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精选2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
社区位于经济繁荣、交通便捷的越江路口的东北侧,属港闸区政府所在地,2005年由盛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社区拥有300㎡的办公用房、300㎡的居民活动室和250㎡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小区内小型公园、休闲广场和室外健身场所错落有致;在绿化率达到40%的绿地上遍布名贵花木、亭台楼阁和小桥流水,是一个环境优美、适宜人居,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绿色园林社区。
如何把社区管理好维护好是社区党支部和作为支部书记的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认为只有不断加强社区居民教育,不断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才能达到造就文明居民,建设文明和谐示范社区的目的。如何开展居民素质教育,我有三点感想: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通过拉横幅,橱窗板报、宣传手册资料展示,开放图书室、阅览室、走访住户、举办社区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地开展宣传和教育,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帮助居民认识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必备素质。明确学习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文凭,为了就业创业,更重要的是提高素质,开发潜能和提升人生价值,拓展生活领域,丰富生活内涵,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美好家园。通过宣传,激发居民自主接受新知识,自觉争做文明人的热情,社区教育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依托载体,齐头推进
一是要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居民的政治素质为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面向社区全体党员和居民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理论、政策方针、形势任务等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利用端午、七一等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端午前夕5月23日,我社区组织党员代表、军属代表23人举行了“大家齐动手、文明过端午”为主题的包粽子比赛,通过活动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激发居民的爱国情感。6月28日我社区党支部与交警三大队部分民警一起登上苏通大桥观景平台,一起参观了苏通大桥展览馆亲身感受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二是要依托共青团妇等组织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以提高居民道德情操为目标,广泛宣传20字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60字规范;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加强道德修养;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强化全体居民的“诚信”意识,积极培育以“包容会通、敢为人先”为核心理念的南通城市精神;广泛开展“读书明理,革除陋习,走向文明”的读书活动;今年五月份组织群众参加了港闸经济开发区《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的征文活动以及书法、绘画比赛。通过活动将道德建设落实到社区居民的具体行动中,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6月10日,我社区召开了“新市民、新形象”暨“文明结对共建”座谈会,提升新市民素质,发动党员群众使弱势群体得到帮助。6月18日,我社区开展了文明礼仪知识竞赛,40名以妇女代表为主的居民参加了比赛活动。社区退休女工徐秀英获得了第一名。
三是依托科普、司法、综治等组织,大力开展科学知识、法律知识教育。以“讲科学生活、建文明社区”为主题,面向全体居民开展普及科学知识教育。今年“科普活动月”、“科普活动周”期间我社区邀请城西医院医生和地震局顾朝军处长分别作了“预防慢性病”和“居安思危、防震减灾”知识讲座等系列活动;开展律师、法官、消防、警务、交警进社区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活动;充分发挥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校外辅导员的作用,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校外普法教育。暑假期间我们将邀请社区民警和区安全局领导为青少年学生作法律知识和安全知识讲座,同时开展《我为社区献一计》征文比赛活动。
四是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把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加强就业能力培养。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要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和就业能力。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2
摘要:当今的大学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能否进步发展,一个社会能否稳定健康的制约因素。而当今大学的育人理念不仅受制于当今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变化,也更多的受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的影响。作为国家新一代的青年,国家明日发展的希望,为了自己青春羽翼的逐渐丰满,我们在大学里激扬自己人生中这段最青春的日子。而大学所给我们的应该是教会我们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更高层次的,是教会我们如何拥有中国独特的文化素质。那么我们要如何定义文化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发展现实意义何在?我们又要如何为大学生人才培养找准前进的方向?现在以一种更加客观冷静的态度回头审视文化素质教育尤为必要。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实意义;方向;途径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大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的教育。我国从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文教育的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影响到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以往大学教育存在的专业口径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单一、评价体系偏颇、文化陶冶淡化等问题。它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
新形势下,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各方面的任务一个比一个多,各方面的负担一个比一个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等。学生过分重视花哨的校园活动,而忽视了对自己内在的培养,忽视了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忽视了自己对于已有知识的运用和创新。
(二)大学教授要忙着搞职称,忙着搞研究,看似一个比一个忙,其实是把大学的本质和根本使命给忘却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们的引导和传授作用却在职称、研究的压迫下消失殆尽。他们忽视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加忽视了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志在必行,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其如何做人。
(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重要转折的时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人们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却使得人文教育却受到冷落,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现象,并随之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因此各国采取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精英,所以高等教育助大学生精神成人是高等文化教育的使命。大学教育,重在传承文化,追求真理。大学要培养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要培养道德健全的人适应时代的需要显得尤为必要。杨叔子曾表示:中国要办好大学,依赖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基础知识的全面扎实,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可见,加强文化素质正是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作为迎接新时代挑战的主阵地和生力军,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创新精神,即在文化素质教育中重视引导学生求新、求变,让学生在其中自己解决问题,给其创造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民的素质,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及途径
(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
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而且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认同感。我们要通过优化社会大环境、创建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等手段,使大学生感受、理解、热爱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课程设置要由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逐步向重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方向转变。通过多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美英等国高校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值得我们借鉴。如哈佛大学的“共同基础课”五类课程中,文学与艺术和外国文化是其中的两类;牛津大学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从民族的发展高度,学校应该像重视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那样重视人文课程,加强投入、纳入制度化管理,实行统一考试,考试结果与授予学位挂钩。
(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他在本专业研究中的深度与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准确把握。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感,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
(四)政府、社会、高校联手参与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良好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人人参与,推动良好人文氛围的形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和优良的环境。
作为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
现代人文素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精神。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从全社会来讲,整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要重视培养良好人文素养的氛围,在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体严肃地负起推进提升人文素养的责任。
所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应该“转识成智、化性为德,以业为志、由技入道”。从根本上讲,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重在回归大学之道,弘扬大学之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谓大学;万物并育,化成天下,是谓大爱!)。让大学生真正的在大学中学会做学问,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只有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与改进才能逐渐实现真正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3
六月二号对于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第一次参加了拓展训练,虽然只有一天,但这一天将让我受用无穷。
曾听说过我们学校有这样的活动,但只是听说,并且从同学的口中得知一个字,就是玩,我不赞同他们的说法,我认为这个活动真的很有意义,给了我们真正挑战自己的机会曾听说过我们学校有这样的活动,但只是听说,并且从同学的口中得知一个字,就是玩,我不赞同他们的说法,我认为这个活动真的很有意义,给了我们真正挑战自己的机会和平台,激发我们在困境中的潜能,让我们更相信自己,更懂得团体的力量。
在大学里,我们不光学会的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怎样去生存,懂得生存的意义,并且要选择一个好得生存方式是很重要的,拓展中我学会了很多,尽管我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精神没有调整好,下面介绍一下我们一天的战斗成果。
早上大家都很早的在校门口集合,张老师和孙老师带着我们坐着车去往江北的一个公园参加训练,在车上我们吃着早餐到达目的地,等待我们的是一个教练,看起来很严厉,让我们排队,报数,分成了两个对队,之后给我们带到了另一个场地,另一个教练领我们做了一个像魔术一样的游戏,我们都不知道到为什么,只知道听从他的指挥就能成功。接下来我们就进行我们的`团体活动了,我们的团队有着一个响亮的队名亮剑,对训是侠剑相逢,亮剑必胜,是不是很有气势呢!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还高唱队歌我相信开始了一天极具挑战的训练。
第一个项目,信任背摔
这是一个让彼此信任的项目,每个人都会从那个固定的高度背对着其他人笔直的躺下去,其他人要搭成人床在下面接住他。每个上台上的人都要有其他伙伴的加油,拍着面临挑战的人说xx,你真棒,你是我们的好榜样,加油加油加油!当台上的人问到:准备好了吗?,台下所有组成人床的同伴异口同声地回答准备好了,请相信我们!321这是一种承诺,台上的人就躺下去,在上面的人真的感到担心,几乎每个人下来时都有尖叫,甚至下来很久了,腿还在抖,但是大家都很安全,没有一人受伤。
承诺体现了一种责任感,团队同伴的承诺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勇气、力量和信心的源泉。当说出自己的承诺时,相当于把自己的人品、公信力、责任心置于公众的考验中。在人的一生中,有一些东西是值得誓死捍卫的。 第二个项目,高空抓杠
这是一个看似非常危险的项目,保证不会出现危险。 在空地上竖立一根8米高的铁杆,要求我们爬上铁杆,站到铁杆顶端的一个大概直径为20厘米圆盘上,然后在空中跃起,抓住前方1.5米远的单杠。到达场地时,我真不觉得害怕,队长第一个上去,我在下面一直盯着看,当他蹲在圆盘上时候,那根柱子就不停的摇晃,慢慢的站起来,但柱子晃得越来越厉害,越来越害怕,这时教练告诉队长,不要害怕,不是杆动,是腿再抖。到我上的时候,这是我才知道当别人站在高杆上,在底下观看的人似乎会觉得很简单、很容易。在自已身处其位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心竟然如此地狂跳、腿也不听使唤地抖动。我真的很害怕我会掉下去,但是我在教练的指挥下,最后真的成功的上去了。
从这个活动中我懂得了一切的困难只是所谓人们看到的困难,只要自己亲身去体验,总结经验,找到对的方式方法,敢于挑战,你就可以成功。 第三个项目,穿越电网。
在两棵树之间挂着大格子的网,是个格子,要求我们所有人不碰网的条件下每个人都要过去,其实这个活动就是看似简单其实很难的活动,因为教练又特别实事求是,给我们40分钟完成这个活动,刚开始我们一点经验也没有,只是有点想法,然后一遍遍的试,只要有一个人碰网就得所有人重新再过。一次次的重来,一次次的失败,虽然我们的队里有两个很胖的队友,但他们通过努力一次次的都过来了,看着他们真的努力。最后在教练的指示下,所有的人都帮忙,不让有任何疏漏的地方。这一遍真的成功了,大家都特别开心。 这个活动我们懂得了,有些事情不是看似简单就容易成功的,但实践起来却很困难,更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我们的成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得来的,它来的真的不容易。在这里才深深的感受到团体一心的强大力量。 第四个项目,毕业墙。
在这个项目里,我们所有人是一个团队,要求所有人都要攀上4米高的垂直的墙,墙真的很高,必须用人搭成梯子,一个人要上去,必须要4个人当人梯,还要换班当人梯,每个当人梯的人肩膀都很红,甚至都不能碰,有的男生因此都不敢穿衣服,他们真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成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产生了小小的失误,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败笔,这告诉我们生活不会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你就可能永远没有成功,相信失败也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要好好的把握它,这样你接下来的路才更好走。
最后,我得到了教练赠送的小礼物,并为我们每个人颁发了鹰狼拓展的毕业证书,它们不贵重但很有意义,上面有句话,很好,抱怨不如改变,改变别人很困难,但你可以选择改变自己,只要心态好,我想改变自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通过这样一天的训练,我知道了组织这次活动的意义,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凝聚力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4
参悟训练,其实一开始听到这个素质拓展活动时,我只是把它想作一种新式的演讲,再加上由于白天考试消耗了许多精力,我对它是有些抵触的。然而最后却发现它的确的意义非凡。
这一次的活动再次验证了那句话“心态决定一切”。一开始带着抵触的心态,结果活动不太投入,既累收获又有限。然而第二天我转念一想:既然参加活动是改变不了的,那耗时间与吃苦也是一定的了,那何不换一种心态,去接受它,不然就真是一无所获还浪费了时间。
心态调整后,随着活动的进行,对它的认可也越来越高,起初觉得漫长的半天,最后却是觉得还没有尽兴就结束了。也不是后来的活动更有意义,而是一开始的心态,让自己不想去融入,不想去参悟。其实一开始的扎马步便是一个很好的引入——它为什么累?因为它既不是站也不是坐,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形式。就像教官所说:“‘进’又怕吃苦,‘退’又不甘心,瞻前顾后,选择兼而有之。结果既没有‘进’的好成果,又没有享受到‘退’的轻松,到头来只收获了后悔。”其实一开始我是并不相信我能坚持60s的,30s时双腿已经发酸,放弃的'念头已经萌生,但一看其他人都没有松懈,我便咬牙坚持了下来。到了40s时,发现似乎没那么累了。到了50s,腿已经酸到发麻,几乎快瘫倒在地,但有了倒计时,我居然奇迹般挺了下来。其实这也是生活的一个缩影:苦与累是肯定有的,但只要挺过去,便是另一片光明。就算最后有了意外的阻挠,也要咬牙前进,因为放弃便只能前功尽弃,而坚持便还有一线生机,因为也许意外之后就算胜利的“桃花源”。
三立的另一个观念便是“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第二天的活动便让团队二字刻进了我的脑海里。“激情60s”中,虽然被分成了三组进行比赛,一开始确实竞争意识过强,我们组为了赢,有人查手机,为了保密,决绝合作,而后来又提议去录音。开始的氛围我不是很认可,但后来第二轮,隔阂消除,开始合作,到最后等价交换至无私奉献,这才是正真的团队合作与竞争。这也是我一开始的观点:虽然是被分成了三组进行竞赛,但功利没那么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得来的胜利也是不荣耀的。同时本应该是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共同进步。而且尽管被分成了三个组,但不管怎样,我们都是一个班,哪个组赢了,都是XX班这个集体的荣耀,不能只局限于内部,要把眼光放长远,放开阔些。
最后的漫步人生路也是感受颇多。信任是该活动的关键因素,一开始不太信任同伴,行动不快而且还总有磕磕绊绊。后来信任加强,默契提升,道路变得更加顺利,只要有对方牵引,就敢在黑暗中放心奔跑。引导者的互换,也不是生活中的父母,老师与我们的关系吗?现在他们引导我们,我们便要相信他们,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以后他们年迈了,我们便应该用真心去报答,感恩,不辜负他们的良苦用心。
参悟,参与与感悟,这一天不到的经历,将会是我最宝贵的记忆。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5月20日,对于我来说的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参加了郑州拓展训练中心在南阳五道幢拓展训练基地 组织为期两天两夜的`拓展训练营,这两天的所作所为让我懂得了团队的含义。以前总是单纯的认为团队无非等同于合作,现实告诉我并不是这样。当你选择进入一个团队的时候,意味着你将接受一种责任,背负着团队的荣誉,一种承担,团队需要你,你必须毫无保留分付出。它有时会让你欣喜,但这种欣喜往往伴随着艰辛。没有团队成员的合作,没有成员之间的配合,一切都是枉然。
那天大概8点左右出发前往目的地。在路上我们高谈阔论,殊不知等待我们的挑战是什么。当车驶进一个犹如“桃花源”的地方。就是前面所说的南阳五道幢,算得上一个挺不错的风景区。到处可以看见绿色。教官把我们带去训练场地。我们自行组队,我们队的队名叫传闻中的三公主,呵呵,团队里只有三个男生,是不是很有心意。第一个项目是高空项目。大概有6,7米左右。我们需在系上安全带的情况下,走过一座桥。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一般的桥,是由十几块小木板和几个绳子组成的,所以走起来有些晃动。团队里一个一个勇敢的都走了过去,轮到我了,我也没想太多。上去就飞快的走着,突然感觉自己很享受这种漂浮的感觉。尽管团队里有些人还是惧怕这个项目,不过每个人都勇敢的走了过去。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瞬间闪耀在这个团队的每一人身上。第二个项目是找数字。有三十张卡片,每张卡片代表一个数字,卡片可能是英文字母,可能只是图案,需要我们去仔细琢磨。试了5次,我们还是因为时间问题没有成功,但每一次失败后,我们都会总结,把自己心里记住的那张图片与团队每一个商讨。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六次,我们以54秒,第一的成绩完成了这项挑战。第三个项目,是过电网,一张很大由绳编成的网,上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网口。团队需要依次穿过网口,当时我们在做这个项目时,下起了大雨,但我们仍坚持进行,因为每一个网口只能过一个人,所以还是很有难度,因为我们队有三个男生,第一个男生先过去,然后由我和另一人依次帮助女生过网。最后,我。俩再过去。这个计划显然不错,我们试着过去几个人,但却因为一次次的触网,被教官要求集体返回。我们没有气馁,反而变得更加的小心翼翼。最后,终于全队过网,当教官说这个项目的成功率只有30%的时候,我们甭提多自豪。
说说最后的一个项目吧,集体翻过4米高墙。一个极具挑战的项目。刚开始,当我们每一个人站在墙下面时,心里都有些发软,怎么这么高。光滑的平面,没有一点可以支撑的地方,如何翻越。项目开始,我们想了很久,决定做人梯。因为我们外语学院,男生偏少的缘故。意味着男生需要付出更多,但是作为团队的一员,没有一个人退缩,义不容辞的抢着做人梯。让女生踩着我们的手和肩膀,再由上面的人接应。途中因为违反项目归队,队长被罚做俯卧撑,里面不乏有女生的身影。看着他们因为我们的错误,做出承担的时候,我们很伤心,真的,这些真是作为一个团队需要承担的吗。种种这些无疑激起了我们对成功的渴望。我们严格按照归队,不畏艰辛,终于完成任务。当那首《真心英雄》响起时,我们紧紧的的抱在一起,也许这就是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当喜悦充斥着我们时,我们不会忘了付出,每一个人的衣服沾满了泥巴,我们不会嫌它脏,反而认为这也是一种幸福。
在欢声笑语中,这个活动圆满的结束,似乎由之前的反感,变成了现在的依依不舍,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吗?
这次拓展活动,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明白它有多难忘。团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一个班级,需要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学习,生活。一个公司需要一个团队,彼此合作完成的工作任务,不仅可以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还能给枯燥乏味的工作增加许多趣味。我总结了团队成功必须具备三个词,一是合作,二是承担,三是不弃。当你决定走进一个团队的时候,这三个词意味着你时刻要把它挂在心里,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都有把这三个词提在前面。一个团队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它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彼此更加的亲近。它能够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处境,给自己合理的定位。它永远给你传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当你骄傲时,它会告诉你,成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努力。当你气馁时,它告诉你,背后还有那么多身影在默默的支持你,怎么可以轻易说放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想我更加清楚的知道如何去融入一个团队又该如何在一个团队中生存下去。团队中,你需要学会尊重每一个成员,你更应该学习大家的优点,从而才能改正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价值。
难忘的团队,难忘的每一张成员的笑脸,永远印在了彼此的心里。不会伴随时间推移,随风而去。
难忘的经历,需要一个很好的总结,所以感觉有必要写这篇文章,这样才能把难忘留住。我不敢说以满分的成绩完成了这次活动,但我学到,体会到的东西,几乎可以超越这个满分。只希望种种的那些感受不只是一时停留在脑海里,我希望它出现在我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了团队,人生路上才不会孤独,在此也感谢郑州拓展训练中心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希望以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6
今天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因为我们选在这个周六进行计划已久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我们的地址是在一个专门的素质拓展中心,叫素质拓展野战营地,里面有各种专业的设施。在55路车上,我们坐了十个多个站,终于,下车了,我们以为到了。谁知道赵老师说了一句,步行五公里就到。大家惊叹!然后我们还是开始了步行,在半小时后,真正的目的地终于到了。
大家略作休整就开始了今天的活动。项目三个:一、穿电网;二、跳马;三、蒙眼用绳结五角星。
我们被分成四组:长江一号,绝队,石头队,奔腾队。每队都有自己的口号和队歌。我们被告知,我们的活动是团队活动,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互相帮助和协调。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今天的重点之一。
团队项目不是靠一个人的能力就能很好地完成的,只有团队中的每一个个体相互团结,群策群力,才能共同完成目标。在拓展中,每个队员之间最关心的是如何组织,协调和配合好,。队名,队歌,口号,造型使团队合作的精神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本人目前在学生会或者以后出去工作而言,就必须有着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因为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们每一队的表现都非常好。我们都很团结。我们的`五角星虽然没有得第一,但是我觉得我们队的五角星是编得最好的。
通过亲身体验拓展,我得到的收获远远超出了以往阅读书籍获取的。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深地领悟了人生。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更重要的是懂得付出和信任,在付出和信任的同时,我们也正得到回报,也许得到的就是对方对你的信任。改变这个社会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付出和信任,关爱和支持,鼓励和祝福。
所有的感动,也许会是让心灵的震撼,也许会是细小微弱得无法清晰的感觉,只有你在生活中用心聆听,才能顿悟那些生动的音符。
岁月的车轮不知不觉中已从我的生活隧道中碾过了20个春秋,留下的有不易察觉的痕迹,也有在心灵中深刻的回忆。
时光,往往在我们徘徊,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而悄悄溜走。我们会感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实在太少太少了。但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过去,前方是一段未知的旅程,你无法预测哪个转弯会成为你下一站的风景,要做的,就是足够真诚,勇敢地往前走。
让我感悟到的实在太多太多,感悟快乐,感悟生活,感悟幸福,感悟生命所有的感悟,我将把它们化为一份动力,用心去做每件事,欣然地接受每一天,学会感恩和知足 !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7
20xx年7月22日到28日,我参加了由吉林省主办的高校就业指导培训,为期6天半,虽然距离这个培训已经过去了4个月的时间,但是它给我的影响一直盘绕在我的脑海中。
培训过程分为两个部分,户外的体能煅炼和室内的技能培训。
第一天就是户外的项目,在教官的带领下,我们分为四个小队,经过讨论我们小组命名为“炼狱”,意为我们都是精炼之人。在队长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一天的训练。
上午训练的第一项是“电网逃生”,任务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一位队员都穿越由不同面积空挡组成的“电网”,全队不能有任何人触电网。项目开始后,我有点发蒙,觉得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经过大家讨论方案,精密布置,最终竟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全部通过。项目结束后,讨论的时候大家都谈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大家都很兴奋,这个项目主要是体现团队合作精神,互相信任,在自己通过电网的时候,要完全放松,相信同伴,相信自己能克服心理困难,最后都能安全通过,充分体现了团队力量。
第二个项目是信任背摔,除了相信他人,你别无选择,要么你放弃。背摔其实是一项很简单的活动,一个人背站在1.6米高的地方,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团队那你就平躺着摔下来。这项活动看上去似乎很平常,没有什么蕴涵,其实它验证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及可信度。“信任”与“被信任”都是源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信任”首先要相信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要充满自信。如果自己对自己都没信心,那就谈不上“信任”与“被信任”。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责任心,这样才会被信任。游戏中短短几个字“请相信我们”就会让背摔者心中充满信心,起码有这些伙伴做后盾,这时心里就会轻松许多总之一句话: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大家的能力是无限的,相信他人就是相信自己。
下午的第一个项目是高空作业,这个项目个人挑战项目,要求女队员们是“空中断桥”,在9米多高的铁板这边跳到另一边,然后再跳回来就算完成。有些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只要勇敢跨出第一步,困难也不是这么难,超越只是一步之遥。在训练中,我们曾经出现过退却、恐惧或做不了的念头,但是通过大家的鼓励,并成功的完成了训练任务。这个项目你告诉我,在我们实际生活工作中,当我们面临艰巨的任务或遇到困难时,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努力,付诸行动,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就可以完成别人认为难以完成的任务。面对4.2米笔直的石墙我蒙了,“翻越毕业墙”项目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所有的人不借助任何工具爬过一,没有任何工具,所有团队需要全部跨越!当时就想着怎么过得去?这个过程中有受伤的,可没有丝毫影响大家翻阅这个困难的决心。结果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征服了石墙。毕业墙让我们每个人的感触颇深,很多人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求生墙让我们化为一个整体,真正意义上突破了零的突破!在困难面前,我们没有退缩!这个训练给我很大启发:只要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这就是我们的团队、步调一致的团队、无坚不摧的团队。
在接下来5天的室内知识技能的学习中,我学会了与人沟通,敢于尝试自己以前不敢做的事情,在那么多人中发言是我以前不敢想象的,可是我做到了。我知道现在可以做错,错的越多改正的地方越多,我以后犯错的机率就会越小。通过老师,同学的点评,会让我学到的东西更多,从而提高的机会更大。培训还让我了解了许多我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比如说简历的制作,面试的注意事项,职业的分类等等。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如何看清你自己,让我一次审视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哪里是我的优势。指导我在以后的求职工作中可以不断的改进,完善自己。这次拓展除了知识和心理的锻炼培训外,让我收获最大的是认识了好多吉林各大高校的朋友,看到他们身上闪闪发亮的优点,我再次审视自己,以前的自己太自以为是了,真是应了那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人生需要不断的反思,少一些感性的冲动,多一些理性的思考,不要盲目的低头前行,有时候适当的停下来看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看看周围的环境及人,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8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党的十七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务必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重视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山东省教育厅20xx年1号文件《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及20xx年20号文件《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吹响了我省实施素质教育新政的号角,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推动人的潜力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实现“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具有重要的好处。
透过认真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一个影响深远,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个性是增强深化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资料,是素质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关键环节。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奠定基础。素质教育从多方面强调了以人为本,注重德育,注重健康,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效,克服形式主义。教育是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构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学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潜力培养,既教书又育人。德育为首: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治观念、心理健康成就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四个领域开阔了学生潜力发展的天地。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技术潜力相结合,得到和谐发展。我作为一个语文课的教师,就应身体力行贯彻我省推进素质教育新政精神,努力尽自己的力量为学生营造平安、礼貌、和谐的校园氛围,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肩负着素质教育思想与课程的具体实施,因而自然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在既定的课程标准、教材资料、评价体系等现实的内外条件下,该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力军作用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就应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占用时间最多、资料最广、涉及面最大的素质教育主阵地,在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中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就应是知识、潜力、觉悟的统一,而不只是应试的知识与潜力;教学对象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只是照顾少数能升学的尖子;教学资料应是教给学生对明天有用、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东西,而不能只限于课本与应试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关系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而不是教师“一唱到底”、学生被动理解的单向传授;教学手段应是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手段的整合,而不是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战斗”一节课;教学方法应以启发式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而不是“填鸭式”的一味灌输;教学重点应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而不是考试方法与潜力的反复训练。组织教学应注重导情入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不是威严的纪律管束;更多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知识,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归纳、抽象出理论,而不应只是演绎推理,用有限的课本知识去解释无限丰富
和无限发展着的实际;强化学生的个体参与,不仅仅要调动他们动耳动脑的心智投入,还要促使学生动眼、动嘴和动手等多方面的身心投入;教学过程目标的达成不仅仅需要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而且还要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审美等心理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品德的成长。
要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更重要的就应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师道尊严”的气氛太过厚重,培养出来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考试的“高手”,而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潜力。因此,我们就应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抢占这个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应极力创造让学生敢想善想、敢问善问、敢做善做、敢说善说的课堂教学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务必淡化讲台的威严色彩,缩短师生之间的公共距离。教师要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齐讨论问题,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心理上的相融。同时就应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与教师或课本不同的意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熄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其次,就应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使学生成为“分数奴隶”的土壤,在教学中构成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此外,就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尝试。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真正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学会持久发展。
第二,注意非智力素质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开发、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贯彻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其中,教师的个性、教学艺术,学生的人文修养,教学手段与课程设置的更新,教育环境的改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都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系密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资料之一。实施素质教育,务必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中重视学生智能提高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传统教育观念,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教学中,要注意向学生提出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用任务驱动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借助于教师的指点、同学的帮忙和学习小组的讨论,透过模仿和自己动脑动手去加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成功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等优秀品质。透过小组活动,还能培养学生与人团结、合作、尽职尽责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职责意识;透过班级课堂的信息发布、信息交流等课堂活动,可使学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包容心理。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来促进智力水平的提升,用智力水平的提升来促进非智力水平的发展,把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智力活动水平与非智力因素水平协调发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三,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只关注中等及以上学生的学习,忽视少数“差生”的发展。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己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体会到了重视学生个别差异的重要性。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干篇一律,务必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讲究策略,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教师透过自己的优势,根据学生在不同方面的潜力水平和不同的教学资料,运用适合于自身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某些特长。对于特殊学生(那里的特殊学生一般是指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较差的学生),教师和其他学生要专门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忙。这样做,使他们感受温暖,从而树立信心,迎头赶上,取得良好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材料的资料、作用以及难易程度,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交叉配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丰富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综合潜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强调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就不能忽视课堂教学应有的魅力,失去吸引力的课堂显然无法承担素质教育的重担。而要提高教学艺术,让课堂教学散发出愉悦的魅力,就要求教师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具备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广泛的审美情趣、较强的语言表达潜力和组织潜力,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教学,使整个教学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愉快、舒适的氛围之中。要让课堂教学散发出愉悦的魅力,教师不仅仅要有乐教的情趣,还要有会教的本领。教学要有目的性,教学目标要贴合学生的实际,过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增加失败的体验;过低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松懈、懒惰情绪。教学要有独创性,须知教学并非机械化、千篇一律地演习教材,而应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以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教学要有预见性,每一门课、每个章节、每一堂课,都须经周密的思考,对整个教学过程要有基本的估量。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并不只是传经布道,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授人以鱼”而“授人以渔”。要重视教学效果。在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提高教学效率,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透过效果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的动态过程。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份厚重职责,我们没有推脱的遁词,也没有回避的理由。我必须会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在研究课堂教学,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多下功夫,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用心研究落实的各项措施上来。树立起实施素质教育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观念,用心投身到当前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9
摘要:当今的大学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能否进步发展,一个社会能否稳定健康的制约因素。而当今大学的育人理念不仅受制于当今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变化,也更多的受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的影响。作为国家新一代的青年,国家明日发展的希望,为了自己青春羽翼的逐渐丰满,我们在大学里激扬自己人生中这段最青春的日子。而大学所给我们的应该是教会我们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更高层次的,是教会我们如何拥有中国独特的文化素质。那么我们要如何定义文化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发展现实意义何在?我们又要如何为大学生人才培养找准前进的方向?现在以一种更加客观冷静的态度回头审视文化素质教育尤为必要。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实意义;方向;途径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大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的教育。我国从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文教育的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影响到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以往大学教育存在的专业口径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单一、评价体系偏颇、文化陶冶淡化等问题。它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
新形势下,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各方面的任务一个比一个多,各方面的负担一个比一个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等。学生过分重视花哨的校园活动,而忽视了对自己内在的培养,忽视了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忽视了自己对于已有知识的运用和创新。
(二)大学教授要忙着搞职称,忙着搞研究,看似一个比一个忙,其实是把大学的本质和根本使命给忘却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们的引导和传授作用却在职称、研究的压迫下消失殆尽。他们忽视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加忽视了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志在必行,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其如何做人。
(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重要转折的时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人们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却使得人文教育却受到冷落,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现象,并随之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因此各国采取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精英,所以高等教育助大学生精神成人是高等文化教育的使命。大学教育,重在传承文化,追求真理。大学要培养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要培养道德健全的人适应时代的需要显得尤为必要。杨叔子曾表示:中国要办好大学,依赖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基础知识的全面扎实,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可见,加强文化素质正是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作为迎接新时代挑战的主阵地和生力军,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创新精神,即在文化素质教育中重视引导学生求新、求变,让学生在其中自己解决问题,给其创造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民的素质,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及途径
(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
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而且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认同感。我们要通过优化社会大环境、创建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等手段,使大学生感受、理解、热爱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课程设置要由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逐步向重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方向转变。通过多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美英等国高校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值得我们借鉴。如哈佛大学的“共同基础课”五类课程中,文学与艺术和外国文化是其中的两类;牛津大学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从民族的发展高度,学校应该像重视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那样重视人文课程,加强投入、纳入制度化管理,实行统一考试,考试结果与授予学位挂钩。
(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他在本专业研究中的深度与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准确把握。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感,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
(四)政府、社会、高校联手参与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良好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人人参与,推动良好人文氛围的形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和优良的环境。
作为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
现代人文素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精神。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从全社会来讲,整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要重视培养良好人文素养的氛围,在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体严肃地负起推进提升人文素养的责任。
所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应该“转识成智、化性为德,以业为志、由技入道”。从根本上讲,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重在回归大学之道,弘扬大学之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谓大学;万物并育,化成天下,是谓大爱!)。让大学生真正的在大学中学会做学问,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只有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与改进才能逐渐实现真正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六月二号对于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第一次参加了拓展训练,虽然只有一天,但这一天将让我受用无穷。
曾听说过我们学校有这样的活动,但只是听说,并且从同学的口中得知一个字,就是“玩”,我不赞同他们的说法,我认为这个活动真的很有意义,给了我们真正挑战自己的机会和平台,激发我们在困境中的潜能,让我们更相信自己,更懂得团体的力量。
在大学里,我们不光学会的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怎样去生存,懂得生存的意义,并且要选择一个好得生存方式是很重要的,拓展中我学会了很多,尽管我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精神没有调整好,下面介绍一下我们一天的战斗成果。
早上大家都很早的在校门口集合,张老师和孙老师带着我们坐着车去往江北的`一个公园参加训练,在车上我们吃着早餐到达目的地,等待我们的是一个教练,看起来很严厉,让我们排队,报数,分成了两个对队,之后给我们带到了另一个场地,另一个教练领我们做了一个像魔术一样的游戏,我们都不知道到为什么,只知道听从他的指挥就能成功。接下来我们就进行我们的团体活动了,我们的团队有着一个响亮的队名——亮剑,对训是“侠剑相逢,亮剑必胜”,是不是很有气势呢!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还高唱队歌“我相信”开始了一天极具挑战的训练。
第一个项目,信任背摔
这是一个让彼此信任的项目,每个人都会从那个固定的高度背对着其他人笔直的躺下去,其他人要搭成人床在下面接住他。每个上台上的人都要有其他伙伴的加油,拍着面临挑战的人说“xx,你真棒,你是我们的好榜样,加油加油加油!”当台上的人问到:“准备好了吗?”,台下所有组成人床的同伴异口同声地回答“准备好了,请相信我们!321”这是一种承诺,台上的人就躺下去,在上面的人真的感到担心,几乎每个人下来时都有尖叫,甚至下来很久了,腿还在抖,但是大家都很安全,没有一人受伤。
承诺体现了一种责任感,团队同伴的承诺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勇气、力量和信心的源泉。当说出自己的承诺时,相当于把自己的人品、公信力、责任心置于公众的考验中。在人的一生中,有一些东西是值得誓死捍卫的。
第二个项目,高空抓杠
这是一个看似非常危险的项目,保证不会出现危险。 在空地上竖立一根8米高的铁杆,要求我们爬上铁杆,站到铁杆顶端的一个大概直径为20厘米圆盘上,然后在空中跃起,抓住前方1米远的单杠。到达场地时,我真不觉得害怕,队长第一个上去,我在下面一直盯着看,当他蹲在圆盘上时候,那根柱子就不停的摇晃,慢慢的站起来,但柱子晃得越来越厉害,越来越害怕,这时教练告诉队长,不要害怕,不是杆动,是腿再抖。到我上的时候,这是我才知道当别人站在高杆上,在底下观看的人似乎会觉得很简单、很容易。在自已身处其位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心竟然如此地狂跳、腿也不听使唤地抖动。我真的很害怕我会掉下去,但是我在教练的指挥下,最后真的成功的上去了。
从这个活动中我懂得了一切的困难只是所谓人们看到的困难,只要自己亲身去体验,总结经验,找到对的方式方法,敢于挑战,你就可以成功。
第三个项目,穿越电网。
在两棵树之间挂着大格子的网,是个格子,要求我们所有人不碰网的条件下每个人都要过去,其实这个活动就是看似简单其实很难的活动,因为教练又特别实事求是,给我们40分钟完成这个活动,刚开始我们一点经验也没有,只是有点想法,然后一遍遍的试,只要有一个人碰网就得所有人重新再过。一次次的重来,一次次的失败,虽然我们的队里有两个很胖的队友,但他们通过努力一次次的都过来了,看着他们真的努力。最后在教练的指示下,所有的人都帮忙,不让有任何疏漏的地方。这一遍真的成功了,大家都特别开心。
这个活动我们懂得了,有些事情不是看似简单就容易成功的,但实践起来却很困难,更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我们的成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得来的,它来的真的不容易。在这里才深深的感受到团体一心的强大力量。
第四个项目,毕业墙。
在这个项目里,我们所有人是一个团队,要求所有人都要攀上4米高的垂直的墙,墙真的很高,必须用人搭成梯子,一个人要上去,必须要4个人当人梯,还要换班当人梯,每个当人梯的人肩膀都很红,甚至都不能碰,有的男生因此都不敢穿衣服,他们真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成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产生了小小的失误,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败笔,这告诉我们生活不会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你就可能永远没有成功,相信失败也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要好好的把握它,这样你接下来的路才更好走。
最后,我得到了教练赠送的小礼物,并为我们每个人颁发了鹰狼拓展的毕业证书,它们不贵重但很有意义,上面有句话,很好,“抱怨不如改变”,改变别人很困难,但你可以选择改变自己,只要心态好,我想改变自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通过这样一天的训练,我知道了组织这次活动的意义,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凝聚力……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1
一、体育教学中要秉承素质教育理念
幼师学校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主要功能包括:
1、增强身心健康。健康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等生理素质和意志品德、调试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卫生健康和自我生存的知识和能力。
2、提高身体运动素质。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灵敏性等基本运动素质以及救生、求生、攀爬、游泳等基本活动技能。
3、提高社会人文素质。它不仅体现于提高体育文化方面的基本素质,也包括协作精神、竞争意识、管理意识等社会适应方面的素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安排计划和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落实身体素质教育,采用以发展基本身体素质为主,以达标为辅的两翼战略,确保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学生的特点是精力充沛、灵活性好、接受能力强,比较活跃、好动、多变、直爽、争胜好奇、自控能力差、情绪波动大、可塑性大,容易受社会、家庭、教育、生活环境的影响。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竞赛、娱乐等兴趣教学的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引趣”,因为“引趣”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趣”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游戏、球类练习等手段,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情绪,并随这种情绪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二是“学习”和“练习”中进行练习指导,并采用一定的身体素质强化手段,让学生在有意或无意中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素质练习,既提高学生体能,又使学生不觉得疲劳和枯燥。
体育教学在进行身体素质教育过程中,也要强化德育功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是衡量素质教育是否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体育教学本身包含着德育,而且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方法。例如,通过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良好风尚;通过集体项目练习,可以发扬学生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良好风尚;通过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耐力练习,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武术、体操等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体、高尚的情操和民族精神。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体育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优势,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
二、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幼师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上讲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理智、个性等。
非智力因素在幼师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提供学习动力。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学生对体育学习没有充足的动力支持,教师的体育教学效果就没有保障。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恰好可以参与并影响着学习活动的进行和效率,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对学生的学习效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果积极地参与到智力和体力活动中去,就会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推动力。
2、提供内在潜能。体育教学不仅是师生身体运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而且还是师生非智力因素活动的过程,是师生在各个方面不断深入交往和交流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更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兴趣、良好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3、融洽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因素,如果学生喜爱体育教师,就会主动捕捉教师的意图与期望,欣然按照教师的期望主动的发展自己,这样的体育课是每个体育教师都向往的理想境界。要达此境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关键性因素。如果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得好,那么,师生关系自然会变得很融洽,体育教学的效果也将很好。
三、针对幼师教育开展创新性教学
创新教育是以全面、充分发展学科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是适应知识化社会发展的新的教育思想,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形式,是对现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在幼师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定义,要做好幼师学校体育课的创新性教学,教师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1、营造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注重促进探究、质疑和好奇心,应当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全力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这样才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得以提高。
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的体育竞赛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在体育竞赛中,要想取得好成绩,首先,要有良好的纪律性,服从安排,听从指挥;其次,相互之间必须建立起平等坦诚协调一致的人际关系;第三,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宽容别人所犯的错误;第四,在竞赛中要兢兢业业,不论比赛结果如何,都要从一而终。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无疑会促使社会责任力的形成。另外,它可以酿造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对竞争的热忱与自信心,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潜力,驱除懒散,焕发热情,遵守规则,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追逐成就,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2
今天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因为我们选在这个周六进行计划已久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我们的地址是在一个专门的素质拓展中心,叫素质拓展野战营地,里面有各种专业的设施。在55路车上,我们坐了十个多个站,终于,下车了,我们以为到了。谁知道赵老师说了一句,步行五公里就到。大家惊叹!然后我们还是开始了步行,在半小时后,真正的目的地终于到了。
大家略作休整就开始了今天的活动。项目三个:一、穿“电网”;二、跳马;三、蒙眼用绳结五角星。
我们被分成四组:长江一号,绝队,石头队,奔腾队。每队都有自己的口号和队歌。我们被告知,我们的活动是团队活动,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互相帮助和协调。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今天的重点之一。
团队项目不是靠一个人的能力就能很好地完成的,只有团队中的每一个个体相互团结,群策群力,才能共同完成目标。在拓展中,每个队员之间最关心的是如何组织,协调和配合好,。队名,队歌,口号,造型使团队合作的精神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本人目前在学生会或者以后出去工作而言,就必须有着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因为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们每一队的表现都非常好。我们都很团结。我们的五角星虽然没有得第一,但是我觉得我们队的五角星是编得最好的。
通过亲身体验拓展,我得到的收获远远超出了以往阅读书籍获取的。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深地领悟了人生。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更重要的是懂得付出和信任,在付出和信任的同时,我们也正得到回报,也许得到的就是对方对你的信任。改变这个社会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付出和信任,关爱和支持,鼓励和祝福。
所有的感动,也许会是让心灵的震撼,也许会是细小微弱得无法清晰的感觉,只有你在生活中用心聆听,才能顿悟那些生动的音符。
岁月的车轮不知不觉中已从我的生活隧道中碾过了20个春秋,留下的有不易察觉的痕迹,也有在心灵中深刻的回忆。
时光,往往在我们徘徊,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而悄悄溜走。我们会感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实在太少太少了。但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过去,前方是一段未知的旅程,你无法预测哪个转弯会成为你下一站的风景,要做的,就是足够真诚,勇敢地往前走。
让我感悟到的实在太多太多,感悟快乐,感悟生活,感悟幸福,感悟生命…所有的感悟,我将把它们化为一份动力,用心去做每件事,欣然地接受每一天,学会感恩和知足 !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3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及其它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不仅可以强筋骨,而且还有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之效。”现代体育科研证明,学校体育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可以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一、早操场、课间操与素质教育
早操、课间操都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认真做早操,不仅能驱除学生大脑皮质睡眠而且形成的抑制使其精神为之振奋,从而轻松愉快的投入到一天的学习中去,进而为保证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而且在清新的空气中经常坚持认真地做早操,对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增进身心健康,增强和发展身体素质都有着显著的作用;课间操是课间休息时间进行的一种体育锻炼。通过认真完成课间操,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性休息,可以消除和缓解在上课进程中产生的疲劳,使身心得以充分放松。才能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当中。积极认真的完成早操和课间操,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奋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节奏感、韵律感和美感,具有特殊的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体育具有全体性,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基本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而高质量的早操及课间操正是这一要求在学校体育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也为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保证学生每天
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提供了保障。
二、体育课与素质教育
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的,而体育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成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我们应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所具有的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教育功能。
(一)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公要教会学生技能、技巧和技术,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学会生活,培养良好的体育体育道德风尚。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认真观摩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在调动队伍时培养学生互相尊重、礼貌互让的风格;在短跑教学中特别是在起跑练习中培养学生精力集中的习惯和实事求是诚实的品德;在中长跑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毅力;在跳跃、障碍和支撑跳跃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良好品质;在球类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全局观念和集体合作精神;在各种体育竞赛中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好作风。
(二)文化科学素质教育
通过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懂得学习、创造、求真的良好习惯。
首先,在体育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之外,还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及培养体育欣赏能力等,使学生学到丰富的体育文化知识,拓宽知识面。
其次,在体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编排徒手操,并付之练习;引导学生布置教学场地、自制体育器材,并付之使用,以此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像能力,发展其个性。
再次,要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在教学中可开发学生的.智能。比如,通过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自控能与快速反应能力;通过蓝球投蓝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通过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通过体操动作教学,能培养学生运动本体感觉能力和时空感觉。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在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促进其智能的发展。
(三)心理素质的教育
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身体活动机能,促使学生脑体结合,培养综合运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心理控制在最佳姿态,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通过游戏、教学比赛、考试、运动会等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可以培养良好的健康心态,使学生有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以及心理稳定性和适应性。可培养学生竞争、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和开拓进取精神。
三、课外体育活动与素质教育
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教会学生健体的具体体现。课外体育活动,对启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以及扩大交往,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都有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力的发展,发展创造力的关键就在于使学生能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学校体育应着重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尽可能的为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进行学习和锻炼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课外体育活动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最佳的外部条件。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4
摘要:当今的大学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能否进步发展,一个社会能否稳定健康的制约因素。而当今大学的育人理念不仅受制于当今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变化,也更多的受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的影响。作为国家新一代的青年,国家明日发展的希望,为了自己青春羽翼的逐渐丰满,我们在大学里激扬自己人生中这段最青春的日子。而大学所给我们的应该是教会我们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更高层次的,是教会我们如何拥有中国独特的文化素质。那么我们要如何定义文化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发展现实意义何在?我们又要如何为大学生人才培养找准前进的方向?现在以一种更加客观冷静的态度回头审视文化素质教育尤为必要。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实意义;方向;途径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大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的教育。我国从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文教育的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影响到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以往大学教育存在的专业口径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单一、评价体系偏颇、文化陶冶淡化等问题。它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
新形势下,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各方面的任务一个比一个多,各方面的负担一个比一个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等。学生过分重视花哨的校园活动,而忽视了对自己内在的培养,忽视了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忽视了自己对于已有知识的运用和创新。
(二)大学教授要忙着搞职称,忙着搞研究,看似一个比一个忙,其实是把大学的本质和根本使命给忘却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们的引导和传授作用却在职称、研究的压迫下消失殆尽。他们忽视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加忽视了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志在必行,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其如何做人。
(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重要转折的时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人们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却使得人文教育却受到冷落,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现象,并随之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因此各国采取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精英,所以高等教育助大学生精神成人是高等文化教育的使命。大学教育,重在传承文化,追求真理。大学要培养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要培养道德健全的人适应时代的需要显得尤为必要。杨叔子曾表示:中国要办好大学,依赖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基础知识的全面扎实,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可见,加强文化素质正是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作为迎接新时代挑战的主阵地和生力军,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创新精神,即在文化素质教育中重视引导学生求新、求变,让学生在其中自己解决问题,给其创造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民的素质,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及途径
(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
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而且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认同感。我们要通过优化社会大环境、创建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等手段,使大学生感受、理解、热爱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课程设置要由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逐步向重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方向转变。通过多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美英等国高校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值得我们借鉴。如哈佛大学的“共同基础课”五类课程中,文学与艺术和外国文化是其中的两类;牛津大学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从民族的发展高度,学校应该像重视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那样重视人文课程,加强投入、纳入制度化管理,实行统一考试,考试结果与授予学位挂钩。
(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他在本专业研究中的深度与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准确把握。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感,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
(四)政府、社会、高校联手参与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良好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人人参与,推动良好人文氛围的形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和优良的环境。
作为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
现代人文素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精神。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从全社会来讲,整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要重视培养良好人文素养的氛围,在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体严肃地负起推进提升人文素养的责任。
所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应该“转识成智、化性为德,以业为志、由技入道”。从根本上讲,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重在回归大学之道,弘扬大学之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谓大学;万物并育,化成天下,是谓大爱!)。让大学生真正的在大学中学会做学问,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只有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与改进才能逐渐实现真正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5
社区位于经济繁荣、交通便捷的越江路口的东北侧,属港闸区政府所在地,2005年由盛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社区拥有300㎡的办公用房、300㎡的居民活动室和250㎡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小区内小型公园、休闲广场和室外健身场所错落有致;在绿化率达到40%的绿地上遍布名贵花木、亭台楼阁和小桥流水,是一个环境优美、适宜人居,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绿色园林社区。
如何把社区管理好维护好是社区党支部和作为支部书记的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认为只有不断加强社区居民教育,不断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才能达到造就文明居民,建设文明和谐示范社区的目的。如何开展居民素质教育,我有三点感想: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通过拉横幅,橱窗板报、宣传手册资料展示,开放图书室、阅览室、走访住户、举办社区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地开展宣传和教育,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帮助居民认识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必备素质。明确学习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文凭,为了就业创业,更重要的是提高素质,开发潜能和提升人生价值,拓展生活领域,丰富生活内涵,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美好家园。通过宣传,激发居民自主接受新知识,自觉争做文明人的热情,社区教育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依托载体,齐头推进
一是要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居民的政治素质为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面向社区全体党员和居民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理论、政策方针、形势任务等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利用端午、七一等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端午前夕5月23日,我社区组织党员代表、军属代表23人举行了“大家齐动手、文明过端午”为主题的包粽子比赛,通过活动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激发居民的爱国情感。6月28日我社区党支部与交警三大队部分民警一起登上苏通大桥观景平台,一起参观了苏通大桥展览馆亲身感受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二是要依托共青团妇等组织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以提高居民道德情操为目标,广泛宣传20字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60字规范;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加强道德修养;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强化全体居民的“诚信”意识,积极培育以“包容会通、敢为人先”为核心理念的南通城市精神;广泛开展“读书明理,革除陋习,走向文明”的读书活动;今年五月份组织群众参加了港闸经济开发区《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的征文活动以及书法、绘画比赛。通过活动将道德建设落实到社区居民的具体行动中,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6月10日,我社区召开了“新市民、新形象”暨“文明结对共建”座谈会,提升新市民素质,发动党员群众使弱势群体得到帮助。6月18日,我社区开展了文明礼仪知识竞赛,40名以妇女代表为主的居民参加了比赛活动。社区退休女工徐秀英获得了第一名。
三是依托科普、司法、综治等组织,大力开展科学知识、法律知识教育。以“讲科学生活、建文明社区”为主题,面向全体居民开展普及科学知识教育。今年“科普活动月”、“科普活动周”期间我社区邀请城西医院医生和地震局顾朝军处长分别作了“预防慢性病”和“居安思危、防震减灾”知识讲座等系列活动;开展律师、法官、消防、警务、交警进社区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活动;充分发挥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校外辅导员的作用,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校外普法教育。暑假期间我们将邀请社区民警和区安全局领导为青少年学生作法律知识和安全知识讲座,同时开展《我为社区献一计》征文比赛活动。
四是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把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加强就业能力培养。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要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和就业能力。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6
1.1、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国教育史上一场深刻的革命,同时它也为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机遇。素质教育不仅是体育教学发挥其社会价值和功能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和本体功能发挥的需要。所谓体育教育本体功能是指:改善学生体质,展示学生的特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易于开发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依据刘林、景文胜在《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所说那样“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自身需求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根据刘庆谊所说,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文的创新与继承。
1.2、素质教育的现状
体育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特长,展示学生特性,促进学生素质以及社会化的提高,同时也易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院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首先是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不明确。不同学者依据自己的角度,陈述了很多的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以“体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运动为主的“三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以“体育能力”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以“竞技体育”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成功体育”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等。
(2)只重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却忽略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也就是说,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由于尺度把握不适,导致以兴趣作为教学的指导,使学生以发展个性为借口放任自流,忽视了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
(3)在体育教学中,硬件资源不足,特别是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因其硬件资源严重缺失导致素质教育很难实施。因而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育工作者应因地制宜,依据实际,扬长补短,开展素质教育,创办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高校。
2、体育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及途径
针对我国体育高校素质教育的目的和现状,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妥善处理育体与育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生物、心理学一级社会理论作为指导,制定合适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以“终身体育”为主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延长体育教学中开设体育课程的时间。下面进行具体讲解。
2.1、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
体育高校教学的对象是大学生,主体也是大学生。体育高校教学的重点是能否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想增强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就必须加强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大学生对体育的本体功能,体育与健康以及生命质量的关系等有了解还要掌握体育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即可以锻炼大学生的体育能力,也可以增强其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重视体育的好习惯。所以说,体育高校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重实践,轻理论”,要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指导,使学生字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体育意识,提高其体育能力,养成终身重视体育的理念。
2.2、妥善处理育体与育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育体是指对体育大学生的体育培育;育心是指对高校体育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完善大学生自身的个性。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学生对知识、技术以及技能的掌握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这个基本任务多年来一直未变,并一直受到体育高校教师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心理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目标已经被提及,并引起了广大工作者的重视,也为高校进行体育革新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当代大学生要有具备以下心理素质:具有自立、自强、自信以及自尊的精神;具有坚定的意志,冷静沉着、勇敢坚强的意志;具有顽强的竞争精神以及善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合作团结的能力以及较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意识。因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正确对待育心和育体的关系,具体来说:首先是要把育心和育体紧密的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工作于高校的体育在各个环节上有机结合;依据体育高校建设的两重性,在实际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上必须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要求学生做到的同时,自己必须完成。
2.3、以生物、心理学一级社会理论作为指导,制定合适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的形式也应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应从传统的只侧重“知识型”人才,向创新型、综合型的人才转变。也就是说,现今应侧重于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素质,并具有高科技的时代所需的能力素质。为了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为:教育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爱好体育的兴趣,是他们渴望体育,主动练习体育的习惯,使体育逐渐形成学生日常生活的需求;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并完善其个性发展;促使学生的身心的自我完善,并把生活作为日常的一部分;培养自己能参与并享受社会体育文化具有的时代精神,把自己培养成文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4、以“终身体育”为主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
终身体育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的能力和习惯。终身教育指导思想的产生于当下体育的需求密切相关。在终身教育思想者的眼中,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所以说,高校体育教学也应当把终身教育作为其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改善,劳动时间也大大降低,这使得很多人具有大量闲暇时间,体育作为一项有益身心的体育活动,也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的“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既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意识,也可使大学生自觉的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益身心。
2.5、延长体育教学中开设体育课程的时间
现今很多的高校,开设体育课程仅在大一、二年级,这种开设课堂的方式,既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不利于大学生养成好的体育意识以及终身体育的习惯。高校体育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爱好体育的能力,并养成自觉运动的习惯,这不仅要求高校在大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程,也要在大三、四开设相关的体育课程以及一些体育选修课,否则要实施其目标将会非常困难。
3、结论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7
20xx年5月20日,对于我来说的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参加了郑州拓展训练中心在南阳五道幢拓展训练基地为期两天两夜的拓展训练营,这两天的所作所为让我懂得了团队的含义。以前总是单纯的认为团队无非等同于合作,现实告诉我并不是这样。当你选择进入一个团队的时候,意味着你将接受一种责任,背负着团队的荣誉,一种承担,团队需要你,你必须毫无保留分付出。它有时会让你欣喜,但这种欣喜往往伴随着艰辛。没有团队成员的合作,没有成员之间的配合,一切都是枉然。
那天大概8点左右出发前往目的地。在路上我们高谈阔论,殊不知等待我们的挑战是什么。当车驶进一个犹如桃花源的地方。就是前面所说的南阳五道幢,算得上一个挺不错的风景区。到处可以看见绿色。教官把我们带去训练场地。我们自行组队,我们队的队名叫传闻中的三公主,呵呵,团队里只有三个男生,是不是很有心意。第一个项目是高空项目。大概有6,7米左右。我们需在系上安全带的情况下,走过一座桥。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一般的桥,是由十几块小木板和几个绳子组成的,所以走起来有些晃动。团队里一个一个勇敢的都走了过去,轮到我了,我也没想太多。上去就飞快的走着,突然感觉自己很享受这种漂浮的感觉。尽管团队里有些人还是惧怕这个项目,不过每个人都勇敢的走了过去。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瞬间闪耀在这个团队的每一人身上。第二个项目是找数字。有三十张卡片,每张卡片代表一个数字,卡片可能是英文字母,可能只是图案,需要我们去仔细琢磨。试了5次,我们还是因为时间问题没有成功,但每一次失败后,我们都会总结,把自己心里记住的那张图片与团队每一个商讨。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六次,我们以54秒,第一的成绩完成了这项挑战。第三个项目,是过电网,一张很大由绳编成的网,上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网口。团队需要依次穿过网口,当时我们在做这个项目时,下起了大雨,但我们仍坚持进行,因为每一个网口只能过一个人,所以还是很有难度,因为我们队有三个男生,第一个男生先过去,然后由我和另一人依次帮助女生过网。最后,我。俩再过去。这个计划显然不错,我们试着过去几个人,但却因为一次次的触网,被教官要求集体返回。我们没有气馁,反而变得更加的小心翼翼。最后,终于全队过网,当教官说这个项目的成功率只有30%的时候,我们甭提多自豪。
说说最后的.一个项目吧,集体翻过4米高墙。一个极具挑战的项目。刚开始,当我们每一个人站在墙下面时,心里都有些发软,怎么这么高。光滑的平面,没有一点可以支撑的地方,如何翻越。项目开始,我们想了很久,决定做人梯。因为我们外语学院,男生偏少的缘故。意味着男生需要付出更多,但是作为团队的一员,没有一个人退缩,义不容辞的抢着做人梯。让女生踩着我们的手和肩膀,再由上面的人接应。途中因为违反项目归队,队长被罚做俯卧撑,里面不乏有女生的身影。看着他们因为我们的错误,做出承担的时候,我们很伤心,真的,这些真是作为一个团队需要承担的吗。种种这些无疑激起了我们对成功的渴望。我们严格按照归队,不畏艰辛,终于完成任务。当那首《真心英雄》响起时,我们紧紧的的抱在一起,也许这就是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当喜悦充斥着我们时,我们不会忘了付出,每一个人的衣服沾满了泥巴,我们不会嫌它脏,反而认为这也是一种幸福。 在欢声笑语中,这个活动圆满的结束,似乎由之前的反感,变成了现在的依依不舍,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吗? 这次拓展活动,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明白它有多难忘。团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一个班级,需要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学习,生活。一个公司需要一个团队,彼此合作完成的工作任务,不仅可以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还能给枯燥乏味的工作增加许多趣味。我总结了团队成功必须具备三个词,一是合作,二是承担,三是不弃。当你决定走进一个团队的时候,这三个词意味着你时刻要把它挂在心里,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都有把这三个词提在前面。一个团队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它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彼此更加的亲近。它能够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处境,给自己合理的定位。它永远给你传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当你骄傲时,它会告诉你,成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努力。当你气馁时,它告诉你,背后还有那么多身影在默默的支持你,怎么可以轻易说放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想我更加清楚的知道如何去融入一个团队又该如何在一个团队中生存下去。团队中,你需要学会尊重每一个成员,你更应该学习大家的优点,从而才能改正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价值。
难忘的团队,难忘的每一张成员的笑脸,永远印在了彼此的心里。不会伴随时间推移,随风而去。
难忘的经历,需要一个很好的总结,所以感觉有必要写这篇文章,这样才能把难忘留住。我不敢说以满分的成绩完成了这次活动,但我学到,体会到的东西,几乎可以超越这个满分。只希望种种的那些感受不只是一时停留在脑海里,我希望它出现在我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了团队,人生路上才不会孤独,在此也感谢郑州拓展训练中心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希望以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8
摘要:当今的大学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能否进步发展,一个社会能否稳定健康的制约因素。而当今大学的育人理念不仅受制于当今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变化,也更多的受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的影响。作为国家新一代的青年,国家明日发展的希望,为了自己青春羽翼的逐渐丰满,我们在大学里激扬自己人生中这段最青春的日子。而大学所给我们的应该是教会我们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更高层次的,是教会我们如何拥有中国独特的文化素质。那么我们要如何定义文化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发展现实意义何在?我们又要如何为大学生人才培养找准前进的方向?现在以一种更加客观冷静的态度回头审视文化素质教育尤为必要。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实意义;方向;途径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大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的教育。我国从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文教育的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影响到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以往大学教育存在的专业口径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单一、评价体系偏颇、文化陶冶淡化等问题。它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
新形势下,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各方面的任务一个比一个多,各方面的负担一个比一个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等。学生过分重视花哨的校园活动,而忽视了对自己内在的培养,忽视了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忽视了自己对于已有知识的运用和创新。
(二)大学教授要忙着搞职称,忙着搞研究,看似一个比一个忙,其实是把大学的本质和根本使命给忘却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们的引导和传授作用却在职称、研究的压迫下消失殆尽。他们忽视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加忽视了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志在必行,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其如何做人。
(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重要转折的时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人们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却使得人文教育却受到冷落,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现象,并随之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因此各国采取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精英,所以高等教育助大学生精神成人是高等文化教育的使命。大学教育,重在传承文化,追求真理。大学要培养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要培养道德健全的人适应时代的需要显得尤为必要。杨叔子曾表示:中国要办好大学,依赖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基础知识的全面扎实,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可见,加强文化素质正是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作为迎接新时代挑战的主阵地和生力军,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创新精神,即在文化素质教育中重视引导学生求新、求变,让学生在其中自己解决问题,给其创造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民的素质,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及途径
(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
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而且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认同感。我们要通过优化社会大环境、创建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等手段,使大学生感受、理解、热爱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课程设置要由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逐步向重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方向转变。通过多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美英等国高校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值得我们借鉴。如哈佛大学的“共同基础课”五类课程中,文学与艺术和外国文化是其中的两类;牛津大学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从民族的发展高度,学校应该像重视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那样重视人文课程,加强投入、纳入制度化管理,实行统一考试,考试结果与授予学位挂钩。
(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他在本专业研究中的深度与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准确把握。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感,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
(四)政府、社会、高校联手参与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良好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人人参与,推动良好人文氛围的形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和优良的环境。
作为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
现代人文素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精神。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从全社会来讲,整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要重视培养良好人文素养的氛围,在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体严肃地负起推进提升人文素养的责任。
所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应该“转识成智、化性为德,以业为志、由技入道”。从根本上讲,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重在回归大学之道,弘扬大学之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谓大学;万物并育,化成天下,是谓大爱!)。让大学生真正的在大学中学会做学问,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只有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与改进才能逐渐实现真正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9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1]。时至今日,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大学教育理念当中,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有文化、有能力、有素质、有胆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体育专业大学生男女心理素质特点入手,针对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和压力,引入体育课教学中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并得出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表一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男生和非体育专业男生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有着明显差异和不同,体育专业女生和非体育专业女生差异更明显,值得庆幸的是,调查中没有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选择自暴自弃。大多数体育专业男生、女生和非体育专业男生对于参加体育运动后的感受是很愉快很舒畅,而40%非体育专业女生参加体育运动后无特殊感,甚至16%的人会感觉疲惫不舒服。通过表一和总结分析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认为,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是心情舒畅,也就是说,通过体育运动是可以缓解大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释放心中的不快和阴霾,培养自己勇于面对、敢于担当的心理素质。相对来说,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用体育运动舒缓压力的情况明显弱于体育专业,尤其是非体育专业的女同学们,那么,如何养成正确面对挫折、懂得释放压力的自我调节方法,也就成为了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
二、体育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1、有针对性安排教学内容。已有研究证明,整个身体素质结构中,各种素质的形成都要以个体的心理素质为中介和基础[2]。体育教学一直被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沿阵地,肩负着培养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任。那么在体育课教学中,应如何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就成为大学生心理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通过几节课时间,通过同学们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大概掌握每位学生的体育课参与情况,包括积极性、热情度、认真度以及情感体验等,并针对男女生不同的体育兴趣爱好和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加上正确的教学手段,来实现通过体育课教学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
2、合理的进行评价。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同学们体育运动参与情况的积极评价,往往能极大促进学生体育参与热情。大学生体育课堂,主要就是以室外体育运动和体育技能学习为主,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体育教师对学生某个动作或者某段时间表现作出评价,这个是时候,积极性的、鼓励性的评价会使学生有极大的满足感,即使面对教师提出来的缺点和不足,也能欣然接受,并从意识上去主动改进,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能够形成积极进取的运动精神,也能学会如何面对和指出别人的不足,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小技巧;反之,如果体育教师只是批评,甚至是谩骂,则会使学生渐渐失去信心,减少体育热情,严重则会导致学生不爱沟通交流,出现自卑自闭的严重问题。
3、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社团建设。社团是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体育社团作为大学校园社团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参与热情最高的社团类型,如果体育教师能够参与社团发展和建设,甚至是社团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制定,那么体育社团作用可能就不单单是一个体育活动社团,可能会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体育兴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综合性活动群体。当然,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社团的.深度和广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体育教师、学校团委和社团负责人等部门和个人的充分协调和统筹安排。
三、心理素质理论与体育实践相结合
体育教师作为整个体育教学的主导,在开展大学生体育课教学及其安排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渗透既然作为相应心理素质的教育,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从心理上塑造和完善个体,大学生体育课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和传授体育运动知识的责任,也肩负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因此,在开展体育实践活动的同时,必须要把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理论知识传授给同学们,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素质的基本构成及其影响心理因素,认识到体育课对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运动体育运动的方式来舒缓自己的低落的情绪和紧张的生活学习压力,从思想上认可体育课对心理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总之,因为体育课的实践性和运动性,使大学生体育课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20
一、引言
素质教育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其主旨是加强基础、发展智能、培养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大力发展的新阶段,笔者认为必须突出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二、素质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题中之义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取胜,不仅需要资本和自然资源的禀赋,更为关键的是人的素质。人口素质提高了,必将为我国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提供人才优势;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相反这将成为一个十分沉重的人口负担。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合理的人才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形的,既要有一定数量的高层次的人才,也需要大量的初、中级人才和素质较高的普通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其根本任务是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为社会培养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毕业学生素质适应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国家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中,30~40%的分流到普通高中,而60~70%的学生则分流到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因此,职业技术学校承担着大部分同龄学生的学校教育任务。同时,职业技术学校是大多数在读学生的最终学校教育,学生毕业后即投身到社会进行工作实践。把一个具有什么样素质的学生推向社会,关系到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由此可见,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职业技术教育要突出素质教育这一核心
当前,具备什么样素质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才能适应社会,受到社会的欢迎呢?我们要从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出发,加强科学技术教育;要从市场经济的挑战出发,加强市场意识教育;但更为重要的是不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单纯的“机器奴隶”、“经济动物”。我们要在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要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一起来,就必须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因此,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合格的公民;其次在于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通过学生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统一。据此,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是:第一,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材上现成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增长知识,也就是“学会学习”,面对激烈的科技、市场竞争,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二,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发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不仅要使学生增长知识和发展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做人。要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群体意识,要使学生不仅关心自己的成长,而且关心家庭、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关心”。
同时,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是为地方建设培养人才,并兼顾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生源。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为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避免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步桥的局面,为取消教育以考试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建立更加科学、完整、系统的素质教育评价制度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实践性,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而且应当以推行素质教育的办法,把素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通过素质教育把全面教育的要求一项项地赋予具体内容,把各个门类的基础知识与社会、学校、个体的实际相结合,把抽象的目的具体化,真正使学生做到全面发展。
四、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推行素质教育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突出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近年来,在学校试验并获得一定成功的'教育法,如“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高等学校所推行的讨论式教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绝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放松学校的组织纪律。职业技术教育在读学生一般思想比较活跃,因此,确认学生是素质教育的主体,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学生自尊、自重、自主、自律,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2.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必须通过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来进行。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素质教育也是通过各门课程来进行的。不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语文学科,除了传授知识之外,都可以结合进行素质教育。也就是“寓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
香港、台湾等地,在高等教育中提倡“通识教育”,规定教学计划(课程计划)要开设若干门人文学科课程,学生必须选修多少学分,这种做法值得借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修完人文学科课程,获得若干人文学科知识就完成了素质教育的任务。人文学科知识必须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外化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有些人,虽然修行了许多人文学科课程,获得了许多人文知识,但言行不一,品质恶劣,就是由于他们没能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所以,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内化”,即将知识转化为素质。就知识转化为素质来说,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21
我校本周学习内容是《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懂得推进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就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科学的发展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必须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学生主体。
传统的教学方式,实质是教师为中心,它强调教师如何教,不管学生怎样学。在教师的心中,学生不是生动活泼的认识主体,而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是可爱的“听众”和勤奋的“书记员”。在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从复习、新授、到巩固练习,从读题、审题、分析题意到解答方法,给学生作彻底的解剖,甚至包括练习的答案也包办代替。
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要创设机会多让学生动手、动员、动脑参与学习过程,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多让学生质疑问难,多让学生互相交流,多让学生讨论争辩等等,教师再也不应该居高临下地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给学生,而应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一道去实践、去探究、去体验,和学生一同分享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加强创新素质的培养,使人的发展可持续。
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就个人的发展来说,卓越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一个人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这样的人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一步步地完善自己。
教师具体应从以下四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训练:首先,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其次,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再次,创新技能的培养,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具体的能力训练过程。最后,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情感包括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创新人格则包括勇敢、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等。以上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意识是前提,思维是基础,能力是关键,情感是动力,人格是保证。他们相互作用,才能培养出创新素质的人才。
三、形成社会合力,共创素质教育的和谐环境。
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它需要政府、家庭、社会、学校的密切配合。作为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校园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环境,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将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搞好家庭教育。教师应该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共构和谐的教育环境。经验证明,教育的真正成功,是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紧张有序地、富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育系统工作的党员,认识到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觉得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充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素质。传统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大,学生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素质和思想发展。因此,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不仅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也是社会大众教育的需求。
2、要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动力是改革创新。树立和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大胆革除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积极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将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更好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
3、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要目的。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22
成功素质教育是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校长赵作斌教授基于对素质与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大量成功现象的分析和成功规律的探讨,通过把握现代大学教育规律及时展趋势,以现代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成功学、人才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伦理学、管理学、系统论等学科群为理论支撑,创立的一种大学教育理念和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成功素质
成功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大学生的成功为根本目的,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五大体系素质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开发,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子,促使学生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为其今后的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成功素质”,通过成功素质的培养,促使学生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
(一)成功素质教育的框架
成功素质教育的基本框架包括一个目标、五大体系、两大系统、两个发展和四个成功(具体内容用图1表示)。
1、一个目标。成功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成功素质为根本目标。“成功素质是指主体具备的与其所追求的人生目标相关联的具有创新性且个性突出的优秀素质。”成功素质具有先进性、独特性、目的性、系统性、自控性和创新性的基本特征。
2、五大体系。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不同于一般素质的“五大体系”,它是实现特定成功目标所必需的优秀素质体系,包括观念体系、品格体系、知识体系、能力体系以及方法体系。在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中,观念体系居于核心地位,是成功素质的灵魂。
3、两大系统。成功素质教育将成功素质分为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两大类。专业素质是指实现成功所必备的具有专业特性的优秀素质体系;非专业素质是指不具有专业特性但同样是实现成功所必备的优秀素质体系。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都是成功的必备素质,二者缺一不可,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成功素质教育可以划分为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二大系统。
4、两个发展。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促使学生“五大体系”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是指培养每个学生在各项素质上都得到发展,即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即个性特征充分开发,是指在尊重学生已有的先天基础、发展潜质、素质优势等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学生的优势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成功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回归素质教育的本质,突出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充分开发。因为个性充分发展既是成功的本义,也是成功素质的本质特征,从而也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5、四个成功。成功素质教育的目的是着眼于大学培养成功人才,并将大学生的成功划分为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事业成功。在这四个成功中,学业成功是大学生的直接目标,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二)成功素质与四个成功
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成功素质。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是促进大学生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成功素质教育根本目的的唯一选择和必由之路,成功素质对大学生四个成功即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事业成功具有决定性作用。
1、成功素质决定学业成功。传统大学教育往往把学生的学业成功理解为拿到毕业证和学位,因而重专业教育、轻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学习目的也主要放在各科考试成绩过关,能拿毕业证上。成功素质包括促使学生学业成功的素质。成功素质教育把学生的学业成功定位为必须具备成功素质,要求学生自觉把学习的过程变成发展成功素质的过程,这样的学习结果,不仅仅是学生顺利拿到毕业证,而且使他们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
2、成功素质决定就业成功。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不仅要求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忠实、文明、诚信、拼搏、实践能力强、遵纪守法等综合素质,而这些正是成功素质五大体系所包含的素质要素。成功素质是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的有机结合,其中包含就业成功的素质。因此,是否具备成功素质是就业成功的关键。
3、成功素质决定创业成功。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成功者来源于创业成功,创业成功是成功素质教育根本目的的重要体现。成功素质教育要求在全面培养和发展成功素质的过程中,通过开设《成功学》、《创新学》、《创业指导》等课程和大量的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创业成功的素质,使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必然会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因而成功素质是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没有成功素质的人就不可能取得创业成功。
4、成功素质决定事业成功。事业成功是成功素质教育根本目标的最终体现。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通过考察大量的成功人士,认为凡成功者都具有超乎常人的对目标的执著、敢于舍弃其他和对事业的耐心。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成功素质所包含的内容。成功素质的特征要求为学生将来的事业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素质基础。
正是源于成功素质教育根本目的的必然要求,以及成功素质对学生四种成功的决定性作用,成功素质教育将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成功素质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二、成功素质教育的学习观是成功学习观
学习观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双方对学习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简言之,学习观就是如何看待学习。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教是为学服务的,应当围绕学的需要进行,而学习观是学的灵魂。成功素质教育提出了全新的学习观,是以培养和发展成功素质为目的的学习观,是科学的学习观,可以称为成功学习观。成功学习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具有一致性。教育的四个支柱实际上就是21世纪的学习观,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表明了一种趋势,即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学习的范围不只涉及生命的某个阶段或某一个层面,它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时代赋予了“学习”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深刻的内涵,成功学习观是发展成功素质的学习观,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全面学习观
大学生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仅仅学好专业知识,而应将相关知识的储备、能力的锻炼、品格的塑造、方法的习得、观念的形成等成功素质五大体系的开发、培养作为学习的内容。不仅要努力提高专业素质,还需要提高非专业素质。学习形式不只是在课堂上学习,更不是纯粹的理论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第一课堂是学习,第二课堂也是学习。可见,大学习观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途径等全面的学习观。全面学习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培养“完人”、与党的基本教育方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提出的教育目的具有一致性。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的规定了高等教育必须是“全面发展教育”――通过德、智、体等方面的素质塑造,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并使之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全面学习观要求正确处理好德与才,知识、能力与素质,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全面学习观包括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等各方面的全面性。在学习内容上,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包括非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学习形式上,认为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同等重要,学校学习和社会学习同等重要,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同等重要;在学习方法上,包括记忆学习法、问题学习法、研究学习法等多种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上,不仅包括人生成长的学校学习各个阶段,也包括走向社会以后继续学习,是既面向现在又面向未来的学习过程,是贯穿终身的学习过程。
(二)内化学习观
成功素质教育学习观的核心思想是变传统的知识学习观为素质培育观,即学习的本质不是学知识,而是培养素质特别是成功素质。内化学习观要求把学到的知识内化成为学习者的成功素质。无论何种学习,所学到的东西刚开始往往是以知识的形态存在,不能够直接转变为素质。如何将这些“死”知识转化为实用的本领和能力,最大程度发挥这些知识的作用?这就需要将所学到的知识通过训练内化和实际应用等途径转化为成功所需要的素质。学习绝不能囿于知识的机械堆砌。学习的本质不是学知识,这并非说读书无用、知识无用,学习的关键在于怎样读、怎么学。是否学以致用、是否内化为素质,才是学习的本质。只有内化为素质的学习,才是有用的学习。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每一个人的知识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是由多种知识构成的。各种知识的有机组合便形成了知识结构。如何把知识转变为素质呢?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后天开发内化是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开发内化的途径主要有:环境熏陶内化、系统学习内化、系统训练内化、自我修炼内化和实践经验内化。通过一系列途径的内化,把那些从外在获得的知识内化于人的身心,形成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体质。通过不断反复的内化学习过程,人的素质就不断提高。所以,素质实质上就是去掉了一切外在东西之后潜在于人的身心之中的品质因素,“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后所剩下的东西”。
(三)终身学习观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习非一日之功,真正的学习是要结合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结合社会实际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永久学习、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观要求大学学习期间,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因为知识是浩瀚广博的,而在大学的有限时间里所能够学习到的知识相当有限;知识又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与发展的,仅仅凭借在大学学习期间所掌握的知识注定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学习最主要的不是学到多少知识,而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以后才能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终身学习观要求大学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言:“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 。这四种学习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一个整体,因为它们之间有许多连接、交叉和交流点。”由于四种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四种学习能力的培养称为“教育的四个支柱”。为了获得终身学习能力,要把四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贯彻到人的一生中去,贯彻到社会各行各业的所有人群中去,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结合起来,使未来社会成为教育社会,使“教育处于社会的核心位置”,形成学习化社会。而这些正是成功学习观的主要内容。
三、成功学习观对研究生学习的几点启示
成功学习观是以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形成的学习观,是以培养和发展成功素质为目的'的学习观,是科学的学习观,对研究生学习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研究生要获得成功素质,取得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事业成功,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取得学业成功,只有取得学业成功,才有可能取得就业成功、创业成功、事业成功。由于研究生学习与本科生的学习重点有所不同,必须以研究性学习为中心,培养研究方面的成功素质,因此,研究生要注重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和发展研究方面的成功素质。
(一)学会求知――研究生的学习观念
有的研究生认为,自己已经有十几年的学校学习经历,知识基础比较雄厚,因而不重视知识的学习,甚至有人认为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掌握知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这种观点似乎很有道理,但冷静思考后却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割裂了知识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知识与品德的辩证关系。“可以相信,无论什么时候,扎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素养,都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这在知识激增时代也不例外,甚至更加重要。通过知识而获得发展,这算得上是一条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成功素质教育强调成功素质,并不否认知识的重要性,而且认为“知识量与素质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对研究生也不例外。因此,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在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研究方法、培养研究能力、养成研究品德,在不断追求已知中探求未知。
(二)学会做人――研究生的学习品格
人才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才。成功素质教育在五大体系别提出了品格体系,并认为“品格素质的核心包括二个方面的因素,即道德和意志。”这与许多教育家的论述具有一致性。“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人生的过程实质上是学会做人的过程,而研究生作为学校学习的最高阶段,应当在学会做人方面也达到最高境界。学会做人的内容有很多方面,包括学会沟通、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感恩等等。而且每个方面的内容又十分丰富,如学会关心包括“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世界上所有的人,关心动植物,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和学问。”研究生学会做人要从学习做人的知识入手,从身边做起,学会尊重导师,遵守学术规范,学会关心同学等,在学习研究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品德,体验做人的真谛。
(三)学会做事――研究生的技能训练
成功素质教育强调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强调技能训练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内化学习观,并把系统训练内化、实践经验内化作为素质内化的二个主要途径。这些都对研究生学习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学会做事就是要在学理论的同时学会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不实践,就无法将知识升华为素质” 。研究生应当把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如课外活动、科学实验、参加学术研讨会等纳入自己的学习计划,接受导师的指导。只有加强学会做事,才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现在一些研究生不受用人单位欢迎,其根本原因是他们不会做事,如学了管理不会搞管理,学了教育不会讲课,学了物理装不了电灯,学了生物五谷不分等。正如学游泳,如果只懂游泳知识,在岸上用手比划,从不下水实践,则永远学不会。因此,研究生只有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加强研究实践,进行研究训练,才能掌握研究技能。
(四)学会学习――研究生的学习方法
成功素质教育在五大体系别提出了方法体系,特别强调学会“学习的方法”,将学习方法作为方法体系培养的重中之重来抓,提出了高效率的学习要求。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知识爆炸的年代,社会竞争对一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所以学习的最高要求是高效率的学习。高效率的学习能力是成功素质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研究生更需要学会学习。在知识成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况下,学习方法显得特别重要。学习方法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全过程,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研究生必须在树立全面学习观、内化学习观、终身学习观的基础上,学会上课、学会自学、学会写作等。以学会自学为例,研究生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后,获取新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自学。学会自学,就是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
(五)学会思考――研究生的思维训练
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后天开发内化是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内化学习观要求把学到的知识内化成为学习者的成功素质。虽然内化有多种途径,但是,不管哪一种途径都离不开思考。特别是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学会思考更加重要。学会思考必须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消化知识,明白知识的真正含义,才能把知识变成提高自己素质的文化素养。学会思考应当贯穿研究生学习的全过程,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学习都需要思考,学会研究和学会创新更需要思考。思考是研究与创新的前提,各种科学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反复思考后得出的结果。学会思考是研究和创新的必备素质,学会思考才能学会研究、学会创新。只有学会思考,才能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思考的方法很多,包括学会辩证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等。
(六)学会研究――研究生的研究方法
成功素质教育及其学习观非常重视研究性学习,认为“研究式学习是以问题研究为中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获取结论,以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方法,”提出了“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要求师生双方在共同研究中学习提高。研究生离不开研究,没有研究,就不是名副其实的研究生。学会研究是学会思考的高级阶段。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学习,都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通过研究才能解决。越是在高层次阶段的学习,越需要学会研究。学会研究应当成为研究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在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科研――教学――学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研究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主动加强研究性学习,掌握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能力。
(七)学会创新――研究生的研究目标
成功素质教育不仅提出了研究性学习方法,而且把创新教育原则作为成功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指出“全校师生都是创新的主体”,认为“学生创新是创新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创新教育要求学生时时想着创新,人人都能创新,处处践行创新”。这些对研究生学会创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创新是思考与研究的最高阶段,只有学会创新,才有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是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素质。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与动力;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量之所在;创新人格是做出创新成果的根本保障,创新能力的形成往往以创新人格的形成为标志。研究生要在学习创新课程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创新思维,探索创新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学会创新应当成为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学习的目标,并通过学会创新不断提高创新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23
六月二号对于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第一次参加了拓展训练,虽然只有一天,但这一天将让我受用无穷。
曾听说过我们学校有这样的活动,但只是听说,并且从同学的口中得知一个字,就是“玩”,我不赞同他们的说法,我认为这个活动真的很有意义,给了我们真正挑战自己的机会和平台,激发我们在困境中的潜能,让我们更相信自己,更懂得团体的力量。
在大学里,我们不光学会的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怎样去生存,懂得生存的意义,并且要选择一个好得生存方式是很重要的,拓展中我学会了很多,尽管我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精神没有调整好,下面介绍一下我们一天的战斗成果。
早上大家都很早的在校门口集合,张老师和孙老师带着我们坐着车去往江北的一个公园参加训练,在车上我们吃着早餐到达目的地,等待我们的是一个教练,看起来很严厉,让我们排队,报数,分成了两个对队,之后给我们带到了另一个场地,另一个教练领我们做了一个像魔术一样的游戏,我们都不知道到为什么,只知道听从他的指挥就能成功。接下来我们就进行我们的团体活动了,我们的团队有着一个响亮的队名——亮剑,对训是“侠剑相逢,亮剑必胜”,是不是很有气势呢!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还高唱队歌“我相信”开始了一天极具挑战的训练。
第一个项目,信任背摔
这是一个让彼此信任的项目,每个人都会从那个固定的高度背对着其他人笔直的躺下去,其他人要搭成人床在下面接住他。每个上台上的人都要有其他伙伴的加油,拍着面临挑战的人说“xx,你真棒,你是我们的好榜样,加油加油加油!”当台上的人问到:“准备好了吗?”,台下所有组成人床的同伴异口同声地回答“准备好了,请相信我们!321”这是一种承诺,台上的人就躺下去,在上面的人真的感到担心,几乎每个人下来时都有尖叫,甚至下来很久了,腿还在抖,但是大家都很安全,没有一人受伤。
承诺体现了一种责任感,团队同伴的承诺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勇气、力量和信心的源泉。当说出自己的承诺时,相当于把自己的人品、公信力、责任心置于公众的考验中。在人的一生中,有一些东西是值得誓死捍卫的。
第二个项目,高空抓杠
这是一个看似非常危险的项目,保证不会出现危险。 在空地上竖立一根8米高的铁杆,要求我们爬上铁杆,站到铁杆顶端的一个大概直径为20厘米圆盘上,然后在空中跃起,抓住前方1.5米远的单杠。到达场地时,我真不觉得害怕,队长第一个上去,我在下面一直盯着看,当他蹲在圆盘上时候,那根柱子就不停的摇晃,慢慢的站起来,但柱子晃得越来越厉害,越来越害怕,这时教练告诉队长,不要害怕,不是杆动,是腿再抖。到我上的时候,这是我才知道当别人站在高杆上,在底下观看的人似乎会觉得很简单、很容易。在自已身处其位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心竟然如此地狂跳、腿也不听使唤地抖动。我真的很害怕我会掉下去,但是我在教练的指挥下,最后真的成功的上去了。
从这个活动中我懂得了一切的困难只是所谓人们看到的困难,只要自己亲身去体验,总结经验,找到对的方式方法,敢于挑战,你就可以成功。
第三个项目,穿越电网。
在两棵树之间挂着大格子的网,是个格子,要求我们所有人不碰网的条件下每个人都要过去,其实这个活动就是看似简单其实很难的活动,因为教练又特别实事求是,给我们40分钟完成这个活动,刚开始我们一点经验也没有,只是有点想法,然后一遍遍的试,只要有一个人碰网就得所有人重新再过。一次次的重来,一次次的失败,虽然我们的队里有两个很胖的队友,但他们通过努力一次次的都过来了,看着他们真的努力。最后在教练的指示下,所有的人都帮忙,不让有任何疏漏的地方。这一遍真的成功了,大家都特别开心。
这个活动我们懂得了,有些事情不是看似简单就容易成功的,但实践起来却很困难,更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我们的成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得来的,它来的真的不容易。在这里才深深的感受到团体一心的强大力量。
第四个项目,毕业墙。
在这个项目里,我们所有人是一个团队,要求所有人都要攀上4米高的垂直的墙,墙真的很高,必须用人搭成梯子,一个人要上去,必须要4个人当人梯,还要换班当人梯,每个当人梯的人肩膀都很红,甚至都不能碰,有的男生因此都不敢穿衣服,他们真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成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产生了小小的失误,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败笔,这告诉我们生活不会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你就可能永远没有成功,相信失败也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要好好的把握它,这样你接下来的路才更好走。
最后,我得到了教练赠送的小礼物,并为我们每个人颁发了鹰狼拓展的毕业证书,它们不贵重但很有意义,上面有句话,很好,“抱怨不如改变”,改变别人很困难,但你可以选择改变自己,只要心态好,我想改变自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通过这样一天的训练,我知道了组织这次活动的意义,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凝聚力……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24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党的十七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务必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重视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山东省教育厅20xx年1号文件《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及20xx年20号文件《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吹响了我省实施素质教育新政的号角,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推动人的潜力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实现“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具有重要的好处。
透过认真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一个影响深远,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个性是增强深化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资料,是素质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关键环节。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奠定基础。素质教育从多方面强调了以人为本,注重德育,注重健康,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效,克服形式主义。教育是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构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学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潜力培养,既教书又育人。德育为首: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治观念、心理健康成就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四个领域开阔了学生潜力发展的天地。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技术潜力相结合,得到和谐发展。我作为一个语文课的教师,就应身体力行贯彻我省推进素质教育新政精神,努力尽自己的力量为学生营造平安、礼貌、和谐的校园氛围,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肩负着素质教育思想与课程的具体实施,因而自然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在既定的课程标准、教材资料、评价体系等现实的内外条件下,该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力军作用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就应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占用时间最多、资料最广、涉及面最大的素质教育主阵地,在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中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就应是知识、潜力、觉悟的统一,而不只是应试的知识与潜力;教学对象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只是照顾少数能升学的尖子;教学资料应是教给学生对明天有用、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东西,而不能只限于课本与应试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关系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而不是教师“一唱到底”、学生被动理解的单向传授;教学手段应是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手段的整合,而不是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战斗”一节课;教学方法应以启发式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而不是“填鸭式”的一味灌输;教学重点应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而不是考试方法与潜力的反复训练。组织教学应注重导情入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不是威严的纪律管束;更多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知识,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归纳、抽象出理论,而不应只是演绎推理,用有限的课本知识去解释无限丰富
和无限发展着的实际;强化学生的个体参与,不仅仅要调动他们动耳动脑的心智投入,还要促使学生动眼、动嘴和动手等多方面的身心投入;教学过程目标的达成不仅仅需要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而且还要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审美等心理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品德的成长。
要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更重要的就应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师道尊严”的气氛太过厚重,培养出来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考试的“高手”,而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潜力。因此,我们就应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抢占这个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应极力创造让学生敢想善想、敢问善问、敢做善做、敢说善说的课堂教学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务必淡化讲台的威严色彩,缩短师生之间的公共距离。教师要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齐讨论问题,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心理上的相融。同时就应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与教师或课本不同的意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熄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其次,就应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使学生成为“分数奴隶”的土壤,在教学中构成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此外,就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尝试。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真正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学会持久发展。
第二,注意非智力素质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开发、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贯彻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其中,教师的个性、教学艺术,学生的人文修养,教学手段与课程设置的更新,教育环境的.改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都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系密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资料之一。实施素质教育,务必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中重视学生智能提高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传统教育观念,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教学中,要注意向学生提出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用任务驱动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借助于教师的指点、同学的帮忙和学习小组的讨论,透过模仿和自己动脑动手去加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成功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等优秀品质。透过小组活动,还能培养学生与人团结、合作、尽职尽责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职责意识;透过班级课堂的信息发布、信息交流等课堂活动,可使学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包容心理。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来促进智力水平的提升,用智力水平的提升来促进非智力水平的发展,把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智力活动水平与非智力因素水平协调发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三,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只关注中等及以上学生的学习,忽视少数“差生”的发展。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己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体会到了重视学生个别差异的重要性。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干篇一律,务必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讲究策略,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教师透过自己的优势,根据学生在不同方面的潜力水平和不同的教学资料,运用适合于自身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某些特长。对于特殊学生(那里的特殊学生一般是指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较差的学生),教师和其他学生要专门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忙。这样做,使他们感受温暖,从而树立信心,迎头赶上,取得良好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材料的资料、作用以及难易程度,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交叉配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丰富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综合潜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强调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就不能忽视课堂教学应有的魅力,失去吸引力的课堂显然无法承担素质教育的重担。而要提高教学艺术,让课堂教学散发出愉悦的魅力,就要求教师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具备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广泛的审美情趣、较强的语言表达潜力和组织潜力,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教学,使整个教学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愉快、舒适的氛围之中。要让课堂教学散发出愉悦的魅力,教师不仅仅要有乐教的情趣,还要有会教的本领。教学要有目的性,教学目标要贴合学生的实际,过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增加失败的体验;过低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松懈、懒惰情绪。教学要有独创性,须知教学并非机械化、千篇一律地演习教材,而应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以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教学要有预见性,每一门课、每个章节、每一堂课,都须经周密的思考,对整个教学过程要有基本的估量。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并不只是传经布道,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授人以鱼”而“授人以渔”。要重视教学效果。在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提高教学效率,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透过效果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的动态过程。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份厚重职责,我们没有推脱的遁词,也没有回避的理由。我必须会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在研究课堂教学,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多下功夫,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用心研究落实的各项措施上来。树立起实施素质教育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观念,用心投身到当前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