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音乐课讲座心得体会

2024/12/05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音乐课讲座心得体会(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音乐课讲座心得体会 篇1

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它记载并传承着人类的灿烂文明,赞美并谱写着社会进步的辉煌篇章。等待着,期盼着,终于迎来了一位老牌音乐人对音乐的独到赏析:20xx年1月8日,西岸艺术馆的郭老师继续推出他的经典系列讲座“大正音乐讲堂”,熟悉的旋律背后的罕见故事、探索音乐要义的艺术光芒,整整两个小时的公益沙龙,近百首古典怀旧音乐毫无保留的丰富着我们的情感,愉悦着诸位听者的身心!

自古到今,无论是摇篮边的催眠曲还是葬礼中的哀乐,无论是宗教仪式中的祭祀音乐还是劳动中的呼喊号子,音乐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命历程,谱写着人类的生命之歌――那么,问题来了:音乐如此陪伴我们的人生,听了如此多的好音乐,我们到底听出了什么?

这也是郭老师一开始最先抛出的一个话题。当节奏震动着我们的耳鼓时,生活中的一切仿佛融进了一个个的音符之中,可我们是否感受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象或情感?当听完维瓦尔第的《四季》,看着那么多美好的事物汇入了旋律,我们突然发现,只要能将因为细心聆听而得到的快乐和幸福保留下来,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就够了――何必懂得太多音乐内部的一切?或者,只要培养出了具有音乐的耳朵和热爱音乐的兴趣,能够倾心的去感受音乐――我们自然能听懂音乐!讲座当中穿插了很多情感之声、自然之韵,正是因为千百年来有了它们的存在,人类的文明才会如此的灿烂辉煌!就如战国时期的荀况曾经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能免之,故人不能无乐。”

磅礴的气势、恢弘的音响,感谢郭老师的巧妙搭配,使我们听得满意十足,就连良久之后的回味都是一种神奇的体验,如果非要用挑剔的眼光再评价一句的话,那便是时间为何不能再过得慢一些呢?

音乐课讲座心得体会 篇2

今年春天,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在中组部培训中心为广大学员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题为《走进音乐的世界》的讲座,而我有幸作为学员兼音乐爱好者聆听了周教授的讲座。在近三个小时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周教授的讲座妙语连珠、形式生动、内涵丰富,从音乐欣赏聊到艺术的功用,进而谈及人的感性能力的开发。他精彩的讲座博得了满堂喝彩。这里,我仅对他讲座中的一些观点和内容提供了一种哲学理解的维度。

周教授以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开始了他的话题。对于这段千古以来传为佳话的知音难觅的故事,周教授给出了他独特的理解:俞伯牙痛失知音后知音难觅进而摔琴的行为是不可理喻的。“高山流水”的故事传达出这样一种审美误区:懂音乐者应当能听出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具象之物,如高山、流水。千百年来,“高山流水”给听者造成了主观上的审美压力,人们对于那些没有唱词的纯粹音乐怀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似乎只有懂得了音乐表现出来的内容才算听懂了音乐。周教授不禁发出了“音乐何须懂”的感慨。

其实,道理很简单。音乐不是造型性艺术,所以不能直接传达视觉形象;乐谱不具备语义性,因而也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相比绘画、雕塑等,音乐是艺术形式中离现实的感性直观形式最远的。而正是音乐这种超脱于具象之上的纯粹性,所以黑格尔将音乐视为艺术的最高形式。所以,艺术不在于表现物与实在的相符,如中国画的泼墨写意之风格追求的恰恰是游离于具体情景之上的那种特定的艺术语言所展现的美感。因而伽达默尔说:“艺术的使命不再是自然理想的表现,而是人在自然界中的自我发现。”

如果说艺术不必追求对现实的真实写照,那么是否意味着艺术只是天才的无意识创造,艺术作品只需要具有一种形式美,只是一种康德所谓的“趣味”,从而彻底地与道德、意义无关呢?这种审美区分的观点抽掉了艺术作品里的非审美要素,如目的,作用,内容和意义等,即一部作品向我们展现的一切理解条件,剩下的只是纯粹审美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艺术成了“博物馆式的艺术”。如果说这种对艺术的理解是一种偏见,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艺术作品呢?这就涉及到了艺术作品的本体论意义。

接着,周教授为我们讲述了音乐史上的一则故事,这则故事有助于我们理解上述问题。芬兰籍古典音乐家西贝柳斯在创作出《芬兰颂》的时候,芬兰还处在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芬兰颂》上演后就遭到了沙皇的文化检查官的审查,他们听出了这首曲子曲子所蕴涵的反抗精神,于是这部杰作就被禁演了。

其实,全曲仅有7分钟,没有一句唱词,凭什么就认为这是一首具有特定内涵的作品呢?于是,周教授把这段纯音乐播放给我们听。结果,我们学员的感受与沙皇俄国的文化审查官惊人的一致:我们从乐曲的各个部分分别听出了苦难、抗争、觉醒、胜利等思想内容。站在文化审查官的立场,似乎我们是理解正确了。但问题是,原作者西贝柳斯从来就没有说过这首曲子要表达什么内容!那么,我们理解正确与否的标准又在哪里?正是基于此,周教授评价道:“理解音乐何须要正确?在音乐的审美活动中,体验重于理解,理解得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音乐当中获得丰富的感受。”

的确,理解艺术与体悟宗教的直观方式无法用科学与常识的逻辑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在此意义上,我们的确可以说,有多少观众就有多少哈姆雷特。但是,我们试想,如果我们是那个时代的芬兰人民,身处在外国屈辱的统治下,聆听这首《芬兰颂》的时候,相似的处境与经历必然会引起我们相似的艺术体验,而这正是人的共同感的体现。

艺术的欣赏者面对艺术作品的忘我的陶醉,他们把自己的全部生活体验以一种非概念式的朦胧形式与艺术作品相结合,他们在《芬兰颂》中窥见了影影绰绰的自己,发现了这个苦难而真实的现实,听到了振奋人心的激励,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使得艺术改变了他们自己。不知是为什么,真正艺术的美总是能引导伦理的善,这正是艺术的力量所在。张世英先生也认为,审美意识是优先于道德意识的`,善是美的必然结论。正如伟大的古希腊悲剧,它那悲壮的行而上的酒神精神仿似女巫的咒语把观者的心蛊惑,观者进入悲剧的情境其实是观者重新置身于意义的连续性中,观者在悲剧中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这是悲剧美的伦理功用。

所以,在艺术的体验中存在着一种意义丰满的过程,一部可以称之为艺术的作品一旦诞生,也就进入到了历史的解释学循环中。我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传统中对同一部艺术作品有着我们独特的解释,这些带有着深深的时代和文化烙印的解释不是这部艺术作品之外的单独存在,而是参与到这部艺术作品的意义构成中来了,使得这部艺术作品越来越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历史上《芬兰颂》曾对芬兰民族解放运动起过推动作用,如今的《芬兰颂》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远远超出了西贝柳斯创造这部作品的那几页乐谱所承载的重量。

最后,让我们听从周教授的呼唤——走进古典音乐的世界,为我们的灵魂寻找到一处纯洁而优美的避难所。

音乐课讲座心得体会 篇3

今年春天,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在中组部培训中心为广大学员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题为《走进音乐的世界》的讲座,而我有幸作为学员兼音乐爱好者聆听了周教授的讲座。在近三个小时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周教授的讲座妙语连珠、形式生动、内涵丰富,从音乐欣赏聊到艺术的功用,进而谈及人的感性能力的开发。他精彩的讲座博得了满堂喝彩。这里,我仅对他讲座中的'一些观点和内容提供了一种哲学理解的维度。

周教授以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开始了他的话题。对于这段千古以来传为佳话的知音难觅的故事,周教授给出了他独特的理解:俞伯牙痛失知音后知音难觅进而摔琴的行为是不可理喻的。“高山流水”的故事传达出这样一种审美误区:懂音乐者应当能听出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具象之物,如高山、流水。千百年来,“高山流水”给听者造成了主观上的审美压力,人们对于那些没有唱词的纯粹音乐怀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似乎只有懂得了音乐表现出来的内容才算听懂了音乐。周教授不禁发出了“音乐何须懂”的感慨。

其实,道理很简单。音乐不是造型性艺术,所以不能直接传达视觉形象;乐谱不具备语义性,因而也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相比绘画、雕塑等,音乐是艺术形式中离现实的感性直观形式最远的。而正是音乐这种超脱于具象之上的纯粹性,所以黑格尔将音乐视为艺术的最高形式。所以,艺术不在于表现物与实在的相符,如中国画的泼墨写意之风格追求的恰恰是游离于具体情景之上的那种特定的艺术语言所展现的美感。因而伽达默尔说:“艺术的使命不再是自然理想的表现,而是人在自然界中的自我发现。”

如果说艺术不必追求对现实的真实写照,那么是否意味着艺术只是天才的无意识创造,艺术作品只需要具有一种形式美,只是一种康德所谓的“趣味”,从而彻底地与道德、意义无关呢?这种审美区分的观点抽掉了艺术作品里的非审美要素,如目的,作用,内容和意义等,即一部作品向我们展现的一切理解条件,剩下的只是纯粹审美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艺术成了“博物馆式的艺术”。如果说这种对艺术的理解是一种偏见,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艺术作品呢?这就涉及到了艺术作品的本体论意义。

接着,周教授为我们讲述了音乐史上的一则故事,这则故事有助于我们理解上述问题。芬兰籍古典音乐家西贝柳斯在创作出《芬兰颂》的时候,芬兰还处在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芬兰颂》上演后就遭到了沙皇的文化检查官的审查,他们听出了这首曲子曲子所蕴涵的反抗精神,于是这部杰作就被禁演了。

其实,全曲仅有7分钟,没有一句唱词,凭什么就认为这是一首具有特定内涵的作品呢?于是,周教授把这段纯音乐播放给我们听。结果,我们学员的感受与沙皇俄国的文化审查官惊人的一致:我们从乐曲的各个部分分别听出了苦难、抗争、觉醒、胜利等思想内容。站在文化审查官的立场,似乎我们是理解正确了。但问题是,原作者西贝柳斯从来就没有说过这首曲子要表达什么内容!那么,我们理解正确与否的标准又在哪里?正是基于此,周教授评价道:“理解音乐何须要正确?在音乐的审美活动中,体验重于理解,理解得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音乐当中获得丰富的感受。”

的确,理解艺术与体悟宗教的直观方式无法用科学与常识的逻辑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在此意义上,我们的确可以说,有多少观众就有多少哈姆雷特。但是,我们试想,如果我们是那个时代的芬兰人民,身处在外国屈辱的统治下,聆听这首《芬兰颂》的时候,相似的处境与经历必然会引起我们相似的艺术体验,而这正是人的共同感的体现。

艺术的欣赏者面对艺术作品的忘我的陶醉,他们把自己的全部生活体验以一种非概念式的朦胧形式与艺术作品相结合,他们在《芬兰颂》中窥见了影影绰绰的自己,发现了这个苦难而真实的现实,听到了振奋人心的激励,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使得艺术改变了他们自己。不知是为什么,真正艺术的美总是能引导伦理的善,这正是艺术的力量所在。张世英先生也认为,审美意识是优先于道德意识的,善是美的必然结论。正如伟大的古希腊悲剧,它那悲壮的行而上的酒神精神仿似女巫的咒语把观者的心蛊惑,观者进入悲剧的情境其实是观者重新置身于意义的连续性中,观者在悲剧中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这是悲剧美的伦理功用。

所以,在艺术的体验中存在着一种意义丰满的过程,一部可以称之为艺术的作品一旦诞生,也就进入到了历史的解释学循环中。我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传统中对同一部艺术作品有着我们独特的解释,这些带有着深深的时代和文化烙印的解释不是这部艺术作品之外的单独存在,而是参与到这部艺术作品的意义构成中来了,使得这部艺术作品越来越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历史上《芬兰颂》曾对芬兰民族解放运动起过推动作用,如今的《芬兰颂》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远远超出了西贝柳斯创造这部作品的那几页乐谱所承载的重量。

最后,让我们听从周教授的呼唤——走进古典音乐的世界,为我们的灵魂寻找到一处纯洁而优美的避难所。

音乐课讲座心得体会 篇4

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它记载并传承着人类的灿烂文明,赞美并谱写着社会进步的辉煌篇章。等待着,期盼着,终于迎来了一位老牌音乐人对音乐的独到赏析:20xx年1月8日,西岸艺术馆的郭老师继续推出他的经典系列讲座“大正音乐讲堂”,熟悉的旋律背后的罕见故事、探索音乐要义的艺术光芒,整整两个小时的公益沙龙,近百首古典怀旧音乐毫无保留的丰富着我们的情感,愉悦着诸位听者的身心!

自古到今,无论是摇篮边的催眠曲还是葬礼中的哀乐,无论是宗教仪式中的祭祀音乐还是劳动中的呼喊号子,音乐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命历程,谱写着人类的生命之歌――那么,问题来了:音乐如此陪伴我们的人生,听了如此多的好音乐,我们到底听出了什么?

这也是郭老师一开始最先抛出的一个话题。当节奏震动着我们的耳鼓时,生活中的一切仿佛融进了一个个的音符之中,可我们是否感受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象或情感?当听完维瓦尔第的《四季》,看着那么多美好的事物汇入了旋律,我们突然发现,只要能将因为细心聆听而得到的快乐和幸福保留下来,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就够了――何必懂得太多音乐内部的一切?或者,只要培养出了具有音乐的耳朵和热爱音乐的兴趣,能够倾心的去感受音乐――我们自然能听懂音乐!讲座当中穿插了很多情感之声、自然之韵,正是因为千百年来有了它们的存在,人类的文明才会如此的灿烂辉煌!就如战国时期的荀况曾经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能免之,故人不能无乐。”

磅礴的气势、恢弘的音响,感谢郭老师的巧妙搭配,使我们听得满意十足,就连良久之后的回味都是一种神奇的体验,如果非要用挑剔的眼光再评价一句的话,那便是时间为何不能再过得慢一些呢?

音乐课讲座心得体会 篇5

今天,非常有幸,我们听到了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许教授,和来自江苏教育学院谈教授的精彩讲座。两位教授各具风格,许教授谈吐幽默,她的关于《构建和创新优质音乐课程》的讲座,让我们耳目一新。许教授没有泛泛而谈,而是根据我们的问题,展开讨论,并一一做了解答。让我们对于音乐教育的概况,以及课堂教学、游戏设计等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她毫不保留的,将一些实用的小游戏传授给我们,感觉既实用,又很有创意。为我们以后对幼儿实施特色教育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许老师60出头的模样,但她眼神犀利,始终闪烁着教育的智慧,一种洒脱、睿智的感觉油然而生。讲座中,她不时地给我们示范性的语言,那种对孩子的喜爱,对教育的热爱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听许教授的讲座,让我们真正明白了教育的智慧,明白了与孩子更加亲近的好方法,明白了自己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府下身来,了解孩子们的真正需要,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与许教授不同,谈老师气质优雅、她的讲座始终闪耀着她较高的`音乐素养。讲座开始,在给我们讲一音乐案例的时候,她清唱着歌曲的优美旋律,嗓音清澈,悦耳,如执教教师一般,熟悉活动内容。这充分显示了谈老师在理论导师的前提下,更是一位深入教育一线研究的研究型教授。她的讲座让我们了解了音乐教育中的实际障碍,由于理论加实际,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她从教具的合理运用,到教材的大胆改进,让我们了解了科学运用教学具的重要性。这与园长跟我们谈得“灵活使用教材”相一致。

谈老师的讲座,让我充分体验到了音乐教育的美,和谐的旋律不能打破,和谐的师幼关系可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性的提高;要合理的运用教材、教学具,充分发挥教材、教具的作用,掌握好“有效”二字,才是提高音乐教学的前提。

音乐课讲座心得体会 篇6

今年春天,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在中组部培训中心为广大学员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题为《走进音乐的世界》的讲座,而我有幸作为学员兼音乐爱好者聆听了周教授的讲座。在近三个小时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周教授的讲座妙语连珠、形式生动、内涵丰富,从音乐欣赏聊到艺术的功用,进而谈及人的感性能力的开发。他精彩的讲座博得了满堂喝彩。这里,我仅对他讲座中的一些观点和内容提供了一种哲学理解的维度。

周教授以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开始了他的话题。对于这段千古以来传为佳话的知音难觅的故事,周教授给出了他独特的理解:俞伯牙痛失知音后知音难觅进而摔琴的行为是不可理喻的。“高山流水”的故事传达出这样一种审美误区:懂音乐者应当能听出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具象之物,如高山、流水。千百年来,“高山流水”给听者造成了主观上的审美压力,人们对于那些没有唱词的`纯粹音乐怀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似乎只有懂得了音乐表现出来的内容才算听懂了音乐。周教授不禁发出了“音乐何须懂”的感慨。

其实,道理很简单。音乐不是造型性艺术,所以不能直接传达视觉形象;乐谱不具备语义性,因而也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相比绘画、雕塑等,音乐是艺术形式中离现实的感性直观形式最远的。而正是音乐这种超脱于具象之上的纯粹性,所以黑格尔将音乐视为艺术的最高形式。所以,艺术不在于表现物与实在的相符,如中国画的泼墨写意之风格追求的恰恰是游离于具体情景之上的那种特定的艺术语言所展现的美感。因而伽达默尔说:“艺术的使命不再是自然理想的表现,而是人在自然界中的自我发现。”

如果说艺术不必追求对现实的真实写照,那么是否意味着艺术只是天才的无意识创造,艺术作品只需要具有一种形式美,只是一种康德所谓的“趣味”,从而彻底地与道德、意义无关呢?这种审美区分的观点抽掉了艺术作品里的非审美要素,如目的,作用,内容和意义等,即一部作品向我们展现的一切理解条件,剩下的只是纯粹审美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艺术成了“博物馆式的艺术”。如果说这种对艺术的理解是一种偏见,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艺术作品呢?这就涉及到了艺术作品的本体论意义。

接着,周教授为我们讲述了音乐史上的一则故事,这则故事有助于我们理解上述问题。芬兰籍古典音乐家西贝柳斯在创作出《芬兰颂》的时候,芬兰还处在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芬兰颂》上演后就遭到了沙皇的文化检查官的审查,他们听出了这首曲子曲子所蕴涵的反抗精神,于是这部杰作就被禁演了。

其实,全曲仅有7分钟,没有一句唱词,凭什么就认为这是一首具有特定内涵的作品呢?于是,周教授把这段纯音乐播放给我们听。结果,我们学员的感受与沙皇俄国的文化审查官惊人的一致:我们从乐曲的各个部分分别听出了苦难、抗争、觉醒、胜利等思想内容。站在文化审查官的立场,似乎我们是理解正确了。但问题是,原作者西贝柳斯从来就没有说过这首曲子要表达什么内容!那么,我们理解正确与否的标准又在哪里?正是基于此,周教授评价道:“理解音乐何须要正确?在音乐的审美活动中,体验重于理解,理解得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音乐当中获得丰富的感受。”

的确,理解艺术与体悟宗教的直观方式无法用科学与常识的逻辑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在此意义上,我们的确可以说,有多少观众就有多少哈姆雷特。但是,我们试想,如果我们是那个时代的芬兰人民,身处在外国屈辱的统治下,聆听这首《芬兰颂》的时候,相似的处境与经历必然会引起我们相似的艺术体验,而这正是人的共同感的体现。

艺术的欣赏者面对艺术作品的忘我的陶醉,他们把自己的全部生活体验以一种非概念式的朦胧形式与艺术作品相结合,他们在《芬兰颂》中窥见了影影绰绰的自己,发现了这个苦难而真实的现实,听到了振奋人心的激励,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使得艺术改变了他们自己。不知是为什么,真正艺术的美总是能引导伦理的善,这正是艺术的力量所在。张世英先生也认为,审美意识是优先于道德意识的,善是美的必然结论。正如伟大的古希腊悲剧,它那悲壮的行而上的酒神精神仿似女巫的咒语把观者的心蛊惑,观者进入悲剧的情境其实是观者重新置身于意义的连续性中,观者在悲剧中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这是悲剧美的伦理功用。

所以,在艺术的体验中存在着一种意义丰满的过程,一部可以称之为艺术的作品一旦诞生,也就进入到了历史的解释学循环中。我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传统中对同一部艺术作品有着我们独特的解释,这些带有着深深的时代和文化烙印的解释不是这部艺术作品之外的单独存在,而是参与到这部艺术作品的意义构成中来了,使得这部艺术作品越来越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历史上《芬兰颂》曾对芬兰民族解放运动起过推动作用,如今的《芬兰颂》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远远超出了西贝柳斯创造这部作品的那几页乐谱所承载的重量。

最后,让我们听从周教授的呼唤——走进古典音乐的世界,为我们的灵魂寻找到一处纯洁而优美的避难所。

音乐课讲座心得体会 篇7

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它记载并传承着人类的灿烂文明,赞美并谱写着社会进步的辉煌篇章。等待着,期盼着,终于迎来了一位老牌音乐人对音乐的独到赏析:20xx年1月8日,西岸艺术馆的郭老师继续推出他的经典系列讲座“大正音乐讲堂”,熟悉的旋律背后的罕见故事、探索音乐要义的艺术光芒,整整两个小时的公益沙龙,近百首古典怀旧音乐毫无保留的丰富着我们的情感,愉悦着诸位听者的身心!

自古到今,无论是摇篮边的催眠曲还是葬礼中的哀乐,无论是宗教仪式中的祭祀音乐还是劳动中的呼喊号子,音乐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命历程,谱写着人类的生命之歌――那么,问题来了:音乐如此陪伴我们的人生,听了如此多的好音乐,我们到底听出了什么?

这也是郭老师一开始最先抛出的一个话题。当节奏震动着我们的耳鼓时,生活中的一切仿佛融进了一个个的音符之中,可我们是否感受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象或情感?当听完维瓦尔第的《四季》,看着那么多美好的事物汇入了旋律,我们突然发现,只要能将因为细心聆听而得到的快乐和幸福保留下来,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就够了――何必懂得太多音乐内部的一切?或者,只要培养出了具有音乐的耳朵和热爱音乐的兴趣,能够倾心的去感受音乐――我们自然能听懂音乐!讲座当中穿插了很多情感之声、自然之韵,正是因为千百年来有了它们的`存在,人类的文明才会如此的灿烂辉煌!就如战国时期的荀况曾经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能免之,故人不能无乐。”

磅礴的气势、恢弘的音响,感谢郭老师的巧妙搭配,使我们听得满意十足,就连良久之后的回味都是一种神奇的体验,如果非要用挑剔的眼光再评价一句的话,那便是时间为何不能再过得慢一些呢?

音乐课讲座心得体会 篇8

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它记载并传承着人类的灿烂文明,赞美并谱写着社会进步的辉煌篇章。等待着,期盼着,终于迎来了一位老牌音乐人对音乐的独到赏析:20xx年1月8日,西岸艺术馆的郭老师继续推出他的经典系列讲座“大正音乐讲堂”,熟悉的旋律背后的罕见故事、探索音乐要义的艺术光芒,整整两个小时的公益沙龙,近百首古典怀旧音乐毫无保留的丰富着我们的情感,愉悦着诸位听者的身心!

自古到今,无论是摇篮边的催眠曲还是葬礼中的哀乐,无论是宗教仪式中的祭祀音乐还是劳动中的呼喊号子,音乐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命历程,谱写着人类的生命之歌――那么,问题来了:音乐如此陪伴我们的人生,听了如此多的好音乐,我们到底听出了什么?

这也是郭老师一开始最先抛出的一个话题。当节奏震动着我们的耳鼓时,生活中的一切仿佛融进了一个个的音符之中,可我们是否感受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象或情感?当听完维瓦尔第的《四季》,看着那么多美好的事物汇入了旋律,我们突然发现,只要能将因为细心聆听而得到的快乐和幸福保留下来,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就够了――何必懂得太多音乐内部的一切?或者,只要培养出了具有音乐的耳朵和热爱音乐的兴趣,能够倾心的去感受音乐――我们自然能听懂音乐!讲座当中穿插了很多情感之声、自然之韵,正是因为千百年来有了它们的存在,人类的文明才会如此的灿烂辉煌!就如战国时期的荀况曾经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能免之,故人不能无乐。”

磅礴的气势、恢弘的音响,感谢郭老师的巧妙搭配,使我们听得满意十足,就连良久之后的回味都是一种神奇的体验,如果非要用挑剔的眼光再评价一句的话,那便是时间为何不能再过得慢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