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体会 篇1
人生童年有几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沃土,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就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和一颗童心,要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通过学习指南,我有以下下体会:
1、营造温暖、轻松的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在班上有些孩子比较内向,不愿与别人交流,我们应该以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幼儿,发现幼儿的优点,将他放大化,鼓励幼儿多与别人交流。
2、则样对待犯错误的孩子。
孩子由于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不管什么东西都想摸。所以经常犯错误,《指南》给我们的建议是: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历声斥责,更不能打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3、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注重个体差异。
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全班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注重个体差异,不能横向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不准用“像不像”、“好不好”等评价幼儿的作品,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独创性。
4、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
《指南》关注幼儿学习的可发展性。如果我们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忽略了孩子的自控力、关爱他人、乐群于人、积极乐观、独立自理、兴趣好奇心、积极认知风格、积极学习态度和谨慎行为风格等持续发展品格的培养。那么这种幼儿教育就好有缺陷的。现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确了幼儿教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
通过对《指南》的学习,我进一步了解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体会 篇2
仔细翻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让我知道了此《指南》是去年十月份才颁布的,是历经六年的研究,有了讨论稿后再定稿,是在“遍及全球”的项目背景下制定颁布的,它对我们幼教有一定的方向性指导,有一定的质量要求,是指导性的文件。《指南》的构造内容很独特、细致,里面有《指南》说明、领域、子领域、目标、各年龄段典型表现、教育建议。
一直以来,我们根据《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试行)》制定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让我体会到《纲要》是多么贴近幼儿,从《纲要》中我懂得了幼儿每个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适合他们的教育活动、生活活动……而今天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内容和张老师的精彩的解读让我重新认识幼儿教育的灵活化。
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让我知道了原来教育是时时存在的,它根据幼儿的特点提出了很多更细致的方面,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做到更细致、更全面。在一开始我都不明白《纲要》已经很全面了,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做什么的呢?它有什么意义吗?哦,原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纲要》是两个独立、平行的文件,一个是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个是课程指南。两个文件在重要的价值观方面是一致的。但两个文件的对象、层次、内容以及功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两者共同促进我国幼儿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制定能有助于我们教师与家长澄清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期望,在教育实践中更全面了解儿童,因而,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纲要》精神。
在我看来,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年龄特点制定不同的活动就能对他们的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帮助,看来我所想的'这些还是比较片面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提到的种种都对我接下来的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原先只以为幼儿教育之结合《纲要》就能很完美了。其实《指南》中的引领才是我们以后工作的方向。
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根据《指南》在实施教育要在一日活动、游戏和区域活动、集体活动中进行,特别是晨谈和区域游戏的结合,整个活动中教师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观察者;《刚要》中有执行教育计划的过程是教师的再创造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而《指南》中提到的是成人是幼儿学习的积极的支持者,这里的成人不只是老师,还有家长;观察的教育技能对我们的幼儿教师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挑战(观察幼儿,根据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调整及时的促进该幼儿发展的策略);《指南》不是一个“量表”;真正的理解了什么是学习(不是狭义的学习,而是广义的学习);《指南》中的目标不是标准而是引导幼儿学习发展的目标导向,更不是结果;真正的让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去快乐的学习与发展;真正要培养的是孩子的良好的学习品质,因为它会陪伴人的一生。
时在《指南》当下,是它引领着我,了解《指南》让我感觉《指南》就像指南针一样让我有了方向,让我更加的明白幼儿教育需要更深的挖掘,不能只停留在某一处,我们不能只根据《纲要》来指定我们的工作,《纲要》虽然比较全面,但也不能完全的停留在这里,我们需要是更多的学习,完善自身的理论和实际,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细致性把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做的更好,为我们z幼儿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最大的感触就是,既适用于幼儿园教师,也适用于广大家长,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指南》的建议非常清晰、具体、有指向性,可以让老师和家长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更加科学的实施保育和教育。下面我谈谈学习的一些体会:
幼儿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充分阐述了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幼儿的学习发展目标,强调幼儿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的内容要从幼儿经验、兴趣出发,关注个体发展差异,不能一刀切地评价孩子的发展等等内容。此部指南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与《纲要》里面的五大领域发展目标相比,提出了更详细、更具体的目标。每个领域分为子领域、目标、子目标,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学什么,达到什么发展水平、老师怎么教提出了要求。后面还提出教育建议,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这对于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指南》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对于我们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
《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培养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教师要对幼儿的发展目标有个清晰的认识,《指南》的学习,对我们老师的教育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关注幼儿的健康,根据教育目标创设适合幼儿身体发展的游戏,让孩子体格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再次,关心幼儿,热爱幼儿,平等对待和尊重幼儿。因为爱是让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最基本的前提和需要。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广泛、具有适合个体发展的机会,积极鼓励幼儿操作、探索和与人友好交往,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学习了《指南》,老师可以帮助家长了解育儿知识,让家长认识孩子发展的规律,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该学什么,怎样做才是适合孩子发展的,也让家长意识到“小学化教学”“强迫孩子上兴趣班、特长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更新家长育儿理念,共同树立科学教育孩子的思想,家长也能充分理解和支持老师,家园配合教育,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得到科学的发展。
有了《指南》,接下来我会更深入学习,以专业的知识、灵活的反应,掌握更多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成标尺去测量幼儿,伤害幼儿,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学习了指南后我觉得在教育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二、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三、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有了《指南》,接下来我会更深入学习,以专业的知识、灵活的反应,掌握更多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成标尺去测量幼儿,伤害幼儿,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学习3一6岁幼儿发展指南心得体会教师3
随着教育观日益深入人心,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与配合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家庭教育对幼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自身言行的影响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力量;家长之间、家园之间的互动对于幼儿园管理及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全是大人,因此,他们接触的环境其实是一个成人的环境,而幼儿园的环境与家庭环境及教育毕竟不同,在这中间家长和老师就承担了桥梁作用。
《指南》的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教育幼儿的具体办法,对成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为了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应关注幼儿的活动和表现,善于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多给予肯定和表扬,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简单比较。尽量放手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们做错了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们因害怕惩罚而说谎。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在“语言”部分,《指南》建议成年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如: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同时建议成年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如:结合情景提醒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要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提醒幼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如不大声喧哗。
《指南》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我所教育的每个年龄段幼儿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而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资源。对于我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
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体会 篇4
11月14日我有幸在扬中市外国语小学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老师的讲座,讲座的内容是诠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感受颇深。听后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如何看待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当我坐在报告厅里听到李老师讲的时候,唯一的体会就是:现如今我们的孩子是怎么学习的?我们以前的观念是集体教学,幼儿坐着听,教师主讲,填充知识给幼儿。以前的学习局限于学业学习,而孩子的学习方式主要不是通过书本、通过记忆大量抽象的符号来学习,而是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去模仿、感知、探究,“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地建构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游戏、生活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幼儿自己的生活是其学习的最重要的途径。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而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创设与幼儿的生活有关系的环境,以幼儿为本,通过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的自主学习,教师的细心、耐心的观察,从而来帮助幼儿完成他的学习,最终让孩子能够在学习生活知识的基础上也学习了系统的学业知识,得以全面发展。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体现在哪里?
幼儿园教育的深入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是了解幼儿、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习和发展。我们的观念里的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是了解幼儿的知识与能力、科学保教的知识与能力等。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指南》能够帮助教师比较全面地、系统地把握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内涵,掌握各领域要素,从而全面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不是说一个幼儿园教师会上一节课她就是一名优秀的教师,现今的幼儿园教师:一要学会观察和了解幼儿,每天去观察、了解幼儿自身的已有的经验,设计好一日活动;二是有效地融入一日生活中来实施各领域内容,例如通过集体教学活动、活动区游戏等来有效地实施。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全面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不仅为幼儿上小学做好准备,更要着眼于他们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让《指南》成真正成为幼儿的福音。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以幼儿为本,注重其能力的培养,求真务实,从而更有效的推进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
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体会 篇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从事幼教工作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体现着国家的一直重视幼儿教育,也为指导所有幼儿的健康成长指引着方向。让从事幼教的我们更加的领会了《指南》的精神。《指南》和《纲要》相结合,都分为5个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在每个领域中又细化,从三个年龄阶段进行划分,随后还有“教育建议”。
每个年龄段的目标明确,主要的价值取向清晰。所有领域的目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该领域特有的价值,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教育建议“主要可分两大点,一是点明该领域的教和学的特点。因为各领域的知识性质不同,幼儿的学习方式与会随之变化,教师必须根据这些特点来设计教学,以提高教育学的效果。二是点明该领域特别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
看了语言领域的第一点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这样也较好地养成了他们的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的语气,总是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特别是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就能理解。这样操作,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也能爱说、会说。
再比如在表现与创造中,《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议是: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这样的教育建议就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孩子有创造的信心与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从事幼教行业,我们就应该热爱幼教事业,对教育充满热情与兴趣,对幼儿充满爱心。《指南》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几年幼儿教育的方向,是我们良好的工作伴侣和助手。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入了解、领会其内涵,并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化理论为行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体会 篇6
近日,我聆听了来自深圳市教科院教研员刘华教授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讲座,经过刘老师的详细介绍我们了解到《指南》的最终形成是来之不易的,需要我们的珍惜,更是我们幼儿教师们的“指路明灯”。通过学习《指南》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体会到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指南》的实施能够让幼儿真正像幼儿那样学习与发展,从小学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也感受到我们作为幼儿教师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们应该踏踏实实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用自己的热心去培养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我们要为他们的一生打好基础。
聆听了刘教授关于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讲座后,我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总结了以下体会:
《指南》是一本师幼家长共用的.“指路明灯”。它的目的和意义是从保护儿童权利出发,强调教育平等,帮助所有的儿童科学全面地做好入学的准备。为幼儿园教育提供细致的专业参考,提高了幼儿教育的教学水平,提高幼儿园教育机构的质量,也为幼儿园家长理清儿童成长的基本参照,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指导并约束成人教育行为,增进全社会对儿童发展的准备认识,并深入贯彻落实。《幼儿教育纲要》,是儿童幸福成长的福音——《指南》的实施能够让幼儿真正像幼儿那样学习与发展,从小学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享受人生唯一的独特的幼儿期,从成人功利主义的教育中解放出来,快乐地游戏,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在刘教授的讲解中,我们还观看了视频——“老师如何组织晨间谈话”。晨谈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一个过渡性较强的环节,具有特殊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能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并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能帮助幼儿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所以“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首要问题是避免“跑题”现象。谈话往往有中心话题,参与谈话者在这个范围内交流,这是谈话的最基本的思路及其方法。三岁以后的幼儿,自我中心语言逐渐减少,社会性语言逐步增加,但是他们仍然需要通过学习来摆脱谈话“天马行空”的状况。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我们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工作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让我们更快更好的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体会 篇7
一直以来,我们认真学习着《纲要》内容精神,这让我们对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等有了深刻清楚的认识。为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41号),帮助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全面提高科学保教水平,教育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随着《指南》出台,我们将更认真专注与学习国家教育局颁布的《3—6岁幼儿发展指南》,因为《指南》的建议非常清晰、具体、有指向性;它是在《纲要》的基础上,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要求按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细化,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的需要,纠正小学化、超前的教育问题。指导家长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的需要,对家长的科学育儿具有指导性作用。满足幼儿生活、学习、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它更符合现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更有义务和责任来认真地学习并根据《指南》与家长配合进行因材施教,因此,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我们每个幼儿园老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组织我们每位老师认真学习,除了全园教师的共同学习以外,我们在平时的教研组活动中,也会以小组学习和自学的形式,深入学习《指南》。在认真的学习过后,我觉得它对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很实用,对教师的工作也很有指导作用,能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范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细细品味后是深深的思索。
通过学习《指南》使我再次明确教师的本职是:热爱幼教事业,对教育充满热情与兴趣,对幼儿充满爱心。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细心,耐心,要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另外我也明白到生活中其实处处有教育,只是在于我是否能发现,一旦发现,随机教育很重要,但是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灵活地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更具体、更生动地了解。只要我对幼儿用心了,我就能做得很好。
《指南》像是一位经验老道的学者,不但将幼儿生活与学习上的活动锁定在自主能力的发展上,还根据不同的领域给出了有效的引导方法,“鼓励”、“支持”、“和幼儿一起”这样的字眼随页都可看到,让一件件学习中的小事都变得瞬间灵动了起来,幼儿的思惟需要发散,教师的教育也需要发散,《指南》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无穷可能性。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来认真地学习并根据《指南》与家长配合,共同树立对幼儿期望值正确的思想,以身作则,摆正教育重心,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充分的调动了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另外,我对《指南》中原则里的一点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进行了深入学习、思考;说起“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在《纲要》中也是指出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她们多方面的需要,使她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从这一理念中可以看出《纲要》已将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成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在《指南》中,也再一次提到了这一点,讲述了该如何创设丰富的幼儿教育环境;那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在各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们能够自觉地从保护环境的角度修正自己的行为。这一过程中渗透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种方式可以潜移默化地深入幼儿内心世界,正是“润物细无声”,实践中我们在课程、游戏、日常生活中渗透一些环境教育内容。对幼儿来说,也许这个方式更容易接受。
我们在制订各学科计划时,要把有关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有关科目中。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灵活地对幼儿渗透环境教育。如在音乐活动教学歌曲《春天来了》时,让幼儿充分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幼儿热爱绿色,保护绿色的情感;在欣赏歌曲《小青蛙,你唱吧》时,对幼儿渗透了小青蛙捉害虫功劳大的教育,激发幼儿保护有益动物的愿望,引导幼儿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给人舒适,悦耳动听的感受;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画出《大森林》、《海底世界》、《亲亲大自然》等童趣溢然的画面。在美术活动与手工制作时,提醒幼儿纸张双面利用,并与幼儿一起回收废纸。在体育游戏“种小树”中,让幼儿了解树的作用,激发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愿望。只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持之以恒地在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就会使幼儿受益匪浅。
二、从幼儿兴趣、经验出发,创设育人环境。
1 、创设有主题特色性的主题墙。
我们注重创设活动室的育人环境,对室内装饰提出了严格要求。教室环境中最重要的是主题墙的布置,在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布置零散,内容不贴近幼儿生活。如果不加以归纳、整理,整个活动的流程便显得不太清晰,这样不但不便于家长了解整个活动的开展,难以实现家园互动,也不利于教师在结束主题时做资料的整理,失去了教学反思的依据,幼儿对主题墙的感兴趣的时间也不会保留很长,更不会去探索、讨论。于是我们在设计主题墙时,要坚持以鲜明的格调,有整体的布局,并与主题相结合,将主题内容呈现出来,构筑新知识。如:在“春天”这一主题中,所制作的背景是幼儿常见的蓝天、洁白的云、画面的手工制作也是幼儿熟悉的小花、小草、小燕子、柳树等。当幼儿看到这主题时,结合自己以往已有的经验,不用老师多说,也就大致了解“春天”的含义了。当然内容一层不变也是不行的,在难度上要随主题的更进也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样的主题,增加难度,采用了以感官为依据划分单元主题的方法。设置了“春天”——我《看到……》、《听到……》、《尝到……》、《感觉到……》几个板块的内容,并分别用眼睛、嘴巴等最直观的图案来设置单元小标题,将这些全部张贴在主题墙上,让幼儿与“它们”对话,这样对春天的认识形象的升华了。
2、创设以人为本的活动区。
《幼儿发展指南》指出:“注重幼儿实践活动,组织教育活动应根据不同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这些原则都强调了幼儿实践活动。因此开设活动区是非常重要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区有利于幼儿个体充分发展,幼儿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及能力水平自选活动,在这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中,幼儿不受约束,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
由于活动区多数是自选活动,所以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或活动特点设置,突出自己鲜明的特色。选择材料也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能力、生活经验而定。如:科学发现区里,铁块与木块的数量形成对比,直观形象,适宜小班幼儿;磁铁为什么会吸铁的东西?不能吸木制的东西?了解磁铁有正负极之说,适宜大班幼儿。还可以让幼儿自己收集各种材料,如:瓶子、珠子、图片、树叶、纽扣、纸盒等等,孩子们不厌其烦的主动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小东西,在孩子们眼中,它们无一不是宝贝,通过创意和遐想就会变化无穷,把活动区装点得富有童趣,充满了艺术气息。孩子们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每天做做玩玩,活动区变成了孩子们的创造乐园,独特的作品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当然,环境要跟着幼儿的需要而变化,根据主题的需要而变化。因此要经常更换材料、更换活动区、更换活动形式。
3 、创设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展示台。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历程。那怎么样让环境真正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发挥作用呢?怎样来体现呢?我想墙壁的空间是最好的展示台。
活动后的延伸活动,往往是最容易忽略的,有时老师甚至是一语带过,其实在延伸活动中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孩子们掌握知识的程度。这时给幼儿创设一个知识展示台,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将活动中学到的本领一一呈现,根据孩子能力的不同,创设不同的学习平台。我们还可以把孩子们的绘画,语言(幼儿口述,家长记录)表达的所见、所闻、所想张贴在墙面上,既填补了墙面的空白,也反映了不同阶段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幼儿的作用。把发生在家里和身边的故事带到教室,并在墙壁上展示出来,这肯定就是孩子们的兴奋点,在这里有他们喜欢讨论的话题,有他们爱玩的东西,有他们爱吃的东西……真正把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展现出来了。如:大班主题活动“兵器”,这是比较抽象的主题。我们通过家长,收集到了好多玩具枪和图片,还有一个个动听的小故事。我们将这些实物都钉在墙上,将图片张贴出来,把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完成的图画、故事连环画等作品都在墙壁上展示出来,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不停的说着,每天早上来园时、下课时这墙壁下面总是围绕着很多的孩子。我们还利用走廊空白处进行年段幼儿集体布置,如:在走廊上布置幼儿的绘画作品,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手工展示。这些布置既美化了环境,同时也是孩子们和老师的成果展示。
三、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
以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一般都是成人为幼儿提供,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参与到环境布置中去,结果影响了幼儿的思维和创造的发挥。我认为教师不仅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更重要的是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环境。而要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决不可仅仅是教师创设出环境,把幼儿摆进去,因此,教师要注重为幼儿提供获取新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绝好机会,这样可以使幼儿对自己亲手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满足感。从而更加爱护珍惜环境,成就感又得到鼓励,而不再一味担心幼儿损坏我们的布置了。我们首先降低了墙面布置的高度,在幼儿伸手可及的区域进行布置,再为幼儿提供参与墙面布置的机会和条件,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根据各个时期的中心、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师生一起布置墙面,创设环境。还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可以是家里和父母共同收集的材料,也可以自己制作、绘画的作品。在中班开展主题活动“丰收的秋”时,我们设计了很大的秋天背景,幼儿和家长收集了丰富多彩的树叶、果实、种子,在教师指导下,并进行作品创作,幼儿将图片贴到墙上相应的位置,使幼儿一眼就能看出秋天的特点等,具体形象,简便易行,还将枯燥内容形象化,最主要是孩子自己参与其中。这样的环境的环境布置,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丰富了教育内容,而且为幼儿提供了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这种师生共同布置环境的活动增进了幼儿对环境的兴趣和感情,体现了幼儿意愿。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幼儿获得发展的摇篮,创设和利用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全体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的有力措施。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环境的创设,在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幼儿的基础上,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每个面墙壁会“说话”,每一个角落会“唱歌”,让幼儿与环境“对话”。
《指南》中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值得我们探讨的,我们将在以后的日子里认真阅读,到时一定还会有新的认识与感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方向,我一定会将《指南》精神落实到今后的保教管理之中,努力做学习贯彻的行动者,时时对照《指南》,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快乐孩子,幸福自己!
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体会 篇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从事幼教工作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体现着国家的一直重视幼儿教育,也为指导所有幼儿的健康成长指引着方向。让从事幼教的我们更加的领会了《指南》的精神。《指南》和《纲要》相结合,都分为5个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在每个领域中又细化,从三个年龄阶段进行划分,随后还有“教育建议”。
每个年龄段的目标明确,主要的价值取向清晰。所有领域的目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该领域特有的价值,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教育建议“主要可分两大点,一是点明该领域的教和学的特点。因为各领域的.知识性质不同,幼儿的学习方式与会随之变化,教师必须根据这些特点来设计教学,以提高教育学的效果。二是点明该领域特别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
看了语言领域的第一点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这样也较好地养成了他们的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的语气,总是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特别是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就能理解。这样操作,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也能爱说、会说。
再比如在表现与创造中,《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议是: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这样的教育建议就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孩子有创造的信心与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从事幼教行业,我们就应该热爱幼教事业,对教育充满热情与兴趣,对幼儿充满爱心。《指南》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几年幼儿教育的方向,是我们良好的工作伴侣和助手。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入了解、领会其内涵,并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化理论为行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体会 篇9
作为一位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老师,在很多方面教育理论是结合不到实践中去的,几年来的工作经验也让我体会到,这份职业它所存在的特殊性,不会向我们想象的那样,想要做好,想要教育好孩子那么简单。还是要不断的学习与探究。
今天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解读,它是国家教育部所出台的,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征,把幼儿的学习分为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通过对《指南》解读的学习,我明白从“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目标的解析、案例的描述、给我们进行了细致地解读,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而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资源。
学习让我意识到,现在我们的教育实践还远远不够,有些方面还要不断的进行改正,要从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同时也向孩子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回归幼儿的经验,给予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我们要真正做到这些,才会有利孩子的成长,也会这些也是一小部分,要做的还有很多,只有根据《指南》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发展,但不能把它当成标尺去测量幼儿,伤害幼儿,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
《指南》向我们提倡的是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贯彻《指南》,在实际工作中多思考、多反思,努力提升自己,创新自己,调整自己,陪每一位孩子一起成长,那是我所要追求的快乐。因为孩子的快乐,也是我的快乐!
孩子的心是纯洁的,在这片美丽的净土上,我们种下的是爱的种子,那么,我的收获必将是真诚的爱的回报。既然已选择了这份职业,那么,就会热爱这份工作,真诚的对待每一颗种子,陪伴他们!
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一直以来,我们认真学习着《纲要》内容精神,这让我们对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等有了深刻清楚的认识。为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41号),帮助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全面提高科学保教水平,教育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随着《指南》出台,我们将更认真专注与学习国家教育局颁布的《3—6岁幼儿发展指南》,因为《指南》的建议非常清晰、具体、有指向性;它是在《纲要》的基础上,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要求按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细化,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的需要,纠正小学化、超前的教育问题。指导家长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的需要,对家长的科学育儿具有指导性作用。满足幼儿生活、学习、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它更符合现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更有义务和责任来认真地学习并根据《指南》与家长配合进行因材施教,因此,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我们每个幼儿园老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组织我们每位老师认真学习,除了全园教师的共同学习以外,我们在平时的教研组活动中,也会以小组学习和自学的形式,深入学习《指南》。在认真的学习过后,我觉得它对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很实用,对教师的工作也很有指导作用,能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范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细细品味后是深深的思索。
通过学习《指南》使我再次明确教师的本职是:热爱幼教事业,对教育充满热情与兴趣,对幼儿充满爱心。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细心,耐心,要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另外我也明白到生活中其实处处有教育,只是在于我是否能发现,一旦发现,随机教育很重要,但是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灵活地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更具体、更生动地了解。只要我对幼儿用心了,我就能做得很好。
《指南》像是一位经验老道的学者,不但将幼儿生活与学习上的活动锁定在自主能力的发展上,还根据不同的领域给出了有效的引导方法,“鼓励”、“支持”、“和幼儿一起”这样的字眼随页都可看到,让一件件学习中的小事都变得瞬间灵动了起来,幼儿的思惟需要发散,教师的教育也需要发散,《指南》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无穷可能性。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来认真地学习并根据《指南》与家长配合,共同树立对幼儿期望值正确的思想,以身作则,摆正教育重心,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充分的调动了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另外,我对《指南》中原则里的一点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进行了深入学习、思考;说起“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在《纲要》中也是指出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她们多方面的需要,使她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从这一理念中可以看出《纲要》已将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成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在《指南》中,也再一次提到了这一点,讲述了该如何创设丰富的幼儿教育环境;那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在各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们能够自觉地从保护环境的角度修正自己的行为。这一过程中渗透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种方式可以潜移默化地深入幼儿内心世界,正是“润物细无声”,实践中我们在课程、游戏、日常生活中渗透一些环境教育内容。对幼儿来说,也许这个方式更容易接受。
我们在制订各学科计划时,要把有关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有关科目中。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灵活地对幼儿渗透环境教育。如在音乐活动教学歌曲《春天来了》时,让幼儿充分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幼儿热爱绿色,保护绿色的情感;在欣赏歌曲《小青蛙,你唱吧》时,对幼儿渗透了小青蛙捉害虫功劳大的教育,激发幼儿保护有益动物的愿望,引导幼儿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给人舒适,悦耳动听的感受;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画出《大森林》、《海底世界》、《亲亲大自然》等童趣溢然的画面。在美术活动与手工制作时,提醒幼儿纸张双面利用,并与幼儿一起回收废纸。在体育游戏“种小树”中,让幼儿了解树的作用,激发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愿望。只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持之以恒地在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就会使幼儿受益匪浅。
二、从幼儿兴趣、经验出发,创设育人环境。
1 、创设有主题特色性的主题墙。
我们注重创设活动室的育人环境,对室内装饰提出了严格要求。教室环境中最重要的是主题墙的布置,在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布置零散,内容不贴近幼儿生活。如果不加以归纳、整理,整个活动的流程便显得不太清晰,这样不但不便于家长了解整个活动的开展,难以实现家园互动,也不利于教师在结束主题时做资料的整理,失去了教学反思的依据,幼儿对主题墙的感兴趣的时间也不会保留很长,更不会去探索、讨论。于是我们在设计主题墙时,要坚持以鲜明的格调,有整体的布局,并与主题相结合,将主题内容呈现出来,构筑新知识。如:在“春天”这一主题中,所制作的背景是幼儿常见的蓝天、洁白的云、画面的手工制作也是幼儿熟悉的小花、小草、小燕子、柳树等。当幼儿看到这主题时,结合自己以往已有的经验,不用老师多说,也就大致了解“春天”的含义了。当然内容一层不变也是不行的,在难度上要随主题的更进也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样的主题,增加难度,采用了以感官为依据划分单元主题的方法。设置了“春天”——我《看到……》、《听到……》、《尝到……》、《感觉到……》几个板块的内容,并分别用眼睛、嘴巴等最直观的图案来设置单元小标题,将这些全部张贴在主题墙上,让幼儿与“它们”对话,这样对春天的认识形象的升华了。
2、创设以人为本的活动区。
《幼儿发展指南》指出:“注重幼儿实践活动,组织教育活动应根据不同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这些原则都强调了幼儿实践活动。因此开设活动区是非常重要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区有利于幼儿个体充分发展,幼儿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及能力水平自选活动,在这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中,幼儿不受约束,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
由于活动区多数是自选活动,所以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或活动特点设置,突出自己鲜明的特色。选择材料也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能力、生活经验而定。如:科学发现区里,铁块与木块的数量形成对比,直观形象,适宜小班幼儿;磁铁为什么会吸铁的东西?不能吸木制的东西?了解磁铁有正负极之说,适宜大班幼儿。还可以让幼儿自己收集各种材料,如:瓶子、珠子、图片、树叶、纽扣、纸盒等等,孩子们不厌其烦的主动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小东西,在孩子们眼中,它们无一不是宝贝,通过创意和遐想就会变化无穷,把活动区装点得富有童趣,充满了艺术气息。孩子们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每天做做玩玩,活动区变成了孩子们的创造乐园,独特的作品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当然,环境要跟着幼儿的需要而变化,根据主题的需要而变化。因此要经常更换材料、更换活动区、更换活动形式。
3 、创设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展示台。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历程。那怎么样让环境真正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发挥作用呢?怎样来体现呢?我想墙壁的空间是最好的展示台。
活动后的延伸活动,往往是最容易忽略的,有时老师甚至是一语带过,其实在延伸活动中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孩子们掌握知识的程度。这时给幼儿创设一个知识展示台,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将活动中学到的本领一一呈现,根据孩子能力的不同,创设不同的学习平台。我们还可以把孩子们的绘画,语言(幼儿口述,家长记录)表达的所见、所闻、所想张贴在墙面上,既填补了墙面的空白,也反映了不同阶段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幼儿的作用。把发生在家里和身边的故事带到教室,并在墙壁上展示出来,这肯定就是孩子们的兴奋点,在这里有他们喜欢讨论的话题,有他们爱玩的东西,有他们爱吃的东西……真正把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展现出来了。如:大班主题活动“兵器”,这是比较抽象的主题。我们通过家长,收集到了好多玩具枪和图片,还有一个个动听的小故事。我们将这些实物都钉在墙上,将图片张贴出来,把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完成的图画、故事连环画等作品都在墙壁上展示出来,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不停的说着,每天早上来园时、下课时这墙壁下面总是围绕着很多的孩子。我们还利用走廊空白处进行年段幼儿集体布置,如:在走廊上布置幼儿的绘画作品,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手工展示。这些布置既美化了环境,同时也是孩子们和老师的成果展示。
三、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
以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一般都是成人为幼儿提供,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参与到环境布置中去,结果影响了幼儿的思维和创造的发挥。我认为教师不仅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更重要的是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环境。而要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决不可仅仅是教师创设出环境,把幼儿摆进去,因此,教师要注重为幼儿提供获取新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绝好机会,这样可以使幼儿对自己亲手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满足感。从而更加爱护珍惜环境,成就感又得到鼓励,而不再一味担心幼儿损坏我们的布置了。我们首先降低了墙面布置的高度,在幼儿伸手可及的区域进行布置,再为幼儿提供参与墙面布置的机会和条件,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根据各个时期的中心、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师生一起布置墙面,创设环境。还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可以是家里和父母共同收集的材料,也可以自己制作、绘画的作品。在中班开展主题活动“丰收的秋”时,我们设计了很大的秋天背景,幼儿和家长收集了丰富多彩的树叶、果实、种子,在教师指导下,并进行作品创作,幼儿将图片贴到墙上相应的位置,使幼儿一眼就能看出秋天的特点等,具体形象,简便易行,还将枯燥内容形象化,最主要是孩子自己参与其中。这样的环境的环境布置,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丰富了教育内容,而且为幼儿提供了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这种师生共同布置环境的活动增进了幼儿对环境的兴趣和感情,体现了幼儿意愿。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幼儿获得发展的摇篮,创设和利用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全体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的有力措施。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环境的创设,在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幼儿的基础上,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每个面墙壁会“说话”,每一个角落会“唱歌”,让幼儿与环境“对话”。
《指南》中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值得我们探讨的,我们将在以后的日子里认真阅读,到时一定还会有新的认识与感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方向,我一定会将《指南》精神落实到今后的保教管理之中,努力做学习贯彻的行动者,时时对照《指南》,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快乐孩子,幸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