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方案
倚栏轩整理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方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方案 篇1
一、全力齐抓共管,形成管理合力。
学生交通安全涉及民生,是一项社会化工作,要求全社会的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全社会一定要把维护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社会工程,切实摆到重要位置,建立健全政府牵头协调,安监、公安交警、教育、交通、工商等职能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综合性的工作机制,把学校周边交通秩序管理作为一项保民生、促稳定的中心工作来抓,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管理合力,坚持用制度规范各自的履责行为,恪尽职守,亲力亲为,确保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井然有序,给学生安全出行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完善安全设施,保障交通安全。
结合辖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对辖区中小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状况、车流量、交通设施安装情况进行一次拉网式深入细致的排查,摸清辖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实际状况,积极向政府汇报,争取到政府对工作的支持,由财政部门划拨专款,更新、健全、完善学校门前及周边路段警告、限速、慢行、让行等交通标志和人行横道线,最大限度地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改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秩序,提高道路交通安全通行能力。
三、强化交通宣传,提升安全意识。
一是结合“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宣传和“牵手平安行”活动,落实有效措施,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学生交通法律法规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文明参与交通,杜绝事故伤害,做文明交通参与者。二是学校把学生交通安全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制定详细具体的工作意见,加强工作指导,确保各项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的.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三进一步完善学校交通安全教育措施,丰富交通安全宣传模式,针对中小学生的喜好,因地制宜的采取适合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强化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使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提升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四、深化秩序整治,净化交通环境。
一是保持对学校周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严管高压态势,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净化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环境,维护良好交通秩序,确保师生出行安全。二是加大对学生上、放学期间交通安全管控力度,让学生互相监督成立文明交通劝导员队伍等形式,加强学校门口及周边道路巡逻,确保学生上放学交通安全。
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方案 篇2
为切实保障集贸大道学校路段学生、家长、教师交通安全,创设良好的教育平安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特制订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以镇党委、镇政府为主导,整合学校、派出所、城管中队、交管所等部门力量,成立“安泰学校综合治安管理办公室”,全面落实学校交通安全及综治管理。办公室人员名单如下: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二、强化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交通安全观念在学生、家长心中扎根。
1、对学生的宣传。派出所交通安全讲座进校园,交警支队安全图片、宣传片进课堂,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微型德育课、板报橱窗等形式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教,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和法规,懂得珍爱生命和遵守交通法规。
2、对家长的宣传。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交通平安行动”,通过学生来加强对家长的交通法规、安全常识的宣传。发放告家长书、召开家长会,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对家长宣传。利用“家校通”网络平台,发送交通安全短信,用现代化手段宣传,引导家长从子女安全和自身安全角度,理解和支持学校交通安全各项举措,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服从相关管理,在全镇营造良好的交通文明氛围。
三、建立长效机制
着力建设学校交通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保平安、促和谐。
1、学生上学、放学错时分流
错开小学、初中以及不同年级上学、放学时间,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错时上学、放学时间表
时段 小学 初中
春冬 夏秋 春冬 夏秋
上午 上学 放学
下午 上学 放学
2、划定各班级学生接送区域
按照班级,在学校北门外东西两侧,对接送小学生的家长及车辆划片分区。中学生放学后,由学校行政值班人员和班主任引导学生,从校门外车棚指定位置穿越马路西行,交通部门在相应位置增画斑马线。
家长及车辆停放区域平面图
3、加强接送学生车辆停放及校园周边综合治理
建立以派出所民警值岗和学校行政、教师、保安值班为主体的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对校门外车辆停放秩序进行管理,确保在上学、放学时段,集贸大道畅通以及师生、家长、行人的交通安全。派出所对校门外路段乱停乱放车辆进行整治,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人员依法给予处罚。整治校门外流动摊点,学校教育学生不购买流动摊点上的食品、物品,城管中队一经发现流动摊点即予以执法取缔。学校对未满12周岁学生骑车上学校外乱停乱放现象进行整治,统一将这类自行车停放在校门外东侧人行道上。同时,交通部门在学校路段东、西两侧安装减速带。
4、加强对值班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派出所安排民警,每天上学、放学高峰期在学校门口进行交通疏导,民警到岗到位情况由派出所进行检查、考核。学校要对值班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培训,要挂牌上岗。学校校长室要每天检查行政值班人员到岗到位情况,行政值班人员检查、考核保安上岗、小学班主任值班和各班级家长秩序,与各班级常规风纪检查评比挂钩,作为班集体和班主任评比、考核的重要依据。
派出所民警值班表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每天11:10-11:30、15:50-16:30在学校北门口值班
学校行政人员值班表
星期
人员
序号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学校班主任值班表
星期
人员
序号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5、增拓分流路径
对学校东门外巷道路面进行整修,增画斑马线。待东门外道路修建后,尽可能多地安排小学生从东门进出,加大分流力度,减轻学校北门交通压力。
6、保持路面洁净
学校门口路面保洁,人行道、自行车道由学校安排人员打扫,机动车道由环卫部门保洁,适当增加清扫次数。
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方案 篇3
为切实保障全县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预防涉及学生交通安全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根据《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信政办明电[20XX]223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县政府统一组织领导下,以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出行为目标,坚持“各负其责、协作配合,全面排查、集中整治”的原则,严查严处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交通违法行为,建立健全校车、接送学生车辆和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校车、接送学生车辆发生交通事故。
二、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整治,进一步完善校车、接送学生车辆和驾驶人安全管理制度,做到责任落实、管理规范、措施有力;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更加完善,交通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整治,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得到遏制,杜绝无牌无证、假牌假证、套牌套证、安全性能不良及报废车辆、非客运车辆作为校车接送学生上下学;校车驾驶人、学生、教师和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明显增强,确保不发生校车、接送学生车辆及其它涉及学生的交通事故。
三、工作措施
(一)开展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集中整治行动。20XX年12月20日起,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教体、公安、交通、安监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对全县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进行集中整治。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要坚决停用;不具备驾驶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资质的驾驶员要坚决停用;有交通违法记录的,要坚决处罚;对“黑校车”,要坚决依法取缔。
(二)强化学生出行的日常监管。公安、交通部门要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准确掌握各学校、幼儿园上下学时间以及接送学生车辆运行时间、行驶路线、载员等基本情况;要随时检查接送学生车辆是否有超员、超速等违法行为,对有违法行为的车辆和驾驶人,要坚决依法从重处罚。各学校、幼儿园要定期组织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进行全面安全技术检验,及时保养和维修车辆,保障车辆安全性能完好。坚决杜绝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带病”上路。
(三)规范校车台帐管理。有校车的学校和幼儿园必须建立校车日志,对每天出行前的检查情况、行驶情况、检查检测情况、维护维修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教体局要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并作好分析,促进校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常规化。
(四)明确职责,规范管理,建立学生交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1、教育部门要认真履行校车安全主管部门的职责,排查所有接送学生车辆,并将排查出的非法营运车辆及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车辆通报给公安交警部门。同时,认真做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督促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逐车逐驾驶人签订安全行车责任书。详细掌握辖区内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位置、学生数量分布和校车需求等情况;配合交通部门做好接送学生车辆行驶路线及站点的确定和设置工作;建立接送学生车辆及其驾驶人管理档案;将学生交通安全管理作为考核评价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之一,明确规定校长、班主任职责;会同公安、交通等部门汇总分析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信息,向学生交通安全管理联席会议提出工作建议。
2、公安部门负责全面掌握辖区内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周边道路交通基本情况;建立定期排查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制度;依法严厉查处接送学生车辆超员、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重点查处拼装车、改装车、报废车及各种安全防护不到位的车辆;负责校车车体外观标识喷涂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接送学生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驾驶人审验及安全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把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作为交通安全宣传“五进”的重点单位;在冰、雪、雾等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要增派警力,全力维护学校周边的.道路交通秩序。
3、交通部门负责加强监督检查,严格道路经营许可,严把道路运输准入关,严厉查处各类非法营运的校车,打击黑车非法运送学生;对接送学生车辆经过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进行经常性检查、维修,确保通行安全;合理设置各种安全设施和警示标识,消除学生行路安全隐患。
4、安监部门要加强安全监管,把学生安全出行管理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督促有关部门和学校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对学生交通安全工作进行责任追究。
5、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结合实施《固始县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办法》,制定具体工作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上下学出行安全问题。要建立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乡镇长是本乡镇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切实担当起此项工作的领导职责。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加强学校学生交通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学校学生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各乡镇、部门也要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切实将学生交通安全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明确责任,严格管理,确保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的交通安全。
(二)提高认识,密切配合。各乡镇、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履行监管职责,结合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活动,深入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集中排查整治行动,严把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资格准入关,严厉打击无资质车辆和无资质驾驶校车人员从事营运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乡镇、部门要以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为载体,以广大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和家长为重点对象,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教育和引导广大家长和学生切实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不坐非法营运车辆,不坐超员、超速等安全无保障的车辆。同时,要建立通报制度,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加强校车管理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果,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强化检查,狠抓落实。县政府将定期、不定期对各乡镇、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开展不力、责任制不落实、失职失察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格按照规定,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方案 篇4
为进一步加强校车和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根据武校车安办〔20xx〕1 号文件精神,我校全面开展校车、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检查整治工作,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省、市、区《关于校车安全工程的实施意见》精神,健全执行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校车安全运行方案,狠抓安全措施落实,持续规范校车依规有序运行。加强校园及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建立健全校车、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交通安全。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有效进行,特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组长:胥志东
副组长:赵敏杰 宋益斌
组员:各条线行政、班主任、值日教师、校车驾驶员
三、整治时间:
即日起至12月底。三月份为排查阶段,四月份为整治阶段,5月起为长效管理阶段。
四、整治内容:
1、校车运行安全:配合童安校车有限公司对驾驶员资格严格审查;车辆状况全面排查;健全各项安全责任书和管理制度;规定校车停放位置和行驶路线;排查村道校车运行安全隐患,报告相关管理部门立即整改到位;完善各类台账。
2、校内交通安全:在校内设立减速警示牌,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进入校园限速5公里,校内严禁骑自行车;进一步规范教师、学生停车,严禁乱停放,阻碍、遮挡校车停放和行驶;校门口设置隔离带、减速带,车辆进出校门实现人车分流;规范教师值日,认真做好记载;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经常演练,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3、校外交通安全:加强教育宣传,每周不定期利用电子屏等手段向广大家长进行安全警示,遵守交通规则,不满12周岁学生不得骑自行车上学;校门外减速带、减速标志安装到位;治理流动摊位,确保交通畅通;加强校外停车场管理,确保车辆停放、进出有序;规范教师、学生外出用车,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工作落实。成立领导小组,专人负责管理;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组织培训,明确工作重点。
2、强化督促排查,完善管理制度。配合相关管理部门不定期的对校内校外运行路线、交通设施进行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台账。
3、加强教育宣传,夯实安全责任。经常开展各项安全教育活动,加强教育宣传力度,不断强化师生交通安全意识;落实值日管理,签订好安全责任书,夯实责任体系;不断总结反思,及时报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