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精选1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1
最近几年,我们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了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的结合。让学生定期在村里规定的德育基地(老年活动场所)体验情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品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时机。我们带领学生向村里的五保户、老复员军人敬献礼物,与老人共贺节日。使老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体会到了老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很多同学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钱,买来礼物送给这些爷爷奶奶。孩子们说我们自己少吃点、少玩点,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是我们最大的快乐。爷爷奶奶开心,我们就开心,爷爷奶奶幸福,我们就幸福。老人节那天六年级的刘杰同学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我和同学们与村里的五保户、老军人共贺节日。
当我想爷爷奶奶们献上礼物时,他们笑了,笑得那样开心。望着他们那菊花般的'脸,我不知说什么好,泪水夺眶而出。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泪,因为老人们幸福了,我也幸福了。”从孩子们的话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到对学生们进行尊老、爱老教育是多么重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传统美德需要他们发扬光大。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尤为重要。
在德育基地,我们还让学生参加劳动,为老人种一棵菜、浇一瓢水、烧一次火、端一次洗脚水,让学生感受到敬老的快乐。
通过德育基地教育,使学生们转变了观念。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7月5日—12日,我参加了德育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通过一个星期的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德育理论水平,扩展了我对德育教学的认知,坚定了我全身心投入到德育教学工作中的信心和决心。总之,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来汇报一下我这几天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对新时期德育教学新背景的认识及发展趋势分析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生活现代化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信息与网络也已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充斥着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当然,学校教育在这场强大的入侵活动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再坚持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显得非常苍白无力与毫无意义,因为它已渐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无法满足学生对大量视听资料的需求,必然会被淘汰。因此,我们必须寻求教学形式的突变。于是,信息化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它能够给我们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促使我们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成预定教学目标。
其实,在参培之前我对信息化教学是一知半解的。我对它的理解就是运用信息化的工具来构建课堂教学环节,是现代科技手段的简单叠加。在听了两个专家的讲座,看了我们一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展示和《未来教室》这个视频以后,我才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它不单单是现代科技手段的机械组合,而是一种有机的融合,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把理论与实践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一个课堂,适当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竞争学习,使学生能够自觉探索知识的奥妙,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不仅知其所以然还能指导生活实践,从而达到知识的内化与输出。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德育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并大范围推广。
二、对德育教育原则的新认识及对十八大进课堂的理解
无论是德育原则还是十八大进课堂,都是对德育教师教学实践过程的要求,个人理解前者是从个体层面具体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后者是从社会层面指导教师的教学过程。
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和一线优秀教师的教学展示之后,我感触较多的还是他们对教学原则的重视,他们用教学实践证明了教学原则的重要性,尤其强调了“三贴近”原则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原则要求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更进一步与学生接触,改变传统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对立,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有效达成教育目标奠定理论基础。
20xx年3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堂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用十
八大精神来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工作。该通知从政策层面上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指引了方向,紧扣了方向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教育原则。该通知是基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诸多负面现象的背景下下发的,不可为不及时。进入新世纪,虽然我们的经济科技等领域都有较快的发展,但是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也是层出不穷,黑暗面比比皆是,这些问题都对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归结于民众信仰的缺失,价值观的扭曲。如果任由这些问题存在发展,那么它将成为我们德育课教学的一个巨大的障碍。为了逐步消除学生对德育教学的怀疑,使德育教师能“理直气壮”地来教育学生,我们必须紧跟中共十八大的脚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们的德育课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来阐释我们应该遵循的价值观核心内涵,及时更新教学素材,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三、对教学方法的新认识
对这一部分的认识还要结合我的原有理解来进行阐述。在参加省培之前,我所知所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偶尔会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添加探究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这几天的认真学习,我认识到这些教学方法是最基础、最常见的,没有任何特色可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现代化已成为一个趋势,而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也显得落伍了,时髦一点讲就是OUT了。如今是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的载体,本身就拥有大量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来挖掘这些资源,让学生自己来充实课堂。当然,要想达到这样一个目的,相应的教学方法就必须有创新。这个创新就是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德育教学的首选方式。它以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给学生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引起感情的共鸣,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心灵,并保留学生情感的积极面,以达到价值引领的目的。同时该教学方法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情境教学法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境教学模式——矛盾冲突情境的创设与运用。这是我在听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原主任扈文华先生的讲座时感触最深的一点。这种情境的设置是基于当代中国社会中出现的诸多不和谐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导致的国人普遍的怀疑与警惕的背景,当然青少年在这个洪流中是不可避免的被波及的。如果不能正确的加以引导,势必会误导青少年学生走入价值观的误区。而矛盾冲突的情境设置会给学生展示一种价值的悖论,在教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方向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自己去发掘事实的真相,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另外还有一种创新教学法就是体验式教学法,主要强调我们的价值观教育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从而帮助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养成教育。
四、从教学型教师到教研型教师的转变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大大的开阔了我的'德育视野,使我自身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我不能因为这样的提升而沾沾自喜,因为跟别的老师相比我还差的很远。就像我们省教育厅师培中心方建华老师所说的一样,一个好老师不应该只会教学,还应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而我欠缺的就是这样一种科研能力。
搞科研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科研是一种认识过程,以教育现象研究对象,以发现教育规律知识、丰富教育理论为导向,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推进教育发展为目的。它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由于我们民族素有“尚实”的传统与“务实”的精神,这就使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般都“重实践、轻理论;重经验,轻科研”,教师以“教书匠”自称,这些都是阻碍我们成为科研型教师的绊脚石。因此,对我们日常的教育活动是否具有一种问题意识、反思意识和概括提升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还要有科学与人文相整合的思维方式。教育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而且,教育问题是复杂的,往往教育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纠缠在一起,这就对教育科研的思维方式提出特殊要求。再次,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教育学、职业心理学、专业课程与教学理论以及学校德育、管理学等理论基础。最后,还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如发现问题的能力、资料检索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独立思考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归纳总结并撰写科研论文能力等。
这几天的学习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专家的谆谆教导和各位优秀一线教师的成果不断鞭策着我,促使我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科研自觉性的双师型教师。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3
认真学习了学校领导的讲座之后,我对什么是德育实践活动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实践活动并不神秘,德育实践活动课也没那么难上。关键是认识问题,定位问题,认识对了,定位准了,很多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德育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
如果只是组织大量的活动而没有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低效的,所以要进行统筹规划。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德育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对社会、家长的宣传工作。利用有关媒体、家长学校、家长会,广泛宣传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德育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学习,反而会因为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从而重视这门课程,配合学校开好这门课程。
设置德育实践活动的意图主要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特别是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更应该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
德育实践活动中的.任何一个内容和阶段,教师都应该鼓励并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亲身体验,积极实践。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自主而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
活动成功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是放任不管。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另外,德育实践活动虽是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但是和其他所有课程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渗透,难以割裂的。
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片广阔的沃土,等待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去开垦。我愿在理论专家和先行者的带领下,加入这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劳动大军,共同挖掘,共同探索。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4
三年的初中教学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点成绩。在这苦乐参半的初三生活中,流出了辛酸的汗水,收获了学生们可喜的成绩。回顾一年的语文教学,感慨颇多,总结如下:
一、及时调动初三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
本学期注重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努力提高学生成绩。但感觉语文成绩并不乐观,今后还需要加大教学力度。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尤其是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必然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提高学生语文成绩。
二、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学中,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
三、认真做好作业批改和反馈工作
课后的作业能很好地反映学生课上的学习情况,因而本学期精选课后作业,并且及时批改,认真记分析学生的作业中存在的优缺点,并及时反馈,杜绝学生作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
有目的.地做好作文指导和批改工作。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更是初三学生考学的关键。学生一上作文课就愁眉苦脸,他们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本学期改变了上学期的做法,认真指导学生作文,鼓励他们多关注社会,观察生活,注意从生活中搜集素材,写出自已的真情实感。平时多给学生创造写作的氛围和写作的灵感,使他们真正地爱上作文。能写出真正的内容。课后加大作文批改力度,分析好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在反馈时让学生注意发扬优点,并改正缺点;在作文批改课上,让学生相互批改,使他们自己发现别人作文中的优缺点,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热情和作文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四、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在所教的班级学生中,有几名学生其它科成绩较好,但他们最不理想的却恰好是语文,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本学期加大力度,做好优生的提高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1)、巩固基础知识,把七至九年级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有计划的巩固。加大字词的理解掌握。
(2)、加大阅读能力的培养,有部分学生从未看过什么文学书籍,因此知识面太窄,平时做题理解能力上不去。本学期将有意识地指导他们阅读分析,鼓励他们广泛地阅读,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文学视野。
(3)、提高作文水平,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力争三天一篇,并且保证质量。教师做到及时批改,并尽量找相同题目、相同体裁的例文让其比较,以扬长避短,提高作文能力和作文质量。
从成绩来看效果还可以,但个别优生考得不够理想。可见,语文学科的可变性较强。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5
随着社会的进步,德育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不仅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度道德修养的人才的关键。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诱惑的多样性给德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下面我将从某次德育事件反思中得到的体会出发,谈谈我对德育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首先,德育是全面发展的必需品。一次德育事件的发生,是对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警示和挑战。作为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身体,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其次,德育是与课堂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渠道。经过对德育事件的深思熟虑,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德育教育与课堂教育密切相关。只有在课堂上,通过制定合理的德育目标和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树立正面榜样和正确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再次,德育需注重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和社会同样需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的责任。家庭是德育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社会则是德育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学校和社会各界需要紧密合作,形成合力。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形成合力,德育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最后,德育需要传承和创新相结合。德育工作的传统理念是重规矩、讲纪律,这种德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因此,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需要有所转变,需要注入新的思维和方法。只有在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
通过对一次德育事件的反思,我们不仅明确了德育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德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德育的意义,加强德育的日常工作,让学生在系统的德育教育中不断进步。同时,德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肩负起培养学生的责任,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德育工作。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德育工作更加出色,培养出具有高度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6
最近几年,我们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了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的结合。让学生定期在村里规定的德育基地(老年活动场所)体验情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品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时机。我们带领学生向村里的五保户、老复员军人敬献礼物,与老人共贺节日。使老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体会到了老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很多同学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钱,买来礼物送给这些爷爷奶奶。孩子们说我们自己少吃点、少玩点,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是我们最大的快乐。爷爷奶奶开心,我们就开心,爷爷奶奶幸福,我们就幸福。老人节那天六年级的刘杰同学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我和同学们与村里的五保户、老军人共贺节日。
当我想爷爷奶奶们献上礼物时,他们笑了,笑得那样开心。望着他们那菊花般的脸,我不知说什么好,泪水夺眶而出。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泪,因为老人们幸福了,我也幸福了。”从孩子们的话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到对学生们进行尊老、爱老教育是多么重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传统美德需要他们发扬光大。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尤为重要。
在德育基地,我们还让学生参加劳动,为老人种一棵菜、浇一瓢水、烧一次火、端一次洗脚水,让学生感受到敬老的快乐。
通过德育基地教育,使学生们转变了观念。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7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要从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抓起。抓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必须学会做德育工作,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在担任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首先要尊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其次,老师要有爱心,从爱心出发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老师爱学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在爱的基础上要管教,不要把学生当作宠物,只求他听话,其余随他去。
管要讲原则,严而有爱。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是“恨生铁炼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才能更加爱戴老师。师生感情不断加深,才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当然,德育工作有时也要用到处罚的方法。不少人认为德育工作中只要有处罚,师生关系就必然处理不好,其实不然,只要你公平公正,罚得有分寸;只要你尊重学生,不侮辱他们的人格,学生就能感受到你的爱。当然你还必须要讲道理,不管是处罚前,还是处罚后,你一定要把道理说清楚。学生嘴里不说,但他是会知道你的爱的,这样师生间就有了互相信任,误会减少,感情加深。由于师生关系好,班里的气氛也会随之好起来,学的愉快,教的也愉快。
二、量化管理抓落实
量化管理,能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能力。量化管理要求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最终目的。如:中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为个“迟到”问题,班级就是经过点名、登记、相应的处罚,以至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间。又如:不乱扔纸屑果皮的问题,班级有检查,罚扫地等管理制度,来克服同学不注意环境卫生的不良现象,促使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开学第一天,我就向学生宣布诸如此类简单合理而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并要切实执行,要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班主任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教室里的“春天”要建基于对原则的坚持,而非退让。如果发现所定的规章制度过于苛刻,当然可以修定甚至废除,但一切都要经过讨论和解释,且公开进行。要让学生知道你的意图,他们才肯合作,才会自觉守纪律。当然,德育工作除了学校、班级,还要家庭、社会三方面一起来实现量化管理,才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多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思想环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教室环境中可布置几张班级集体照、几本班刊,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孩子们眼里,教室就是他们的家。良好的环境促使良好班风的养成,使学生在外部影响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积极向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
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我班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互帮小组,各小组进行评比,使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从个人到小组、从小组到大组、再从大组到全班,进行竞争。好的同学之间开展竞争,中等同学之间开展竞争,较差的同学也不愿落后。使比、学、赶、帮在班级蔚然成风。实际上每个同学都愿意向上,都愿意成为一个好学生,有竞争就可以不断产生动力,就能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使之获得主动的发展。由此才能形成从自发到自觉的自律、自强、进取的班风,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挖掘潜能,全方位提高素质。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8
“有德有才坚决重用,有德无才培训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这是牛根生在央视“赢在中国”所说的蒙牛的企业文化。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一线生产工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合格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教学,更要加强对学生德育的教育。“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统的德育培养方式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缺少新的德育途径和生动活泼的课程内容,学生个体外在的规范难以化为内在的要求,导致德育的实效上不去。
一、知行合一,以行为主,打造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会管理的教职工队伍
中职学生身体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思想正处在变动时期,学生的健康成长,主要靠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而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学生是否能够获得良好教育的前提。良好的环境已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实施“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学生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把道德法律知识的学习与行为修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知行统一。因此,教师素质是学生成长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提高教育实效,促使学生知行合一,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二、抓养成教育,塑阳光心态,成德育教育的常态模式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使他们在养成教育中提升适应社会和生存竞争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养成教育是一个人终身的'德育必修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现阶段的中职生而言,养成教育在塑造完美的人格、培养勤奋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性、积极的劳动意识等方面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教师素质、德育实践活动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中职生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具有生活性和持续性,应该以德育教育为重点,以责任服务教育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真正把责任服务教育落到实处,让中职学生具有人文精神、职业素养和企业精神。
三、注重生产实践、社会实践,把德育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实训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实训实习是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全面提高其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渠道,也是对中职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参与能够影响他们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投入到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去体验工作的艰辛和艰辛工作中的敬业奉献,去感悟生活的不易,不仅能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大大增强,而且能大大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水平。以开放的教育面向社会,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见习,让学校和社会文化有机融合。学校要结合实训实习的特点和内容,抓住中职学生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岗位实际和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的时机,进行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中职学生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增强中职学生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因此,学校应在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的渠道上充分挖掘潜力,拓宽途径,千方百计为学生搭建实践的舞台,给学生更多参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新时期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越发复杂艰巨,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诸多困难,中职德育要适应职校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做到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只有不断改革,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目标,切实解决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问题,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9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短暂而又愉快的寒假生活已告结束了,在这二月的春风中,我们再一次回到我们可爱的校园中,熟悉的操场上。当新学期的钟声开始轻轻地敲响,同学们,你是否已经做好了踏上新征程的准备呢
新的学期,我们要有潜力,有自信。学习,归根到底是培养多种潜力,如阅读潜力、思维潜力、交际潜力、运动潜力等等。只要我们敢于尝试、善于实践,我们就能在无限广阔的空间,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为自己的终身发展积蓄力量。
新的学期,我们要有活力,有精力,只要我们满怀信心,从此刻开始,认真听讲,保质保量完成作业,踏踏实实的跟着老师走,打下牢固的基础,必须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新的学期,我们要有朝气,有健康。我们要积极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树立“我参与、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的理念,认认真真地、快快乐乐地参加“每一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为主题的“阳光体育”健身系列活动,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天。
新的学期,我们要有志气,有豪情,只要我们心中有梦,不断追求,不言放下,相信20_年的辉煌会属于我们实验小学的全体师生。
新的学期,我们要有礼貌,有修养。良好的习惯是未来公民的素质。我们从小要树立规则意识,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说话做事礼貌有礼,举手投足温文尔雅,尊敬老师,关爱同学,做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新的学期,我们要有恒心,有毅力,我们要学会自控,学会自制,扎扎实实的把知识学透彻,学明白,不要因一时的'不适应而放下自己,要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学们,春天是一个播种的季节,更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时机。我们为何不为这美丽的春天再添一笔锦绣,让琅琅的读书声响彻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呢为了无愧于辛苦教育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无怨忙碌的父母,更无愧于我们自己,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与我们的老师共同奋进,去迎接春天里灿烂的阳光吧!我的演讲到此完毕,祝老师和同学们快乐幸福!谢谢大家!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10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要从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抓起。抓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必须学会做德育工作,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在担任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首先要尊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其次,老师要有爱心,从爱心出发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老师爱学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在爱的基础上要管教,不要把学生当作宠物,只求他听话,其余随他去。
管要讲原则,严而有爱。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是“恨生铁炼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才能更加爱戴老师。师生感情不断加深,才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当然,德育工作有时也要用到处罚的方法。不少人认为德育工作中只要有处罚,师生关系就必然处理不好,其实不然,只要你公平公正,罚得有分寸;只要你尊重学生,不侮辱他们的人格,学生就能感受到你的爱。当然你还必须要讲道理,不管是处罚前,还是处罚后,你一定要把道理说清楚。学生嘴里不说,但他是会知道你的爱的,这样师生间就有了互相信任,误会减少,感情加深。由于师生关系好,班里的气氛也会随之好起来,学的愉快,教的也愉快。
二、量化管理抓落实
量化管理,能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能力。量化管理要求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最终目的。如:中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为个“迟到”问题,班级就是经过点名、登记、相应的处罚,以至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间。又如:不乱扔纸屑果皮的问题,班级有检查,罚扫地等管理制度,来克服同学不注意环境卫生的不良现象,促使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开学第一天,我就向学生宣布诸如此类简单合理而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并要切实执行,要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班主任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教室里的“春天”要建基于对原则的坚持,而非退让。如果发现所定的规章制度过于苛刻,当然可以修定甚至废除,但一切都要经过讨论和解释,且公开进行。要让学生知道你的`意图,他们才肯合作,才会自觉守纪律。当然,德育工作除了学校、班级,还要家庭、社会三方面一起来实现量化管理,才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多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思想环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教室环境中可布置几张班级集体照、几本班刊,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孩子们眼里,教室就是他们的家。良好的环境促使良好班风的养成,使学生在外部影响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积极向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
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我班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互帮小组,各小组进行评比,使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从个人到小组、从小组到大组、再从大组到全班,进行竞争。好的同学之间开展竞争,中等同学之间开展竞争,较差的同学也不愿落后。使比、学、赶、帮在班级蔚然成风。实际上每个同学都愿意向上,都愿意成为一个好学生,有竞争就可以不断产生动力,就能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使之获得主动的发展。由此才能形成从自发到自觉的自律、自强、进取的班风,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挖掘潜能,全方位提高素质。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11
7月5日—12日,我参加了德育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通过一个星期的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德育理论水平,扩展了我对德育教学的认知,坚定了我全身心投入到德育教学工作中的信心和决心。总之,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来汇报一下我这几天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对新时期德育教学新背景的认识及发展趋势分析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生活现代化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信息与网络也已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充斥着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当然,学校教育在这场强大的入侵活动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再坚持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显得非常苍白无力与毫无意义,因为它已渐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无法满足学生对大量视听资料的需求,必然会被淘汰。因此,我们必须寻求教学形式的突变。于是,信息化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它能够给我们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促使我们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成预定教学目标。
其实,在参培之前我对信息化教学是一知半解的。我对它的理解就是运用信息化的工具来构建课堂教学环节,是现代科技手段的简单叠加。在听了两个专家的讲座,看了我们一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展示和《未来教室》这个视频以后,我才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它不单单是现代科技手段的机械组合,而是一种有机的融合,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把理论与实践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一个课堂,适当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竞争学习,使学生能够自觉探索知识的奥妙,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不仅知其所以然还能指导生活实践,从而达到知识的内化与输出。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德育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并大范围推广。
二、对德育教育原则的新认识及对十八大进课堂的理解
无论是德育原则还是十八大进课堂,都是对德育教师教学实践过程的要求,个人理解前者是从个体层面具体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后者是从社会层面指导教师的教学过程。
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和一线优秀教师的教学展示之后,我感触较多的还是他们对教学原则的重视,他们用教学实践证明了教学原则的重要性,尤其强调了“三贴近”原则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原则要求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更进一步与学生接触,改变传统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对立,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有效达成教育目标奠定理论基础。
3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堂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用十八大精神来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工作。该通知从政策层面上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指引了方向,紧扣了方向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教育原则。该通知是基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诸多负面现象的背景下下发的,不可为不及时。进入新世纪,虽然我们的经济科技等领域都有较快的发展,但是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也是层出不穷,黑暗面比比皆是,这些问题都对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归结于民众信仰的缺失,价值观的扭曲。如果任由这些问题存在发展,那么它将成为我们德育课教学的一个巨大的障碍。为了逐步消除学生对德育教学的怀疑,使德育教师能“理直气壮”地来教育学生,我们必须紧跟中共十八大的脚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们的德育课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来阐释我们应该遵循的价值观核心内涵,及时更新教学素材,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三、对教学方法的新认识
对这一部分的认识还要结合我的原有理解来进行阐述。在参加省培之前,我所知所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偶尔会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添加探究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这几天的认真学习,我认识到这些教学方法是最基础、最常见的,没有任何特色可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现代化已成为一个趋势,而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也显得落伍了,时髦一点讲就是OUT了。如今是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的载体,本身就拥有大量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来挖掘这些资源,让学生自己来充实课堂。当然,要想达到这样一个目的,相应的教学方法就必须有创新。这个创新就是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德育教学的首选方式。它以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给学生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引起感情的共鸣,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心灵,并保留学生情感的积极面,以达到价值引领的目的。同时该教学方法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情境教学法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境教学模式——矛盾冲突情境的创设与运用。这是我在听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原主任扈文华先生的讲座时感触最深的一点。这种情境的设置是基于当代中国社会中出现的诸多不和谐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导致的国人普遍的怀疑与警惕的背景,当然青少年在这个洪流中是不可避免的被波及的。如果不能正确的加以引导,势必会误导青少年学生走入价值观的误区。而矛盾冲突的情境设置会给学生展示一种价值的悖论,在教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方向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自己去发掘事实的真相,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另外还有一种创新教学法就是体验式教学法,主要强调我们的价值观教育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从而帮助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养成教育。
四、从教学型教师到教研型教师的转变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大大的开阔了我的德育视野,使我自身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我不能因为这样的提升而沾沾自喜,因为跟别的老师相比我还差的很远。就像我们省教育厅师培中心方建华老师所说的一样,一个好老师不应该只会教学,还应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而我欠缺的就是这样一种科研能力。
搞科研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科研是一种认识过程,以教育现象研究对象,以发现教育规律知识、丰富教育理论为导向,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推进教育发展为目的。它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由于我们民族素有“尚实”的传统与“务实”的精神,这就使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般都“重实践、轻理论;重经验,轻科研”,教师以“教书匠”自称,这些都是阻碍我们成为科研型教师的绊脚石。因此,对我们日常的教育活动是否具有一种问题意识、反思意识和概括提升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还要有科学与人文相整合的思维方式。教育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而且,教育问题是复杂的,往往教育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纠缠在一起,这就对教育科研的思维方式提出特殊要求。再次,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教育学、职业心理学、专业课程与教学理论以及学校德育、管理学等理论基础。最后,还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如发现问题的能力、资料检索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独立思考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归纳总结并撰写科研论文能力等。
这几天的学习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专家的谆谆教导和各位优秀一线教师的成果不断鞭策着我,促使我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科研自觉性的双师型教师。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12
“有德有才坚决重用,有德无才培训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这是牛根生在央视“赢在中国”所说的蒙牛的企业文化。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一线生产工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合格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教学,更要加强对学生德育的教育。“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统的德育培养方式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缺少新的德育途径和生动活泼的课程内容,学生个体外在的规范难以化为内在的要求,导致德育的实效上不去。
一、知行合一,以行为主,打造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会管理的教职工队伍
中职学生身体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思想正处在变动时期,学生的健康成长,主要靠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而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学生是否能够获得良好教育的前提。良好的环境已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实施“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学生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把道德法律知识的学习与行为修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知行统一。因此,教师素质是学生成长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提高教育实效,促使学生知行合一,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二、抓养成教育,塑阳光心态,成德育教育的常态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使他们在养成教育中提升适应社会和生存竞争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养成教育是一个人终身的德育必修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现阶段的中职生而言,养成教育在塑造完美的人格、培养勤奋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性、积极的劳动意识等方面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教师素质、德育实践活动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中职生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具有生活性和持续性,应该以德育教育为重点,以责任服务教育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真正把责任服务教育落到实处,让中职学生具有人文精神、职业素养和企业精神。
三、注重生产实践、社会实践,把德育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实训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实训实习是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全面提高其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渠道,也是对中职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参与能够影响他们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投入到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去体验工作的艰辛和艰辛工作中的敬业奉献,去感悟生活的不易,不仅能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大大增强,而且能大大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水平。以开放的教育面向社会,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见习,让学校和社会文化有机融合。学校要结合实训实习的特点和内容,抓住中职学生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岗位实际和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的时机,进行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中职学生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增强中职学生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因此,学校应在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的渠道上充分挖掘潜力,拓宽途径,千方百计为学生搭建实践的舞台,给学生更多参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新时期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越发复杂艰巨,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诸多困难,中职德育要适应职校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做到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只有不断改革,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目标,切实解决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问题,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13
“有德有才坚决重用,有德无才培训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这是牛根生在央视“赢在中国”所说的蒙牛的企业文化。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一线生产工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合格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教学,更要加强对学生德育的教育。“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统的德育培养方式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缺少新的德育途径和生动活泼的课程内容,学生个体外在的规范难以化为内在的要求,导致德育的实效上不去。
一、知行合一,以行为主,打造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会管理的教职工队伍
中职学生身体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思想正处在变动时期,学生的健康成长,主要靠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而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学生是否能够获得良好教育的前提。良好的环境已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实施“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学生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把道德法律知识的学习与行为修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知行统一。因此,教师素质是学生成长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提高教育实效,促使学生知行合一,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二、抓养成教育,塑阳光心态,成德育教育的常态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使他们在养成教育中提升适应社会和生存竞争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养成教育是一个人终身的德育必修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现阶段的中职生而言,养成教育在塑造完美的人格、培养勤奋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性、积极的.劳动意识等方面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教师素质、德育实践活动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中职生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具有生活性和持续性,应该以德育教育为重点,以责任服务教育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真正把责任服务教育落到实处,让中职学生具有人文精神、职业素养和企业精神。
三、注重生产实践、社会实践,把德育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实训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实训实习是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全面提高其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渠道,也是对中职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参与能够影响他们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投入到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去体验工作的艰辛和艰辛工作中的敬业奉献,去感悟生活的不易,不仅能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大大增强,而且能大大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水平。以开放的教育面向社会,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见习,让学校和社会文化有机融合。学校要结合实训实习的特点和内容,抓住中职学生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岗位实际和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的时机,进行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中职学生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增强中职学生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因此,学校应在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的渠道上充分挖掘潜力,拓宽途径,千方百计为学生搭建实践的舞台,给学生更多参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新时期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越发复杂艰巨,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诸多困难,中职德育要适应职校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做到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只有不断改革,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目标,切实解决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问题,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14
于我而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仿佛永远都只是书面用语,永远只在我的作文中出现。一边写着“学会向父母感恩”之类的话题作文,一边对父母颐指气使、大声吆喝。若不是这次的“五个一”德育实践活动,或许我仍然这般任性。
“五个一”中有一点是为父母做一顿饭。当然,它的含义不仅仅只有这一顿饭。应付任务的做法自是只做这一顿饭或者不做。然而,我想学校的用心是在于让我们从这一顿饭中体会到父母天天为我们作出可口饭菜的辛苦。像我,第一次是不情不愿,第二次觉得麻烦,第三次更是觉得厌烦透顶。而父母,却天天,从我们出生到现在的十六个年头里,不停地做着这一件事。诚然,他们自己也要吃饭,可是,当你有目的地为了另一个而去做时,会格外的用心。即使饭菜不比餐馆、饭店的可口,可这些家常菜中包含的爱意是独一无二的,每家人家都有其独特的味道。比如说,我永远吃不惯我表姐家的饭菜,太过清淡,只因为我表姐不爱吃重口味的。
在这次实践活动的这一项目中,我所做的,仅是暑假六十天中的几顿饭而已。这一点点的小事,却仍不让父母省心。第一次做饭,无从下手,除了炒蛋什么都不会。父母不旦要教我如何去做,还要时刻担心我是否又被滚烫的油滴溅到、在我操作失误时来挽救整锅菜。第一次做饭的结果并不乐观,但是看着略焦的、油亮亮的小菜,还是很有满足感的。我的父母并不会像许多中小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老套情节“父母一个劲夸做得好吃而实际上却难吃的紧”这样夸我,而是很不给面子的指出“难吃”,并吩咐我改天再做。然后,饭后大大小小的碗也扔给我洗。第一次固然委屈,可有一次深夜看到归来的父亲在水池边洗着我和母亲都不愿去洗的碗的`背影时,心里有点刺痛。他胖了,也老了,这些家务不久将不再适合他这样的年纪去做了。我不能总以学习为借口来逃避家务,这是家庭成员的一种责任。
向父母感恩,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一项德育功课,明显当时我搪塞过去了。现在才开始深思父母的辛苦和我应该如何去报答。当我作业做完不去复习功课而是打开电脑游戏时的负罪感,正是我开始懂事的标识吧。高二了,如果不再好好学习便是对父母多年为我付出的爱的亵渎。
也许这些话在有些人眼里很假,但我认为,只有有着这样感受的人才能体会到里面的真诚。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15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要从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抓起。抓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必须学会做德育工作,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在担任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首先要尊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其次,老师要有爱心,从爱心出发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老师爱学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在爱的基础上要管教,不要把学生当作宠物,只求他听话,其余随他去。
管要讲原则,严而有爱。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是“恨生铁炼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才能更加爱戴老师。师生感情不断加深,才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当然,德育工作有时也要用到处罚的方法。不少人认为德育工作中只要有处罚,师生关系就必然处理不好,其实不然,只要你公平公正,罚得有分寸;只要你尊重学生,不侮辱他们的人格,学生就能感受到你的爱。当然你还必须要讲道理,不管是处罚前,还是处罚后,你一定要把道理说清楚。学生嘴里不说,但他是会知道你的爱的,这样师生间就有了互相信任,误会减少,感情加深。由于师生关系好,班里的气氛也会随之好起来,学的愉快,教的也愉快。
二、量化管理抓落实
量化管理,能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能力。量化管理要求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最终目的。如:中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为个“迟到”问题,班级就是经过点名、登记、相应的处罚,以至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间。又如:不乱扔纸屑果皮的问题,班级有检查,罚扫地等管理制度,来克服同学不注意环境卫生的不良现象,促使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开学第一天,我就向学生宣布诸如此类简单合理而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并要切实执行,要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班主任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教室里的“春天”要建基于对原则的坚持,而非退让。如果发现所定的规章制度过于苛刻,当然可以修定甚至废除,但一切都要经过讨论和解释,且公开进行。要让学生知道你的意图,他们才肯合作,才会自觉守纪律。当然,德育工作除了学校、班级,还要家庭、社会三方面一起来实现量化管理,才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多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思想环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教室环境中可布置几张班级集体照、几本班刊,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孩子们眼里,教室就是他们的家。良好的环境促使良好班风的养成,使学生在外部影响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积极向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
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我班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互帮小组,各小组进行评比,使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从个人到小组、从小组到大组、再从大组到全班,进行竞争。好的同学之间开展竞争,中等同学之间开展竞争,较差的同学也不愿落后。使比、学、赶、帮在班级蔚然成风。实际上每个同学都愿意向上,都愿意成为一个好学生,有竞争就可以不断产生动力,就能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使之获得主动的发展。由此才能形成从自发到自觉的自律、自强、进取的班风,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挖掘潜能,全方位提高素质。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16
德育事件是指在校园中发生的一系列涉及道德教育和学生品行的事件。这些事件通常反映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道德观念。对于学校和家庭而言,德育事件是一次宝贵的教育机会。每一次事件都需要我们深入反思并吸取教育经验,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并分享我在近期一次德育事件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分享的是关于德育事件的全员参与。德育事件往往不仅仅涉及一个学生,而是涉及到学校的整个师生团体。在这个事件中,学校选择了开展一场全员参与的讨论会。在这个讨论会上,除了校领导和相关老师外,每个班级都派代表参加,学生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这种全员参与的方式确保了每个人的声音都被听到,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共识。虽然这次讨论会增加了学校的负担和安排,但它让每个人参与其中,感受到了集体的责任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
其次,对于德育事件,我们必须审视自身的教育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认识到德育不仅仅是一个课程或一篇演讲能解决的。德育涉及到整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需要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教育。在这次事件中,我们反思了自身的教育方式,发现过于强调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我们开始重新思考如何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案例讲述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并塑造自己的道德观念。通过这次反思,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改进计划。
第三,德育事件也提醒了我要坚守初心,注重家庭教育。学校的教育只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家庭教育才是根本。在这次事件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不良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提供更多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在家庭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明确家庭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家庭事务。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我们希望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不良行为问题。
第四,德育事件也给我带来了启发,让我认识到德育不应仅仅依赖于规章制度,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这次事件中,我们发现过于强调规章制度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抗情绪。因此,我们决定改变策略,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并培养他们主动监督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感。我们开设了一系列的学生自我管理训练班,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责任感,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德育事件。
最后,德育事件反思心得体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一次事件都是一次宝贵的教育机会,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学生、改进教育、优化管理的机会。通过对德育事件的反思,我们能够在教育中更好地指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我们也应该与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交流和借鉴,共同解决德育问题,共同推动教育的发展。
总结起来,德育事件是一次宝贵的教育经验。通过全员参与、审视自身的教育方式和思维方式、注重家庭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德育事件,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德育事件反思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改进。希望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能够更加重视德育,为学生的成长开展更有效的教育。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17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要从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抓起。抓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必须学会做德育工作,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在担任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首先要尊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其次,老师要有爱心,从爱心出发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老师爱学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在爱的基础上要管教,不要把学生当作宠物,只求他听话,其余随他去。
管要讲原则,严而有爱。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是“恨生铁炼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才能更加爱戴老师。师生感情不断加深,才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当然,德育工作有时也要用到处罚的方法。不少人认为德育工作中只要有处罚,师生关系就必然处理不好,其实不然,只要你公平公正,罚得有分寸;只要你尊重学生,不侮辱他们的人格,学生就能感受到你的爱。当然你还必须要讲道理,不管是处罚前,还是处罚后,你一定要把道理说清楚。学生嘴里不说,但他是会知道你的爱的,这样师生间就有了互相信任,误会减少,感情加深。由于师生关系好,班里的气氛也会随之好起来,学的愉快,教的也愉快。
二、量化管理抓落实
量化管理,能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能力。量化管理要求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最终目的。如:中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为个“迟到”问题,班级就是经过点名、登记、相应的处罚,以至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间。又如:不乱扔纸屑果皮的问题,班级有检查,罚扫地等管理制度,来克服同学不注意环境卫生的不良现象,促使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开学第一天,我就向学生宣布诸如此类简单合理而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并要切实执行,要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班主任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教室里的“春天”要建基于对原则的坚持,而非退让。如果发现所定的规章制度过于苛刻,当然可以修定甚至废除,但一切都要经过讨论和解释,且公开进行。要让学生知道你的意图,他们才肯合作,才会自觉守纪律。当然,德育工作除了学校、班级,还要家庭、社会三方面一起来实现量化管理,才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多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思想环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教室环境中可布置几张班级集体照、几本班刊,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孩子们眼里,教室就是他们的家。良好的环境促使良好班风的养成,使学生在外部影响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积极向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
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我班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互帮小组,各小组进行评比,使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从个人到小组、从小组到大组、再从大组到全班,进行竞争。好的同学之间开展竞争,中等同学之间开展竞争,较差的同学也不愿落后。使比、学、赶、帮在班级蔚然成风。实际上每个同学都愿意向上,都愿意成为一个好学生,有竞争就可以不断产生动力,就能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使之获得主动的发展。由此才能形成从自发到自觉的自律、自强、进取的班风,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挖掘潜能,全方位提高素质。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篇18
“有德有才坚决重用,有德无才培训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这是牛根生在央视“赢在中国”所说的蒙牛的企业文化。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一线生产工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合格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教学,更要加强对学生德育的教育。“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统的德育培养方式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缺少新的德育途径和生动活泼的课程内容,学生个体外在的规范难以化为内在的要求,导致德育的实效上不去。
一、知行合一,以行为主,打造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会管理的教职工队伍
中职学生身体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思想正处在变动时期,学生的健康成长,主要靠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而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学生是否能够获得良好教育的前提。良好的环境已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实施“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学生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把道德法律知识的学习与行为修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知行统一。因此,教师素质是学生成长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提高教育实效,促使学生知行合一,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二、抓养成教育,塑阳光心态,成德育教育的常态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使他们在养成教育中提升适应社会和生存竞争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养成教育是一个人终身的德育必修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现阶段的中职生而言,养成教育在塑造完美的人格、培养勤奋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性、积极的劳动意识等方面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教师素质、德育实践活动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中职生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具有生活性和持续性,应该以德育教育为重点,以责任服务教育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真正把责任服务教育落到实处,让中职学生具有人文精神、职业素养和企业精神。
三、注重生产实践、社会实践,把德育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实训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实训实习是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全面提高其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渠道,也是对中职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参与能够影响他们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投入到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去体验工作的艰辛和艰辛工作中的敬业奉献,去感悟生活的不易,不仅能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大大增强,而且能大大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水平。以开放的教育面向社会,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见习,让学校和社会文化有机融合。学校要结合实训实习的特点和内容,抓住中职学生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岗位实际和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的时机,进行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中职学生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增强中职学生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因此,学校应在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的渠道上充分挖掘潜力,拓宽途径,千方百计为学生搭建实践的舞台,给学生更多参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新时期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越发复杂艰巨,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诸多困难,中职德育要适应职校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做到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只有不断改革,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目标,切实解决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问题,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