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声乐培训心得体会

2024/11/22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声乐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声乐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有幸听了邹老师一个学期的声乐课,感觉受益匪浅。让我这个对音乐知识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也渐渐对音乐入迷了。

犹记得第一节声乐课,邹老师并没有循规蹈矩的给我们讲述乐理知识。而是别具匠心的给我们上了一节社会课学,他幽默风趣的讲风,让大家忍俊不禁,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仅是陶冶情操这么简单,而是我们步入社会的敲门砖,更是我们抓住机遇的利器。还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没有艺术的存在世界将会像一张没有色彩的画纸一样豪无生气。

发声练习

以往的发声练习都是以发mi和a为基础的渐进音阶练习,但是邹老师教给我们的却是si和ha的气声,长si短si,si和ha结合,浅显易懂让人一学就会,很快就入门了。肚子一吸一吸的像小青蛙一样,靠的不是胸腔练习而是肚子横膈膜的丹田之气,把嘴张大,把音发准,经过反复练习让大家掌握这种吸气吐气的方式。其实,好多人唱歌都不是正确的方法,我感觉这样的吸气吐气让我在唱歌时,比较轻松相对以前的胸腔呼吸法,而且,这种放法不费嗓子,完全是气力。老师还让我们多加练习,像走在食堂路上什么的,不要害羞。那堂课我们还唱了原先想唱都不敢唱的青藏高原,有了高音区的小技巧,全班几乎全唱上去了,感觉像做梦一样。大家都很是兴奋,觉得唱歌也是想象中那么难,对自己都充满了信心。发声练习,每天必练的,需要坚持,这样声带才会发挥出来,要不也是前功尽弃。

编舞练习

我们学习了怎么样编舞,现代舞和民族舞。老师让每个人想出一小段舞蹈,然后再结合在一起,稍加修编就有一套舞蹈了。而且效果还相当不错。编舞也是有很多技巧的,舞蹈是有三大特质的:动作、时间、空间,这三点在编舞时都要考虑进去,舞蹈用身体动作,在舞动中使其发生变化,赋予其形式、力量、品质,使其艺术化。编舞时,比较注重节奏,节奏给动作以活力。它构筑在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的基础上。每个动作能够有它自己的节奏,无需音乐的支撑。节奏不一定以小节的形式表现出来,呼吸、激动也有节奏,节奏是运动的脉搏 。所以这点很重要。后来老师还让我们进行了小组的编舞并进行表演,有效地调动了同学们表演的兴趣,在规定的时间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小组的协作能力。而后老师对我们所编的舞蹈进行了指导和点评,让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造型练习

出场的造型往往和舞蹈联系在一起,出场出彩的话会让人感觉到眼前一亮,有时会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人造型需要的刚强感柔美感,两人造型所体现的肢体表现力,三人造型的层次感,还有四人造型,五人造型的立体感。以及多人造型的舒张性舞台表现力。舞台不是单纯的符号与造型,也不是单一的审美装饰,而是在特定的思想支配下对演出空间的构建和组合,有视幻的营造,有美学的升华,有深刻的哲理内涵,也有高新技术的探索和实践。课上并且学习了男女合唱怎么排队型,例如对称型,交错型,传统型,大合唱的队形要求,基本原则是中间高四周低的原则,合唱训练时合唱形式可以有按声部划分,轮唱,男女合唱,夹带朗诵等等。

舞蹈学习

我们还学习了民族舞--藏族舞,藏民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这使我对藏族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进行了一些资料上的调查与研究:

藏族舞蹈热巴以铃鼓舞为主,是一种包括弦子、锅庄、踢踏、说唱和杂耍在内的带有综合表演性质的舞蹈艺术。相传为11世纪的流浪僧人米拉热巴所首创,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舞时,男执铜铃,女举手鼓,舞蹈由慢而快,常作“顶鼓翻身”、“躺身蹦子”、“单腿转”等特技表演。从事这种表演的艺人也称为“热巴”。

藏族踢踏舞——最初为宫庭舞。跳舞时,脚穿硬底皮鞋,通过踏出有变化的节奏表达内心的感情。踢踏舞由横笛、扬琴、六弦琴、铜铃,月琴等伴奏,节奏由慢而快,往往在达到最高潮时嘎然而止。 弦子舞——藏族称“谐”。流行于四川、云南等省藏族地区及西藏自治区昌都一带。舞时围成圆圈,领舞者边歌边舞,拉着弦子(藏族一种拉弦乐器)伴奏,余者随之,时而向圈内聚拢,时而散开,双手甩动长袖,动作优美,曲调丰富,每个不同的曲调都配以不同的舞蹈。

歌词内容也很丰富。

勒谢——藏族劳动歌舞。在劳动的同时,口中的歌与手中的工具及腿脚有节奏的动作相配合,使劳动成为边歌边舞的形式。在进行铲土、打夯、垛麦等强体力劳动时,勒谢歌具有很强的劳动号子味道。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藏族舞让我们感受到丰收喜悦之情,藏民们憨厚热情的气度,让我们在舞蹈中和他们一同分享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生命的祝福。

通过这学期得声乐课学习,我受益匪浅,对声乐也有一定的了解,也知道了怎样运用所学来演唱歌曲,我最大的收获还是看见了感受到了学习一门艺术,要对这门艺术充满热情,有坚持不懈的韧劲,在这基础上再对它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与探究。

声乐培训心得体会 篇2

有幸听了邹老师一个学期的声乐课,感觉受益匪浅。让我这个对音乐知识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也渐渐对音乐入迷了。

犹记得第一节声乐课,邹老师并没有循规蹈矩的给我们讲述乐理知识。而是别具匠心的给我们上了一节社会课学,他幽默风趣的讲风,让大家忍俊不禁,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仅是陶冶情操这么简单,而是我们步入社会的敲门砖,更是我们抓住机遇的利器。还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没有艺术的存在世界将会像一张没有色彩的画纸一样豪无生气。

发声练习

以往的发声练习都是以发mi和a为基础的渐进音阶练习,但是邹老师教给我们的却是si和ha的气声,长si短si,si和ha结合,浅显易懂让人一学就会,很快就入门了。肚子一吸一吸的像小青蛙一样,靠的不是胸腔练习而是肚子横膈膜的丹田之气,把嘴张大,把音发准,经过反复练习让大家掌握这种吸气吐气的方式。其实,好多人唱歌都不是正确的方法,我感觉这样的吸气吐气让我在唱歌时,比较轻松相对以前的胸腔呼吸法,而且,这种放法不费嗓子,完全是气力。老师还让我们多加练习,像走在食堂路上什么的,不要害羞。那堂课我们还唱了原先想唱都不敢唱的青藏高原,有了高音区的小技巧,全班几乎全唱上去了,感觉像做梦一样。大家都很是兴奋,觉得唱歌也是想象中那么难,对自己都充满了信心。发声练习,每天必练的,需要坚持,这样声带才会发挥出来,要不也是前功尽弃。

编舞练习

我们学习了怎么样编舞,现代舞和民族舞。老师让每个人想出一小段舞蹈,然后再结合在一起,稍加修编就有一套舞蹈了。而且效果还相当不错。编舞也是有很多技巧的,舞蹈是有三大特质的:动作、时间、空间,这三点在编舞时都要考虑进去,舞蹈用身体动作,在舞动中使其发生变化,赋予其形式、力量、品质,使其艺术化。编舞时,比较注重节奏,节奏给动作以活力。它构筑在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的基础上。每个动作能够有它自己的节奏,无需音乐的支撑。节奏不一定以小节的形式表现出来,呼吸、激动也有节奏,节奏是运动的脉搏。所以这点很重要。后来老师还让我们进行了小组的编舞并进行表演,有效地调动了同学们表演的兴趣,在规定的时间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小组的协作能力。而后老师对我们所编的舞蹈进行了指导和点评,让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造型练习

出场的造型往往和舞蹈联系在一起,出场出彩的话会让人感觉到眼前一亮,有时会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人造型需要的刚强感柔美感,两人造型所体现的肢体表现力,三人造型的层次感,还有四人造型,五人造型的立体感。以及多人造型的舒张性舞台表现力。舞台不是单纯的符号与造型,也不是单一的审美装饰,而是在特定的思想支配下对演出空间的构建和组合,有视幻的营造,有美学的升华,有深刻的哲理内涵,也有高新技术的探索和实践。课上并且学习了男女合

唱怎么排队型,例如对称型,交错型,传统型,大合唱的队形要求,基本原则是中间高四周低的原则,合唱训练时合唱形式可以有按声部划分,轮唱,男女合唱,夹带朗诵等等。

舞蹈学习

我们还学习了民族舞--藏族舞,藏民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这使我对藏族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进行了一些资料上的调查与研究:

藏族舞蹈热巴以铃鼓舞为主,是一种包括弦子、锅庄、踢踏、说唱和杂耍在内的带有综合表演性质的舞蹈艺术。相传为11世纪的流浪僧人米拉热巴所首创,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舞时,男执铜铃,女举手鼓,舞蹈由慢而快,常作“顶鼓翻身”、“躺身蹦子”、“单腿转”等特技表演。从事这种表演的艺人也称为“热巴”。

藏族踢踏舞——最初为宫庭舞。跳舞时,脚穿硬底皮鞋,通过踏出有变化的节奏表达内心的感情。踢踏舞由横笛、扬琴、六弦琴、铜铃,月琴等伴奏,节奏由慢而快,往往在达到最高潮时嘎然而止。弦子舞——藏族称“谐”。流行于四川、云南等省藏族地区及西藏自治区昌都一带。舞时围成圆圈,领舞者边歌边舞,拉着弦子(藏族一种拉弦乐器)伴奏,余者随之,时而向圈内聚拢,时而散开,双手甩动长袖,动作优美,曲调丰富,每个不同的曲调都配以不同的舞蹈。

歌词内容也很丰富。

勒谢——藏族劳动歌舞。在劳动的同时,口中的歌与手中的工具及腿脚有节奏的动作相配合,使劳动成为边歌边舞的形式。在进行铲土、打夯、垛麦等强体力劳动时,勒谢歌具有很强的劳动号子味道。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藏族舞让我们感受到丰收喜悦之情,藏民们憨厚热情的气度,让我们在舞蹈中和他们一同分享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生命的祝福。

通过这学期得声乐课学习,我受益匪浅,对声乐也有一定的了解,也知道了怎样运用所学来演唱歌曲,我最大的收获还是看见了感受到了学习一门艺术,要对这门艺术充满热情,有坚持不懈的韧劲,在这基础上再对它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与探究。

声乐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唱歌是人的一种本能活动,越自然越好,我感觉最好的声音是在自然中歌唱,歌唱的方法与习惯,也应当依赖于身体的自然动作,歌唱也应该是全身的歌唱,并不是某个部位的歌唱。

一、好的声音需要有正确的呼吸来支持

很多歌唱者总感觉吸不进去气或者吸得太满,或者一吸把整个身体都吸僵了,造成气息不流动。我感觉吸气没有那么困难?,每一个身体正常的人都会有良好的呼吸。如果,你观察婴儿或者当你躺在床上睡觉时那种自然的呼吸,你会觉得那是最好的呼吸方式。把这种呼吸加上强有力的腹部肌肉加以帮助,就得到了深而富有弹性呼吸。婴儿本能和躺在床上自然的呼吸,到后来会出现不自然的改变,主要是我们人为的各种因素所导致,变成了不那么深而满的上胸来呼吸。不要把气息当成一个很难的问题,当你唱歌时感觉气不够用了,由于本能的反应,一放松就吸进气了。

依靠气息是对的,用气吸是不准确的,我认为要与自然呼吸相一致而且唱歌时不需要用太多的气息,一定要寻找一种用极小的气息置放声音的方法。所有气短的人都是用气过多的人,而且唱歌时看起来还很累,声音出来也是苍白无力的。凡是懂得唱歌的人,都只会用少量的气息,但却能获得很好的声音。

二、打开喉咙的关键

喉咙是声音发出的必经之路,如果开的不够大还企图发出一个丰满又圆晕的声音是不可能的。同时,喉咙又是气息呼出呼进之处,如果紧闭着,声音就会去寻找另外的出路,要不就会闷在里面。我们不应该认为嘴张大了喉咙也会同样打开,有时候看起来你外口张得很大,其实内口没打开,你把它张僵了,而且下巴也被弄僵了。歌唱时要感觉好像别人一拳把你的下巴打脱臼一样或者感觉唱歌时没了下巴。一位优秀的歌唱家,只需依靠呼吸的一点力度,而不需要人察觉到张大着嘴,喉咙就很自然的打开了。打开喉咙的同时面部表情必须松弛,嘴的两边也必须松开,同时使下巴自然的放松。我认为喉咙的打开很简单,就是一吸气就张开了,然后就顺着开始唱,一直保持着这种状态,它就一直张开着,用了这种方法,你说话也可以,唱歌从头唱到尾都行,只要你里面的状态保持不动。

三、拥有好的说话方式是学好声乐必不可缺少的条件

我们应该把说话作为歌唱的基本前提,拥有一种好的说话方式,我感觉也是学好声乐必可缺少的条件。我去上海学习时,老师就说我的说话方式不好,方言太重,直接影响到我的.唱歌。在那时,我才意识到说话方式也会影响到歌唱,我劝大家一定要改掉不好的说话习惯,好的说话方式是学好声乐的前提。

说话和歌唱是两种形式的声音,它们虽然不一样,但两个的感觉却一样,它们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忽略其中之一就意味着废去了另一个正确的发声和优点。语言的纯正,是正确歌唱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歌唱总是保持着说话语言的特点,不论它是悦耳的还是刺耳的。要建立用一种语言作为训练嗓子的方法,“意大利语言是最有旋律性和最适合歌唱的,由于意大利文具有丰富的元音,他是最好唱的语言,或者说对初学者更为有利。意大利文由于具有丰富的元音,无疑要比富于辅音的德文,或别国语言好唱得多,发生结构和发声器官在意大利语中,很少有大的变动。”无数的元音保证歌唱者方便的连接到声音上去。所以,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把五个元音发纯正,这是最基本的,辅音只是一带而过,元音是最最重要的。

四、自然音区的音在整个歌唱中的作用

自然音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每个音都是有声带用最低限的张力和最少量的呼吸产生的。它是最容易而且不费力气轻松能唱出来的。

大部分学生高音唱不好,我感觉都是自然声区没有唱好、没有唱对,在自然声区唱歌就用很大的力气,以至到高声区用更大的力气,“造成发声器官越拉紧、越收缩,他们的腔体空间就越小,从而发出的音量也就更小;越是用大量过分压缩的气息;音高就越不准确,而且原来的音质也会越少、越不自然。”大家如果细心听卡鲁索的唱片了,你就根本听不出有什么音区的变化,他唱的高音我们听起来一点也不觉得它像高音,好像和自然声区一样而且一点也不费力,很轻松;其实就是和自然声区的感觉一样,前提是自然声区必须非常轻松的唱对。大家也可能练过,当你唱高音不舒服的时候,老师会让你先唱一个低八度的音,然后用这个音的感觉再唱高音,这样就能唱好。可见自然声区是多么的重要,我希望大家都能对自然声区有个新的认识,多唱自然声区,多想自然声区,不要急着唱高音,自然声区唱好高音随之就有了,这也就是水到渠成。

声乐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唱歌是人的一种本能活动,越自然越好,我感觉最好的声音是在自然中歌唱,歌唱的方法与习惯,也应当依赖于身体的自然动作,歌唱也应该是全身的歌唱,并不是某个部位的歌唱。

一、好的声音需要有正确的呼吸来支持

很多歌唱者总感觉吸不进去气或者吸得太满,或者一吸把整个身体都吸僵了,造成气息不流动。我感觉吸气没有那么困难?,每一个身体正常的人都会有良好的呼吸。如果,你观察婴儿或者当你躺在床上睡觉时那种自然的呼吸,你会觉得那是最好的呼吸方式。把这种呼吸加上强有力的腹部肌肉加以帮助,就得到了深而富有弹性呼吸。婴儿本能和躺在床上自然的呼吸,到后来会出现不自然的改变,主要是我们人为的各种因素所导致,变成了不那么深而满的上胸来呼吸。不要把气息当成一个很难的问题,当你唱歌时感觉气不够用了,由于本能的反应,一放松就吸进气了。

依靠气息是对的,用气吸是不准确的,我认为要与自然呼吸相一致而且唱歌时不需要用太多的气息,一定要寻找一种用极小的气息置放声音的方法。所有气短的人都是用气过多的人,而且唱歌时看起来还很累,声音出来也是苍白无力的。凡是懂得唱歌的人,都只会用少量的气息,但却能获得很好的声音。

二、打开喉咙的关键

喉咙是声音发出的必经之路,如果开的不够大还企图发出一个丰满又圆晕的声音是不可能的。同时,喉咙又是气息呼出呼进之处,如果紧闭着,声音就会去寻找另外的出路,要不就会闷在里面。我们不应该认为嘴张大了喉咙也会同样打开,有时候看起来你外口张得很大,其实内口没打开,你把它张僵了,而且下巴也被弄僵了。歌唱时要感觉好像别人一拳把你的下巴打脱臼一样或者感觉唱歌时没了下巴。一位优秀的歌唱家,只需依靠呼吸的一点力度,而不需要人察觉到张大着嘴,喉咙就很自然的打开了。打开喉咙的同时面部表情必须松弛,嘴的两边也必须松开,同时使下巴自然的放松。我认为喉咙的打开很简单,就是一吸气就张开了,然后就顺着开始唱,一直保持着这种状态,它就一直张开着,用了这种方法,你说话也可以,唱歌从头唱到尾都行,只要你里面的状态保持不动。

三、拥有好的说话方式是学好声乐必不可缺少的条件

我们应该把说话作为歌唱的基本前提,拥有一种好的说话方式,我感觉也是学好声乐必可缺少的条件。我去上海学习时,老师就说我的说话方式不好,方言太重,直接影响到我的唱歌。在那时,我才意识到说话方式也会影响到歌唱,我劝大家一定要改掉不好的说话习惯,好的说话方式是学好声乐的前提。

说话和歌唱是两种形式的声音,它们虽然不一样,但两个的感觉却一样,它们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忽略其中之一就意味着废去了另一个正确的发声和优点。语言的纯正,是正确歌唱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歌唱总是保持着说话语言的特点,不论它是悦耳的还是刺耳的。要建立用一种语言作为训练嗓子的方法,“意大利语言是最有旋律性和最适合歌唱的,由于意大利文具有丰富的元音,他是最好唱的语言,或者说对初学者更为有利。意大利文由于具有丰富的元音,无疑要比富于辅音的德文,或别国语言好唱得多,发生结构和发声器官在意大利语中,很少有大的变

动。”无数的元音保证歌唱者方便的连接到声音上去。所以,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把五个元音发纯正,这是最基本的,辅音只是一带而过,元音是最最重要的。

四、自然音区的音在整个歌唱中的作用

自然音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每个音都是有声带用最低限的张力和最少量的呼吸产生的。它是最容易而且不费力气轻松能唱出来的。

大部分学生高音唱不好,我感觉都是自然声区没有唱好、没有唱对,在自然声区唱歌就用很大的力气,以至到高声区用更大的力气,“造成发声器官越拉紧、越收缩,他们的腔体空间就越小,从而发出的音量也就更小;越是用大量过分压缩的气息;音高就越不准确,而且原来的音质也会越少、越不自然。”大家如果细心听卡鲁索的唱片了,你就根本听不出有什么音区的变化,他唱的高音我们听起来一点也不觉得它像高音,好像和自然声区一样而且一点也不费力,很轻松;其实就是和自然声区的感觉一样,前提是自然声区必须非常轻松的唱对。大家也可能练过,当你唱高音不舒服的时候,老师会让你先唱一个低八度的音,然后用这个音的感觉再唱高音,这样就能唱好。可见自然声区是多么的重要,我希望大家都能对自然声区有个新的认识,多唱自然声区,多想自然声区,不要急着唱高音,自然声区唱好高音随之就有了,这也就是水到渠成。

声乐培训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7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举办的暑假声乐培训班。这次培训,每个老师从不同的知识面进行讲述。

首先,冯慧卿老师从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入手,对调;音符;拍子;节奏;从用拍子的指挥调式,给每位老师细心讲解认真示范。关于唱歌的教法,冯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给每位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幼儿声乐的特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每一位老师要认真选材,给幼儿适合自己音乐。从这节课中,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很多都不足,以前对孩子唱歌很多要求还需要改进,自己的知识要不断学习不断拓展。

其次,王旭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演唱时发音练习及歌曲的情感处理。让幼儿学会基本的发音方法及注意事项。从王老师讲述的个人经历中,我更意识的作为一个幼儿教师责任的重大,幼儿声音的天赋是一方面,它更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用正确的方法,去对幼儿进行教学。

最后,陆铮春老师从自己的经验入手,向老师讲述了她在这些年唱歌的很多技巧。唱歌的姿态让我们知道,一个正确的姿态需要老师从很多细节考虑。咬字吐字,处理声音情感,舞台的台风台貌更需要老师细心的揣测。

总之,这次声乐培训给我带来的提高真是太大了,让我的专业技能和音乐素养都有了很大提高,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去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次声乐培训的知识将使我和孩子们受益匪浅。今后我会不断努力,把所学知识用到孩子声乐水平上。

最后,我要感谢这几位老师让我触摸到了音乐,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次学习让我找到了自信,做事情要细心努力就会做好每一件事情。

声乐培训心得体会 篇6

有幸听了邹老师一个学期的声乐课,感觉受益匪浅。让我这个对音乐知识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也渐渐对音乐入迷了。

犹记得第一节声乐课,邹老师并没有循规蹈矩的给我们讲述乐理知识。而是别具匠心的给我们上了一节社会课学,他幽默风趣的讲风,让大家忍俊不禁,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仅是陶冶情操这么简单,而是我们步入社会的敲门砖,更是我们抓住机遇的利器。还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没有艺术的存在世界将会像一张没有色彩的画纸一样豪无生气。

发声练习

以往的发声练习都是以发mi和a为基础的渐进音阶练习,但是邹老师教给我们的却是si和ha的气声,长si短si,si和ha结合,浅显易懂让人一学就会,很快就入门了。肚子一吸一吸的像小青蛙一样,靠的不是胸腔练习而是肚子横膈膜的丹田之气,把嘴张大,把音发准,经过反复练习让大家掌握这种吸气吐气的方式。其实,好多人唱歌都不是正确的方法,我感觉这样的吸气吐气让我在唱歌时,比较轻松相对以前的胸腔呼吸法,而且,这种放法不费嗓子,完全是气力。老师还让我们多加练习,像走在食堂路上什么的,不要害羞。那堂课我们还唱了原先想唱都不敢唱的青藏高原,有了高音区的小技巧,全班几乎全唱上去了,感觉像做梦一样。大家都很是兴奋,觉得唱歌也是想象中那么难,对自己都充满了信心。发声练习,每天必练的,需要坚持,这样声带才会发挥出来,要不也是前功尽弃。

编舞练习

我们学习了怎么样编舞,现代舞和民族舞。老师让每个人想出一小段舞蹈,然后再结合在一起,稍加修编就有一套舞蹈了。而且效果还相当不错。编舞也是有很多技巧的,舞蹈是有三大特质的:动作、时间、空间,这三点在编舞时都要考虑进去,舞蹈用身体动作,在舞动中使其发生变化,赋予其形式、力量、品质,使其艺术化。编舞时,比较注重节奏,节奏给动作以活力。它构筑在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的基础上。每个动作能够有它自己的节奏,无需音乐的支撑。节奏不一定以小节的形式表现出来,呼吸、激动也有节奏,节奏是运动的脉搏。所以这点很重要。后来老师还让我们进行了小组的编舞并进行表演,有效地调动了同学们表演的兴趣,在规定的时间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小组的协作能力。而后老师对我们所编的舞蹈进行了指导和点评,让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造型练习

出场的造型往往和舞蹈联系在一起,出场出彩的话会让人感觉到眼前一亮,有时会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人造型需要的刚强感柔美感,两人造型所体现的肢体表现力,三人造型的层次感,还有四人造型,五人造型的立体感。以及多人造型的舒张性舞台表现力。舞台不是单纯的符号与造型,也不是单一的审美装饰,而是在特定的思想支配下对演出空间的构建和组合,有视幻的营造,有美学的升华,有深刻的哲理内涵,也有高新技术的探索和实践。课上并且学习了男女合

唱怎么排队型,例如对称型,交错型,传统型,大合唱的队形要求,基本原则是中间高四周低的原则,合唱训练时合唱形式可以有按声部划分,轮唱,男女合唱,夹带朗诵等等。

舞蹈学习

我们还学习了民族舞--藏族舞,藏民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这使我对藏族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进行了一些资料上的调查与研究:

藏族舞蹈热巴以铃鼓舞为主,是一种包括弦子、锅庄、踢踏、说唱和杂耍在内的带有综合表演性质的舞蹈艺术。相传为11世纪的流浪僧人米拉热巴所首创,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舞时,男执铜铃,女举手鼓,舞蹈由慢而快,常作“顶鼓翻身”、“躺身蹦子”、“单腿转”等特技表演。从事这种表演的艺人也称为“热巴”。

藏族踢踏舞——最初为宫庭舞。跳舞时,脚穿硬底皮鞋,通过踏出有变化的节奏表达内心的感情。踢踏舞由横笛、扬琴、六弦琴、铜铃,月琴等伴奏,节奏由慢而快,往往在达到最高潮时嘎然而止。弦子舞——藏族称“谐”。流行于四川、云南等省藏族地区及西藏自治区昌都一带。舞时围成圆圈,领舞者边歌边舞,拉着弦子(藏族一种拉弦乐器)伴奏,余者随之,时而向圈内聚拢,时而散开,双手甩动长袖,动作优美,曲调丰富,每个不同的曲调都配以不同的舞蹈。

歌词内容也很丰富。

勒谢——藏族劳动歌舞。在劳动的同时,口中的歌与手中的工具及腿脚有节奏的动作相配合,使劳动成为边歌边舞的形式。在进行铲土、打夯、垛麦等强体力劳动时,勒谢歌具有很强的劳动号子味道。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藏族舞让我们感受到丰收喜悦之情,藏民们憨厚热情的气度,让我们在舞蹈中和他们一同分享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生命的祝福。

通过这学期得声乐课学习,我受益匪浅,对声乐也有一定的了解,也知道了怎样运用所学来演唱歌曲,我最大的收获还是看见了感受到了学习一门艺术,要对这门艺术充满热情,有坚持不懈的韧劲,在这基础上再对它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与探究。

声乐培训心得体会 篇7

昨天下午我们又进行了一场声乐培训,这次我们主要学习了一首歌《马兰谣》。在学习这首歌之前,老师首先带我们一起复习了之前学的知识!气息练习,母音练习,同时又给我们讲了一些理论知识。如何在适当的地方换气,如何让自己的歌声听着更富有感情!以及高声部低声部如何去学习,两个声部又应该怎样结合起来!

学习这首歌的时候,老师把我们分成了两个声部!高音部和低音部!高音部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刚开始老师一句一句教高音部唱简谱,然后又跟着钢琴唱!最后把歌词填充进去跟着唱!低音部相对而言就有点难了,老师一句一句教,教了两遍,然后我们又跟着钢琴唱!学习了好几遍,好像低音部还是不那么令人满意!老师特别有耐心,再来一遍!直到我们找到感觉唱准了,才往里边添加歌词!

这首歌特别好听,对发音技巧的要求也特别高,要不然唱出来的歌都会显得特别生硬,没有感情!所以这首歌的学习,也是让我们去琢磨一些唱歌的技巧!熟能生巧,每一遍的学习,都会让我有不同的收获!

我很喜欢这节课学习的歌曲,对歌曲的喜欢,也让我无形中掌握了声乐学习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唱歌不是那么简简单单,如果仅仅是唱歌,那么你唱出来的仅仅是歌词,别人听到的也仅仅是生硬的词!当你静下心来,去感受歌词里的'人物情感,当你陶醉其中的时候,你就变成了歌曲里的人物,你的感情自然投入其中,别人听到你的歌声,就能够感受到一个故事!你也能将别人带到你的故事里,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歌声有这么大的魔力!也能让你的心灵如此享受!热爱音乐吧,她会让你精神充沛。

声乐培训心得体会 篇8

有幸听了邹老师一个学期的声乐课,感觉受益匪浅。让我这个对音乐知识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也渐渐对音乐入迷了。

犹记得第一节声乐课,邹老师并没有循规蹈矩的给我们讲述乐理知识。而是别具匠心的给我们上了一节社会课学,他幽默风趣的讲风,让大家忍俊不禁,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仅是陶冶情操这么简单,而是我们步入社会的敲门砖,更是我们抓住机遇的利器。还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没有艺术的存在世界将会像一张没有色彩的画纸一样豪无生气。

发声练习

以往的发声练习都是以发mi和a为基础的渐进音阶练习,但是邹老师教给我们的却是si和ha的气声,长si短si,si和ha结合,浅显易懂让人一学就会,很快就入门了。肚子一吸一吸的像小青蛙一样,靠的不是胸腔练习而是肚子横膈膜的丹田之气,把嘴张大,把音发准,经过反复练习让大家掌握这种吸气吐气的方式。其实,好多人唱歌都不是正确的方法,我感觉这样的吸气吐气让我在唱歌时,比较轻松相对以前的胸腔呼吸法,而且,这种放法不费嗓子,完全是气力。老师还让我们多加练习,像走在食堂路上什么的,不要害羞。那堂课我们还唱了原先想唱都不敢唱的青藏高原,有了高音区的小技巧,全班几乎全唱上去了,感觉像做梦一样。大家都很是兴奋,觉得唱歌也是想象中那么难,对自己都充满了信心。发声练习,每天必练的,需要坚持,这样声带才会发挥出来,要不也是前功尽弃。

编舞练习

我们学习了怎么样编舞,现代舞和民族舞。老师让每个人想出一小段舞蹈,然后再结合在一起,稍加修编就有一套舞蹈了。而且效果还相当不错。编舞也是有很多技巧的,舞蹈是有三大特质的:动作、时间、空间,这三点在编舞时都要考虑进去,舞蹈用身体动作,在舞动中使其发生变化,赋予其形式、力量、品质,使其艺术化。编舞时,比较注重节奏,节奏给动作以活力。它构筑在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的基础上。每个动作能够有它自己的节奏,无需音乐的支撑。节奏不一定以小节的形式表现出来,呼吸、激动也有节奏,节奏是运动的脉搏。所以这点很重要。后来老师还让我们进行了小组的编舞并进行表演,有效地调动了同学们表演的兴趣,在规定的时间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小组的协作能力。而后老师对我们所编的舞蹈进行了指导和点评,让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造型练习

出场的造型往往和舞蹈联系在一起,出场出彩的话会让人感觉到眼前一亮,有时会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人造型需要的刚强感柔美感,两人造型所体现的肢体表现力,三人造型的层次感,还有四人造型,五人造型的立体感。以及多人造型的舒张性舞台表现力。舞台不是单纯的符号与造型,也不是单一的审美装饰,而是在特定的思想支配下对演出空间的构建和组合,有视幻的营造,有美学的升华,有深刻的哲理内涵,也有高新技术的探索和实践。课上并且学习了男女合

唱怎么排队型,例如对称型,交错型,传统型,大合唱的队形要求,基本原则是中间高四周低的原则,合唱训练时合唱形式可以有按声部划分,轮唱,男女合唱,夹带朗诵等等。

舞蹈学习

我们还学习了民族舞--藏族舞,藏民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这使我对藏族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进行了一些资料上的调查与研究:

藏族舞蹈热巴以铃鼓舞为主,是一种包括弦子、锅庄、踢踏、说唱和杂耍在内的带有综合表演性质的舞蹈艺术。相传为11世纪的流浪僧人米拉热巴所首创,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舞时,男执铜铃,女举手鼓,舞蹈由慢而快,常作“顶鼓翻身”、“躺身蹦子”、“单腿转”等特技表演。从事这种表演的艺人也称为“热巴”。

藏族踢踏舞——最初为宫庭舞。跳舞时,脚穿硬底皮鞋,通过踏出有变化的节奏表达内心的感情。踢踏舞由横笛、扬琴、六弦琴、铜铃,月琴等伴奏,节奏由慢而快,往往在达到最高潮时嘎然而止。弦子舞——藏族称“谐”。流行于四川、云南等省藏族地区及西藏自治区昌都一带。舞时围成圆圈,领舞者边歌边舞,拉着弦子(藏族一种拉弦乐器)伴奏,余者随之,时而向圈内聚拢,时而散开,双手甩动长袖,动作优美,曲调丰富,每个不同的曲调都配以不同的舞蹈。

歌词内容也很丰富。

勒谢——藏族劳动歌舞。在劳动的同时,口中的歌与手中的工具及腿脚有节奏的动作相配合,使劳动成为边歌边舞的形式。在进行铲土、打夯、垛麦等强体力劳动时,勒谢歌具有很强的劳动号子味道。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藏族舞让我们感受到丰收喜悦之情,藏民们憨厚热情的气度,让我们在舞蹈中和他们一同分享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生命的祝福。

通过这学期得声乐课学习,我受益匪浅,对声乐也有一定的了解,也知道了怎样运用所学来演唱歌曲,我最大的收获还是看见了感受到了学习一门艺术,要对这门艺术充满热情,有坚持不懈的韧劲,在这基础上再对它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与探究。

声乐培训心得体会 篇9

昨天下午我们又进行了一场声乐培训,这次我们主要学习了一首歌《马兰谣》。在学习这首歌之前,老师首先带我们一起复习了之前学的知识!气息练习,母音练习,同时又给我们讲了一些理论知识。如何在适当的地方换气,如何让自己的歌声听着更富有感情!以及高声部低声部如何去学习,两个声部又应该怎样结合起来!

学习这首歌的时候,老师把我们分成了两个声部!高音部和低音部!高音部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刚开始老师一句一句教高音部唱简谱,然后又跟着钢琴唱!最后把歌词填充进去跟着唱!低音部相对而言就有点难了,老师一句一句教,教了两遍,然后我们又跟着钢琴唱!学习了好几遍,好像低音部还是不那么令人满意!老师特别有耐心,再来一遍!直到我们找到感觉唱准了,才往里边添加歌词!

这首歌特别好听,对发音技巧的要求也特别高,要不然唱出来的歌都会显得特别生硬,没有感情!所以这首歌的学习,也是让我们去琢磨一些唱歌的.技巧!熟能生巧,每一遍的学习,都会让我有不同的收获!

我很喜欢这节课学习的歌曲,对歌曲的喜欢,也让我无形中掌握了声乐学习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唱歌不是那么简简单单,如果仅仅是唱歌,那么你唱出来的仅仅是歌词,别人听到的也仅仅是生硬的词!当你静下心来,去感受歌词里的人物情感,当你陶醉其中的时候,你就变成了歌曲里的人物,你的感情自然投入其中,别人听到你的歌声,就能够感受到一个故事!你也能将别人带到你的故事里,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歌声有这么大的魔力!也能让你的心灵如此享受!热爱音乐吧,她会让你精神充沛。

声乐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唱歌是人的一种本能活动,越自然越好,我感觉最好的声音是在自然中歌唱,歌唱的方法与习惯,也应当依赖于身体的自然动作,歌唱也应该是全身的歌唱,并不是某个部位的歌唱。

一、好的声音需要有正确的呼吸来支持

很多歌唱者总感觉吸不进去气或者吸得太满,或者一吸把整个身体都吸僵了,造成气息不流动。我感觉吸气没有那么困难?,每一个身体正常的人都会有良好的呼吸。如果,你观察婴儿或者当你躺在床上睡觉时那种自然的呼吸,你会觉得那是最好的呼吸方式。把这种呼吸加上强有力的腹部肌肉加以帮助,就得到了深而富有弹性呼吸。婴儿本能和躺在床上自然的呼吸,到后来会出现不自然的改变,主要是我们人为的各种因素所导致,变成了不那么深而满的上胸来呼吸。不要把气息当成一个很难的问题,当你唱歌时感觉气不够用了,由于本能的反应,一放松就吸进气了。

依靠气息是对的,用气吸是不准确的,我认为要与自然呼吸相一致而且唱歌时不需要用太多的气息,一定要寻找一种用极小的气息置放声音的方法。所有气短的人都是用气过多的人,而且唱歌时看起来还很累,声音出来也是苍白无力的。凡是懂得唱歌的人,都只会用少量的气息,但却能获得很好的声音。

二、打开喉咙的关键

喉咙是声音发出的必经之路,如果开的不够大还企图发出一个丰满又圆晕的声音是不可能的。同时,喉咙又是气息呼出呼进之处,如果紧闭着,声音就会去寻找另外的出路,要不就会闷在里面。我们不应该认为嘴张大了喉咙也会同样打开,有时候看起来你外口张得很大,其实内口没打开,你把它张僵了,而且下巴也被弄僵了。歌唱时要感觉好像别人一拳把你的下巴打脱臼一样或者感觉唱歌时没了下巴。一位优秀的歌唱家,只需依靠呼吸的一点力度,而不需要人察觉到张大着嘴,喉咙就很自然的打开了。打开喉咙的同时面部表情必须松弛,嘴的两边也必须松开,同时使下巴自然的放松。我认为喉咙的打开很简单,就是一吸气就张开了,然后就顺着开始唱,一直保持着这种状态,它就一直张开着,用了这种方法,你说话也可以,唱歌从头唱到尾都行,只要你里面的状态保持不动。

三、拥有好的说话方式是学好声乐必不可缺少的条件

我们应该把说话作为歌唱的基本前提,拥有一种好的说话方式,我感觉也是学好声乐必可缺少的条件。我去上海学习时,老师就说我的说话方式不好,方言太重,直接影响到我的唱歌。在那时,我才意识到说话方式也会影响到歌唱,我劝大家一定要改掉不好的说话习惯,好的说话方式是学好声乐的前提。

说话和歌唱是两种形式的声音,它们虽然不一样,但两个的感觉却一样,它们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忽略其中之一就意味着废去了另一个正确的发声和优点。语言的'纯正,是正确歌唱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歌唱总是保持着说话语言的特点,不论它是悦耳的还是刺耳的。要建立用一种语言作为训练嗓子的方法,“意大利语言是最有旋律性和最适合歌唱的,由于意大利文具有丰富的元音,他是最好唱的语言,或者说对初学者更为有利。意大利文由于具有丰富的元音,无疑要比富于辅音的德文,或别国语言好唱得多,发生结构和发声器官在意大利语中,很少有大的变

动。”无数的元音保证歌唱者方便的连接到声音上去。所以,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把五个元音发纯正,这是最基本的,辅音只是一带而过,元音是最最重要的。

四、自然音区的音在整个歌唱中的作用

自然音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每个音都是有声带用最低限的张力和最少量的呼吸产生的。它是最容易而且不费力气轻松能唱出来的。

大部分学生高音唱不好,我感觉都是自然声区没有唱好、没有唱对,在自然声区唱歌就用很大的力气,以至到高声区用更大的力气,“造成发声器官越拉紧、越收缩,他们的腔体空间就越小,从而发出的音量也就更小;越是用大量过分压缩的气息;音高就越不准确,而且原来的音质也会越少、越不自然。”大家如果细心听卡鲁索的唱片了,你就根本听不出有什么音区的变化,他唱的高音我们听起来一点也不觉得它像高音,好像和自然声区一样而且一点也不费力,很轻松;其实就是和自然声区的感觉一样,前提是自然声区必须非常轻松的唱对。大家也可能练过,当你唱高音不舒服的时候,老师会让你先唱一个低八度的音,然后用这个音的感觉再唱高音,这样就能唱好。可见自然声区是多么的重要,我希望大家都能对自然声区有个新的认识,多唱自然声区,多想自然声区,不要急着唱高音,自然声区唱好高音随之就有了,这也就是水到渠成。

声乐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声乐艺术是一门集艺术性、知识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特殊科学,是人身自己制造“乐器”的过程,绝大多数问题是看不见摸不着抽象不易理解的,只能说一个梗概和一般原则,更具体的是需要听觉来完成的。因此,声乐教师的听觉好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经验的教师会借助自身敏锐的听觉去准确地判别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错误发声和演唱作出相应的调整。

假如教师的耳朵不灵,辨别不清,就不知道方法往哪里用,甚至可能引导到错的方向上去。因此,好的教师不仅要有好的听觉还要有辨别声音的正误能力。

“好的教师的优势主要在于耳朵的精确分辨力和请醒的的头脑。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始终要贯穿者审美上和技术上的比较、鉴别能力的提高。

没有这种能力,学生的练习就会盲目的。没有这种能力的建立和提高,学生能力培养的进步无从谈起,即使在教师的把持下当时有了改变,事后还是茫然无边,好的方法荡然无存”。

声乐教学是歌唱艺术的教学,学生是通过教师的歌声来达到对声音的直接感官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声音理念。优秀的声乐教师通过范唱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直接感受教师的歌唱方法、语言、速度和力度变化,同时,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因此,范唱可以称之谓是最传统与最古老、最普遍的教学方法。舞蹈《千手观音》的艺术魅力,不知使多少观众魂牵梦绕,一群两耳失聪的残疾少女,飞舞着灵动婀娜的身姿,舞步精准,千万观众情不自禁为之感动!殊不知,这就是教师邰丽华示范教学最好的典范。

二、高师声乐教学能力培养的多方位辅助环节

从以往的旧模式“教会学生会唱歌”转变为“学生会教唱歌”的新模式,这是新时期新形式下的新要求。“会教”与“会唱”之间既有密切的关联又有很大的区别。

“会唱”只需了解声乐的发声技巧,逐步树立正确的歌唱状态,不断的发现自我,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歌唱。“会教”则需要在这些基础上,

把歌唱的内在感受,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形象比喻丰富自己的联想,从而树立正确的发声状态。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懂得发现自己的学生在发声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应采取何种的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会唱”与“会教”的本质区别。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老师曾说“不要把发声的结果当做手段来运用。”事实上,在现行的声乐教学中,还是有许多教师拿结果当手段来训练学生,而不注重过程的讲解,

其结果是可想而知了。那么在“会唱”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学生的“会教”的能力。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人声之不同各如其面,歌唱的方法也就带有个别性,歌唱的目的是相同的,但采取的手段可以是不同的,“正如‘如果两种不同的方法都能取得成果,它们之间就必定会有一些有价值的共同之点。’(巴尔则诺麦夫)‘只能得出这样的一条训练原则,那就是当我们朝着同样目标前进的时候,

我们走的是哪一条路并不重要的。不论用的是什么方法,只要是和我们声音训练的总目的不相矛盾的,都是好的方法。’(莫威)‘有多少歌唱者,就有多少种歌唱方法。’”(卡鲁索)。从以上声乐大师们的言语中得出,每个歌唱者和声乐教育者都有自己的歌唱经验和体会,那么,每个教师也应该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因此,从入校之日起,就要求学生养成爱听课的好习惯。

在听课的过程中,对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经验、教学心得都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领会声乐中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事物,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及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来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较好的基础。在听课的过程中,又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为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作好铺垫。学生通过这种听课方式,会获得许多教学经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时,通过听课还能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由于声乐存在共性与个性的事物,共性的知识可以采用大课的授课方式,避免知识的重复讲解及资源的浪费。个性是针对学生的嗓音不同,加以正确的引导,形成自身独特的演唱个性,即要有自己的演唱风格。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对于嗓音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采用个别课的授课方式,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声乐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大众物质水平不断提升,音乐特长的培养受到社会及多数家庭的重视和关注。对初中音乐特长生来说,学习声乐不单单是学唱几首歌曲而已,声乐老师承担着学生声乐启蒙的任务,为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引路者。如何针对音乐特长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声乐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尤为重要。文中从开展声乐教学的方法入手,介绍培养声乐教学情感的方法。

一、声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现阶段,多数学生并未科学认识所学的声乐知识,时常出现一味追求声音高度的情况简单认为能唱高音即可达到相应的演唱水平,从而忽略情感表达对学习声乐发挥的作用。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一系列围绕情的方法,可以说是略有成效。

(一)激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无法对声乐教学保持长久的兴趣,会面无表情、声音无力的演唱,且容易出现见异思迁的情况,声乐学习上难以长进。因此可知,引发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目前,多数学生均存在严重的追星热,对自己熟悉的、喜爱的歌唱家、歌手非常感兴趣,教学老师可借助媒体、电教等方法了解艺术家们追求艺术的艰辛及获取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愿望。

(二)点评教学法

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著名歌唱家的作品及声乐教育家教学录像,指导学生从欣赏的角度分析、研究作用,从演唱技能、方法、情感等层面感染学生,提升学生对声乐演唱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日后的学习指明方向。起初学习声乐时,老师可采用直观的电化教具让学生感受声乐课程,随之由老师开展恰当的点评,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初步印象,激发学生对声乐课的兴趣。针对学生学生声乐中存在的问题,让其观看某些教育家的教学录像,使用对比法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随后教师开展点评和指导,让学生弄清楚自己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有效进行解决。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借助手势、眼神等辅助手段表现自身的情感,确保演唱的内容更富有魅力。

二、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策略

声乐和情感是歌唱中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歌唱技能和情感是歌唱的整体,二者密不可分。因此,对初中音乐特长生开展教学时,必须加强整体训练,促使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融为一体,锻炼学生养成心灵歌唱的好习惯。

(一)发声教学中融入情感表达

多数声乐教学者在指导学生开展发声练习时,对气息、共鸣、咬字吐字等环节的训练过于机械化。因此,声乐教学中可使用以声带情的方法展开训练,从而满足声音技巧训练的要求。例如:开展连音训练时,多数学生会出现发生不连贯的情况,这时,教师采用恰当的语言进行阴道,将每个音节比喻为粒粒珍珠,声音犹如采用一条线将珍珠串起来,如果这条线断开,珍珠就会全部洒落。这种比喻极为简单且形象,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连音发生技巧,从而完美地表达出来。进行发声练习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学生一同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想象自己想要表达的意境和画面,确保发声练习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歌曲教学中融入真实情感

声乐教学中的歌曲作品有深、浅、难、易之分,歌唱教学效果几乎展现在歌曲曲目演唱中。日常教学时,声乐老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依据学生不同的条件、特点选择恰当的歌曲。首先,不要挑选难度过大的曲目,导致歌曲演唱力不从心,无法驾驭或难以施展所学声乐教学技巧,更谈不上情感表达。其次,要准确认识一首歌曲演唱的效果不单单以歌曲大小难易判定,哪怕是一首非常简单的曲目,只要学生长的细腻、完整,能够让听者产生共鸣,就表明达到演唱的艺术要求。同时,要依据不同风格的作品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让学生掌握各个民族不同的风格、技巧,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三)深入理解作品表达的感情

开展声乐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入了解每一部作品的内涵,掌握作品的处理方法,理解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成为开展声乐教学必不可少的部门。一首歌曲的长短,均凝聚着作曲者强烈的情感,歌唱者要充分挖掘并体会所表达的情感。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深度,对表达作品情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实施声乐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正确分析作品、理解及处理作品,让自身的情感融入音乐作品中,采用放松且充满激情的状态进入演唱意境,从而完美表达作品的真实感情。

总之,声乐教学是一项难以阐述的复杂工程,声乐教学并无固定的教学模式,必须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声乐教学要求老师在学习前人优秀经验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恰当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声乐中放飞自身情感用心体会音乐的内涵,将每一次演唱音当作自身情感的表达。

声乐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唱歌是人的一种本能活动,越自然越好,我感觉最好的声音是在自然中歌唱,歌唱的方法与习惯,也应当依赖于身体的自然动作,歌唱也应该是全身的歌唱,并不是某个部位的歌唱。

一、好的声音需要有正确的呼吸来支持

很多歌唱者总感觉吸不进去气或者吸得太满,或者一吸把整个身体都吸僵了,造成气息不流动。我感觉吸气没有那么困难?,每一个身体正常的人都会有良好的呼吸。如果,你观察婴儿或者当你躺在床上睡觉时那种自然的呼吸,你会觉得那是最好的呼吸方式。把这种呼吸加上强有力的腹部肌肉加以帮助,就得到了深而富有弹性呼吸。婴儿本能和躺在床上自然的呼吸,到后来会出现不自然的改变,主要是我们人为的各种因素所导致,变成了不那么深而满的上胸来呼吸。不要把气息当成一个很难的问题,当你唱歌时感觉气不够用了,由于本能的反应,一放松就吸进气了。

依靠气息是对的,用气吸是不准确的,我认为要与自然呼吸相一致而且唱歌时不需要用太多的气息,一定要寻找一种用极小的气息置放声音的方法。所有气短的人都是用气过多的人,而且唱歌时看起来还很累,声音出来也是苍白无力的。凡是懂得唱歌的人,都只会用少量的气息,但却能获得很好的声音。

二、打开喉咙的关键

喉咙是声音发出的必经之路,如果开的不够大还企图发出一个丰满又圆晕的声音是不可能的。同时,喉咙又是气息呼出呼进之处,如果紧闭着,声音就会去寻找另外的出路,要不就会闷在里面。我们不应该认为嘴张大了喉咙也会同样打开,有时候看起来你外口张得很大,其实内口没打开,你把它张僵了,而且下巴也被弄僵了。歌唱时要感觉好像别人一拳把你的下巴打脱臼一样或者感觉唱歌时没了下巴。一位优秀的歌唱家,只需依靠呼吸的一点力度,而不需要人察觉到张大着嘴,喉咙就很自然的打开了。打开喉咙的同时面部表情必须松弛,嘴的两边也必须松开,同时使下巴自然的放松。我认为喉咙的打开很简单,就是一吸气就张开了,然后就顺着开始唱,一直保持着这种状态,它就一直张开着,用了这种方法,你说话也可以,唱歌从头唱到尾都行,只要你里面的状态保持不动。

三、拥有好的说话方式是学好声乐必不可缺少的条件

我们应该把说话作为歌唱的基本前提,拥有一种好的说话方式,我感觉也是学好声乐必可缺少的条件。我去上海学习时,老师就说我的说话方式不好,方言太重,直接影响到我的唱歌。在那时,我才意识到说话方式也会影响到歌唱,我劝大家一定要改掉不好的说话习惯,好的说话方式是学好声乐的前提。

说话和歌唱是两种形式的声音,它们虽然不一样,但两个的感觉却一样,它们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忽略其中之一就意味着废去了另一个正确的发声和优点。语言的纯正,是正确歌唱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歌唱总是保持着说话语言的特点,不论它是悦耳的还是刺耳的。要建立用一种语言作为训练嗓子的方法,“意大利语言是最有旋律性和最适合歌唱的,由于意大利文具有丰富的元音,他是最好唱的语言,或者说对初学者更为有利。意大利文由于具有丰富的元音,无疑要比富于辅音的德文,或别国语言好唱得多,发生结构和发声器官在意大利语中,很少有大的变

动。”无数的元音保证歌唱者方便的连接到声音上去。所以,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把五个元音发纯正,这是最基本的,辅音只是一带而过,元音是最最重要的。

四、自然音区的音在整个歌唱中的作用

自然音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每个音都是有声带用最低限的张力和最少量的呼吸产生的。它是最容易而且不费力气轻松能唱出来的。

大部分学生高音唱不好,我感觉都是自然声区没有唱好、没有唱对,在自然声区唱歌就用很大的力气,以至到高声区用更大的力气,“造成发声器官越拉紧、越收缩,他们的腔体空间就越小,从而发出的音量也就更小;越是用大量过分压缩的气息;音高就越不准确,而且原来的音质也会越少、越不自然。”大家如果细心听卡鲁索的唱片了,你就根本听不出有什么音区的变化,他唱的高音我们听起来一点也不觉得它像高音,好像和自然声区一样而且一点也不费力,很轻松;其实就是和自然声区的感觉一样,前提是自然声区必须非常轻松的唱对。大家也可能练过,当你唱高音不舒服的时候,老师会让你先唱一个低八度的音,然后用这个音的感觉再唱高音,这样就能唱好。可见自然声区是多么的重要,我希望大家都能对自然声区有个新的认识,多唱自然声区,多想自然声区,不要急着唱高音,自然声区唱好高音随之就有了,这也就是水到渠成。

声乐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在秦赢老师对我们教师声乐的培训中,让我受益匪浅。学习声乐懂得在唱歌中声乐技术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在培训期间我懂得了声音的艺术、正确的唱歌的姿势、歌唱的呼吸等等。

我深深的体会到声乐艺术很要时间来打磨。它不但要有兴趣、要有科学的发声方法、要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还要求你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综合素质,甚至具备内敛和张扬的性格。我越发觉得,声乐就像是登山,登得越高越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巨大而持久的耐心。但到具体合声时或唱歌时,总会出现一些气息不知如何用,喉咙不知道如何打开,歌唱不自然等现象。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困难,但我一直在稳稳地迈着每一个脚步,并且依然享受着整个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这其中一定和秦老师出色的教学是分不开的`。

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歌唱时无论自己心情如何,在歌唱的那一刻也要努力做到“微笑”的心态,这是作为一个歌唱者始终应该做到的第一件事。秦老师耐心的指导让我的专业技能和音乐素养都有了进步,更重要的是,我学会如何去学习了。很感谢秦老师,通过培训让我更加深入的触摸到了声乐,让我的生活变得比以前更加丰富多彩,并找到唱歌时的自信,坚信自己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好每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