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精选3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
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通过学习,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深有感受。
首先,我了解了一些理论知识,包括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等。也将学习本身当作一个学习的内容,讲述了学习的分类: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发现学习。以及不同类别的学习运用于不同的知识和采用不同的方式。接着又对学习的流程进行分析,以及学习的动机等。书中广泛地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全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是否受学生热爱,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再有,我明白了学习的动机问题。这是自己成长和以后组织学习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保持学习的兴趣,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将这些兴趣保存下去,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前者是自己学习成长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当一个好的老师需要的能力。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来自于学生内部的内部动机;也有来自于外部,比如学校的奖励,老师的表扬,家长的称赞等的外部因素。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本身又是由一些因素所影响的,这些影响就是我们如何处理自己学习和教学中出现问题所要考虑的。现在的教学中如何对待对学生进行的奖励?原来我认为奖励可以带来学习的动力,但是这是外部的,不能持久。在学习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带着兴趣主动地去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
有幸借继续教育的机会,学习了《学科教育心理学》,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让我进一步对学习心理、学科的学与教有了一定的认识,我的收获很多,主要有如下方面:
1、行为主义动机理论让我受益匪浅。行为主义动机理论的观点是,人的某种行为倾向是由先前刺激与反应练习决定的,利用强化刺激可以改变行为倾向。如果学生因学习得到强化,得到好成绩、参加比赛获奖或被家长、教师赞扬,学习动机就会趋强。重新分班之后班级成员整体学习气氛不强,常有学生作业不交,书写不认真,听写常常没有几个100分,布置的写话练习也没有几个人交,学生呈现出一片低靡状态。虽然对新班级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我还是感受到了压力。之前对学生批评、找学生谈话等各种方法都不能见效,曾一度让我万分焦虑。后来改变策略,改批评为表扬,利用各种方式对班级中表现好的孩子进行大力表扬:写字漂亮的学生利用平台进行展览,而且孩子的作业拍成照片放在班级空间里让家长看到,调动家长的力量;每次听写得100分的同学拍照片,发到班级群里;写话优秀的学生打印出来,一个是在板报展览,再一个是在班级读书课上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还有就是发到班级群里让大家欣赏,半个学期下来,学生的各方面有了很在进步。现在我明白我是充分利用了学习动机理论,强化学生好的'方面,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以趋强。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把人的一生分为8个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每个阶段,个体都会面临一系列新的发展任务。大部分人都能顺利完成这些发展任务,然后又去接受新的挑战;但也有些人并没有完成,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就会面临危机,在以后的生活中就需要不断解决这些危机。这个理论让我开始关心:我的学生在什么发展阶段?
6—12岁的儿童的发展阶段是勤奋对自卑。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发展任务是体验成功带给他们的勤奋感,即对自己以及对自己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感觉。失败则会带来消极的自我感觉,让儿童自卑。曾听有专家讲过,自卑感是在小学形成的,所以有的国家在小学阶段没有考试。我深深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没有什么地方让孩子们感到了失败呢?每次听写后我都会给100分的孩子拍照片上光荣榜,现在我开始想到那些没有考试100分,没有得到喜报的孩子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他们会不会因此觉得自己失败了呢?看来这一点要改正,满分的孩子固然需要奖励,而那些没有满分,但却从考试中知道了自己学习上的漏洞从而认真改错的孩子,同样也需要奖励,看来我需要再设计另一张进步榜了了!
总而言之,通过这一段时间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收获良多。不仅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且对很多学习事件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感悟。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3
以阳光的态度正视自己,以积极地心态正视世界。
人最大的魅力,就是拥有一颗阳光的心态。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阳光心态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感染每一个学生,从而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基。在“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这个大平台的桥梁作用下,我有幸成为了广东省日慈基金会“幸福心灵计划”第二批学员。通过几天全身心地与积极心理教育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心连心的沟通、手牵手的互动,全面提升了自己的积极心理学理念,切实了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审视自我的能力。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的时间,却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是一门教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学科。让我知道除了智商、情商之外,还有乐商,我知道了感恩会让自己更加的阳光,更加的积极,我知道了作为一个家长,应该以怎样的角度面对自己的孩子,我知道了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门课,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门课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任俊教授的讲座,让我明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我们要怎样面对最真实的自己。比如,以看待别人的客观眼光来视察我们自己。我们把一切都颠倒了,就像那些名言说的:反省自己,即使上帝不关注你;认了最应当审视的就是自身。要知道自我,是一种勇气;认识自我,是一种智慧;认识自我更是一种途径。
这门课程中老师教会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身边的人,感谢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不论它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感谢,它让我们学到了更多懂得了更多。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活给了我们酸甜苦辣,思想汇报专题让我们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不仅要有感恩,我们还需要宽恕。宽恕那些你一直耿耿于怀的人或事,这不但宽恕了别人,同时也是宽恕了自己,让自己不再那么计较,也让自己变得更轻松,这不是更好吗。在李鹃老师的课程中,系蓝丝带的环节让我倍受感动,平常老师深埋内心的感激的话语,在这一时刻得以完全的流露,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让心与心的交流更紧。成人都能这样敞开心扉,相信以这样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积极心理引导,更能拉近孩子们的内心。
李劲波老师的《情绪管理》,让我知道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接纳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性。对于先天给予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东西,我们需要学会接纳。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对于这些我们需要学会坦然接纳。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喜欢和尊重自己,只有喜欢自己才会由衷地欣赏他人。这样你就拥有了自信和乐观的心态。因为乐观,因为自信,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会保持前进的动力。
曾几何时,爱,在我们生活中也似乎越来越少,越来越遥不可及,我们很难感受到爱与被爱,越来越不会表达自己的爱,甚至是羞于表达自己的爱,只觉得爱就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用行动表达出来的才叫爱。殊不知:给孩子一颗阳光的心、给孩子投以关注、给他人予以帮助、给自己一些宽容、给陌生人一些关爱,这些都是爱。在面对困境时,如果你心理健康,你就能够学会乐观地看待这些事情,你就能找到前进的动力来。心理健康的人也比较善于积极思维,对事物永远能找到积极的解释,然后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得到解决的结果。
幸福似乎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至于幸福是什么,亦是无法言说的。幸福其实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而幸福也总是在引导着人去过这种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幸福没有比较,只有自己的感觉,不是拥有了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之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要悲伤包裹自己!
以阳光的态度正视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正视世界。让自己的阳光感染学生,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从事教学工作,让学生学习在生活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耐挫力,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也一定能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幸福心灵计划”项目在西部地区的大力的推广,希望帮助一个老师,可以照亮成百上千个孩子!帮助一所学校,可以孕育出成千上万颗幸福的种子!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4
这段时间,我通过在网上参加华南师范大学中远程培训网的相关教学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觉得这个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都是值得的,因为我学到了以前不能学习也没有学到的,并以后学习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理解和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心理学是心理现象,从中发现及其本质和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它有明确的科学知识体系,有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方式,习惯,性格,研究心理变化与行为的,并通过研究的结果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心理学是人类在研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关系中发现和总结出来的一种学问,所有的心理学,实际上都是处理人的关系:人的自身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离不开心理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将会愈来愈重要。心理对生理是有巨大反作用的,心理的.健康直接影响于生理健康。在当今信息化,高科技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中,现代生活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竟争加剧,思想观念的更新,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心理的不适应与心理的失衡,心理挫折感也渐繁多,“心理健康”与“精神健康”已成为新世纪人类自身发展的主题。而通过心理咨询等活动,可使人们内心的情绪得到渲泄、解除,且对一些事,观念上进行认知的纠正,从而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自已的适应能力。为以后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知识渗透到教学中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5
这个学期我在教学之余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对工作特别有帮助的书《教育心理学》,书中广泛吸收了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其研究目的在于服务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和主观价值取向的前提下进行教学。通过阅读本书,我有以下收获:
一、了解中学生的心理
我校学生年龄从十五岁到二十三、四岁,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年龄在十五、六岁居多,这个时期,他们敏感,多疑,既喜欢别出心裁、标新产异,强烈体现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又容易缺乏全面、客观、辩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易走极端,有时还有些偏激,缺乏变通性。其实,他们的需求不只局限于课堂和教材,他们兴趣广泛,关心时事、体育、科技等,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是他们有时盲目追赶潮流,爱钻牛角尖,常常因为歌星、影星、球星等争得不可开交。我们看待学生就像对着一颗钻石,切割好的钻石有五十八个面,我们平时根本注意不到它有这么多面,而是看到了它的光泽,这正是我们应该反思的,要以欣赏钻石的心态去看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作为教师,对于个性偏激、学习上不思进取的学生,只是一味的批评,对他们发怒是不能使他们转变的。教育学生没有万能的“最好的方法”,只要我们了解学生的心理,采用适合的方法,去践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最终助长学生的优势,矫正学生的不足。
二、教会学生学习应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
学习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学生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一定的系统科学知识为任务。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并重,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学生要掌握新知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使新旧知识发生意义联系。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找出新旧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使新知识同已有的知识结构融为一体,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人们常说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行各业的知识发展非常快,这意味着不学习新知识一定会落伍,所以学生应不断“刷新自我”,以适应新形势。学会学习是现代人个体发展的关键,学会学习就是学会生存。教会学生学习就是让学生掌握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
三、“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预期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指教师对学生的爱、关怀和期待在教育效果上所产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学习进步,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真实的爱有助于学生智力、情感、个性的顺利成长,教师的嫌恶将导致学生智力衰退、精神痛苦,所以我们要把每个学生都看作“雕像”,对每个学生都寄托期望,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暗示,使学生能够向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四、遗忘的规律的启示
记忆的加工过程有三个不同阶段,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来自环境的信息首先到达感觉记忆系统,这时的信息如果被注意则进入短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经过复习便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从理论上讲,信息是可以在长时记忆系统中永久贮存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常常体验到知识的遗忘。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时间内遗忘很快,以后逐步缓慢。了解了遗忘的规律,科学复习和有效记忆尤其重要。我们带领学生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进行回忆,进行反复阅读相结合,采用记笔记等方法,实现记忆恢复,战胜遗忘。
教育心理学内容非常丰富,很多知识都非常专业,作为一名教师,这本书非常值得大家去研究和学习,它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6
在这次培训中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真正内涵,明白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在学生的人生成长中、心理健康发展中应该担负的职责,因此我尽力把自己所学用于指导平时的工作实践,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中的言行,并利用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家长交流、探讨,优化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能得以健康、平稳地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最为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工作中。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首先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能够客观的评价自我,积极悦纳自我,从而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其次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训练,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第三帮助学生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使他们能合理恰当的宣泄。最后,教师要积极组织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教师应当时刻帮助学生和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能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自我,增强自信心,挖掘内在动力,这样才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人类已步入21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要考核专业技能,也越来越需要心理素质好的人才。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的环境的能力。一个教师的一生要教育影响千千万万的学生,如果教师缺乏爱心,人格不健全,对学生身上表现出的问题缺少发现,缺少细心,甚至挖苦、讽刺、打骂学生,对学生不一视同仁,对考分高或家庭情况好的学生另相看,对学习成绩差或家庭贫困的学生当成另类看待,这也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正常心态的形成。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7
我这次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教师心理健康网上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在此期间,我自学了网络课程,聆听了专家的视频讲座,对心理健康有了了解,学习了专家的专题讲座,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次培训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任务明确,安排得当,收获很大,在思想认识上都有了新的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很有帮助。
在这次培训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感受颇多。认真学习培训课程,完成作业,积极互动交流。通过一个月的培训学习,让我掌握了基本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了调控职业倦怠感、缓解精神紧张、减轻心理压力的能力,增强了对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的能力,收获颇丰。
如果没有这次心理健康培训,我或许还是会认为教师是没意思的职业,或许还是不会更理智更清醒地认识我自己,认识教师。现在我懂得了,教师这个职业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我离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还差得太远。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有着渊博的学识,还有着高尚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应该乐意去接受生活工作中的.一切困难和挑战。
做一个教师,就不可避免地要扮演着多重角色,变换着多重身份。要很好地调适这种不可避免的角色冲突,首先就要自强素质,让自己有能力去应对这些角色的需要。而不是总说现在的学生怎么怎么不好管,做教师有如何如何难。要学会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因生活而影响工作,也不要因工作而影响生活。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能把自己工作中的各种事情处理好,那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怨言,自然就能更客观的看待自己的职业和日常工作,就能在工作中有热情,有干劲,并最终有成就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自身地继续教育,不断加强各方面学习,让自己与时俱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不断变化的学情,做一个至少合格的教师。
通过本次培训,
1、让我掌握了基本心理健康知识,明确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2、让我掌握了调控职业倦怠感、缓解精神紧张、减轻心理压力的基本技能。
3、我也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4、增强了对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的能力。
5、我更进一步懂得:教师在生活中要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一个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
因此,在安排工作的同时,千万别忘了安排合理的休息时间,不要把自己当成工作的机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养足精神才会有更好的工作效果。不管工作有多忙,也要抽空为自己泡点儿茶或者冲杯咖啡,长时间的坐着从事一项工作的间隙一定要站起来活动活动。假期,多去户外散散步、爬爬山,参加朋友聚会等。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要知道成功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师首先要认识自己,读懂自己。我们到底有多少对手,到底有多少条路子,恐怕我们说不清楚。但有一个对手,正是我们自己;有一条路子,那就是勇于走你自己的路。说实话我们无权选择我们的工作环境,但我们要尝试着在教育这块沃土里展示自我形象,实现自我价值!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我将把我这一个月学习的成果与我的同行们一起分享、交流,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心理健康的园丁,为祖国培育出美丽健康的花朵。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8
以阳光的态度正视自己,以积极地心态正视世界。
人最大的魅力,就是拥有一颗阳光的心态。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阳光心态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感染每一个学生,从而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基。在“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这个大平台的桥梁作用下,我有幸成为了广东省日慈基金会“幸福心灵计划”第二批学员。通过几天全身心地与积极心理教育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心连心的沟通、手牵手的互动,全面提升了自己的积极心理学理念,切实了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审视自我的能力。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的时间,却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是一门教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学科。让我知道除了智商、情商之外,还有乐商,我知道了感恩会让自己更加的阳光,更加的积极,我知道了作为一个家长,应该以怎样的角度面对自己的孩子,我知道了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门课,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门课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任俊教授的讲座,让我明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我们要怎样面对最真实的自己。比如,以看待别人的客观眼光来视察我们自己。我们把一切都颠倒了,就像那些名言说的:反省自己,即使上帝不关注你;认了最应当审视的就是自身。要知道自我,是一种勇气;认识自我,是一种智慧;认识自我更是一种途径。
这门课程中老师教会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身边的人,感谢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不论它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感谢,它让我们学到了更多懂得了更多。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活给了我们酸甜苦辣,思想汇报专题让我们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不仅要有感恩,我们还需要宽恕。宽恕那些你一直耿耿于怀的人或事,这不但宽恕了别人,同时也是宽恕了自己,让自己不再那么计较,也让自己变得更轻松,这不是更好吗。在李鹃老师的课程中,系蓝丝带的环节让我倍受感动,平常老师深埋内心的感激的话语,在这一时刻得以完全的流露,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让心与心的交流更紧。成人都能这样敞开心扉,相信以这样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积极心理引导,更能拉近孩子们的内心。
李劲波老师的《情绪管理》,让我知道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接纳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性。对于先天给予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东西,我们需要学会接纳。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对于这些我们需要学会坦然接纳。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喜欢和尊重自己,只有喜欢自己才会由衷地欣赏他人。这样你就拥有了自信和乐观的心态。因为乐观,因为自信,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会保持前进的动力。
曾几何时,爱,在我们生活中也似乎越来越少,越来越遥不可及,我们很难感受到爱与被爱,越来越不会表达自己的爱,甚至是羞于表达自己的爱,只觉得爱就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用行动表达出来的才叫爱。殊不知:给孩子一颗阳光的心、给孩子投以关注、给他人予以帮助、给自己一些宽容、给陌生人一些关爱,这些都是爱。在面对困境时,如果你心理健康,你就能够学会乐观地看待这些事情,你就能找到前进的动力来。心理健康的人也比较善于积极思维,对事物永远能找到积极的解释,然后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得到解决的结果。
幸福似乎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至于幸福是什么,亦是无法言说的。幸福其实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而幸福也总是在引导着人去过这种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幸福没有比较,只有自己的感觉,不是拥有了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之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要悲伤包裹自己!
以阳光的态度正视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正视世界。让自己的阳光感染学生,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从事教学工作,让学生学习在生活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耐挫力,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也一定能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幸福心灵计划”项目在西部地区的大力的推广,希望帮助一个老师,可以照亮成百上千个孩子!帮助一所学校,可以孕育出成千上万颗幸福的种子!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9
即将步入教育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是相当必要的。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记得那是大一的下学期,带我们《数学分析》课的是任亲谋老师,他衣着朴实大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完全一个智者,那种亲和力完全让我感到温暖,听其授课如沐春风,受益匪浅。他虽操一口陕西方言,但我也不觉我是外地的,再高深的知识在他讲出来之后是那么的易于理解,传授的思想方法是如此的启迪心灵,这才是我梦中的大学教授。每每在大学校园里见到他,都犹如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是那么的温暖,感觉自己一下子吸收了好多好多的能量,可惜呀!后来无福再得其授课。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
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人格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既然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如此之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去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呢?我想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信息量如此巨大,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对一门课程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了。一定要去尝试多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如材料阅读、讨论、练习、实验、案例分析以及课案设计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思想指导实践,立竿见影,少走些弯路。在实践中领略,感悟理论思想,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结合自己的专业在教育事业上有所建树,力争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做一个专家型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是一个机械式的教书匠,那样的话,自己也痛苦,国人也失望,国家下这么大的气力搞免费师范生教育,培养未来的教育人才,为什么啊?不就是国情所需,情势所需嘛!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人才济济不假,但教育战线上的人才却远远不够啊!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啊!自然,人口也不少!国家要进步,要发展,要腾飞啊,所以人口素质得先上去。所以,作为一个准教育工作者,教育好是应该的,教育不好就万万不该了。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0
经过了一个学期教师心理学的学习,我学会了很多,也从课堂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心理学本身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悄无声息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教师这个概念更是一个我们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名词,教师心理学讲教师和心理学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从教师的社会心理,教师的应用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以及作为一个合格的个体的要求。
教师心理学的课程主要明确现代教师心理学研究、性质和研究的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迄今为止关于教师心理的研究作了简要介绍。着重论述了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的教师心理诸问题,主要涉及:一、教师的心理结构,包括教师人格、智能和职业才能等心理结构;二、教师的社会心理,包括教师的角色行为。社会认知与情感、教育意志与态度、教师的人际关系与交往、教师团体心理等;三、教师的应用心理。包括班主任心理、教师教育、教学的心理技术、教育的心理测量与评价、教师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以及教师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等,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教师心理学》系统介绍了教师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师群体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实践与转化、技巧与策略、发展与提高、体验与行为、幸福与成就、师德与人格、倦怠与促进、问题域途径,以及教师心理卫生相关知识。《教师心理学》论述精炼,语言活泼,深入浅出,实例丰富,能够迅速而全面地把握教师心理,是教师的必备书籍。
我很有幸的在这一学期学习了教师心理学,无论以后我是不是从事教师这一行业,但是教师心理学带给我的感悟和思考都会陪伴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让我受益匪浅。以上是我对教师心理学书本身的结构和内容的一些简单概述,下面我讲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理论联系实际的谈谈我学完教师心理学的一些切身感受。
首先,在教师心理学中我们学习了教师的动机心理,包括需要动机、幸福动机和成就动机。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因为个人存在的需要,所以产生了我们丰富的心理活动,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所描述的那样,个体成长发展的力量是动机。而人的动机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地位又是各不相同的,最初的需求是生理的需要,人为了活下去,必须去满足吃、喝、穿、住等基本需要,这是人最本能的需求,也是作为一个生物所必须去实现的。这是心理学最基本的有关需要的理论,所以,教师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遵循这一规律。教师最基本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需要就是教师的生存需要,即指当一个人选择教师作为其职业时,无论他对这个职业有多么崇高的追求和热爱,其前提都必须是他能依赖这个职业生存下去。这给我很深刻的感受,在如今这个物欲洪流的社会,真的深刻体会到理想是丰满的,显示是骨干的,那些把教师当做自己一生最高的理想的年轻人在残酷的现实条件下将会很难继续自己的理想。另一个就是教师的认知需要,表现为教师虚心求知,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师的认知需要是其个人生命成长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种内在需求的推动下,教师能够对自己进行认真、持久的内部反省,从而对自己产生客观的认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才干,以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承担和尊重,保持自信和从容。这些从最基本的方面规定了一个教师的需要。给教师们规定了基本的行为规范。
其次,教师的情绪和情感一章也给了我很大的感触,相信情绪和情感这些名词大家都不陌生,最早在普通心理学中,我们就习得了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它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教师虽然是一种职业,但更本质的他也是一个个体,他具有所有个体一样的情绪和情感,然而,除此之外,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情绪情感要远超过普通人,因为他的职业决定了他必须热爱他的学生,热爱他的事业。当然我们知道,教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突发事件以及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比如学生的青春期叛逆,这个时候教师必须做的是站在一个冷静的角度思考与处理这个问题,既要考虑当事人的感受也要能警示其他学生,这些普遍的.来说就是教育机智。
其实,教师心理学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那些东西,更重要的还是我们从中感悟到的,我们所形成的自己的思想或者说课堂教学对我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这门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算是胡老师采取的学生课堂教学,而且还录像了,这其实类似于普遍意义上的微格教学。我们很清楚,学校虽然为我们提供了微格教学的平台,但是学校有这么多学生,保数量就很难保质量,同学们都只有一次微格教学的机会,这实在起到的效果不大。然而教师心理学的课堂上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让我们同学自己准备教学内容,自己讲解,再让没讲课的同学评价,完成一整套的课堂教学,之后再反馈给我们自己。无可厚非,这种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的把我们完全的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其效果是明显的。然而,有一点给我的感触也是很深的,我们平时单一的老师教学生听的课堂真的让我们这些读了好些年书的学生感到麻木了。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1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诸多非智力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其中学生的学习品质决定着学习的有效性,也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品质是学习的有效性的先决条件。学习品质是指在学习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质,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在学习中表现出的意志品质等。我们常常说学生的学习品质差,并不是说学生的思想品德差,而是说学生的学习品质有缺陷,上述的默写就是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品质缺陷——不细心、不认真——的具体体现,以致于长期形成错误的认识。
不细心、不认真的不良学习品质与学生的生性或后天的习得有关。有些学生天生粗心,学习粗枝大叶,毛毛草草;有的学生是后天习得的,以致于养成“草上飞”“不扎根”的不良习惯。
在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学生拥有更多的是“草上飞”“不扎根”“如浮萍”“蜻蜓点水”“粗枝大叶,敷衍了事”的不良学习品质,因此我们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品质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品质,是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众望所归。
不细心、不认真的学习品质缺陷是可以弥补的.。在教学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并在实际操作中予以纠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从默写的角度看,给学生讲清多一撇添一点的危害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多一撇将“沁”写成“泌”,阎锡山、冯玉祥兵败中原,被后人戏称中原混战是败在一撇上的战争;添一点将“乌鲁木齐”变成“鸟乌鲁木齐”,使厂家惨遭18万元的损失。血的教训,惨重的代价足以引起学生们的重视,从而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品质。
细心、认真的学习品质需要培养,善思考、善理解的学习品质更应该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默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学生将“岸”写成“暗”;让默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学生将“木”写成“暮”;让默写“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学生把“渔”写成“鱼”;让默写“别有幽愁暗恨声,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将“幽”写成“忧”;让默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学生将“淘”写成“涛”。仔细思考,学生出错的原因在于不理解或没有动脑筋。“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在高一《说“木叶”》中学过,如果动脑筋,善理解,把“木”理解成“木叶”的话,是不可能把“木”写成“暮”的;如果理解了“别有幽愁暗恨生”中的“幽”是内心深处的意思,就不可能把“幽”写成“忧”。
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思考不理解导致了常常写错字的结果,严重影响了多思考、善理解的学习品质的养成。
美国潜能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其实很小,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就了巨大差异。”很小的差异指的是人的智力,巨大的差异指的是人生结果。长期拥有不思考不理解的学习品质缺陷,必然造就人生的“巨大差异”,因此培养学生多思考、善理解的学习品质尤显重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多问“为什么”,即使一个词一句话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是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养成多思考、善理解的学习品质。
运用心理学知识既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又能解决好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更能让学生在健康心理的阳光下成长,这就是我学习心理学的体会。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2
有幸借继续教育的机会,学习了《学科教育心理学》,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让我进一步对学习心理、学科的学与教有了一定的认识,我的收获很多,主要有如下方面:
1、行为主义动机理论让我受益匪浅。行为主义动机理论的观点是,人的某种行为倾向是由先前刺激与反应练习决定的,利用强化刺激可以改变行为倾向。如果学生因学习得到强化,得到好成绩、参加比赛获奖或被家长、教师赞扬,学习动机就会趋强。重新分班之后班级成员整体学习气氛不强,常有学生作业不交,书写不认真,听写常常没有几个100分,布置的写话练习也没有几个人交,学生呈现出一片低靡状态。虽然对新班级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我还是感受到了压力。之前对学生批评、找学生谈话等各种方法都不能见效,曾一度让我万分焦虑。后来改变策略,改批评为表扬,利用各种方式对班级中表现好的孩子进行大力表扬:写字漂亮的学生利用平台进行展览,而且孩子的作业拍成照片放在班级空间里让家长看到,调动家长的力量;每次听写得100分的同学拍照片,发到班级群里;写话优秀的学生打印出来,一个是在板报展览,再一个是在班级读书课上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还有就是发到班级群里让大家欣赏,半个学期下来,学生的各方面有了很在进步。现在我明白我是充分利用了学习动机理论,强化学生好的方面,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以趋强。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把人的一生分为8个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每个阶段,个体都会面临一系列新的发展任务。大部分人都能顺利完成这些发展任务,然后又去接受新的挑战;但也有些人并没有完成,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就会面临危机,在以后的生活中就需要不断解决这些危机。这个理论让我开始关心:我的学生在什么发展阶段?
6-12岁的儿童的发展阶段是勤奋对自卑。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发展任务是体验成功带给他们的勤奋感,即对自己以及对自己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感觉。失败则会带来消极的自我感觉,让儿童自卑。曾听有专家讲过,自卑感是在小学形成的,所以有的国家在小学阶段没有考试。我深深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没有什么地方让孩子们感到了失败呢?每次听写后我都会给100分的孩子拍照片上光荣榜,现在我开始想到那些没有考试100分,没有得到喜报的孩子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他们会不会因此觉得自己失败了呢?看来这一点要改正,满分的孩子固然需要奖励,而那些没有满分,但却从考试中知道了自己学习上的漏洞从而认真改错的孩子,同样也需要奖励,看来我需要再设计另一张进步榜了了!
总而言之,通过这一段时间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收获良多。不仅有专 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且对很多学习事件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感悟。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3
即将步入教育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是相当必要的。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记得那是大一的下学期,带我们《数学分析》课的是任亲谋老师,他衣着朴实大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完全一个智者,那种亲和力完全让我感到温暖,听其授课如沐春风,受益匪浅。他虽操一口陕西方言,但我也不觉我是外地的,再高深的知识在他讲出来之后是那么的易于理解,传授的思想方法是如此的启迪心灵,这才是我梦中的大学教授。每每在大学校园里见到他,都犹如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是那么的温暖,感觉自己一下子吸收了好多好多的能量,可惜呀!后来无福再得其授课。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
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人格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既然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如此之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去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呢?我想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信息量如此巨大,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对一门课程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了。一定要去尝试多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如材料阅读、讨论、练习、实验、案例分析以及课案设计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思想指导实践,立竿见影,少走些弯路。在实践中领略,感悟理论思想,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结合自己的专业在教育事业上有所建树,力争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做一个专家型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是一个机械式的教书匠,那样的话,自己也痛苦,国人也失望,国家下这么大的气力搞免费师范生教育,培养未来的教育人才,为什么啊?不就是国情所需,情势所需嘛!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人才济济不假,但教育战线上的人才却远远不够啊!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啊!自然,人口也不少!国家要进步,要发展,要腾飞啊,所以人口素质得先上去。所以,作为一个准教育工作者,教育好是应该的,教育不好就万万不该了。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4
我这次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教师心理健康网上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在此期间,我自学了网络课程,聆听了专家的视频讲座,对心理健康有了了解,学习了专家的专题讲座,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次培训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任务明确,安排得当,收获很大,在思想认识上都有了新的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很有帮助。
在这次培训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感受颇多。认真学习培训课程,完成作业,积极互动交流。通过一个月的培训学习,让我掌握了基本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了调控职业倦怠感、缓解精神紧张、减轻心理压力的能力,增强了对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的能力,收获颇丰。
如果没有这次心理健康培训,我或许还是会认为教师是没意思的职业,或许还是不会更理智更清醒地认识我自己,认识教师。现在我懂得了,教师这个职业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我离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还差得太远。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有着渊博的学识,还有着高尚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应该乐意去接受生活工作中的一切困难和挑战。
做一个教师,就不可避免地要扮演着多重角色,变换着多重身份。要很好地调适这种不可避免的角色冲突,首先就要自强素质,让自己有能力去应对这些角色的需要。而不是总说现在的学生怎么怎么不好管,做教师有如何如何难。要学会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因生活而影响工作,也不要因工作而影响生活。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能把自己工作中的各种事情处理好,那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怨言,自然就能更客观的看待自己的'职业和日常工作,就能在工作中有热情,有干劲,并最终有成就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自身地继续教育,不断加强各方面学习,让自己与时俱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不断变化的学情,做一个至少合格的教师。
通过本次培训,
1、让我掌握了基本心理健康知识,明确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2、让我掌握了调控职业倦怠感、缓解精神紧张、减轻心理压力的基本技能。
3、我也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4、增强了对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的能力。
5、我更进一步懂得:教师在生活中要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一个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
因此,在安排工作的同时,千万别忘了安排合理的休息时间,不要把自己当成工作的机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养足精神才会有更好的工作效果。不管工作有多忙,也要抽空为自己泡点儿茶或者冲杯咖啡,长时间的坐着从事一项工作的间隙一定要站起来活动活动。假期,多去户外散散步、爬爬山,参加朋友聚会等。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要知道成功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师首先要认识自己,读懂自己。我们到底有多少对手,到底有多少条路子,恐怕我们说不清楚。但有一个对手,正是我们自己;有一条路子,那就是勇于走你自己的路。说实话我们无权选择我们的工作环境,但我们要尝试着在教育这块沃土里展示自我形象,实现自我价值!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我将把我这一个月学习的成果与我的同行们一起分享、交流,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心理健康的园丁,为祖国培育出美丽健康的花朵。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5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诸多非智力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其中学生的学习品质决定着学习的有效性,也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品质是学习的有效性的先决条件。学习品质是指在学习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质,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在学习中表现出的意志品质等。我们常常说学生的学习品质差,并不是说学生的思想品德差,而是说学生的学习品质有缺陷,上述的默写就是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品质缺陷——不细心、不认真——的具体体现,以致于长期形成错误的认识。
不细心、不认真的不良学习品质与学生的生性或后天的习得有关。有些学生天生粗心,学习粗枝大叶,毛毛草草;有的学生是后天习得的,以致于养成“草上飞”“不扎根”的不良习惯。
在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学生拥有更多的是“草上飞”“不扎根”“如浮萍”“蜻蜓点水”“粗枝大叶,敷衍了事”的不良学习品质,因此我们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品质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品质,是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众望所归。
不细心、不认真的.学习品质缺陷是可以弥补的。在教学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并在实际操作中予以纠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从默写的角度看,给学生讲清多一撇添一点的危害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多一撇将“沁”写成“泌”,阎锡山、冯玉祥兵败中原,被后人戏称中原混战是败在一撇上的战争;添一点将“乌鲁木齐”变成“鸟乌鲁木齐”,使厂家惨遭18万元的损失。血的教训,惨重的代价足以引起学生们的重视,从而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品质。
细心、认真的学习品质需要培养,善思考、善理解的学习品质更应该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默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学生将“岸”写成“暗”;让默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学生将“木”写成“暮”;让默写“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学生把“渔”写成“鱼”;让默写“别有幽愁暗恨声,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将“幽”写成“忧”;让默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学生将“淘”写成“涛”。仔细思考,学生出错的原因在于不理解或没有动脑筋。“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在高一《说“木叶”》中学过,如果动脑筋,善理解,把“木”理解成“木叶”的话,是不可能把“木”写成“暮”的;如果理解了“别有幽愁暗恨生”中的“幽”是内心深处的意思,就不可能把“幽”写成“忧”。
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思考不理解导致了常常写错字的结果,严重影响了多思考、善理解的学习品质的养成。
美国潜能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其实很小,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就了巨大差异。”很小的差异指的是人的智力,巨大的差异指的是人生结果。长期拥有不思考不理解的学习品质缺陷,必然造就人生的“巨大差异”,因此培养学生多思考、善理解的学习品质尤显重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多问“为什么”,即使一个词一句话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是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养成多思考、善理解的学习品质。
运用心理学知识既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又能解决好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更能让学生在健康心理的阳光下成长,这就是我学习心理学的体会。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6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书中的很多理论,如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帮助我们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特别是ARCS新的动机模式,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为教不好学生而苦恼。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我们对于学生的不了解,没能正确认知学生这个年龄的心理与生理的发展,并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去设计和实施教学,往往不能去的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有区别的、学生在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上也是有差异的。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
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书中所提到的很多教学方法、学习策略、结合学科特点的教学对我们的工作有很直观的指导作用,并具有可操作性
系统的学习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和反思,自己有很大收获和体会。我会把所学的用于工作中,做出精品教育。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为人师者更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
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通过研读《学科教育心理学》和网络学习,我从学习心理和学科的学与教两方面,了解了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及教学设计技术,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专业知识,让我从心理的层面重新思考学与教,重新认识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受益匪浅。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7
经过了一个学期教师心理学的学习,我学会了很多,也从课堂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心理学本身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悄无声息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教师这个概念更是一个我们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名词,教师心理学讲教师和心理学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从教师的社会心理,教师的应用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以及作为一个合格的个体的要求。
教师心理学的课程主要明确现代教师心理学研究、性质和研究的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迄今为止关于教师心理的研究作了简要介绍。着重论述了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的教师心理诸问题,主要涉及:一、教师的心理结构,包括教师人格、智能和职业才能等心理结构;二、教师的社会心理,包括教师的角色行为。社会认知与情感、教育意志与态度、教师的人际关系与交往、教师团体心理等;三、教师的应用心理。包括班主任心理、教师教育、教学的心理技术、教育的心理测量与评价、教师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以及教师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等,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教师心理学》系统介绍了教师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师群体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实践与转化、技巧与策略、发展与提高、体验与行为、幸福与成就、师德与人格、倦怠与促进、问题域途径,以及教师心理卫生相关知识。《教师心理学》论述精炼,语言活泼,深入浅出,实例丰富,能够迅速而全面地把握教师心理,是教师的必备书籍。
我很有幸的在这一学期学习了教师心理学,无论以后我是不是从事教师这一行业,但是教师心理学带给我的感悟和思考都会陪伴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让我受益匪浅。以上是我对教师心理学书本身的结构和内容的一些简单概述,下面我讲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理论联系实际的谈谈我学完教师心理学的一些切身感受。
首先,在教师心理学中我们学习了教师的动机心理,包括需要动机、幸福动机和成就动机。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因为个人存在的需要,所以产生了我们丰富的心理活动,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所描述的那样,个体成长发展的力量是动机。而人的动机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地位又是各不相同的,最初的需求是生理的需要,人为了活下去,必须去满足吃、喝、穿、住等基本需要,这是人最本能的需求,也是作为一个生物所必须去实现的。这是心理学最基本的有关需要的理论,所以,教师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遵循这一规律。教师最基本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需要就是教师的生存需要,即指当一个人选择教师作为其职业时,无论他对这个职业有多么崇高的追求和热爱,其前提都必须是他能依赖这个职业生存下去。这给我很深刻的感受,在如今这个物欲洪流的社会,真的深刻体会到理想是丰满的,显示是骨干的,那些把教师当做自己一生最高的理想的年轻人在残酷的现实条件下将会很难继续自己的理想。另一个就是教师的认知需要,表现为教师虚心求知,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师的认知需要是其个人生命成长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种内在需求的推动下,教师能够对自己进行认真、持久的内部反省,从而对自己产生客观的认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才干,以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承担和尊重,保持自信和从容。这些从最基本的方面规定了一个教师的需要。给教师们规定了基本的行为规范。
其次,教师的情绪和情感一章也给了我很大的感触,相信情绪和情感这些名词大家都不陌生,最早在普通心理学中,我们就习得了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它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教师虽然是一种职业,但更本质的他也是一个个体,他具有所有个体一样的情绪和情感,然而,除此之外,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情绪情感要远超过普通人,因为他的职业决定了他必须热爱他的学生,热爱他的事业。当然我们知道,教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突发事件以及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比如学生的青春期叛逆,这个时候教师必须做的是站在一个冷静的角度思考与处理这个问题,既要考虑当事人的感受也要能警示其他学生,这些普遍的来说就是教育机智。
其实,教师心理学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那些东西,更重要的还是我们从中感悟到的,我们所形成的自己的思想或者说课堂教学对我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这门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算是胡老师采取的学生课堂教学,而且还录像了,这其实类似于普遍意义上的微格教学。我们很清楚,学校虽然为我们提供了微格教学的平台,但是学校有这么多学生,保数量就很难保质量,同学们都只有一次微格教学的机会,这实在起到的效果不大。然而教师心理学的课堂上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让我们同学自己准备教学内容,自己讲解,再让没讲课的同学评价,完成一整套的课堂教学,之后再反馈给我们自己。无可厚非,这种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的把我们完全的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其效果是明显的。然而,有一点给我的感触也是很深的,我们平时单一的老师教学生听的课堂真的让我们这些读了好些年书的学生感到麻木了。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8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诸多非智力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其中学生的学习品质决定着学习的有效性,也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品质是学习的有效性的先决条件。学习品质是指在学习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质,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在学习中表现出的意志品质等。我们常常说学生的学习品质差,并不是说学生的思想品德差,而是说学生的学习品质有缺陷,上述的默写就是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品质缺陷——不细心、不认真——的具体体现,以致于长期形成错误的认识。
不细心、不认真的不良学习品质与学生的生性或后天的习得有关。有些学生天生粗心,学习粗枝大叶,毛毛草草;
有的学生是后天习得的,以致于养成“草上飞”“不扎根”的不良习惯。
在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学生拥有更多的是“草上飞”“不扎根”“如浮萍”“蜻蜓点水”“粗枝大叶,敷衍了事”的不良学习品质,因此我们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品质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品质,是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众望所归。
不细心、不认真的学习品质缺陷是可以弥补的。在教学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并在实际操作中予以纠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从默写的角度看,给学生讲清多一撇添一点的危害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多一撇将“沁”写成“泌”,阎锡山、冯玉祥兵败中原,被后人戏称中原混战是败在一撇上的战争;
添一点将“乌鲁木齐”变成“鸟乌鲁木齐”,使厂家惨遭18万元的损失。血的教训,惨重的代价足以引起学生们的重视,从而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品质。
细心、认真的学习品质需要培养,善思考、善理解的学习品质更应该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默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学生将“岸”写成“暗”;
让默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学生将“木”写成“暮”;
让默写“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学生把“渔”写成“鱼”;
让默写“别有幽愁暗恨声,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将“幽”写成“忧”;
让默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学生将“淘”写成“涛”。仔细思考,学生出错的原因在于不理解或没有动脑筋。“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在高一《说“木叶”》中学过,如果动脑筋,善理解,把“木”理解成“木叶”的话,是不可能把“木”写成“暮”的;
如果理解了“别有幽愁暗恨生”中的“幽”是内心深处的意思,就不可能把“幽”写成“忧”。
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思考不理解导致了常常写错字的结果,严重影响了多思考、善理解的学习品质的养成。
美国潜能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其实很小,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就了巨大差异。”很小的差异指的是人的智力,巨大的差异指的是人生结果。长期拥有不思考不理解的学习品质缺陷,必然造就人生的“巨大差异”,因此培养学生多思考、善理解的学习品质尤显重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多问“为什么”,即使一个词一句话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是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养成多思考、善理解的学习品质。
运用心理学知识既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又能解决好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更能让学生在健康心理的阳光下成长,这就是我学习心理学的体会。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19
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通过学习,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深有感受。
首先,我了解了一些理论知识,包括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等。也将学习本身当作一个学习的内容,讲述了学习的分类: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发现学习。以及不同类别的学习运用于不同的知识和采用不同的方式。接着又对学习的流程进行分析,以及学习的动机等。书中广泛地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全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是否受学生热爱,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再有,我明白了学习的动机问题。这是自己成长和以后组织学习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保持学习的兴趣,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将这些兴趣保存下去,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前者是自己学习成长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当一个好的老师需要的能力。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来自于学生内部的内部动机;也有来自于外部,比如学校的奖励,老师的表扬,家长的称赞等的外部因素。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本身又是由一些因素所影响的,这些影响就是我们如何处理自己学习和教学中出现问题所要考虑的。现在的教学中如何对待对学生进行的奖励?原来我认为奖励可以带来学习的动力,但是这是外部的,不能持久。在学习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带着兴趣主动地去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0
《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这是一本教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好书。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本书,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本书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进而去掌握规律来改造世界。正如专家所言,它与其说是门科学,毋宁说是一场运动,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积极而又富于建设性的态度。就像中国人常说的,凡事要往好里想。当然,是严谨的,具有很高的操作性。就教育方式而言,在传统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所产生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与积极思想所相背的模式,是一种以悲观和否定的态度去进行的教育的方式。就像在传统的家庭教育环境中,习惯性的否定及惩罚教育,无形中就影响到儿童积极健全人格的形成,挫伤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对儿童的发展就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无法更好的促进儿童的成长。比如,如果父母悲观,孩子通常也具有悲观的性格。或者产生消极、孤僻、偏激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还不能很好的发掘身上的潜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因此,就可以去尊重学生,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特征去面对生活。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1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书中的很多理论,如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帮助我们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特别是ARCS新的动机模式,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为教不好学生而苦恼。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我们对于学生的不了解,没能正确认知学生这个年龄的心理与生理的发展,并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去设计和实施教学,往往不能去的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有区别的、学生在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上也是有差异的。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
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书中所提到的很多教学方法、学习策略、结合学科特点的教学对我们的工作有很直观的指导作用,并具有可操作性
系统的学习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和反思,自己有很大收获和体会。 我会把所学的用于工作中,做出精品教育。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为人师者更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
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通过研读《学科教育心理学》和网络学习,我从学习心理和学科的学与教两方面,了解了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及教学设计技术,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专业知识,让我从心理的层面重新思考学与教,重新认识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受益匪浅。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2
两天心理学基础课学下来,受益匪浅。这得感谢西南师大的张教授,他深入浅出的讲解,风趣幽默的话语,常常引得一片欢笑。在讲解理论的时候,他总是有很多的生活经历穿插在里面,但都和他讲的知识是有关的,所以并不觉得他是在卖弄,而是紧紧的结合了生活实际。尤其是他讲的教学上的经历和经验,让我觉得眼前仿佛打开一扇天窗,突然变得明朗开阔起来。
我教学工作17年,但是并没接受过职业的培训,只是自己跟着感觉走,也没什么成就感,现在是陷入了茫然。我虽然不想显声扬名,可是这种毫无成就感的工作和生活,很让人失落,近乎是抑郁了。我想很多中小学老师都有我这种感觉吧:工作十多年,自己仿佛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工作上再没有发展的机会了,梦想早已经破灭,日子过的浑浑噩噩。
这两天的学习,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工作,我们绝大多数老师只是按照教学的常规方法,机械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已,即使有课堂的创新,也跳不出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搞的形式,可能有很多的时间,花的'力气都是无效的。老师们每堂课上下来都是怨声载道,包括我,恨学生不听课,恨学生生的太笨。更有过分的老师骂了学生笨,还骂学生的父母不懂优生优育。老师带着怨气教,学生也带着怨气学,效果就更加坏了。通过学习,我发现自己曾经在教学中踏步不前,其根源在于我们还在传统观念里无法自拔:老师居高临下,学生俯首贴耳。我们太缺乏心理学知识,不懂得如何有效的运用教学艺术,如何艺术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把学生的兴趣真正的提高。
心理学教师培训,这个机会,太难得了,也来的太及时了,把我从长时间的迷茫中解脱了出来,我知道了我将来在教学中该去做什么,怎么做了。
让我们开始新的旅程吧!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3
两天心理学基础课学下来,受益匪浅。这得感谢西南师大的张教授,他深入浅出的讲解,风趣幽默的话语,常常引得一片欢笑。在讲解理论的时候,他总是有很多的生活经历穿插在里面,但都和他讲的知识是有关的,所以并不觉得他是在卖弄,而是紧紧的结合了生活实际。尤其是他讲的教学上的经历和经验,让我觉得眼前仿佛打开一扇天窗,突然变得明朗开阔起来。
我教学工作17年,但是并没接受过职业的培训,只是自己跟着感觉走,也没什么成就感,现在是陷入了茫然。我虽然不想显声扬名,可是这种毫无成就感的工作和生活,很让人失落,近乎是抑郁了。我想很多中小学老师都有我这种感觉吧:工作十多年,自己仿佛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工作上再没有发展的机会了,梦想早已经破灭,日子过的浑浑噩噩。
这两天的学习,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工作,我们绝大多数老师只是按照教学的常规方法,机械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已,即使有课堂的创新,也跳不出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搞的形式,可能有很多的时间,花的力气都是无效的。老师们每堂课上下来都是怨声载道,包括我,恨学生不听课,恨学生生的太笨。更有过分的老师骂了学生笨,还骂学生的父母不懂优生优育。老师带着怨气教,学生也带着怨气学,效果就更加坏了。通过学习,我发现自己曾经在教学中踏步不前,其根源在于我们还在传统观念里无法自拔:老师居高临下,学生俯首贴耳。我们太缺乏心理学知识,不懂得如何有效的`运用教学艺术,如何艺术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把学生的兴趣真正的提高。
心理学教师培训,这个机会,太难得了,也来的太及时了,把我从长时间的迷茫中解脱了出来,我知道了我将来在教学中该去做什么,怎么做了。
让我们开始新的旅程吧!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4
即将步入教育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是相当必要的。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记得那是大一的下学期,带我们《数学分析》课的是任亲谋老师,他衣着朴实大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完全一个智者,那种亲和力完全让我感到温暖,听其授课如沐春风,受益匪浅。他虽操一口陕西方言,但我也不觉我是外地的,再高深的知识在他讲出来之后是那么的易于理解,传授的思想方法是如此的启迪心灵,这才是我梦中的大学教授。每每在大学校园里见到他,都犹如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是那么的温暖,感觉自己一下子吸收了好多好多的能量,可惜呀!后来无福再得其授课。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
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人格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既然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如此之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去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呢?我想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信息量如此巨大,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对一门课程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了。一定要去尝试多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如材料阅读、讨论、练习、实验、案例分析以及课案设计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思想指导实践,立竿见影,少走些弯路。在实践中领略,感悟理论思想,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结合自己的专业在教育事业上有所建树,力争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做一个专家型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是一个机械式的教书匠,那样的话,自己也痛苦,国人也失望,国家下这么大的气力搞免费师范生教育,培养未来的教育人才,为什么啊?不就是国情所需,情势所需嘛!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人才济济不假,但教育战线上的人才却远远不够啊!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啊!自然,人口也不少!国家要进步,要发展,要腾飞啊,所以人口素质得先上去。所以,作为一个准教育工作者,教育好是应该的,教育不好就万万不该了。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5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书中的很多理论,如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帮助我们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特别是ARCS新的动机模式,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为教不好学生而苦恼。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我们对于学生的不了解,没能正确认知学生这个年龄的心理与生理的发展,并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去设计和实施教学,往往不能去的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有区别的、学生在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上也是有差异的。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
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书中所提到的很多教学方法、学习策略、结合学科特点的教学对我们的工作有很直观的指导作用,并具有可操作性
系统的学习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和反思,自己有很大收获和体会。 我会把所学的用于工作中,做出精品教育。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为人师者更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
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通过研读《学科教育心理学》和网络学习,我从学习心理和学科的学与教两方面,了解了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及教学设计技术,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专业知识,让我从心理的层面重新思考学与教,重新认识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受益匪浅。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6
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我懂得了作为教师必须先处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然后才能更好地做学生的心理工作。心理辅导是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进行的一门课程。如何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问题塑造完整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做好自自身的心理调适和辅导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教师做好自身的心理调适: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本身难免形成一些压力。因此,我们要先处理好自身的心理问题,不要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影响到学生。教师作为一个心理辅导者要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适。教师要从各方面寻找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寻找解决的办法。这些办法也可间接地迁移到学生身上,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教师有良好的.思想学生才会有良好的思想。
做学生心理咨询师:教师平时不仅要处理好教学上的问题,还要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把自己融入到学生当中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拿到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教师要给学生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心理问题说出来,同时说话要算数,要讲信用,不能把学生的私事说出来。学生有问题要第一时间解决,给学生重视他的感觉。
教师要学好心理学:当我们遇到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沮丧,学生会很失望。我们怎样才能够减少这种失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本身要认真学习心理学,而且要不断地更新知识,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提高对心理辅导的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因为家庭和社会原因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与日俱增,教育部门制定了心理教育进学校进课堂的方针政策,要求教师本身要提高对心理教育的认识。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7
最近,我学习了《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一书,读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竟然有那么多的人关注我们教师。
在现代社会,任何人都无法避免压力,既然无法避免,我们不妨学会面对、控制或利用它。其实最大的压力还要数职业压力。社会上对我们教师职责的高要求,我们平时承担的许多非教学任务,有时需要抽出时间来上课。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寄宿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想想一桌子的语文作业,想想班里的这样那样的琐碎小事,再想想还有许多需要完成的工作,我的头都大了。唯一的.感觉就是忙,每天都在忙着哪些应接不暇的工作,同事之间连十分钟的交流也成了奢侈。我也曾抱怨过,发过牢骚。可越是这样,我就觉得自己更累,仿佛我是天底下最辛苦的人。慢慢地,我发现牢骚、抱怨只能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只能让我们觉得更累。那么我们不妨换一种心态,那就是把我们的工作当成一种习惯。
当我们每一个人能把工作当成一种习惯,那么工作中再辛苦的事情,我们也不会抱怨,我们就能坦然接受,工作中再劳累也不会觉得累,我们也会习以为常。同样,我们就会觉得我们的拼搏、我们的奋斗,那是一种幸福!
于是,我们就能在心平气和中积累成功,就自然而然地走向辉煌,或许总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也能走入成功者的行列。
当然,要把工作当成习惯,我们就必须真心地热爱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以工作为乐,淡泊名利。这样,即便我们的业绩并不理想,未能青史留名,也可问心无愧,活得有滋有味。
其实作为我们教师,没有太高的要求。孩子的一点点进步会让我们兴奋不已;孩子的一点点成绩会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孩子的一句问候,家长的一句感激就会令我们感动许久。是什么让我们毫不保留地倾囊所出而又不图回报,是什么让我们无怨无悔的爱着这些孩子们,时刻牵挂着他们?是埋在心底的那份责任哪,是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那份责任!
让我们每一个人把工作当成一种习惯吧,那么,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多一些快乐,多一份轻松,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烦恼!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8
最近,我学习了《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一书,读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竟然有那么多的人关注我们教师。
在现代社会,任何人都无法避免压力,既然无法避免,我们不妨学会面对、控制或利用它。其实最大的压力还要数职业压力。社会上对我们教师职责的高要求,我们平时承担的许多非教学任务,有时需要抽出时间来上课。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寄宿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想想一桌子的语文作业,想想班里的这样那样的琐碎小事,再想想还有许多需要完成的工作,我的头都大了。唯一的感觉就是忙,每天都在忙着哪些应接不暇的工作,同事之间连十分钟的交流也成了奢侈。我也曾抱怨过,发过牢骚。可越是这样,我就觉得自己更累,仿佛我是天底下最辛苦的.人。慢慢地,我发现牢骚、抱怨只能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只能让我们觉得更累。那么我们不妨换一种心态,那就是把我们的工作当成一种习惯。
当我们每一个人能把工作当成一种习惯,那么工作中再辛苦的事情,我们也不会抱怨,我们就能坦然接受,工作中再劳累也不会觉得累,我们也会习以为常。同样,我们就会觉得我们的拼搏、我们的奋斗,那是一种幸福!
于是,我们就能在心平气和中积累成功,就自然而然地走向辉煌,或许总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也能走入成功者的行列。
当然,要把工作当成习惯,我们就必须真心地热爱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以工作为乐,淡泊名利。这样,即便我们的业绩并不理想,未能青史留名,也可问心无愧,活得有滋有味。
其实作为我们教师,没有太高的要求。孩子的一点点进步会让我们兴奋不已;孩子的一点点成绩会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孩子的一句问候,家长的一句感激就会令我们感动许久。是什么让我们毫不保留地倾囊所出而又不图回报,是什么让我们无怨无悔的爱着这些孩子们,时刻牵挂着他们?是埋在心底的那份责任哪,是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那份责任!
让我们每一个人把工作当成一种习惯吧,那么,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多一些快乐,多一份轻松,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烦恼!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9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
一、了解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框架
通过学习,自己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对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问题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差异等内容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这些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做好教学工作;有利于自己用科学方法指导工作,减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一 意识到师生交往和课堂互动的必要性
师生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作为教师要能够和自然地和每个学生交流、谈心,做他们的知心人,相互信任、彼此愿意接近。要能够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有统一的奋斗目标,师生关系融洽,互相爱护、关心和帮助。
教师要真正了解和理解学生,不要有认识上的偏差。给学生适当的期望值得,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形成科学的对待学生的态度。
二 明确了自己将来工作中的一些基本要素
1、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要热爱教学工作,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伟大和重要,对业务进行认真钻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稳定的心理,对待学生生活上要关心,学业上要严格要求,要作到“严而不畏,敬而不远”。
2、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认真作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写好教案,在写好教案的同时,每堂课之前还要充分做好上课的准备,预先对内容进行安排,列出提纲。
(2)讲课时要以学生为中心
要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有良好的教风,要更加严格遵守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更不能旷课,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多和学生进行互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3)不断提高教学基本功。
教师仅仅只有一个专业领域方面的造诣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有较为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自己要不断提高各种能力,适应教学的要求。
总之,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有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了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自己要不断深入学习下去,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30
经过了一个学期教师心理学的学习,我学会了很多,也从课堂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心理学本身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悄无声息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教师这个概念更是一个我们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名词,教师心理学讲教师和心理学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从教师的社会心理,教师的应用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以及作为一个合格的个体的要求。
教师心理学的课程主要明确现代教师心理学研究、性质和研究的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迄今为止关于教师心理的研究作了简要介绍。着重论述了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的教师心理诸问题,主要涉及:一、教师的心理结构,包括教师人格、智能和职业才能等心理结构;二、教师的社会心理,包括教师的角色行为。社会认知与情感、教育意志与态度、教师的人际关系与交往、教师团体心理等;三、教师的应用心理。包括班主任心理、教师教育、教学的心理技术、教育的心理测量与评价、教师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以及教师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等,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教师心理学》系统介绍了教师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师群体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实践与转化、技巧与策略、发展与提高、体验与行为、幸福与成就、师德与人格、倦怠与促进、问题域途径,以及教师心理卫生相关知识。《教师心理学》论述精炼,语言活泼,深入浅出,实例丰富,能够迅速而全面地把握教师心理,是教师的必备书籍。
我很有幸的在这一学期学习了教师心理学,无论以后我是不是从事教师这一行业,但是教师心理学带给我的感悟和思考都会陪伴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让我受益匪浅。以上是我对教师心理学书本身的结构和内容的一些简单概述,下面我讲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理论联系实际的谈谈我学完教师心理学的一些切身感受。
首先,在教师心理学中我们学习了教师的动机心理,包括需要动机、幸福动机和成就动机。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因为个人存在的需要,所以产生了我们丰富的心理活动,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所描述的那样,个体成长发展的力量是动机。而人的动机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地位又是各不相同的,最初的需求是生理的需要,人为了活下去,必须去满足吃、喝、穿、住等基本需要,这是人最本能的需求,也是作为一个生物所必须去实现的'。这是心理学最基本的有关需要的理论,所以,教师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遵循这一规律。教师最基本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需要就是教师的生存需要,即指当一个人选择教师作为其职业时,无论他对这个职业有多么崇高的追求和热爱,其前提都必须是他能依赖这个职业生存下去。这给我很深刻的感受,在如今这个物欲洪流的社会,真的深刻体会到理想是丰满的,显示是骨干的,那些把教师当做自己一生最高的理想的年轻人在残酷的现实条件下将会很难继续自己的理想。另一个就是教师的认知需要,表现为教师虚心求知,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师的认知需要是其个人生命成长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种内在需求的推动下,教师能够对自己进行认真、持久的内部反省,从而对自己产生客观的认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才干,以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承担和尊重,保持自信和从容。这些从最基本的方面规定了一个教师的需要。给教师们规定了基本的行为规范。
其次,教师的情绪和情感一章也给了我很大的感触,相信情绪和情感这些名词大家都不陌生,最早在普通心理学中,我们就习得了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它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教师虽然是一种职业,但更本质的他也是一个个体,他具有所有个体一样的情绪和情感,然而,除此之外,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情绪情感要远超过普通人,因为他的职业决定了他必须热爱他的学生,热爱他的事业。当然我们知道,教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突发事件以及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比如学生的青春期叛逆,这个时候教师必须做的是站在一个冷静的角度思考与处理这个问题,既要考虑当事人的感受也要能警示其他学生,这些普遍的来说就是教育机智。
其实,教师心理学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那些东西,更重要的还是我们从中感悟到的,我们所形成的自己的思想或者说课堂教学对我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这门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算是胡老师采取的学生课堂教学,而且还录像了,这其实类似于普遍意义上的微格教学。我们很清楚,学校虽然为我们提供了微格教学的平台,但是学校有这么多学生,保数量就很难保质量,同学们都只有一次微格教学的机会,这实在起到的效果不大。然而教师心理学的课堂上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让我们同学自己准备教学内容,自己讲解,再让没讲课的同学评价,完成一整套的课堂教学,之后再反馈给我们自己。无可厚非,这种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的把我们完全的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其效果是明显的。然而,有一点给我的感触也是很深的,我们平时单一的老师教学生听的课堂真的让我们这些读了好些年书的学生感到麻木了。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31
在这次培训中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真正内涵,明白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在学生的人生成长中、心理健康发展中应该担负的职责,因此我尽力把自己所学用于指导平时的工作实践,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中的言行,并利用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家长交流、探讨,优化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能得以健康、平稳地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最为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工作中。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首先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能够客观的评价自我,积极悦纳自我,从而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其次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训练,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第三帮助学生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使他们能合理恰当的宣泄。最后,教师要积极组织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教师应当时刻帮助学生和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能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自我,增强自信心,挖掘内在动力,这样才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人类已步入21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要考核专业技能,也越来越需要心理素质好的人才。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的环境的能力。一个教师的一生要教育影响千千万万的学生,如果教师缺乏爱心,人格不健全,对学生身上表现出的'问题缺少发现,缺少细心,甚至挖苦、讽刺、打骂学生,对学生不一视同仁,对考分高或家庭情况好的学生另相看,对学习成绩差或家庭贫困的学生当成另类看待,这也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正常心态的形成。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32
学了心理学这门学科后,让我受益匪浅,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带有情绪,这种情绪都被认为是负性的情绪
。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环境里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发生,或会面时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这时我们会无力去面对,在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比如:对“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这类情绪的发生,在很多时候是避开它,一旦不小心触犯了它时,就会不知所措,要么被“愤怒”操控,失去理智,做出许多事后让我后悔的事,经过成长后,我才发现我的这种对于愤怒的态度及做法,完全是因为对“愤怒”缺少学习和正确的认知所致,以为“愤怒”是一个凶神恶煞似的坏东西,现在才知道我的这些“愤怒”的价值观来源于父母,由于父亲的脾气很怪,很小时的我常常看父亲的脸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则挨骂,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经验里学习关于“愤怒”和“胆怯”的知识的,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甚至把我的这种经验中学习的知识又重复于我的孩子身上。
2、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生很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冲突发生时,我们常常陷入悔恨,自责或是指责他人及环境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
比如: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发生一些摩擦有时候各自都认为无道理或是没必要,但就是因为谁也放不下面子,谁也不搭理谁,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气氛很是紧张。现在我不断在学习中成长,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3、,我们要培养足够的亲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
在中国这种亲密关系大多数人却从来不会,不具备培养亲密关系的能力。比如:许多家庭,父子(女)之间,母子(女)之间,他们无法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因为他们之间不能视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谈。导致许多家庭都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身上,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能力”缺乏。
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就是为自己铺路。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33
上周一,我很荣幸的参加了我们县召集的XX年中小学教师心理学专题的报考会。会议由全县各乡镇的200多名中小学教师代表参加组成的。主讲者是来自北京格荣斯新世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方舟导师。
方舟导师可谓是中国心理学教育学界的一颗“璀璨明星”。她现任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大学等六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还担任河北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又是国家心理咨询师督导师。这场报考会主要围绕“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如何让学生听进去”这两个主题来展开的。在位大师级的导师讲授下,我也收获匪浅、满载而归。虽走出了多媒体教师,但我的脑海里还清晰的呈现出方舟导师的音容笑貌和讲堂上的精彩环节了。
听着方舟导师的课,就想饮了一杯清爽可口的甘泉一样,滋润心扉,婉转如流的语言,就像高山溪水般悦耳动听。尽管已走出课堂,但心还在她的柔波里荡漾,我完全是被她的言语魅力给折服了。连续几个小时的课堂,她竟可以把每一字句都吐得那么的天衣无缝,就像腾空的骏马,穿行自如。
其中的精彩环节至今还让我荡气回肠。特别是课堂上的互动,让在场的老师们分别扮演者黔技无穷的老师和调皮难管的学生。当分好角色后,扮演老师角色的老师想尽一切办法叫在坐学生起立,但在坐的同学始终都无动于衷,或者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拒起、辜负老师的苦口诱导时,扮演老师角色的同志无奈了,而扮演学生的同志们却开怀的笑了。无奈,不是因为在坐的老师没有配合他们的表演站起来,而是想到了当前现实的某些教育机制和课堂存在的的纪律涣散现象。笑了,也并不是因为他们在故意捉弄扮演老师的同志,而是让他们切实的感受到了作为调皮学生可以不顾及课堂纪律的轻松心理,也看到了自己每天在学生面前所扮演的滑稽角色。
但谈到当今教师因与学生或学生家长沟产生矛盾而引发的一些教师被害事件时,我们不禁震骇了。中国的教育到底怎么了?难道学生不完成作业把学生留下来补作业有错吗?难道学生无视课堂纪律教师批评几句有错吗?面对这种兢兢业业而不讨好的老师所提出的质疑,没有人能给广大教师们留下一个可信服的答复。但在所有人都在围着自己心肝宝贝的转现实社会里,却实是存在着教师因得罪他们心肝宝贝而被杀害的事件。
所以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不能指责什么,只能从教师自身的问题去考虑。自己的身体自己爱惜,自己的健康自己呵护。明知道不良情绪会伤害身体,就少和学生怄气。明知道调皮的学生惹不起,就不要对他们大发雷霆。当你学会了紧急刹车,收敛情绪、暂停脾气,你体内细胞自然会正常的新陈代谢,也不存在什么过早衰竭的问题。当你学会了用心和学生沟通,自然就拿到了能打开学生心扉的那把钥匙,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想想,换用一种正确而易让学生接受的说话方式去交谈,这样,自然会乐意地去听取你的意见。平时多用非言语之行为去激励学生,拉近师生间距离,这也是师生间的进一步了解和沟通做铺垫。
凡事,只要我们用心的去和学生沟通交流,以心交心,这样才能真正的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这就是我听了这次关于心理专题报考会的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34
上周一,我很荣幸的参加了我们县召集的XX年中小学教师心理学专题的报考会。会议由全县各乡镇的200多名中小学教师代表参加组成的。主讲者是来自北京格荣斯新世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方舟导师。
方舟导师可谓是中国心理学教育学界的一颗“璀璨明星”。她现任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大学等六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还担任河北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又是国家心理咨询师督导师。这场报考会主要围绕“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如何让学生听进去”这两个主题来展开的。在位大师级的导师讲授下,我也收获匪浅、满载而归。虽走出了多媒体教师,但我的脑海里还清晰的呈现出方舟导师的音容笑貌和讲堂上的精彩环节了。
听着方舟导师的课,就想饮了一杯清爽可口的甘泉一样,滋润心扉,婉转如流的语言,就像高山溪水般悦耳动听。尽管已走出课堂,但心还在她的柔波里荡漾,我完全是被她的言语魅力给折服了。连续几个小时的课堂,她竟可以把每一字句都吐得那么的天衣无缝,就像腾空的骏马,穿行自如。
其中的精彩环节至今还让我荡气回肠。特别是课堂上的互动,让在场的老师们分别扮演者黔技无穷的老师和调皮难管的学生。当分好角色后,扮演老师角色的老师想尽一切办法叫在坐学生起立,但在坐的同学始终都无动于衷,或者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拒起、辜负老师的苦口诱导时,扮演老师角色的'同志无奈了,而扮演学生的同志们却开怀的笑了。无奈,不是因为在坐的老师没有配合他们的表演站起来,而是想到了当前现实的某些教育机制和课堂存在的的纪律涣散现象。笑了,也并不是因为他们在故意捉弄扮演老师的同志,而是让他们切实的感受到了作为调皮学生可以不顾及课堂纪律的轻松心理,也看到了自己每天在学生面前所扮演的滑稽角色。
但谈到当今教师因与学生或学生家长沟产生矛盾而引发的一些教师被害事件时,我们不禁震骇了。中国的教育到底怎么了?难道学生不完成作业把学生留下来补作业有错吗?难道学生无视课堂纪律教师批评几句有错吗?面对这种兢兢业业而不讨好的老师所提出的质疑,没有人能给广大教师们留下一个可信服的答复。但在所有人都在围着自己心肝宝贝的转现实社会里,却实是存在着教师因得罪他们心肝宝贝而被杀害的事件。
所以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不能指责什么,只能从教师自身的问题去考虑。自己的身体自己爱惜,自己的健康自己呵护。明知道不良情绪会伤害身体,就少和学生怄气。明知道调皮的学生惹不起,就不要对他们大发雷霆。当你学会了紧急刹车,收敛情绪、暂停脾气,你体内细胞自然会正常的新陈代谢,也不存在什么过早衰竭的问题。当你学会了用心和学生沟通,自然就拿到了能打开学生心扉的那把钥匙,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想想,换用一种正确而易让学生接受的说话方式去交谈,这样,自然会乐意地去听取你的意见。平时多用非言语之行为去激励学生,拉近师生间距离,这也是师生间的进一步了解和沟通做铺垫。
凡事,只要我们用心的去和学生沟通交流,以心交心,这样才能真正的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这就是我听了这次关于心理专题报考会的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35
伴随我们每个人生命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东西有许许多多,有精神层面的也有物质的层面的,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而我认为,最基本的、也是最长久的恐怕要数信任二字了。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信任二字显得尤为重要。有了信任,人与人之间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社会就会更加安宁和谐!信任,从精神层面上来说,应当成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润滑剂![1]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而第一项基本内容就是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可见建立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我不知道现在的社会到底怎么了?人与人之间始终存在着信任的危机,很大原因是人们群体心理的影响,[2]心理学家黎朋认为,群体是一种具有易受感染、模仿、暗示的人群组合;而麦独孤则强调群体心理“只是粗俗的情绪和粗糙的情感”1,因而易受他人操纵,缺乏自我意识。难怪现在报纸连篇累牍地呼吁要建立诚信社会。是高楼的林立还是钢筋混凝土的副作用?是思想的蜕变还是金钱至上?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人性的倒退?
信任是什么?信任,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能力与水平、诚信与忠诚的认知;信任,也是一种自信,是对人鉴别能力的肯定;信任,更一种责任的委托或托付。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更是学习工作的原动力所在!
古往今来,一个人得到信任,就会充满信心,从而激发内在的.无穷无尽的潜能;就会充满阳光、活得精彩;反之,缺乏了应有的信任就会让人陷入迷茫无助、就会在十字路中徘徊、就会走向平淡,甚至会走向对立面,造成矛盾和痛苦。
无论在父母和子女,还是朋友或是恋人之间,信任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基石。
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信任与毁坏信任都是很容易的。如果你总是被“怀疑”所困扰,那么你应该努力去建立信任。有以下几点:
说到做到:建立信任最基础的一步就是:你说过的就一定要做到。即便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不管你是没有去做还是没有坚持下来,都可能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日积月累,那么信任的基础就崩溃了。
不要说谎:听起来容易?不一定。想想你为了朋友,爱人,甚至是父母而说的一些善意的谎言。有时候如果你讲真话,虽然真相可能并不令人愉快,你也会因此得到更多的信任,人们也会欣赏你的坦诚。
主动提供信息:当一些问题很模糊时,主动把信息讲给对方,证明自己没有
什么隐瞒。
打破信任的例子:“你和律师的会面进展如何?” “进展不错。”
建立信任的例子: “你和律师的会面进展如何?” “进展不错。每天有很大的压力,处理着所有的文件,但是我们双方签署了协议,他说明天就会寄出。” 你说的没有什么两样—和律师的进展不错—但是通过主动提供一些信息,你可以证明自己没有什么隐瞒。
不要遗漏重要的细节:不要遗漏细节的原因是,你很难与遗漏的一系列事情保持一致。人们会开始注意到你所说的话中的矛盾,并且会认为你是个说谎者—即使你只是遗漏了一点点。
如果你有秘密,就让大家知道:你没必要强迫自己放弃最切身的感受和隐私,只为赢得别人的信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但是赢得信任的关键是把握好隐私和秘密的界限。现代生活中人们之间缺少沟通,“如果你有秘密,就让大家知道”就是要主动与人沟通。[3]社会心理学家纽卡姆(T. N. Newcomb)指出,除了心理驱力、不平衡或趋向平衡的压力之外,信息对个体态度的改变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他强调了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他的基本命题是:当两个个体彼此主动感知并对第三者建立某种关系时,就会产生对第三者指向的趋同意向,并且假设,这种趋同意向会随着人际沟通的发展而加强。因此,如果两个人或群体成员对某一客体的指向产生差别,就会引起个体的不协调感,进而导致沟通频率的变化。所以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在建立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会起到积极地作用。
不要掩饰真相:“不要说谎”也可以引申为“不掩饰真相”。有时候为了维护自尊,将事实换一种说法,变成更加好听的说辞,这好像看起来没有什么害处。 例如,一个人不承认他自己破产了,而是对别人说他的信用卡丢失了。信用卡的丢失可能没什么害处,但是一旦真相暴露,或是对方觉察到你说的是谎言,就会破坏信任。说出真相,不要介意代价。
保守别人的秘密:不要说别人的闲话,拨弄是非。不要泄露别人的秘密。如果你确实撒谎了,就要承认,有时候说谎是不可避免的。最好是尽早的承认你的谎言,解释你的动机。如果你被逮住了,要承认,否则就成了另一个谎言了。 当然信任是有底线的,信任也是有度的。信任是基于诚信的基础,信任是基于对对方了解的现实,信任是相互的作用。信任,不是盲目的信任,而是在相互间在彼此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内心感应!长久的相互诚心交往是相互信任的基础! 但愿人与人之间多些真诚,少些欺诈;多些信任,少些猜忌吧!
教师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36
通过这次学习,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定位在表面处理上,而且应该透过现象看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这次学习的感受和想法。
(一)这次培训帮助我认识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重要。
真正的心育确实是进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赢得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同,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二)这次培训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教育。
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是爱学生的,正是有了这份爱,我们才对学生付出了很多,可结果却是我们常常感慨:学生怎么会是这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现在真正体味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句话的内在含义,那就是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的爱再多却都偏离了我们的预期,简言之我们的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怎能谈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也无法体味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沉重的负担压得教师没有也不可能体味到应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也许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会运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结果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去观察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三)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
作为一名正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每一个人都接触、学习过心理学,但一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却没有感到心理学的用途,因此早已将它抛之脑后了,虽然有时也会装模作样的应用一两个心理学的术语,那也不过是装装自己的门面罢了。可以说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学,更没有想到如何正确在教育教学上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所以在工作上产生了许多的困惑。正是这次学习它帮我才开始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更帮我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来我们在不经意之中虽运用着心理学,我们的困惑也正是源于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心理学啊!只有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我们才会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学生,从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四)通过培训我学到了更多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以往,自己将心理健康课看的过于神秘,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的懂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过培训我明白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那就是:源于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把握人生!
(五)这次培训帮助我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学习,不及时充电,不及时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就将被时代所淘汰。
有太多的感受,溢于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作为班主任,我们始终应该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来促进智育的发展,使得学校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