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经典美文 > 生活随笔 > 正文

嘴巴随想

作者: 幽居不用名2010/11/20生活随笔

人的嘴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器官。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品茗品酒,美食山珍,尽享野味,欲罢不能。叙事感怀,说理抒情, 伶牙俐齿,巧舌如簧。品尝美味、说话交流、吐故纳新谁也离不开嘴巴。就其功用而言,可以用一道“门”来比喻。这道“门”是被大脑智慧控制,用来实现进出、开合的一道工具。只是从这道门里进去的是人体所需之食物,出来的是表达人的思想之语言。只要有人、有人类社会,这道门无时不刻不在坚守使命。

智慧是深谋远虑、运筹规划、纵横捭阖,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作事方式和方法。

智慧与食物亲密无间、不离不弃。智慧在前,食物在后,或果蔬,或米面,或肉食,或酒水,苦辣酸甜咸,不用大脑智慧控制的选择会变成暴饮暴食、饥不择食,再好的胃口也会被毁坏,再好的美食也会变成填鸭般无味。

智慧与语言相辅相成、互相促成。智慧是因,语言是果。智慧用来策划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语言是用来实现智慧的手段。不用大脑智慧控制的语言会变成信口开河,满嘴乱说,再好的语言也会被束之高阁。

中国人嘴巴吃喝言语的能力已经非常了得,当年,国人用嘴巴吃肉喝酒的日子,德意日英法美俄等国还没有诞生,或者正躺在襁褓里,所以中国人的嘴巴在吃的问题上与这些国家吹牛是最有资本的。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至理名言,已在联合国大厅里昭告世人。然而在嘴巴吃喝言语的文明程度上远不人家。比如吃盐的多少,吃药的贵贱,吃酒的标准,吃人的残忍等等,当然还包括随便吐痰,随便欺上瞒下,随便满口雌黄。然而,口形口语,口声口意,贪吃贪喝,津津有味,“嘴巴”这道门本身没有对错之说,没有功过之别。关键看人的智慧在动机、目的、道义上的选择是理智还是盲从,是智慧还是愚昧,是卑贱还是崇高。良药虽苦,这道门依然打开。毒药虽甜,这道门依然紧闭。

关门,并不代表人的屈服;开门,并不意味人的快乐!走进门里的并不意味着都是营养,走出门外的并不意味着都是美言。有时,门的期待是一种幸福,失望,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有时,不独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也存在语言。譬如菊与陶渊明,梅、鹤与林和靖,竹与郑板桥。菊也罢,梅、鹤也罢,竹也罢,生长于天地之间何其悠久,但亿万年之中有一人知己,可以无恨了!因为相知,所以相惜;因为相惜,所以真情永远。在缘分的天空下,语言时时刻刻都有灵感,都有知己。

同样是一道门,既可以使人通向天堂,也可以使人走向地狱。同样是一桌饭,有粗茶淡饭,也有满汉全席;有清汤寡水,也有“胎儿”煲粥。同样是一句话有实话实说的,也有颠倒黑白的;有仗义执言的,也有投井下石的;有令人飞黄腾达的,也有招来杀身之祸的。白居易因一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得到顾况的赏识而平步青云,司马迁为李陵说了一句辩护的话就被汉皇判了宫刑。不同的嘴巴有不同的门道。门道不外乎君子之道、小人之道。君子之道从骨子里利他无私,小人之道从骨子里排他利己自私。

世间一切事物的结局皆在变化之中。唯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人的嘴巴善饮美酒,善吃美食,也善吻美色;善说美言,善吟美诗,善诵美词,也善誉美世;善发议论,善发感慨,也善发牢骚。每个人的这道“嘴巴”之门都愿意被人善待,都愿意迎接亲朋好友春天般的温暖。及人及事及情及物及饮及食,不拘一格,意境清新,繁山复水,处处宜人。搏人一笑,幽人一默,忽人一悠,甜蜜至极,有趣至极。没有那一道门,生来就愿意迎接寒冬般冷酷无情、穷途毕现的路人。更不愿意被贼人撬锁,被恶人关顾。

运用智慧的根本,在于对每个人的语言和食欲要有清晰的认知,人性的把握和娴熟的驾驭。

世间语言不仅是作用于理智、说明事实和道理的工具,也是直接作用于感情以打动人的手段。语言对传播事实真相起着支配、改变甚至颠覆的作用,对人们实现图谋、达成事功最具有魔力最具有危险性。所以,言声要有一个将自己置换成对方的过程。人们生活在语言传播的世界中,没有事实本身,只存在它的传播方式。传播决定了事实真相。真正的语言,并非教人奸诈和邪恶,相反,它正是为了维护事实真相战胜邪恶和侵害、为了保证道义的实现而必须运用的智慧和手段。

世间饮食,甜、酸、苦、辣、咸之五味。甜能滋补,给人体增加能量。酸能收敛,抑制人体的散发过度。苦能清火,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辣能走散,兼使人增加食欲。咸味入肾,引导精华归元。五味中任何一味既不能过、也不能缺。所以,饮食要掌控自身的状况和需求,一年中,春、夏、秋、冬四时循环、周而复始,膳食随四时或顺或逆。四时彩膳,五味之精,智慧之时令佳肴,五彩缤纷、推陈出新,选择最佳,才能满足人体所须之营养。

总之,食不厌精,若大脑不加选择的控制好这道门,必然导致病从口入。良言一句,敏于思而慎于言,可以避免祸从口出。忠言逆耳,逆耳忠言不乏包藏祸心,大奸似忠,大贪似廉,若大脑不加思考必然谬之千里,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