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魏书生报告会心得体会

2024/12/20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魏书生报告会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魏书生报告会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9月13日和14日,我得到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有幸到市委党校参加"班主任核心能力提升暨魏书生教学艺术思想报告会",其中有幸聆听了魏书生老师、余国良老师和董文华老师的智慧分享,深感受教之余,我也从中总结了几条经验。

第一,学习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在苍茫宇宙中,我们都是一粒微小的尘埃,要始终怀着一颗谦逊的敬畏之心,不傲慢,不自卑。眼睛向内,淡泊明志,去开发自我,对学生对自己都充满信心,带领孩子打开心门,去发现外面的日月星辰、花鸟草木。语文的教学,归根结底就是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是要享受读写过程中的小快乐。善于发现小快乐,才能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快乐,学习就是一个享受人生的过程,我们都要细品人生,乐在其中。就像魏老师讲的,即使是一碟萝卜条,也要榨出清香,品出甘甜。

第二,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魏氏课堂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告诉我们的是需要养成的一些学习习惯,比如:

①,让学生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②,做好课前预习,自己画知识结构图;

③,让学生写适合自己的作业,不做无效的作业。已经会的不要写,写了还不会的不要写;

④,养成积累错题集的习惯;

⑤,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养成尝试互相出考试题的习惯;

⑥,养成大事做不来,小事赶紧做的习惯;

⑦,培养筛选有效信息的习惯,现在垃圾信息太多,要带领孩子从泡沫信息里解放出来。

第三,新型师生关系下,我们应该做到和学生心理相容,少问怎么办,多用心灵去感受。孩子难教不要泄气,不要抱怨,俗话说:"差秧苗也能长出好谷子",差秧苗只要侍弄得科学周到同样会有好收成,老师最好的状态就是像农夫去耕田那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在等待中期待又在期待中等待的细活,我们要凝神静气的做个麦田的守望者,相信三分投入七分等待的自然规律。孩子难教该怎么办?要多用心去感受,用脑子去思考,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观察,多花点时间和孩子相处,99%的问题都需要寻找"是什么",当我们明白了是什么,为什么,那么怎么办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夸奖是门艺术,对孩子多点赏识,少点批评。给孩子一个肯定,尤其是不露痕迹的肯定,它就好比一碗参汤;给孩子一个否定,尤其是直面狠厉的否定,它就好比一碗砒霜。但是,仅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那只能算是刚入门,要懂得"好孩子是被会夸孩子的人夸出来的",这才算得上入路。不要太相信语言功能,只要在表情的"真"与"善"上,状态的"正"与"美"上多下功夫,语言再短都有用。赏识不花钱,听者像过年。再差的学生听到夸奖,也会卯卯劲往前赶一赶,再好的学生听到夸奖,也会开心笑一笑更加努力,所以,永远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夸奖和鼓励。

第五,习惯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好习惯不是逼出来的。养成好的习惯不容易,但是改掉孩子的坏习惯更不容易。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简单的说教是没有用的,硬性灌溉更是无效,现在孩子逆反心比较重,硬性逼迫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有效的做法是着力于培养孩子的新习惯,以新习惯替代旧习惯,就好比一根有裂痕的扁担,只有经常在裂痕出缠上新的小麻绳,它的裂痕才不会继续增大。小学低年级正是各种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尤其是书写的姿势,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事不依赖大人,讲文明懂礼貌不骄纵,良好的作息时间,少吃零食膳食均衡等等。这些习惯的养成,远远指望老师督促是不够的,更多的是家长的配合,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甚至干预纠正,因为一个习惯很有可能影响一个孩子一生。

第六,谈心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随时随地和学生谈心交流。做老师的要经常找学生谈心,而怎么谈心也是有讲究的。谈心的秘诀就是要把与心合得来的,喜欢的话谈进心里去,老师能与各种各样的学生谈得来就等于做好了一半。天天说教,训斥就等于念经,让一个个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段的孩子天天听人念经,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一个好的例子就是一个好的榜样,一个好的故事就是一个有用的道理。例子和故事是谈心和交流的两只桨,双桨同时划动,教育这艘大船才能成功启航,快速的开进规划好的航线,抵达理想的彼岸。

第七,努力提升做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语文老师的自身修养。首先,带领孩子与阅读共成长,在自己爱读书多读书的同时,督促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在自己爱文字爱写作的同时,让孩子养成多观察勤动笔的习惯;其次,身正为师,人格濡染,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领者。低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就是学生成长的范本,把课上到学生心里去,把影子树到学生心里去;最后,细微体贴,做学生眼中的"校园父母",构建积极健康的班级环境,把爱变成看得见,关心学生学习,更关心学生成长。

我们学校是一所正在建设中的冉冉新星,社会各界寄予厚望。但好的学校并不只是先进的硬件,美好的环境,还要有它的人文特色,教育氛围等等,我们要不断总结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最饱满的状态去陪着学校,陪着我们的第一届学生成长。

魏书生报告会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9月13日和14日,我得到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有幸到市委党校参加"班主任核心能力提升暨魏书生教学艺术思想报告会",其中有幸聆听了魏书生老师、余国良老师和董文华老师的智慧分享,深感受教之余,我也从中总结了几条经验。

第一,学习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在苍茫宇宙中,我们都是一粒微小的尘埃,要始终怀着一颗谦逊的敬畏之心,不傲慢,不自卑。眼睛向内,淡泊明志,去开发自我,对学生对自己都充满信心,带领孩子打开心门,去发现外面的日月星辰、花鸟草木。语文的教学,归根结底就是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是要享受读写过程中的小快乐。善于发现小快乐,才能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快乐,学习就是一个享受人生的过程,我们都要细品人生,乐在其中。就像魏老师讲的,即使是一碟萝卜条,也要榨出清香,品出甘甜。

第二,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魏氏课堂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告诉我们的是需要养成的一些学习习惯,比如:

①让学生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②做好课前预习,自己画知识结构图。

③让学生写适合自己的作业,不做无效的作业。已经会的不要写,写了还不会的不要写。

④养成积累错题集的习惯。

⑤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养成尝试互相出考试题的习惯。

⑥养成大事做不来,小事赶紧做的习惯。

⑦培养筛选有效信息的习惯,现在垃圾信息太多,要带领孩子从泡沫信息里解放出来。

第三,新型师生关系下,我们应该做到和学生心理相容,少问怎么办,多用心灵去感受。孩子难教不要泄气,不要抱怨,俗话说:"差秧苗也能长出好谷子",差秧苗只要侍弄得科学周到同样会有好收成,老师最好的状态就是像农夫去耕田那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在等待中期待又在期待中等待的细活,我们要凝神静气的做个麦田的守望者,相信三分投入七分等待的自然规律。孩子难教该怎么办?要多用心去感受,用脑子去思考,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观察,多花点时间和孩子相处,99%的问题都需要寻找"是什么",当我们明白了是什么,为什么,那么怎么办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夸奖是门艺术,对孩子多点赏识,少点批评。给孩子一个肯定,尤其是不露痕迹的肯定,它就好比一碗参汤;给孩子一个否定,尤其是直面狠厉的否定,它就好比一碗砒霜。但是,仅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那只能算是刚入门,要懂得"好孩子是被会夸孩子的人夸出来的",这才算得上入路。不要太相信语言功能,只要在表情的"真"与"善"上,状态的"正"与"美"上多下功夫,语言再短都有用。赏识不花钱,听者像过年。再差的学生听到夸奖,也会卯卯劲往前赶一赶,再好的学生听到夸奖,也会开心笑一笑更加努力,所以,永远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夸奖和鼓励。

第五,习惯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好习惯不是逼出来的。养成好的习惯不容易,但是改掉孩子的坏习惯更不容易。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简单的说教是没有用的,硬性灌溉更是无效,现在孩子逆反心比较重,硬性逼迫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有效的做法是着力于培养孩子的新习惯,以新习惯替代旧习惯,就好比一根有裂痕的扁担,只有经常在裂痕出缠上新的小麻绳,它的裂痕才不会继续增大。小学低年级正是各种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尤其是书写的姿势,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事不依赖大人,讲文明懂礼貌不骄纵,良好的作息时间,少吃零食膳食均衡等等。这些习惯的养成,远远指望老师督促是不够的,更多的是家长的配合,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甚至干预纠正,因为一个习惯很有可能影响一个孩子一生。

第六,谈心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随时随地和学生谈心交流。做老师的要经常找学生谈心,而怎么谈心也是有讲究的。谈心的秘诀就是要把与心合得来的,喜欢的话谈进心里去,老师能与各种各样的学生谈得来就等于做好了一半。天天说教,训斥就等于念经,让一个个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段的孩子天天听人念经,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一个好的例子就是一个好的榜样,一个好的故事就是一个有用的道理。例子和故事是谈心和交流的两只桨,双桨同时划动,教育这艘大船才能成功启航,快速的开进规划好的航线,抵达理想的彼岸。

第七,努力提升做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语文老师的自身修养。首先,带领孩子与阅读共成长,在自己爱读书多读书的同时,督促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在自己爱文字爱写作的同时,让孩子养成多观察勤动笔的习惯;其次,身正为师,人格濡染,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领者。低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就是学生成长的范本,把课上到学生心里去,把影子树到学生心里去;最后,细微体贴,做学生眼中的"校园父母",构建积极健康的班级环境,把爱变成看得见,关心学生学习,更关心学生成长。

我们学校是一所正在建设中的冉冉新星,社会各界寄予厚望。但好的学校并不只是先进的硬件,美好的环境,还要有它的人文特色,教育氛围等等,我们要不断总结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最饱满的状态去陪着学校,陪着我们的第一届学生成长。

魏书生报告会心得体会 篇3

有幸听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报告会》,心中感慨颇多。报告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冗长的理论说教,但它言词恳切、入情入理,让人听起来很轻松愉快、令人心悦诚服。魏书生是全国有名的特级教师,担任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这样的教学效果,另我感到非常钦佩。

看来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听完报告会我也确实有了很多启发,有很多方面是值得我去认真学习与思考的。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一句话: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 做老师的不能选择孩子,什么样的孩子进来,你都得接受,但只要我们尽心尽力,积极面对孩子,总有一天,孩子会进步的。魏老师说得好:“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孩子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确实,回顾自己平凡的生活和工作,遇到不顺时就有怨周围的环境和别人的想法或者说是不平衡心态的现象,却不懂或者不肯从自身出发找原因,不善于改变自己来适应周围的环境。魏老师报告中的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这一席话后我懂得了:在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来适应老师,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去v适应孩子。只有教师熟悉、适应了孩子,才能去改变他们,只有 像 魏老师说的'那样做到:松,静,匀,乐。这样工作起来才会觉得轻松快乐。

报告中魏老师谈的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魏老师管理班级,靠的就是一大点,两小点。两小点:一是民主,一是科学。一大点就是:不懈怠,不放弃,不折腾,不攀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为每一个孩子创设平等参与的机制,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和谐、主动的发展。孩子能处理的事,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的信赖就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境界。报告中魏书生老师介绍了他管理班集体的法宝:一起制定详尽而切实可行的“班规”;自愿而明确的“责任到人”;简单而负有深意的“错误说明书”。因为这一切都是大家自己制定的,谁都知道违反规定后果,所以孩子们执行起来也不是特别困难,明知故犯的学生就很少了。

报告中我特别佩服魏老师激励、鼓励后进生的方法。魏书生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后进生,原来只考8分,他一步一步鼓励他,给他自信,引导他,使他一步步提高。当他得八分时,魏书生鼓励他:“你课听不明白,作业也不做,竟然能考到8分,不说明你有点儿天赋吗”接着魏书生又对他说,“这张卷,除了会的8分,还有哪个不服气啊有没有不服气的题”学生就说:“卷子中拼音我能行。”于是学生就狠做拼音的题目。就这样,经过学生的努力,老师的鼓励,分数渐渐地提高了。后来学生竟然考到了及格,真是质的飞跃。我不由得感叹于魏老师教育艺术的炉火纯青。对于差生来说,其实他也不愿意考这些分数,他的智力本来就差,如果教师一味地责怪他,他会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成绩更会一落千丈,教师要正视现实,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智力超群,只能引导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激发他学习的兴趣,才能使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

魏书生报告会心得体会 篇4

很早就知道魏书生的大名,也曾经读过他的书籍,仰慕已久。10月23日有幸在洛阳八中伊滨校区体育馆亲见其人,并听取了他的报告会,很是高兴。他的幽默、生动的说话风格以及他的举手投足给我留下极深刻印象。说句心里话,聆听他的报告就是一种精神享受。

上午和下午各三个小时的报告,魏书生老师都一气呵成,参加报告会的领导、老师无不被魏老师的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所折服,会场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幽默却不落俗套,渊博却不失纯朴,是魏老师语言的最大魅力。

魏老师通过有理有据,绘声绘色的讲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的“两大点一小点”的教育思想。两大点: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一小点:带领全体师生员工练“注意力体操”:一身体放松,二心灵宁静,三呼吸匀称,四心情快乐 。留给我的最深体会有以下几方面:

一、一靠民主,二靠科学

魏书生老师的民主管理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一服务;二互助;三人性;四商量;五计划;六监督;七检查;八总结。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倡导遇事多与学生商量,规定教师讲新课不超15分钟,学生每年元月写个人自我教育计划书,长计划、短安排、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让学生每一分钟都有事情做。教师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学生要“学以致用、学而时习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让我感到魏书生老师民主、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令人信服的,令人震撼的。

二、爱岗敬业,守好心田

当今社会,诱惑种种,魏书生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倡导的“松、静、匀、乐”四字经,怀揣一颗平常心,带领教师们把平平常常的事做得有声有色,享受平凡职业带来的幸福,在教育世界里细品人生,享受工作的快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魏书生老师为榜样。让“松、静、匀、乐”四字常驻心间,融入我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中,身体要保持放松,心理上要保持安静,时刻抵御外界的干扰,呼吸要均匀,使自己保持放松状态,心情要舒畅、快乐,享受到生活的快乐,时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守好自己的心田。

三、建立积极的人生观

热爱教书,热爱教育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人生的享受,这是魏书生老师的人生观,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从早到晚,心心念的是学生,时时刻刻,观察思考、摸索的是教学。他不觉得苦和累反而觉得是人生的乐事。听完魏老师的报告后,我茅塞顿开。唯有树立豁达的人生观,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守住传统常识,守住新中国的经验,守住自己的优点”,我们才会活得精彩。人生99%的事我们自己说了不算,我们要做的是把自己说了算的那1%做好。“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 每天满怀感恩之心,快乐地活着。用平平常常的心态,快快乐乐地工作。 在平凡的岗位,平常的工作中,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快乐,体验幸福。

魏书生老师用他自己的智慧、豁达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为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时刻做到“松、静、匀、乐”,脱离职业倦怠,静下心来,种好心田,在平凡的岗位上享受工作的快乐,牢记魏书生老师的三个守住即“守住传统常识;守住新中国的经验;守住自己的优点、长处。”争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

魏书生报告会心得体会 篇5

有幸听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报告会》,心中感慨颇多。报告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冗长的理论说教,但它言词恳切、入情入理,让人听起来很轻松愉快、令人心悦诚服。魏书生是全国有名的特级教师,担任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这样的教学效果,另我感到非常钦佩。

看来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听完报告会我也确实有了很多启发,有很多方面是值得我去认真学习与思考的。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一句话: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做老师的不能选择孩子,什么样的孩子进来,你都得接受,但只要我们尽心尽力,积极面对孩子,总有一天,孩子会进步的。魏老师说得好:“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孩子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确实,回顾自己平凡的生活和工作,遇到不顺时就有怨周围的环境和别人的想法或者说是不平衡心态的现象,却不懂或者不肯从自身出发找原因,不善于改变自己来适应周围的环境。魏老师报告中的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这一席话后我懂得了:在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来适应老师,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去v适应孩子。只有教师熟悉、适应了孩子,才能去改变他们,只有像魏老师说的那样做到:松,静,匀,乐。这样工作起来才会觉得轻松快乐。

报告中魏老师谈的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魏老师管理班级,靠的就是一大点,两小点。两小点:一是民主,一是科学。一大点就是:不懈怠,不放弃,不折腾,不攀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为每一个孩子创设平等参与的机制,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和谐、主动的发展。孩子能处理的事,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的信赖就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境界。报告中魏书生老师介绍了他管理班集体的法宝:一起制定详尽而切实可行的“班规”;自愿而明确的“责任到人”;简单而负有深意的“错误说明书”。因为这一切都是大家自己制定的,谁都知道违反规定后果,所以孩子们执行起来也不是特别困难,明知故犯的学生就很少了。

报告中我特别佩服魏老师激励、鼓励后进生的方法。魏书生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后进生,原来只考8分,他一步一步鼓励他,给他自信,引导他,使他一步步提高。当他得八分时,魏书生鼓励他:“你课听不明白,作业也不做,竟然能考到8分,不说明你有点儿天赋吗”接着魏书生又对他说,“这张卷,除了会的8分,还有哪个不服气啊有没有不服气的题”学生就说:“卷子中拼音我能行。”于是学生就狠做拼音的题目。就这样,经过学生的努力,老师的鼓励,分数渐渐地提高了。后来学生竟然考到了及格,真是质的飞跃。我不由得感叹于魏老师教育艺术的炉火纯青。对于差生来说,其实他也不愿意考这些分数,他的智力本来就差,如果教师一味地责怪他,他会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成绩更会一落千丈,教师要正视现实,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智力超群,只能引导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激发他学习的兴趣,才能使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

魏书生报告会心得体会 篇6

魏书生老师是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对他先进的教育理论早有耳闻,可以说是闻名已久,这次有幸能观看到魏老师的讲座录像,受到一次教育的洗礼,一种精神的享受,我受益匪浅。魏老师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无私的爱及保持乐观的心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魏老师对课程改革的看法可以说是别树一帜,他认为“课程改革是又一轮运动,老师们要牢牢抓住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要做好迎接未来将要到来的八年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运动。否则,老师们会迷失自己,会被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运动浪潮所击倒,被打晕再被救醒。”我们要抓住最本质的东西,把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这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经历课改要勇于创新,要勇于并善于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但头脑要清醒,最本质的东西绝不能丢。

教育是一门神圣的职业,是一门不断探索、享受快乐的职业。魏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诠释。他无论身兼何职,工作多忙,心中从没离开过心爱的讲台,从没离开过深爱的学生。他倡导“松、静、匀、乐”四字经,即身体要保持放松,心理上要保持安静,时刻抵御外界的干扰,呼吸要均匀,使自己保持放松状态,心情要舒畅、快乐。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要以魏书生老师为榜样,让“松、静、匀、乐”四字经常驻心间,融入我的一言一行,时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守好自己的心田。

针对不少青年人总希望工作担子越轻越好,魏老师从独特的思维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觉得不少青年人能力差,工作平平,原因恰在这个观念上,工作挑轻的,力气是省了,增长力气的机会也放过了。”他坚信,“人的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推掉工作担子“自以为是占了便宜,实质是把机会、把能力推出去了”。他认为“增长能力的有效途径便是: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因为如果工作量不足,剩余的时间没法消磨,便只好用闲思、忧伤、牢骚、闲话或打扑克、打麻将来打发,“一年又一年重复着自己低水平的工作。”魏老师倡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有一段话早已成为供料议论文的经典材料,大意是:生活像镜子,你对他笑,它也就对你笑;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魏老师主张笑对人生,人在无法逃避环境时只能适应环境,利用环境,以便在适当的时机改造环境,而适应、利用和改造都需要有健康的情绪,平稳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因此,他认为应多看前面,少看“身边”;多看有利,少看不利;多看自己的长处少想自己无法改变的弱点。他建议用笑使人生的不幸减半,用多做实事和情感迁移来排解忧烦苦恼。笑对人生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自我心理诊疗。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能真正接受笑对人生的境遇观,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及时调整好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以乐观的心态、向上的精神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去。

古人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听君一堂课,育人修身启迪多!所以,听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是一种心灵的超级享受,会让我们观照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