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精选2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1
8月31号,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当时没有书,会后我特意去网上看了这本书,深有感触,在那里写下我的读后感。
李老师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群众大熔炉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他所具有的这种情感魅力,简直让我崇拜。因为他做到的一切,是那样崇高难能可贵,只能让人望其项背。所以当低下头来反思学习自己该如何做一个好老师时,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了。
我记得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我们这个时代,号召什么,正证明了他缺乏什么。当我反思现实时,发现它真的是一个真理。比如三八妇女节的设立,是为了提高妇女的地位,体现男女平等,但男女真正平等了吗?它的设立正是男女不平等的显现,真正的强者,从来不需要宣扬的,所以我们没有男人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男女从来没有平等过,性别歧视也一向存在。那里我就不详细举例了。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9月10号教师节,刚刚过去三天,那我也来说说教师节吧。在医生,教师,律师等这些行业中,唯有教师有个教师节,看上去是社会对教师独有的尊敬,体现教师独有的尊贵地位,可反观一下现实是这样吗?这个答案很明显大家都明白。我举个很小的例子吧,以前有次,校长和我们几个老师一行人被一个学生家长请去KTV唱歌,那个家长还请了他另外一些朋友,之间有个30岁左右的女人,长得挺漂亮,关键是歌唱的挺漂亮,听说是在KTV里唱歌工作的。这种场合,大家免不了寒暄,在唱歌之余,当谈到大家的职业时,那位家长也许是出于对我们的恭维,说还是你们老师好啊,社会地位高,受人尊敬,在我们还打着马虎说哪里,哪里的时候,那个漂亮的30多岁的女人脱口而出,不是吧,此刻谁还想去当老师咯,给你当都不当咯。
这个女人出口太快,一时没意识到在座的我们一行有四五个就是老师,霎时,冷场,虽然那个女人立刻打圆场,但尴尬的气氛却一向在上空飘荡。这就是老师的地位,一个在KTV房工作的人说的话。还有一次,在车上听到别人谈话,一个生意人说最不愿做一种人的生意,那就是老师,另一个人是导游,也呼应说最不愿带的团也是老师,因为什么呢?穷酸,斤斤计较。看这就是社会对老师的评价,对老师独有的尊重。从此以后出门,我再也不敢说自己是老师了。前天看了一篇文章,说是笔者去到日本发现日本没有教师节,起初,笔者感到很惊讶,但当笔者跟随他的日本朋友做了一趟地铁之后他就释疑了,因为在地铁上一个老人坚决给年纪轻轻的他让座,他的朋友给他解释说因为老人看到他戴了校徽,明白他是教师,他朋友还告诉他,日本有专门的教师商店,所有的商品都对老师打折,商贩们把教师光顾自己的`生意看作是一种荣耀,日本人最尊重的人就是教师,同时,日本的教师工资制度是教育财政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是获得了学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的话,去基础学校任教的月薪是去高等学校任教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而且日本的教师待遇在全国任何学校都是一样的。教师之间工资的差别,只存在于工作年限之间,既不存在不同地区,也不存在不同学校,更不存在所谓的先进与落后教师之间。日本中小学教师没有级别,只有资格新老之别。正因为如此优越的条件,因此日本中小学教师入门的门槛很严。
虽然日本没有“教师节”,但我分明感到,日本的教师天天都在过教师节。关于说到日本没有教师节,而教师却受到全社会尊重,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在反思,这天我们大力号召提倡做最好的老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国家缺少好老师呢?那为什么又缺少好老师呢?看看我们国家教师的地位,国家在教育中投入的经费,就明白答案了。我们总是要求老师要有奉献精神,对其有着较高的社会职责期望,然而人不是活着真空中,他是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着家庭职责,负担,有他的喜怒哀乐,在房价物价如此高,工资那样低入不敷出的状况下,衣食住行都烦恼时,他怎能安心做一个好老师呢?他自己都活的那样狼狈卑微,他怎能崇高起来呢?这也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了!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精神层次。我们有句古话,衣食足而知荣辱!
聊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第一个意思就是,中国的好老师少,这么多年就出了个魏书生,李镇西,同时,在中国做一个好老师,也难,做最好的老师是一个理想,是一个国家,社会,老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一个理想,而不是只是对老师的诉求。国家与社会首先就应为老师带给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要让全社会崇尚教育,提高教师地位,把教育强国,教育兴国真正落实,让老师能安心做一个好老师,他才会竭尽全能去做好这个老师。一个老师能安心做一个老师,他不必须能做到最好的老师,那是方法问题,甚至还需要天赋,因为教育是门艺术,但一个安不了心做老师的人,肯定做不了最好的老师,因为那是态度问题。所以这是为国者,为领导者务必思考的问题。
其次,是为师者务必做出的努力。一个老师既然选取了老师这个职业,不论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无论外界环境如何,首先他就要沉下心来,热爱老师这个职业,这对个人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论这份工作是什么,我们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你只有战胜了你面前的困境,你才能到达你想去的远方,就像那掉落于井中的驴一样,应对扑面而来铲过来的沙,只有及时的抖落,踩在上面,才能最终站到地面上来,摆脱困境。试想如果你做不了一个好老师,干其它工作,你是不是也做不好呢,因为它也只是工作中的一种。所以如果对教师职业本身缺乏认同感,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那这个老师根本就谈不上对学生的爱,也就成不了好老师。因为一个好老师的核心品质就是源于对学生的爱。这也许是目前我们所有已经在职的老师该反思的问题,该学习的问题。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2
“做一个老师容易,做一个好老师不容易。”我想,每一位老师都或多或少地有这样的感慨。我也一直在反思,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呢?李镇西老师的理念,给了我颇多启示,让我收获很多。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使缺点的杂草最后无立足之地。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也将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最好的老师,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可能我是永远都无法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用今天的工作与昨天的工作相比,一日三省——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更贴近学生,更适合我的学生,我今天在课堂上的发挥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的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驾驭课堂的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灵活,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我想,我一定也会在千锤百炼中成长,就像李镇西老师说的,我不是最美丽的,但我可以最可爱;我不是最聪明的,但我可以最勤奋;我不会最富有,但我可以最充实;我也许不会最顺利,但我可以最乐观…
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耐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做最好的老师,我会不断努力的!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3
一转眼,又一个学期时光匆匆而逝,在最好的年华里,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为理想而付出,为自身的提高而努力,也不枉来到世间一回。“做最好的自己”,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质,在多元化成功的模型中,只要主动选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每个人都想做最好的自己,如何做好最好的自己呢?我认为必须具备六个第一:认真第一、责任第一、要中第一、速度第一、创新第一、学习第一。
精益求精,认真第一。
敬爱的领袖毛主席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们的革命先辈用事实告诉了我们,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力量,只要认真起来就会发挥巨大的威力;
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只要认真起来就可以变成现实。一个人如果不能认真工作,就算他有天大的本事,再好的计划也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干每件事都必须要认真用心。认真耕耘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高度负责,责任第一。
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也能负。只有这样,才能磨练自己。只有有了责任意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才能拥有灵魂!社会的发展,团队位置的前移,个人的进步,离不开个人勇于履职的累积。如果每个人只会去索取而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社会怎么会持续发展,团队哪来动力?到头来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所以我们必须勇于承担责任。
把握重点,要事第一。
任何一个人都会做事,但是有的人做事却总是不得要领,有的人把事情做到差不多时,才发现还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还没开始去做。做事要诀窍,尤如弹钢琴,双手十指要安排好,做事情要有强弱,要把握时间和节奏,切忌不分主次,一通乱做,结果是什么事情都没做好,适得其反。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工作多、节奏快、压力大。对于工作,首先要明确单位和个人的目标,以目目标为刚,把握重心,各项工作方能水到渠成。
讲求效率,速度第一。
工作的长度跟人的生命一样是有限的,但工作的宽度又是无限的,由于对待工作的态度、工作方式方法的不同,工作的效率大不一样,所以讲究效率才能拓展工作的宽度。
任何工作任务,一旦开始执行,速度是关键,只是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才能是圆满。有些工作就算你说得再好,我怎么怎么尽力呀,怎么怎么辛苦呀,如果没有效果的话,又有什么用呢?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办事不拖拉,工作有速度。只有不断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才能拓展工作的宽度,就会相对延伸工作的长度。
勇于跨越,创新第一。
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要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不要以为自己不是领导层,不是决策者,创新就与自己无缘,而只是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某项具体的任务。我们要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找准一个点,将最切合实际的、只是平时被忽略了的、小小的改进,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就能给工作带来新的活力,甚至有可能为单位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我是这样理解创新:别人想不到的,你想到了;别人想到了,你做到了;别人做到了,你换种方式做,这都是创新,创新就是这么简单。
完善自我,学习第一。作为时代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深厚的专业知识是必备的,相关技能及创新意识更是保障。而这些知识在不断变化,促使我们要不断向书本、专家和实际工作中去学。好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能给我们以知识的营养;先进理念是我们工作的指南,能使我们工作不出偏差。
实际工作经验是我们进步的阶梯,能让我们与时俱进。要保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去学习,更要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精神有一种学习的愉悦感。最直接的学习方法就是向身边能遇到的人和事学习,要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先进经验学习。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在这瞬息万变的今天,惟有不断地学习,完善自我,才能有竞争力;只有不断钻研,才能站稳脚跟;只有不断提高,才能超越自我。
成绩只是我们的过去,奋斗才是我们的现在,第一永远是我们的追求。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做最好的自己,努力使自己更全面、更优秀、更出色,为我们的教育事业的辉煌做出更大的贡献!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4
走进李镇西《做最好的教师》,就走进了他的课堂,走进了他的心灵世界,走进了他的教育生活。掩卷沉思,感受师生之间最真挚的感情,感受教育最纯真的浪漫,感受一位教育家朴实的教育情怀。
《做最好的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他和孩子们之间所发生的感人故事:受罚站的任安妮、课堂上搞怪的曹辛、让李老师不惜打人的王红川、不断战胜自己的杨嵩……每一个故事背后,都包含着教育思想的批判、积淀、升华。莫言因为擅长写故事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李老师因擅长写故事而成为一位教育家。李老师说:“一个班主任一定要让班级有故事,这故事中有学生的成长,也有教师的智慧。每一天平凡的小事,都可能成为教育的契机,也能够成为教育的奇迹。”的确,他把故事演绎到极致,讲得有声有色,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一个个故事,都是镇西毕生智慧的结晶;一次次捧读,都是自我心灵的净化提升。我从书中感受到:在实践中成长的老师将要经历那样多的磨砺,学生对教师的爱戴是多少点滴的累积,教师对学生的付出又是多少岁月里的呕心沥血。
翻开书的第一章,我就被这样一段话吸引:“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我反复默读着这段话,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孩子的关怀。我突然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转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活生生的”这让我联想到了爱!爱是鲜活的、富有生气的,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有爱才会有责任,有爱才有教育。
师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种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认识到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要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演变成迁就与放纵,而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我这才领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爱,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呵护他们单纯却机灵的心,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前进。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肩负起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颇多也受益匪浅。在读此书以前,我一直认为:做好一名老师,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满腔热情就足够。现在我才深刻的明白,要承担起教师的职责,不仅需要我不断的自我学习增加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爱心去灌溉。只有充满对职业和对学生的爱,才能令我肩负起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最后,我想引用附录中的一段话:教育是美丽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
虽然有人认为,教师辛苦教师累,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职业倦怠感。而这种职业倦怠感,让教师失去了继续前进的激情和动力,失去了身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如果教师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心灵间的沟通融合,师生演绎的故事才会真挚感人、才会有厚重感。或是与学生一次倾心的谈话,一次温馨的家访,课间与学生的一次游戏,与学生一次真诚的书信交流;或是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轻轻拍他肩膀的动作;亦或是学生在你上课前帮你拿取上课用的资料,在节日时送给你他们亲手执着的小小礼物……只要你愿意,我们每分每秒都可以制造出精彩的教育故事,只要你愿意,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成为故事的第一号主角。
李镇西老师说:“今天看来很普通很寻常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属于你自己的教育‘文物’:照片,文字,现在还有视频,这些都应该细心地保留下来。”李老师在工作之余,笔耕不辍,记录着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里面包含着李老师的教育智慧、文字功底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正是借助李老师的真挚文笔,我们才有幸分享他的幸福教育生活、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吧,心存一份敬畏、怜爱和责任,胸怀一种理想、使命和信仰,与学生共同谱写生命成长的精彩篇章。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5
脆弱的心灵需要抚慰,受伤的孩子需要关爱,迷路的学生需要用爱为他们指点迷津。对于一些学生,他们渴望老师深层次的理解与关爱,耐心聆听他们的真情倾诉,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自控自强,让他们时时处处感觉到:艰难的日子里,老师与我同行。而这一切都需要师生间心与心的沟通,搭建起尊重与理解的桥梁。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这种爱是无私的。因为它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但这一切的基础都该缘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不管他是差生或是双差生,他们都应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这样才能改变他们。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性中最深刻的赋是对被赏识的渴望。”面对学生,老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又扮演着家长、朋友等多种角色。老师关爱学生,学生会真诚地喜欢老师、尊重老师,从而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知识和能力。丘吉尔曾说:“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这样去赞美他。”
其次,在对待个性各异的学生时,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呵护他们的成长。但老师在对于每位学生时需要一个最起码的尊重与理解,公平的对待每件事、每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且更要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给予积极关注。公平观体现教师的道德风尚,是教师之所以成为好教师的起码要求。一个教师要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地教诲学生,除了他可能在个性素质中就具备细腻、沉稳的性格特征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像夸美纽斯一样坚信:只要木头没有完全被毁坏,每一块木头都可以雕刻成麦克利神;只要没有完全败坏,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人。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6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矢志不渝铸师魂。
自任教以来我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始终坚持“德育首位”的原则,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实事求是,公正严明,在学生中威信很高。我坚持以德治教,以德育德。坚持从育人环境抓起,从学生行为规范抓起,从每一名学生抓起,给学生营造了和谐的环境,唤起了学生的自信,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学会做人,努力成人,振作精神,奋发进取。
2、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我们这的杜顺老师,他不幸患上了脊髓空洞症,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3、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提升教师魅力。
首先,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也是影响学生业务素质的最直接因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
其次,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将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教育的规律与教育的艺术,提升人生品位。
4、学会宽容,敬业爱生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力量源泉。教师只有理性地分析不同的学生的心理,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也只有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学生,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学生自然会自愿接受约束,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古今中外,凡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孔子有“君子学道则爱人”之语。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7
踏上工作岗位十五年了,在这期间我有过悲伤,也有过快乐,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十五年一直努力想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想做最好的老师。最近有幸拜读了《做最好的教师》。在没有阅读之前,我曾那么自信地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看完后我扪心自问,我是最好的老师吗?我真的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
阅读后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对于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这样的学生就像体弱的树苗,更需要我们班主任给予更多的阳光,更多的呵护,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积极向上,茁壮成长。
我班有一名学生叫李肖然,这孩子有个性、不好惹很难管理,作业总是不按时上交,上课要么发呆,要么捣蛋,加之整天抽烟旷课,活像一个“小痞子”。
为了彻底挽救李肖然,使他不掉队,我制订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一、情感沟通
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为了在保护他的自尊心的前提下,打开他的心扉。我乘同学们上自习课的时候,悄悄地把他叫进只有我一个人在的办公室。在交谈中,我终于明白了他心中的痛楚—他的父母因为父亲的出轨离婚了,现在他随父亲生活,继母对他很不好,他很想念他的妈妈。这次谈话初步了解了他的状况,表明了我的立场,最起码看出他对我没有敌对情绪。然后决定从学习习惯入手。对于他上课没有规矩的缺点,不能指望他一天、两天就改变,要循序渐进。有了好的表现,就及时表扬、鼓励;不好了,不是简单的批评,而是告诉他应该怎么样,因为在他的内心中并没有真正建立作为一名学生的标准。就这样,一个月过后,经过了我无数次的提醒、鼓励,他上课不举手说话的毛病基本上得到了改正。为了呵护好这棵被急风骤雨摧残的幼苗,我决定继续实施我的护苗方案。
二、抚慰心灵
最好的教师要给学生以长辈式的关怀和爱护,从不以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为了抚慰他受伤的心灵,让他尽快走出悲苦的阴影,拾回应有的无虑和活泼。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这样做的:一是在课下主动亲近他,并多与他谈心,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个他足以信赖的亲人角色。有一次早读课,我发现李肖然趴在桌子上,经询问得知他早饭没有吃胃疼,我立刻给他倒来热水,并给他买了面包,从他的眼神中我读到了感激。二是暗地里组织班委成员,给他送去同学的温暖,如送些小礼物、邀她做游戏、一块完成作业、一起布置班级文化等。我把他的同桌换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不管是从学习上还是思想上对他起一个带动作用。三是进行“秘密”的“日记对话”,进行心灵对白。从其他同学那里我得知他在痴情的暗恋着一位同学,正陷于无法自拔的情感泥潭中,难怪上课心不在焉、闷闷不乐,成绩下滑明显。我通过私信引导他,青少年时期很多看法和想法很不成熟,等将来有了立足社会的本领,再考虑这些人生大问题。现在是人生的关键时期,首要任务是把学习成绩搞好,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我没有声张并在班级替他保了密。他给我回信感谢我给予他的尊重和信任,并表示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从此他转变很多,学习成绩也呈上升趋势。
所有这些,旨在让他感受老师的爱,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再次融入集体,使曾经受到情感伤害的他走进可避风挡雨的温馨的港湾。
三、形成品质
当他的情绪趋于稳定的时候,在直接和间接的交流中,我有意识、有目的地向他灌输诸如刚强、自信、协作、向往、奋斗、善良等精神品质。我在与他心灵对白的同时,辅导他缺漏的知识,并找机会以不同的形式表扬激励他,让他懂得,在逆境中的人应怎样倔强生存,怎样向命运挑战的道理。他深受感动,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进步很大。但是,学生的进步难免是有反复的,时隔不久他又原形毕露,恢复了他本来面貌了。一次月考前被某科老师严厉批评,他一气之下,该学科的卷子只写了名字,以不答试题来宣泄心中的不满,以此来报复老师。原因是老师得罪了他。我前边对他所做的所有工作付之东流,一切又恢复了最原始的状态。但是我心中却深深的明白,自己怎样对待这棵刚刚发芽的幼苗,决定着这个孩子的一生。我的放弃也许是一时的,但是对李肖然来讲,可以说是对他一生的放弃。也许因为这个放弃,他的未来变得更加的坷坎、曲折。虽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没有退路可言,只能迎难而上,不能放弃。
在学校的一次集体大扫除上,我惊奇的发现,平时爱偷懒的李肖然竟然满头大汗的用力去劳动,而且还颇有一番业绩呢!于是,我对他说:“小然,你真行啊!真够棒的'!”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其实叫他小然是我一时高兴对他所用的称呼,没想到这个称呼却真的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之后劳动中,他干得十分卖劲,再没见过他偷懒。学习上也比以前努力、刻苦了,从不问问题的他,经常跑到我的身边来问这问那,上课也爱回答问题了。有一次,他回答问题的次数在全组中排第一名。看着他的变化,我也经常想,难道真的就是因为这一声亲切的称呼使他改变吗?当然不是,这也许就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吧。以前所做的都是在积蓄能量,而今这一声亲切的称呼,使他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有些慢长,但是毕竟我等到了这一天。
幼小的心灵,最怕早早被扭曲,受伤的幼苗,最需备至的呵护。李肖然同学的变化,折射出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爱带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创造性的释放。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学中要多倾注爱心、耐心、宽容之心,让他们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在被爱中学会爱,从而确立做人的尊严与自信,我们坚信:今天弯曲的幼苗在细心呵护、照料下一定会成为明日的参天大树。
要做最好的老师,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为学生的的未来服务!我会一直朝这个目标努力下去!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8
在天天有书读,人人读好书的倡导下,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觉得贯穿本书的灵魂所在就是“爱的教育”。这是李老师20xx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翻开序言,里面有令我感悟最深的一段话,忍不住摘抄下来留作自勉:“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现在的`教育呼唤文明化,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要求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的理念是“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直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所以,在我的课
堂中,我决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必须予以“严惩”。当然,这“严惩”指的是批评教育。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学生们出奇的“乖”,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渴望能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乐,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因为我缺少一份童心。 教师工作有着枯燥重复的特点,每天要面对大量繁杂、琐碎的学生问题,若不能以平常心态对待周围变化的事物,久而久之脾气会变坏。如果急噪不能克制自己,变得激动,训斥学生,凭主观臆断妄下结论,会挫伤学生自尊,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失控,导致心理失衡现象。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的任务是去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对其不规范行为,只有引导,认真去做思想工作。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向李镇西老师学习,做到边教边学,随时反省自己的言行,要有敢于认错纠错的勇气,这对自己发展很有利,同时我们只有宽容学生的错误,给他们爱,用自己的美好心灵去医治其心灵创伤,用精神甘霖去洗涤他们思想上的污渍,他们今后才会宽容别人的错误。要知道:我们对孩子的方式,也是孩子对待我们和别人的方式。所以我们要抛开一切“面子”的事,具有良好的素养,从学生角度去思考,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及时将一触即发的矛盾缓冲过来,增进师生情感。
李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我一直都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我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 是的,只有和学生们零距离接触,才能感受到学生们的可爱之处,才能更多地用文字记录下和学生们的点点滴滴,才能体现老师的真正价值!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
上就对于老师,教学经验来自于与学生们零距离的交流与接触,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论。试着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你会觉得教学原来是如此精彩! 让我们放下架子,尊重、宽容、理解学生,笑口常开,还学生童真,相信学生必将因我们的改变而变得更可爱、更快乐。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9
走进李镇西《做最好的教师》,就走进了他的课堂,走进了他的心灵世界,走进了他的教育生活。掩卷沉思,感受师生之间最真挚的感情,感受教育最纯真的浪漫,感受一位教育家朴实的教育情怀。
《做最好的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他和孩子们之间所发生的感人故事:受罚站的任安妮、课堂上搞怪的曹辛、让李老师不惜打人的王红川、不断战胜自己的杨嵩……每一个故事背后,都包含着教育思想的批判、积淀、升华。莫言因为擅长写故事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李老师因擅长写故事而成为一位教育家。李老师说:“一个班主任一定要让班级有故事,这故事中有学生的成长,也有教师的智慧。每一天平凡的小事,都可能成为教育的契机,也能够成为教育的奇迹。”的确,他把故事演绎到极致,讲得有声有色,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一个个故事,都是镇西毕生智慧的结晶;一次次捧读,都是自我心灵的净化提升。我从书中感受到:在实践中成长的老师将要经历那样多的磨砺,学生对教师的爱戴是多少点滴的累积,教师对学生的付出又是多少岁月里的呕心沥血。
翻开书的第一章,我就被这样一段话吸引:“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我反复默读着这段话,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孩子的关怀。我突然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转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活生生的”这让我联想到了爱!爱是鲜活的、富有生气的,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有爱才会有责任,有爱才有教育。
师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种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认识到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要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演变成迁就与放纵,而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我这才领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爱,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呵护他们单纯却机灵的心,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前进。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肩负起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颇多也受益匪浅。在读此书以前,我一直认为:做好一名老师,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满腔热情就足够。现在我才深刻的明白,要承担起教师的职责,不仅需要我不断的自我学习增加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爱心去灌溉。只有充满对职业和对学生的爱,才能令我肩负起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最后,我想引用附录中的一段话:教育是美丽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
虽然有人认为,教师辛苦教师累,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职业倦怠感。而这种职业倦怠感,让教师失去了继续前进的激情和动力,失去了身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如果教师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心灵间的沟通融合,师生演绎的故事才会真挚感人、才会有厚重感。或是与学生一次倾心的谈话,一次温馨的家访,课间与学生的一次游戏,与学生一次真诚的书信交流;或是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轻轻拍他肩膀的动作;亦或是学生在你上课前帮你拿取上课用的资料,在节日时送给你他们亲手执着的小小礼物……只要你愿意,我们每分每秒都可以制造出精彩的教育故事,只要你愿意,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成为故事的第一号主角。
李镇西老师说:“今天看来很普通很寻常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属于你自己的教育‘文物’:照片,文字,现在还有视频,这些都应该细心地保留下来。”李老师在工作之余,笔耕不辍,记录着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里面包含着李老师的教育智慧、文字功底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正是借助李老师的真挚文笔,我们才有幸分享他的幸福教育生活、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吧,心存一份敬畏、怜爱和责任,胸怀一种理想、使命和信仰,与学生共同谱写生命成长的精彩篇章。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10
一、重视理论学习,转变育人观念,为课堂模式创新扫清思想障碍
世界上最难驾御的是人的思想。思想是灵魂,是统帅,在不同的思想指导下做事,其结果也大相径庭。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多元化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人们的生存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创新与发展成为永恒的主题。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系统工程,以什么样的思想作指导,造就什么样的人才,关系着学校教育的成败,也关系着民族的兴衰。从这一高度出发,我们一直把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研讨作为教师培训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校领导准确把握方向,带头学习培训,积极倡导推进,坚定教师实施新课程的信念。学校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教研室每月都安排一次教育理论学习研讨活动,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学习交流,加深理解,使素质教育的思想在自己的脑海中变得清晰可感;每个假期都举办理论学习培训班,或组织集体学习讨论,或聘请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每学年都组织教师参加以新课程理论研讨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继续教育考试,促使教师用心去学、去悟,明白实施新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尽快走进新课程。坚持不懈地学习,使教师对新的课程理论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由最初的排斥、茫然、观望、患得患失变为接近、探索、接纳、积极尝试,单一呆板、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得到了较好的改变,新的课程理念的尝试应用,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落实校本教研,解决实际问题,为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新课程实验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必须立足于本校实际,不断研究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学科教学和学生实际出发,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
1、以案例研究强化校本教研意识。我们倡导教师要树立“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理念,大力推行案例研究,强化教师教学过程的反思意识,在工作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要求每位教师在公开课活动之后提交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报告、案例分析等资料,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真正把教学研究变为每位教师自觉的行动,避免为教学而教学,为研究而研究,做到教有所得。
2、构建道德课堂与课堂道德。学校教育中的“差生”从何而来?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长期冷淡、放弃的结果,对他们缺乏足够的耐心去关注、去帮助、去研究,而是把注意力过多地盯在质量——也就是成绩上。为了照顾“大局”,只是简单地将他们弃置在教室的“后排”或“边缘地带”,在长期的冷落中,这部分学生的不良习惯得到不断强化,直至走向我们教育的对立面。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与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大相径庭,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协调发展。我们倡导构建道德课堂与课堂道德,把教学行为提升到师德高度去看,就是要让教师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这一高度出发,我们坚持“育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很冷静地看待生源问题,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中差学生的发展,在加强学科教学的同时,重视教师育人水平的提升,制定了教师育人水平考核评价方案,促使教师把眼光由学业成绩转向学习动机方面,主动去接近他们、研究它们、帮助他们,使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化解心理隔阂,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将单一的教学研究拓宽为教育教学研究,双管齐下,以教风促学风,通过全方位的研究探索,找到一条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3、以立项课题带动教育科研。立项教研课题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点,使提升学校教育管理和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学校从教育管理的角度申报了国家级研究课题,广泛吸纳教育教学骨干共同来研究;同时各学科组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积极申报省级、市级研究课题,也鼓励教师个人可申报不同级别的研究课题。学校除了组织好开提结题报告会,重点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督导,分阶段召开不同形式的立项课题阶段性研究工作报告会,了解掌握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做好督促指导工作。研究工作的最终结果是取得实效,为了杜绝教学研究中搞“浮夸风”和“纸上谈兵”,各教研组每周一次主题教研活动,每周都有公开课、研讨课;教研室每月一次教研工作会议,每月都举办专题讲座;学校每学年进行一届全校性优质课竞赛、一届教学论文及案例评选、一届教学课件评选,教研室把每项工作作为期末考核的依据,严格考核兑现,使之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11
暑假期间,我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有的故事感人至深,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着,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
书中的观点深深吸引了我,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三心”,即童心、爱心和责任心。这对我们低年级的班主任尤为重要。
一、童心
工作中常觉得自己的思想和言语和学生有一道无形的隔阂,总是不能学生和很好的沟通,换来的是自己感叹这是一种代沟。
李镇西老师在关于童心的论述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和学生同年龄的一个学生,这不但是教师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础。所谓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是指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有同年龄学生般的情感,同年龄般学生的兴趣和纯真。当我们努力保持这一份童心时,其实我们已经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去。我们便够建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和自己变得“一样大”时,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作朋友。当老师撕下成人的面具,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我想当我们怀着李老师所说的用童心理解童心时,我们就能够发现学生的可爱。即使学生做错了事时也是如此,因为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而美好地动机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总是怀着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或许会好心办坏事,当是我们用童心去衡量时,自己就会变得平易近人,会使学生觉得你亲近,具有亲和力。
童心决定着童心,教育者的童心,是我们当好班主任的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
二、爱心
李老师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可见教育离不开情感。
常听到现在的一些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爱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爱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所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
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那些常抱怨的班主任说这样的话的原因或许是他并不懂得“爱心”的内涵,他们把爱心建立在成绩的高低的基础上来,“爱心”化作了分数,不会去考虑学生是是否承受的了这种爱之重……其实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自己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
李老师书中有一个例子最能说明我们怎样付出爱心。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曾深情地描述“水上旅行”的情景。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孩子出去的快乐,自己攒钱买船带孩子去旅行,他说“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我想就就是“爱心”。
三、责任心
常认为责任心就是从早到晚一直陪着学生,学生成绩好这就是责任心的表现。李老师让我明白,所谓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的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未来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人。为国家培养现代人才,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神圣的使命,更应该是班主任的自觉意识和行为。班主任每天在学生面前所展示的言谈误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我们今天怎样对待学生,今天作学生怎样的榜样,明天的学生就怎样对待他人,我们手中诞生的是未来的人才,我们的.责任重大。
教育者具有怎样的思想行为就会培养出怎样的人,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理想,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为目标,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班主任的责任心,我们才无愧于教师的历史使命。
我想当我们真正懂得了“三心”含义,明白班主任是“心”的事业时,我们跟优秀班主任的距离就在咫尺之间了。
我知道做班主任是很难的,要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更难。书中以班主任作为坐标原点,分别以学生,科任老师,学校,家长为坐标轴来阐述班主任的工作。重点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引导。我觉得除了以上提到的“三心”,我还总结出三个词语:师爱,耐心,科学。整本书的思想都是围绕这三个来展开的。
作为一个老师特别是一个班主任,师爱是必不可少的。缺少师爱的老师谈不上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我认为具有师爱就必须至少做到一下:第一,发自内心地关心,保护每一个学生;第二,不能偏心,特别是对差生。不要放弃每一个学生(除非超出你的能力范围之内);第三,要主动走进学生的生活,深入了解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第四,对学生的犯错要准确到位,但是内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耐心也是班主任不可缺少的素质。作为一个班主任,特别是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如果没有耐心是根本没有你想要的效果的。李老师教育学生很有耐心,他从来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的。他认为,要一个平时习惯迟到的同学改掉这个缺点不是一两天就行的,要让学生慢慢适应的时间。特别是对一些问题诸多的学生,更应该要有耐心。要知道教育是需要过程的,欲速则不达。
科学,班主任拥有师爱和耐心还不够,他还要拥有科学的方法。没有科学的方法即使对学生多爱,对学生多耐心地教育都没有很好的效果的。只有在拥有师爱和耐心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把学生教育好。
我认为,师爱,耐心,科学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要做好一个班主任,就必须拥有这三方面的素质。书中通过例子表达了李老师的育人思想,他的思想就像人们前进的路标一样给我们指明方向。他指出,要做好班主任光靠和学生打好交道是不够的,还要和学校,科任老师,家长他们打好交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是,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和家长共同合作。班主任同样要和科任老师沟通好,因为他们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的好坏。班主任和学校更要沟通好,因为学校给你一个自由的环境你才有发挥的余地。
我觉得这本书值得每一个想做老师的人读。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
受到书中的启发,我通过网络搜寻了一些有关李镇西其他书籍的资料,还浏览了李老师的博客《与青春同行》,以后准备读一读他写的《心灵写诗》和《做最好的家长》等其他书籍。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李老师教的是中学,我教的是小学,他的方法我们未必拿来就能用。所以,读他学他,用他的话说就是要评判与超越。对于我而言,我要学的他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说: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12
最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受颇多。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教师作为个体,怎样步入到教育行业中来,又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这一份职业的真实过程。读着读着,不免联系自己,我为什么做教师?因为喜欢这个职业?因为这个职业比较稳定,不喜欢动荡的感觉?因为自己的某位老师对自己影响很大,所以选择了他的职业……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做老师,是因为这份工作让我感到光荣;一个个学生的进步让我感到喜悦;让我体现人生价值与意义。做老师,是因为天真无邪孩子熏陶影响着我保持着一颗珍贵的童心。做老师,是因为学校的环境和谐温馨。做老师,是因为校园环境幽雅美丽,空气清新。做老师,是因为学校环境有利于我学习,不断地探索、思考,丰富自己的学识与道德修养,尽管我物质上并不富裕,但我却是精神上的富翁。
做教师可以亲历创造的过程,追求真实健康的成长,主张“成事”“成人”,并在创造中提高总结。李镇西老师的现身说法,也使我更多地感受教育的使命,教师的责任和作一名优秀的教师的任务。我有幸成为一名新课程下的教师,它站得高,看到的是教师、学生发展的需求,社会的未来需求,它引领师生、学校对教育的认识,明确的是个人、学校的使命,学得多才更感觉到学习的必要。用美国本杰明。拉什的话说:人站得高些,不但能有境早些领略到希望的曙光,还能有幸发现生命的立体的诗篇。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这诗篇中的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标点。你可能没有成为一个美丽的词,一个引人注目的句子,一个惊叹号,但你依然是这生命的立体诗篇中的一个音节、一个停顿、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足以使你放弃前嫌,萌生为人类孕育新的歌声的兴致,为世界带来更多的诗意。所以,我愿意成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去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学生总是模仿教师,所以为人师表要以身作则,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喊破嗓子,不如做样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自己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来影响教育孩子。每一个学生都是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教师要爱自己所教的全体学生,一视同仁。我们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理解是产生关心和爱的情感的前提,不善于理解人则很难去关心他,很难对他产生爱的情感。我认为:即使是对一个表现很差的`学生,也要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来促进其转化。作为老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多引导,不要武断,武断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学生喜欢我,能够演化为他对我所教的学科的喜欢,听从我的教导。让学生与我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互相好感,互相尊重,是助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能够是学生的情绪稳定,有助于学生心智发展;相反,往往容易给学生心理上造成压力和挫折,则会让学生反感、害怕,从而阻碍心智发展。老师的情绪如何,对于学生能否积极愉快的进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上课始终注意保持着高涨的热情,饱满的精神。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乐于接受我的教诲的作用。要做好老师这份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为了应付课堂上学生们千奇百怪的提问,花大量的时间来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我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充分地理解吸收讲解的知识,绞尽脑汁研究出行适应学生个性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我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接触学生,了解每个学生丰富而又具有个性的心灵世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潜力与天赋。
要当好教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中,对待问题要多问“为什么”,学会理性的思考进行分析。我想我会积极的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努力去理解厚积薄发的深刻含义。我也认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达到自己所可以达到的最好程度,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做一个好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我为之付出青春和全部的热忱,我无怨无悔。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13
在家读了魏书生老师《如何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的心头为之震撼。工作已经整整十九个年头,在岁月的流逝中,我似乎也变得平庸了起来,许多关于教育的畅想与激情被时间打磨的无影无踪。好险!魏书生老师的思想和做法引起了我的共鸣,我决定向他学习。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 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 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 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 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 ?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 ?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 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作为一名教师,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我人生当中一直会遇到很好的老师,他们一直鼓励着我,引领着我。他们不是最富声名的名师名家,但是在我心目中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我特别崇拜的小学时代毕业班的数学老师张老师,那时的他已四十多岁,上课时从未见过他厉声呵斥,她的才识、她课堂上深入浅出的讲解、时而幽默的话语却感染着我们每个人。那个时候她会在每节课后出上一道深奥的数学题让我们回家钻研,现在想来应该是今天所盛行的奥数培训,她也经常会讲一些数学家的趣味故事,使我们对数学这门学科充满了兴趣。回顾自己的中学生活,仔细梳理下来,最难忘的还是当年在我心中觉得很严格认真的老师,如中学时,我的语文杨老师,且不说他那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声情并茂的朗读迷住了我们,单单是他那严谨治学的态度就足以使我们敬畏。他对我们要求很严格,要求我们字迹要写端正,任何一样作业完成才能回家,为此,放学后他常常陪那些懒惰的学生补写作业到黄昏,在他的严格要求下,我们懂得了作为一名学生的责任,懂得了做事要持之以恒,他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影响着我们每个学生的人生观。二十多年过去了,同学聚会时,我们每个人都记得这样一个细节,杨老师担任我们班的'语文教师时第一节课就准确的叫出我们每个新生的名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杨老师对学生的用心使我们吃惊之余又倍感亲切与尊重。这何尝不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呢?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杨老师对于细节的关注,使我们学生一开始就和他建立了信任与默契,我们怎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呢?
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老师必定是充满爱心的老师。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生活在现代学校中的学生,不仅希望教师成为他们步入科学殿堂的引路人,也非常希望教师成为他们真诚、坦率、无话不说的挚友。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首先必须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其次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学习氛围,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满足学生合理的要求。师爱需要沟通,而沟通的前提是师生的平等,没有平等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之中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也是不由自主的: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还他们一张热情的笑脸;当我们感觉冷时,提醒学生多穿衣服;学生上下楼梯连蹦带跳,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只有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的献给学生时,学生才会以相同的爱回报给我们:当我在擦玻璃忙得晕头转向,一个学生端来了一杯水;当我在埋头寻找掉在地上的笔套,一个学生乖巧的把它拣给了我,当我吃力的抱着一大堆作业,一个学生跑来告诉我,老师我来帮你……这样为学生所信任、所喜欢,我怎样不感到高兴,感到欣慰?赢得学生,方能教育学生;成全学生,才能铸造学生,我们,还等什么呢?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不知不觉中,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已工作了近19个年头,我在不断的读书、在研修中提升自己,在交流中锤炼语言基本功,多听同科教师的课,研究教育大师的课,从他人的教学艺术中品味,反复研读文本,再确定教法,力求因材施教,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艺术风格。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始终坚持最好的老师应是严谨治学,不断反思的老师,我将继续用自身严谨治学的习惯去影响我的学生,将自己的爱奉献给孩子们。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14
在家读了魏书生老师《如何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的心头为之震撼。工作已经整整十九个年头,在岁月的流逝中,我似乎也变得平庸了起来,许多关于教育的畅想与激情被时间打磨的无影无踪。好险!魏书生老师的思想和做法引起了我的共鸣,我决定向他学习。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 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 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 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 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 ?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 ?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 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作为一名教师,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我人生当中一直会遇到很好的老师,他们一直鼓励着我,引领着我。他们不是最富声名的名师名家,但是在我心目中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我特别崇拜的小学时代毕业班的数学老师张老师,那时的他已四十多岁,上课时从未见过他厉声呵斥,她的才识、她课堂上深入浅出的讲解、时而幽默的话语却感染着我们每个人。那个时候她会在每节课后出上一道深奥的数学题让我们回家钻研,现在想来应该是今天所盛行的奥数培训,她也经常会讲一些数学家的趣味故事,使我们对数学这门学科充满了兴趣。回顾自己的中学生活,仔细梳理下来,最难忘的还是当年在我心中觉得很严格认真的老师,如中学时,我的语文杨老师,且不说他那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声情并茂的朗读迷住了我们,单单是他那严谨治学的态度就足以使我们敬畏。他对我们要求很严格,要求我们字迹要写端正,任何一样作业完成才能回家,为此,放学后他常常陪那些懒惰的学生补写作业到黄昏,在他的严格要求下,我们懂得了作为一名学生的责任,懂得了做事要持之以恒,他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影响着我们每个学生的人生观。二十多年过去了,同学聚会时,我们每个人都记得这样一个细节,杨老师担任我们班的语文教师时第一节课就准确的叫出我们每个新生的名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杨老师对学生的用心使我们吃惊之余又倍感亲切与尊重。这何尝不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呢?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杨老师对于细节的关注,使我们学生一开始就和他建立了信任与默契,我们怎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呢?
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老师必定是充满爱心的'老师。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生活在现代学校中的学生,不仅希望教师成为他们步入科学殿堂的引路人,也非常希望教师成为他们真诚、坦率、无话不说的挚友。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首先必须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其次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学习氛围,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满足学生合理的要求。师爱需要沟通,而沟通的前提是师生的平等,没有平等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之中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也是不由自主的: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还他们一张热情的笑脸;当我们感觉冷时,提醒学生多穿衣服;学生上下楼梯连蹦带跳,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只有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的献给学生时,学生才会以相同的爱回报给我们:当我在擦玻璃忙得晕头转向,一个学生端来了一杯水;当我在埋头寻找掉在地上的笔套,一个学生乖巧的把它拣给了我,当我吃力的抱着一大堆作业,一个学生跑来告诉我,老师我来帮你……这样为学生所信任、所喜欢,我怎样不感到高兴,感到欣慰?赢得学生,方能教育学生;成全学生,才能铸造学生,我们,还等什么呢?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不知不觉中,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已工作了近19个年头,我在不断的读书、在研修中提升自己,在交流中锤炼语言基本功,多听同科教师的课,研究教育大师的课,从他人的教学艺术中品味,反复研读文本,再确定教法,力求因材施教,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艺术风格。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始终坚持最好的老师应是严谨治学,不断反思的老师,我将继续用自身严谨治学的习惯去影响我的学生,将自己的爱奉献给孩子们。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15
8月31号,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当时没有书,会后我特意去网上看了这本书,深有感触,在那里写下我的读后感。
李老师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群众大熔炉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他所具有的这种情感魅力,简直让我崇拜。因为他做到的一切,是那样崇高难能可贵,只能让人望其项背。所以当低下头来反思学习自己该如何做一个好老师时,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了。
我记得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我们这个时代,号召什么,正证明了他缺乏什么。当我反思现实时,发现它真的是一个真理。比如三八妇女节的设立,是为了提高妇女的地位,体现男女平等,但男女真正平等了吗?它的设立正是男女不平等的显现,真正的强者,从来不需要宣扬的,所以我们没有男人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男女从来没有平等过,性别歧视也一向存在。那里我就不详细举例了。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9月10号教师节,刚刚过去三天,那我也来说说教师节吧。在医生,教师,律师等这些行业中,唯有教师有个教师节,看上去是社会对教师独有的尊敬,体现教师独有的尊贵地位,可反观一下现实是这样吗?这个答案很明显大家都明白。我举个很小的例子吧,以前有次,校长和我们几个老师一行人被一个学生家长请去KTV唱歌,那个家长还请了他另外一些朋友,之间有个30岁左右的`女人,长得挺漂亮,关键是歌唱的挺漂亮,听说是在KTV里唱歌工作的。这种场合,大家免不了寒暄,在唱歌之余,当谈到大家的职业时,那位家长也许是出于对我们的恭维,说还是你们老师好啊,社会地位高,受人尊敬,在我们还打着马虎说哪里,哪里的时候,那个漂亮的30多岁的女人脱口而出,不是吧,此刻谁还想去当老师咯,给你当都不当咯。
这个女人出口太快,一时没意识到在座的我们一行有四五个就是老师,霎时,冷场,虽然那个女人立刻打圆场,但尴尬的气氛却一向在上空飘荡。这就是老师的地位,一个在KTV房工作的人说的话。还有一次,在车上听到别人谈话,一个生意人说最不愿做一种人的生意,那就是老师,另一个人是导游,也呼应说最不愿带的团也是老师,因为什么呢?穷酸,斤斤计较。看这就是社会对老师的评价,对老师独有的尊重。从此以后出门,我再也不敢说自己是老师了。前天看了一篇文章,说是笔者去到日本发现日本没有教师节,起初,笔者感到很惊讶,但当笔者跟随他的日本朋友做了一趟地铁之后他就释疑了,因为在地铁上一个老人坚决给年纪轻轻的他让座,他的朋友给他解释说因为老人看到他戴了校徽,明白他是教师,他朋友还告诉他,日本有专门的教师商店,所有的商品都对老师打折,商贩们把教师光顾自己的生意看作是一种荣耀,日本人最尊重的人就是教师,同时,日本的教师工资制度是教育财政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是获得了学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的话,去基础学校任教的月薪是去高等学校任教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而且日本的教师待遇在全国任何学校都是一样的。教师之间工资的差别,只存在于工作年限之间,既不存在不同地区,也不存在不同学校,更不存在所谓的先进与落后教师之间。日本中小学教师没有级别,只有资格新老之别。正因为如此优越的条件,因此日本中小学教师入门的门槛很严。
虽然日本没有“教师节”,但我分明感到,日本的教师天天都在过教师节。关于说到日本没有教师节,而教师却受到全社会尊重,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在反思,这天我们大力号召提倡做最好的老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国家缺少好老师呢?那为什么又缺少好老师呢?看看我们国家教师的地位,国家在教育中投入的经费,就明白答案了。我们总是要求老师要有奉献精神,对其有着较高的社会职责期望,然而人不是活着真空中,他是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着家庭职责,负担,有他的喜怒哀乐,在房价物价如此高,工资那样低入不敷出的状况下,衣食住行都烦恼时,他怎能安心做一个好老师呢?他自己都活的那样狼狈卑微,他怎能崇高起来呢?这也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了!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精神层次。我们有句古话,衣食足而知荣辱!
聊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第一个意思就是,中国的好老师少,这么多年就出了个魏书生,李镇西,同时,在中国做一个好老师,也难,做最好的老师是一个理想,是一个国家,社会,老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一个理想,而不是只是对老师的诉求。国家与社会首先就应为老师带给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要让全社会崇尚教育,提高教师地位,把教育强国,教育兴国真正落实,让老师能安心做一个好老师,他才会竭尽全能去做好这个老师。一个老师能安心做一个老师,他不必须能做到最好的老师,那是方法问题,甚至还需要天赋,因为教育是门艺术,但一个安不了心做老师的人,肯定做不了最好的老师,因为那是态度问题。所以这是为国者,为领导者务必思考的问题。
其次,是为师者务必做出的努力。一个老师既然选取了老师这个职业,不论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无论外界环境如何,首先他就要沉下心来,热爱老师这个职业,这对个人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论这份工作是什么,我们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你只有战胜了你面前的困境,你才能到达你想去的远方,就像那掉落于井中的驴一样,应对扑面而来铲过来的沙,只有及时的抖落,踩在上面,才能最终站到地面上来,摆脱困境。试想如果你做不了一个好老师,干其它工作,你是不是也做不好呢,因为它也只是工作中的一种。所以如果对教师职业本身缺乏认同感,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那这个老师根本就谈不上对学生的爱,也就成不了好老师。因为一个好老师的核心品质就是源于对学生的爱。这也许是目前我们所有已经在职的老师该反思的问题,该学习的问题。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16
8月31号,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当时没有书,会后我特意去网上看了这本书,深有感触,在那里写下我的读后感。
李老师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群众大熔炉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他所具有的这种情感魅力,简直让我崇拜。因为他做到的一切,是那样崇高难能可贵,只能让人望其项背。所以当低下头来反思学习自己该如何做一个好老师时,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了。
我记得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我们这个时代,号召什么,正证明了他缺乏什么。当我反思现实时,发现它真的是一个真理。比如三八妇女节的设立,是为了提高妇女的地位,体现男女平等,但男女真正平等了吗?它的设立正是男女不平等的显现,真正的强者,从来不需要宣扬的,所以我们没有男人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男女从来没有平等过,性别歧视也一向存在。那里我就不详细举例了。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9月10号教师节,刚刚过去三天,那我也来说说教师节吧。在医生,教师,律师等这些行业中,唯有教师有个教师节,看上去是社会对教师独有的尊敬,体现教师独有的尊贵地位,可反观一下现实是这样吗?这个答案很明显大家都明白。我举个很小的例子吧,以前有次,校长和我们几个老师一行人被一个学生家长请去KTV唱歌,那个家长还请了他另外一些朋友,之间有个30岁左右的女人,长得挺漂亮,关键是歌唱的挺漂亮,听说是在KTV里唱歌工作的。这种场合,大家免不了寒暄,在唱歌之余,当谈到大家的职业时,那位家长也许是出于对我们的恭维,说还是你们老师好啊,社会地位高,受人尊敬,在我们还打着马虎说哪里,哪里的时候,那个漂亮的30多岁的女人脱口而出,不是吧,此刻谁还想去当老师咯,给你当都不当咯。
这个女人出口太快,一时没意识到在座的我们一行有四五个就是老师,霎时,冷场,虽然那个女人立刻打圆场,但尴尬的气氛却一向在上空飘荡。这就是老师的地位,一个在KTV房工作的人说的话。还有一次,在车上听到别人谈话,一个生意人说最不愿做一种人的生意,那就是老师,另一个人是导游,也呼应说最不愿带的团也是老师,因为什么呢?穷酸,斤斤计较。看这就是社会对老师的评价,对老师独有的尊重。从此以后出门,我再也不敢说自己是老师了。前天看了一篇文章,说是笔者去到日本发现日本没有教师节,起初,笔者感到很惊讶,但当笔者跟随他的日本朋友做了一趟地铁之后他就释疑了,因为在地铁上一个老人坚决给年纪轻轻的他让座,他的朋友给他解释说因为老人看到他戴了校徽,明白他是教师,他朋友还告诉他,日本有专门的教师商店,所有的商品都对老师打折,商贩们把教师光顾自己的生意看作是一种荣耀,日本人最尊重的人就是教师,同时,日本的教师工资制度是教育财政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是获得了学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的话,去基础学校任教的月薪是去高等学校任教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而且日本的教师待遇在全国任何学校都是一样的。教师之间工资的差别,只存在于工作年限之间,既不存在不同地区,也不存在不同学校,更不存在所谓的先进与落后教师之间。日本中小学教师没有级别,只有资格新老之别。正因为如此优越的条件,因此日本中小学教师入门的门槛很严。
虽然日本没有“教师节”,但我分明感到,日本的教师天天都在过教师节。关于说到日本没有教师节,而教师却受到全社会尊重,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在反思,这天我们大力号召提倡做最好的老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国家缺少好老师呢?那为什么又缺少好老师呢?看看我们国家教师的地位,国家在教育中投入的经费,就明白答案了。我们总是要求老师要有奉献精神,对其有着较高的社会职责期望,然而人不是活着真空中,他是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着家庭职责,负担,有他的喜怒哀乐,在房价物价如此高,工资那样低入不敷出的状况下,衣食住行都烦恼时,他怎能安心做一个好老师呢?他自己都活的那样狼狈卑微,他怎能崇高起来呢?这也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了!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精神层次。我们有句古话,衣食足而知荣辱!
聊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第一个意思就是,中国的好老师少,这么多年就出了个魏书生,李镇西,同时,在中国做一个好老师,也难,做最好的老师是一个理想,是一个国家,社会,老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一个理想,而不是只是对老师的诉求。国家与社会首先就应为老师带给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要让全社会崇尚教育,提高教师地位,把教育强国,教育兴国真正落实,让老师能安心做一个好老师,他才会竭尽全能去做好这个老师。一个老师能安心做一个老师,他不必须能做到最好的老师,那是方法问题,甚至还需要天赋,因为教育是门艺术,但一个安不了心做老师的人,肯定做不了最好的老师,因为那是态度问题。所以这是为国者,为领导者务必思考的问题。
其次,是为师者务必做出的努力。一个老师既然选取了老师这个职业,不论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无论外界环境如何,首先他就要沉下心来,热爱老师这个职业,这对个人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论这份工作是什么,我们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你只有战胜了你面前的困境,你才能到达你想去的远方,就像那掉落于井中的驴一样,应对扑面而来铲过来的沙,只有及时的抖落,踩在上面,才能最终站到地面上来,摆脱困境。试想如果你做不了一个好老师,干其它工作,你是不是也做不好呢,因为它也只是工作中的一种。所以如果对教师职业本身缺乏认同感,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那这个老师根本就谈不上对学生的爱,也就成不了好老师。因为一个好老师的核心品质就是源于对学生的爱。这也许是目前我们所有已经在职的老师该反思的问题,该学习的问题。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17
踏上工作岗位十五年了,在这期间我有过悲伤,也有过快乐,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十五年一直努力想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想做最好的老师。最近有幸拜读了《做最好的教师》。在没有阅读之前,我曾那么自信地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看完后我扪心自问,我是最好的老师吗?我真的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
阅读后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对于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这样的学生就像体弱的树苗,更需要我们班主任给予更多的阳光,更多的呵护,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积极向上,茁壮成长。
我班有一名学生叫李肖然,这孩子有个性、不好惹很难管理,作业总是不按时上交,上课要么发呆,要么捣蛋,加之整天抽烟旷课,活像一个“小痞子”。
为了彻底挽救李肖然,使他不掉队,我制订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一、情感沟通
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为了在保护他的自尊心的前提下,打开他的心扉。我乘同学们上自习课的时候,悄悄地把他叫进只有我一个人在的办公室。在交谈中,我终于明白了他心中的痛楚—他的父母因为父亲的出轨离婚了,现在他随父亲生活,继母对他很不好,他很想念他的妈妈。这次谈话初步了解了他的状况,表明了我的立场,最起码看出他对我没有敌对情绪。然后决定从学习习惯入手。对于他上课没有规矩的缺点,不能指望他一天、两天就改变,要循序渐进。有了好的表现,就及时表扬、鼓励;不好了,不是简单的批评,而是告诉他应该怎么样,因为在他的内心中并没有真正建立作为一名学生的标准。就这样,一个月过后,经过了我无数次的提醒、鼓励,他上课不举手说话的毛病基本上得到了改正。为了呵护好这棵被急风骤雨摧残的幼苗,我决定继续实施我的护苗方案。
二、抚慰心灵
最好的教师要给学生以长辈式的关怀和爱护,从不以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为了抚慰他受伤的心灵,让他尽快走出悲苦的阴影,拾回应有的无虑和活泼。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这样做的:一是在课下主动亲近他,并多与他谈心,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个他足以信赖的亲人角色。有一次早读课,我发现李肖然趴在桌子上,经询问得知他早饭没有吃胃疼,我立刻给他倒来热水,并给他买了面包,从他的眼神中我读到了感激。二是暗地里组织班委成员,给他送去同学的温暖,如送些小礼物、邀她做游戏、一块完成作业、一起布置班级文化等。我把他的同桌换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不管是从学习上还是思想上对他起一个带动作用。三是进行“秘密”的“日记对话”,进行心灵对白。从其他同学那里我得知他在痴情的暗恋着一位同学,正陷于无法自拔的情感泥潭中,难怪上课心不在焉、闷闷不乐,成绩下滑明显。我通过私信引导他,青少年时期很多看法和想法很不成熟,等将来有了立足社会的本领,再考虑这些人生大问题。现在是人生的关键时期,首要任务是把学习成绩搞好,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我没有声张并在班级替他保了密。他给我回信感谢我给予他的尊重和信任,并表示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从此他转变很多,学习成绩也呈上升趋势。
所有这些,旨在让他感受老师的爱,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再次融入集体,使曾经受到情感伤害的他走进可避风挡雨的温馨的港湾。
三、形成品质
当他的情绪趋于稳定的时候,在直接和间接的交流中,我有意识、有目的地向他灌输诸如刚强、自信、协作、向往、奋斗、善良等精神品质。我在与他心灵对白的同时,辅导他缺漏的知识,并找机会以不同的形式表扬激励他,让他懂得,在逆境中的人应怎样倔强生存,怎样向命运挑战的道理。他深受感动,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进步很大。但是,学生的进步难免是有反复的,时隔不久他又原形毕露,恢复了他本来面貌了。一次月考前被某科老师严厉批评,他一气之下,该学科的卷子只写了名字,以不答试题来宣泄心中的不满,以此来报复老师。原因是老师得罪了他。我前边对他所做的所有工作付之东流,一切又恢复了最原始的状态。但是我心中却深深的明白,自己怎样对待这棵刚刚发芽的幼苗,决定着这个孩子的一生。我的放弃也许是一时的,但是对李肖然来讲,可以说是对他一生的放弃。也许因为这个放弃,他的未来变得更加的坷坎、曲折。虽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没有退路可言,只能迎难而上,不能放弃。
在学校的一次集体大扫除上,我惊奇的发现,平时爱偷懒的李肖然竟然满头大汗的用力去劳动,而且还颇有一番业绩呢!于是,我对他说:“小然,你真行啊!真够棒的!”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其实叫他小然是我一时高兴对他所用的称呼,没想到这个称呼却真的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之后劳动中,他干得十分卖劲,再没见过他偷懒。学习上也比以前努力、刻苦了,从不问问题的他,经常跑到我的身边来问这问那,上课也爱回答问题了。有一次,他回答问题的次数在全组中排第一名。看着他的变化,我也经常想,难道真的就是因为这一声亲切的称呼使他改变吗?当然不是,这也许就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吧。以前所做的都是在积蓄能量,而今这一声亲切的称呼,使他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有些慢长,但是毕竟我等到了这一天。
幼小的心灵,最怕早早被扭曲,受伤的幼苗,最需备至的呵护。李肖然同学的变化,折射出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爱带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创造性的释放。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学中要多倾注爱心、耐心、宽容之心,让他们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在被爱中学会爱,从而确立做人的尊严与自信,我们坚信:今天弯曲的幼苗在细心呵护、照料下一定会成为明日的参天大树。
要做最好的老师,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为学生的的未来服务!我会一直朝这个目标努力下去!
读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2
3月11日,我在阅读《做最好的教师》一书中读到作者李振西介绍他读过的书: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等这几种类型的书籍。每种不低于20种。当我看完这些书名时,感到特别惊讶,在这些书中。我读过几本呢?没有一两本,真是惭愧,当时心中生出一种念头:我要读书,哪怕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慢慢读这些书。作者说他养成了“手不释卷”的习惯。作者还总结自己的写作实践有几点体会:
一要日积月累不能急功近利。这段中用到一个很好的成语:厚积薄发
二是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这段说到写作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三要自然朴实不能故作高深。这段写到要让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
四是要读写结合不要读写分离。这段说读是吸收、写是表达,这个结合就是思考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有几点想法:
一每天要读1-2篇好文章,从中学习到各种知识。
二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记录好的词语、成语。
三随时记录工作情况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读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3
读完《做最好的自己》一书,我深有感触。这本书是李开复博士结合自己人生的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运用很多的例子阐述了“成功同心圆”的理念,为创业者指明了成功的方向。真正的成功人士并不是仅仅靠知识、创意等外在素质赢得成功,他们成功的经验在于,他们具备了某些最根本的、最有价值的素质或品格,他们获得成功的内因几乎都可以用“成功同心圆”来解释。
读完这本书,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现在社会需要积极向上、勇于参与、勇于挑战的人,只要拥有积极的态度,乐观面对人生;远离被动的习惯,从小事做起;对自己负责,把握自己的命运;积极尝试,邂逅机遇;充分准备,把握机遇;积极争取,创造机遇;积极地推销自己;要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拥有“海纳百川”的境界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融会中西,协调均衡,成功就不会太远。
二、成功和失败相比,只有一个区别,那就是不畏挫折。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应该自卑和逃避,不应该跪下来仰慕那些成功者,他们也曾经失败过、沮丧过、自卑过。我们和他们一样,一生下来就被赋予了同等的机遇、同等的成功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常看见一些人在遇到一点挫折时就锤头丧气,畏惧不前,其实我们都无法逃避挫折,生存的挫折、情感的.挫折、学习的挫折、创业的挫折、意外的挫折等不计其数,面对这么多挫折我们如何去面对?是逃避,还是面对,如果你逃避,我想我们没有必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因为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无数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实。如果你经历了挫折,并且战胜了挫折,那么你得到的不仅是战胜挫折本身,而且还学到了战胜挫折的本领,如此发展,挫折也会离我们而去。
三、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为人处事乃至建功立业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不正确,无论他怎样努力,都会像南辕北辙的赶车人那样离成功越来越远;如果一个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他就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如果一个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就意味着他可以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抉择;如果一个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就意味着他是一个有道德、讲诚信、负责任的人,是一个值得信赖、值得托付的人。
四、需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有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和合作沟通等行为。行为是实现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表现;行为是一个人与社会、他人乃至自己接触和沟通的必然结果;行为是社会衡量每个人的价值的外在指标;行为是态度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我们在追寻成功的时候,要以勇气指导自己追寻理想、以自信培养兴趣、以自省指导有效执行、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以同理心指导人际交流、以宽广的胸怀促进团队合作与相互沟通。我们要善于接受不同的思想和意见,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陷,善于从各种不同的思潮中汲取力量。我们要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以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真正体现自我的价值。
五、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能做缩头乌龟,要满怀信心地迎接困难和挑战。众所周知现今索尼电器畅销全世界,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索尼彩电尽管在日本声名远扬,但在美国却并不为人们所接受,其在美国“被放在商店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而且已是蒙尘垢面”,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卯木肇接受了开拓索尼彩电在芝加哥市场的任务。在“一位又一位负责人空手而回、无功而返”的情况下,卯木肇没有找任何借口,而是欣然前往,迎接挑战,这也是信心和勇气的体现。试想一个不敢接受困难和任务的人,他就不敢正视自己,没有信心去完成任务,他也就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六、心态要端正,要积极应对每一天、每一件可能发生的意外。现实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事:面对半杯水,心态不好的人悲观地说:唉,我只剩下半杯水了;心态好的人则高兴的说:呵,我还有半杯水呢。前者对人生悲观、得过且过,这些人认为人生如钟,往复于一圈又一圈的循环,痛苦而又厌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他们人生的信条;后者对人生乐观,积极向上,这些人对工作、对生活都非常认真和负责,遇到任何事都会积极进取、排除万难,直至成功。因此,心态是成功的关键,同样的事情,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去做,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18
读书的氛围已不知不觉围绕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闲暇之余,我静静学习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
阅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的收获很多。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使缺点的杂草最后无立足之地。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最好的老师,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比的,但我可以和自己比,也就是用今天的工作与昨天的工作相比,一日三省――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更贴近学生,更适合我的学生,我今天在课堂上的发挥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的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驾驭课堂的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灵活,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19
一、重视理论学习,转变育人观念,为课堂模式创新扫清思想障碍。
世界上最难驾御的是人的思想。思想是灵魂,是统帅,在不同的思想指导下做事,其结果也大相径庭。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多元化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人们的生存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创新与发展成为永恒的主题。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系统工程,以什么样的思想作指导,造就什么样的人才,关系着学校教育的成败,也关系着民族的兴衰。从这一高度出发,我们一直把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研讨作为教师培训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校领导准确把握方向,带头学习培训,积极倡导推进,坚定教师实施新课程的信念。
学校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教研室每月都安排一次教育理论学习研讨活动,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学习交流,加深理解,使素质教育的思想在自己的脑海中变得清晰可感;每个假期都举办理论学习培训班,或组织集体学习讨论,或聘请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每学年都组织教师参加以新课程理论研讨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继续教育考试,促使教师用心去学、去悟,明白实施新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尽快走进新课程。坚持不懈地学习,使教师对新的课程理论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由最初的排斥、茫然、观望、患得患失变为接近、探索、接纳、积极尝试,单一呆板、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得到了较好的改变,新的课程理念的尝试应用,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落实校本教研,解决实际问题,为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新课程实验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必须立足于本校实际,不断研究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学科教学和学生实际出发,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
1、以案例研究强化校本教研意识。我们倡导教师要树立“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理念,大力推行案例研究,强化教师教学过程的反思意识,在工作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要求每位教师在公开课活动之后提交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报告、案例分析等资料,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真正把教学研究变为每位教师自觉的行动,避免为教学而教学,为研究而研究,做到教有所得。
2、构建道德课堂与课堂道德。学校教育中的“差生”从何而来?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长期冷淡、放弃的结果,对他们缺乏足够的耐心去关注、去帮助、去研究,而是把注意力过多地盯在质量——也就是成绩上。为了照顾“大局”,只是简单地将他们弃置在教室的“后排”或“边缘地带”,在长期的冷落中,这部分学生的不良习惯得到不断强化,直至走向我们教育的对立面。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与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大相径庭,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协调发展。我们倡导构建道德课堂与课堂道德,把教学行为提升到师德高度去看,就是要让教师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这一高度出发,我们坚持“育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很冷静地看待生源问题,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中差学生的发展,在加强学科教学的同时,重视教师育人水平的提升,制定了教师育人水平考核评价方案,促使教师把眼光由学业成绩转向学习动机方面,主动去接近他们、研究它们、帮助他们,使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化解心理隔阂,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将单一的教学研究拓宽为教育教学研究,双管齐下,以教风促学风,通过全方位的研究探索,找到一条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3、以立项课题带动教育科研。立项教研课题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点,使提升学校教育管理和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学校从教育管理的角度申报了国家级研究课题,广泛吸纳教育教学骨干共同来研究;同时各学科组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积极申报省级、市级研究课题,也鼓励教师个人可申报不同级别的研究课题。学校除了组织好开提结题报告会,重点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督导,分阶段召开不同形式的立项课题阶段性研究工作报告会,了解掌握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做好督促指导工作。研究工作的最终结果是取得实效,为了杜绝教学研究中搞“浮夸风”和“纸上谈兵”,各教研组每周一次主题教研活动,每周都有公开课、研讨课;教研室每月一次教研工作会议,每月都举办专题讲座;学校每学年进行一届全校性优质课竞赛、一届教学论文及案例评选、一届教学课件评选,教研室把每项工作作为期末考核的依据,严格考核兑现,使之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20
最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受颇多。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教师作为个体,怎样步入到教育行业中来,又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这一份职业的真实过程。读着读着,不免联系自己,我为什么做教师?因为喜欢这个职业?因为这个职业比较稳定,不喜欢动荡的感觉?因为自己的某位老师对自己影响很大,所以选择了他的职业……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做老师,是因为这份工作让我感到光荣;一个个学生的进步让我感到喜悦;让我体现人生价值与意义。做老师,是因为天真无邪孩子熏陶影响着我保持着一颗珍贵的童心。做老师,是因为学校的环境和谐温馨。做老师,是因为校园环境幽雅美丽,空气清新。做老师,是因为学校环境有利于我学习,不断地探索、思考,丰富自己的学识与道德修养,尽管我物质上并不富裕,但我却是精神上的富翁。
做教师可以亲历创造的过程,追求真实健康的成长,主张“成事”“成人”,并在创造中提高总结。李镇西老师的现身说法,也使我更多地感受教育的使命,教师的责任和作一名优秀的教师的任务。我有幸成为一名新课程下的教师,它站得高,看到的是教师、学生发展的`需求,社会的未来需求,它引领师生、学校对教育的认识,明确的是个人、学校的使命,学得多才更感觉到学习的必要。用美国本杰明。拉什的话说:人站得高些,不但能有境早些领略到希望的曙光,还能有幸发现生命的立体的诗篇。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这诗篇中的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标点。你可能没有成为一个美丽的词,一个引人注目的句子,一个惊叹号,但你依然是这生命的立体诗篇中的一个音节、一个停顿、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足以使你放弃前嫌,萌生为人类孕育新的歌声的兴致,为世界带来更多的诗意。所以,我愿意成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去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学生总是模仿教师,所以为人师表要以身作则,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喊破嗓子,不如做样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自己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来影响教育孩子。每一个学生都是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教师要爱自己所教的全体学生,一视同仁。我们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理解是产生关心和爱的情感的前提,不善于理解人则很难去关心他,很难对他产生爱的情感。我认为:即使是对一个表现很差的学生,也要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来促进其转化。作为老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多引导,不要武断,武断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学生喜欢我,能够演化为他对我所教的学科的喜欢,听从我的教导。让学生与我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互相好感,互相尊重,是助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能够是学生的情绪稳定,有助于学生心智发展;相反,往往容易给学生心理上造成压力和挫折,则会让学生反感、害怕,从而阻碍心智发展。老师的情绪如何,对于学生能否积极愉快的进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上课始终注意保持着高涨的热情,饱满的精神。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乐于接受我的教诲的作用。要做好老师这份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为了应付课堂上学生们千奇百怪的提问,花大量的时间来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我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充分地理解吸收讲解的知识,绞尽脑汁研究出行适应学生个性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我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接触学生,了解每个学生丰富而又具有个性的心灵世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潜力与天赋。
要当好教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中,对待问题要多问“为什么”,学会理性的思考进行分析。我想我会积极的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努力去理解厚积薄发的深刻含义。我也认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达到自己所可以达到的最好程度,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做一个好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我为之付出青春和全部的热忱,我无怨无悔。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21
踏上工作岗位十五年了,在这期间我有过悲伤,也有过快乐,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十五年一直努力想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想做最好的老师。最近有幸拜读了《做最好的教师》。在没有阅读之前,我曾那么自信地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看完后我扪心自问,我是最好的老师吗?我真的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
阅读后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对于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这样的学生就像体弱的树苗,更需要我们班主任给予更多的阳光,更多的呵护,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积极向上,茁壮成长。
我班有一名学生叫李肖然,这孩子有个性、不好惹很难管理,作业总是不按时上交,上课要么发呆,要么捣蛋,加之整天抽烟旷课,活像一个“小痞子”。
为了彻底挽救李肖然,使他不掉队,我制订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一、情感沟通
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为了在保护他的自尊心的前提下,打开他的心扉。我乘同学们上自习课的时候,悄悄地把他叫进只有我一个人在的办公室。在交谈中,我终于明白了他心中的痛楚—他的父母因为父亲的出轨离婚了,现在他随父亲生活,继母对他很不好,他很想念他的妈妈。这次谈话初步了解了他的状况,表明了我的立场,最起码看出他对我没有敌对情绪。然后决定从学习习惯入手。对于他上课没有规矩的缺点,不能指望他一天、两天就改变,要循序渐进。有了好的表现,就及时表扬、鼓励;不好了,不是简单的批评,而是告诉他应该怎么样,因为在他的内心中并没有真正建立作为一名学生的标准。就这样,一个月过后,经过了我无数次的提醒、鼓励,他上课不举手说话的毛病基本上得到了改正。为了呵护好这棵被急风骤雨摧残的幼苗,我决定继续实施我的护苗方案。
二、抚慰心灵
最好的教师要给学生以长辈式的关怀和爱护,从不以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为了抚慰他受伤的心灵,让他尽快走出悲苦的阴影,拾回应有的无虑和活泼。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这样做的:一是在课下主动亲近他,并多与他谈心,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个他足以信赖的亲人角色。有一次早读课,我发现李肖然趴在桌子上,经询问得知他早饭没有吃胃疼,我立刻给他倒来热水,并给他买了面包,从他的眼神中我读到了感激。二是暗地里组织班委成员,给他送去同学的温暖,如送些小礼物、邀她做游戏、一块完成作业、一起布置班级文化等。我把他的同桌换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不管是从学习上还是思想上对他起一个带动作用。三是进行“秘密”的“日记对话”,进行心灵对白。从其他同学那里我得知他在痴情的暗恋着一位同学,正陷于无法自拔的情感泥潭中,难怪上课心不在焉、闷闷不乐,成绩下滑明显。我通过私信引导他,青少年时期很多看法和想法很不成熟,等将来有了立足社会的本领,再考虑这些人生大问题。现在是人生的关键时期,首要任务是把学习成绩搞好,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我没有声张并在班级替他保了密。他给我回信感谢我给予他的尊重和信任,并表示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从此他转变很多,学习成绩也呈上升趋势。
所有这些,旨在让他感受老师的爱,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再次融入集体,使曾经受到情感伤害的他走进可避风挡雨的温馨的`港湾。
三、形成品质
当他的情绪趋于稳定的时候,在直接和间接的交流中,我有意识、有目的地向他灌输诸如刚强、自信、协作、向往、奋斗、善良等精神品质。我在与他心灵对白的同时,辅导他缺漏的知识,并找机会以不同的形式表扬激励他,让他懂得,在逆境中的人应怎样倔强生存,怎样向命运挑战的道理。他深受感动,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进步很大。但是,学生的进步难免是有反复的,时隔不久他又原形毕露,恢复了他本来面貌了。一次月考前被某科老师严厉批评,他一气之下,该学科的卷子只写了名字,以不答试题来宣泄心中的不满,以此来报复老师。原因是老师得罪了他。我前边对他所做的所有工作付之东流,一切又恢复了最原始的状态。但是我心中却深深的明白,自己怎样对待这棵刚刚发芽的幼苗,决定着这个孩子的一生。我的放弃也许是一时的,但是对李肖然来讲,可以说是对他一生的放弃。也许因为这个放弃,他的未来变得更加的坷坎、曲折。虽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没有退路可言,只能迎难而上,不能放弃。
在学校的一次集体大扫除上,我惊奇的发现,平时爱偷懒的李肖然竟然满头大汗的用力去劳动,而且还颇有一番业绩呢!于是,我对他说:“小然,你真行啊!真够棒的!”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其实叫他小然是我一时高兴对他所用的称呼,没想到这个称呼却真的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之后劳动中,他干得十分卖劲,再没见过他偷懒。学习上也比以前努力、刻苦了,从不问问题的他,经常跑到我的身边来问这问那,上课也爱回答问题了。有一次,他回答问题的次数在全组中排第一名。看着他的变化,我也经常想,难道真的就是因为这一声亲切的称呼使他改变吗?当然不是,这也许就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吧。以前所做的都是在积蓄能量,而今这一声亲切的称呼,使他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有些慢长,但是毕竟我等到了这一天。
幼小的心灵,最怕早早被扭曲,受伤的幼苗,最需备至的呵护。李肖然同学的变化,折射出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爱带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创造性的释放。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学中要多倾注爱心、耐心、宽容之心,让他们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在被爱中学会爱,从而确立做人的尊严与自信,我们坚信:今天弯曲的幼苗在细心呵护、照料下一定会成为明日的参天大树。
要做最好的老师,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为学生的的未来服务!我会一直朝这个目标努力下去!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22
8月31号,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当时没有书,会后我特意去网上看了这本书,深有感触,在那里写下我的读后感。
李老师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群众大熔炉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他所具有的这种情感魅力,简直让我崇拜。因为他做到的一切,是那样崇高难能可贵,只能让人望其项背。所以当低下头来反思学习自己该如何做一个好老师时,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了。
我记得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我们这个时代,号召什么,正证明了他缺乏什么。当我反思现实时,发现它真的是一个真理。比如三八妇女节的设立,是为了提高妇女的地位,体现男女平等,但男女真正平等了吗?它的设立正是男女不平等的显现,真正的强者,从来不需要宣扬的,所以我们没有男人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男女从来没有平等过,性别歧视也一向存在。那里我就不详细举例了。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9月10号教师节,刚刚过去三天,那我也来说说教师节吧。在医生,教师,律师等这些行业中,唯有教师有个教师节,看上去是社会对教师独有的尊敬,体现教师独有的尊贵地位,可反观一下现实是这样吗?这个答案很明显大家都明白。我举个很小的例子吧,以前有次,校长和我们几个老师一行人被一个学生家长请去KTV唱歌,那个家长还请了他另外一些朋友,之间有个30岁左右的女人,长得挺漂亮,关键是歌唱的挺漂亮,听说是在KTV里唱歌工作的。这种场合,大家免不了寒暄,在唱歌之余,当谈到大家的职业时,那位家长也许是出于对我们的`恭维,说还是你们老师好啊,社会地位高,受人尊敬,在我们还打着马虎说哪里,哪里的时候,那个漂亮的30多岁的女人脱口而出,不是吧,此刻谁还想去当老师咯,给你当都不当咯。
这个女人出口太快,一时没意识到在座的我们一行有四五个就是老师,霎时,冷场,虽然那个女人立刻打圆场,但尴尬的气氛却一向在上空飘荡。这就是老师的地位,一个在KTV房工作的人说的话。还有一次,在车上听到别人谈话,一个生意人说最不愿做一种人的生意,那就是老师,另一个人是导游,也呼应说最不愿带的团也是老师,因为什么呢?穷酸,斤斤计较。看这就是社会对老师的评价,对老师独有的尊重。从此以后出门,我再也不敢说自己是老师了。前天看了一篇文章,说是笔者去到日本发现日本没有教师节,起初,笔者感到很惊讶,但当笔者跟随他的日本朋友做了一趟地铁之后他就释疑了,因为在地铁上一个老人坚决给年纪轻轻的他让座,他的朋友给他解释说因为老人看到他戴了校徽,明白他是教师,他朋友还告诉他,日本有专门的教师商店,所有的商品都对老师打折,商贩们把教师光顾自己的生意看作是一种荣耀,日本人最尊重的人就是教师,同时,日本的教师工资制度是教育财政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是获得了学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的话,去基础学校任教的月薪是去高等学校任教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而且日本的教师待遇在全国任何学校都是一样的。教师之间工资的差别,只存在于工作年限之间,既不存在不同地区,也不存在不同学校,更不存在所谓的先进与落后教师之间。日本中小学教师没有级别,只有资格新老之别。正因为如此优越的条件,因此日本中小学教师入门的门槛很严。
虽然日本没有“教师节”,但我分明感到,日本的教师天天都在过教师节。关于说到日本没有教师节,而教师却受到全社会尊重,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在反思,这天我们大力号召提倡做最好的老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国家缺少好老师呢?那为什么又缺少好老师呢?看看我们国家教师的地位,国家在教育中投入的经费,就明白答案了。我们总是要求老师要有奉献精神,对其有着较高的社会职责期望,然而人不是活着真空中,他是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着家庭职责,负担,有他的喜怒哀乐,在房价物价如此高,工资那样低入不敷出的状况下,衣食住行都烦恼时,他怎能安心做一个好老师呢?他自己都活的那样狼狈卑微,他怎能崇高起来呢?这也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了!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精神层次。我们有句古话,衣食足而知荣辱!
聊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第一个意思就是,中国的好老师少,这么多年就出了个魏书生,李镇西,同时,在中国做一个好老师,也难,做最好的老师是一个理想,是一个国家,社会,老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一个理想,而不是只是对老师的诉求。国家与社会首先就应为老师带给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要让全社会崇尚教育,提高教师地位,把教育强国,教育兴国真正落实,让老师能安心做一个好老师,他才会竭尽全能去做好这个老师。一个老师能安心做一个老师,他不必须能做到最好的老师,那是方法问题,甚至还需要天赋,因为教育是门艺术,但一个安不了心做老师的人,肯定做不了最好的老师,因为那是态度问题。所以这是为国者,为领导者务必思考的问题。
其次,是为师者务必做出的努力。一个老师既然选取了老师这个职业,不论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无论外界环境如何,首先他就要沉下心来,热爱老师这个职业,这对个人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论这份工作是什么,我们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你只有战胜了你面前的困境,你才能到达你想去的远方,就像那掉落于井中的驴一样,应对扑面而来铲过来的沙,只有及时的抖落,踩在上面,才能最终站到地面上来,摆脱困境。试想如果你做不了一个好老师,干其它工作,你是不是也做不好呢,因为它也只是工作中的一种。所以如果对教师职业本身缺乏认同感,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那这个老师根本就谈不上对学生的爱,也就成不了好老师。因为一个好老师的核心品质就是源于对学生的爱。这也许是目前我们所有已经在职的老师该反思的问题,该学习的问题。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23
最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受颇多。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教师作为个体,怎样步入到教育行业中来,又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这一份职业的真实过程。读着读着,不免联系自己,我为什么做教师?因为喜欢这个职业?因为这个职业比较稳定,不喜欢动荡的感觉?因为自己的某位老师对自己影响很大,所以选择了他的职业……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做老师,是因为这份工作让我感到光荣;一个个学生的进步让我感到喜悦;让我体现人生价值与意义。做老师,是因为天真无邪孩子熏陶影响着我保持着一颗珍贵的童心。做老师,是因为学校的环境和谐温馨。做老师,是因为校园环境幽雅美丽,空气清新。做老师,是因为学校环境有利于我学习,不断地探索、思考,丰富自己的学识与道德修养,尽管我物质上并不富裕,但我却是精神上的富翁。
做教师可以亲历创造的过程,追求真实健康的成长,主张“成事”“成人”,并在创造中提高总结。李镇西老师的现身说法,也使我更多地感受教育的使命,教师的责任和作一名优秀的教师的任务。我有幸成为一名新课程下的教师,它站得高,看到的是教师、学生发展的需求,社会的未来需求,它引领师生、学校对教育的认识,明确的是个人、学校的使命,学得多才更感觉到学习的必要。用美国本杰明。拉什的话说:人站得高些,不但能有境早些领略到希望的曙光,还能有幸发现生命的立体的诗篇。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这诗篇中的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标点。你可能没有成为一个美丽的词,一个引人注目的句子,一个惊叹号,但你依然是这生命的立体诗篇中的一个音节、一个停顿、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足以使你放弃前嫌,萌生为人类孕育新的歌声的兴致,为世界带来更多的诗意。所以,我愿意成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去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学生总是模仿教师,所以为人师表要以身作则,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喊破嗓子,不如做样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自己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来影响教育孩子。每一个学生都是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教师要爱自己所教的全体学生,一视同仁。我们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理解是产生关心和爱的情感的`前提,不善于理解人则很难去关心他,很难对他产生爱的情感。我认为:即使是对一个表现很差的学生,也要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来促进其转化。作为老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多引导,不要武断,武断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学生喜欢我,能够演化为他对我所教的学科的喜欢,听从我的教导。让学生与我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互相好感,互相尊重,是助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能够是学生的情绪稳定,有助于学生心智发展;相反,往往容易给学生心理上造成压力和挫折,则会让学生反感、害怕,从而阻碍心智发展。老师的情绪如何,对于学生能否积极愉快的进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上课始终注意保持着高涨的热情,饱满的精神。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乐于接受我的教诲的作用。要做好老师这份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为了应付课堂上学生们千奇百怪的提问,花大量的时间来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我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充分地理解吸收讲解的知识,绞尽脑汁研究出行适应学生个性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我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接触学生,了解每个学生丰富而又具有个性的心灵世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潜力与天赋。
要当好教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中,对待问题要多问“为什么”,学会理性的思考进行分析。我想我会积极的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努力去理解厚积薄发的深刻含义。我也认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达到自己所可以达到的最好程度,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做一个好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我为之付出青春和全部的热忱,我无怨无悔。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24
教师的天职是育人,肩负着民族兴衰的重任,被广泛誉为园丁、春蚕、蜡烛、人梯、灵魂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怎样才能不辜负这些美称呢?我认为关键是心中要有“爱”。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心中必须要有爱。
首先,要爱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建设祖国的栋梁,因此我们要把每一位学生都看作是爱迪生、爱恩斯坦……。用爱心、关心、责任心、宽容心、细心去培育他们。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只有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学生时,才会激起学生对老师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所以要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先决条件是要爱学生,只有心中有“爱”,才会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好学生。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倾注了10年的爱,终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了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可谓爱的伟大!
其次,要爱学习。
教育是一项“灌溉”事业,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是一条有源头的河流。所以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敬佩的老师,一定都要热爱学习,不断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是使自己的教育取得成功的法宝;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力争使自己的教学与时俱进,成为一种发展着的教学艺术;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广阔的智力背景。只有爱学习的老师,才会在教学中保持创造的激情与活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学生倾心,学校放心,家长开心的名师。
再次,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教育是一项事业,我们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而不要仅仅把它当作一种职业,更不能只当作是一个谋生的饭碗。职业与事业的'不同层次在于职业只让我们生存,而事业才能让我们自己、国家、社会发展。因此要成为一名对学生终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老师,必须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作一生不懈的追求,把教育好学生放在首位,不为权力、地位、名誉、金钱和其他物质利益所动摇,每一天都充满激情,勇于开拓,敢于追求,让三尺讲台绽放出世界上最美最灿烂的花朵。教师生活虽然艰苦,但我看到学生获得优异成绩后欣喜的笑容,看到一届届的学生正成人成才,我感到无比快乐!
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就注定一生都要倾注“爱”。只要不吝惜挥洒爱的教师,才会成为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才会成为受学生敬佩的老师;才会成为受学生感激的老师。国家教育周部长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就是教师的灵魂”。我,一介书生,深有同感。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25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读完之后,受益匪浅。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李老师认为,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种对学生的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同时,这种爱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内容,如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怀着一颗爱才之心;对淘气、不守纪律的学生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对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怀着一颗关怀之心……这些爱是成为最好老师的基础。
爱得走进学生的心灵。有这样一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是啊,“爱”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爱得有多深,工作就有多细,效果就有多好。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我的性子急燥,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反思后才认识到: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读了《做最好的老师》,我还体会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都能开花发芽、结果。只是有的发的晚,有的发得早,有的开在初春,有的开在晚秋,有的枝上结果,有的根上结实,有的可作为栋梁之材,有的作为医药之用,而有的则以自己的芳香和知识去美化人们的生活,各有各的用途。这就要求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沿着不同的规律去开发。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成长中的学生每天都是新的。
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26
教师的天职是育人,肩负着民族兴衰的重任,被广泛誉为园丁、春蚕、蜡烛、人梯、灵魂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怎样才能不辜负这些美称呢?我认为关键是心中要有“爱”。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心中必须要有爱。
首先,要爱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建设祖国的栋梁,因此我们要把每一位学生都看作是爱迪生、爱恩斯坦……。用爱心、关心、责任心、宽容心、细心去培育他们。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只有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学生时,才会激起学生对老师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所以要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先决条件是要爱学生,只有心中有“爱”,才会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好学生。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倾注了20__年的爱,终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了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可谓爱的伟大!
其次,要爱学习。
教育是一项“灌溉”事业,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是一条有源头的河流。所以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敬佩的老师,一定都要热爱学习,不断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是使自己的教育取得成功的法宝;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力争使自己的教学与时俱进,成为一种发展着的教学艺术;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广阔的智力背景。只有爱学习的老师,才会在教学中保持创造的激情与活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学生倾心,学校放心,家长开心的名师。
再次,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教育是一项事业,我们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而不要仅仅把它当作一种职业,更不能只当作是一个谋生的饭碗。职业与事业的不同层次在于职业只让我们生存,而事业才能让我们自己、国家、社会发展。因此要成为一名对学生终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老师,必须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作一生不懈的追求,把教育好学生放在首位,不为权力、地位、名誉、金钱和其他物质利益所动摇,每一天都充满激情,勇于开拓,敢于追求,让三尺讲台绽放出世界上最美最灿烂的花朵。教师生活虽然艰苦,但我看到学生获得优异成绩后欣喜的笑容,看到一届届的学生正成人成才,我感到无比快乐!
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就注定一生都要倾注“爱”。只要不吝惜挥洒爱的教师,才会成为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才会成为受学生敬佩的老师;才会成为受学生感激的老师。国家教育周部长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就是教师的灵魂”。我,一介书生,深有同感。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27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读完之后,受益匪浅。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李老师认为,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种对学生的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同时,这种爱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内容,如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怀着一颗爱才之心;对淘气、不守纪律的学生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对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怀着一颗关怀之心……这些爱是成为最好老师的基础。
爱得走进学生的心灵。有这样一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是啊,“爱”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爱得有多深,工作就有多细,效果就有多好。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我的性子急燥,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反思后才认识到: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读了《做最好的老师》,我还体会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都能开花发芽、结果。只是有的发的晚,有的发得早,有的开在初春,有的开在晚秋,有的枝上结果,有的根上结实,有的可作为栋梁之材,有的作为医药之用,而有的则以自己的芳香和知识去美化人们的生活,各有各的用途。这就要求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沿着不同的规律去开发。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成长中的学生每天都是新的。
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28
“无德无以为师”。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老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学生,这实际上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高素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会有高素质的教育,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效应。
一、关心每一位学生
做一名好教师、特别是一名好班主任,首先应该做到爱学生。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会理解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学生们如何爱别人。做一名好老师,关心学生,不能只表现在语言上,要落实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学生生病,轻轻关心几句,为他送上一杯暖暖的开水,学生是不会忘记你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爱,就具有了凝聚力的。
二、尊重每一位学生
做一名好教师,应该无私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始终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礼貌地对待学生。教师尊重学生是学生进步的外因,学生自尊自强是他们进步的内因。尊重学生,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班主任不要总是高高在上,动不动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每个学生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热爱你这位老师,才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才会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了解每一位学生
二十几年的教育经验使我懂得,教师爱学生,不是一个纯粹主观的过程,如果学生从来不向他们的老师敞开心扉,学生的心灵之门打不开,那么教育就无法进行。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任何教育都是无效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是一个彼此促进思想和感情高尚起来的过程。只有获得学生的爱戴和信任,让学生主动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灵窗口,老师才能更清楚地了解他们特有的情感世界,懂得他们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时时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教育工作必然会事半功倍的。
四、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生活在学生中间,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怀与爱护。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孩子,而是所教的全部学生。但教师只有一个,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这就必须调动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的关心使学生感到温暖,相互影响、帮助、扩大和深化师爱的作用。做一名好教师,爱不是偏爱,要无选择地、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做一名好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对优秀学生偏爱,对后进生另眼相待。教师对优秀生要严格要求,对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学生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我们的工作也一定会开展的生动活泼,卓有成效。对学生热爱、理解、尊重、关注他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师的爱通向学生的心灵。当老师把一颗真诚的心交给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平地把爱和温暖送给每一个学生时,学生的心定会融化在师爱中,在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愉快地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