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实施一校方案
倚栏轩整理的课后服务实施一校方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课后服务实施一校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为满足小学生课后在校服务需求,缓解学生家长实际困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实际,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现就双井小学开展小学生课后服务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二、实施原则
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原则。
第一,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学校事先征求家长的意见,主动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委托申请,并报名登记。
第二,课后服务安排在校园内进行,并合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学校无偿提供校园内教室、运动场地、功能室等场所及其它后勤安全保障。
第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保障课后服务学生安全。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措施。
三、组织领导
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全体教师为成员。领导工作小组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内容:
1.制订好活动方案,落实具体的活动小组,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
2.根据实施情况及时总结,及时调整有关兴趣小组(内容、指导教师、学生等等);
3.每天查看每班活动是否开展,活动是否正常,存在什么问题,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交流、总结,努力使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得富有成效。
四、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后服务领导
小组组长:
组员:
(二)课后服务活动内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一、二年级安排教师免费看护学生写作业,三至四年级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原则,以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为目的。以班为单位进行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兴趣小组课程设置如下:
三—六年级:书法、写作、阅读、口语辅导、绘画。
(三)课后服务活动形式课外活动采用班级为单位活动方式。
班级活动:组织活动必须由教师分工负责,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不得随意活动,活动内容以班为单位做好计划,由班主任每周填写活动记录,期末上交学校存档,作为学校检查落实情况的依据。
课后服务实施一校方案 篇2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及唐山市教育局等四部门下发的《关于做好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我校被定为首批课后延时服务的五所试点学校之一,根据教育局的统一部署,计划于2021年3月15日起实施课后延时服务。课后延时服务工资分配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对参加服务的教师同工同酬。
二、参与分配人员
参与本学期课后延时服务的所有教育、教学人员。
三、分配依据
以每学期参与课后延时服务教师的课时量为分配依据。
四、具体办法
(一)、基数的确定。
根据五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所有参与教育、教学的人员,每人每天发放延时基本补偿工资5元。
(二)、课后延时服务教师工资的确定。
每天基本工资5元+课时服务工资=每天延时服务的工资
1、课时的界定
(1)班级课时:以春、秋、冬季作息时间为例,按照教育局规定延时服务的时间,我校一二年级延时服务时间为15:45—16:45,计60分钟,按照40分钟1课时,为1.5课时;三四年级延时服务时间为15:45—17:00,计75分钟,折合2课时;五六年级延时服务时间为15:45—17:10,计85分钟,折合2课时。
我校共67个班,以班为单位,每天总课时122课时。
(2)社团活动小组课时:延时服务时间为16:20-—17:20,计60分钟,折合1.5课时。
我校社团音美14个,体育11个,文学社1个,计算机小组1个,比特活动小组1个,每天总课时42课时。
(3)各段领导每天1课时。
(4)校级负责此项工作的领导每天0.25课时,共计1课时。
2、每课时工资的界定
(1)每学期延时服务费用总额/具体服务天数=每天延时服务费用
具体服务天数为实际授课17周,除去节假日,共计68天。按照我校总额的发放标准,每天的延时服务费用为3319元。
(2)每天的延时服务费用-每天基本工资总量=每天课时服务总额
我校在一线服务的教育教学人员205人,每天基本工资总量为1025元,每天课时服务总额2294元。
(3)每天课时服务总额/总课时数=每课时工资
每天课时服务总额2294元,每天总课时169节,每课时工资为13元。
(三)、对于剩余金额,因高年级时间比较长,对超出部分,折合课时,适当补贴。
课后服务实施一校方案 篇3
为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xx〕40号),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28号)部署,新邵县思源实验学校为切实解决课后家长接送学生及无人照看和管理的实际困难,把课后服务工作办成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的民生工程,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学生、家庭和社会为宗旨,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后服务帮助,解决家长无法按时接送学生和在社会培训机构“补课”负担过重的困难,抑制社会“乱补课”、“乱办班”的不良风气,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实施原则
1、征求家长意见,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并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委托申请、报名登记。
2、合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学校提供教室、运动场地、功能室等场所及其它后勤安全保障。
3、学校尽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学生安全。
三、课后服务组织领导
(一)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
(二)成立课后服务监督小组
四、课后服务具体安排
(一)服务内容
(二)时间安排
(三)课程设置
(四)社团课开设
(五)课后服务样表
五、考核办法
1、由校务人员分组对参与课后服务人员查堂,严格工作纪律,从出勤、上课内容和质量入手。
2、把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工作表现纳入考核范围,并对参与服务的教师核算一定的工作量。
3、对教师的出勤和服务质量情况,每周一通报,每月一小结,并进行一次公示。
课后服务实施一校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为满足小学生课后在校服务需求,缓解学生家长实际困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实际,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现就双井小学开展小学生课后服务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二、实施原则
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原则。
第一,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学校事先征求家长的意见,主动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委托申请,并报名登记。
第二,课后服务安排在校园内进行,并合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学校无偿提供校园内教室、运动场地、功能室等场所及其它后勤安全保障。
第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保障课后服务学生安全。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措施。
三、组织领导
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全体教师为成员。领导工作小组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内容:
1.制订好活动方案,落实具体的活动小组,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
2.根据实施情况及时总结,及时调整有关兴趣小组(内容、指导教师、学生等等);
3.每天查看每班活动是否开展,活动是否正常,存在什么问题,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交流、总结,努力使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得富有成效。
四、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后服务领导
小组组长:李国强。
组员:全体教师。
(二)课后服务活动内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一、二年级安排教师免费看护学生写作业,三至四年级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原则,以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为目的。以班为单位进行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兴趣小组课程设置如下:
三—六年级:书法、写作、阅读、口语辅导、绘画。
(三)课后服务活动形式课外活动采用班级为单位活动方式。
班级活动:组织活动必须由教师分工负责,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不得随意活动,活动内容以班为单位做好计划,由班主任每周填写活动记录,期末上交学校存档,作为学校检查落实情况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