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贷后管理心得体会

2025/01/09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贷后管理心得体会(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贷后管理心得体会 篇1

近年来,随着我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大幅上升,陆续建立了系统性的风控体系和内控制度;尤其在资产业务风险管理方面,通过制度设计和岗位分离,有效减少了信贷业务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批环节的信用风险以及道德风险。但在贷后管理环节,执行效果明显不如贷前和贷中环节,各类检查和审计报告中评价贷后管理薄弱、流于形式的描述屡见不鲜。就如何改进我行贷后管理工作,本人结合实际工作体验,从经营理念、制度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

一、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存在不足分析

1、过度依赖规模扩张的经营理念导致“重贷轻管”的思维模式长期存在

近十年是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保持较高的增速,各项业务考核指标逐年攀升、刚性增加。在强大的业绩指标压力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主要围绕扩大存贷规模来做文章。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信贷业务的工作重心仍是新业务推广、新客户拓展和新增贷款的投放上;相比之下,贷后管理以及风控管理相对弱化,形成了“重贷轻管”的思维模式。

2、岗位职责设置约束力不足

目前商业银行贷后管理职能大多由业务经营部门负责,在岗

位职责上主要由客户经理承担,由于约束监督不到位,客户经理很容易出现不尽职甚至渎职情况。部分银行在大中型客户的贷后管理上实施了“管贷分离”的信贷经理制,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加之信贷经理与客户经理同样归属业务条线,迫于业务考核,存在即使发现问题也无法充分披露或延缓暴露问题。

3、贷后管理制度体系化建设不足

传统的贷后管理制度基本上是围绕大中型客户建立的一套“大一通”的管理操作流程,缺乏差异化贷后管理指导。部分银行虽然在贷后管理制度中提出差异化贷后管理的思路和想法,但缺少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配套的操作系统,执行效果不佳。此外,优化创新的信贷产品散落在各项产品的管理操作规程中,没有与贷后管理制度体系有效衔接,导致部分产品维度的贷后管理形同虚设。

4、激励约束机制缺失

一是对经营机构的绩效考核激励以业务发展为主,激励约束的导向性导致贷后管理在基层单位成为一项被动工作。二是对客户经理以及贷后岗位人员缺乏约束激励机制。贷后过程管理绩效激励和负激励都很少,只有在贷款出现不良后,才启动问责处罚机制。同样,贷后岗位人员与所管理客户经营业绩不挂钩,存在贷后“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5、贷后与贷前、贷中环节衔接不足

贷后检查“查而不纠、屡查屡犯”现象无法根除的原因,除

了上述分析因素之外,没有实现贷后管理与贷前申报、贷中审批环节的有效衔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与信贷投放环节衔接,对贷后检查和审计发现的问题,无法通过限制业务申报、控制贷款支用甚至压缩回收贷款等有效措施来督促整改,使贷后管理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二、改进贷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转变思维模式,正确认识贷后管理的作用

在利率市场化、融资脱媒化大趋势下,各级经营者在经营理念上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存量客户的重视和精细化管理。贷后管理是存量客户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尽职的贷后管理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风险预警。通过有效的贷后管理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快速化解,可以起到降低风险化解成本、减少经营损失的作用。二是存量客户深度挖潜。应该认识到贷后管理的过程是巩固客户关系和业务需求挖掘的契机。三是以管理创造价值。通过抓好贷后管理中的基础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杜绝客户信用评级中断、贷款临时性逾期等增加经济资本占用的事项发生,直接创造价值。

2、完善贷后管理制度体系化建设

一是有机整合客户维度和产品维度的贷后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二是贷后管理制度应明确制定差异化贷后检查流程和内容,并根据不同产品风险特征和审批要求,制定标准化的检查要点和模板。三是创新小微企业管理制度

和模式。针对小微企业客户可以创新开展贷后管理外包模式:即将上门走访、资料收集等环节的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服务公司,由外包人员将相关检查资料整理后提交给银行贷后岗人员,由贷后岗批量开展贷后检查和风险排查。“贷后外包”既解决了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又能通过批量处理方式降低管理成本,还能发挥外包人员的独立监督作用。

3、整合岗位设置、明晰管理责任

一是设立单独的信贷管理部门,独立开展贷后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二是在岗位职责上遵循“谁经营谁管理”的原则,明确客户经理为贷后管理第一责任人;同时,在信贷管理部门设置贷后管理岗,整合信贷经理、风险经理的贷后管理职能,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客户经理是否按照要求完成贷后管理各项规定动作,核查客户经理所做的贷后检查记录和结论是否恰当,以及对客户经理检查发现或内外部信息披露存在风险信号进行跟踪管理;并不定期深入贷款企业,对客户经理检查结论和客户风险进行实地核查,落实贷后管理“四眼”原则。

4、强化贷后激励约束考核

一是在经营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贷后过程管理的量化评价考核指标,促进经营机构重视贷后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增加客户经理风险薪酬考核比重,建议加大授信业务风险薪酬比重,并将大部分风险薪酬与客户经理在贷后管理的劳动付出和履职程度进行挂钩,并按照“尽职免责”的考核原则清算客户

经理应得风险绩效,提高客户经理贷后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对贷后管理岗人员设置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将贷后管理岗绩效适当与经营业绩挂钩,与客户经理共享绩效、共担风险,二位一体,提高贷后管理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5、加强贷后管理与贷款申报、授信审批环节的衔接 一是建立贷后管理与授信审批的联动机制。将贷后管理资料、检查报告纳入存量客户授信申报资料中,利用授信审批审查机制对贷后工作质量进行审核校验,以此有效提高贷后管理工作执行力和检查报告质量。二是建立贷后管理与信贷业务经营部门的联动机制。将贷后检查和内外部审计发现问题的客户提交信贷经营部门,通过控制贷款支用、限制业务准入等方式,督促客户完成风险事项整改,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贷后管理心得体会 篇2

为了有效推进总、分行贷后管理一系列制度、办法的落实,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放轻管"、"重放轻收"的现状,扎实有效的推进贷后精细化管理,按照上级行部署,我行抓基础促规范,积极稳妥地推进了贷后精细化管理,研究制定了具体的贷后管理细化、量化及检查处罚标准,使贷后管理检查有依据,处罚有标准,并得到了省市分行的认可,实现了信贷管理由事后的被动反映向事前的主动控制转变,夯实了信贷管理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以目标管理为手段,将信贷客户"三大区间管理"作为信贷战略性基础工作常抓不懈。一是按照客户类别制订管户策略,配置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落实管户责任。在经营责任认定的基础上,行长与所有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责任人逐人签订《罗山农行管户目标责任书》,明确管户职责,明示失职追究;二是细化经营目标,签订目标责任书。逐笔核定本息收回计划后,对每位客户经理实事求是地核定经营目标,并与每位管户经理签订《罗山农行经营目标责任书》,作为业绩考核的基本目标计划;三是建立贷后管理台帐。按户登记,主要内容包括信用状况、帐户监管、贷后检查、风险分类,风险预警、管户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四是建立管户经理业绩考核台帐,定期进行业绩考核。按目标责任书所列内容,将存款、清收本息、营销业务等全部纳入考核,实行月考核、季兑现,并与季度员工综合考评挂钩。五是每月对信贷部、客户部下发本月信贷工作重点,"两部"根据信贷工作重点对各基层单位及时进行安排部署,并常抓不懈,真正做到信贷工作有目标才有计划,有计划才有措施,有措施才有结果。

2.以经营责任认定为重点,实行分层次管理。一是对全行所有法人客户贷款和自然人客户贷款逐笔进行了经营责任认定,对客户经营状况,贷款运行质量,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逐户进行了界定;二是实行分层次管理。行级干部管大户,客户部门管中户,营业单位管小户的管理方式;正常和基本正常类贷款由客户部牵头管理,不良贷款由资产经营部牵头负责管理。并结合"三大区间"管理模式,对全部法人客户按照优良、正常、限制、严格限制及坚决退出等进行分类,逐类别逐户建立台帐,分别制定不同的贷后管理措施。对不良贷款按照清收、依法起诉、盘活、保全、以资抵债和核销等六个类别逐户建立台帐,逐户制定不同的工作措施;对法人客户全面实施"一户一策"的管户责任制,逐户制定方案,并狠抓督促落实。

3.以风险控制为核心,认真开展风险分类和风险监测。在风险分类上,一是将五级分类作为一项日常工作,纳入贷后管理综合考核范围;二是规范五级分类的档案管理,逐单位、逐户建立文本台帐和电子台帐,将风险分类纳入日常监测,发现问题,立即督促,认真分析,及时进行风险分类。在风险监测上,一是明确专职信贷在线监测员,加大信贷在线监测力度,提前一个月将次月到期贷款以文字附表的形式通知各所,发出提示函,督促各单位采取相应措施。对能收回的,提前做好客户的工作,准备资金还款;对暂时无力偿还,符合展期或还旧借新条件的,提前准备资料,提前研究申报,防止形成逾期;对既不能还贷,又无法办理展期和借新还旧手续的,按照"三个不放过"的要求,明确责任人,落实清收保全措施;二是加强风险经理的风险监测工作。定期通过信贷管理系统和人民银行登记咨询系统进行系统监测,除到、逾期贷款提示和警示外,按月对贷款额度较大的客户通过系统查询、财务分析,进行非现场监测,按季对重点客户进行一次现场监测,发现可疑信息,立即通过客户部调查落实;并定期对全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进行监分析;三是理顺风险预警工作流程,加大风险预警的工作力度。发现预警信号,及时填制《风险预警信号处理表》,并报送至主管行长、行长,研究制定风险化解措施。

4、以完善"四项机制"为动力,扎实推进贷后管理精细化进程。一是建立量化机制,制定量化考核办法。我们研究制定了《罗山农行信贷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检查量化考核办法》,分别对新增信用和存量贷款的手续合规合法性、管户责任的落实、贷后管理、信贷档案的管理、五级分类的落实等内容制定了具体的检查量化考核标准,考核结果更能准确地反映出被考核者的工作业绩。二是建立责任机制,层层落实目标任务。严格按照"一户一分类,一户一目标,一户一方案,一户一档案"的贷后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管户主责任人和风险监管责任人,以及分管的客户对象,逐人签订《贷后管理及目标责任书》,并以责任书对所界定的职责对管户主责任人定期进行业绩考核。三是建立考评机制,严格日常检查考核。在贷后管理日常检查的实际操作中,我行结合上级行贷后管理的有关规定,印发了《罗山农行贷后管理日常检查评分表》,量化细化了贷后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层次、分类别确定评分标准,并实行"量化考核、综合评价"的方法,定期对全辖营业机构的贷后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通过百分制考核计分,定期作出定性考核评经,逐步形成了规范化的贷后管理格局。四是建立处罚机制,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对信贷管理基本制度贯彻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单位,严格按照办法中处罚标准进行处罚,对每次检查验收量化评比得分低于80分的单位,从发展费用中扣减300元,并依据考核办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同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限期整改,确保各项指标的全面落实。

贷后管理心得体会 篇3

近年来,随着我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大幅上升,陆续建立了系统性的风控体系和内控制度;尤其在资产业务风险管理方面,通过制度设计和岗位分离,有效减少了信贷业务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批环节的信用风险以及道德风险。但在贷后管理环节,执行效果明显不如贷前和贷中环节,各类检查和审计报告中评价贷后管理薄弱、流于形式的描述屡见不鲜。就如何改进我行贷后管理工作,本人结合实际工作体验,从经营理念、制度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

一、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存在不足分析

1、过度依赖规模扩张的经营理念导致“重贷轻管”的思维模式长期存在

近十年是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保持较高的增速,各项业务考核指标逐年攀升、刚性增加。在强大的业绩指标压力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主要围绕扩大存贷规模来做文章。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信贷业务的工作重心仍是新业务推广、新客户拓展和新增贷款的投放上;相比之下,贷后管理以及风控管理相对弱化,形成了“重贷轻管”的思维模式。

2、岗位职责设置约束力不足

目前商业银行贷后管理职能大多由业务经营部门负责,在岗

位职责上主要由客户经理承担,由于约束监督不到位,客户经理很容易出现不尽职甚至渎职情况。部分银行在大中型客户的贷后管理上实施了“管贷分离”的信贷经理制,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加之信贷经理与客户经理同样归属业务条线,迫于业务考核,存在即使发现问题也无法充分披露或延缓暴露问题。

3、贷后管理制度体系化建设不足

传统的贷后管理制度基本上是围绕大中型客户建立的一套“大一通”的管理操作流程,缺乏差异化贷后管理指导。部分银行虽然在贷后管理制度中提出差异化贷后管理的思路和想法,但缺少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配套的操作系统,执行效果不佳。此外,优化创新的信贷产品散落在各项产品的管理操作规程中,没有与贷后管理制度体系有效衔接,导致部分产品维度的贷后管理形同虚设。

4、激励约束机制缺失

一是对经营机构的绩效考核激励以业务发展为主,激励约束的导向性导致贷后管理在基层单位成为一项被动工作。二是对客户经理以及贷后岗位人员缺乏约束激励机制。贷后过程管理绩效激励和负激励都很少,只有在贷款出现不良后,才启动问责处罚机制。同样,贷后岗位人员与所管理客户经营业绩不挂钩,存在贷后“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5、贷后与贷前、贷中环节衔接不足

贷后检查“查而不纠、屡查屡犯”现象无法根除的原因,除

了上述分析因素之外,没有实现贷后管理与贷前申报、贷中审批环节的有效衔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与信贷投放环节衔接,对贷后检查和审计发现的问题,无法通过限制业务申报、控制贷款支用甚至压缩回收贷款等有效措施来督促整改,使贷后管理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二、改进贷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转变思维模式,正确认识贷后管理的作用

在利率市场化、融资脱媒化大趋势下,各级经营者在经营理念上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存量客户的重视和精细化管理。贷后管理是存量客户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尽职的贷后管理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风险预警。通过有效的贷后管理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快速化解,可以起到降低风险化解成本、减少经营损失的作用。二是存量客户深度挖潜。应该认识到贷后管理的过程是巩固客户关系和业务需求挖掘的契机。三是以管理创造价值。通过抓好贷后管理中的基础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杜绝客户信用评级中断、贷款临时性逾期等增加经济资本占用的事项发生,直接创造价值。

2、完善贷后管理制度体系化建设

一是有机整合客户维度和产品维度的贷后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二是贷后管理制度应明确制定差异化贷后检查流程和内容,并根据不同产品风险特征和审批要求,制定标准化的检查要点和模板。三是创新小微企业管理制度

和模式。针对小微企业客户可以创新开展贷后管理外包模式:即将上门走访、资料收集等环节的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服务公司,由外包人员将相关检查资料整理后提交给银行贷后岗人员,由贷后岗批量开展贷后检查和风险排查。“贷后外包”既解决了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又能通过批量处理方式降低管理成本,还能发挥外包人员的独立监督作用。

3、整合岗位设置、明晰管理责任

一是设立单独的信贷管理部门,独立开展贷后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二是在岗位职责上遵循“谁经营谁管理”的原则,明确客户经理为贷后管理第一责任人;同时,在信贷管理部门设置贷后管理岗,整合信贷经理、风险经理的贷后管理职能,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客户经理是否按照要求完成贷后管理各项规定动作,核查客户经理所做的贷后检查记录和结论是否恰当,以及对客户经理检查发现或内外部信息披露存在风险信号进行跟踪管理;并不定期深入贷款企业,对客户经理检查结论和客户风险进行实地核查,落实贷后管理“四眼”原则。

4、强化贷后激励约束考核

一是在经营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贷后过程管理的量化评价考核指标,促进经营机构重视贷后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增加客户经理风险薪酬考核比重,建议加大授信业务风险薪酬比重,并将大部分风险薪酬与客户经理在贷后管理的劳动付出和履职程度进行挂钩,并按照“尽职免责”的考核原则清算客户

经理应得风险绩效,提高客户经理贷后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对贷后管理岗人员设置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将贷后管理岗绩效适当与经营业绩挂钩,与客户经理共享绩效、共担风险,二位一体,提高贷后管理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5、加强贷后管理与贷款申报、授信审批环节的衔接 一是建立贷后管理与授信审批的联动机制。将贷后管理资料、检查报告纳入存量客户授信申报资料中,利用授信审批审查机制对贷后工作质量进行审核校验,以此有效提高贷后管理工作执行力和检查报告质量。二是建立贷后管理与信贷业务经营部门的联动机制。将贷后检查和内外部审计发现问题的客户提交信贷经营部门,通过控制贷款支用、限制业务准入等方式,督促客户完成风险事项整改,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贷后管理心得体会 篇4

为了有效推进总、分行贷后管理一系列制度、办法的落实,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放轻管”、“重放轻收”的现状,扎实有效的推进贷后精细化管理,按照上级行部署,我行抓基础促规范,积极稳妥地推进了贷后精细化管理,研究制定了具体的贷后管理细化、量化及检查处罚标准,使贷后管理检查有依据,处罚有标准,并得到了省市分行的认可,实现了信贷管理由事后的被动反映向事前的主动控制转变,夯实了信贷管理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以目标管理为手段,将信贷客户“三大区间管理”作为信贷战略性基础工作常抓不懈。

一是按照客户类别制订管户策略,配置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落实管户责任。在经营责任认定的基础上,行长与所有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责任人逐人签订《罗山农行管户目标责任书》,明确管户职责,明示失职追究;二是细化经营目标,签订目标责任书。逐笔核定本息收回计划后,对每位客户经理实事求是地核定经营目标,并与每位管户经理签订《罗山农行经营目标责任书》,作为业绩考核的基本目标计划;三是建立贷后管理台帐。按户登记,主要内容包括信用状况、帐户监管、贷后检查、风险分类,风险预警、管户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四是建立管户经理业绩考核台帐,定期进行业绩考核。按目标责任书所列内容,将存款、清收本息、营销业务等全部纳入考核,实行月考核、季兑现,并与季度员工综合考评挂钩。五是每月对信贷部、客户部下发本月信贷工作重点,“两部”根据信贷工作重点对各基层单位及时进行安排部署,并常抓不懈,真正做到信贷工作有目标才有计划,有计划才有措施,有措施才有结果。

2.以经营责任认定为重点,实行分层次管理。

一是对全行所有法人客户贷款和自然人客户贷款逐笔进行了经营责任认定,对客户经营状况,贷款运行质量,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逐户进行了界定;二是实行分层次管理。行级干部管大户,客户部门管中户,营业单位管小户的管理方式;正常和基本正常类贷款由客户部牵头管理,不良贷款由资产经营部牵头负责管理。并结合“三大区间”管理模式,对全部法人客户按照优良、正常、限制、严格限制及坚决退出等进行分类,逐类别逐户建立台帐,分别制定不同的贷后管理措施。对不良贷款按照清收、依法起诉、盘活、保全、以资抵债和核销等六个类别逐户建立台帐,逐户制定不同的工作措施;对法人客户全面实施“一户一策”的管户责任制,逐户制定方案,并狠抓督促落实。

3.以风险控制为核心,认真开展风险分类和风险监测。

在风险分类上,一是将五级分类作为一项日常工作,纳入贷后管理综合考核范围;二是规范五级分类的'档案管理,逐单位、逐户建立文本台帐和电子台帐,将风险分类纳入日常监测,发现问题,立即督促,认真分析,及时进行风险分类。在风险监测上,一是明确专职信贷在线监测员,加大信贷在线监测力度,提前一个月将次月到期贷款以文字附表的形式通知各所,发出提示函,督促各单位采取相应措施。对能收回的,提前做好客户的工作,准备资金还款;对暂时无力偿还,符合展期或还旧借新条件的,提前准备资料,提前研究申报,防止形成逾期;对既不能还贷,又无法办理展期和借新还旧手续的,按照“三个不放过”的要求,明确责任人,落实清收保全措施;二是加强风险经理的风险监测工作。定期通过信贷管理系统和人民银行登记咨询系统进行系统监测,除到、逾期贷款提示和警示外,按月对贷款额度较大的客户通过系统查询、财务分析,进行非现场监测,按季对重点客户进行一次现场监测,发现可疑信息,立即通过客户部调查落实;并定期对全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进行监分析;三是理顺风险预警工作流程,加大风险预警的工作力度。发现预警信号,及时填制《风险预警信号处理表》,并报送至主管行长、行长,研究制定风险化解措施。

4.以完善“四项机制”为动力,扎实推进贷后管理精细化进程。

一是建立量化机制,制定量化考核办法。我们研究制定了《罗山农行信贷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检查量化考核办法》,分别对新增信用和存量贷款的手续合规合法性、管户责任的落实、贷后管理、信贷档案的管理、五级分类的落实等内容制定了具体的检查量化考核标准,考核结果更能准确地反映出被考核者的工作业绩。二是建立责任机制,层层落实目标任务。严格按照“一户一分类,一户一目标,一户一方案,一户一档案”的贷后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管户主责任人和风险监管责任人,以及分管的客户对象,逐人签订《贷后管理及目标责任书》,并以责任书对所界定的职责对管户主责任人定期进行业绩考核。三是建立考评机制,严格日常检查考核。在贷后管理日常检查的实际操作中,我行结合上级行贷后管理的有关规定,印发了《罗山农行贷后管理日常检查评分表》,量化细化了贷后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层次、分类别确定评分标准,并实行“量化考核、综合评价”的方法,定期对全辖营业机构的贷后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通过百分制考核计分,定期作出定性考核评经,逐步形成了规范化的贷后管理格局。四是建立处罚机制,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对信贷管理基本制度贯彻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单位,严格按照办法中处罚标准进行处罚,对每次检查验收量化评比得分低于80分的单位,从发展费用中扣减300元,并依据考核办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同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限期整改,确保各项指标的全面落实。

5.以建立信贷档案库为契机,努力加强信贷基础工作。

一是档案资料管理遵循按户建档,统一管理的原则,按单位、按贷款和客户类别进行分区管理;二是坚持以户为单位收集、整理、管理客户档案。每个客户档案要实行专人、集中管理,不得将一个客户的档案分散由不同的客户经理管理。三是要求各单位在档案移交前必须完善手续,无法补充完善的,要说明原因,并作为问题记入移交清册备查;四是规范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了规范的信贷档案库,制定了《罗山农行信贷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调阅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使信贷档案管理逐步走上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6.在全省农行率先推行正常贷款集中管理。

为实现存量贷款集约化经营,逐步形成精细化的贷后管理格局,我行根据上级行有关规定,结合本行实际,研究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罗山县支行运行正常贷款集中管理实施办法》,对正常贷款实行了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专项考核,进一步提升了正常贷款层次,提高了资产运营质量和经营效益。

贷后管理心得体会 篇5

一、继续抓好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经过开业以来一段时间多形式的培训,公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初步适应了业务经营的需要,但距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实际问题的把握和处理上认识不够,层次不深,处理方式不得当,容易产生纰漏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并保证学习培训工作的连续性。一是进行业务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的学习活动,提高业务人员独立办理业务的操作水平;二是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其树立爱岗敬业的人生价值观,有一个端正的工作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努力开拓市场,积极调整资产结构。

为了资金占用和保障经营效益,前期在市场客户的开拓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使我们的客户群相对集中,散小客户占比很低。按照对小额贷款公司客户结构的要求,我们的贷款客户结构还不够合理,这需要进一步开拓市场,尽可能地将公司的客户结构达到一定要求。

三、加强风险管理,积极挖掘资金潜力,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

有效的风险管理是业务安全运营和效益实现的保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贷后管理制度,确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保证效益。鉴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可用资金额度受限的实际情况,在用足用活自有资金的前提下,进一步向银行寻求融资支持,对贷款利息收入部分也要充分利用,使公司经营资金规模最大化,确保经营效益的稳定实现。

四、合理控制费用支出,降低经营成本。

在保证业务正常经营和员工待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对非必要支出部分更是要严格管理,教育职工严格遵行公司的财务管理规定,杜绝堵塞各项跑冒滴漏,以提高股本回报的最大化。

xx年即将过去,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收益同在的xx年正向我们走来。新的一年,万象更新,我们公司的每位员工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实现公司xx年度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贷后管理心得体会 篇6

为切实落实总行“贷后管理年”活动的开展,营业部在分行“贷后管理年”再动员大会后就马不停蹄的结合分行的活动方案开展了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也是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本人对贷后管理也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谈谈我对贷后管理的认识和学习的心得:

1.通过此次学习了解到贷后管理的作用不仅是为了能够到期收回贷款本息,也是通过贷后管理这项工作,收集企业的信息、维护客户的关系、了解企业的上下游,坚持贷后管理与跟进服务相结合.在做好贷后管理的同时,加强业务渗透,全方位拓展业务品种,增强对客户的监控,提高银行的综合收益。

2.其次,我认为防范贷款风险首先要转变“重贷轻管”的观念,树立全程监控信贷风险的理念。贷后管理是银行全程监控风险的重要环节,须树立起贷后管理和贷前决策同等重要的观念,克服重贷轻管的思想,将贷后管理做到实处,处理好贷款营销和风险防范之间的'矛盾.以贷后管理推动业务的稳速发展。要进一步优化考核指标.在注重信贷绩效方面考核的同时,明确设置贷款质量的考核指标,结合贷款五级分类,提升管理层次,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3.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建立分层次管理制度,以集团客户、重点客户、系统性客户、行业龙头客户为管理重点。成立由相应级别管理行牵头的贷后管理项目组,协调一致,全方位监管服务,尽可能保证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贷后管理、监控风险。三是建立风险预警、保全预案制度,对于风险高、敞口风险大的信贷业务,贷款发放后,进行细化分析,设立风险预警指标,严格监测,并在贷后检查中提出保全预案,提出在假定风险发生时的应对方案,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4.建立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客户经理综合素质,防范道德风险和能力风险。客户经理是贷前决策调查的第一岗,也是贷后管理的第一岗,责任重大.客户经理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贷后管理的效果,是贷后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加强信贷业务的学习,提高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处理的能力。

5.多策并举,贷后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实现双赢目标。贷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风险环境,贷后管理手段也要不断推陈出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出台,为我们的贷后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确保了贷款资金不挪做他用。现在我行在开展业务时力争做客户的主流银行,要求贷款客户的资金回笼要在我行,我觉得这也是贷后管理的工作之一,这不仅是为了增加本行的存款,也是对客户贷款资金流向、结算频率、现金流量、货款归行率等一手资料的掌握,我们可以通过以上资料的认真分析,把握时机,对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提示预警,果断采取应对措施。

贷后管理心得体会 篇7

为切实落实总行“贷后管理年”活动的开展,营业部在分行“贷后管理年”再动员大会后就马不停蹄的结合分行的活动方案开展了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也是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本人对贷后管理也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谈谈我对贷后管理的认识和学习的心得:

1.通过此次学习了解到贷后管理的作用不仅是为了能够到期收回贷款本息,也是通过贷后管理这项工作,收集企业的信息、维护客户的关系、了解企业的上下游,坚持贷后管理与跟进服务相结合.在做好贷后管理的同时,加强业务渗透,全方位拓展业务品种,增强对客户的监控,提高银行的综合收益。

2.其次,我认为防范贷款风险首先要转变“重贷轻管”的观念,树立全程监控信贷风险的理念。贷后管理是银行全程监控风险的重要环节,须树立起贷后管理和贷前决策同等重要的观念,克服重贷轻管的思想,将贷后管理做到实处,处理好贷款营销和风险防范之间的矛盾.以贷后管理推动业务的稳速发展。要进一步优化考核指标.在注重信贷绩效方面考核的`同时,明确设置贷款质量的考核指标,结合贷款五级分类,提升管理层次,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3.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建立分层次管理制度,以集团客户、重点客户、系统性客户、行业龙头客户为管理重点。成立由相应级别管理行牵头的贷后管理项目组,协调一致,全方位监管服务,尽可能保证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贷后管理、监控风险。三是建立风险预警、保全预案制度,对于风险高、敞口风险大的信贷业务,贷款发放后,进行细化分析,设立风险预警指标,严格监测,并在贷后检查中提出保全预案,提出在假定风险发生时的应对方案,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4.建立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客户经理综合素质,防范道德风险和能力风险。客户经理是贷前决策调查的第一岗,也是贷后管理的第一岗,责任重大.客户经理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贷后管理的效果,是贷后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加强信贷业务的学习,提高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处理的能力。

5.多策并举,贷后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实现双赢目标。贷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风险环境,贷后管理手段也要不断推陈出新。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出台,为我们的贷后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确保了贷款资金不挪做他用。现在我行在开展业务时力争做客户的主流银行,要求贷款客户的资金回笼要在我行,我觉得这也是贷后管理的工作之一,这不仅是为了增加本行的存款,也是对客户贷款资金流向、结算频率、现金流量、货款归行率等一手资料的掌握,我们可以通过以上资料的认真分析,把握时机,对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提示预警,果断采取应对措施。

贷后管理心得体会 篇8

为切实落实总行“贷后管理年”活动的开展,营业部在分行“贷后管理年”再动员大会后就马不停蹄的结合分行的活动方案开展了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也是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本人对贷后管理也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谈谈我对贷后管理的认识和学习的心得:

1、通过此次学习了解到贷后管理的作用不仅是为了能够到期收回贷款本息,也是通过贷后管理这项工作,收集企业的信息、维护客户的关系、了解企业的上下游,坚持贷后管理与跟进服务相结合。在做好贷后管理的同时,加强业务渗透,全方位拓展业务品种,增强对客户的监控,提高银行的综合收益。

2、其次,我认为防范贷款风险首先要转变“重贷轻管”的观念,树立全程监控信贷风险的理念。贷后管理是银行全程监控风险的重要环节,须树立起贷后管理和贷前决策同等重要的观念,克服重贷轻管的思想,将贷后管理做到实处,处理好贷款营销和风险防范之间的矛盾。以贷后管理推动业务的稳速发展。要进一步优化考核指标。在注重信贷绩效方面考核的同时,明确设置贷款质量的考核指标,结合贷款五级分类,提升管理层次,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3、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建立分层次管理制度,以集团客户、重点客户、系统性客户、行业龙头客户为管理重点。成立由相应级别管理行牵头的贷后管理项目组,协调一致,全方位监管服务,尽可能保证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贷后管理、监控风险。三是建立风险预警、保全预案制度,对于风险高、敞口风险大的信贷业务,贷款发放后,进行细化分析,设立风险预警指标,严格监测,并在贷后检查中提出保全预案,提出在假定风险发生时的应对方案,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4、建立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客户经理综合素质,防范道德风险和能力风险。客户经理是贷前决策调查的第一岗,也是贷后管理的第一岗,责任重大。客户经理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贷后管理的效果,是贷后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加强信贷业务的学习,提高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处理的能力。

5、多策并举,贷后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实现双赢目标。贷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风险环境,贷后管理手段也要不断推陈出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出台,为我们的贷后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确保了贷款资金不挪做他用。现在我行在开展业务时力争做客户的主流银行,要求贷款客户的资金回笼要在我行,我觉得这也是贷后管理的工作之一,这不仅是为了增加本行的存款,也是对客户贷款资金流向、结算频率、现金流量、货款归行率等一手资料的掌握,我们可以通过以上资料的认真分析,把握时机,对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提示预警,果断采取应对措施。

贷后管理心得体会 篇9

我公司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金融办xx年x月x日批准筹建,xx年x月x日正式开业。开业以来,公司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开展业务,在市、县人民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司各位股东的鼎力支持下,全体员工紧紧围绕公司既定的工作目标,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在短时间内为公司业务稳定、高效、良好地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顾和总结公司成立以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业务发展平稳,经营效益实现稳定。开业以来,经过公司上下一致的努力,业务经营取得了令人相对满意的经营业绩。截止年末累计发生业务xxx笔,累计发放贷款xxx万元,累计实现业务收入xxx万元。上缴各项税费X万元,各项成本费用支出X万元,年末实现净利润X万元。截至年末贷款余额XXXX万元,到期贷款和利息收回率均为100%,信贷资金实现了良性循环,经营效益较为可观。

二、建章立制,确保业务有序发展。良好的制度管理是一个公司持续、稳定、长久发展的保障。我公司面对成立时间短、人员结构新、业务水平相对较低的不利局面,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发展业务的同时不忘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为确保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业务规范运作,在公司成立初期,我们就组织制定了《贷款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安全保卫制度》、《印章使用管理规定》及《贷款审批委员会工作细则》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办法的实施,为小额贷款公司的正常运营、有效管理奠定了基础,从而保障了各相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三、以抓培训为基础,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公司成立后,我们面对新公司、新人员,缺流程、缺经验的客观情况,组织全体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并邀请专业人员进行信贷、管理、消防安全等相关知识讲座,以尽可能短的时间适应工作需要。一是抓好职业道德培训,引导相关人员端正态度,明确定位,找准方向,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二是学习理解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适用到实际工作中;三是抓好业务学习。鉴于新进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及从业经验,有的放矢的开展了信贷知识、财务知识、法律知识的业务培训,促使从业人员在业务操作方面尽快适应工作需要。

四、努力开拓市场,用足用好经营资金。开业来,公司从领导到员工齐心协力,利用一切可能的关系和方式主动营销,选择了一批较为理想和相对稳定的客户,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后续和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做好存量资金计划安排的同时,对即将到期的贷款也按月度实施调度,进行计划安排,保证此部分资金占用上的衔接,尽可能降低资金闲臵。同时为扩大经营资产规模,争取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公司积极向商业银行融资洽谈,为公司经营的连续性铺平道路。

五、强化风险防范,实现经营资金的良性循环。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做好市场客户的.选择,这也是保证贷款资金安全的首要条件,对每一笔贷款均落实好有效担保,为贷款的安全提供第二还款来源保障。同时,我们要求业务人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严格按规定程序处理,确保所有手续合法、齐全、有效。基于以上办法的严格执行和落实,公司自开业以来办理的所有业务均未产生不良,也没有发生拖欠利息的现象,保证了经营资金良好循环。

回顾过去,公司的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业务经营方面,市场得到拓展,效益实现稳定;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在经营风险控制上得以明显提高;客户服务越来越细致周到,在做到风险控制和双赢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了快捷、方便、细致周到的服务。经过开业以来一段时间的经营实践,各项工作不断向好,但存在诸多问题亦不可忽视,主要表现在:从业人员业务总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存量贷款结构不尽合理,需要逐步调整;贷后管理相对滞后,风险预警防范有待加强等。

二0xx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继续抓好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员工技能水平。经过开业以来一段时间多形式的培训,公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初步适应了业务经营的需要,但距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实际问题的把握和处理上认识不够,层次不深,处理方式不得当,容易产生纰漏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并保证学习培训工作的连续性。一是进行业务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的学习活动,提高业务人员独立办理业务的操作水平;二是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其树立爱岗敬业的人生价值观,有一个端正的工作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努力开拓市场,积极调整资产结构。为了资金占用和保障经营效益,前期在市场客户的开拓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使我们的客户群相对集中,散小客户占比很低。按照对小额贷款公司客户结构的要求,我们的贷款客户结构还不够合理,这需要进一步开拓市场,尽可能地将公司的客户结构达到一定要求。

三、加强风险管理,积极挖掘资金潜力,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有效的风险管理是业务安全运营和效益实现的保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贷后管理制度,确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保证效益。鉴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可用资金额度受限的实际情况,在用足用活自有资金的前提下,进一步向银行寻求融资支持,对贷款利息收入部分也要充分利用,使公司经营资金规模最大化,确保经营效益的稳定实现。

四、合理控制费用支出,降低经营成本。在保证业务正常经营和员工待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对非必要支出部分更是要严格管理,教育职工严格遵行公司的财务管理规定,杜绝堵塞各项跑冒滴漏,以提高股本回报的最大化。

xx年即将过去,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收益同在的xx年正向我们走来。新的一年,万象更新,我们公司的每位员工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实现公司xx年度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贷后管理心得体会 篇10

近年来,随着我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大幅上升,陆续建立了系统性的风控体系和内控制度;尤其在资产业务风险管理方面,通过制度设计和岗位分离,有效减少了信贷业务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批环节的信用风险以及道德风险。但在贷后管理环节,执行效果明显不如贷前和贷中环节,各类检查和审计报告中评价贷后管理薄弱、流于形式的描述屡见不鲜。就如何改进我行贷后管理工作,本人结合实际工作体验,从经营理念、制度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

一、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存在不足分析

1、过度依赖规模扩张的经营理念导致“重贷轻管”的思维模式长期存在。

近十年是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保持较高的增速,各项业务考核指标逐年攀升、刚性增加。在强大的业绩指标压力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主要围绕扩大存贷规模来做文章。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信贷业务的工作重心仍是新业务推广、新客户拓展和新增贷款的投放上;相比之下,贷后管理以及风控管理相对弱化,形成了“重贷轻管”的思维模式。

2、岗位职责设置约束力不足。

目前商业银行贷后管理职能大多由业务经营部门负责,在岗位职责上主要由客户经理承担,由于约束监督不到位,客户经理很容易出现不尽职甚至渎职情况。部分银行在大中型客户的贷后管理上实施了“管贷分离”的信贷经理制,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加之信贷经理与客户经理同样归属业务条线,迫于业务考核,存在即使发现问题也无法充分披露或延缓暴露问题。

3、贷后管理制度体系化建设不足。

传统的.贷后管理制度基本上是围绕大中型客户建立的一套“大一通”的管理操作流程,缺乏差异化贷后管理指导。部分银行虽然在贷后管理制度中提出差异化贷后管理的思路和想法,但缺少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配套的操作系统,执行效果不佳。此外,优化创新的信贷产品散落在各项产品的管理操作规程中,没有与贷后管理制度体系有效衔接,导致部分产品维度的贷后管理形同虚设。

4、激励约束机制缺失。

一是对经营机构的绩效考核激励以业务发展为主,激励约束的导向性导致贷后管理在基层单位成为一项被动工作。二是对客户经理以及贷后岗位人员缺乏约束激励机制。贷后过程管理绩效激励和负激励都很少,只有在贷款出现不良后,才启动问责处罚机制。同样,贷后岗位人员与所管理客户经营业绩不挂钩,存在贷后“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5、贷后与贷前、贷中环节衔接不足。

贷后检查“查而不纠、屡查屡犯”现象无法根除的原因,除了上述分析因素之外,没有实现贷后管理与贷前申报、贷中审批环节的有效衔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与信贷投放环节衔接,对贷后检查和审计发现的问题,无法通过限制业务申报、控制贷款支用甚至压缩回收贷款等有效措施来督促整改,使贷后管理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二、改进贷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转变思维模式,正确认识贷后管理的作用。

在利率市场化、融资脱媒化大趋势下,各级经营者在经营理念上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存量客户的重视和精细化管理。贷后管理是存量客户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尽职的贷后管理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风险预警。通过有效的贷后管理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快速化解,可以起到降低风险化解成本、减少经营损失的作用。二是存量客户深度挖潜。应该认识到贷后管理的过程是巩固客户关系和业务需求挖掘的契机。三是以管理创造价值。通过抓好贷后管理中的基础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杜绝客户信用评级中断、贷款临时性逾期等增加经济资本占用的事项发生,直接创造价值。

2、完善贷后管理制度体系化建设。

一是有机整合客户维度和产品维度的贷后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二是贷后管理制度应明确制定差异化贷后检查流程和内容,并根据不同产品风险特征和审批要求,制定标准化的检查要点和模板。三是创新小微企业管理制度

和模式。针对小微企业客户可以创新开展贷后管理外包模式:即将上门走访、资料收集等环节的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服务公司,由外包人员将相关检查资料整理后提交给银行贷后岗人员,由贷后岗批量开展贷后检查和风险排查。“贷后外包”既解决了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又能通过批量处理方式降低管理成本,还能发挥外包人员的独立监督作用。

3、整合岗位设置、明晰管理责任。

一是设立单独的信贷管理部门,独立开展贷后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二是在岗位职责上遵循“谁经营谁管理”的原则,明确客户经理为贷后管理第一责任人;同时,在信贷管理部门设置贷后管理岗,整合信贷经理、风险经理的贷后管理职能,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客户经理是否按照要求完成贷后管理各项规定动作,核查客户经理所做的贷后检查记录和结论是否恰当,以及对客户经理检查发现或内外部信息披露存在风险信号进行跟踪管理;并不定期深入贷款企业,对客户经理检查结论和客户风险进行实地核查,落实贷后管理“四眼”原则。

4、强化贷后激励约束考核。

一是在经营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贷后过程管理的量化评价考核指标,促进经营机构重视贷后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增加客户经理风险薪酬考核比重,建议加大授信业务风险薪酬比重,并将大部分风险薪酬与客户经理在贷后管理的劳动付出和履职程度进行挂钩,并按照“尽职免责”的考核原则清算客户经理应得风险绩效,提高客户经理贷后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对贷后管理岗人员设置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将贷后管理岗绩效适当与经营业绩挂钩,与客户经理共享绩效、共担风险,二位一体,提高贷后管理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5、加强贷后管理与贷款申报、授信审批环节的衔接。一是建立贷后管理与授信审批的联动机制。将贷后管理资料、检查报告纳入存量客户授信申报资料中,利用授信审批审查机制对贷后工作质量进行审核校验,以此有效提高贷后管理工作执行力和检查报告质量。二是建立贷后管理与信贷业务经营部门的联动机制。

将贷后检查和内外部审计发现问题的客户提交信贷经营部门,通过控制贷款支用、限制业务准入等方式,督促客户完成风险事项整改,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贷后管理心得体会 篇11

近年来,随着我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大幅上升,陆续建立了系统性的风控体系和内控制度;尤其在资产业务风险管理方面,通过制度设计和岗位分离,有效减少了信贷业务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批环节的信用风险以及道德风险。但在贷后管理环节,执行效果明显不如贷前和贷中环节,各类检查和审计报告中评价贷后管理薄弱、流于形式的描述屡见不鲜。就如何改进我行贷后管理工作,本人结合实际工作体验,从经营理念、制度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

一、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存在不足分析

1、过度依赖规模扩张的经营理念导致“重贷轻管”的思维模式长期存在

近十年是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保持较高的增速,各项业务考核指标逐年攀升、刚性增加。在强大的业绩指标压力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主要围绕扩大存贷规模来做文章。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信贷业务的工作重心仍是新业务推广、新客户拓展和新增贷款的投放上;相比之下,贷后管理以及风控管理相对弱化,形成了“重贷轻管”的思维模式。

2、岗位职责设置约束力不足

目前商业银行贷后管理职能大多由业务经营部门负责,在岗位职责上主要由客户经理承担,由于约束监督不到位,客户经理很容易出现不尽职甚至渎职情况。部分银行在大中型客户的贷后管理上实施了“管贷分离”的信贷经理制,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加之信贷经理与客户经理同样归属业务条线,迫于业务考核,存在即使发现问题也无法充分披露或延缓暴露问题。

3、贷后管理制度体系化建设不足

传统的贷后管理制度基本上是围绕大中型客户建立的一套“大一通”的管理操作流程,缺乏差异化贷后管理指导。部分银行虽然在贷后管理制度中提出差异化贷后管理的思路和想法,但缺少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配套的操作系统,执行效果不佳。此外,优化创新的信贷产品散落在各项产品的管理操作规程中,没有与贷后管理制度体系有效衔接,导致部分产品维度的贷后管理形同虚设。

4、激励约束机制缺失

一是对经营机构的绩效考核激励以业务发展为主,激励约束的导向性导致贷后管理在基层单位成为一项被动工作。二是对客户经理以及贷后岗位人员缺乏约束激励机制。贷后过程管理绩效激励和负激励都很少,只有在贷款出现不良后,才启动问责处罚机制。同样,贷后岗位人员与所管理客户经营业绩不挂钩,存在贷后“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5、贷后与贷前、贷中环节衔接不足

贷后检查“查而不纠、屡查屡犯”现象无法根除的原因,除了上述分析因素之外,没有实现贷后管理与贷前申报、贷中审批环节的有效衔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与信贷投放环节衔接,对贷后检查和审计发现的问题,无法通过限制业务申报、控制贷款支用甚至压缩回收贷款等有效措施来督促整改,使贷后管理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二、改进贷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转变思维模式,正确认识贷后管理的作用

在利率市场化、融资脱媒化大趋势下,各级经营者在经营理念上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存量客户的重视和精细化管理。贷后管理是存量客户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尽职的贷后管理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风险预警。通过有效的贷后管理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快速化解,可以起到降低风险化解成本、减少经营损失的作用。二是存量客户深度挖潜。应该认识到贷后管理的过程是巩固客户关系和业务需求挖掘的契机。三是以管理创造价值。通过抓好贷后管理中的基础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杜绝客户信用评级中断、贷款临时性逾期等增加经济资本占用的事项发生,直接创造价值。

2、完善贷后管理制度体系化建设

一是有机整合客户维度和产品维度的贷后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二是贷后管理制度应明确制定差异化贷后检查流程和内容,并根据不同产品风险特征和审批要求,制定标准化的检查要点和模板。三是创新小微企业管理制度

和模式。针对小微企业客户可以创新开展贷后管理外包模式:即将上门走访、资料收集等环节的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服务公司,由外包人员将相关检查资料整理后提交给银行贷后岗人员,由贷后岗批量开展贷后检查和风险排查。“贷后外包”既解决了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又能通过批量处理方式降低管理成本,还能发挥外包人员的独立监督作用。

3、整合岗位设置、明晰管理责任

一是设立单独的信贷管理部门,独立开展贷后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二是在岗位职责上遵循“谁经营谁管理”的原则,明确客户经理为贷后管理第一责任人;同时,在信贷管理部门设置贷后管理岗,整合信贷经理、风险经理的贷后管理职能,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客户经理是否按照要求完成贷后管理各项规定动作,核查客户经理所做的贷后检查记录和结论是否恰当,以及对客户经理检查发现或内外部信息披露存在风险信号进行跟踪管理;并不定期深入贷款企业,对客户经理检查结论和客户风险进行实地核查,落实贷后管理“四眼”原则。

4、强化贷后激励约束考核

一是在经营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贷后过程管理的量化评价考核指标,促进经营机构重视贷后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增加客户经理风险薪酬考核比重,建议加大授信业务风险薪酬比重,并将大部分风险薪酬与客户经理在贷后管理的劳动付出和履职程度进行挂钩,并按照“尽职免责”的考核原则清算客户经理应得风险绩效,提高客户经理贷后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对贷后管理岗人员设置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将贷后管理岗绩效适当与经营业绩挂钩,与客户经理共享绩效、共担风险,二位一体,提高贷后管理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5、加强贷后管理与贷款申报、授信审批环节的衔接一是建立贷后管理与授信审批的联动机制。将贷后管理资料、检查报告纳入存量客户授信申报资料中,利用授信审批审查机制对贷后工作质量进行审核校验,以此有效提高贷后管理工作执行力和检查报告质量。二是建立贷后管理与信贷业务经营部门的联动机制。将贷后检查和内外部审计发现问题的客户提交信贷经营部门,通过控制贷款支用、限制业务准入等方式,督促客户完成风险事项整改,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贷后管理心得体会 篇12

近年来,随着我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大幅上升,陆续建立了系统性的风控体系和内控制度;尤其在资产业务风险管理方面,通过制度设计和岗位分离,有效减少了信贷业务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批环节的信用风险以及道德风险。但在贷后管理环节,执行效果明显不如贷前和贷中环节,各类检查和审计报告中评价贷后管理薄弱、流于形式的描述屡见不鲜。就如何改进我行贷后管理工作,本人结合实际工作体验,从经营理念、制度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

一、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存在不足分析

1、过度依赖规模扩张的经营理念导致“重贷轻管”的思维模式长期存在

近十年是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保持较高的增速,各项业务考核指标逐年攀升、刚性增加。在强大的业绩指标压力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主要围绕扩大存贷规模来做文章。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信贷业务的工作重心仍是新业务推广、新客户拓展和新增贷款的投放上;相比之下,贷后管理以及风控管理相对弱化,形成了“重贷轻管”的思维模式。

2、岗位职责设置约束力不足

目前商业银行贷后管理职能大多由业务经营部门负责,在岗

位职责上主要由客户经理承担,由于约束监督不到位,客户经理很容易出现不尽职甚至渎职情况。部分银行在大中型客户的贷后管理上实施了“管贷分离”的信贷经理制,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加之信贷经理与客户经理同样归属业务条线,迫于业务考核,存在即使发现问题也无法充分披露或延缓暴露问题。

3、贷后管理制度体系化建设不足

传统的贷后管理制度基本上是围绕大中型客户建立的一套“大一通”的管理操作流程,缺乏差异化贷后管理指导。部分银行虽然在贷后管理制度中提出差异化贷后管理的思路和想法,但缺少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配套的操作系统,执行效果不佳。此外,优化创新的信贷产品散落在各项产品的管理操作规程中,没有与贷后管理制度体系有效衔接,导致部分产品维度的贷后管理形同虚设。

4、激励约束机制缺失

一是对经营机构的绩效考核激励以业务发展为主,激励约束的导向性导致贷后管理在基层单位成为一项被动工作。二是对客户经理以及贷后岗位人员缺乏约束激励机制。贷后过程管理绩效激励和负激励都很少,只有在贷款出现不良后,才启动问责处罚机制。同样,贷后岗位人员与所管理客户经营业绩不挂钩,存在贷后“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5、贷后与贷前、贷中环节衔接不足

贷后检查“查而不纠、屡查屡犯”现象无法根除的原因,除

了上述分析因素之外,没有实现贷后管理与贷前申报、贷中审批环节的有效衔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与信贷投放环节衔接,对贷后检查和审计发现的问题,无法通过限制业务申报、控制贷款支用甚至压缩回收贷款等有效措施来督促整改,使贷后管理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二、改进贷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转变思维模式,正确认识贷后管理的作用

在利率市场化、融资脱媒化大趋势下,各级经营者在经营理念上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存量客户的重视和精细化管理。贷后管理是存量客户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尽职的`贷后管理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风险预警。通过有效的贷后管理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快速化解,可以起到降低风险化解成本、减少经营损失的作用。二是存量客户深度挖潜。应该认识到贷后管理的过程是巩固客户关系和业务需求挖掘的契机。三是以管理创造价值。通过抓好贷后管理中的基础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杜绝客户信用评级中断、贷款临时性逾期等增加经济资本占用的事项发生,直接创造价值。

2、完善贷后管理制度体系化建设

一是有机整合客户维度和产品维度的贷后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二是贷后管理制度应明确制定差异化贷后检查流程和内容,并根据不同产品风险特征和审批要求,制定标准化的检查要点和模板。三是创新小微企业管理制度

和模式。针对小微企业客户可以创新开展贷后管理外包模式:即将上门走访、资料收集等环节的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服务公司,由外包人员将相关检查资料整理后提交给银行贷后岗人员,由贷后岗批量开展贷后检查和风险排查。“贷后外包”既解决了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又能通过批量处理方式降低管理成本,还能发挥外包人员的独立监督作用。

3、整合岗位设置、明晰管理责任

一是设立单独的信贷管理部门,独立开展贷后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二是在岗位职责上遵循“谁经营谁管理”的原则,明确客户经理为贷后管理第一责任人;同时,在信贷管理部门设置贷后管理岗,整合信贷经理、风险经理的贷后管理职能,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客户经理是否按照要求完成贷后管理各项规定动作,核查客户经理所做的贷后检查记录和结论是否恰当,以及对客户经理检查发现或内外部信息披露存在风险信号进行跟踪管理;并不定期深入贷款企业,对客户经理检查结论和客户风险进行实地核查,落实贷后管理“四眼”原则。

4、强化贷后激励约束考核

一是在经营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贷后过程管理的量化评价考核指标,促进经营机构重视贷后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增加客户经理风险薪酬考核比重,建议加大授信业务风险薪酬比重,并将大部分风险薪酬与客户经理在贷后管理的劳动付出和履职程度进行挂钩,并按照“尽职免责”的考核原则清算客户

经理应得风险绩效,提高客户经理贷后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对贷后管理岗人员设置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将贷后管理岗绩效适当与经营业绩挂钩,与客户经理共享绩效、共担风险,二位一体,提高贷后管理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5、加强贷后管理与贷款申报、授信审批环节的衔接一是建立贷后管理与授信审批的联动机制。将贷后管理资料、检查报告纳入存量客户授信申报资料中,利用授信审批审查机制对贷后工作质量进行审核校验,以此有效提高贷后管理工作执行力和检查报告质量。二是建立贷后管理与信贷业务经营部门的联动机制。将贷后检查和内外部审计发现问题的客户提交信贷经营部门,通过控制贷款支用、限制业务准入等方式,督促客户完成风险事项整改,及时消除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