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方案
倚栏轩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方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组织学生欣赏艺术大师作品,要求学生会解读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以及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
指导学生模仿大师们的表现方法以及形式,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具体形象来塑形象。
引导学生尝试用各种材料表现物体形象,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想象力是否有新意,并大胆真实的表现自己的想法。
2.是否能开动脑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创意。
3.是否在画面上能采用夸张手法,表现新颖的特征。
教学参考资料
米罗、克利画集欣赏。
相关教学研究课题提示
小学生美术教育中非具象绘画的欣赏能力培养研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欣赏所需要的大师的作品。实物投影仪
(2)师生共同准备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塑料袋、绳子、彩色kt板等材料。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组织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欣赏大师的作品,通过对大师作品产生背景以及表现方法以及形式的介绍交流,激发学生对新颖的表现形式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大师们所用的各种材料所表现的.物体形象,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想。
活动二:
要求学生通过边思考边模仿,根据学生的想像,表现出各种富有个性的画面来。
可以运用塑料袋、图钉绳子、彩色钙塑板等等材料表现物体形象特征,还可以表现这些物体过程中运用变形、夸张等手法,表现出各种形象新颖有趣的特点。当学生完成作业后,要求学生边欣赏边评议:谁设计的作品有新意,谁的画富有想像力,谁材料运用富有创造力。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同学的富有新意的构思,和有个性的表现形式。
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把桌面和地面的废料收拾起来,把多余的材料放入塑料袋内,以备再次使用。
第二节
活动一:
针对学校刚刚开始建设“艺术长廊”,将设立一个“我和大师一起画”学生作业展栏目的情况,鼓励学生运用大师的绘画元素自由的大胆创作。
活动二: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所喜爱的和熟悉的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及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
欣赏同龄人模仿大师的表现方法和形式创作的绘画作品,通过讨论与交流理解什么样的模仿是成功的、具有再生力的。
活动三:
指导学生模仿大师们的表现方法以及形式,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具体形象来塑形象。
引导学生尝试用各种材料表现物体形象,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的作品。
鼓励学生积极尝试,用各种材料,即变形、夸张等表现形式,像大师们一样用非具象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丰富多彩的想象。
活动四:
“我和大师一起画”小小画展。将同学们自己创作的大师级作品在展板上进行布置,并评选出作品布置到艺术长廊上。
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Windows画图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漂亮的图案。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创作一幅漂亮的图案(花草树木)。
教学难点:
创作方法的了解和掌握(画图程序界面上各种工具的使用)。
教具准备:电脑演示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组织教学,确保每台电脑能够正常运行。
2、复习学过的图画程序操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知识、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
3、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
二、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
以清晰的'演示复习图画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示范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等创作方法。
2、师生共同完成一些电脑绘画方法的操作。
3、学生进一步熟悉软件中的各种工具。
4、学生创作。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老师要求或自己想创作的形象。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的操作,制作出具有一定内容的图案。
作业要求: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
5、学生作业品评
学生完成作业后,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并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三、收拾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面、地面。
四、课后拓展
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居室的特点和相关文化,让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
情感态度目标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教具
彩笔,铅笔,橡皮
学具
作业本,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看图片,提问:通过图片,你了解到这是什么地方?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
①你认为自己的房间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
②你准备怎样去改进或设计自己的房间布置?
学生把自己房间拍成照片或画草图,并以自己房间为例,谈谈自己房间设计的特点。
2、引导学生看书,欣赏美术作品。
3、提出问题:在你动手设计表现自己的小天地时,你会有哪些为难的地方?
解决问题:
(1)画面主要内容的选择。
(2)画面的空间组合,简单的关系。
(3)物象之间的大小、前后关系。
(4)怎样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与爱好。
4、课件:补充介绍在构图和内容上有新意的作品。
三、学生制作
1、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2、可凭记忆也可以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喜爱的居室。
3、辅导中教师应以尊重学生的创作为原则。
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做以汇报,说说你的书包先进在哪里,都具备了哪些高科技的功能。选出几位制作出色的同学。
五、教师小结:
学生展示、交流。
⑴其他学生的美术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
⑵通过讨论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业。
自由交流体会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思考并回答,设计构思,画出简单图案。
作业
设置拓展: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试着设计自己家里其他房间的环境。
板书设计画面的空间组合,关系。
物象之间的大小、前后关系。
课后反思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节课,也是开学第一节美术课。每个同学基本在家里都有自己的小天地,即使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家里的某一个自己经常活动的场地也是自己的小天地。所以这个课程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十分喜欢。课堂中我采用了引导回忆——欣赏评述——引发想象——创作表现——评价总结的流程,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收益较好。
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方案 篇4
一、教学情况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学生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的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并能用英语表示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在教学中穿插双语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二)难点:
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发表,并用简单的英语口语来表示。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充分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进行探究。
4、领会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美术作品中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5、怎样使双语教学在美术课堂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四、措施: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并渗透英语美术术语,在学生不知不觉游戏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全册课时安排:
第一周:大家一起画
第二周:花花绿绿的糖纸
第三周:绕绕涂涂
第四周:有趣的拓印
第五周:我的太阳
第六周:奇妙的撕纸添画
第七周:做拼音卡片
第八周:小鸟找家
第九周:鸟语花香
第十周:小动物盖房子
第十一周:数字变变变
第十二周:会飞的娃娃
第十三周:猜猜我是谁
第十四周:变脸
第十五周:穿花衣的热带鱼
第十六周:寻找美丽
第十七周:亮眼睛
第十八周:美丽的铅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