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2025/01/05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精选3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1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教育方式的进步,教育越来越以人为本。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在逐步发生改变,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已经成为当下幼儿教育的主流。在对幼儿实施游戏化教育中,我们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索与研究。

一、幼儿为什么要游戏化教学

幼儿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教学游戏化的内涵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教育界普遍人士的认同。福禄贝尔曾说:“游戏是儿童发展的阶段,游戏给人欢乐、自由、满足。它具有一切善的来源。一个能够痛快地、有着自动的决心、坚持地游戏,直到身体疲劳为止的儿童,必然会成为一个完全的人、有决心的人,能够为了增进自己和别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的人。”这段话体现了游戏对幼儿们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二、对游戏学习的探索与尝试

1、选择恰当的游戏

幼儿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应该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游戏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在游戏中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如:在一次画春天时,有个幼儿园的教师将游戏“到春姑娘家做客”巧妙地结合起来,幼儿在游戏中参观了“春姑娘的家”,知道“春姑娘的家”有漂亮的鲜花、嫩草、绿树、蝴蝶宝宝等。作画中因为有了游戏所丰富的实物印象,幼儿自然而然画出了生动活泼的图画,教学目标“画春天”自然地体现在游戏中。

(2)灵活指导不同类型的游戏并且考虑到所教幼儿的身体、智力、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对待不同的幼儿,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游戏方法,控制好游戏的难度。以幼儿为学习主体,对待不一样的课堂选取游戏难度,老师通常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游戏。当幼儿需要帮助或者出现大的常规性问题时,我才以特定的角色身份深入其中,作一些间接的指导,但是时刻以不干预幼儿的游戏为准则。

(3)根据不同的学科灵活采用不同的游戏形式。语言课以说为主,所以课堂上可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表演游戏;音乐活动,可进行音乐游戏歌唱大赛,听歌猜歌名;体育活动,可组织同学们进行各种体力游戏。

2、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

(1)情景融入。在《小蚂蚁和大西瓜》这个活动时,老师带上一个黑色的帽子说:“我现在是小黑了,你们和我一起来搬西瓜吧!”这句话一说孩子们立刻被带入到情景中,孩子们就把自己当成了“小黑”的小伙伴小蚂蚁,后面的活动孩子们就很愿意和老师一起继续下去。包括后面的模仿蚂蚁搬西瓜的样子,孩子们在情景中玩得开心也学到了知识。

(2)丰富的肢体动作让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让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加上动作,自己编排会更加记忆深刻的游戏。如:在一次《春天在哪里的》音乐教学中,老师让同学们根据音乐自己编排动作进行表演,然后上台演出。这样不仅让同学们学会了音乐,还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3、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老师是幼儿活动的主要指导人,在活动中老师要融入游戏中,与孩童们一起玩乐,不要让幼儿觉得你是一位监督者。在活动中要多方面地鼓励学生们,肯定学生们的劳动成果,对待不同的学生,老师应该给出不同的参考意见,让学生们自己选择比较。在游戏课堂结束时,老师一定要重视活动的评价总结,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反映出的良好个性品德。

三、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

1、游戏化教育能够促进孩子们的智力发展。游戏总是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融为一体的。在游戏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自我探索、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想出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游戏才能进行下去,才能体会游戏所带来的乐趣。游戏培养了孩子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游戏促进社会性的发展。游戏是社会活动的一个浓缩,它把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融入游戏中,用游戏玩乐形式呈现出来,在游戏中让幼儿认识事物及规律,并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在游戏中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学会合作,认识自我,促进自身社会性的发展。

3、游戏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一个游戏的成功完成,在其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幼儿们在遇到困难时首先便会尝试解决困难,在尝试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便无形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了他们日后的成长。

4、游戏在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方面有重要价值。美国医生辛德勒曾说:“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人所共知的最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力量——就是良好的情绪的力量。”精神愉快,积极乐观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游戏活动积极有趣味,让孩子们都能热情参与,积极性高涨,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游戏。游戏能够使儿童克服紧张情绪、消除愤怒,有利于儿童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导活动,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活动形式,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生活是孩子学习的大课堂、资源库,幼儿学习的动机、动力来自游戏生活,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指向于幼儿课程游戏化,从而培养幼儿爱学习的天性。因此,幼儿学习的内容不能脱离生活游戏,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应该和生活紧密相连,其过程本身就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幼儿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在游戏中愉快学习,接受知识,培养了良好的个性品质,就说明游戏化教学达到了效果。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2

当下,我们幼儿园的课程都在游戏化的转变中,我们教师都在“游戏精神”的影响中,因为《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让游戏化课程渗透到各个领域中。最近观摩到了几个游戏化的.艺术课程,心里颇有感触,收获到了一些艺术课程游戏化的思路:以故事为游戏载体,以故事中的线索为游戏方式,围绕故事主题,层层递进,故事讲完了,课程也结束了,非常巧妙明了简单一切尽在不言中。

就拿《小兔找太阳》举例来说,活动流程是:首先出示兔子,引出故事,引发孩子极大的`兴趣,然后观察线索,帮助寻找,幼儿通过三条线索层次的递增,锁定最终猜出小兔想找要找的东西(太阳);最后延伸讨论,感受阳光。孩子在这一过程中非常开心、投入,因为游戏化的课程契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再拿《爸爸的手鼓》举例来说,活动流程是:首先讲述故事,引出音乐,然后进入故事情景,体验打鼓的快乐,接着在故事的发展中节奏创编,交流分享;最后故事结束了,孩子们在故事中有了一次非常开心的音乐游戏之旅,整个流程在故事中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在潜移默化中加大难度,非常巧妙。这种游戏化的艺术课程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与借鉴,孩子的学习效果非常好。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3

罗园长学习回来后组织我们老师一起学习了《课程游戏化》活动内容。通过此次学习,让我对课程、游戏以及课程游戏化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和全新的解读。

作为一线老师,我常常疑惑于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难题。在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了生硬的体现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的存在。我们通常只是植单一的插入一些游戏。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困惑,为什么在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缺缺,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学。

通过学习我才了解,课程游戏化是要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去考虑,简单的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

游戏不是教学,不需要教师去“导演”和指挥,因为教师指导过头了,就成了“导演”,孩子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和创造就会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导游戏,应该融入课程文化,形成习惯。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4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教育方式的进步,教育越来越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兴趣为主要教育基础。而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游戏是幼儿群体的一个普遍兴趣,因此,将教育的课程融入到游戏中去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成为现代幼儿园教学的一大主题。4月28日,聆听了罗园长《课程游戏化》的讲座。我将在这次培训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阐述一些自己对于该问题的观点和心得体会。

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幼儿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游戏作为幼儿独特的自发活动,是发展幼儿自动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基础。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做什么都没劲,只要玩起游戏来一头是劲”。有时我们也会发现在集体活动中,有一部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单纯的说教引不起兴趣,但老师说“下面开始游戏时,孩子们马上改变原来的姿态,随时准备投入到游戏中去。家长的表述,孩子的表现给我们一个信息:孩子对游戏的渴望,对游戏的需要,就像我们人类对食物的需要一样,游戏可以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食粮,当他们一有空闲,便会想出各种办法玩,并努力玩出新花样。大自然的一声虫鸣,会引发他们去寻找;小鸟的翅膀被折断,他们会像大人一样给小鸟包扎、喂食,扮演鸟妈妈、鸟爸爸精心照顾小精灵;当一簇美丽的花儿开放了,他们便试着种上一两种植物,期盼着绿色的生命给他们带来惊喜。

所以说呢,游戏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认知和发展。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早在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指出:“游戏是发展各种才能的智力活动,是扩大和丰富儿童观念范围的有效手段”。首先,游戏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期是儿童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是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语言在幼儿游戏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儿要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想法,领会别人的意思;同时也要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的词汇不断丰富,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游戏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游戏总是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融为一体。在游戏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自我探索、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想出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游戏才能进行下去,才能体会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在感知事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使儿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最后,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式。游戏是社会活动的一个浓缩,它把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融入到游戏中,以游戏这种娱乐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游戏中让幼儿认识事物及其规律,并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5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与游戏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课程可以追随幼儿的生活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应被及时地纳入到课程和生活中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活动的主题是幼儿所喜欢的、所感兴趣的、所熟悉的时候,幼儿就会跳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那么,我们教师应该为孩子创设怎样的`条件与机会,给予孩子自主游戏的空间与时间,使孩子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呢?我开始有了一些心得:

首先要提升自身的学习理念。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般为教在前,学在后,教师教什么,幼儿就学什么。说到底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而其实幼儿园教的核心内涵不只是传递,而是引导幼儿做适宜的事,支持、帮助幼儿完成自己的探究、交往和表达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观察,了解幼儿,从他们的需要出发,生成幼儿感兴趣的、能引发他们积极的相互作用,并动用多种感官获得有益经验的课程。

其次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一方面,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一个个游戏的场所,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游戏的场所。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材料和废旧材料,并根据幼儿活动的推进和需要,随时调整和增添材料,层次性的材料使各种水平的幼儿都能不断得到发展。同时,教师要利用家长资源、社会资源,共同配合收集各类材料和物品。

教师要关注安全问题。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是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游戏活动中的突出问题,为了减少游戏活动中的安全隐患,尽可能避免安全问题,幼儿园与教师应通过现场教学、游戏分享等手段,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的能力。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情况,根据需要随时增添一些保障器材,当幼儿进行挑战行为、幼儿求助和材料出现安全隐患时,教师适度介入,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空间,让他们享受童年的快乐;给孩子一个嬉戏的舞台,让他们展示儿时的风采;给孩子一个求知的启迪,让全心全意深究自然界的神秘。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游戏是快乐的学习,我们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应该让教育回归生活,把游戏还给孩子,让孩子置身于快乐的生活和游戏之中。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6

启蒙教育好坏直接关系着幼儿的成长方向以及智力水平,以往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忽略了幼儿主动思考的能力,降低了游戏开设的有效性,为此,幼儿教师就需要结合幼儿思考能力以及在游戏活动中包含的内容,采取适合的方法,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主动思考。

为了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真正做到把自由自主的游戏活动还给孩子,以提升保教质量。近日,我园教师参加了两天半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专题培训活动。

教师如何在幼儿的游戏化课程中进行合理指导,是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大问题,那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进一步加强对《纲要》和《指南》的认识,把里面的观念统一到、融入到当前的课程游戏化实践中来。教师要从三个层面去理解课程游戏化:一是幼儿园课程应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所谓游戏精神应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不是个别环节要有游戏,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满这种游戏精神,将这种游戏精神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去。二是自由游戏时间要保证。孩子应有自由游戏时间,这种游戏时间不能被“教学”及其他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所替代。三是其他活动环节,尤其像集体教学活动环节尽可能采用游戏方式。一节课某一环节就是游戏,或整节课本身就设计成游戏。

我们明白目前课程游戏化建设有明确的目标,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努力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前往目标的道路,真正做到“儿童在前,教师在后”,让游戏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7

近日,更有幸聆听了罗小莲园长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讲座。通过此次学习,让我对课程、游戏以及课程游戏化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和全新的解读。

在此之前,我认为《课程游戏化》的颁布与实施意味着旧的课程体系的结束,通过此次学习我们了解到《纲要》和《指南》和《课程游戏化》要求是一致的,是相互融合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已提出了“游戏是基本活动”的问题。所谓基本活动,意味着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常常疑惑于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难题。在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了生硬的体现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的存在。我们通常只是植单一的插入一些游戏。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困惑,为什么在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缺缺,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学。通过学习我才了解,课程游戏化是要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去考虑,简单的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

结合罗园长的讲座来反思自身发现,在以往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年也能注重体现游戏化,但是在活动中并不能体现幼儿为主体的自主性游戏,由于害怕孩子“不会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险”通常我在玩的过程中没能体现孩子的自主,这样的游戏往往只是在我的操控下“听我玩”!所以往往在玩的过程中孩子没有自我的意识,只是在我的控制下被动的接受。用罗园长的话来说游戏不是教学,不需要教师去“导演”和指挥,因为教师指导过头了,就成了“导演”,孩子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和创造就会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导游戏,应该融入课程文化,形成习惯。

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总能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儿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是幼儿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师说什么和做什么,而是幼儿说什么和做什么。良好的幼儿园课程会不断促发幼儿的兴趣,催生新的活动,能让幼儿专注地投入当前的和不断生发的行动中去。

此专题学习,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在日常教学中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珍惜孩子们有限的童年生活,探索有质量的幼儿园课程。而作为一名老师,我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反思。罗园长提出的一些解决措施,给了我启发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我将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学习先进的理念,与幼儿共成长。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8

罗园长学习回来后组织我们老师一起学习了《课程游戏化》活动内容。通过此次学习,让我对课程、游戏以及课程游戏化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和全新的解读。

作为一线老师,我常常疑惑于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难题。在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了生硬的体现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的存在。我们通常只是植单一的插入一些游戏。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困惑,为什么在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缺缺,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学。通过学习我才了解,课程游戏化是要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去考虑,简单的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

游戏不是教学,不需要教师去“导演”和指挥,因为教师指导过头了,就成了“导演”,孩子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和创造就会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导游戏,应该融入课程文化,形成习惯。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9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与游戏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课程可以追随幼儿的生活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应被及时地纳入到课程和生活中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活动的主题是幼儿所喜欢的、所感兴趣的、所熟悉的时候,幼儿就会跳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那么,我们教师应该为孩子创设怎样的'条件与机会,给予孩子自主游戏的空间与时间,使孩子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呢?我开始有了一些心得:

首先要提升自身的学习理念。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般为教在前,学在后,教师教什么,幼儿就学什么。说到底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而其实幼儿园教的核心内涵不只是传递,而是引导幼儿做适宜的事,支持、帮助幼儿完成自己的探究、交往和表达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观察,了解幼儿,从他们的需要出发,生成幼儿感兴趣的、能引发他们积极的相互作用,并动用多种感官获得有益经验的课程。

其次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一方面,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一个个游戏的场所,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游戏的场所。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材料和废旧材料,并根据幼儿活动的推进和需要,随时调整和增添材料,层次性的材料使各种水平的幼儿都能不断得到发展。同时,教师要利用家长资源、社会资源,共同配合收集各类材料和物品。

教师要关注安全问题。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是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游戏活动中的突出问题,为了减少游戏活动中的安全隐患,尽可能避免安全问题,幼儿园与教师应通过现场教学、游戏分享等手段,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的能力。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情况,根据需要随时增添一些保障器材,当幼儿进行挑战行为、幼儿求助和材料出现安全隐患时,教师适度介入,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空间,让他们享受童年的快乐;给孩子一个嬉戏的舞台,让他们展示儿时的风采;给孩子一个求知的启迪,让全心全意深究自然界的神秘。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游戏是快乐的学习,我们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应该让教育回归生活,把游戏还给孩子,让孩子置身于快乐的生活和游戏之中。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10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教育方式的进步,教育越来越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兴趣为主要教育基础。而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游戏是幼儿群体的一个普遍兴趣,因此,将教育的课程融入到游戏中去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成为现代幼儿园教学的一大主题。4月28日,聆听了罗园长《课程游戏化》的讲座。我将在这次培训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阐述一些自己对于该问题的观点和心得体会。

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幼儿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游戏作为幼儿独特的自发活动,是发展幼儿自动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基础。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做什么都没劲,只要玩起游戏来一头是劲”。有时我们也会发现在集体活动中,有一部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单纯的说教引不起兴趣,但老师说“下面开始游戏时,孩子们马上改变原来的姿态,随时准备投入到游戏中去。家长的表述,孩子的表现给我们一个信息:孩子对游戏的渴望,对游戏的需要,就像我们人类对食物的需要一样,游戏可以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食粮,当他们一有空闲,便会想出各种办法玩,并努力玩出新花样。大自然的一声虫鸣,会引发他们去寻找;小鸟的翅膀被折断,他们会像大人一样给小鸟包扎、喂食,扮演鸟妈妈、鸟爸爸精心照顾小精灵;当一簇美丽的花儿开放了,他们便试着种上一两种植物,期盼着绿色的生命给他们带来惊喜。

所以说呢,游戏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认知和发展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早在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指出:“游戏是发展各种才能的智力活动,是扩大和丰富儿童观念范围的有效手段”。首先,游戏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期是儿童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是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语言在幼儿游戏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儿要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想法,领会别人的意思;同时也要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的词汇不断丰富,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游戏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游戏总是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融为一体。在游戏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自我探索、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想出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游戏才能进行下去,才能体会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在感知事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使儿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最后,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式。游戏是社会活动的一个浓缩,它把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融入到游戏中,以游戏这种娱乐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游戏中让幼儿认识事物及其规律,并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二、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养成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美国医生辛德勒曾经说过“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人所共知的最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力量——就是良好的情绪的力量”。精神愉快、情绪乐观的儿童,生长发育好,活泼伶俐,智力较高;而情绪忧郁的儿童,身心健康会受到破坏,表情呈滞,性情孤僻,智力较低。由于游戏具有自主性、趣味性的特点,因此参与游戏的幼儿总是以热烈的情感、严肃的态度对待它,游戏过程给幼儿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另外,游戏还是幼儿宣泄自己压抑的不良情绪,获得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

三、游戏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在游戏中幼儿能充分表现自我,体会成功所带来的乐趣,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但是,游戏中的成功也是得来不易的,需要不断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因此,在孩子游戏遇到困难时,我们老师应当适当介入,引导和鼓励儿童坚持到底、不断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游戏是发展幼儿健康心理、培养幼儿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也是幼儿身体发育的重要保证。

在整个幼儿期,幼儿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是身体的各个部位的机能成熟的关键时期。如果在此阶段幼儿身体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对幼儿以后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甚至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幼儿在游戏中会反复练习各种基本动作,如抓、爬、滚、跑、跳、攀登、投掷等。这些运动不仅能促进他们骨骼、肌肉系统及体内新陈代谢和运动机能的发展,还可使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是游戏给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手的操作活动机会,既促进了幼儿小肌肉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又刺激了大脑的运动中枢,使神经细胞功能得到迅速发展,为幼儿智力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因此,游戏是锻炼和发展幼儿身体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游戏是孩子动静交替的过程,可以让孩子上课之后得到休息,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之中。

《纲要》中指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由此可见,在幼儿园中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那么,我们在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中,应如何给孩子提供适宜游戏,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一、创造开放、互动的游戏环境。游戏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能够鼓励孩子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从而激发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游戏活动中,我们教师作为游戏活动环境的创设者,主要任务就是创造一个开放互动的游戏环境,来影响孩子主动学习、快乐成长。

首先呢,要调动亲子游戏在材料准备中的主动性。因为游戏是孩子自己的游戏,在设置游戏环境时,要注重引导孩子参与,共同布置游戏区,这样孩子在游戏中就学会各种交流方法,并体会到交往的乐趣。

其次呢,要注重游戏材料投放的灵活性和层次性。因为游戏活动中材料是孩子活动的对象,教师材料投放的灵活性和层次性直接关系到游戏活动的质量。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根据目标以及孩子的兴趣维持时间来更换。同时教师提供的材料要有一定的企图,要把教育的目标和意义渗透进去。

还有,要发挥游戏材料投放的动态性和启发性。逼真的游戏成品材料固然有其优点,但却会使孩子的创造行为减少。而富有动态和启发性的材料,会激发孩子积极的想象和创造。这些材料能让孩子大显身手,充分想象,大胆创新。

二、要把握时机进行适度的游戏指导。

首先要学会观察,把握时机。孩子是游戏开展的主人,教师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少参与,多观察。在观察中要针对观察到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并决定自己的引导对象和方法。一般情况下,孩子为了使游戏进行下去,总会想办法解决困难,这是孩子获得经验的方式。不过有时候遇到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孩子们往往会选择放弃游戏,这时候教师的介入就很有必要。

其次要因人而异,分层指导。孩子都是有潜能的,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孩子发展的状况不尽相同,因此要针对不同能力的孩子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并在指导中保持一颗童心,做孩子的玩伴,多引导、少包办,多支持、少命令。

最后要角色转换,提高质量。游戏前教师要当好主角,科学策划,丰富孩子的经验。游戏开始后教师要变成孩子的玩伴,带着一颗童心参与游戏,尊重孩子的自主权,与他们一同快乐。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回到主角,做好游戏活动的反思者。

三、给予分享回应的游戏评价。游戏是孩子自发自主的游戏,而游戏的评价充满着教育的契机,当游戏结束后,有的孩子满足,有的孩子尽兴,有的孩子遗憾,有的`孩子意犹未尽。所以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交流一下体会,分享游戏中的快乐与经验,讨论遇到的问题与疑惑,是很有必要的。只有给予孩子分享和回应的游戏评价,才能让孩子在激烈的讨论中,在快乐的分享中积累经验。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导活动,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一线的幼教工作者,唯有全面理解幼儿游戏活动的性质和功能,才能科学地设计和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唯有及时总结游戏教学的经验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真正为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活动。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11

6月6日,我有幸参加市教育局举行的《指南》背景下游戏化主题培训活动,在启动仪式中每位领导的重要讲话,让我感受到课程游戏化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次有意义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苏州幼师孟校长给我们带来的《优化实习场活动,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中关于“幼儿园实习场”的专题讲座。她提出了幼儿在园要有一定的游戏体验,高质量的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所谓实习场,就是让幼儿在拟真的环境中操作、体验和创造,从而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利用所创设的拟真环境来引导幼儿探究性、尝试性甚至创造性的学习,引导幼儿合作学习、共同学习,引导幼儿进行解决问题的学习。对我班现在开展的区域游戏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做整体游戏的'设计师。

根据幼儿健康、社会性、认知、语言、艺术等方面发展的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为孩子创设了科学探索区、美工区、语言区、益智区、阅读区、音乐表演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本着合理布局便于流动的原则,根据活动室的特点,将阅读区、美工区等区域设为固定区,其余设为活动区。在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方面,我认识到区域游戏必须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区域游戏前材料的投放。

首先,在区域材料投放上,以满足并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为原则,合理利用空间和大量丰富的材料,开放性地创设区域游戏的环境和投放材料,可以使每一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游戏内容。在幼儿园区域游戏创设中老师、幼儿、家长都应该是游戏材料的支持者,大家一起收集材料、一起制作。要让家长了解班级区域游戏的内容,如果能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会很有利于区域游戏的开展。区域游戏创设中还要去深入了解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最近关注的是什么、当前社会在孩子们中间流行的是什么、思考什么内容能给孩子带来发展、有什么发展与提高等等,然后创设出孩子喜欢并有意义的区域游戏环境,做到充分发挥材料的价值。

其次,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由于个体差异未能达成目标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其放在区角游戏中作为一个补充。因为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是最放松的,没有达成目标的压力,可以反复的尝试、操作。如我们的手工活动中,在老师的带领下折出的东西往往是单一的,特别是动手能力差一点的孩子不能及时完成作品。我们可以在美术活动后,将游戏材料投放于美工区,让孩子们饭后、离园时间进行反复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将幼儿在集中教育活动中感兴趣的并且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内容投放于相应的区域中。

最后,材料还必须可操作性。幼儿是好动的,我尽量为幼儿提供一些可以动手操作的游戏材料,而不是只能看不能动的摆设品。我在班级中开辟了图书角,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图书和纸张画笔,请幼儿看看讲讲,也可将自己听到的故事制作成连环画,幼儿可以用它排一排图片顺序,猜一猜故事内容,相互讲讲故事中的情节,这样一来,幼儿能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12

有幸我园请来了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园长崔利玲老师,南京鼓楼幼儿园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创办的实验园,是中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以探索中国化的幼教道路为办园宗旨。

聆听了崔园长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幼儿学习的过程是从不知、不会到会的过程,而这一学习的过程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教师的任务就是“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让孩子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从而获得知识和经验。我们一线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游戏真正的还给孩子。

崔园长还为我们讲解了《开放性区域活动》与课程的`关系,崔园长指出我们的课程应立足于幼儿生活与年龄特点,用开放性的视野融合优秀的多元文化,让孩子能够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我们要努力营造能鼓励幼儿充分体验、操作、表达、交流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游戏的活动中发展能力、获得经验。

一、在放手让幼儿活动的基础上,让户外活动更加精致和细腻,注重细节,把工作做细、做实;

二、加强资源库建设,注意挖掘周围生活的各种然和文化资源,让幼儿够得到、拿得着、用得了;

三、深化对幼儿活动的研究,关注活动与经验的关系,切实丰富活动的材料和形式,提高活动的成效;

四、加强对课程资源挖掘和利用的总结;

这次的培训活动,给了我启发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学习先进的理念,与幼儿共成长。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13

4月28日,我们参加了幼儿园的园本专题培训,即《指南》背景下课程游戏化主题培训。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收获颇多。园长字字句句都给我留下了的深刻的印象,让我亲身感受、精神振奋,对“游戏”的理解,特别是对“自主游戏”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更全新的认识。

作为一线老师,在我们还没有学习课程游戏化时,我常常疑惑于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难题。在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了生硬的体现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的存在。我们通常只是单一的插入一些游戏。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常常会困惑,为什么在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缺缺,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学。通过此次学习我才了解,课程游戏化是要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去考虑,简单的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

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总能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儿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是幼儿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师说什么和做什么,而是幼儿说什么和做什么。良好的幼儿园课程会不断促发幼儿的兴趣,催生新的活动,能让幼儿专注地投入当前的和不断生发的行动中去。

此次学习,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在日常教学中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珍惜孩子们有限的童年生活,探索有质量的幼儿园课程。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反思。罗园长提出的一些解决措施,给了我启发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我将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学习先进的理念,与幼儿共成长。

我相信:只要我们多观察、细思考,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为幼儿创设自主游戏的空间与时间,满足幼儿自主游戏的愿望,激发幼儿自主游戏的兴趣,让幼儿快乐过好每一天,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14

有幸我园请来了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园长崔利玲老师,南京鼓楼幼儿园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创办的实验园,是中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以探索中国化的幼教道路为办园宗旨。

聆听了崔园长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幼儿学习的过程是从不知、不会到会的过程,而这一学习的过程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教师的任务就是“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让孩子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从而获得知识和经验。我们一线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游戏真正的还给孩子。

崔园长还为我们讲解了《开放性区域活动》与课程的关系,崔园长指出我们的课程应立足于幼儿生活与年龄特点,用开放性的视野融合优秀的多元文化,让孩子能够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我们要努力营造能鼓励幼儿充分体验、操作、表达、交流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游戏的活动中发展能力、获得经验。

一、在放手让幼儿活动的基础上,让户外活动更加精致和细腻,注重细节,把工作做细、做实;

二、加强资源库建设,注意挖掘周围生活的各种然和文化资源,让幼儿够得到、拿得着、用得了;

三、深化对幼儿活动的研究,关注活动与经验的关系,切实丰富活动的材料和形式,提高活动的成效;

四、加强对课程资源挖掘和利用的总结;

这次的培训活动,给了我启发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学习先进的理念,与幼儿共成长。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15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教育方式的进步,教育越来越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兴趣为主要教育基础。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幼儿群体的普遍兴趣,将教育的课程融入到游戏中去,以此激发幼儿的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成为现代幼儿园教学的一大主题。于是我学习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六大支架,其中支架1:改造我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支架2:改造我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支架3:改变活动室内小学化的课桌椅摆布方式。合理灵活地规划活动室空间,恰当布置课桌椅,以方便儿童游戏为基本原则,允许儿童跨区域游戏。支架4: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老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支架5:每所幼儿园收集园所附近一定范围之内的各类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机构、基地、材料、有专长的人员等),形成本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地图。支架6:尝试实行弹性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除了餐点和午休时间,其他时间允许老师根据活动需要,灵活调配。

其中,支架2改造我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只有不断的改造我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才能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育,使之符合新时代对儿童的需要,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充分尊重、热爱儿童,通过教育活动激发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孩子走向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改造我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完善我们的教育呢?

要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的表现,现在一些独生子女,娇气十足,这与他们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依据这一现实,我们应教育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励他们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与此同时,我经常给长辈做工作,使长辈们理解培养孩子劳动技能的重要性,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由此我感到:正确地儿童观、教育观应首先树立在对幼儿的态度上。作为教师,要经常分析幼儿的现实表现,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寻求自身的教育责任和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教育者的儿童观才能获得最初的教育和实践价值。

发现孩子的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兴趣的发现、保护和激发。因此,教师不应对孩子的表现过多加以否定,而应该冷静地观察他的言行,从中发现它身上的闪光点以及新表现出来的兴趣,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他的兴趣得到良好的`发展。

尊重理解孩子,发展孩子的自主性。老师眼中文静、听话,不惹是生非,才是好孩子。久而久之,压抑了幼儿个性的发展。我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到这一点。我以尊重、理解幼儿为前提,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个性的保护和发挥。比如,在开展环境保护的活动中,从资料的搜集、环境的布置到活动的交流,我都给每位幼儿充分表现的机会。我把幼儿看成是环境的主人,和他们一起商讨问题,孩子们也一起动手动脑,从而使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展。

恰当地评价幼儿,促进孩子不断地发展。教育实践中,有不少家长往往会这样评价儿童:“这画儿真难看,画的什么呀?看嘟嘟画的多好呀!看隆隆画的多好呀!”显而易见,这种单纯把某孩子与其他幼儿进行横向比较的做法,本身没有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既有可能挫伤孩子学习、上进的积极性。必须看到,集体中个体间必然存在差异,教育者应承认这种差异,尊重“落后”幼儿。教师不仅要注意横向比较为幼儿提供榜样,而且要善于把个体的今天和昨天进行比较,发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我们要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加以肯定、承认、激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每一个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改造、完善我们已有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反思、改进、调整,再反思、再改进、再调整,相信不断努力,我们的教育会不断完善。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16

6月5日下午,我和姚丽老师乘车来到了,参加了“全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与实施高级研修班暨xx市名园。名师优质教育活动展示”。感谢园领导给了我们如此宝贵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感谢同班老师的大力支持。

在参加培训前,我是带着问题去的,一直都听园长说起“课程游戏化”,却对它知之甚少,我期望在本次难得的培训活动中能帮我在头脑中留下“什么是课程游戏化”的概念。但当我们从6号上午真正开始培训时我才明白,原来我在所有参培的人员中,属于“幼儿园阶段”,也就是说刚刚起步,其他的老师相当于“中小学阶段”,名副其实的“高级研修班成员”。当时心里就挺着急的,一个劲儿地跟姚老师念叨:“要是我完全跟不上,听不懂怎么办?回去怎样向园长和老师们交代呢?”所以,今天如果有说的不到之处,还请大家海涵。

如果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每到一个目的地都是为了让人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那么这次的之行,无疑也让我在对课程游戏化的认知上有所提升。此次培训活动为期4天,在这4天的学习过程中,让我了解了不少、学习了不少、懂得了不少;总之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本次培训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聆听专家讲座;二是走进xx名园观摩、学习。6日,7日两天,我们一共聆听了三位专家的讲座,分别是,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研室主任、教授,兼任师范大学“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秘书,她的专题讲座题为《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图谱设计与运用》。

,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xx市鼓楼区学科带头人。“国培计划”讲师,在幼儿园音乐教学研究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她的讲座题为《游戏化策略在音乐活动中的运用》。,xx省学前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学前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学前教育硕士点负责人。她的专题讲座题为《“指南”背景下幼儿美工区活动观察与指导》。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本次培训重点讲解在艺术领域如何实施游戏化的,具体内容呢,刚刚姚丽老师已经为大家做了相关介绍,我就不多说了,接下来,我具体来谈谈8日、9日两天,我们走进xx名园的相关情况。

由于本次参培老师人数众多,有335人,来自全国各地的都有,因此,在去幼儿园参观的时候,是动用了7辆大巴车,两天的上午,7辆大巴车都是去同一所幼儿园,下午是将7辆大巴车分成了两批的,1号、2号、3号车去一处幼儿园,剩下的4、5、6、7号车去一处幼儿园。基于局领导的安排,我们姜堰这边的所有参培人员去的都是同一处幼儿园。8日上午,我们来到的是xx省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幼儿园简介详见培训指南),下午是xx市实验幼儿园方圆绿荫园。

9日上午参观的是xx市市级机关幼儿园,下午则是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这四家幼儿园中,有三家是公办园,xx市实验幼儿园方圆绿荫园是与开发商合作的一所幼儿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它的环境创设,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到处尽善尽美,比较精致。其他三所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方面跟方圆绿荫园不同,基本上是向国外靠拢,更注重自然环境的呈现。

当然,这些幼儿园在课题研究方面拥有很深的造诣,在xx省乃至全国学前教育中都是处于前沿的。由于本次培训中偏向艺术领域游戏化的运用,所以每所幼儿园呈现的教育活动几乎都是音乐活动或者是美术活动,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xx市市级机关幼儿园的老师展示的一个小班音乐活动。她灵活地运用了前面姚丽老师讲到的“傻瓜模式”,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总体来说,本次学习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游戏在幼儿教育领域游戏中的重要性。幼儿游戏对幼儿认知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及情感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科学的组织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学习和发展。

对于幼儿来说,除了吃饭睡眠等生活活动之外,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时间就是在游戏,甚至生活也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发展,同时也只有游戏,才能使儿童在其现有发展水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和生活。所以我也觉得教育家杜威说的这一句很有道理:幼儿阶段“生活即教育,游戏即生活”。幼儿游戏不同于成人的玩,看似平常的游戏在幼儿的生活中是一片大大的生活空间,在这片空间中他们积极思考,不断解决问题,探索与求知的欲望不断发展。同时,在进行游戏时,幼儿总是伴随着非常愉快的情绪,这种愉快的心情,又保证着孩子身体的健康,保证着机体的正常发育。可见游戏在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但当前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我觉得最主要的几方面问题是:

1.对游戏的组织和指导过于功利性;

2.重上课轻游戏,小学化倾向严重;

3.教师对幼儿游戏过多干预,使幼儿游戏缺乏足够自由。

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的我们对幼儿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并不可以盲目进行,应该深入地认知幼儿游戏的特点,理解游戏的实质,进而科学有规律的指导游戏,为幼儿游戏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顺利开展幼儿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教师在组织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时应学会为幼儿游戏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游戏指导要在观察的前提下进行;针对不同的年龄特征指导游戏。

其实,我们在有些方面做得还是很不错的,接下来,可能还需要就如何将游戏自然而然地融入课程中多做一些了解与研究,我们幼儿园目前的两个市级课题都与游戏有关,我们结合课题对游戏进行持久而深入的研究,定会获得丰硕的收获!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17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动的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应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从而实现让幼儿在愉快、自主中全面健康发展。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教学活动一样,在幼儿园课程中是缺一不可的,游戏活动和另两类活动互相补充,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游戏在幼儿园整合课程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游戏和教学的概念常被混淆,在许多场合,游戏成了各级教学目标、按教师的意志和计划进行的活动,而教学原本承担的任务却悄悄的被游戏替代了。事实上,游戏和教学既不可替代又相得益彰,二者可以以各种方式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二、游戏活动可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是孩子们特有的一种学习形式。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实践性等是游戏特有的属性,处在幼儿期的孩子身心都有一定水平的发展,对周围一切事物好奇、好动、好模仿,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根据孩子的这些特点,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凸显幼儿“自主、自信”这样一种主体精神。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使幼儿在参加游戏活动时身体各器官处于积极活动状态,这样既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又可让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现实生活、探索事物性质,运用已有知识、操作各种材料来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游戏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为了让孩子的'区域活动充满阳光与乐趣,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们给孩子们粘贴了各种棋盘,孩子们可以自由的下棋,整个游戏过程可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潜移默化的锻炼了孩子们的良性竞争、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添设了迷宫、沙包、跳绳、滚球等玩具,在自由活动时间,一簇一簇的孩子在尽情地玩着各式各样的益智游戏,使幼儿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这种活动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充满了创造与快乐,让孩子受益无穷。

四、游戏能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爱护环境的良好品格

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是形成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基础,而且认识越深刻,情感就越深切。通过游戏进行情感教育的效果较好。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18

6月6日,我有幸参加市教育局举行的《指南》背景下游戏化主题培训活动,在启动仪式中每位领导的重要讲话,让我感受到课程游戏化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次有意义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苏州幼师孟校长给我们带来的《优化实习场活动,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中关于“幼儿园实习场”的专题讲座。她提出了幼儿在园要有一定的游戏体验,高质量的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所谓实习场,就是让幼儿在拟真的环境中操作、体验和创造,从而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利用所创设的拟真环境来引导幼儿探究性、尝试性甚至创造性的学习,引导幼儿合作学习、共同学习,引导幼儿进行解决问题的学习。对我班现在开展的区域游戏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做整体游戏的设计师。

根据幼儿健康、社会性、认知、语言、艺术等方面发展的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为孩子创设了科学探索区、美工区、语言区、益智区、阅读区、音乐表演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本着合理布局便于流动的原则,根据活动室的特点,将阅读区、美工区等区域设为固定区,其余设为活动区。在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方面,我认识到区域游戏必须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区域游戏前材料的投放。

首先,在区域材料投放上,以满足并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为原则,合理利用空间和大量丰富的材料,开放性地创设区域游戏的环境和投放材料,可以使每一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游戏内容。在幼儿园区域游戏创设中老师、幼儿、家长都应该是游戏材料的支持者,大家一起收集材料、一起制作。要让家长了解班级区域游戏的内容,如果能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会很有利于区域游戏的开展。区域游戏创设中还要去深入了解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最近关注的是什么、当前社会在孩子们中间流行的是什么、思考什么内容能给孩子带来发展、有什么发展与提高等等,然后创设出孩子喜欢并有意义的区域游戏环境,做到充分发挥材料的价值。

其次,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由于个体差异未能达成目标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其放在区角游戏中作为一个补充。因为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是最放松的,没有达成目标的压力,可以反复的尝试、操作。如我们的手工活动中,在老师的带领下折出的东西往往是单一的,特别是动手能力差一点的孩子不能及时完成作品。我们可以在美术活动后,将游戏材料投放于美工区,让孩子们饭后、离园时间进行反复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将幼儿在集中教育活动中感兴趣的并且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内容投放于相应的区域中。

最后,材料还必须可操作性。幼儿是好动的,我尽量为幼儿提供一些可以动手操作的游戏材料,而不是只能看不能动的摆设品。我在班级中开辟了图书角,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图书和纸张画笔,请幼儿看看讲讲,也可将自己听到的故事制作成连环画,幼儿可以用它排一排图片顺序,猜一猜故事内容,相互讲讲故事中的情节,这样一来,幼儿能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19

幼儿在游戏中的通过扮演某一种假想的角色,以假想的方式把头脑中已有的想法重新组合,从而反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为之争吵不休,对于大班的孩子,不仅要进行品德教育,让他们懂得互相谦让,同时在本学期着重对幼儿协作意识进行培养。

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的协作行为。规则的提出,不仅是为幼儿的活动提出要求,也是对幼儿行为及其游戏开展一种暗示。要求幼儿能提出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并相互协商。

教师主动加入幼儿游戏。老师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也能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

此外,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参与角色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和好动性。因此本学期在组织角色游戏时,在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自身潜力的发展。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从中获取了经验,选择了自己感到好的方法,这样使他们在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能的同时,更增强了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和信心。

当然,在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戏角色、游戏任务时,我会指定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为负责人,负责人再去邀请其他人。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是游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幼儿的生活知识。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我们会加强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20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教育方式的进步,教育越来越以人为本。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在逐步发生改变,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已经成为当下幼儿教育的主流。在对幼儿实施游戏化教育中,我们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索与研究。

一、幼儿为什么要游戏化教学

幼儿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教学游戏化的内涵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教育界普遍人士的认同。福禄贝尔曾说:“游戏是儿童发展的阶段,游戏给人欢乐、自由、满足。它具有一切善的来源。一个能够痛快地、有着自动的决心、坚持地游戏,直到身体疲劳为止的儿童,必然会成为一个完全的人、有决心的人,能够为了增进自己和别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的人。”这段话体现了游戏对幼儿们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二、对游戏学习的探索与尝试

1.选择恰当的游戏

幼儿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应该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游戏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在游戏中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如:在一次画春天时,有个幼儿园的教师将游戏“到春姑娘家做客”巧妙地结合起来,幼儿在游戏中参观了“春姑娘的家”,知道“春姑娘的家”有漂亮的鲜花、嫩草、绿树、蝴蝶宝宝等。作画中因为有了游戏所丰富的实物印象,幼儿自然而然画出了生动活泼的图画,教学目标“画春天”自然地体现在游戏中。

(2)灵活指导不同类型的.游戏并且考虑到所教幼儿的身体、智力、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对待不同的幼儿,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游戏方法,控制好游戏的难度。以幼儿为学习主体,对待不一样的课堂选取游戏难度,老师通常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游戏。当幼儿需要帮助或者出现大的常规性问题时,我才以特定的角色身份深入其中,作一些间接的指导,但是时刻以不干预幼儿的游戏为准则。

(3)根据不同的学科灵活采用不同的游戏形式。语言课以说为主,所以课堂上可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表演游戏;音乐活动,可进行音乐游戏歌唱大赛,听歌猜歌名;体育活动,可组织同学们进行各种体力游戏。

2.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

(1)情景融入。在《小蚂蚁和大西瓜》这个活动时,老师带上一个黑色的帽子说:“我现在是小黑了,你们和我一起来搬西瓜吧!”这句话一说孩子们立刻被带入到情景中,孩子们就把自己当成了“小黑”的小伙伴小蚂蚁,后面的活动孩子们就很愿意和老师一起继续下去。包括后面的模仿蚂蚁搬西瓜的样子,孩子们在情景中玩得开心也学到了知识。

(2)丰富的肢体动作让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让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加上动作,自己编排会更加记忆深刻的游戏。如:在一次《春天在哪里的》音乐教学中,老师让同学们根据音乐自己编排动作进行表演,然后上台演出。这样不仅让同学们学会了音乐,还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3.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老师是幼儿活动的主要指导人,在活动中老师要融入游戏中,与孩童们一起玩乐,不要让幼儿觉得你是一位监督者。在活动中要多方面地鼓励学生们,肯定学生们的劳动成果,对待不同的学生,老师应该给出不同的参考意见,让学生们自己选择比较。在游戏课堂结束时,老师一定要重视活动的评价总结,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反映出的良好个性品德。

三、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

1.游戏化教育能够促进孩子们的智力发展。游戏总是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融为一体的。在游戏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自我探索、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想出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游戏才能进行下去,才能体会游戏所带来的乐趣。游戏培养了孩子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游戏促进社会性的发展。游戏是社会活动的一个浓缩,它把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融入游戏中,用游戏玩乐形式呈现出来,在游戏中让幼儿认识事物及规律,并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在游戏中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学会合作,认识自我,促进自身社会性的发展。

3.游戏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一个游戏的成功完成,在其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幼儿们在遇到困难时首先便会尝试解决困难,在尝试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便无形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了他们日后的成长。

4.游戏在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方面有重要价值。美国医生辛德勒曾说:“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人所共知的最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力量——就是良好的情绪的力量。”精神愉快,积极乐观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游戏活动积极有趣味,让孩子们都能热情参与,积极性高涨,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游戏。游戏能够使儿童克服紧张情绪、消除愤怒,有利于儿童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导活动,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活动形式,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生活是孩子学习的大课堂、资源库,幼儿学习的动机、动力来自游戏生活,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指向于幼儿课程游戏化,从而培养幼儿爱学习的天性。因此,幼儿学习的内容不能脱离生活游戏,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应该和生活紧密相连,其过程本身就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幼儿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在游戏中愉快学习,接受知识,培养了良好的个性品质,就说明游戏化教学达到了效果。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21

启蒙教育好坏直接关系着幼儿的成长方向以及智力水平,以往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忽略了幼儿主动思考的能力,降低了游戏开设的有效性,为此,幼儿教师就需要结合幼儿思考能力以及在游戏活动中包含的内容,采取适合的方法,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主动思考。

为了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真正做到把自由自主的游戏活动还给孩子,以提升保教质量。近日,我园教师参加了两天半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专题培训活动。

教师如何在幼儿的游戏化课程中进行合理指导,是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大问题,那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进一步加强对《纲要》和《指南》的认识,把里面的观念统一到、融入到当前的课程游戏化实践中来。教师要从三个层面去理解课程游戏化:一是幼儿园课程应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所谓游戏精神应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不是个别环节要有游戏,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满这种游戏精神,将这种游戏精神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去。二是自由游戏时间要保证。孩子应有自由游戏时间,这种游戏时间不能被“教学”及其他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所替代。三是其他活动环节,尤其像集体教学活动环节尽可能采用游戏方式。一节课某一环节就是游戏,或整节课本身就设计成游戏。

我们明白目前课程游戏化建设有明确的目标,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努力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前往目标的道路,真正做到“儿童在前,教师在后”,让游戏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22

近日,由教育局领导组织带领我们基层教师学习了《课程游戏化》的有关活动,我有幸参加并观摩学习了有关的活动。更有幸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虞永平教授关于《课程游戏化》的讲座。通过此次学习,让我对课程、游戏以及课程游戏化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和全新的解读。

在此之前,我认为《课程游戏化》的颁布与实施意味着旧的课程体系的结束,通过此次学习我们了解到《纲要》和《指南》和《课程游戏化》要求是一致的,是相互融合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已提出了“游戏是基本活动”的问题。所谓基本活动,意味着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常常疑惑于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难题。在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了生硬的体现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的存在。我们通常只是植单一的插入一些游戏。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困惑,为什么在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缺缺,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学。通过学习我才了解,课程游戏化是要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去考虑,简单的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

结合虞永平教授的讲座来反思自身发现,在以往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年也能注重体现游戏化,但是在活动中并不能体现幼儿为主体的自主性游戏,由于害怕孩子“不会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险”通常我在玩的过程中没能体现孩子的自主,这样的游戏往往只是在我的操控下“听我玩”!所以往往在玩的过程中孩子没有自我的意识,只是在我的控制下被动的接受。用虞永平教授的话来说游戏不是教学,不需要教师去“导演”和指挥,因为教师指导过头了,就成了“导演”,孩子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和创造就会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导游戏,应该融入课程文化,形成习惯。

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总能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儿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是幼儿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师说什么和做什么,而是幼儿说什么和做什么。良好的幼儿园课程会不断促发幼儿的兴趣,催生新的活动,能让幼儿专注地投入当前的和不断生发的行动中去。

此专题学习,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在日常教学中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珍惜孩子们有限的童年生活,探索有质量的幼儿园课程。 而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反思。虞永平教授提出的一些解决措施,给了我启发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我将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学习先进的理念,与幼儿共成长。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23

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教育方式的进步,教育越来越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兴趣为主要教育基础。而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游戏是幼儿群体的一个普遍兴趣,因此,将教育的课程融入到游戏中去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成为现代幼儿园教学的一大主题。4月28日,聆听了罗园长《课程游戏化》的讲座。我将在这次培训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阐述一些自己对于该问题的观点和心得体会。

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幼儿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游戏作为幼儿独特的自发活动,是发展幼儿自动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基础。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做什么都没劲,只要玩起游戏来一头是劲”。有时我们也会发现在集体活动中,有一部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单纯的说教引不起兴趣,但老师说“下面开始游戏时,孩子们马上改变原来的姿态,随时准备投入到游戏中去。家长的表述,孩子的表现给我们一个信息:孩子对游戏的'渴望,对游戏的需要,就像我们人类对食物的需要一样,游戏可以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食粮,当他们一有空闲,便会想出各种办法玩,并努力玩出新花样。大自然的一声虫鸣,会引发他们去寻找;小鸟的翅膀被折断,他们会像大人一样给小鸟包扎、喂食,扮演鸟妈妈、鸟爸爸精心照顾小精灵;当一簇美丽的花儿开放了,他们便试着种上一两种植物,期盼着绿色的生命给他们带来惊喜。

所以说呢,游戏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认知和发展。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早在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指出:“游戏是发展各种才能的智力活动,是扩大和丰富儿童观念范围的有效手段” 。首先,游戏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期是儿童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是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语言在幼儿游戏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儿要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想法,领会别人的意思;同时也要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的词汇不断丰富,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游戏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游戏总是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融为一体。在游戏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自我探索、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想出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游戏才能进行下去,才能体会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在感知事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使儿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最后,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式。游戏是社会活动的一个浓缩,它把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融入到游戏中,以游戏这种娱乐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游戏中让幼儿认识事物及其规律,并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24

本次培训通过现场活动观摩和理论讲解两种形式进行。做幼教这个行业的我们都知道,也都会经常在教学中学习,传讲过老师的教学。这次,能够在现场聆听、观摩、参与、互动,这的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同时也学习到很多。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能够让孩子在艺术的殿堂里生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能够让他们从音乐中净化他们幼小的心灵,同时为自身修养带去更多美的享受,也是我们作为教师所要坚持和追求的。

在这次教研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律动,由浅至深,由易到难,有单到双。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但可以参与观摩,还可以到现场与老师进行互动,大大的提高了我们对律动教学的兴趣,也加深我们对律动的认识。 音乐教学最让我们困惑的,就是如何将游戏渗透在音乐课中,如何让孩子们从一节简单的音乐课中体验由游戏带来的快乐。为此也专门作了解答。音乐课,要求孩子们的常规是非常严格的,决不允许有任何的违反规则还可以再进行游戏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注重幼儿常规的培养,有很强的规则意识才行。有了常规,才可以进行音乐课的第二步——渗透游戏教学。比如:我们在小班就可以把一小段简短的音乐划分为很多个八拍,教会孩子1—2个简单的'动作,像拍手拍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以及对音乐节奏感的更深的认识,我们可以缩短拍子,在原有基础上把动作做得快一些。那么到了中、大班,就完全可以通过缩短时值,再加入动作来进行音乐教学。当然,音乐教学中,除了单一的自己尝试,还可以渗透2人、3人、或者一个团队、一个集体等。这就要求常规意识更加稳固才可以进行。

总之,在这次学习中,幽默、生动、激情的讲演让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幼儿教师都为之振奋,收获颇丰。不仅为我们今后在音乐教学积累了更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通过音乐,让我们的身心都愉悦起来。从而,使我更加热爱音乐了。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25

罗园长学习回来后组织我们老师一起学习了《课程游戏化》活动内容。通过此次学习,让我对课程、游戏以及课程游戏化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和全新的解读。

作为一线老师,我常常疑惑于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难题。在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了生硬的体现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的`存在。我们通常只是植单一的插入一些游戏。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困惑,为什么在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缺缺,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学。通过学习我才了解,课程游戏化是要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去考虑,简单的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

游戏不是教学,不需要教师去“导演”和指挥,因为教师指导过头了,就成了“导演”,孩子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和创造就会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导游戏,应该融入课程文化,形成习惯。

心得体会,乞讨者,课程,游戏,电话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26

通过本次培训我认识到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游戏的时间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自由游戏时间不够,特别是大班的孩子。可我们不能以游戏时间不够来作为借口,因为按照教师的要求玩和按照自己的意愿玩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是不同的。保证一次连续游戏时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第二、关于区角活动的性质

有了区角活动游戏反而减少了,这是教师普遍意识到的问题。为什么区角活动不是游戏呢?因为区角活动中的大量材料都有教师预设了特定的目标,规定了玩法,而幼儿对很多内容并不感兴趣,常常需要教师引导着去选择。教师的困惑是区角活动究竟应当如何定位,它是自发性游戏还是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应该是游戏性的还是个别化学习性的?我的观点应该倡导游戏性的区角活动。

第三、关于主题活动与游戏的关系

大部分幼儿园都是以主题的形式来实施课程的。然而,如何通过有内在联系的各类活动来展开主题,可以反映教师对主题活动的不同理解,从而决定游戏在主题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的形式差异很大,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分科教学,那么游戏至多就是服务于某种特定教学目标的手段;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那么具有游戏意义的自主探索和自发表现就会渗透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与主题名称相关的'系列活动,那么教师就会根据这些活动的需要组织不同形式的游戏;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环境创设,那么幼儿的美工建构活动就会占据主题活动的主要过程。

无论我们怎么理解游戏,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的活动,因此教师只需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时间、空间与主题相关的某些材料。在幼儿园课程中体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可以有两种做法,一是模糊教学与游戏的界限,是两者融合互为生成;二是分清游戏与教学的界限,是两者并列,相对独立。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27

近日,由教育局领导组织带领我们基层教师学习了《课程游戏化》的有关活动,我有幸参加并观摩学习了有关的活动。更有幸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虞永平教授关于《课程游戏化》的讲座。通过此次学习,让我对课程、游戏以及课程游戏化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和全新的解读。

在此之前,我认为《课程游戏化》的颁布与实施意味着旧的课程体系的结束,通过此次学习我们了解到《纲要》和《指南》和《课程游戏化》要求是一致的,是相互融合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已提出了“游戏是基本活动”的问题。所谓基本活动,意味着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常常疑惑于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难题。在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了生硬的体现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的存在。我们通常只是植单一的插入一些游戏。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困惑,为什么在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缺缺,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学。通过学习我才了解,课程游戏化是要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去考虑,简单的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

结合虞永平教授的讲座来反思自身发现,在以往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年也能注重体现游戏化,但是在活动中并不能体现幼儿为主体的自主性游戏,由于害怕孩子“不会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险”通常我在玩的过程中没能体现孩子的自主,这样的游戏往往只是在我的操控下“听我玩”!所以往往在玩的过程中孩子没有自我的意识,只是在我的控制下被动的接受。用虞永平教授的话来说游戏不是教学,不需要教师去“导演”和指挥,因为教师指导过头了,就成了“导演”,孩子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和创造就会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导游戏,应该融入课程文化,形成习惯。

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总能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儿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是幼儿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师说什么和做什么,而是幼儿说什么和做什么。良好的幼儿园课程会不断促发幼儿的兴趣,催生新的活动,能让幼儿专注地投入当前的和不断生发的行动中去。

此专题学习,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在日常教学中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珍惜孩子们有限的童年生活,探索有质量的幼儿园课程。 而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反思。虞永平教授提出的一些解决措施,给了我启发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我将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学习先进的理念,与幼儿共成长。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28

6月5日下午,我和姚丽老师乘车来到了xxxx,参加了“全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与实施高级研修班暨xx市名园。名师优质教育活动展示”。感谢园领导给了我们如此宝贵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感谢同班老师的大力支持。

在参加培训前,我是带着问题去的,一直都听园长说起“课程游戏化”,却对它知之甚少,我期望在本次难得的培训活动中能帮我在头脑中留下“什么是课程游戏化”的概念。但当我们从6号上午真正开始培训时我才明白,原来我在所有参培的人员中,属于“幼儿园阶段”,也就是说刚刚起步,其他的老师相当于“中小学阶段”,名副其实的“高级研修班成员”。当时心里就挺着急的,一个劲儿地跟姚老师念叨:“要是我完全跟不上,听不懂怎么办?回去怎样向园长和老师们交代呢?”所以,今天如果有说的不到之处,还请大家海涵。

如果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每到一个目的地都是为了让人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那么这次的xx之行,无疑也让我在对课程游戏化的认知上有所提升。此次培训活动为期4天,在这4天的学习过程中,让我了解了不少、学习了不少、懂得了不少;总之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本次培训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聆听专家讲座;二是走进xx名园观摩、学习。6日,7日两天,我们一共聆听了三位专家的讲座,分别是xx,xx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研室主任、教授,兼任xx师范大学“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秘书,她的专题讲座题为《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图谱设计与运用》。

xx,xx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xx市鼓楼区学科带头人。“国培计划”讲师,在幼儿园音乐教学研究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她的讲座题为《游戏化策略在音乐活动中的运用》。xx,xx省学前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学前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xx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学前教育硕士点负责人。她的专题讲座题为《“指南”背景下幼儿美工区活动观察与指导》。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本次培训重点讲解在艺术领域如何实施游戏化的,具体内容呢,刚刚姚丽老师已经为大家做了相关介绍,我就不多说了,接下来,我具体来谈谈8日、9日两天,我们走进xx名园的相关情况。

由于本次参培老师人数众多,有335人,来自全国各地的都有,因此,在去幼儿园参观的时候,是动用了7辆大巴车,两天的上午,7辆大巴车都是去同一所幼儿园,下午是将7辆大巴车分成了两批的,1号、2号、3号车去一处幼儿园,剩下的4、5、6、7号车去一处幼儿园。基于局领导的安排,我们姜堰这边的所有参培人员去的都是同一处幼儿园。8日上午,我们来到的是xx省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幼儿园简介详见培训指南),下午是xx市实验幼儿园方圆绿荫园。

9日上午参观的是xx市市级机关幼儿园,下午则是xx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这四家幼儿园中,有三家是公办园,xx市实验幼儿园方圆绿荫园是与开发商合作的一所幼儿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它的环境创设,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到处尽善尽美,比较精致。其他三所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方面跟方圆绿荫园不同,基本上是向国外靠拢,更注重自然环境的呈现。

当然,这些幼儿园在课题研究方面拥有很深的造诣,在xx省乃至全国学前教育中都是处于前沿的。由于本次培训中偏向艺术领域游戏化的运用,所以每所幼儿园呈现的教育活动几乎都是音乐活动或者是美术活动,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xx市市级机关幼儿园的老师展示的一个小班音乐活动。她灵活地运用了前面姚丽老师讲到的“傻瓜模式”,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总体来说,本次学习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游戏在幼儿教育领域游戏中的重要性。幼儿游戏对幼儿认知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及情感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科学的组织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学习和发展。

对于幼儿来说,除了吃饭睡眠等生活活动之外,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时间就是在游戏,甚至生活也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发展,同时也只有游戏,才能使儿童在其现有发展水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和生活。所以我也觉得教育家杜威说的这一句很有道理:幼儿阶段“生活即教育,游戏即生活”。幼儿游戏不同于成人的玩,看似平常的游戏在幼儿的生活中是一片大大的`生活空间,在这片空间中他们积极思考,不断解决问题,探索与求知的欲望不断发展。同时,在进行游戏时,幼儿总是伴随着非常愉快的情绪,这种愉快的心情,又保证着孩子身体的健康,保证着机体的正常发育。可见游戏在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但当前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我觉得最主要的几方面问题是:

1.对游戏的组织和指导过于功利性;

2.重上课轻游戏,小学化倾向严重;

3.教师对幼儿游戏过多干预,使幼儿游戏缺乏足够自由。

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的我们对幼儿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并不可以盲目进行,应该深入地认知幼儿游戏的特点,理解游戏的实质,进而科学有规律的指导游戏,为幼儿游戏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顺利开展幼儿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教师在组织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时应学会为幼儿游戏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游戏指导要在观察的前提下进行;针对不同的年龄特征指导游戏。

其实,我们在有些方面做得还是很不错的,接下来,可能还需要就如何将游戏自然而然地融入课程中多做一些了解与研究,我们幼儿园目前的两个市级课题都与游戏有关,我们结合课题对游戏进行持久而深入的研究,定会获得丰硕的收获!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幼儿教师,工作是最辛苦的、最繁琐的,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也是最深的,同时也是孩子长大后最容易忘记的。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是我选择了这份职业,我喜欢这份职业,我就可以为了这份职业而努力,为了这份职业奉献自己的一生心血。

通过学习、观看了王颖园长组织的《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的组织与实施》学习后,结合平时自己组织的游戏活动过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老师在游戏活动中与幼儿的交往。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由交流。我们老师应发挥在幼儿游戏中的指导作用,而老师指导的关键则是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积极有效地与幼儿交往。

经过平时游戏活动的经验,我发现了游戏中师幼交往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游戏材料的不足,环境创设不当,影响互动效果;老师过多的干涉、限制幼儿的活动与自由,使幼儿处于被动状态;对幼儿个别差异分析不够,关注性格开朗、行为积极的幼儿多,而对性格内向、不爱表现的幼儿关注少,导致个别幼儿常处在游戏的外围状态等等。因此,我们为了提高游戏中师幼互动的质量,首先得考虑游戏的材料,幼儿的游戏离不开材料,材料是引导幼儿展开多种多样探索活动的支架,要做到有效的师幼互动,我们应该放手让幼儿主动参与准备;同时,根据游戏发展的需要,得及时补充和更新游戏材料。随着幼儿游戏的深入开展,需要有意识地提供更多的游戏材料,引导幼儿通过与新材料的互动,不断深入开展游戏,探究新发现、新玩法。下面我把平时组织的一个中班的游戏活动和大家分享一下,也总结一下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中班“娃娃家”游戏开始时,我提供白色的废纸让孩子们撕纸。每个孩子一个小碗,一小张白纸,鼓励他们撕成“米粒”,做饭给娃娃吃。提供的白纸不大,以免孩子活动时间过长没有耐心继续下去。撕纸后,他们开始把“米”放到“煤气灶”上煮给其他人吃。由于每个孩子都有简单的操作材料,能够“客气、友好地”进行平行游戏。大家都有事情做,游戏中都能获得愉悦感。可是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就没兴趣了,我的活动预期效果没达到。现在想来,如果当时我给幼儿及时补充和投放新材料的话,对幼儿来说肯定是一种新的吸引力。比如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绿色的皱纹纸做“青菜”、红色的皱纹纸做“红烧肉”、黄色的皱纹纸做“豆芽菜”等等,孩子们肯定会沉浸在快乐的“做饭”游戏中,无论从技能、情感上,都能获得很大的满足。如果我还能从网上下载一些水果、蔬菜的小图片让孩子们撕下来,放到碗中,“改善伙食”的话,让小宝宝们吃得“白白胖胖”的,效果将会更好,就能让“娃娃家”游戏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

当然,除了上述部分,还要很多的感想,也有很多的收获。不管怎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把学到先进知识理念和技能运用到教学中,我也一定会用我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去教育每一个孩子,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祖国的下一代接班人。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29

通过本次培训我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关于游戏的时间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自由游戏时间不够,特别是大班的孩子。可我们不能以游戏时间不够来作为借口,因为按照教师的要求玩和按照自己的意愿玩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是不同的。保证一次连续游戏时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二、关于区角活动的性质

有了区角活动游戏反而减少了,这是教师普遍意识到的问题。为什么区角活动不是游戏呢?因为区角活动中的大量材料都有教师预设了特定的目标,规定了玩法,而幼儿对很多内容并不感兴趣,常常需要教师引导着去选择。教师的困惑是区角活动究竟应当如何定位,它是自发性游戏还是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应该是游戏性的还是个别化学习性的?我的观点应该倡导游戏性的区角活动。

三、关于主题活动与游戏的关系

大部分幼儿园都是以主题的形式来实施课程的。然而,如何通过有内在联系的各类活动来展开主题,可以反映教师对主题活动的不同理解,从而决定游戏在主题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的形式差异很大,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分科教学,那么游戏至多就是服务于某种特定教学目标的手段;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那么具有游戏意义的自主探索和自发表现就会渗透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与主题名称相关的系列活动,那么教师就会根据这些活动的需要组织不同形式的游戏;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环境创设,那么幼儿的美工建构活动就会占据主题活动的主要过程。

无论我们怎么理解游戏,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的活动,因此教师只需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时间、空间与主题相关的某些材料。在幼儿园课程中体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可以有两种做法,一是模糊教学与游戏的界限,是两者融合互为生成;二是分清游戏与教学的界限,是两者并列,相对独立。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30

幼儿园教育是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为幼儿系统地提供新的学习经验,而且是帮助幼儿把学习经验系统化、引导其心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探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的,能够促进教学活有效性的方式和方法是当前幼儿园教师应该学习和探讨的核心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其他活动之中”。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因此,一节好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将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的一个很好的“整合”。

1、从生活和游戏的角度来分析和设计主题。

当我们选择或是设计一个主题活动的时候,首先我们要看这个“主题”是否符合幼儿生活经验,是否可以与之生活的环境相互融合。而“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只是教学的手段,还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现主题与幼儿生活的关系,主题中蕴涵的探究机会,主题中蕴涵的游戏机会。

例如:主题活动《商品》。幼儿通过教学活动累积了购物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的机会应该说很少。结合这个主题,在角色游戏我们创设一个商店的环境。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又使平时无人问津的超市改头换面了。于是,快餐店、饮料店、玩具店、大头贴照相馆、服装店相继拉开了序幕。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有制作商品、拟定价格、贴价格标签的经验,因此幼儿在游戏中制作商品时得心应手。

主题活动《我喜欢看书》。“我喜欢看书”教学活动涉及了参观图书馆、了解图书的分类等内容。这些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图书应该如何摆放,如何分类,如何用标签来区别各种不同类别的书籍。教学活动使游戏变得生动活泼,游戏也将教学活动中的一些知识经验无形地延伸,幼儿良好的习惯也慢慢养成了。

2、内容的选择能生活化、游戏化。

活动形式丰富起来,为幼儿创造活动的空间。例如:我们在教授数学领域的知识时。组织形式便可以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设计活动。在教10以内的加减,教师模拟生活场景“水果超市”,让幼儿手持“钱币”自主挑选水果。算出需要的钱数。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学活动。幼儿生活在客观世界中,周围的事物均表现为大小、颜色、形状、数量等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另外,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前运算阶段,其知识经验更多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知。因此,将抽象的数学生活化,不但内容生动具体,幼儿也不会觉得离生活太远,学习过程轻松自然很多。游戏和教学一体化并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幼儿生活中来又回到幼儿游戏中去,并在游戏和教学一体化中实现整合,积累经验。让在游戏和生活活动中提高运算能力。

例如,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需要锻炼他们跑的技能。这时,我就会带他们玩“小孩小孩真爱玩”游戏,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做好跑的准备。游戏中,幼儿四散走,教师边走边念儿歌:“小孩小孩真爱玩,东看看,西看看,去摸一摸xx再回来。”说完儿歌,幼儿迅速跑开。幼儿对整个游戏相当感兴趣,在游戏中幼儿自然而然学会了跑的技能,发展了追逐能力,同时还满足了他们游戏的需要。

3、让区域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教学活动为游戏服务。

以前,我们简单地将幼儿园区域活动定位在“形式自由、室内有间隔,操作有材料”的层面上,其实说白了就类似于分组的桌面游戏或是自由活动。通过探索我们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涵和操作终于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区域活动同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其中一个部分,它也是为幼儿园课程目标服务的;区域活动的内容应当与课程的内容相结合相一致;我们的课程不应当仅仅停留在集体教育活动上,更应该拓展到区域活动、小组活动乃至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例如:在“春天的电话”主题活动中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增设了“做电话”的内容,以弥补其科学内容的不足。在“动物世界”主题中,我们增设了给小羊穿棉袄,喂养小乌龟的活动。在一个主题即将结束,后一个主题即将开展的时候,教师和幼儿往往都会因为缺乏过渡产生一种不适应。这时她们就充分利用区域活动来帮忙。在一定程序上激发幼儿对下一主题内容的兴趣和参与欲望,并让幼儿能在主题和主题切换之间变得从容。

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幼儿学习知识、体验快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索的路上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让教育回归生活,让生活与游戏真正的融入到幼儿园的课程和老师的教学活动中去,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身心的健康发展。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31

近日,由教育局领导组织带领我们基层教师学习了《课程游戏化》的有关活动,我有幸参加并观摩学习了有关的活动。更有幸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虞永平教授关于《课程游戏化》的讲座。通过此次学习,让我对课程、游戏以及课程游戏化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和全新的解读。

在此之前,我认为《课程游戏化》的颁布与实施意味着旧的课程体系的结束,通过此次学习我们了解到《纲要》和《指南》和《课程游戏化》要求是一致的,是相互融合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已提出了“游戏是基本活动”的问题。所谓基本活动,意味着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常常疑惑于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难题。在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了生硬的体现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的存在。我们通常只是植单一的插入一些游戏。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困惑,为什么在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缺缺,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学。通过学习我才了解,课程游戏化是要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去考虑,简单的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

结合虞永平教授的讲座来反思自身发现,在以往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年也能注重体现游戏化,但是在活动中并不能体现幼儿为主体的自主性游戏,由于害怕孩子“不会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险”通常我在玩的过程中没能体现孩子的自主,这样的游戏往往只是在我的操控下“听我玩”!所以往往在玩的过程中孩子没有自我的意识,只是在我的控制下被动的接受。用虞永平教授的话来说游戏不是教学,不需要教师去“导演”和指挥,因为教师指导过头了,就成了“导演”,孩子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和创造就会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导游戏,应该融入课程文化,形成习惯。

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总能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儿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是幼儿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师说什么和做什么,而是幼儿说什么和做什么。良好的幼儿园课程会不断促发幼儿的兴趣,催生新的活动,能让幼儿专注地投入当前的和不断生发的行动中去。

此专题学习,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在日常教学中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珍惜孩子们有限的童年生活,探索有质量的幼儿园课程。 而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反思。虞永平教授提出的一些解决措施,给了我启发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我将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学习先进的理念,与幼儿共成长。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32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动的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应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从而实现让幼儿在愉快、自主中全面健康发展。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教学活动一样,在幼儿园课程中是缺一不可的,游戏活动和另两类活动互相补充,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游戏在幼儿园整合课程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游戏和教学的概念常被混淆,在许多场合,游戏成了各级教学目标、按教师的意志和计划进行的活动,而教学原本承担的任务却悄悄的被游戏替代了。事实上,游戏和教学既不可替代又相得益彰,二者可以以各种方式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二、游戏活动可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是孩子们特有的一种学习形式。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实践性等是游戏特有的属性,处在幼儿期的孩子身心都有一定水平的发展,对周围一切事物好奇、好动、好模仿,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根据孩子的这些特点,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凸显幼儿“自主、自信”这样一种主体精神。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使幼儿在参加游戏活动时身体各器官处于积极活动状态,这样既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又可让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现实生活、探索事物性质,运用已有知识、操作各种材料来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游戏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为了让孩子的区域活动充满阳光与乐趣,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们给孩子们粘贴了各种棋盘,孩子们可以自由的下棋,整个游戏过程可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潜移默化的锻炼了孩子们的良性竞争、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添设了迷宫、沙包、跳绳、滚球等玩具,在自由活动时间,一簇一簇的孩子在尽情地玩着各式各样的益智游戏,使幼儿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这种活动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充满了创造与快乐,让孩子受益无穷。

四、游戏能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爱护环境的良好品格

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是形成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基础,而且认识越深刻,情感就越深切。通过游戏进行情感教育的效果较好。

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真正发挥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中的教育作用,探索课程与游戏的内在联系,找到游戏与课程的结合点,达到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以促进每位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33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教育方式的进步,教育越来越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兴趣为主要教育基础。而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游戏是幼儿群体的一个普遍兴趣,因此,将教育的课程融入到游戏中去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成为现代幼儿园教学的一大主题。4月28日,聆听了罗园长《课程游戏化》的讲座。我将在这次培训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阐述一些自己对于该问题的观点和心得体会。

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幼儿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游戏作为幼儿独特的自发活动,是发展幼儿自动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基础。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做什么都没劲,只要玩起游戏来一头是劲”。有时我们也会发现在集体活动中,有一部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单纯的说教引不起兴趣,但老师说“下面开始游戏时,孩子们马上改变原来的姿态,随时准备投入到游戏中去。家长的表述,孩子的表现给我们一个信息:孩子对游戏的渴望,对游戏的需要,就像我们人类对食物的需要一样,游戏可以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食粮,当他们一有空闲,便会想出各种办法玩,并努力玩出新花样。大自然的一声虫鸣,会引发他们去寻找;小鸟的翅膀被折断,他们会像大人一样给小鸟包扎、喂食,扮演鸟妈妈、鸟爸爸精心照顾小精灵;当一簇美丽的花儿开放了,他们便试着种上一两种植物,期盼着绿色的生命给他们带来惊喜。

所以说呢,游戏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认知和发展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早在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指出:“游戏是发展各种才能的智力活动,是扩大和丰富儿童观念范围的有效手段”。首先,游戏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期是儿童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是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语言在幼儿游戏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儿要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想法,领会别人的意思;同时也要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的词汇不断丰富,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游戏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游戏总是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融为一体。在游戏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自我探索、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想出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游戏才能进行下去,才能体会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在感知事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使儿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最后,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式。游戏是社会活动的一个浓缩,它把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融入到游戏中,以游戏这种娱乐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游戏中让幼儿认识事物及其规律,并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二、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养成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美国医生辛德勒曾经说过“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人所共知的最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力量——就是良好的情绪的力量”。精神愉快、情绪乐观的儿童,生长发育好,活泼伶俐,智力较高;而情绪忧郁的儿童,身心健康会受到破坏,表情呈滞,性情孤僻,智力较低。由于游戏具有自主性、趣味性的特点,因此参与游戏的幼儿总是以热烈的情感、严肃的态度对待它,游戏过程给幼儿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另外,游戏还是幼儿宣泄自己压抑的不良情绪,获得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

三、游戏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在游戏中幼儿能充分表现自我,体会成功所带来的乐趣,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但是,游戏中的成功也是得来不易的,需要不断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因此,在孩子游戏遇到困难时,我们老师应当适当介入,引导和鼓励儿童坚持到底、不断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游戏是发展幼儿健康心理、培养幼儿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也是幼儿身体发育的重要保证。

在整个幼儿期,幼儿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是身体的各个部位的机能成熟的关键时期。如果在此阶段幼儿身体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对幼儿以后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甚至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幼儿在游戏中会反复练习各种基本动作,如抓、爬、滚、跑、跳、攀登、投掷等。这些运动不仅能促进他们骨骼、肌肉系统及体内新陈代谢和运动机能的发展,还可使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是游戏给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手的操作活动机会,既促进了幼儿小肌肉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又刺激了大脑的运动中枢,使神经细胞功能得到迅速发展,为幼儿智力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因此,游戏是锻炼和发展幼儿身体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游戏是孩子动静交替的过程,可以让孩子上课之后得到休息,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之中。

《纲要》中指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由此可见,在幼儿园中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那么,我们在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中,应如何给孩子提供适宜游戏,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1、创造开放、互动的游戏环境。游戏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能够鼓励孩子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从而激发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游戏活动中,我们教师作为游戏活动环境的创设者,主要任务就是创造一个开放互动的游戏环境,来影响孩子主动学习、快乐成长。

首先呢,要调动亲子游戏在材料准备中的主动性。因为游戏是孩子自己的游戏,在设置游戏环境时,要注重引导孩子参与,共同布置游戏区,这样孩子在游戏中就学会各种交流方法,并体会到交往的乐趣。

其次呢,要注重游戏材料投放的灵活性和层次性。因为游戏活动中材料是孩子活动的对象,教师材料投放的灵活性和层次性直接关系到游戏活动的质量。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根据目标以及孩子的兴趣维持时间来更换。同时教师提供的材料要有一定的企图,要把教育的目标和意义渗透进去。

还有,要发挥游戏材料投放的动态性和启发性。逼真的游戏成品材料固然有其优点,但却会使孩子的创造行为减少。而富有动态和启发性的材料,会激发孩子积极的想象和创造。这些材料能让孩子大显身手,充分想象,大胆创新。

2、要把握时机进行适度的游戏指导。

首先要学会观察,把握时机。孩子是游戏开展的主人,教师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少参与,多观察。在观察中要针对观察到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并决定自己的引导对象和方法。一般情况下,孩子为了使游戏进行下去,总会想办法解决困难,这是孩子获得经验的方式。不过有时候遇到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孩子们往往会选择放弃游戏,这时候教师的介入就很有必要。

其次要因人而异,分层指导。孩子都是有潜能的,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孩子发展的状况不尽相同,因此要针对不同能力的孩子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并在指导中保持一颗童心,做孩子的玩伴,多引导、少包办,多支持、少命令。

最后要角色转换,提高质量。游戏前教师要当好主角,科学策划,丰富孩子的经验。游戏开始后教师要变成孩子的玩伴,带着一颗童心参与游戏,尊重孩子的自主权,与他们一同快乐。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回到主角,做好游戏活动的反思者。

3、给予分享回应的游戏评价。游戏是孩子自发自主的游戏,而游戏的评价充满着教育的契机,当游戏结束后,有的孩子满足,有的孩子尽兴,有的孩子遗憾,有的孩子意犹未尽。所以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交流一下体会,分享游戏中的快乐与经验,讨论遇到的问题与疑惑,是很有必要的。只有给予孩子分享和回应的游戏评价,才能让孩子在激烈的讨论中,在快乐的分享中积累经验。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导活动,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一线的幼教工作者,唯有全面理解幼儿游戏活动的性质和功能,才能科学地设计和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唯有及时总结游戏教学的经验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真正为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活动。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篇34

有幸我园请来了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园长崔利玲老师,南京鼓楼幼儿园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创办的实验园,是中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以探索中国化的幼教道路为办园宗旨。

聆听了崔园长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幼儿学习的过程是从不知、不会到会的过程,而这一学习的过程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教师的任务就是“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让孩子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从而获得知识和经验。我们一线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游戏真正的还给孩子。

崔园长还为我们讲解了《开放性区域活动》与课程的关系,崔园长指出我们的课程应立足于幼儿生活与年龄特点,用开放性的视野融合优秀的多元文化,让孩子能够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我们要努力营造能鼓励幼儿充分体验、操作、表达、交流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游戏的活动中发展能力、获得经验。

一、在放手让幼儿活动的基础上,让户外活动更加精致和细腻,注重细节,把工作做细、做实;

二、加强资源库建设,注意挖掘周围生活的`各种然和文化资源,让幼儿够得到、拿得着、用得了;

三、深化对幼儿活动的研究,关注活动与经验的关系,切实丰富活动的材料和形式,提高活动的成效;

四、加强对课程资源挖掘和利用的总结;

这次的培训活动,给了我启发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学习先进的理念,与幼儿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