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统编四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25/01/02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统编四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统编四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今年九月全国中小学语文学科全面启动统编教材。为了让广大的语文教师从教科版语文教材过渡到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使用,今年暑假我们一至六年班主任先后两次参加了网上培训学习。下面我就本次培训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进行分享。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感受到了统编教材的编排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小学语文一共编排了129 篇古诗文,约占总篇目数的30%。其中,古诗词112 首,文言文14 篇,古典名著3 篇。除了古诗词、古代寓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外,还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中,选取符合当今时代特点、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

二、倡导大量阅读。这套教材主编温儒敏提出:要“读书为本”。统编教材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体现这一理念:

1、课内拓展。主要是通过阅读链接来加大阅读量,链接的都是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有的还与课文进行了整合,编排了课后题。例如四年上册11课《蟋蟀的住宅》课后第三题说:“课文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读下面的片段,想想在表达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接着又为我们链接了苏联比安基《燕子窝》节选。

2、纳入课外阅读。一方面通过课后题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比如四年上册12课《盘古开天地》课后的选做题:课后搜集中国的神话故事读一读,然后讲给同学听。

3、通过快乐图书吧带动课外阅读。

随着统编教科书的全面使用,大家可能都听过一个理念,就是课外阅读课程化。教师和家长很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令人苦恼的是,要重视课外阅读,却不知道要让学生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因此课外阅读常常不容易落到实处。统编教材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体系。教材从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有系统的书目安排,告诉教师、家长和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可以读什么书。我认为课外阅读课程化,不仅仅是对读什么进行推荐,还意味着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和必要的监管,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利用好小贴士指导学生的阅读。而不能只是推荐书目,只是提要求,放任自流。这里要注意把握一个尺度,课外阅读还是要以自主阅读培养学生兴趣为主,教师的指导不要过多过细,另外要求也不要过高,更不宜以考试的方式进行测评。

三、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阅读的习惯和能力,教学当中往往是这样的,学生一主动,老师就不方便预设,就不便于把控课堂。但是如果我们的学生长期处于,老师问学生答,学生长期被老师牵着走,处在这样一种课堂模式的状态下。那么长此以往,他就不会主动阅读,不会主动思考了,就一定会形成“等、靠、要”等等弊端。那么为了改变这种被动阅读的状态,四年级教科书通过三个单元,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积极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策略”后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这个单元围绕“提问”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从这一个单元的编排,我们可以看出统编版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和序列性。以前我们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时往往就是“看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或“谁还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说不清,孩子不明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从没像现在这样,安排一个单元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进行训练。

这个单元的教学还需要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1.重视引导学生借助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

本单元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提问方法的`指导上,不能是学了方法,用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教学就结束了。还要进一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本单元的目的是要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理解,提出问题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文。这是本单元教学区别于普通阅读单元教学的难点。因为现在是从学生出发进行教学,学生提出的问题完全是生成性的,不像一般的阅读教学那样,从相对客观的文本出发,方便预设,方便操控课堂。如果在课堂上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教课文,就需要教师对课文极其熟悉,能迅速判断学生提出的哪些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哪些问题大同小异可以合并,并迅速思考怎样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科书上编者提出的问题串联起来,又怎样从每个问题出发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以,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我们也可以把学生的问题收集起来,先在课下备好课,再去上课。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真实问题,再借助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保证阅读的真实性。

2.要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

由于是语文学习,所以本单元教学强调教师或学生要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有一定价值的,是他们积极思考的表现。有些问题,虽然对理解课文的帮助不大,但问题本身也是有一定价值的。因此,对理解课文没有帮助的问题,教师也要充分尊重,给予关注。如,可以鼓励学生课下过交流、请教、查资料等方式去研究。不要让学生感到自已提出这样的问题没有意义,打消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3.要多给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机会。

学生不可能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就能自主、灵活运用提问方法进行阅读,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多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基于学生的真实问题开展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主动阅读。

四、读写分编,兼顾读写结合。

统编教材,为了改变语文教学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从三年级开始,每册教材都独立的编排了一个以培养习作基本能力为核心的习作单元。习作单元一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是导语,第二是课文,然后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接着是两篇习作例文,最后是习作。在这个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与普通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教学目标不同,在理解内容和积淀语言方面不做更多的要求,更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在表达方法上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习作例文中的选文也都贴近儿童生活,便于孩子仿写。在交流平台上,对本单元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进行了梳理。在初试身手这个板块儿,习作片段的练习或者实践活动,让学生试着用学到的方法练一练,最后在充分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进行整体的写作练习。这六个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完全不同的部分,围绕着一个语文要素一个核心整体的呈现出来。

除了习作单元的习作练习和初试身手进行练笔,统编教材还通过阅读单元后的习作练习,课后练习或语文园地的“语句段运用”小练笔,以及写作的单项训练,全方位构建了一个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立体框架。

这次远程培训,使我对统编教材充满了信心,我也非常期待统编教材的投入使用!我相信,只要我们精心研读,好好使用,统编教材一定会带给我们和孩子意想不到的惊喜!

统编四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2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感受到了统编教材的编排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小学语文一共编排了129 篇古诗文,约占总篇目数的30%。其中,古诗词112 首,文言文14 篇,古典名著3 篇。除了古诗词、古代寓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外,还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中,选取符合当今时代特点、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

二、倡导大量阅读。这套教材主编温儒敏提出:要“读书为本”。统编教材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体现这一理念:

1、课内拓展。主要是通过阅读链接来加大阅读量,链接的都是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有的还与课文进行了整合,编排了课后题。例如四年上册11课《蟋蟀的住宅》课后第三题说:“课文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读下面的片段,想想在表达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接着又为我们链接了苏联比安基《燕子窝》节选。

2、纳入课外阅读。一方面通过课后题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比如四年上册12课《盘古开天地》课后的选做题:课后搜集中国的神话故事读一读,然后讲给同学听。

3、通过快乐图书吧带动课外阅读。

随着统编教科书的全面使用,大家可能都听过一个理念,就是课外阅读课程化。教师和家长很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令人苦恼的是,要重视课外阅读,却不知道要让学生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因此课外阅读常常不容易落到实处。统编教材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体系。教材从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有系统的书目安排,告诉教师、家长和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可以读什么书。我认为课外阅读课程化,不仅仅是对读什么进行推荐,还意味着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和必要的监管,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利用好小贴士指导学生的阅读。而不能只是推荐书目,只是提要求,放任自流。这里要注意把握一个尺度,课外阅读还是要以自主阅读培养学生兴趣为主,教师的指导不要过多过细,另外要求也不要过高,更不宜以考试的方式进行测评。

三、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阅读的习惯和能力,教学当中往往是这样的,学生一主动,老师就不方便预设,就不便于把控课堂。但是如果我们的.学生长期处于,老师问学生答,学生长期被老师牵着走,处在这样一种课堂模式的状态下。那么长此以往,他就不会主动阅读,不会主动思考了,就一定会形成“等、靠、要”等等弊端。那么为了改变这种被动阅读的状态,四年级教科书通过三个单元,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积极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策略”后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这个单元围绕“提问”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从这一个单元的编排,我们可以看出统编版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和序列性。以前我们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时往往就是“看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或“谁还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说不清,孩子不明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从没像现在这样,安排一个单元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进行训练。

这个单元的教学还需要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1.重视引导学生借助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

本单元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提问方法的指导上,不能是学了方法,用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教学就结束了。还要进一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本单元的目的是要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理解,提出问题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文。这是本单元教学区别于普通阅读单元教学的难点。因为现在是从学生出发进行教学,学生提出的问题完全是生成性的,不像一般的阅读教学那样,从相对客观的文本出发,方便预设,方便操控课堂。如果在课堂上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教课文,就需要教师对课文极其熟悉,能迅速判断学生提出的哪些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哪些问题大同小异可以合并,并迅速思考怎样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科书上编者提出的问题串联起来,又怎样从每个问题出发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以,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我们也可以把学生的问题收集起来,先在课下备好课,再去上课。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真实问题,再借助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保证阅读的真实性。

2.要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

由于是语文学习,所以本单元教学强调教师或学生要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有一定价值的,是他们积极思考的表现。有些问题,虽然对理解课文的帮助不大,但问题本身也是有一定价值的。因此,对理解课文没有帮助的问题,教师也要充分尊重,给予关注。如,可以鼓励学生课下过交流、请教、查资料等方式去研究。不要让学生感到自已提出这样的问题没有意义,打消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3.要多给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机会。

学生不可能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就能自主、灵活运用提问方法进行阅读,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多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基于学生的真实问题开展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主动阅读。

四、读写分编,兼顾读写结合。

统编教材,为了改变语文教学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从三年级开始,每册教材都独立的编排了一个以培养习作基本能力为核心的习作单元。习作单元一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是导语,第二是课文,然后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接着是两篇习作例文,最后是习作。在这个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与普通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教学目标不同,在理解内容和积淀语言方面不做更多的要求,更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在表达方法上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习作例文中的选文也都贴近儿童生活,便于孩子仿写。在交流平台上,对本单元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进行了梳理。在初试身手这个板块儿,习作片段的练习或者实践活动,让学生试着用学到的方法练一练,最后在充分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进行整体的写作练习。这六个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完全不同的部分,围绕着一个语文要素一个核心整体的呈现出来。

除了习作单元的习作练习和初试身手进行练笔,统编教材还通过阅读单元后的习作练习,课后练习或语文园地的“语句段运用”小练笔,以及写作的单项训练,全方位构建了一个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立体框架。

这次远程培训,使我对统编教材充满了信心,我也非常期待统编教材的投入使用!我相信,只要我们精心研读,好好使用,统编教材一定会带给我们和孩子意想不到的惊喜!

统编四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我收获颇丰。20xx?年xx月xx日,参加了为期一天的由县教育局组织的“三科培训”二、三年级语文统编教材培训,通过培训,此次培训,讲座老师分别从新教材的体系结构和内容编排、教材的主要特点及使用建议、识字与阅读部分教学建议、口语交际和写话的教学建议等作了详细的分析讲解,使我们更深一步地了解新教材的特点,明白了该如何使用教材、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教学,让我们对于新教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此外,专家还鼓励老师们要勇于实践,迎接挑战,与课程一同成长。

首先,培训讲座教师杨正会老师对语文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以及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们全面地了解了新教材的内容,让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对教材的分析,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增强了我们老师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信心。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实用性强。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在本次培训中,杨正会老师主要从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刚开始我对教材的认识没有那么的精深,不过听了杨老师的详细分析,从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并且要注意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要想拉近课本与学生的关系,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师真正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培训讲座上,老师进一步剖析了二、三年级语文统编教材的内容板块和教材重难点,帮我们明确了今后教学的思路。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如:识字课。我们要了解它的编写形式、特点。第一、内容与专题紧密联系;第二、形式多样,体现出要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第三、采取韵文的形式编写,易于朗读。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要充分地发挥课文中的插图作用,借助图画猜识生字,读通句子。必要时,我们可以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老师绝对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而是加强引导学生注意发现的层次性,将发现的识字方法迁移到学习中,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和鼓励他们独立完成。不过要时时对生字进行复习和巩固。

最后,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要大量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从而爱上阅读,充分的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书香型校园、书香型社会。大量的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新教材的内容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语交际,从交际的实际入手,通过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交际的最基本要求,声音要让别人听到,要懂得认真听。通过参加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我们老师对小学语文的新教材有了新的认识。为我们完善自我,提高理论水平提供了难得的平台,我们一定会珍惜培训的机会,认真学习,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充电”,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提高,为推动新课程改革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统编四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我收获颇丰。20xx?年xx月xx日,参加了为期一天的由县教育局组织的“三科培训”二、三年级语文统编教材培训,通过培训,此次培训,讲座老师分别从新教材的体系结构和内容编排、教材的主要特点及使用建议、识字与阅读部分教学建议、口语交际和写话的教学建议等作了详细的分析讲解,使我们更深一步地了解新教材的特点,明白了该如何使用教材、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教学,让我们对于新教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此外,专家还鼓励老师们要勇于实践,迎接挑战,与课程一同成长。

首先,培训讲座教师杨正会老师对语文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以及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们全面地了解了新教材的内容,让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对教材的分析,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增强了我们老师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信心。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实用性强。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在本次培训中,杨正会老师主要从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刚开始我对教材的认识没有那么的精深,不过听了杨老师的详细分析,从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并且要注意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要想拉近课本与学生的关系,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师真正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培训讲座上,老师进一步剖析了二、三年级语文统编教材的内容板块和教材重难点,帮我们明确了今后教学的思路。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如:识字课。我们要了解它的编写形式、特点。第一、内容与专题紧密联系;第二、形式多样,体现出要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第三、采取韵文的形式编写,易于朗读。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要充分地发挥课文中的插图作用,借助图画猜识生字,读通句子。必要时,我们可以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老师绝对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而是加强引导学生注意发现的层次性,将发现的识字方法迁移到学习中,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和鼓励他们独立完成。不过要时时对生字进行复习和巩固。

最后,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要大量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从而爱上阅读,充分的`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书香型校园、书香型社会。大量的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新教材的内容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语交际,从交际的实际入手,通过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交际的最基本要求,声音要让别人听到,要懂得认真听。通过参加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我们老师对小学语文的新教材有了新的认识。为我们完善自我,提高理论水平提供了难得的平台,我们一定会珍惜培训的机会,认真学习,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充电”,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提高,为推动新课程改革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统编四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5

带着领导的嘱托,带着同事的殷盼,我有幸参加了教研室举办的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活动。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

培训中聆听了贾晓瑞老师的《汉语拼音的解析与教学建议》和《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正因为有了以上各位老师对教材的分析及具体的指导,自己才对部编教材以及一年级新教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1、深刻认识了部编和主编。

说到部编教材,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温儒敏。一直不太理解《课程标准》上关于阅读教学建议的句子“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听了各位专家的讲解我豁然开朗了,原来教科书编者于学生而言是作者,对一本需要教师解读的教材而言自然就是主编了。孙铭老师的话让我意识到以前对教材的主编真的没有认真关注过。看了部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一行我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名字,还特意上网查了他的资料。

2、要有文本意识和科研意识。

在本次培训中,专家教师结合教材主要从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刚开始我对教材的认识没有那么的精深,也没有意识到,不过听了专家老师的详细分析,从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并且要注意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这一点,让我在潜意识中明白了:我们教师要有文本意识和科研意识。比如,一下的一组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语文园地二》,课文看似没联系,但细究还是能发现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现在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

要想拉近课本与学生的关系,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次要拓展教材。课标和课本仅是底线的要求,新的部编教材内容减少了,也给了我们教师更多延伸和发挥的空间。

统编四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6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感受到了统编教材的编排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小学语文一共编排了129 篇古诗文,约占总篇目数的30%。其中,古诗词112 首,文言文14 篇,古典名著3 篇。除了古诗词、古代寓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外,还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中,选取符合当今时代特点、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

二、倡导大量阅读。这套教材主编温儒敏提出:要“读书为本”。统编教材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体现这一理念:

1、课内拓展。主要是通过阅读链接来加大阅读量,链接的都是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有的还与课文进行了整合,编排了课后题。例如四年上册11课《蟋蟀的住宅》课后第三题说:“课文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读下面的片段,想想在表达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接着又为我们链接了苏联比安基《燕子窝》节选。

2、纳入课外阅读。一方面通过课后题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比如四年上册12课《盘古开天地》课后的选做题:课后搜集中国的神话故事读一读,然后讲给同学听。

3、通过快乐图书吧带动课外阅读。

随着统编教科书的全面使用,大家可能都听过一个理念,就是课外阅读课程化。教师和家长很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令人苦恼的是,要重视课外阅读,却不知道要让学生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因此课外阅读常常不容易落到实处。统编教材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体系。教材从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有系统的书目安排,告诉教师、家长和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可以读什么书。我认为课外阅读课程化,不仅仅是对读什么进行推荐,还意味着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和必要的监管,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利用好小贴士指导学生的阅读。而不能只是推荐书目,只是提要求,放任自流。这里要注意把握一个尺度,课外阅读还是要以自主阅读培养学生兴趣为主,教师的指导不要过多过细,另外要求也不要过高,更不宜以考试的方式进行测评。

三、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阅读的习惯和能力,教学当中往往是这样的,学生一主动,老师就不方便预设,就不便于把控课堂。但是如果我们的学生长期处于,老师问学生答,学生长期被老师牵着走,处在这样一种课堂模式的状态下。那么长此以往,他就不会主动阅读,不会主动思考了,就一定会形成“等、靠、要”等等弊端。那么为了改变这种被动阅读的状态,四年级教科书通过三个单元,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积极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策略”后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这个单元围绕“提问”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从这一个单元的编排,我们可以看出统编版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和序列性。以前我们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时往往就是“看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或“谁还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说不清,孩子不明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从没像现在这样,安排一个单元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进行训练。

这个单元的教学还需要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1.重视引导学生借助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

本单元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提问方法的指导上,不能是学了方法,用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教学就结束了。还要进一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本单元的目的是要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理解,提出问题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文。这是本单元教学区别于普通阅读单元教学的难点。因为现在是从学生出发进行教学,学生提出的问题完全是生成性的,不像一般的阅读教学那样,从相对客观的文本出发,方便预设,方便操控课堂。如果在课堂上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教课文,就需要教师对课文极其熟悉,能迅速判断学生提出的哪些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哪些问题大同小异可以合并,并迅速思考怎样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科书上编者提出的问题串联起来,又怎样从每个问题出发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以,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我们也可以把学生的问题收集起来,先在课下备好课,再去上课。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真实问题,再借助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保证阅读的真实性。

2.要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

由于是语文学习,所以本单元教学强调教师或学生要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有一定价值的,是他们积极思考的表现。有些问题,虽然对理解课文的帮助不大,但问题本身也是有一定价值的。因此,对理解课文没有帮助的`问题,教师也要充分尊重,给予关注。如,可以鼓励学生课下过交流、请教、查资料等方式去研究。不要让学生感到自已提出这样的问题没有意义,打消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3.要多给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机会。

学生不可能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就能自主、灵活运用提问方法进行阅读,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多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基于学生的真实问题开展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主动阅读。

四、读写分编,兼顾读写结合。

统编教材,为了改变语文教学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从三年级开始,每册教材都独立的编排了一个以培养习作基本能力为核心的习作单元。习作单元一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是导语,第二是课文,然后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接着是两篇习作例文,最后是习作。在这个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与普通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教学目标不同,在理解内容和积淀语言方面不做更多的要求,更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在表达方法上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习作例文中的选文也都贴近儿童生活,便于孩子仿写。在交流平台上,对本单元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进行了梳理。在初试身手这个板块儿,习作片段的练习或者实践活动,让学生试着用学到的方法练一练,最后在充分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进行整体的写作练习。这六个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完全不同的部分,围绕着一个语文要素一个核心整体的呈现出来。

除了习作单元的习作练习和初试身手进行练笔,统编教材还通过阅读单元后的习作练习,课后练习或语文园地的“语句段运用”小练笔,以及写作的单项训练,全方位构建了一个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立体框架。

这次远程培训,使我对统编教材充满了信心,我也非常期待统编教材的投入使用!我相信,只要我们精心研读,好好使用,统编教材一定会带给我们和孩子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