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清明扫墓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小学生清明扫墓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生清明扫墓心得体会 篇1
这个清明节正值周末,爸爸妈妈他们也正好放假了,就带我一起回老家扫墓了。虽然也得年纪不大,但是我记事以来的每一个清明节扫墓他们都带着我一起去了的,在我的印象中清明节那条的天气都不怎么好,基本上都会下一些小雨,我想可能是老天爷也都在为这些逝去的人感伤着吧。清明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是用来感怀先辈的,所以基本上只要没有什么事情耽搁,大家都会回家去为先人扫墓,所以清明节的那天,我看到家里的长辈们都回来老家了,跟我一个辈分的也比不多都回来了。
上午,趁着早晨的露水渐渐散去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穿着雨衣传着长胶鞋上山了,因为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所以山上去的人少了,都长满了草,还特别的高的那种草,路都快找不到了,大人们也是一边用镰刀开出前进的路一边探索,我们也是跟在他们的后面,终于到了。以前每家每户都是各自的地的,所以一家的也基本上都是下葬到一块的。很久都没有过来看过了,墓上都已经长满了草,有的还长了不小的树了,墓上还插着去年大家带过来插上的那种纸花,不过已经不成样子了。大人们在处理那些杂草了,我看着这片墓地有些难过,多少年前他们也是不是正在为他们的先人扫墓呢……
草都已经处理干净了,去年插上去纸花也已经拔掉了,他们长辈让我们小辈给坟上插上新的纸花,大人们在一边对着墓碑说着近些时间来发生的事情,我不知道先人们能不能听见,但是这或许也是一种寄托吧,表示大家还记着他们,在怀念着他们。因为烧纸钱容易引发火灾,还不环保,所以我们现在都不烧纸钱了,我们所有人也都没有在意之前下过雨地上是湿的,都跪在地上给先人们拜了拜,大人们也都说笑着保佑小孩子们学习越来越好之类的,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不现实的,但是也是一种寄托。
后面我们还去了好几个地方,因为大家虽然分家了,但是祖宗还是一个,所以都是一起去扫墓的。虽然跑了好多个地方,特别的累,但是我心里却还是很有感触的,因为没有这些先辈的努力,就没有大家的今天所以我们应该要铭记先辈,感恩他们的付出!正因为有他们当年的努力生活,才给我们创造出了如今的好的社会环境,我们才能够在这样的基础上生活的'越来越好!
小学生清明扫墓心得体会 篇2
今天是4月6日,也是清明节的后一天,我们瑞安市集云实验学校小学部的二年级到四年级的学生要到西山去烈士馆扫墓。我们吃过午饭不久,班主任谢老师就叫我们坐下分食物,还交待了我们在路上要做到文明坐车,文明走路,文明用语和文明用餐四大讲究……,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我们就乘公交车出发了。公交车开到半路时,已经近二点,车里非常热闹:低年级的小朋友说说笑笑,嘴里还不时的唱着:“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过了一会儿,就到了车站。我们步行走到了西山,去西山的扫墓的学生非常多,有小学生,中学生。我们顺着石阶走了上去,我看见不远处有一株大榕树,远远望去,就像一把光秃秃的扫帚。我们继续顺着小路向上走,路旁有一些松柏,有的像一把大铁锤,有的像一团小棉球,还有的像合拢的绿珊瑚……形态不一,多姿多样。我又沿着草木茂盛的.石路直上,终于来到烈士馆,向西远眺,太阳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住了半边脸。通过了狭窄的小道,我们到了后院。
“哇”!我叫了一声,你猜我看见了什么?原来我看见了一棵樱花树,因为昨天下过雨,所以樱花树下很潮湿,樱花像珍珠一样落了下来,落在了地上和石阶上,那红红的樱花,不正是革命先烈们在战场上撒下的鲜血吗?我们来到了烈士墓前,烈士墓前有一个高高的石碑,这石碑就是为了纪念先烈们造的,不一会儿我们开始了扫墓仪式。当学生代表敬献花圈时,我们向烈士们表示忠诚的祝愿,先烈们你们安息吧!当哀婉的乐曲徐徐放起的时候,我们都朝向石碑,庄重地默哀,心里无比的悲伤……
当扫墓仪式结束时,我们就去参观烈士陈列馆。在解放战争中,瑞安籍的战士去打仗,英勇牺牲的人很多,共有90多名牺牲了,陈列馆中刘英烈士36岁牺牲,1942年2月8日因叛徒出卖在温州被捕,经过审问,刘英同志一言不发,甚至连舌头都没动一下,最终在同年5月18日壮烈牺牲了。还有谢文锦,蔡雄等烈士离开了陈列馆,我们排队走出,忽然,我看见几根不屈不挠的小草在石壁缝隙里长出来,烈士们也不正是这种勇往直前的坚定精神吗?我仿拂看到烈士们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与敌人作战,勇往向前,永不放弃。
小学生清明扫墓心得体会 篇3
春天里,丝丝细雨中飘来了我入学的第一个清明节。这一天,我也在网上体会、了解了扫墓的经过和含义。
据资料介绍,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另外还有很多以“清明”为题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说起清明节扫墓,因为我的知识匮乏,给了四岁的弟弟 一个错误的解答。这天早上,电视新闻里播报各地清明扫墓的新闻。还没有起床的弟弟问我:“姐姐,什么是扫墓”我认真地思考了一番后告诉弟弟:“扫,就是一个人拿着扫帚扫,扫墓就是用扫帚扫木头。”听到我们对话的姨夫给我们作了解答,我才知道自己的解释完全是错误的。后来,为了叫我更加明白,下班后的妈妈打开电脑,分别登陆了《中华文明网》《濮阳文明网》叫我亲自体验了扫墓的经过,并查阅有关的清明节资料,才叫我真正明白了此扫墓不是彼扫木。在此,我感谢网络,因为有了网络让我了解无知的'知识,让我有机会向无数为今天的美好生活付出鲜血和生命的革命先烈献花、鞠躬,表达缅怀和崇敬之情。
关上电脑,问起妈妈小时候也是这样在网上扫墓吗?妈妈说她们小时候没有电脑,扫墓是亲自拿着扫帚去烈士陵园扫墓、献花的,妈妈曾经去过陕西吴旗的陵园和山东东明武胜的陵园,这次和我一起网上扫墓也是第一次。
小学生清明扫墓心得体会 篇4
这个清明节正值周末,爸爸妈妈他们也正好放假了,就带我一起回老家扫墓了。虽然也得年纪不大,但是我记事以来的每一个清明节扫墓他们都带着我一起去了的,在我的印象中清明节那条的天气都不怎么好,基本上都会下一些小雨,我想可能是老天爷也都在为这些逝去的人感伤着吧。清明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是用来感怀先辈的,所以基本上只要没有什么事情耽搁,大家都会回家去为先人扫墓,所以清明节的那天,我看到家里的长辈们都回来老家了,跟我一个辈分的也比不多都回来了。
上午,趁着早晨的露水渐渐散去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穿着雨衣传着长胶鞋上山了,因为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所以山上去的人少了,都长满了草,还特别的高的那种草,路都快找不到了,大人们也是一边用镰刀开出前进的路一边探索,我们也是跟在他们的后面,终于到了。以前每家每户都是各自的地的,所以一家的`也基本上都是下葬到一块的。很久都没有过来看过了,墓上都已经长满了草,有的还长了不小的树了,墓上还插着去年大家带过来插上的那种纸花,不过已经不成样子了。大人们在处理那些杂草了,我看着这片墓地有些难过,多少年前他们也是不是正在为他们的先人扫墓呢……
草都已经处理干净了,去年插上去纸花也已经拔掉了,他们长辈让我们小辈给坟上插上新的纸花,大人们在一边对着墓碑说着近些时间来发生的事情,我不知道先人们能不能听见,但是这或许也是一种寄托吧,表示大家还记着他们,在怀念着他们。因为烧纸钱容易引发火灾,还不环保,所以我们现在都不烧纸钱了,我们所有人也都没有在意之前下过雨地上是湿的,都跪在地上给先人们拜了拜,大人们也都说笑着保佑小孩子们学习越来越好之类的,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不现实的,但是也是一种寄托。
后面我们还去了好几个地方,因为大家虽然分家了,但是祖宗还是一个,所以都是一起去扫墓的。虽然跑了好多个地方,特别的累,但是我心里却还是很有感触的,因为没有这些先辈的努力,就没有大家的今天所以我们应该要铭记先辈,感恩他们的付出!正因为有他们当年的努力生活,才给我们创造出了如今的好的社会环境,我们才能够在这样的基础上生活的越来越好!
小学生清明扫墓心得体会 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到了,我与父母同去乡下扫墓祭祖。
爸爸,妈妈,姐姐,我,还有开车的朋友,一行五人,走长潭一潭邵高速,一个半小时不到就到达了目的地——湘乡雅苗村的叔叔家。叔叔一家早就接到了爸妈的电话了,见了我们,热情相迎。一年未见,叔叔婶婶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他们算是乡里生活得很好的人家了。另外一个叔叔就见老多了,满头白发,脸上的皱褶一道道的彰示着生活的沧桑,身上穿着粘着泥巴的衣服,脚上是一双长统套鞋,显然刚从田地里耕作上来。他伸着粗躁的大手来和我们握手,让我感觉到,时光在飞逝,人都在变老。
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就往奶奶的坟山上去。车沿着新修的窄窄的水泥路缓慢的前行,打开车窗,一股新鲜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放眼四周,满眼的是绿,那种雨后清清爽爽的翠绿,农家小楼一栋两栋,傍在山脚下,散落在绿野中,偶有淡淡的炊烟袅袅升起,飘飘的融人了蓝天白云里,想起了高鼎的一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醉了春烟,也醉了我,我总是那么的容易被自然的景色触动。
奶奶的坟修在一座小山中,据本地的乡邻们传说,那是最好的风水宝地,所以,奶奶一直护佑着我们后人。
爸爸妈妈说,我是奶奶的最爱了,我最小,是奶奶带着我在乡下生活。奶奶最疼我,那时候物质生活非常的贫乏,要是有点好吃的奶奶就舍不得吃,留着给我,而我呢,有乡邻偶然给我糖果啊什么的,也就懂事的知道留着给奶奶。爸爸妈妈的话,唤起了我心底里最深的童年回忆。依稀记得,有次叔叔给我一个橘子,我高兴的拿着,不舍得吃,想回家给奶奶吃,走过池塘边时不小心,橘子滚下去了,我小心翼翼的下到塘边,手在水边摸索,试图找回那个橘子,结果一脚滑进了水里,被大人湿漉漉的捞出来。就为了一个橘子啊,我也是多么的爱我的奶奶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的孩子都有七岁了,山水依旧,亲人已逝,奶奶啊,我们都好好的生活着,努力的工作着,没有辜负您的养育,您在天之灵安息吧。
没有任何的仪式,我们都只是在奶奶的坟前拜了拜,心里默默的祈愿:愿奶奶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后代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下山了,爸爸随手在地上拾一根树枝,说:“你们走前面,怕有狗。”望着发已秃顶,年已七十六的老父亲,我感动至极。父爱如山啊,哪怕他老得快弯不下腰了,走不动路了,他仍然会像护着小鸡崽崽一样护着自己的孩子,在他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永远都要他的保护,一辈一辈啊,这种爱就这样延续着延续着……
小学生清明扫墓心得体会 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到了,我与父母同去乡下扫墓祭祖。
爸爸,妈妈,姐姐,我,还有开车的朋友,一行五人,走长潭一潭邵高速,一个半小时不到就到达了目的地——湘乡雅苗村的叔叔家。叔叔一家早就接到了爸妈的电话了,见了我们,热情相迎。一年未见,叔叔婶婶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他们算是乡里生活得很好的人家了。另外一个叔叔就见老多了,满头白发,脸上的皱褶一道道的彰示着生活的沧桑,身上穿着粘着泥巴的衣服,脚上是一双长统套鞋,显然刚从田地里耕作上来。他伸着粗躁的大手来和我们握手,让我感觉到,时光在飞逝,人都在变老。
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就往奶奶的坟山上去。车沿着新修的窄窄的水泥路缓慢的前行,打开车窗,一股新鲜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放眼四周,满眼的是绿,那种雨后清清爽爽的翠绿,农家小楼一栋两栋,傍在山脚下,散落在绿野中,偶有淡淡的炊烟袅袅升起,飘飘的融人了蓝天白云里,想起了高鼎的一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醉了春烟,也醉了我,我总是那么的容易被自然的'景色触动。
奶奶的坟修在一座小山中,据本地的乡邻们传说,那是最好的风水宝地,所以,奶奶一直护佑着我们后人。
爸爸妈妈说,我是奶奶的最爱了,我最小,是奶奶带着我在乡下生活。奶奶最疼我,那时候物质生活非常的贫乏,要是有点好吃的奶奶就舍不得吃,留着给我,而我呢,有乡邻偶然给我糖果啊什么的,也就懂事的知道留着给奶奶。爸爸妈妈的话,唤起了我心底里最深的童年回忆。依稀记得,有次叔叔给我一个橘子,我高兴的拿着,不舍得吃,想回家给奶奶吃,走过池塘边时不小心,橘子滚下去了,我小心翼翼的下到塘边,手在水边摸索,试图找回那个橘子,结果一脚滑进了水里,被大人湿漉漉的捞出来。就为了一个橘子啊,我也是多么的爱我的奶奶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的孩子都有七岁了,山水依旧,亲人已逝,奶奶啊,我们都好好的生活着,努力的工作着,没有辜负您的养育,您在天之灵安息吧。
没有任何的仪式,我们都只是在奶奶的坟前拜了拜,心里默默的祈愿:愿奶奶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后代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下山了,爸爸随手在地上拾一根树枝,说:“你们走前面,怕有狗。”望着发已秃顶,年已七十六的老父亲,我感动至极。父爱如山啊,哪怕他老得快弯不下腰了,走不动路了,他仍然会像护着小鸡崽崽一样护着自己的孩子,在他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永远都要他的保护,一辈一辈啊,这种爱就这样延续着延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