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方案大全 > 正文

幼儿园区域共同体活动方案

2025/02/07方案大全

倚栏轩整理的幼儿园区域共同体活动方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区域共同体活动方案 篇1

教育活动:区域活动

活动内容:故事区:小蝌蚪找妈妈

材料摆放:图片。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3、丰富对春天特征的感受和认识,欣赏有关描述春天的语句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学会边看图片边讲述出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要求能力弱的幼儿能大胆的在同伴面前进行讲述。

活动内容:科学区:挖野菜

材料摆放:人手一把小铲刀、袋子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的自然特征,春天是人们都很忙碌的季节

2、能正确辨认出荠菜和马兰头

3、体验参与野外活动的快乐

指导重点:重点指导在活动中比较荠菜和马兰头的不同之处,使用好劳动工具

活动内容:健身区:好玩的报纸

材料摆放:报纸人手一张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玩报纸的兴趣和好奇心。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跳、爬、钻的基本动作。

指导重点:重点发展幼儿爬的动作,要求幼儿手脚协调,动作到位。

活动内容:美术角:杨柳青青

材料摆放:图画纸、彩色水笔。

幼儿园区域共同体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的方式,找出不同的物体,并能圈出来。

2、学习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理解序数的含义。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

1、箭头方向牌

2、黄色球4个,红色球1个

3、数字卡1—5大小个一个

4、三角形4个,圆形1个5红苹果4个,绿苹果1个6情景动物图片5个学具:

①(三角形图片4个,圆形图片1个)幼儿每人一套

②水彩笔每人一支

③幼儿用书每人一本活动过程:

一、出示球,学习找不同的物体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球,看,喜欢吗?(请几个小朋友玩拍球后放好)

2、请幼儿观察球有什么颜色?

二、出示苹果图片,学习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的方式,找不同物体

1、师:小朋友真棒,我还想考考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有什么颜色?它们都是一样的吗?

2、谁知道不同颜色的苹果排在第几?(幼儿讨论)

3、师:我刚才发现有些小朋友数得时候有的从左边数过来,有的从右边数过来,这样就不大规范了,老师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出示箭头方向牌,告诉幼儿数物体时从箭头指示的方向数过来)这样既方便又正确。

4、师根据幼儿说的数序,按箭头的方向数过来送上数字卡,并请幼儿不同的苹果排第几的数字圈起来。

5、表扬幼儿的聪明。

三、出示三角形图片,学习从箭头方向数过的方法,确认物体的排列数序

1、图上有什么图形?都是一样吗?

2、不同的是什么?从箭头方向数过来,它排在第几?

3、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4、请幼儿取出操作卡片,按要求尝试练习。

5、检查评析,表扬幼儿。

四、游戏:排排队

1、师叫五个小朋友出来,其中一位是男孩或女孩。

2、请幼儿观察,有几个小朋友(按箭头的方向数过来)。

3、请幼儿按箭头方向排队的幼儿送数字卡。

4、请幼儿观察并说出不同的小朋友(男孩或女孩)排第几?

5、请全体的幼儿读一次谁排第几(按箭头方向读)

6、小结并表扬幼儿。

五、结束部分

幼儿园区域共同体活动方案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区域活动越来越受到关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价值和功能日益凸显,为了让幼儿得到充分发展,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实践性,我们幼儿园打破传统空间布局,为幼儿设置各种活动区,为幼儿的主动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但在实践过程中,许多老师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和困惑:区域活动中如何进行环境的布置,材料的投放,内容的选择等,针对这些困惑,我们以教研的方式探讨了“区域活动如何在我园有效开展”,对老师的实际操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活动目标

1.通过集体研讨、小组互动等,引发教师对幼儿区域活动的关注和思考,并在研讨中积极反思,提炼教师群体智慧,梳理教师实践经验,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

2.通过对区域活动开展的意义及相关内容的疏理,从理论和实践双重力度上促进教师研究能力,以推动我园区域活动的有力开展。

三、解决的问题

1.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布置。

2.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3.幼儿园区域活动内容的选择与方法。

四、活动指导用书

《小区域 大智慧——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

《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指导》

《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

五、活动过程

1.园长带领各班班主任观摩幼儿园各个班级

提出问题:

(1)班级区域环境的创设有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区域投放的材料是否合理、有效?

(3)教师的观察、指导及幼儿活动的效果如何?

主持人:各位老师在观摩后一定有了一些认识,请你们先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和困惑记录下来,我在收集了大家的看法后会将问题一一梳理,并列表呈现,大家根据共性问题来收集相关资料后我们再进行研讨。

2.互动交流研讨。

议题一: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

主持人:为了开展丰富、有趣的区域活动,幼儿园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合理、符合科学的区域环境,而区域环境的创设与区域空间的布置、区域内容的划分、区域材料的投放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呢?

老师自由发言

陈老师:区域环境的创设应该根据主题活动进行确定。整个班级应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创设。

国老师: 在设置中,我们应该将区域分为两类,动和静两大类。如:语言区、益智区、美工区可以放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区域中,表演区、建构区、娃娃家这些相对热闹的我们可以放在教室的外边,两个大的区域互不干扰,而又相互联系,共同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

方老师: 环境的创设应该充分考虑孩子们的需求,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满足孩子们的不同体验。

李老师:活动空间不能过于拥挤,可以考虑设置一个公共区域。

园长小结:老师们都谈得很好,大家对于我园区域设置的规划和环境创设上能根据主题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安排,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对发现的问题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在环境创设上要做到两条:1.支持儿童发展的主题环境。2.凸显教师主导的环境创设。

议题二: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主持人:在区域活动中,活动材料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孩子才会获得经验和知识。而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根据教育目的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是活动的关键所在。

教师自由讨论发言:

郭老师:安全工作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在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性应是第一位的。

徐老师: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制作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应注意包装和制作的艺术性。比较坚硬、原始的易拉罐、包装盒可用彩纸、丝带等辅助材料进行装饰、改造。还可选用质地柔软的绒布、包装纸、美工纸等进行艺术加工。

王老师:我们可以适当利用废旧材料,将废旧材料投入到区域活动中也是不错的选择。如:硬纸板、泡沫片、各种瓶子等。

张老师:由于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因此,材料投放应具有目标性,根据近阶段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及时投放活动材料。

陈老师: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兼具层次性和动态性,使每一个幼儿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从材料的加工程度上,我们要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以利于不同能力的幼儿操作探索,更大程度地鼓励幼儿自主学习,使每位孩子都获得成功感。

园长小结:

根据老师的研讨我们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投放多元材料,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2、区域材料开放式低结构投放使其功能趋向多元化。

3、创造性使用各种废旧材料。

4、天然材料为我所用,发挥巨大作用。

5、投放层次性、动态性材料,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议题三:幼儿园区域活动内容的选择与方法。

园长:我们的区域活动的内容要怎样选择呢?

徐老师: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区域活动内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王老师:区角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的指导、支持为辅的活动,在区角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力、兴趣及性格方面都得到淋漓尽致地表现,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点。区域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

毛老师:无论是什么游戏活动,孩子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可以将日常未完成的教学内容、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在区角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借助设置这种自由、开放的区角活动来促进每位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园长小结:区域活动开展的内容与方法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孩子的实际经验出发,选择与孩子现有经验有一定联系又有适度拓展的内容。

2.走进大自然,亲近自然材料,注重幼儿的亲身体验的内容。

3.根据幼儿探索不同阶段的需要组织各项活动丰富幼儿知识,为日后的想象提供依据、为创造奠定基础的内容。

六、 活动总结

幼儿园区域活动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需要,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形式。区域活动承载着独具的教育价值,具有自主性、自选性,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通过三个议题的研讨,老师们对于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投放、内容的选择等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认识明确。如何创造一个适合幼儿发展的环境,如何进一步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更好地为幼儿的主动发展服务,我们还应不断的努力。

七、 活动效果和反思

此次教研活动,教师结合文献书籍及现场观摩,互相交流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从而激发了教师主动学习新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理论学习中被动学习的无效局面,提高了教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并内化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通过观摩,老师们澄清了对区域活动的模糊认识,明晰了开展区角活动的方向和思路,学习了区域活动设置、材料投放、组织指导活动的策略与方法,交流了有效园本教研的形式,对全园教师的整体水平有所提升,提升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幼儿园区域共同体活动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锻炼幼儿的模仿能力。

2、让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音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见过机器人吗?见过机器人刷牙吗?(老师示范)接着老师示范机器人洗脸的动作,幼儿一起跟着做。

2、师:有一个星球,住着一群机器人,可是这群机器人在星球上住的太无聊了,于是,他们决定乘坐飞船来地球,看看地球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飞船准备出发啦——嗖

放音乐,幼儿跟随老师一起做动作

3、请幼儿说一说机器人刷牙,洗脸,是什么程序?(老师引导幼儿做一遍),再次听音乐做一遍。

三:机器人首领决定再去另一个地方——放音乐,做动作。

1、机器人看到一个地球人在钓鱼,请一个幼儿模仿机器人怎么钓鱼。(放音乐,让一个幼儿模仿地球人钓鱼,其他幼儿模仿机器人看地球人钓鱼)

2、放音乐,让一个幼儿模仿地球人划船,机器人(其余幼儿)跟着学

3、请一个地球人(幼儿)把刚才的钓鱼,划船连起来听音乐做一遍,其他机器人(幼儿)跟着一起做。

四:飞船降落在了体育馆(让幼儿站在小凳子后面)请幼儿说一说在体育馆看到了什么(跑步,举哑铃)?让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

老师示范机器人做跑步,举哑铃的动作,听音乐,老师,幼儿一起做跑步,举哑铃的动作

五:游戏——地球人找机器人做朋友

(1)放音乐,另一个老师做地球人,其余做机器人,听音乐,做动作(地球人,机器人的动作不一样),音乐一停,地球人去找一个机器人做朋友(找到朋友后要手对手)

(2)再请一个地球人(幼儿)教机器人两个动作——游泳,射箭,放音乐,一起做动作,音乐一停,地球人去和一个机器人手对手,转一圈交换能量,地球人就变成了机器人(机器人变成了地球人),游戏继续进行

六: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