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精选3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1
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
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经历备课转折一关的时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说,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语文课虽然难,但是也有收获成果的乐趣。难并快乐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标准中又说: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
三、寻求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
要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为此,教师需要经常结合阅读教学,了解学生阅读动向。
一次,新的语文书发下后,学生新奇,从头到尾把它读了一遍。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衣袋里塞满了虫子?”我翻开苏教版语文书第九册,看到了《塞满昆虫的衣袋》一文,眼前一亮。原来课外阅读兴趣的根源就在这里。于是,我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故事来阅读,跟学生一起,在网上观看科学家研究科学录像和影片。这样,科学家热爱科学的精神,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领悟了。
四、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
课外阅读要讲究最佳机会。这一最佳机会,因学生、教师、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一句话,教师要根据教学意境来确定课外阅读的最佳机会。这个意境的一般表象是:学生阅读兴趣应处于高潮、亢奋的时机。每天早晨,我一到学校,就去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天,我偶尔听到两位学生在争论谁学的古诗多。一个说:“我会背于谦写的《石灰吟》!”另一个说:“我会背王冕写的《墨梅》!”一个又说:“我会背王维写的《鹿柴》!”另一个又说:“我会背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我豁然开朗:原来,读书兴趣的源泉就在这里——听和看。于是,我赶忙从学校的阅览室里,借来了十多本《古诗集》,发给学生轮流去读。在几个礼拜中,全班45位学生,都把十来本《古诗集》看完了。正在此时,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次诗歌朗诵会。结果,同学们争着朗诵,多的能朗诵三十几首古诗,还有声有色。趁此机会,我向全班学生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从现在开始,同学们可以每周一次,去阅览室借书看。一时间,班上读书之气蔚然成风。
五、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通过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摸索出了几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编写提纲法。主要给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纲。
2、卡片摘录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卡片上。
3、符号代替法。即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设计多种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
4、批语注释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字。
5、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
6、剪贴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脉、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总之,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其意义、作用是非同寻常的。课外阅读“天地广阔”这必将是提高语文素质的又一新篇章。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2
作为一个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即将走出校园,真正的踏上工作岗位,心中有无限的不舍,也有无限的渴望。
经过为期数月的实习训练,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老师的快乐,也体会到了工作的难与累。然而,一个毕业生,终究要走向社会,面对现实的。在这几个月的实习生涯中,作为一个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老师,有太多的体会和感悟,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学心得。
首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相当重要的。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五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比如,学习一篇多角色的课文时,可以让同学们分角色的阅读,甚至表演,这样,学生们的兴趣大增,如身临其境,能更深切的理解课文,而且也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促进团结。这对孩子们来说,学习无疑变成了一种快乐,达到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其次,变换形式,是另一种有效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在“玩”中学,是吸引学生注意的一个极佳的方法,也是五年级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
第三,教师是学生的一个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文。记得在教《和时间赛跑》这一课时,由于开始时用钟表等道具的正确引导,学生们最终正学的理解了时间的宝贵,时间一去不复返,对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达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忽视了学生的感情深度问题,一开始就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于我的引导有些偏颇,结果不甚佳。
还有,就是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一不二,学生对老师唯言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教学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就要民主化。在教学中,我没有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要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创设平等的氛围,消除老师的神秘感和权威性,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对于他们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说服,这样学生就会敢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会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而且,还要融入学生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放下长者的威严,去掉严肃的表情,和学生们成为朋友,很多时候,以朋友的身份教学,效果也是很好的。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达到的教学效果也是可观的。
然而,毕竟我只是一个实习语文教师,教学经历有限,心得也有许多不足或偏差之处,不足以与大家公论,总结的这么些,或许也不能表现些什么,但是希望与大家分享,共同体会语文教学这一门艺术。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3
本学期,我担任小学三至六年级英语教学工作。作为长期从事小学数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我,能够说对英语教学毫无经验,为了更好地完成下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对本学期的英语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任务的完成状况及学生掌握状况:
本学期圆满完成了《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状况如下:
1、养成了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
2、初步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按三会与四会的要求掌握所学词语。
4、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5、能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做到了大胆开口,用心参与,发音清楚,语调正确。
6、能在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忙下,听懂简单的话语和录音材料。
7、能在任务型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8、能演唱已学的英语歌曲,能诵读已学过的英语歌谣。
9、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了他们英语学习的用心态度,使他们建立了初步的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10、培养了学生必须的语感和良好语音、语调基础。
11、在一些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或完成教学活动。
12、帮忙他们建立了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了综合语言运用潜力,提高了人文素养,增强了实践潜力,培养了创作精神。
二、取得成绩的经验:
(一)、在课堂教学中
1、在课堂上,认真授课,运用实物教具、简笔画,情景教学、手势语言等方法来启发、教育学生。教学生做游戏、唱英语歌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
2、在批改作业方面。学生的作业总是按时及时地批改,并详细地做好批注,对普遍性错误,在全班重复讲解、分析。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还采取面批方法,一一分析讲解、帮忙学生解决疑难习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3、在听力方面。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常让学生听英语歌曲及英语会话的录音磁带,还让学生表演对话,背书。
(二)、在辅导学生方面
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状况,优生不多,中差生却庇庇皆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我注意帮忙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理解”,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透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理解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三)、在教研方面
我经常在网上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教学的业务水平。能够认真学习研究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理念,有针对性地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用心参加区英语课题组的研究,主动配合我校英语科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
三、不足之处:
1、教学形式死板,学生学完后,会读,但脱离课本后,不会运用。
2、只注重了课堂教学,对学生课外作业辅导不够,学生英语书写不够规范。
3、在课堂教学中,对差生照顾较多,却忽视了优等生的感受。
4、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只注重了教师的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作用,使转化效果不够明显。
5、教学过程中,课堂辅导较好,但没有抓紧课余时间的运用,使一部分学困生跟不上学习的进度。
四、弥补不足,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用心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
2、透过听、说、读、写、唱、演、画、做等形式,进行超多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4、坚持以课堂辅导为主,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帮忙。每个教学环节要有利于优等生的发挥,更要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忙。
5、对学习暂困生要实施“一帮一”措施,让好学生在课余空闲时间给予辅导帮忙。
6、教师在课余时间也要对后进生进行辅导,以免一拖再拖,耽误最佳辅导时机。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还应用心实践,不断探索,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身心特点,总结规律,认真思考,不断摸索,争取使教学成绩更上一层楼。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4
语文教学是件非常有趣值得探讨的事,回顾这一学年的教学,我总结了许多教学的心得,现将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李时珍》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有的说:“文中第一、和末尾自然段中的‘著名’、‘药’、‘立志学医’‘一边行医、一边采药’‘编写本草纲目’这几个词就把李时珍的情况特点及优秀品质都介绍给我们听了,她不愧是我国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我为他深感骄傲。”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三、做好中下生的课外辅导和优生的培养等各项工作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根据优生与中下生接受能力和学习要求的不同采取了一些不同方法,就是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和事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鼓励他们多开展有益身心的读书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籍,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四、培养学生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
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作文的选题入手,以写童话,想象文为主,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另外,积累大量的语汇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作文佳作,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平日每天轮流,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摘录好词好句,要求其余学生读读记记。做好家长和学生的工作鼓励他们图书馆办借书证,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到这些大型的图书馆阅读和借阅大量的书籍。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本班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语句通顺了,阅读兴趣浓了,写作能力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5
我学习了崔峦教授的《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这篇文章,读完文章之后使我明白:写作绝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纯技术训练,而应是现代社会人所应当必备的一种生活能力,所以它不是一种外在的要求,而必须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为交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因此我非常赞同崔教授说的“习作教学必须走向开放”的观点。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作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要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生活有多广阔,作文教学的天地就应当有多广阔。例如:
1、喜欢的游戏,做了写。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精神是欢乐的,思维是敏捷的,语言是流畅的。游戏过后写作文,学生就不会感到没事可写。
2、平时的观察,记了写。小学生还不善于观察,特别是仔细观察的习惯尚未形成,导致“可写的事儿满街跑,瞪着眼睛看不到;粗粗一看看到了,待到写作时又觉未看好”。因此,在作文前,给学生“任务”,让学生带着“观察”的目光去寻觅,去探索,去参与,就一定能撷取到许多新颖的写作材料。
3、生动的叙述,听了写。小学生的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在学校里与同学交往,在市场上看人买卖,在公交上听别人说笑话等等,这些都不失为作文的好材料。
4、奇妙的想法,想着写。儿童的好奇心强烈,求知欲迫切,想象丰富。他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充满奇思妙想。鼓励学生提起笔来,描写自己美好的憧憬与幻想,就会形成一篇篇构思独特的好文章。
新世纪的作文教学要向生活靠拢,以内容为中心。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活动,引导智慧地表达智慧的人生。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的人格。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6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责任之重大。,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该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根据教材及我班学生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体现编者意图。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文,根据大纲、编者意图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去追踪作者的思路,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
四、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我摸索出了几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编写提纲法。主要给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纲。
2、卡片摘录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卡片上。
3、符号代替法。即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设计多种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
4、批语注释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字。
5、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
6、剪贴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脉、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7
作为一个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即将走出校园,真正的踏上工作岗位,心中有无限的不舍,也有无限的渴望。
经过为期数月的实习训练,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老师的快乐,也体会到了工作的难与累。然而,一个毕业生,终究要走向社会,面对现实的。在这几个月的实习生涯中,作为一个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老师,有太多的体会和感悟,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学心得。
首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相当重要的。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五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比如,学习一篇多角色的课文时,可以让同学们分角色的阅读,甚至表演,这样,学生们的兴趣大增,如身临其境,能更深切的理解课文,而且也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促进团结。这对孩子们来说,学习无疑变成了一种快乐,达到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其次,变换形式,是另一种有效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在“玩”中学,是吸引学生注意的一个极佳的方法,也是五年级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
第三,教师是学生的一个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文。记得在教《和时间赛跑》这一课时,由于开始时用钟表等道具的正确引导,学生们最终正学的理解了时间的宝贵,时间一去不复返,对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达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忽视了学生的感情深度问题,一开始就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于我的引导有些偏颇,结果不甚佳。
还有,就是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一不二,学生对老师唯言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教学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就要民主化。在教学中,我没有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要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创设平等的氛围,消除老师的神秘感和权威性,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对于他们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说服,这样学生就会敢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会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而且,还要融入学生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放下长者的威严,去掉严肃的表情,和学生们成为朋友,很多时候,以朋友的身份教学,效果也是很好的。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达到的教学效果也是可观的。
然而,毕竟我只是一个实习语文教师,教学经历有限,心得也有许多不足或偏差之处,不足以与大家公论,总结的这么些,或许也不能表现些什么,但是希望与大家分享,共同体会语文教学这一门艺术。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8
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
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经历备课转折一关的时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说,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语文课虽然难,但是也有收获成果的乐趣。难并快乐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标准中又说: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
三、寻求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
要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为此,教师需要经常结合阅读教学,了解学生阅读动向。
一次,新的语文书发下后,学生新奇,从头到尾把它读了一遍。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衣袋里塞满了虫子?”我翻开苏教版语文书第九册,看到了《塞满昆虫的衣袋》一文,眼前一亮。原来课外阅读兴趣的根源就在这里。于是,我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故事来阅读,跟学生一起,在网上观看科学家研究科学录像和影片。这样,科学家热爱科学的精神,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领悟了。
四、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
课外阅读要讲究最佳机会。这一最佳机会,因学生、教师、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一句话,教师要根据教学意境来确定课外阅读的最佳机会。这个意境的一般表象是:学生阅读兴趣应处于高潮、亢奋的时机。每天早晨,我一到学校,就去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天,我偶尔听到两位学生在争论谁学的古诗多。一个说:“我会背于谦写的《石灰吟》!”另一个说:“我会背王冕写的《墨梅》!”一个又说:“我会背王维写的《鹿柴》!”另一个又说:“我会背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我豁然开朗:原来,读书兴趣的源泉就在这里——听和看。于是,我赶忙从学校的阅览室里,借来了十多本《古诗集》,发给学生轮流去读。在几个礼拜中,全班45位学生,都把十来本《古诗集》看完了。正在此时,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次诗歌朗诵会。结果,同学们争着朗诵,多的能朗诵三十几首古诗,还有声有色。趁此机会,我向全班学生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从现在开始,同学们可以每周一次,去阅览室借书看。一时间,班上读书之气蔚然成风。
五、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通过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摸索出了几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编写提纲法。主要给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纲。
2、卡片摘录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卡片上。
3、符号代替法。即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设计多种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
4、批语注释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字。
5、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
6、剪贴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脉、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总之,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其意义、作用是非同寻常的。课外阅读“天地广阔”这必将是提高语文素质的又一新篇章。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9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有九年了,说实话,当时师范毕业后,校长让我教语文,我打心眼里高兴,因为我对语文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从小我就喜欢看一些充满情趣的童话故事、战斗英雄的故事。记得有一次,我向邻居借了一本《哪吒》的童话故事书,可邻居只借给我看一天,我拿到书以后,眼都没眨的从早上看到晚上,故事里的小哪吒勇敢,有情有义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我看《小英雄王二小》时,当看到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杀害了,眼泪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来。我对语文教学有情,可以说是受小时候爱阅读课外书的影响,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肤浅体会。
一、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育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过亲子之爱,因为它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于是我就尝试着在学生身上播种爱。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要想课上得好,首先就要对学生有情。”于是我对于班上有特殊发展潜力的孩子,顺势引导,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班上有一位叫胡若安的女同学,她的朗读能力特别强,普通话非常标准,听她读课文那真是一种享受。对于这个孩子,针对她朗读能力强的优点,对她进行特别训练。她朗读时声情并茂,桑音特别亮,但对于语速的把握有些欠缺,我建议她每天养成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习惯,仔细揣摩播音员对新闻稿语速的把握,并借一些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主持人的播音光盘给她听。果然,过了一些日子,她的进步很快,也能像模像样的模仿播音员那样去播音了。去年班上举办迎新年联欢会,我推荐她当主持人,她主持得非常成功,得到了与会同学的一致称赞。对班上语文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我首先让他们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功,蓝文锋同学就是一个例子。他的作文写得很短,老是写几句话以后,就再也写不出来了,要么就胡编乱造。但他有一个优点,就是脑子特灵活,接受能力很强。于是,我就有意的关照他,让他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有一次,我要教《晏子使楚》这篇课文,准备针对课文内容演一个课本剧,我让他参加了,推荐他演晏子这个角色。经过我的指导,他竟然演得惟妙惟肖,到教室里为全班同学演了一次,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他可高兴了。见时机已成熟,我对他说:“蓝文锋,你看,你竟然是这样的优秀,很多同学都没有你演得好,可见你是位很有潜力的一位孩子,写作文,就和做人一样,只要你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敢说敢做的人,没有什么写不好的。”他自信地点了点头。于是我就让他把这次排练课本剧的经过写出来,怎么排练的,老师怎么指导的,我是如何练习的,写出来,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第二天,他交给我的这篇作文,和以前的文章简直是判若两人,令我赞叹不已!可见每位孩子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看来,我们真的要好好打开学生的心扉,让他们充满自信的去面对每一天,好好鼓励他,给他们以关爱,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能把他教好,让他们在我们的呵护下健康茁壮的成长!
有人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像上面提到的蓝文锋同学就是一个例子。我从不给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扣上“差生”的帽子,他们不就是暂时没有掌握好,干嘛要说人家就很“差”呢。我也从不拿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同学,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只不过有些学生暂时还没有开窍罢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慧”与“迟慧”。在平时,我都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中国“文坛祖母”冰心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只要我们是带着这样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那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都是一个个个性鲜明、聪明活泼、充满朝气的的孩子吗?那么我们就会在和谐、关爱、宽松的环境中和孩子们一道快乐的成长。
二、营造诗意的.语文课堂
于永正老师说:“对语文教学要有情,上课要有情。”他认为上课有情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关注教材,二是关注学生。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说的话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现在有很多专家都提倡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诗意的生活,诗意的教学。”何谓“诗意的生活,诗意的教学,”通过这些年自己的摸索与实践,我是这样认为的:在语文课堂上,能让孩子自由对话,能听到孩子充满个性的朗读,并且乐此不疲;能让孩子充分地与文本、学生、老师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特别是生生之间的对话,并能谈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在读中感悟,读中感知,提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再创造。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我认为就是充满诗意的教学。
我上《枫桥夜泊》时,课前我针对古诗教学的特点,仔细琢磨,反复修改教案,心里更多的想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寓情寓乐中去感受古诗的魅力。为了增强同学们读古诗的兴趣,我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方式的读,男女声对吟,同桌对吟,挑战式吟诵等等,让他们在读的氛围中感受古诗的魅力,体会古诗的韵律美。最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现当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扮演诗人,来描述当时的情境,学生们表演得惟妙惟肖。只有在读懂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意境,学生来再现诗人当时的情境时才能挥洒自如,整个课堂教学都突出了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在教这首古诗之前,我仔细查了资料,本诗的作者张继是唐朝大历贞元年间的诗人,正逢安史之乱爆发,张继逃难到江浙一带写的这首诗,逃难,就不是一般的天涯漂泊,这种逃难的苦闷,就不是一般的乡愁旅绪所能概括的。当我向同学们说了此诗的背景以后,同学们再读此诗时,明显地读出了诗人的感受。在教学《可爱的草塘》时,我的教学设计是以问促读,抛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后,让学生在读中寻找答案,“草塘的美体现在哪里?你能用你的读来告诉老师吗?”“人们都说北大荒物产丰富,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向我们描述一下吗?”学生只有用心去感悟了文本以后,才能读出草塘的大、绿、美和水的清凌凌,说出草塘的物产丰富。
三、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说:“学校与学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文化底蕴的竞争;教师与教师的竞争,说到底还是文化底蕴的竞争。文化低蕴丰富了,上课时信手拈来,娓娓道出,还怕上不出精彩的课。”南山实验学校几乎每个学期都要请进一些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来进行讲学,我从中受益匪浅,听了诸大家的示范课,我老是在琢磨自己的课,什么时候我的课也能像他们那样上得轻松自如,精彩纷呈,那该多好!
听支玉恒老师的课,他妙语连珠,娓娓道来;听窦桂梅老师的课,她激情飞扬,声请并茂地朗读,令人潸然泪下,在课堂上是那样挥洒自如;听于永正老师的课,他是那样善于激励学生,胸有成竹的驾驭课堂,对课堂上的生成处理得是那样恰如其分,令所有听课者赞叹不已!所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的,于是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就成了我来南山实验学校后要做的第一件头等大事。课余我拜读了支玉恒、于永正、窦桂梅的著作,我反复思考,他们的课堂教学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如果是我,我会怎样设计,有时为了准备一个教案,我反复琢磨,反复修改,看怎样设计才最适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得我教唐诗《别董大》时,课快上完时,一位学生说:“老师,这首诗的作者高适和诗人王之涣、王昌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三人之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故事的名字叫旗亭画壁。”我一听,来了兴趣,就问:“那你说说旗亭画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那位学生说:“旗亭画壁讲的是在唐朝时期,高适、王昌龄、王之涣他们三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都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一天,他们三人来到一个叫旗亭的地方喝酒,这时正好有一群唱歌的艺人也来此会宴,这时候王昌龄提议说:“人们都说我们三人的名气很大,今天正好借这一群唱歌的艺人之口,看她们唱谁的诗歌多,谁的名气就最大。”第一个人唱的是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在壁上为自己画了一道。第二个唱的是高适的“开箧泪沾臆”,高适也为自己画了一道。随后王昌龄又添得一道。这时高适和王昌龄都看着王之涣,王之涣说:“刚才这几位是普通歌女,唱的都是乡下人听的歌曲。我们应看那位最佳的歌女唱的是谁的诗。若唱的不是我的诗,我将终身不敢与你们二位争衡了。”待那歌女唱时,果然是王之涣的诗,三人不觉开心地笑起来。”听了这个故事,我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自己的学生竟然如此上进,博览群书,惭愧的是自己太孤陋寡闻了。后来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在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个旗亭画壁的文坛掌故。教唐诗,我自己对唐诗了解多少,自己有多少东西可以交给学生,像这么一个有名的文坛掌故我还是从学生嘴里得知,可见自己的文化底蕴有多么肤浅。从此以后,我开始仔细研读祖国诗歌,终于了解唐诗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肤浅,唐朝除了有独绝千古的李白、杜甫这样的大诗人外,还出现了很多称雄一世的诗人,王维、王昌龄、李商隐、白居易、王之涣,他们和李白比肩而视、相视而笑,各自以斑斓的色彩装点着盛唐的百花园,呈现出不同风格的诗派,像以写山水诗而闻名于世的王维和孟浩然,也称王孟诗派;以写朦胧诗而名噪一时的李商隐,世称朦胧诗派;唐朝大历时期的“大历十才子”;以写奇崛险怪的诗而声名远播的韩愈,还有初唐时期的“初唐四杰”等等,研读唐诗使我明白了,只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丰富了,才能在课堂上处变不惊,才能挥洒自如,当然也就能上出令自己的满意的课来。
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来充实自己。新课程的实施,给了我们施展各自才华的大舞台,我们只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吸收新思路、新理念,更需要正确地把握课改新理念,扎实地开展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我们就无愧于小学语文教师这个职业了。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10
本学期,我担任万里小学五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任教一学期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上课时我充分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如上课时的小组内质疑解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让集体来解决;小组合作,让学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学习的乐趣。
另外,在课堂上也特别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差,比如说常写错别字,写文章病句多,表达不清晰等等。本学期我注重了这方面的训练。训练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再如对生字的教学方法多样,有比较法,有重点突破法,有归类法等等。总之是想办法让学生记住易错的字。在整个过程中都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研究。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指导学生朗读不到位。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感受和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缺乏朗读指导,所以学生通过学习后朗读水平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在平时上课时的备课设计中没有朗读指导的设计。通过这学期的教学后,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加强朗读训练这一环节。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
1、缺乏朗读技巧的指点。课文朗读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何通过朗读来体会,除了理解课文内容外,应该要有朗读技巧运用的问题,比如说逻辑重音的处理等。学生对重音的处理也是五花八门。而我平时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默认了学生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这样,学生的朗读水平势必得不到提高。
2、缺乏示范。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老师的示范往往收效很快。但是在课堂上我经常忽视了这点,几乎没有示范读,学生自然收效甚微了。
二、指导学生写作不理想。
作文是用文字或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方式,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用新方式表达新思想。它要求老师通过创设的情境,使学生能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础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写起作文来就难免空泛。细致的观察带来了学生具体的描写,不同角度的观察产生了不同的形象创造。想象是由当前的人或事物,想到其他的人或事物的过程。它是探索和创造的一把重要钥匙,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联想开始的。联想对排除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也是提高中作文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与他们的联想能力薄弱有一定关系。从多角度有体裁上的、内容上的、主题上的。许多事实证明,变换角度能导致发现和创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想象丰富,学会全面地考察事物。
教学是艺术,反思是为了明天,是为了学生,为了自己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下个学期,我将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继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继续新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相长,乐此不疲。其具体打算是:
1、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4、很好的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11
在我今年接手的新生中,有一个学生在日记里这样问道:“老师,你为什么没有领着我们一句一句地来分析课文呢 我认为你应讲得再细点,这样我们会理解得更好。”这说明学生已正在由过去的被动接受、消极存贮知识的“记忆仓库”向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反驳老师的新型学生转变。
今日的小学语文教育无疑加强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在他们的口头表达上更突出一些。不论是开学时的自我介绍,还是课堂上的发言都已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也初见成效。以今年的新生为例,他们对朗读的.要求知道得更多,表现得也更好些。
应该说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与过去“应试教育”时的教学相比,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在其中我们还是觉得有几点不足:
第一,拼音教学还有待提高,这一问题在近几届的学生身上都有很明显的表现。例如:韵母iou、uei、uen在前面加上声母进行拼写的时候,应写成iu、ui、un,而很多学生却仍把中间的字母拼写上去。再如以“i”开头的韵母,如拼写时前面没有声母,应把“i”大写,如“夜”应拼成“Ye”而不是“Yie”等等。
第二,常用字词掌握不准确。如“以”、“已”的用法不分,经常错写成“以经”、“已后”。总之,错别字现象较为普遍,因为先入为主,这些错误在初中阶段纠正起来很困难。
第三,小学语文教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观察力及领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体验生活。这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作文时,无论写家庭生活还是写学校生活,选材仍然狭窄,内容也不新鲜。
希望小学的语文教学在注重对学生能力、创新精神培养的同时,能进一步加强基础教学,因为只有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12
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 ,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创新建立在此基础上。搞好创新,积极实施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究性教学的主体。
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兴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改革教法,注重学法。变满堂问式教学为学生自由发展式教学。教师加强学法指导,给学生学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喜悦。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迸发学生好学的火花。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今后还将立足实际,开拓进取,不断前进。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13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责任之重大。在这漫漫之路摸索,不断前进中,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该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
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时明明是a想法,上课时却变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错,不成熟,令我汗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将以别人的长出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虽然教学工作苦乐相伴。但是一定会让我在成长的同时收获到更所惊喜。
前几天,有幸参加了全市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研讨会,真的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么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聆听了山东省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校长—李怀源教授的课与报告,亲眼目睹了四位曾参赛精英的课堂教学,以及刘洪星老师的精彩点评,收获颇多,感受颇多。
名师不愧为名师,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置身于课堂教学中李怀源老师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这样的境界怎能短日速成?
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师生互动是一大亮点,她握着学生的手,摸着的学生的头,扶着学生的肩,引领学生在书海中畅游,她那扎实的语文功底,广博的语文知识,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听课的老师叹服。
赞叹、称颂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
①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了解诗词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②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
③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名师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14
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 ,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创新建立在此基础上。搞好创新,积极实施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究性教学的主体。
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兴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改革教法,注重学法。变满堂问式教学为学生自由发展式教学。教师加强学法指导,给学生学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喜悦。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迸发学生好学的火花。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今后还将立足实际,开拓进取,不断前进。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15
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
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经历备课转折一关的时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说,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语文课虽然难,但是也有收获成果的乐趣。难并快乐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标准中又说: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
三、寻求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
要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为此,教师需要经常结合阅读教学,了解学生阅读动向。
一次,新的语文书发下后,学生新奇,从头到尾把它读了一遍。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衣袋里塞满了虫子?”我翻开苏教版语文书第九册,看到了《塞满昆虫的衣袋》一文,眼前一亮。原来课外阅读兴趣的根源就在这里。于是,我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故事来阅读,跟学生一起,在网上观看科学家研究科学录像和影片。这样,科学家热爱科学的精神,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领悟了。
四、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
课外阅读要讲究最佳机会。这一最佳机会,因学生、教师、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一句话,教师要根据教学意境来确定课外阅读的最佳机会。这个意境的一般表象是:学生阅读兴趣应处于高潮、亢奋的时机。每天早晨,我一到学校,就去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天,我偶尔听到两位学生在争论谁学的古诗多。一个说:“我会背于谦写的《石灰吟》!”另一个说:“我会背王冕写的《墨梅》!”一个又说:“我会背王维写的《鹿柴》!”另一个又说:“我会背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我豁然开朗:原来,读书兴趣的源泉就在这里——听和看。于是,我赶忙从学校的阅览室里,借来了十多本《古诗集》,发给学生轮流去读。在几个礼拜中,全班45位学生,都把十来本《古诗集》看完了。正在此时,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次诗歌朗诵会。结果,同学们争着朗诵,多的能朗诵三十几首古诗,还有声有色。趁此机会,我向全班学生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从现在开始,同学们可以每周一次,去阅览室借书看。一时间,班上读书之气蔚然成风。
五、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通过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摸索出了几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1、编写提纲法。主要给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纲。2、卡片摘录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卡片上。3、符号代替法。即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设计多种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4、批语注释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字。5、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6、剪贴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脉、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总之,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其意义、作用是非同寻常的。课外阅读“天地广阔”这必将是提高语文素质的又一新篇章。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16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也就几十年的时间吧,经验说不上,只是有几点心得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教学理念方面:我一直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式行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如果总是强调学生必须背过、必须默写过,必须理解等等,看似在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实际上却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压力,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任务,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样就容易扼杀学生那份对语文的发自内心的喜爱与迷恋,因而就抹杀了语文教学的初衷——语文素养的培养。
我认为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尤其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容易起到感染、熏陶作用。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精彩所在,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精彩之处,用心去体会、揣摩,发现其中的美,发现那种美的表达方法。从而使学生爱上读文章,爱上欣赏,甚至希望并学会去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了解文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文章的写法,达到从知识到精神的成长。
教学方法方面: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了良好的教学理念,具体的方法则是千姿百态的。对于不同群体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环境采取的方法自然不同。我们语文课本上,对于不同的年级自然所配备的教材内容都是符合相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他们来说,理解文章的内容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教授课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及领悟到的东西,老师所要指导的就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或遇到的问题。当然对于重点的把握,教师应该视情况加以引导。在学生自主理解体悟的同时,教师应该有意的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写法、特点,领悟到如此表达的优势,从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学习和写作及表达的方法。这样我们就不是单纯的教课本、教课文内容,而是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学生自我表达的方法。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输入,同时还学会了输出,也就是运用。
当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导语、创设的教学气氛了等等,都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激情在里面,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摸索。
总之,我们还是应该本着学生本位思想,一定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读书,学会学习,学会运用。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17
20xx年xx月xx日,我们小学语文骨干班又进行了一次《习作教学》的培训。这次培训结合观课和评课一起进行,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早上,听了两节作文课。分别是台城二小的伍瑶娟老师上的《父母的爱》、深圳平洲小学的叶素珊老师上的《水的联想》。两节课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伍老师的课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利用短片、歌曲和信等形式引导学生与之产生共鸣。而叶老师的课让人佩服的地方,就是她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把孩子贮存在大脑的.知识释放出来。而且我们还看到孩子们随着自己的想法去发挥。
下午,张校长的讲座就更精彩了,张校长说:“习作,阅读是基础,兴趣是动力,思维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开放的情感”、“开放的内容”、“开放的表达”、“开放的文体”,形成了以“开放”为特征的言之有理、行之有效的小学习作教学模式。”开放习作表达方法的教学应由重形式指导该为重内容指导,由重课堂指导改为重课前指导,由重套路指导改为重思路开拓。在习作教学的重课前指导方面,在以往自己的习作教学中,我也注重课前指导。经常让学生把学校的活动作为习作的生活素材之一,如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校运会、电影观后感。有了课前的生活积累和真实体验,学生都乐于习作,乐于表达。就是张校长所说的:“有了生活积累,有了真实体验,谁说学生表达无物,抒发无情?”
这次习作培训,既有精辟而创新的理论,也有实质性的课堂案例,深入浅出,给我们语文老师提供了宝贵的习作教学经验,避免我们误入习作教学的歧途,避免我们走弯路,引导我们走习作教学的阳光大道。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18
语文课堂是实践新课程精神的主要阵地,如何借助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是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地方。小学生年纪尚小,学习的目的尚不明确,教师的鼓励性的评价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我认为在课堂评价时应以正面鼓励为主。
一、充分相信孩子,相信他们都能教好。
教师要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每个孩子都可以教好,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即使是那些调皮的,学习差的,不太有礼貌的孩子,教师也应该相信,只要教育得法,他们也可以成才。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潜力很大,可塑性很强,“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
教师是否相信儿童,这是教师对儿童能否进行合理评价的前提。罗森塔尔应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1968年,心理学伯特.罗森塔尔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出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煞有介事”的发展预测。然后,他以赞赏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名单中的学生,有的在老师意料之中,有的却不然,当老师感到迷惑时,罗森塔尔解释说:“请注意,我讲的是他的发展,而不是现在的基础。”这样,教师们从内心里承认这份名单。8个月后。他又来到这所学校,对18个班进行复试。结果发现,他提供名单的学生,成绩增长比其他学生快,并且在感情上显得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教师的情感也特别深厚。原来,他提供的名单是随机的,根本未作任何测试。他只不过想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改变教师不相信后进儿童的观念。观念变了,顽皮儿童在教师心目中也成了很有发展前途的儿童,于是教师对这些儿童的评价也跟着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儿童成长的加快。可见,充分相信儿童是个前提,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必然会对儿童充满信心,必然会设法鼓励儿童获得成功。
二、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闪光点”。
儿童在课堂学习中,在教师的启发或同学之间的启发之下,常有智慧火花的闪耀。我们把这种智慧火花的闪耀称为“闪光点”。儿童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闪光点是十分可贵的。它是儿童自我努力,积极思考、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标志。此时的鼓励性评价,作用有三:一是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是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潜在能力。三是儿童的长处和能力,常常是在鼓励中得以强化的。
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只要我们不是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那么是随处可见的。如我在教 “官”字,提问:“这个‘官’字怎么记?”一个学生回答:“这个‘官’字,上面是宝盖头,下面那个东西,像我们家里的双门电冰箱。”学生的回答,实在是太精彩了,我就充分肯定学生“善于联想,善于发现”的闪光点,实行鼓励性评价。又如在一课堂上,我让孩子们一边读书一边找出自己已经认识的生字,班上几位同学一边读一边圈划自己已经认识的生字。这时,我及时地评价到:“大家看看这三位同学,他们一边读一边圈划自己已经认识的生字,这叫不动笔墨不读书。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方法。”这时,更多的孩子那起笔一边读一边圈划。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不仅仅表现好的学生得到了肯定和鼓励,更受益的是全班所有的学生。所以,教师应当好伯乐,当一个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的伯乐。
三、巧妙运用语言,注意鼓励性语言的多样性。
对小学的进步、成功、教师要善于使用多种语言以鼓励。如学生回答某个问题不错,我就会用如下语言鼓励:“回答得很准确!”“回答得好极了!“回答了太漂亮了!”“这位同学真会动脑筋!”“多么精彩的发言啊!”等等。有时学生的回答超乎我的意料之外,我就用惊讶的语气鼓励:“真没想到,你的回答会这样精彩!”“你的回答,比老师想的还要好,真不简单!”有时我会把一些学生的思考问题予以归纳,要求全班同学学习。而当学生回答不完全正确时,我不是光挑不正确的'部分评价,而要首先予以鼓励:“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份贡献。另一半,还要再想一想。”“你读得真准确,如果声音再洪亮些就好了。”如果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我也尽可能找出积极因素,如:“动了脑筋,但答案有误。”“敢于积极发表意见,非常勇敢。但考虑问题的思路错了,要加油!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成功!”有些学生,平时极少发言,偶尔举手发言,又可能出错,我的评价更要着重鼓励主动发言的行为,而不要在发言质量上有太高的要求。
总的来说,课堂即时评价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体贴学生学习时的心理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从而为语文课堂添新的活力。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19
历时五天的教学实践考察活动已经落下帷幕。回顾五天的活动,意义非凡,在这短短的五天里,使我获得了许许多多的收获、感悟。
给我们上示范课的有升级、县级教师,也有普普通通的老师,每位老师各有所长,但是他们都是我的模范,课堂上的展示让我耳目一新!能够聆听他们讲课是我的荣幸!
五天来,收获颇多,现总结如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熟悉教材,熟读教材,运用教材,挖掘教材。几天以来,为我们授课的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让我自愧不如,形影渺小。
2.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要上好一堂课,准备一定要非常充分。在示范课中,授课老师的思路清晰,设计优化,既重视学生学习的行为,又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学生思维受到启迪,这给我了很大的启发。
3.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既抓双基,又重启发思维展示的淋漓尽致,让我羡慕不已。
4.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的导入,更胜一筹。适当的`多媒体展示,形象、直观、生动,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中,效果很好。
5.注重学生养成教育、情感培养。师生之间情感浓浓。
6.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课堂上书声琅琅,听、说、读、写、练有机结合。教学氛围很好。
总之,这次活动还有很多的地方值得体会,举不胜举。我觉得和他们相比,自己各个方面都很逊色。虽然不能全搬用,但它给我很大的启示。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更新、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竭尽全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20
本学期,我担任万里小学五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任教一学期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上课时我充分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如上课时的小组内质疑解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让集体来解决;小组合作,让学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学习的乐趣。
另外,在课堂上也特别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差,比如说常写错别字,写文章病句多,表达不清晰等等。本学期我注重了这方面的训练。训练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再如对生字的教学方法多样,有比较法,有重点突破法,有归类法等等。总之是想办法让学生记住易错的字。在整个过程中都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研究。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指导学生朗读不到位。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感受和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缺乏朗读指导,所以学生通过学习后朗读水平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在平时上课时的备课设计中没有朗读指导的设计。通过这学期的教学后,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加强朗读训练这一环节。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
1、缺乏朗读技巧的指点。课文朗读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何通过朗读来体会,除了理解课文内容外,应该要有朗读技巧运用的问题,比如说逻辑重音的处理等。学生对重音的处理也是五花八门。而我平时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默认了学生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这样,学生的朗读水平势必得不到提高。
2、缺乏示范。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老师的示范往往收效很快。但是在课堂上我经常忽视了这点,几乎没有示范读,学生自然收效甚微了。
二、指导学生写作不理想。
作文是用文字或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方式,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用新方式表达新思想。它要求老师通过创设的情境,使学生能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础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写起作文来就难免空泛。细致的观察带来了学生具体的描写,不同角度的观察产生了不同的形象创造。想象是由当前的人或事物,想到其他的人或事物的过程。它是探索和创造的一把重要钥匙,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联想开始的。联想对排除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也是提高中作文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与他们的联想能力薄弱有一定关系。从多角度有体裁上的、内容上的、主题上的。许多事实证明,变换角度能导致发现和创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想象丰富,学会全面地考察事物。
教学是艺术,反思是为了明天,是为了学生,为了自己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下个学期,我将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继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继续新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相长,乐此不疲。其具体打算是:
1、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4、很好的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21
在我今年接手的新生中,有一个学生在日记里这样问道:“老师,你为什么没有领着我们一句一句地来分析课文呢?我认为你应讲得再细点,这样我们会理解得更好。”这说明学生已正在由过去的被动接受、消极存贮知识的“记忆仓库”向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反驳老师的新型学生转变。
今日的小学语文教育无疑加强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在他们的口头表达上更突出一些。不论是开学时的自我介绍,还是课堂上的发言都已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也初见成效。以今年的新生为例,他们对朗读的要求知道得更多,表现得也更好些。
应该说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与过去“应试教育”时的教学相比,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在其中我们还是觉得有几点不足:
第一,拼音教学还有待提高,这一问题在近几届的学生身上都有很明显的'表现。例如:韵母iou、uei、uen在前面加上声母进行拼写的时候,应写成iu、ui、un,而很多学生却仍把中间的字母拼写上去。再如以“i”开头的韵母,如拼写时前面没有声母,应把“i”大写,如“夜”应拼成“Ye”而不是“Yie”等等。
第二,常用字词掌握不准确。如“以”、“已”的用法不分,经常错写成“以经”、“已后”。总之,错别字现象较为普遍,因为先入为主,这些错误在初中阶段纠正起来很困难。
第三,小学语文教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观察力及领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体验生活。这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作文时,无论写家庭生活还是写学校生活,选材仍然狭窄,内容也不新鲜。
希望小学的语文教学在注重对学生能力、创新精神培养的同时,能进一步加强基础教学,因为只有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22
历时五天的教学实践考察活动已经落下帷幕。回顾五天的活动,意义非凡,在这短短的五天里,使我获得了许许多多的收获、感悟。
给我们上示范课的有升级、县级教师,也有普普通通的老师,每位老师各有所长,但是他们都是我的模范,课堂上的展示让我耳目一新!能够聆听他们讲课是我的荣幸!
五天来,收获颇多,现总结如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熟悉教材,熟读教材,运用教材,挖掘教材。几天以来,为我们授课的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让我自愧不如,形影渺小。
2.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要上好一堂课,准备一定要非常充分。在示范课中,授课老师的思路清晰,设计优化,既重视学生学习的行为,又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学生思维受到启迪,这给我了很大的启发。
3.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既抓双基,又重启发思维展示的淋漓尽致,让我羡慕不已。
4.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的导入,更胜一筹。适当的多媒体展示,形象、直观、生动,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中,效果很好。
5.注重学生养成教育、情感培养。师生之间情感浓浓。
6.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课堂上书声琅琅,听、说、读、写、练有机结合。教学氛围很好。
总之,这次活动还有很多的地方值得体会,举不胜举。我觉得和他们相比,自己各个方面都很逊色。虽然不能全搬用,但它给我很大的启示。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更新、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竭尽全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23
本届这个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很差。全班有五位学生对汉语拼音几乎是一窍不通,还有的学生更不知道什么是作文,更有一部分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大部分学生有一个特大的缺点——懒:懒得做作业,懒得看课外书,懒得在早读、晚读时读书,懒得在上课回答问题,懒得动脑思考问题。这样的学生,也许是从小养成的一个“习惯”吧。想想,要把这样的学生教好,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孩子的父母,对得起自己领取的薪水,对得起祖国的未来,对得起新世纪的接班人。
一、最关键是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及思想教育
有句人人皆知的话:磨刀不误砍柴功。有人说,孩子不聪明,无论如何也是学不好知识的。也有人说,学生的智力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的确如此,但还有一点大家都忽略了。“学习”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我要求学生在睡前把第二天要完成的任务列出来,在第二天的时间里就要完成当天的任务,然后在睡前再回想今天的任务是否完成了,完成得怎样,是否达到自己的要求,最后作好明天的计划,如此下去就会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两天后,大概有八位学生做到,一周后,只有一位学生做到。这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最重要的前提之一,也是最有效之法。
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自己在坐在教室,四面有墙壁挡风遮雨,什么风雨都不怕,而自己的父母此时正在何处呢?能向你一样舒舒服服地坐着吗?自己花父母的一元钱,是父母用了多少滴汗水换来的呢?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从而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做好扶优转差工作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吃不饱”,而成绩差的学生又常常“吃不了”。这就给我们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必须保证优生够吃,差生能吃。不然,都会有意见的。我常常用的方法,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可以自选一些操作实践题,使之能够有所为。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十分有效,来期还将大力推广应用。
三、上好课是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因此,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采取了这样的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语文是语言。因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四、取得的成绩
这次期末考试试题容易,使学生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超过自己想象的成绩。
再想想自己的努力也没有白费,这个班学生的基础与另一个班学生的基础相比,是差了一大截的距离。取得的成绩,也许是这学期试题过于容易,老师、学生都不能掉以轻心。
五、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24
我自认为是个比较爱学习的人,毕竟不管从年龄上说还是从教龄上算自己都是比较年轻的,需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我一向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这次也不例外,当校长告诉我有一个出去听课学习的名额打算给我时,我毫不犹豫的欣然接受了。
我参加的是“山东省第五批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选课堂教学现场会”,五天我的任务就是听课,一天八节课,那可真叫一个过瘾啊!
回来后,本学期刚领的一本听课记录已被我密密麻麻地记满了。翻看着这几天沉甸甸的收获,那一堂堂精彩的课又浮现在眼前……
最令人震撼的是那节《军神》,文字与录像的结合再加上老师那动情的语言不仅是学生,在座听课的老师也被带入了文中。
《麻雀》中老师多次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自己想像成小麻雀或老麻雀设身处地的去体会当时情形的危机和老麻雀的勇敢伟大。
《从现在开始》一课,这是一节低年级的课文,老师对字词的训练非常扎实,形式灵活多样。同时老师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的指导。课堂上老师语言生动亲切,创设情境使学生把自己想像成小动物。尤其是在问到猫头鹰当上大王后小动物们的感受时,老师直接亲切地问:“小动物们,这一个星期下来,说说你们的感受好吗?梅花鹿呢?美丽的孔雀呢?小斑马呢?”老师直接与学生以小动物的身份进行对话来体会猫头鹰和袋鼠当大王时他们的叫苦连天,以及小猴子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去年的树》是一篇小童话,课文篇幅短小但十分感人,老师多次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使童话中的人物在学生眼中生动起来,更让学生读出了文字背后更加丰富的内容。比如:在这茫茫的追寻路上,小鸟可能遇见什么?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此时她会想些什么?在灯火没有完全熄灭前,帮大树写写他的心里话向小鸟讲述分别后的经历,写写曾经的往事或表达对小鸟的思念……像这样的几个环节把学生带入了课文中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此外还有《狼和小羊》《地震中的父与子》《白鹅》《狐狸和乌鸦》《猫》等精彩的课。
回过头来想想,我发现成功的课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
1、教师对教材挖掘比较深,比较透,理解到位。准确把握了训练的重点难点并通过各环节有效地落实。
2、对学生的训练比较扎实。尤其是低段的字词训练,朗读指导,高段的阅读写作方法指导等都很到位。另外,课上老师还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3、教师都具有较好的自身素质,无论是朗读、板书还是课堂上一句简单的评价语都是一个闪光点。老师得体准确的语言,饱满的激情总能把学生带入情境,走进与文本的对话中。或许是因为这一直是我的一个缺陷的缘故吧!我总是格外关注老师在课堂上的情感。一节成功的课需要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也只有这样才能打动别人,才能称得上是一节好课。
与之相背的当然就不能称得上好课了,听课过程中还有一点体会非常深,由于上课的是全省各地的老师,所以带着各地方音的普通话听起来特别刺耳。标准的普通话也应该算做教师素质的一个方面吧,我真庆幸不是听全国的课否则我的耳朵会更惨……记得上师范时,老师就告诉我们,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如果连老师都说不好又指望谁去推广普通话呢?那就从我做起吧!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25
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
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经历备课转折一关的时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说,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语文课虽然难,但是也有收获成果的乐趣。难并快乐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标准中又说: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
三、寻求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
要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为此,教师需要经常结合阅读教学,了解学生阅读动向。
一次,新的语文书发下后,学生新奇,从头到尾把它读了一遍。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衣袋里塞满了虫子?”我翻开苏教版语文书第九册,看到了《塞满昆虫的衣袋》一文,眼前一亮。原来课外阅读兴趣的根源就在这里。于是,我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故事来阅读,跟学生一起,在网上观看科学家研究科学录像和影片。这样,科学家热爱科学的精神,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领悟了。
四、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
课外阅读要讲究最佳机会。这一最佳机会,因学生、教师、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一句话,教师要根据教学意境来确定课外阅读的最佳机会。这个意境的一般表象是:学生阅读兴趣应处于高潮、亢奋的时机。每天早晨,我一到学校,就去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天,我偶尔听到两位学生在争论谁学的古诗多。一个说:“我会背于谦写的《石灰吟》!”另一个说:“我会背王冕写的《墨梅》!”一个又说:“我会背王维写的《鹿柴》!”另一个又说:“我会背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我豁然开朗:原来,读书兴趣的源泉就在这里——听和看。于是,我赶忙从学校的阅览室里,借来了十多本《古诗集》,发给学生轮流去读。在几个礼拜中,全班45位学生,都把十来本《古诗集》看完了。正在此时,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次诗歌朗诵会。结果,同学们争着朗诵,多的能朗诵三十几首古诗,还有声有色。趁此机会,我向全班学生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从现在开始,同学们可以每周一次,去阅览室借书看。一时间,班上读书之气蔚然成风。
五、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通过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摸索出了几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编写提纲法。主要给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纲。
2、卡片摘录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卡片上。
3、符号代替法。即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设计多种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
4、批语注释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字。
5、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
6、剪贴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脉、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总之,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其意义、作用是非同寻常的。课外阅读“天地广阔”这必将是提高语文素质的又一新篇章。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26
一、略读课文教学不等于略读
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略读课文从内容到形式都较为浅显,这样正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阶梯,为他们创设了更好的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的那样:“略读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并不等于说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略读是国文课程标准里面规定的正项工作,哪有不需要教师指导之理?”“学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东西,教师完全可以不讲。学生了解不透、领会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师给以指点和引导。”也就是说,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的求知状态时,教师要做到“要言不烦,启发几句”,使学生茅塞顿开;对于那些攻不破的“堡垒”的内容,教师还必须进行“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特别是在难点的地方,教师若能善于点拨,那化解的过程将会是略读课堂最亮丽的环节。
二、自主阅读不等于自学
略读课文教学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探究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当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学生有自主实践的空间,教师需要恰到好处的引导。
三、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不等于学生的学习目标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链接,然后把问题明确化,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这篇课文也就学完了。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才真正的认识到:这是把学生的学习目标等同于教师的教学目标了!那样必然是肤浅的!这是我通过这次学习对略读课文比较粗线的理解,当然对于其它课型的收获也很多,只是需要时间慢慢进行消化理解。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向课题组学习、交流,让这些课型越来越深入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27
听了刘洁老师关于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策略的报告后,使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语文知识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我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我知道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老师的自身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针对拼音教学这一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汉语拼音教学是低年级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教学手段,使学生活泼主动地获取知识、求得发展的多边活动。要想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果与效率,取得教学的整体优化,就必须遵循汉语拼音教学规律。
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
在教学单个拼音字母时,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认识有限,课堂上往往呈现一片嘈杂声,正确的发音,非正确的发音,充斥耳旁。此时,我们一个问题(是怎样发出这个音的?)抛下去,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老师这儿来。他们会用心地听老师的发音,仔细地观察老师口型的变化。然后自己去尝试发音,去体会发音过程,探索发音的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上找到新的未知点,从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例如,我们在教学aoeiu时,尝试着让学生自己看图编儿歌体验发音的方法。当然,学生看图编儿歌之前,教师要做个示范,讲清一些编写要领,让学生在本来感觉到没什么可学时,接受新的挑战。在教单韵母a时,我先编儿歌:小红练唱,嘴巴张大aaa,然后让学生自己学习编儿歌。学生通过看图观察,体验发音,编出了儿歌:
公鸡打鸣,嘴巴圆圆ooo。
白鹅照镜,嘴巴扁扁eee。
妈妈晾衣,上下对齐iii。
乌鸦衔食,嘴巴小小uuu。
二、让学生把现有的经验和新的事物联系起来
在教学拼音部件的字形时,我除了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情境图找出与拼音部件相似之处外,还让学生回忆一下在家里、在幼儿园里、在街上、在公园里等生活中与拼音部件相似的事物。他们有的说“i”像高尔夫球杆,有的说“y”像妈妈晾衣的撑杆,还有的说“m”像麦当劳的标记,“n”像柯达彩色胶卷的标记……当单调的拼音字母与儿童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时,学生已牢牢记住了拼音部件的样子。同样,在教学拼音第二课整体认读音节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音节组词,学生组出了阿姨、鳄鱼、五一等词,他们在学习拼音第二课时,一下子就学会了7个音节词,他们的成就感会是多么的强烈。
三、充分利用情境图丰富学生语言和内心感受
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情境图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语言并把它有机地与学习汉语拼音联系起来。学生在看图学拼音说话中,由一个词发展到一个短语,由一个短语发展到一个长句,由一个长句发展到一个句群。如我在教学gkh时,在学完字母和规定的音节后,出示了以下几个词和短语:“鸽子”“咕”、“哥哥和我”、“椅子”、“喝”、“壶”。任意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看图猜一猜,连线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连。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室里安静了好一会儿,学生们茫然地望着我。很明显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做。这时,老师做了个示范,把“鸽子”——“咕”连在一起,说:鸽子咕咕叫。霎时,孩子的眼睛一亮,小手纷纷举起。一个孩子走上台,把“哥哥和我”——“椅子”——“喝”连在一起说:“哥哥和我坐在椅子上喝水。”又一个孩子上台,把“渴”和“湖”连在一起,说:“小蝌蚪快活地在湖里游来游去。”这种学习活动给学生们带来的刺激颇大,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有趣的活动。
四、找出合作点,初建合作意识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拼音教学中能不能进行合作式教学?我们边教边进行探索。通过实践,我们渐渐明白,拼音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合作式学习。
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我体会到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的精神,给了我们教师教学创造的空间,给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这个载体中,教师、教材、学生是一个有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整体。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28
历时五天的教学实践考察活动已经落下帷幕。回顾五天的活动,意义非凡,在这短短的五天里,使我获得了许许多多的收获、感悟。
给我们上示范课的有升级、县级教师,也有普普通通的老师,每位老师各有所长,但是他们都是我的模范,课堂上的展示让我耳目一新!能够聆听他们讲课是我的荣幸!
五天来,收获颇多,现总结如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熟悉教材,熟读教材,运用教材,挖掘教材。几天以来,为我们授课的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让我自愧不如,形影渺小。
2.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要上好一堂课,准备一定要非常充分。在示范课中,授课老师的思路清晰,设计优化,既重视学生学习的行为,又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学生思维受到启迪,这给我了很大的启发。
3.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既抓双基,又重启发思维展示的淋漓尽致,让我羡慕不已。
4.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的导入,更胜一筹。适当的多媒体展示,形象、直观、生动,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中,效果很好。
5.注重学生养成教育、情感培养。师生之间情感浓浓。
6.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课堂上书声琅琅,听、说、读、写、练有机结合。教学氛围很好。
总之,这次活动还有很多的'地方值得体会,举不胜举。我觉得和他们相比,自己各个方面都很逊色。虽然不能全搬用,但它给我很大的启示。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更新、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竭尽全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29
本学期,我担任万里小学五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任教一学期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上课时我充分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如上课时的小组内质疑解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让集体来解决;小组合作,让学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学习的乐趣。
另外,在课堂上也特别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差,比如说常写错别字,写文章病句多,表达不清晰等等。本学期我注重了这方面的训练。训练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再如对生字的教学方法多样,有比较法,有重点突破法,有归类法等等。总之是想办法让学生记住易错的字。在整个过程中都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研究。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指导学生朗读不到位。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感受和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缺乏朗读指导,所以学生通过学习后朗读水平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在平时上课时的备课设计中没有朗读指导的设计。通过这学期的教学后,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加强朗读训练这一环节。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
1、缺乏朗读技巧的指点。课文朗读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何通过朗读来体会,除了理解课文内容外,应该要有朗读技巧运用的问题,比如说逻辑重音的处理等。学生对重音的处理也是五花八门。而我平时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默认了学生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这样,学生的朗读水平势必得不到提高。
2、缺乏示范。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老师的示范往往收效很快。但是在课堂上我经常忽视了这点,几乎没有示范读,学生自然收效甚微了。
二、指导学生写作不理想。
作文是用文字或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方式,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用新方式表达新思想。它要求老师通过创设的情境,使学生能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础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写起作文来就难免空泛。细致的观察带来了学生具体的描写,不同角度的观察产生了不同的形象创造。想象是由当前的人或事物,想到其他的人或事物的过程。它是探索和创造的一把重要钥匙,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联想开始的。联想对排除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也是提高中作文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与他们的联想能力薄弱有一定关系。从多角度有体裁上的、内容上的、主题上的。许多事实证明,变换角度能导致发现和创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想象丰富,学会全面地考察事物。
教学是艺术,反思是为了明天,是为了学生,为了自己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下个学期,我将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继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继续新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相长,乐此不疲。其具体打算是:
1、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4、很好的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30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也就几十年的时间吧,经验说不上,只是有几点心得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教学理念方面:我一直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式行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如果总是强调学生必须背过、必须默写过,必须理解等等,看似在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实际上却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压力,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任务,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样就容易扼杀学生那份对语文的发自内心的喜爱与迷恋,因而就抹杀了语文教学的初衷——语文素养的培养。
我认为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尤其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容易起到感染、熏陶作用。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精彩所在,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精彩之处,用心去体会、揣摩,发现其中的美,发现那种美的表达方法。从而使学生爱上读文章,爱上欣赏,甚至希望并学会去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了解文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文章的写法,达到从知识到精神的成长。
教学方法方面: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了良好的教学理念,具体的方法则是千姿百态的。对于不同群体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环境采取的方法自然不同。我们语文课本上,对于不同的年级自然所配备的教材内容都是符合相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他们来说,理解文章的内容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教授课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及领悟到的东西,老师所要指导的就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或遇到的问题。当然对于重点的把握,教师应该视情况加以引导。在学生自主理解体悟的同时,教师应该有意的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写法、特点,领悟到如此表达的优势,从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学习和写作及表达的方法。这样我们就不是单纯的教课本、教课文内容,而是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学生自我表达的方法。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输入,同时还学会了输出,也就是运用。
当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导语、创设的教学气氛了等等,都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激情在里面,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摸索。
总之,我们还是应该本着学生本位思想,一定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读书,学会学习,学会运用。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31
作为一个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即将走出校园,真正的踏上工作岗位,心中有无限的不舍,也有无限的渴望。
经过为期数月的实习训练,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老师的快乐,也体会到了工作的难与累。然而,一个毕业生,终究要走向社会,面对现实的。在这几个月的实习生涯中,作为一个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老师,有太多的体会和感悟,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学心得。
首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相当重要的。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五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比如,学习一篇多角色的课文时,可以让同学们分角色的阅读,甚至表演,这样,学生们的兴趣大增,如身临其境,能更深切的理解课文,而且也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促进团结。这对孩子们来说,学习无疑变成了一种快乐,达到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其次,变换形式,是另一种有效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在“玩”中学,是吸引学生注意的一个极佳的方法,也是五年级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
第三,教师是学生的一个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文。记得在教《和时间赛跑》这一课时,由于开始时用钟表等道具的正确引导,学生们最终正学的理解了时间的宝贵,时间一去不复返,对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达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忽视了学生的感情深度问题,一开始就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于我的引导有些偏颇,结果不甚佳。
还有,就是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一不二,学生对老师唯言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教学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就要民主化。在教学中,我没有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要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创设平等的氛围,消除老师的神秘感和权威性,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对于他们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说服,这样学生就会敢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会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而且,还要融入学生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放下长者的威严,去掉严肃的表情,和学生们成为朋友,很多时候,以朋友的身份教学,效果也是很好的。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达到的教学效果也是可观的。
然而,毕竟我只是一个实习语文教师,教学经历有限,心得也有许多不足或偏差之处,不足以与大家公论,总结的这么些,或许也不能表现些什么,但是希望与大家分享,共同体会语文教学这一门艺术。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32
作为一个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即将走出校园,真正的踏上工作岗位,心中有无限的不舍,也有无限的渴望。
经过为期数月的实习训练,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老师的快乐,也体会到了工作的难与累。然而,一个毕业生,终究要走向社会,面对现实的。在这几个月的实习生涯中,作为一个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老师,有太多的体会和感悟,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学心得。
首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相当重要的。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五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比如,学习一篇多角色的课文时,可以让同学们分角色的阅读,甚至表演,这样,学生们的兴趣大增,如身临其境,能更深切的理解课文,而且也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促进团结。这对孩子们来说,学习无疑变成了一种快乐,达到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其次,变换形式,是另一种有效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在“玩”中学,是吸引学生注意的一个极佳的方法,也是五年级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
第三,教师是学生的一个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文。记得在教《和时间赛跑》这一课时,由于开始时用钟表等道具的正确引导,学生们最终正学的理解了时间的宝贵,时间一去不复返,对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达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忽视了学生的感情深度问题,一开始就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于我的引导有些偏颇,结果不甚佳。
还有,就是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一不二,学生对老师唯言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教学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就要民主化。在教学中,我没有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要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创设平等的氛围,消除老师的神秘感和权威性,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对于他们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说服,这样学生就会敢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会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而且,还要融入学生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放下长者的威严,去掉严肃的表情,和学生们成为朋友,很多时候,以朋友的身份教学,效果也是很好的。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达到的教学效果也是可观的。
然而,毕竟我只是一个实习语文教师,教学经历有限,心得也有许多不足或偏差之处,不足以与大家公论,总结的这么些,或许也不能表现些什么,但是希望与大家分享,共同体会语文教学这一门艺术。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33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责任之重大。,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该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根据教材及我班学生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体现编者意图。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文,根据大纲、编者意图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去追踪作者的思路,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
四、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我摸索出了几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1、编写提纲法。主要给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纲。2、卡片摘录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卡片上。3、符号代替法。即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设计多种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4、批语注释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字。5、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6、剪贴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脉、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34
作为一名多年教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低年级教学时识字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多认少写,及早阅读”,即把“认写同步、全面要求”调整为“认写分开、多认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识字提速”,有利于小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及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的阶段。近几年,我有幸教一年级语文,一段的识字教学我感受颇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看起来很容易,其实并不然。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我要想让孩子更多的识字量,在教学中要多种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性,使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识字教学,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调动学生生活经验,联想识字。
语言文字源于生活,最终还应该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记效率,还可以使他们灵活运用。例如,教学“玉米”的“玉”字时,我问:“你们认识这个东西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我知道,这是玉米。它在春天播种,到夏天就可以吃了。”“玉米味道很好,又香又甜。”“玉米还可以磨成面蒸成馍,还可以做成爆玉米花??”这个教学过程涉及到了学生的生活领域,调动了学生对“玉米”的感性经验,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35
在我今年接手的新生中,有一个学生在日记里这样问道:“老师,你为什么没有领着我们一句一句地来分析课文呢我认为你应讲得再细点,这样我们会理解得更好。”这说明学生已正在由过去的被动接受、消极存贮知识的“记忆仓库”向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反驳老师的新型学生转变。
今日的小学语文教育无疑加强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在他们的口头表达上更突出一些。不论是开学时的自我介绍,还是课堂上的发言都已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也初见成效。以今年的新生为例,他们对朗读的要求知道得更多,表现得也更好些。
应该说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与过去“应试教育”时的教学相比,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在其中我们还是觉得有几点不足:
第一,拼音教学还有待提高,这一问题在近几届的学生身上都有很明显的表现。例如:韵母iou、uei、uen在前面加上声母进行拼写的时候,应写成iu、ui、un,而很多学生却仍把中间的字母拼写上去。再如以“i”开头的韵母,如拼写时前面没有声母,应把“i”大写,如“夜”应拼成“Ye”而不是“Yie”等等。
第二,常用字词掌握不准确。如“以”、“已”的用法不分,经常错写成“以经”、“已后”。总之,错别字现象较为普遍,因为先入为主,这些错误在初中阶段纠正起来很困难。
第三,小学语文教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观察力及领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体验生活。这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作文时,无论写家庭生活还是写学校生活,选材仍然狭窄,内容也不新鲜。
希望小学的语文教学在注重对学生能力、创新精神培养的同时,能进一步加强基础教学,因为只有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36
历时五天的教学实践考察活动已经落下帷幕。回顾五天的活动,意义非凡,在这短短的五天里,使我获得了许许多多的收获、感悟。
给我们上示范课的有升级、县级教师,也有普普通通的老师,每位老师各有所长,但是他们都是我的模范,课堂上的展示让我耳目一新!能够聆听他们讲课是我的荣幸!
五天来,收获颇多,现总结如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熟悉教材,熟读教材,运用教材,挖掘教材。几天以来,为我们授课的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让我自愧不如,形影渺小。
2.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要上好一堂课,准备一定要非常充分。在示范课中,授课老师的思路清晰,设计优化,既重视学生学习的行为,又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学生思维受到启迪,这给我了很大的启发。
3.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既抓双基,又重启发思维展示的淋漓尽致,让我羡慕不已。
4.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的导入,更胜一筹。适当的多媒体展示,形象、直观、生动,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中,效果很好。
5.注重学生养成教育、情感培养。师生之间情感浓浓。
6.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课堂上书声琅琅,听、说、读、写、练有机结合。教学氛围很好。
总之,这次活动还有很多的地方值得体会,举不胜举。我觉得和他们相比,自己各个方面都很逊色。虽然不能全搬用,但它给我很大的启示。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更新、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竭尽全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