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老师寒假读书心得

2024/12/16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老师寒假读书心得(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老师寒假读书心得 篇1

“没有任何快艇像一本书,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地方,也没有任何骏马,能像一页欢跃的诗篇。最贫穷的人也可如此跨越旅行,而不必被迫为通行纳税;这运载人类灵魂的马车……”作家埃米莉·迪金森曾用这样的语句来形容过“书”。培养书香气,营造书香情要从家庭出发。当“书香家庭”成为社会共识,阅读成为一种社会性普遍行为时,我们的孩子才能浸润在知识的海洋里。作为母亲,我也不例外,和众多家长朋友一样也希望我的孩子能爱上阅读,从阅读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让读书成为一生的习惯,我们当家长的,参与其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也经历着亲子共读的快乐。下面将自己的点滴积累如下:

一、要挑选合适的读本,即适合孩子年龄的书籍。

例如,在我儿子刚上幼儿园时,我给他买的是一些色彩鲜艳、不易撕破的图画书,我每天都会和他一起去翻看,并给他讲图中的内容。目的是启发他看书的兴趣。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我给买一些适合他的刊物,如《幼儿画报》《嘟嘟熊画报》《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还买了一些走迷宫的幼儿图画书,每天吃过晚饭我都会指着字给孩子读故事,还经常和他一起走迷宫,这锻炼了他的灵活思维和反应能力。上一年级后,老师推荐了阅读书目,我就照着书单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书籍,主要选择彩绘本和注音版,便于孩子将来能自己看书。

二、经常带孩子逛书店。

我们一般周末会带孩子逛新华书店,遇到孩子感兴趣的书就引导他看,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出发点,和孩子共同阅读,慢慢地孩子的知识面会变得开阔起来,思路会变得活跃起来,当碰到问题,会提出许多的“为什么”,而为了解决这许多的为什么,他就愿意去看更多的书,就近一步激发了他看书的兴趣。

三、亲子共读,营造阅读氛围。

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一起在书中感受故事的精彩和词语的优美,一起回味历史的厚重沉淀,体验自然的美妙天成,探索科学的新奇和不可预知,让孩子感觉读书的乐趣。同时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互动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为孩子的心带去更多的关爱慰藉。孩子上一年级后,随着认字的增多,我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幼儿园时期我给他指着字一字一句地念书,到孩子念故事书给家长听,再到寒假期间孩子自己看书,孩子的阅读经历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管怎么变,唯一不变的是孩子的身边总有我们的陪伴,我们也会拿一本书在旁边陪孩子一起读书,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孩子的成长也是我们家长的再学习,再成长。要想真正让孩子成材,首先家长得先充实自己。从有了孩子,我仔细研读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卡尔。威特的教育》《来吧,孩子》(池莉著)《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著)《窗边的小豆豆》等。虽然一个孩子一个样,不能生搬硬套,但从中我学到了不少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技巧,并且,从书中我悟到,“即使是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四、固定读书时间。

特别是孩子上了小学后,我就晚上八点至八点半这个时间段作为亲子阅读的固定时间,在这个时段里,孩子已完成当日的作业、预习完功课,家长做完了家里的杂务,和孩子一起漫步在书中,享受读书的快乐。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养成了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纪伯伦在他的《致孩子》中这样写到:“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的梦中不能想见的。你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困为生命是不能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你们是弓,孩子是弦上发出的箭矢,你无法预定他的轨迹!”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一起快乐读书吧,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小书虫!

老师寒假读书心得 篇2

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素质教育要求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就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等三方面谈些看法。

一、教学观念

“以读带写,读写结合”严重失衡,导致作文处于附庸地位。这就需要彻底改变传统观念,单独开设作文课。当今的信息时代对写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写作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这就需要我们在新的理论指导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表情达意、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语文教学新体系。应编写专门的作文教材,单独开设作文课。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作文与阅读至少应平分秋色。

二、教师的教学

教师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一为教师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教学当作软任务。二是部分教师的作文能力也不甚高,教学效率低下。作文教改实质还停留在感性经验阶段。

因此,教师必须要接受先进而系统的写作理论教育,学习当代一些优秀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方法。提倡教师下水作文或半下水作文,学生写什么,自己先写体验体验。实践证明,教师的下水作文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学生的学习

学生方面看,问题也不少。一是脱离生活,惧怕作文;二是思维定式,写法模式化;三是内容虚假,意义虚化拔高;四是把写作当任务,修改缺少动力。

因此,教师本身要更新教学观念,敢于创新,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必须使学生养成爱思、多思、善思、深思的习惯,只有在积极思维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下笔才不会走线;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他们的思维能力才会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另外,建立一定的作文激励机制,使学生有较大的获奖面,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作文教学的细致解读

中学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综合训练,既能从语言文章方面训练学生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树立良好的文风,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作文教学与听话、说话、阅读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抓好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全面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作文教学。

课外阅读的训练

诚然,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教学都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都要花费相同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根据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往往先于读写能力,因为他们在入学之前,家庭和社会就已经为他们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尽管并不系统,但比起读写的基础,要厚实得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读写能力的形成比听说能力的形成更困难、更复杂一些,更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学生学习作文和学习阅读的难度也不同。一般的情况是,学习作文的难度大于学习阅读的难度。阅读毕竟是学习别人现成的知识和经验;而作文则相反,是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生活,当然难于前者。从学生学习的难度看,尤有必要加强作文教学。

老师寒假读书心得 篇3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第一章是讨论教学中如何围绕发展学生思维的核心目标,推动思维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才。在新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都知道一节好的课不只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多新颖、多巧妙,更重要的是看这些教学设计、方法、组织形式等在学生身上所起到的作用,即学生的思维是否“活”了起来。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通过学习这章内容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认为有以下方法值得尝试:

一、要创新。

因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把新大纲精神、新教改精神、新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再加上自己的创新思维,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就应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再加强求异、质疑、合作的训练,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二、要求异。

所谓求异,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求答案。学生回答问题千篇一律,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我想归纳起来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尤其是思维水平中下的学生,容易拘泥于简单的模仿,使得课堂上出现第一个学生的话具有定向作用的现象。

(二)教师在教学前以参考资料为依据定了“谱”,教学时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谱”内展开固定式的思维。长此以往,当然会使学生思维呆板、僵化。要改变这种呆板、僵化的思维,教师就必须在训练学生求同思维的时候,更重视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思考,进行创新性的思维。训练学生求异思维应注重创设提问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思考问题时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寻找出不同的答案,使思维过程得到升华,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要质疑。

所谓质疑,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求异思维,是读者对作者的见解作进一步的探索和评价。学生学习应是一种主动求知的过程。书上写的,教师教的,并非绝对无误。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生疑。

(二)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质疑。

(三)耐心解疑,同时也鼓励学生一起解疑。

要允许学生“不知天高地厚”地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老师寒假读书心得 篇4

“没有任何快艇像一本书,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地方,也没有任何骏马,能像一页欢跃的诗篇。最贫穷的人也可如此跨越旅行,而不必被迫为通行纳税;这运载人类灵魂的马车……”作家埃米莉·迪金森曾用这样的语句来形容过“书”。培养书香气,营造书香情要从家庭出发。当“书香家庭”成为社会共识,阅读成为一种社会性普遍行为时,我们的孩子才能浸润在知识的海洋里。作为母亲,我也不例外,和众多家长朋友一样也希望我的孩子能爱上阅读,从阅读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让读书成为一生的习惯,我们当家长的,参与其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也经历着亲子共读的快乐。下面将自己的点滴积累如下:

一、要挑选合适的读本,即适合孩子年龄的书籍。

例如,在我儿子刚上幼儿园时,我给他买的是一些色彩鲜艳、不易撕破的图画书,我每天都会和他一起去翻看,并给他讲图中的内容。目的是启发他看书的兴趣。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我给买一些适合他的刊物,如《幼儿画报》《嘟嘟熊画报》《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还买了一些走迷宫的幼儿图画书,每天吃过晚饭我都会指着字给孩子读故事,还经常和他一起走迷宫,这锻炼了他的灵活思维和反应能力。上一年级后,老师推荐了阅读书目,我就照着书单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书籍,主要选择彩绘本和注音版,便于孩子将来能自己看书。

二、经常带孩子逛书店。

我们一般周末会带孩子逛新华书店,遇到孩子感兴趣的书就引导他看,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出发点,和孩子共同阅读,慢慢地孩子的知识面会变得开阔起来,思路会变得活跃起来,当碰到问题,会提出许多的“为什么”,而为了解决这许多的为什么,他就愿意去看更多的书,就近一步激发了他看书的兴趣。

三、亲子共读,营造阅读氛围。

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一起在书中感受故事的精彩和词语的优美,一起回味历史的'厚重沉淀,体验自然的美妙天成,探索科学的新奇和不可预知,让孩子感觉读书的乐趣。同时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互动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为孩子的心带去更多的关爱慰藉。孩子上一年级后,随着认字的增多,我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幼儿园时期我给他指着字一字一句地念书,到孩子念故事书给家长听,再到寒假期间孩子自己看书,孩子的阅读经历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管怎么变,唯一不变的是孩子的身边总有我们的陪伴,我们也会拿一本书在旁边陪孩子一起读书,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孩子的成长也是我们家长的再学习,再成长。要想真正让孩子成材,首先家长得先充实自己。从有了孩子,我仔细研读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卡尔。威特的教育》《来吧,孩子》(池莉著)《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著)《窗边的小豆豆》等。虽然一个孩子一个样,不能生搬硬套,但从中我学到了不少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技巧,并且,从书中我悟到,“即使是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四、固定读书时间。

特别是孩子上了小学后,我就晚上八点至八点半这个时间段作为亲子阅读的固定时间,在这个时段里,孩子已完成当日的作业、预习完功课,家长做完了家里的杂务,和孩子一起漫步在书中,享受读书的快乐。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养成了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纪伯伦在他的《致孩子》中这样写到:“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的梦中不能想见的。你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困为生命是不能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你们是弓,孩子是弦上发出的箭矢,你无法预定他的轨迹!”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一起快乐读书吧,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小书虫!

老师寒假读书心得 篇5

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还要掌握主动参与的方法,使参与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活动。

(一)参与思考

独立思考不是异想天开的胡思乱想,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和方法。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通过思考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他们乐于思考,这样在学习中就有了积极性和动力。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因为要做到这一点,不经过独立思考是不行的;而问题提的好,这恰恰体现了思考的深度。

(二)参与实践

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信息技术课堂更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从“会学”到“会用”,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从“能力”到“素质”的转变。在学习程序编制的过程中,学生从开始对编程知识一无所知,到认识编程的基本思想,了解编程的基本语句,从而去设计一些简单的程序,完成用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体现了这一转变过程,在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以后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

(三)参与讨论和创新

“当我们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和同学、教师交流自己的知识时,就会使他们欢欣鼓舞,使课上得生动活泼,造成一种集体工作的气氛。教师要善于做学生创新的引路人。在课堂上,学生并不需要教师告诉学生“你要创新”,而应进行适时的引导。在学生进行算法设计的时候,可以通过演示学生作品的形式,暗示一下。要相信,学生创新的潜力是惊人的。当教师帮助学生找到了创新的契机,他们的创新精神就会蓬勃而出,创新行为就会迅速体现。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相互之间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将进一步提高。

(四)参与展示

学生在完成了设计之后,最得意的莫过于向他人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这时,就要给他们提供展示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时间,要鼓励每一位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给大家看,教育学生,不论你的作品是不是很好,大家对你的作品的意见或建议,会使你的作品更加完美。

(五)参与评价

在展示学生作品时,教师要参与评价,学生更要参与评价,不仅要评价别人的作品,也要评价自己的作品,在评价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对自己和他人形成客观的认识,提高自我认识水平。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真正体现教为学服务这一教学宗旨。总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更加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之中,努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方法和习惯,使他们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成为有用之材。

老师寒假读书心得 篇6

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还要掌握主动参与的方法,使参与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活动。

(一)参与思考

独立思考不是异想天开的胡思乱想,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和方法。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通过思考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他们乐于思考,这样在学习中就有了积极性和动力。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因为要做到这一点,不经过独立思考是不行的;而问题提的好,这恰恰体现了思考的深度。

(二)参与实践

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信息技术课堂更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从“会学”到“会用”,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从“能力”到“素质”的转变。在学习程序编制的过程中,学生从开始对编程知识一无所知,到认识编程的基本思想,了解编程的基本语句,从而去设计一些简单的程序,完成用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体现了这一转变过程,在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以后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

(三)参与讨论和创新

“当我们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和同学、教师交流自己的知识时,就会使他们欢欣鼓舞,使课上得生动活泼,造成一种集体工作的气氛。教师要善于做学生创新的引路人。在课堂上,学生并不需要教师告诉学生“你要创新”,而应进行适时的引导。在学生进行算法设计的时候,可以通过演示学生作品的形式,暗示一下。要相信,学生创新的潜力是惊人的。当教师帮助学生找到了创新的契机,他们的创新精神就会蓬勃而出,创新行为就会迅速体现。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相互之间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将进一步提高。

(四)参与展示

学生在完成了设计之后,最得意的莫过于向他人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这时,就要给他们提供展示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时间,要鼓励每一位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给大家看,教育学生,不论你的作品是不是很好,大家对你的作品的意见或建议,会使你的作品更加完美。

(五)参与评价

在展示学生作品时,教师要参与评价,学生更要参与评价,不仅要评价别人的作品,也要评价自己的作品,在评价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对自己和他人形成客观的认识,提高自我认识水平。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真正体现教为学服务这一教学宗旨。总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更加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之中,努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方法和习惯,使他们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成为有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