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德育基地心得体会

2024/12/12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德育基地心得体会(精选1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德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1

于我而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仿佛永远都只是书面用语,永远只在我的作文中出现。一边写着“学会向父母感恩”之类的话题作文,一边对父母颐指气使、大声吆喝。若不是这次的“五个一”德育实践活动,或许我仍然这般任性。

“五个一”中有一点是为父母做一顿饭。当然,它的含义不仅仅只有这一顿饭。应付任务的做法自是只做这一顿饭或者不做。然而,我想学校的用心是在于让我们从这一顿饭中体会到父母天天为我们作出可口饭菜的辛苦。像我,第一次是不情不愿,第二次觉得麻烦,第三次更是觉得厌烦透顶。而父母,却天天,从我们出生到现在的十六个年头里,不停地做着这一件事。诚然,他们自己也要吃饭,可是,当你有目的地为了另一个而去做时,会格外的用心。即使饭菜不比餐馆、饭店的可口,可这些家常菜中包含的爱意是独一无二的,每家人家都有其独特的味道。比如说,我永远吃不惯我表姐家的饭菜,太过清淡,只因为我表姐不爱吃重口味的。

在这次实践活动的这一项目中,我所做的,仅是暑假六十天中的几顿饭。这一点点的小事,却仍不让父母省心。第一次做饭,无从下手,除了炒蛋什么都不会。父母不旦要教我如何去做,还要时刻担心我是否又被滚烫的油滴溅到、在我操作失误时来挽救整锅菜。第一次做饭的结果并不乐观,但是看着略焦的'、油亮亮的小菜,还是很有满足感的。我的父母并不会像许多中小学生作文中出现老套情节“父母一个劲夸做得好吃而实际上却难吃的紧”这样夸我,而是很不给面子的指出“难吃”,并吩咐我改天再做。然后,饭后大大小小的碗也扔给我洗。第一次固然委屈,可有一次深夜看到归来的父亲在水池边洗着我和母亲都不愿去洗的碗的背影时,心里有点刺痛。他胖了,也老了,这些家务不久将不再适合他这样的年纪去做了。我不能以学习为借口来逃避家务,这是家庭成员的一种责任。

向父母感恩,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一项德育功课,明显当时我搪塞过去了。现在才开始深思父母的辛苦和我应该如何去报答。当我作业做完不去复习功课而是打开电脑游戏时的负罪感,正是我开始懂事的标识吧。高二了,如果不再好好学习便是对父母多年为我付出的爱的亵渎。

也许这些话在有些人眼里很假,但我认为,只有有着这样感受的人才能体会到里面的真诚。

德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2

今天,我去了济南青少年实践基地进行学习。

一进实验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文化长廊。这上面向我们介绍了基地的历史以及各种农作物的照片、种植方式和各种部分的介绍,并出示标本,内容极其丰富,我们看得是津津有味,直到老师吹响了哨子,我们才依依不舍得离开。接着是游乐区、休息区、教室、种植区、动物参观区以及种植工具展览区,每个部分都十分整洁,划分极其规整。

在这一天的时间里,我们看了动物,参观了植物和工具,还在游乐区玩了一会儿。其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活动就是参观植物了。

按照顺序走进参观小道后,我顿时感到一阵惬意。笼住小道的架子上全是绿色且有点发枯的藤蔓,有些上面还挂着一个一个形态各异的葫芦,有大有小,花纹就更不用说了,就如同一个个瓷器一般赏心悦目。透过架子,一排排五彩斑斓的可爱植物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有小葱、白菜、生菜、莴苣…个个精小可爱,仿佛是一个个可爱的小娃,朝我们微笑。水通过管子、水渠,一条条地流进菜地里,这些被老伯伯们精心照顾的蔬菜,经过水的冲刷、滋润,仿佛变得更干净,更可爱了,看啊!他们正一点一点地长大呢!他们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得到奶糖一般开心地向我们招手!这些,是基地的伯伯们一天天积累起来的收获啊!

走出小道,丝瓜如帘子般垂下。这些收获是老伯伯辛苦得来的,是用他们的辛勤汗水换来的。让我们也争做劳动先进少年,用自己的双手种出收获的果实分享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德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3

最近几年,我们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了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的结合。让学生定期在村里规定的德育基地体验情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品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时机。我们带领学生向村里的五保户、老复员军人敬献礼物,与老人共贺节日。使老人感受到了人生快乐,体会到了老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很多同学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钱,买来礼物送给这些爷爷奶奶。孩子们说我们自己少吃点、少玩点,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是我们最大的快乐。爷爷奶奶们开心,我们就开心,爷爷奶奶幸福,我们就幸福。老人节那天六年级的刘杰同学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我和同学们与村里的五保户、老军人共贺节日。当我想爷爷奶奶们献上礼物时,他们笑了,笑得那样开心。望着他们那菊花般的脸,我不知说什么好,泪水夺眶而出。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泪,因为老人们幸福了,我也幸福了。”从孩子们的话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到对学生们进行尊老、爱老教育是多么重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传统美德需要他们发扬光大。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尤为重要。

在德育基地,我们还让学生参加劳动,为老人种一棵菜、浇一瓢水、烧一次火、端一次洗脚水,让学生感受到敬老的快乐。

通过德育基地教育,使学生们转变了观念。

德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4

11月16日。17日学校组织五六年级的同学到素质教育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同学们怀着愉悦的心情乘坐大客车去往素质教育基地,一路上,留下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我们到达了素质教育基地,首先进行了升旗仪式,我们几个国旗颂的同学还在那里出色的完成老师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这次实践活动,我班所学习的专业是“电子百拼”,首先,由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科学知识,还说明了电子"百"拼的‘百’字为什么不是摆积木的“摆",那是因为电子百拼有多种多样的摆发。老师娓娓动听的话语,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对电子百拼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学们仿佛置身于科技世界。

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套电子积木,同桌合作完成各种电路图,让我们在拼一拼,玩一玩中,体会到科技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一个个小灯泡在我门的动手操作下闪闪发光,收音机也在我们的拼拼摆摆中发出美妙的声音……最后,我们还进行了激烈的比赛,我班戚贺明同学由于技术高超,被评为专业能手,还获得了荣誉证书。

这次实践活动,我受益匪浅既找到了快乐,又收获了新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今后,我们还要多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使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德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5

早晨早早的就从被我爬起来,因为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秋游到德育基地。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目的地——德育基地。

我们下了车后,接待我们的教官领着我们去了休息处,休息完毕后,即刻带我们去进行第一个项目——爬山。

我们沿着凹凸不平的山路,来到了山脚下。我自己行不行的啊,对于我们这种娇生惯养的温室花朵来说,这真可谓“万丈云梯”呀,我心里默默地想到。

但无可奈何,我只能硬着头皮向上爬了。还没爬到半山腰,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望望上面,有几位同学差几步就到了。哼,其他同学能爬上去,我干吗不行,我艰辛的往上爬。终于登上“万丈云梯”了,我的心情不比登上世界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心情差。尽管如此但我还是累的气喘吁吁,两眼发昏,四肢无力。“哇,好美啊!”一位同学情不自禁地大叫了起来。

的确,这里山清水秀,四周都被山包围着,空气也非常的新鲜。让人感觉非常的舒服,可以让人忘记所有的烦恼。恩,我爬得那么辛苦,一看到这么美风景,刚刚的累就觉得是应该的。接着我们进行了许多活动:跨越深沟、脚踏千秋、独木桥、铁索桥等。

最后教官还带我们去骑马,可惜只选4位同学去,哎,我没被选到。看,陈敏和郑泽炯爬上去了,另两位教官牵着马,带他们围着圈走了两圈,虽然这次没轮到我,但看着同学那股高兴,自己也不免高兴起来。

这次秋游,让我们放松了心情,我锻炼了我们的自主生活能力!

德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6

整个寒假过去了,我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在做劳动的途中,我理解了“劳动最光荣”这句话的意思。

我们家是做食堂的,平时的时候看见我爸爸妈妈做事感觉好简单,好轻松,做什么看起来一点都不辛苦,在放寒假的这段时间,我把爸爸妈妈每天做的事:收拾碗筷,洗碗、扫地、拖地这些事情亲身体验了几天,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我觉得自己腰酸背痛,身体要散架了,我心里想:嘿,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可实际做起来真的累。我都想不到父母是怎么熬过来的,我觉得我爸爸妈妈真的不容易,每天辛辛苦苦的挣钱就是为了给我和我姐姐更好的生活,让我们有一个好的环境学习。

在做完德育作业之后我受益匪浅,父母不仅为我的生活付出了很多,为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贡献,我知道了挣钱的`不容易,知道了生活的不易,所以,我必须以满分的努力来回报我的父母,让他们以我为骄傲,在这里我想对父母真诚的说一句:“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德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7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育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现在,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许多新思想、新问题不断出现。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德修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当代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交流,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外律、轻内修。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的塑造,这个民族肯定没有希望。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少年人格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走向何方。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学校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德育创新首先要牢固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

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就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也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体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独特的人类存在,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现代的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我们应该认识到德育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说教;不应该过于凝重,过于规范,过于封闭;不应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平等交流和自我教育。德育应该是有血有肉的言行、情感、事实与现象,是可见的、可感知的做人的教育。

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显得更加重要,因此,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要引导学生先学会做人,学会做文明的现代人,做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人,然后教会他们做学问。学校必须始终坚持“以德立校,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以健全的'人格、科学的精神;培养适应性强、具有内在自由选择能力的人,他们既能适应社会变迁,又不迷失自我。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

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优化德育形式,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辟校外德育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统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军事训练基地、学习雷锋基地、劳动锻炼基地等。走出去,组织学生进机关、到工厂、下农村、走市场,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实践活动;请进来,请老前辈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请模范人物对学生进行 成才教育,请企业的厂长、经理介绍市场经济的知识,请民警、交警同志进行法制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等。 三、建立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

我们的德育方法不能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不能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更不能忽视了家庭、社会对青少年道德思想形成的影响。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当代中学生处于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不断 扩展、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社会氛围之中,每天都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在社会、在家庭,耳闻目睹的是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而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受到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的熏陶。

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

德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8

历行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生活紧张而充实,辛苦而快乐;紧张的是我们每个班主任每天要连续不停地工作17个小时,每时每刻关注着我们的学生,充实的是学生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多种知识;辛苦的是我们所有班主任每节课都去跟班,对所有学生进行全天候管理,快乐的是我们八年级全体师生圆满地完成了本次的社会践活动,安全的胜利地返回学校。

在这五天的学习里,我们一共上了十节课:

1、学习以烙铁为笔,画出锦绣山河的'电烙画;

2、针针绘画,画出七彩人生,线线相连,连成瑰丽画卷的手工布艺;

3、飞鸟闻香化,鱿鱼得味成龙,学习烹饪酸辣土豆丝;

4、生活常识和电子制作;

5、浓缩校园文明精华,唱响丝网艺术神韵,学做丝网花;

6、文明优雅的礼仪展示和学习刻瓷;

7、用手工编织未来,用手工编织青春,学做中国结;

8、精工细作,孰能生巧,以剪带笔,以布为色,勇攀艺术高峰。学习布艺粘贴;

9、学习安全行驶,幸福人生的汽车驾驶;

10、参观齐国历史博物馆和拓展训练。

为了圆满地完成这次社会实践任务,在接到通知后,我们初二班主任多次开会,共同商讨实施方案。虚心请教上一届的老师们,吸取他们的经验。对于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前做到预测,并为此制定了22条严格的纪律,在动员大会上组织全体学生逐条进行学习,深刻领会其目的和意义。以确保万无一失。

由于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学生们的思想工作做得细,做得严,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具体表现是:大部分学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一切以蜂山中学的利益为重,时刻注意学校形象。不利于学校的话,不说;不利于学校的事,不做。大家学习态度端正,自觉遵守蜂山中学初二年级部规定的22条纪律,严格遵守实践基地的规章制定和课堂纪律;在第一天的晚上,我们为金山中学表演了我们提前排练的三个节目,并主动邀请他们和我们一同表演。在课堂上,大家虚心好学,刻苦专研,尊敬老师,服从分配,遵守纪律,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勇敢拼搏。无论是上课表现,学习成绩,还是卫生打扫,课外活动,我们蜂山中学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梧台工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的表扬。虽然我们班主任当时都累病了,非常辛苦,但我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坚持,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如今,我们带着学习和考核总评双丰收,结束了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回到学校。我们没有辜负学校领导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今天,我代表我们八年级全体师生站在这里,自豪地说:学校领导和第一中学,我们向你们交了一份满意的合格的答卷。

德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9

最近几年,我们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了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的结合。让学生定期在村里规定的德育基地体验情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品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时机。我们带领学生向村里的五保户、老复员军人敬献礼物,与老人共贺节日。使老人感受到了人生快乐,体会到了老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很多同学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钱,买来礼物送给这些爷爷奶奶。孩子们说我们自己少吃点、少玩点,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是我们最大的快乐。爷爷奶奶们开心,我们就开心,爷爷奶奶幸福,我们就幸福。老人节那天六年级的刘杰同学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我和同学们与村里的五保户、老军人共贺节日。当我想爷爷奶奶们献上礼物时,他们笑了,笑得那样开心。望着他们那菊花般的脸,我不知说什么好,泪水夺眶而出。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泪,因为老人们幸福了,我也幸福了。”从孩子们的话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到对学生们进行尊老、爱老教育是多么重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传统美德需要他们发扬光大。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尤为重要。

在德育基地,我们还让学生参加劳动,为老人种一棵菜、浇一瓢水、烧一次火、端一次洗脚水,让学生感受到敬老的快乐。

通过德育基地教育,使学生们转变了观念。

德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10

作为一名教师,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不好管理。诚然,这里包含了家庭与社会的不良影响。但事实上,却是我们的德育工作做得不够所致。

一、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德育与智育并举,并且要做到德育先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大都会陷入这么一个误区:认为要想搞好学生的成绩,只能抓教学,而与德育与关。实际这是大错而特错的。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优秀的成绩是从哪来的呢?其实,无论是教育学还是心理学,都早已明确地给我们指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处于一种主导的地位,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二、德育工工作要始于课堂,融于生活

德育工作可不像各学科教学那样,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课上听懂记住了事。我们必须充分地利用好“课堂”与“生活”这两块德育阵地,尤其是生活这个真正的德育大课堂。我们在课堂上所传授的德育内容,须要学生在生活中去践行,检验并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够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把学生培养成思想、道德、品质均优秀的人才。

三、德育工作要言行并举,以言促行,以行养德

现在我们所谓的德育大多只是停留在语言的层面,即以说教为主要形式,而忽略了身教的重要性。德育不仅要言传,更需要身教。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而言,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养成起“示范”与“诱导”的作用。可以说,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前,我曾在无意之中听到过学生这么一句话:“老师不让咱们在学校吃零食,可他们却在办公室内嗑瓜子以后我也在学校吃!”多么童稚、直率呀!然而这又能怪谁呢?只能怪我们教师言行不一致,只注重了言教,而没有注意身教对学生的巨大影响。

四、德育应从低年级抓起,并且要长抓不懈

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们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做到随时随地进行,并且要长抓不懈。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德育效果持久,才能促进学生优秀的道德素养的形成。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那什么是人才呢?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达便是:“人才=道德+才能”。

五.注意德育工作的隐性衔接

现在大家对德育工作十分重视。几乎所有学校不仅设置了德育领导小组,而且还有校长室、政教处、团委、少先队、班主任等来层层把关,许多学校还专门建立了校外德育基地。但笔者认为,针对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不应一提到德育工作就是听书记报告、校长训导,或是由团委、学生会上课,学生没完没了地写心得体会,或是把学生拉出去参观少管所、各种先进事迹陈列馆、祭扫革命烈士墓等等。而应该寓德育于一切活动之中,注意隐性衔接。讲究实效,不搞“花架子”。

德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11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育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现在,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许多新思想、新问题不断出现。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德修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当代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交流,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外律、轻内修。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的塑造,这个民族肯定没有希望。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少年人格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走向何方。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学校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德育创新首先要牢固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

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就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也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体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独特的人类存在,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现代的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我们应该认识到德育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说教;不应该过于凝重,过于规范,过于封闭;不应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平等交流和自我教育。德育应该是有血有肉的言行、情感、事实与现象,是可见的、可感知的做人的教育。

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显得更加重要,因此,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要引导学生先学会做人,学会做文明的现代人,做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人,然后教会他们做学问。学校必须始终坚持“以德立校,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以健全的人格、科学的精神;培养适应性强、具有内在自由选择能力的人,他们既能适应社会变迁,又不迷失自我。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

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优化德育形式,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辟校外德育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统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军事训练基地、学习雷锋基地、劳动锻炼基地等。走出去,组织学生进机关、到工厂、下农村、走市场,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实践活动;请进来,请老前辈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请模范人物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请企业的厂长、经理介绍市场经济的知识,请民警、交警同志进行法制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等。

二、建立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

我们的德育方法不能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不能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更不能忽视了家庭、社会对青少年道德思想形成的影响。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当代中学生处于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不断扩展、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社会氛围之中,每天都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在社会、在家庭,耳闻目睹的是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而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受到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的熏陶。

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

德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12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育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现在,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许多新思想、新问题不断出现。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德修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当代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交流,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外律、轻内修。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的塑造,这个民族肯定没有希望。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少年人格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走向何方。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学校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德育创新首先要牢固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

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就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也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体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独特的人类存在,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现代的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我们应该认识到德育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说教;不应该过于凝重,过于规范,过于封闭;不应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平等交流和自我教育。德育应该是有血有肉的言行、情感、事实与现象,是可见的、可感知的做人的教育。

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显得更加重要,因此,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要引导学生先学会做人,学会做文明的现代人,做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人,然后教会他们做学问。学校必须始终坚持“以德立校,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以健全的人格、科学的精神;培养适应性强、具有内在自由选择能力的人,他们既能适应社会变迁,又不迷失自我。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

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优化德育形式,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辟校外德育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统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军事训练基地、学习雷锋基地、劳动锻炼基地等。走出去,组织学生进机关、到工厂、下农村、走市场,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实践活动;请进来,请老前辈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请模范人物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请企业的厂长、经理介绍市场经济的知识,请民警、交警同志进行法制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等。

二、建立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

我们的德育方法不能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不能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更不能忽视了家庭、社会对青少年道德思想形成的影响。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当代中学生处于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不断扩展、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社会氛围之中,每天都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在社会、在家庭,耳闻目睹的是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而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受到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的熏陶。

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

德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13

人的需要有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另一种就是精神上的。物质上的需求很容易满足,难就难在这精神上的需要,当孩子又想帮助老师搬椅子或抹桌子时,千万不能因为过程中可能给你带来麻烦就阻止她,我们因该看到他没有这样的表现,说明他们有劳动的需求,我们因该满足他们这种需要,以发展健康情感。

在幼儿性格培养发面,我还注重与家长沟通,正所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当孩子有分享行为时,我及时地与他们的'家长沟通,让家长也肯定幼儿的行为,让孩子充分感受成功,从而避免他们一回到家,分析意识就消失的情况。

幼儿的自理能力及独立性的培养自理能力是独立性的一种表现,许多家长会不教育的重点放在喂养方面,当然这很重要,但是他们忽略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有些孩子来园已经有一个学期了,吃饭还是要大人喂,更有甚者奶奶一直抱着幼儿进班。

在午睡时我会叫孩子脱下衣服、穿衣服,当孩子已学会自己托衣服就给与肯定,并在家长面前表扬一番,要求他们在家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通过佳员工与,现在孩子明大都会自己脱下衣服、自己吃饭了。

德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14

本次培训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听取了学校如何创新开展德育特色的建设报告,参观了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和成都七中的校园文化建设,观摩了成都宽窄巷子的川剧文化精髓,学习了如何提高自己演讲能力和技巧的方法。但最让我难忘的事是登青城后山的`野外拉练拓展培训活动,活动要求大家徒步从飞泉沟进山爬至白云寺,再从五龙沟下山回到出发点,全程近30公里。

活动开始,在带队的引领下,大家逐渐进入了飞泉沟景区,由于景区阴冷潮湿,路面较滑,有的山路很陡很窄,宽度只能通过一个人,大家互帮互助,你拉一把,他扶一下,一路欢声笑语,相互扶持着翻越一块块巨石,跨过一跳跳沟坎。一开始队伍还算庞大,慢慢地,由于体力原因,队友们渐渐地拉开了距离。在路上大家望着满脸的汗水和兴奋的表情,相互之间亲密的谈笑,使整个爬山过程中充满了温馨、愉快,大家相互搀扶,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充分发扬了团结拼搏、不畏艰险的优良作风,共同完成了爬山活动。有位老队员说:“登山不仅锻炼了身体,还给我带来了乐趣,愉悦了身心,又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景,心情真是 特别舒畅。”

下午1点多,队员们陆续到达终点,圆满完成拓展培训。通过这次爬山活动,使队员既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又陶冶了性情,切实活跃了队员业余生活,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有团队在,任何艰难险阻和挑战都能从容面对。一句话:只有奋勇攀登,才会一览无限风光。

德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15

于我而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仿佛永远都只是书面用语,永远只在我的作文中出现。一边写着“学会向父母感恩”之类的话题作文,一边对父母颐指气使、大声吆喝。若不是这次的“五个一”德育实践活动,或许我仍然这般任性。

“五个一”中有一点是为父母做一顿饭。当然,它的含义不仅仅只有这一顿饭。应付任务的`做法自是只做这一顿饭或者不做。然而,我想学校的用心是在于让我们从这一顿饭中体会到父母天天为我们作出可口饭菜的辛苦。像我,第一次是不情不愿,第二次觉得麻烦,第三次更是觉得厌烦透顶。而父母,却天天,从我们出生到现在的十六个年头里,不停地做着这一件事。诚然,他们自己也要吃饭,可是,当你有目的地为了另一个而去做时,会格外的用心。即使饭菜不比餐馆、饭店的可口,可这些家常菜中包含的爱意是独一无二的,每家人家都有其独特的味道。比如说,我永远吃不惯我表姐家的饭菜,太过清淡,只因为我表姐不爱吃重口味的。

在这次实践活动的这一项目中,我所做的,仅是暑假六十天中的几顿饭。这一点点的小事,却仍不让父母省心。第一次做饭,无从下手,除了炒蛋什么都不会。父母不旦要教我如何去做,还要时刻担心我是否又被滚烫的油滴溅到、在我操作失误时来挽救整锅菜。第一次做饭的结果并不乐观,但是看着略焦的、油亮亮的小菜,还是很有满足感的。我的父母并不会像许多中小学生作文中出现老套情节“父母一个劲夸做得好吃而实际上却难吃的紧”这样夸我,而是很不给面子的指出“难吃”,并吩咐我改天再做。然后,饭后大大小小的碗也扔给我洗。第一次固然委屈,可有一次深夜看到归来的父亲在水池边洗着我和母亲都不愿去洗的碗的背影时,心里有点刺痛。他胖了,也老了,这些家务不久将不再适合他这样的年纪去做了。我不能以学习为借口来逃避家务,这是家庭成员的一种责任。

向父母感恩,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一项德育功课,明显当时我搪塞过去了。现在才开始深思父母的辛苦和我应该如何去报答。当我作业做完不去复习功课而是打开电脑游戏时的负罪感,正是我开始懂事的标识吧。高二了,如果不再好好学习便是对父母多年为我付出的爱的亵渎。

也许这些话在有些人眼里很假,但我认为,只有有着这样感受的人才能体会到里面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