宣传发动。农村公共厕所建设改造提升和日常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为各乡镇街道。新建和改造提升过程中要坚持公众参与、公开透明的原则,多倾听群众及专家意见,发动村民和村委会及其他相关产权单位参与,做到问情、问需、问计于民,努力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改造提升过程中要科学筹划,合理安排工期,加快工程进度,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主要任务
(一)增加农村公共厕所建设数量并提高建设质量
本次全县要在20xx年底前消除农村旱厕,根据《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xx)、《xx省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和管理服务规范》(DB33/T1151-20xx)要求改造为符合标准的农村公共厕所,新建农村公共厕所以固定式为主并建设标准不应低于旅游公共厕所A级标准。作为我县特色小镇范围内的村庄、乡村旅游示范村、历史文化村落的,新建公厕应按照旅游公共厕所AA以上要求进行建设。固定式公共厕所外观设计应根据实地选址情况,与周边环境建筑风格相得益彰,并要与周边环境色系相互协调,并体现一定的当地特色。AAA级精品公厕应设置第三卫生间,AA级公共厕所视条件设置第三卫生间,第三卫生间使用面积宜不小于6.5平方米。
(二)落实公共场所配套厕所建设
农村村庄居住区内公共活动区或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开放式绿地广场、旅游景点等人流聚集的公共场所,应设置配套1座以上公共厕所。公共场所未建设配套公共厕所,原有公共场所配套公共厕所规模不能满足如厕需求、已建公共场所配套公共厕所设施设备配置不能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要求的,应采用改建或提升现有公共厕所、新建公共厕所等措施进行加强。
(三)改造提升现有农村公共厕所
本次农村公共厕所改造提升以对标改造为主,对照标准为《xx省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和管理服务规范》(DB33/T1151-20xx),主要对现有设施不到位、水电不到位、不符合标准的农村公共厕所进行提升改造,改造后应适当提高女性厕位比例,规范厕位尺寸,设置独立式便器,完善无障碍设施,改善通风、采光、除臭条件。有条件的尽可能设置管理间、工具间,完善统一的公共厕所导向标志牌,美化厕所内外环境。要同步实施公厕粪污治理,具备接入污水管网条件的,要纳管处理;对不具备接入污水管网条件的,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
厕所改造方案 篇3
一、目标任务
20xx年我镇古桥畈村实施农村改厕50户(均为无害化卫生厕所)。
二、资金筹集
农村改厕所需资金,实行政府支持引导与集体、群众自筹相结合,多渠道筹集。
1.政府补助。省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每户400元。
2.集体扶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对本地农村改厕在资金、人力、物资上给予扶持。
3.社会参与。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农村改厕工作列入本部门、本单位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资金、技术、物资上给予帮助。
4.群众自筹。除上级财政补贴的材料外,建设农村卫生户厕所需的其余建材由农户自购。
三、规范施工管理
1.改厕器材采购。由镇改厕办申请,并提供购置清单,由县统一招标采购。
2.施工质量控制。提倡使用规模化生产水泥预制化粪池;如用砖砌化粪池,要在验收质量合格后方能拨付补助资金;镇改厕办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施工进度控制。乡镇负责改厕施工组织,并将进度上报县改厕办,县改厕办定期督查改厕进度并及时汇总上报市改厕办。
4.工程竣工验收。镇自查后向县改厕办申报,县改厕办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改厕工程进行质量验收,登记造册,核查受益户情况,初验合格后,申报市改厕办验收。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镇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改厕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组织好项目实施工作;镇改厕办负责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要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建设质量和进度,及时汇报进度,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环保示范村创建标准之一,切实提高卫生户厕普及率。
(二)深入宣传,广泛发动
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继续大力宣传农村改厕工作的重要意义,教育群众破除传统的用厕习俗和不良卫生习惯,引导群众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参与改厕工作。要印发有关卫生厕所使用方法的资料,深入农户宣传,确保农户正确使用。
(三)全面推进,分步实施
1.改厕选点。我镇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省级兴隆村示范村建设,选择古桥畈村墩子、农场和石门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庄。改厕实行以点带面,整村推进,三年后该村的改厕普及率要达到85%以上。
2.规范厕址。所有改厕户的厕屋必须建在院内,少数农户不具备院内建厕条件的,厕屋应建在住房10米以内。
3.时间要求。根据已下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农村改厕工作力度,保证20xx年6月底完成改厕任务。
4.加强督查。镇改厕办要进一步加大古桥畈村改厕工作的督查力度,每月检查督查不少于2次,并将完成情况上报县主管部门。
(四)逐级考核,总结验收
1.自查。县改厕办对各乡镇改厕情况进行逐村逐户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拾遗补缺,确保全面完成改厕工作任务。
2.验收。申请县改厕办考核验收。
3.对改厕情况及时总结并上报。
厕所改造方案 篇4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扎实推进全乡改厕工作,根据市、区有关要求,结合我乡环境卫生整治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xx年全乡无害化卫生厕所新建任务为300户,其中联伍村140户,长庄村100户,胜利村60户。相关村于3月15日前将任务分解到户,建好台帐,并上报乡改厕办公室。
二、资金筹集
按照政府支持引导与集体、群众自筹相结合原则,多渠道筹集农村改厕所需资金。
三、项目管理
(一)规范施工管理。
1、改厕器材采购。各村要按上级要求统一采购,选用材料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书或符合市级标准。蹲便器尺寸要达到60x45厘米的标准,过粪孔直径要达到10厘米,水封闭良好,化粪池统一推广涵管式化粪池(内径为120厘米80厘米)。
2、施工质量控制。各村要严格按照《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技术规范》要求,公开招标确定化粪池材料,既要保证质量,又要降低成本。乡改厕办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各村所确定采购厂家的材料和产品进行严格检验。
3、工程竣工验收。各村要先行组织相关人员对改厕工程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后报请乡改厕办验收,建立改厕户台帐,录入电脑管理,并适时组织公示。乡验收合格后,分期分批向区改厕办申请验收。
(二)进度要求。
各村要严格按照序时进度推进改厕工作。具体进度要求是:2月底完成全面发动,确定改厕农户、改厕模式,完成改厕材料招投标和施工单位;3月30日前完成示范户建设,全面组织推进;4月底完成任务的60%以上;5月底全面完成任务;6月中旬迎接区改厕工作考核验收;10月底迎接省、市全面验收。
(三)使用管理。
各村要印发相关宣传资料,发放到农户,引导群众正确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厕专业施工队在施工结束时要教会农户使用方法。
四、组织保障
各村要成立以支部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明确工作目标,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强化监督,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