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文读本学习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教师人文读本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师人文读本学习心得体会 篇1
读了《教师人文读本》后,我感触颇深。他们有的写出了自己的困惑和烦恼;有的写出了自己对学生母亲般的爱;有的写了自己对人生的执着追求;有的写了自己对科学的万般热爱。文中那些真善美的心镜叙述,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它将成为我以后做人、做工作的指示灯。人文精神博大精深,但首当其冲的是爱。惟其有了爱,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育人之人。于漪老师用自己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消融了学生敌对情绪,使她走上了正路,并成为一个优秀人才;徐匡迪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身份,阐述了我们今天怎样当老师。他们至真至切的话语,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指引着我们。
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基础的基础。家长们把他们天真无邪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我们就应以博大的胸怀去热爱、关心、教育好每一个孩子,使他们能茁壮成长,使家长满意、放心。一个孩子在入学以前主要是在父母的关怀、教育下成长的,父母的教育和自身行为是孩子的第一影响源。进入幼儿园后,我们教师就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孩子们很自然的把他们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情感、期望和对爱的要求,转移到教师身上,要求老师也像父母那样关心照料他们、体贴爱护他们。所以我们教师具备的不仅是教育技能,还要有像父母般对孩子的爱。每次的新学期开学,总会有几个孩子向你耍威或哭闹,而我们总是微笑着把手伸向他们,有时手上被抓伤了,身上被踢疼了,我们多无所谓;大小便弄到身上了,呕吐了,我们为其清洗;衣服不会穿,鞋带不会系,我们不厌其烦“谆谆教导”。凭着我们的爱心、细心、耐心,我们将会换来幼儿天真活泼的笑容和对你更亲切的呼唤、尊敬。
教师作为祖国人才的塑造者,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是必要的,对于我们这些年纪大的老师来说,提高人文素质也尤为重要,能确保在教学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平稳。
教师人文读本学习心得体会 篇2
这个暑假《教师人文读本》走进了我的生活,闲暇之时,手捧着它,细细翻阅。看着一个个家喻户晓的文人名字,读着一篇篇冲击心灵的文章,我一次又一次为里面的人和事而感动,情与意也不断地让我有所感触。
当我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情走进这本书,并不断地与其中的教育理论、人文精神等对话、思考时,我感悟到了教育的生命性,教育对象的生命性。
《教师人文读本》的前言中说到:我们每天面对着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地信任和敬慕。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对话和交流中,他们求知,他们成才,他们立志,他们成长,成为自立的个体,成为家庭的支柱,成为社会的栋梁。而我们每一个教师,除了岁月的流逝之外,没有失去任何东西,我们的知识在教学中更充实,我们的智慧在交流中更增长。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我们对学生有多理解,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理解。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和幸福。但是,我们也经常困惑、烦恼,甚至痛苦。我们也经常遇到阻力、误解,甚至非难。正常的知识传承,往往变成机械的操练;坦诚的心灵交流,往往变成枯燥乏味的训诫,加上人事的纠纷、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这些使我们的心灵失衡而不知所措。这些问题的解决,固然需要有相应的改革和时间,但如何直面这些问题并持一种积极的态度,确实是我们应当不断自省的。先辈、前辈和同辈中有不少楷模,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支柱,究其核心,那就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它博大精深,但首先是爱,惟有了爱,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育人之人。我们爱祖国、爱同胞、爱亲人,当然也爱自己。爱科学、爱艺术、爱自然,对教育和可爱的学生应付出更多的爱等等。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的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
读完本书,我就感受到了编委们的良苦用心:首先就是想通过阅读这本书之后让我们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们多一点精神食粮,去面对生活中的困惑、烦恼,甚至痛苦。让我们学会爱,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着爱。然后在爱的基础之上去学会思考,让身为教师的我们有更好的心态,更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实说到底,书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看过之后有所启发,更深层次也许就是想让我们生活得更有意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平时的生活中,当我们在快乐之中时是很少去考虑:“我为什么而活着?”但是在我们遇到困惑、烦恼,甚至痛苦时我们也许会问,心态变得消极。现实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遇到的事也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种可能性。但作为教师的我们责任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我们应该先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
沉河对生命的诠释,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宽容,学会了如何去包容。每一个活的生命都有他的尊严,放一颗友善的心去接受,用一双清澈的眼去看待。在我看来吵吵闹闹的小朋友的无聊游戏追逐打闹到了作家那里,成为了生命的本质,充满了不可思议的魔力,竟能让人感动,继而影响自己的心绪使之恬静淡然。小学老师,最最需要的不就是这样一种心态?因为种种因素,对着学生难免失去耐心,偏偏此时把学生的一个小小失误放大再放大,往往事后责怪自己冲动,埋怨自己不理智。那些有经验的老师总能泰然处之学生的所谓捣乱,是一次次的历练让他们能够用看到学生身上闪耀着的最真最阳光的活力,为了那可爱的生命个体,他们知道应该如何去呵护、引导。
如何引导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很有必要思考的事情。引导过多了,无形之中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学生。那些还未被世俗化的学生,正处于思想萌芽阶段,此时的引导实在是很重要。他们不懂得分辨,他们没有选择的能力,我们就要为他们创造这样的条件。
王小波说,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对学生做种种设置也是教育者的特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反反复复地灌输给学生。诸如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学生必须习得,但能不能用更好的方式呢?一味告诉他们应该不应该,用威吓命令来规定,结果是造成孩子的逆反,成了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两面派。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不想看到自己的学生变成只会遵守规范的木偶,更不愿想象他们习惯于被设置好的生活。那么前提是,我不去做那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这绝对不是说,对于学生放之任之,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尊重他们,承认他们的独立个体,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引导他们。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教师人文读本学习心得体会 篇3
这个暑假《教师人文读本》走进了我的生活,闲暇之时,手捧着它,细细翻阅。看着一个个家喻户晓的文人名字,读着一篇篇冲击心灵的文章,我一次又一次为里面的人和事而感动,情与意也不断地让我有所感触。
当我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情走进这本书,并不断地与其中的教育理论、人文精神等对话、思考时,我感悟到了教育的生命性,教育对象的生命性。
《教师人文读本》的前言中说到:我们每天面对着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地信任和敬慕。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对话和交流中,他们求知,他们成才,他们立志,他们成长,成为自立的个体,成为家庭的支柱,成为社会的栋梁。而我们每一个教师,除了岁月的流逝之外,没有失去任何东西,我们的知识在教学中更充实,我们的智慧在交流中更增长。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我们对学生有多理解,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理解。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和幸福。但是,我们也经常困惑、烦恼,甚至痛苦。我们也经常遇到阻力、误解,甚至非难。正常的知识传承,往往变成机械的操练;坦诚的心灵交流,往往变成枯燥乏味的训诫,加上人事的纠纷、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这些使我们的心灵失衡而不知所措。这些问题的解决,固然需要有相应的改革和时间,但如何直面这些问题并持一种积极的态度,确实是我们应当不断自省的。先辈、前辈和同辈中有不少楷模,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支柱,究其核心,那就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它博大精深,但首先是爱,惟有了爱,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育人之人。我们爱祖国、爱同胞、爱亲人,当然也爱自己。爱科学、爱艺术、爱自然,对教育和可爱的学生应付出更多的爱等等。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的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
读完本书,我就感受到了编委们的良苦用心:首先就是想通过阅读这本书之后让我们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们多一点精神食粮,去面对生活中的困惑、烦恼,甚至痛苦。让我们学会爱,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着爱。然后在爱的基础之上去学会思考,让身为教师的我们有更好的心态,更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实说到底,书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看过之后有所启发,更深层次也许就是想让我们生活得更有意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平时的生活中,当我们在快乐之中时是很少去考虑:“我为什么而活着?”但是在我们遇到困惑、烦恼,甚至痛苦时我们也许会问,心态变得消极。现实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遇到的事也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种可能性。但作为教师的我们责任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我们应该先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
沉河对生命的诠释,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宽容,学会了如何去包容。每一个活的生命都有他的尊严,放一颗友善的心去接受,用一双清澈的眼去看待。在我看来吵吵闹闹的小朋友的无聊游戏追逐打闹到了作家那里,成为了生命的本质,充满了不可思议的魔力,竟能让人感动,继而影响自己的心绪使之恬静淡然。小学老师,最最需要的不就是这样一种心态?因为种种因素,对着学生难免失去耐心,偏偏此时把学生的一个小小失误放大再放大,往往事后责怪自己冲动,埋怨自己不理智。那些有经验的老师总能泰然处之学生的所谓捣乱,是一次次的历练让他们能够用看到学生身上闪耀着的最真最阳光的活力,为了那可爱的生命个体,他们知道应该如何去呵护、引导。
如何引导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很有必要思考的事情。引导过多了,无形之中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学生。那些还未被世俗化的学生,正处于思想萌芽阶段,此时的引导实在是很重要。他们不懂得分辨,他们没有选择的能力,我们就要为他们创造这样的条件。
王小波说,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对学生做种种设置也是教育者的特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反反复复地灌输给学生。诸如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学生必须习得,但能不能用更好的方式呢?一味告诉他们应该不应该,用威吓命令来规定,结果是造成孩子的逆反,成了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两面派。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不想看到自己的学生变成只会遵守规范的木偶,更不愿想象他们习惯于被设置好的生活。那么前提是,我不去做那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这绝对不是说,对于学生放之任之,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尊重他们,承认他们的独立个体,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引导他们。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教师人文读本学习心得体会 篇4
小时候,我对教师十分钦佩,他们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因此,憧憬着有朝一日也胜过教师。长大以后,我成为了一名普通教师,守着我的理想,奉献着我的爱心,关爱着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引导他们进入知识的海洋,教会他们学习、生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教师。工作之余,看看教育著作,给自己补充。在翻阅《教师人文读本》中的部分文章,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触动。
在目前的许多小学,孩子每天晚上做作业要做很长时间的现象相当普遍。学生早晨7:00前后离家,晚上6:00左右到家,每天在学校和路上的时间长达十多小时,晚上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事实上,除了睡觉,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基本上被老师控制了。
对此,家长褒贬不一,即使很有意见的家长也表示无可奈何。
针对这种教育现状,友人认为,教育要深入学生的心灵,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是无限的。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存在的教师作用过大,侵占学生个人学习和发展时空的问题,是导致我国学生缺乏想像力、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人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散漫、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扎实,是幼儿园式的管理与教育,如果把中国的基础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结合,将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教育。我不赞同这种观点,正是美国寓教于乐的基础教育,才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对事物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为高等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用大量时间向学生灌输基础知识,机械重复和大量考试,使学生从小感到身心压力较大。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有的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发展为厌学。试想,一个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将来怎么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把学校办成学生的乐园,保留学生对知识、对未来世界的兴趣和想像力,对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对比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育,我国学生自由和自主学习时间太少了。
为此,素质教育应该合理勘定教师作用的边界:心理边界和文化边界。现在,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要压缩学生在校的时间,这很重要。如果一个人整天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不可能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俗话“经风雨见世面”,也说明一个人的活动空间与他的想像力、创造力有着内在联系。
教学的时间空间固然重要,教育的心理时间和空间也同样重要。不是教师不能给学生施加任何心理压力,提出任何教育要求,关键是教师的要求及施加的心理压力,必须是学生需要的、能够理解的,能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教师作用的心理边界应该划定在学生自我教育与教师教育两种力量的交汇处。只要教师的教育作用促进了学生的自觉、自动、自主、自由,也就是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老师的教育作用就恰到好处,否则就是不合理和不适宜的。
在应试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片面的强制性训练和模塑,更是失去了教育应有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必须合理界定教师作用,使教师的影响,更富有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让学生获得基础的、内在的、全面的、个性的和可持续的发展。具备高素质和高品味的教师不是用知识育人,而是用思想育人,知识只是手段和工具,是育人的载体。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思想、智慧、情感激发学生的思想、智慧、情感,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并自主追求生活、文化、精神、价值、意义等,由此奠定他们终生学习、发展和生活的基础。教师作用的文化意义,在于既教育学生有益于他人和社会,又能让他们自由而幸福地生活。
教师人文读本学习心得体会 篇5
爱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人生情感,像花,开出来,美丽别人,自己也结果实,为何要藏在心底?很多老师把心底对孩子满腔的爱都凝成板着的面孔和严厉的目光,以致于孩子并不知道老师心中还有爱,这样的老师不仅苦了学生,也亏了自己。爱既然是一朵花,就要让她“绽放”。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师爱”是为师之“魂”。教育的全部秘诀就是一个字——“爱”,“爱”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学会做人。当一个教师把自己的生命和激情倾泻到其职业心态中,便会在其举手投足,一颦一蹙之间充溢着深厚真诚的“师爱”。这样的教师就会让学生对其产生超乎寻常的向心力和信赖感,就会让学生在其灵魂深处生发一种高度自觉的内驱力和自策力,就会赢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与由衷敬佩。从这个意义上说,合格教师的第一要素,不是他的专业水平和教学基本功,而是他的.生命之爱、民主思想和人文情怀。
“师规”只管学生眼前,“师爱”影响孩子一生。教师的社会良知和教育爱心是其职业最起码的精神底子。
爱是什么?爱就是让你爱的人喜欢自己、尊重自己、肯定自己。我们都说爱学生,我们让学生喜欢自己、看重自己、肯定自己了吗?面对困境中的孩子,有时候我们不必提供什么有用的帮助,我们耐心倾听,不给压力,没有要求,充满关怀的眼神与温暖的言语支持,却往往能释放他们的压力,唤醒他们的信心,使他们笑面人生,鼓起勇气重新面对自己的问题。
斯霞有关于教育的“三品论”:“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斯”言不谬。不过我认为应当再加上一句:“心理不健康是易碎品”。因为身心两健才是真正的健康,对那些稍遇挫折便寻短见的人,高尚的品德,聪明的头脑,强健的体魄又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像关注学业那样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吧!
温暖的太阳比凛冽的寒风更容易使人脱去外套。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有时,它比严厉更有效。宽容是对心田的滋润,严厉是对心灵的挤压。无个性即无人才。“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人性,独创的精神”是孩子们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教育不需要“克隆”,学校不能成为生物工厂,靠生产出一批又一批无个性、无特长的“标准件”学生过日子。
“爱是出发点,严是主策略。”教师要把握好“严”与“爱”的辨证法。
教育当以人为本。然而,人总是时代的人,环境的人,个体的人。说教之所以无用,是因为它始终以抽象的人为对象。教师要以“四真”赢得学生,而不是用教师权威压服学生。“四真”即:“真情实感,真抓实干,真才实学,真知灼见。”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那种想当然的猜测和武断地下结论最易伤害孩子纯洁的心灵。用心灵来赢得心灵,这既是教育的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身,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孩子真诚的爱,教育才能有的放矢。
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通过“小事”、“小节”渗透的教育,往往是富有影响力的教育,这种不露痕迹的教育又常常是最能入脑入心的教育。教师影响学生应当像磁棒靠近指南针,通过特定的教育“场”,使其转动,而不是用手去直接拔动指南针使其偏转。教师是春雨,“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才是教育的化境。导弹可以摧毁庞大的建筑,“小节”却能滋润荒芜的心田;军事家喜欢轰轰烈烈,排山倒海,教育家却偏爱细微末节,润物无声!
教育讲究潜移默化,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形式。然而,我们看到很多老师在活动之初,总要阐述一下活动的意义,有些是画蛇添足,有些反而降低了活动本身的教育作用。又是“培养”,又是“激发”,又是“树立”,又是“促进”,实际上这些话说给学生听往往没有用,倒是有意在说给领导听。这反而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要知道:教育的目的越隐蔽,教育的效果才越好!
教师要能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感情:让心灵体心灵,用尊重赢得尊重,在被爱中学会爱。
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学习,他们对学习有着天生的兴趣,是不当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有时教育并不是要我们去在学生身上建设什么,如果我们能小心冀冀地呵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好奇心,不去伤害他们,教育已经成功了大半。
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其多大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学生的个性是晶体——他们各有自己独特而美丽的晶型,强迫他们按照你的意志去塑形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学生的身心是液体——压力过大,他便会从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撑破容器。
教师人文读本学习心得体会 篇6
读了《教师人文读本》后,我感触颇深。他们有的写出了自己的困惑和烦恼;有的写出了自己对学生母亲般的爱;有的写了自己对人生的执着追求;有的写了自己对科学的万般热爱。文中那些真善美的心镜叙述,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它将成为我以后做人、做工作的指示灯。人文精神博大精深,但首当其冲的是爱。惟其有了爱,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育人之人。于漪老师用自己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消融了学生敌对情绪,使她走上了正路,并成为一个优秀人才;徐匡迪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身份,阐述了我们今天怎样当老师。他们至真至切的话语,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指引着我们。
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基础的基础。家长们把他们天真无邪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我们就应以博大的胸怀去热爱、关心、教育好每一个孩子,使他们能茁壮成长,使家长满意、放心。一个孩子在入学以前主要是在父母的关怀、教育下成长的,父母的教育和自身行为是孩子的第一影响源。进入幼儿园后,我们教师就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孩子们很自然的把他们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情感、期望和对爱的要求,转移到教师身上,要求老师也像父母那样关心照料他们、体贴爱护他们。所以我们教师具备的不仅是教育技能,还要有像父母般对孩子的爱。每次的新学期开学,总会有几个孩子向你耍威或哭闹,而我们总是微笑着把手伸向他们,有时手上被抓伤了,身上被踢疼了,我们多无所谓;大小便弄到身上了,呕吐了,我们为其清洗;衣服不会穿,鞋带不会系,我们不厌其烦“谆谆教导”。凭着我们的爱心、细心、耐心,我们将会换来幼儿天真活泼的笑容和对你更亲切的呼唤、尊敬。
教师作为祖国人才的塑造者,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是必要的,对于我们这些年纪大的老师来说,提高人文素质也尤为重要,能确保在教学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平稳。
教师人文读本学习心得体会 篇7
读了《教师人文读本》后,我感触颇深。他们有的写出了自己的困惑和烦恼;有的写出了自己对学生母亲般的爱;有的写了自己对人生的执着追求;有的写了自己对科学的万般热爱。文中那些真善美的心镜叙述,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它将成为我以后做人、做工作的指示灯。人文精神博大精深,但首当其冲的是爱。惟其有了爱,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育人之人。于漪老师用自己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消融了学生敌对情绪,使她走上了正路,并成为一个优秀人才;徐匡迪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身份,阐述了我们今天怎样当老师。他们至真至切的话语,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指引着我们。
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基础的基础。家长们把他们天真无邪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我们就应以博大的胸怀去热爱、关心、教育好每一个孩子,使他们能茁壮成长,使家长满意、放心。一个孩子在入学以前主要是在父母的关怀、教育下成长的,父母的教育和自身行为是孩子的第一影响源。进入幼儿园后,我们教师就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孩子们很自然的把他们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情感、期望和对爱的要求,转移到教师身上,要求老师也像父母那样关心照料他们、体贴爱护他们。所以我们教师具备的不仅是教育技能,还要有像父母般对孩子的爱。每次的新学期开学,总会有几个孩子向你耍威或哭闹,而我们总是微笑着把手伸向他们,有时手上被抓伤了,身上被踢疼了,我们多无所谓;大小便弄到身上了,呕吐了,我们为其清洗;衣服不会穿,鞋带不会系,我们不厌其烦“谆谆教导”。凭着我们的爱心、细心、耐心,我们将会换来幼儿天真活泼的笑容和对你更亲切的呼唤、尊敬。
教师作为祖国人才的塑造者,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是必要的,对于我们这些年纪大的老师来说,提高人文素质也尤为重要,能确保在教学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平稳。
教师人文读本学习心得体会 篇8
这个暑假《教师人文读本》走进了我的生活,闲暇之时,手捧着它,细细翻阅。看着一个个家喻户晓的文人名字,读着一篇篇冲击心灵的文章,我一次又一次为里面的人和事而感动,情与意也不断地让我有所感触。
当我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情走进这本书,并不断地与其中的教育理论、人文精神等对话、思考时,我感悟到了教育的生命性,教育对象的生命性。
《教师人文读本》的前言中说到:我们每天面对着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地信任和敬慕。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对话和交流中,他们求知,他们成才,他们立志,他们成长,成为自立的个体,成为家庭的'支柱,成为社会的栋梁。而我们每一个教师,除了岁月的流逝之外,没有失去任何东西,我们的知识在教学中更充实,我们的智慧在交流中更增长。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我们对学生有多理解,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理解。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和幸福。但是,我们也经常困惑、烦恼,甚至痛苦。我们也经常遇到阻力、误解,甚至非难。正常的知识传承,往往变成机械的操练;坦诚的心灵交流,往往变成枯燥乏味的训诫,加上人事的纠纷、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这些使我们的心灵失衡而不知所措。这些问题的解决,固然需要有相应的改革和时间,但如何直面这些问题并持一种积极的态度,确实是我们应当不断自省的。先辈、前辈和同辈中有不少楷模,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支柱,究其核心,那就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它博大精深,但首先是爱,惟有了爱,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育人之人。我们爱祖国、爱同胞、爱亲人,当然也爱自己。爱科学、爱艺术、爱自然,对教育和可爱的学生应付出更多的爱等等。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的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
读完本书,我就感受到了编委们的良苦用心:首先就是想通过阅读这本书之后让我们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们多一点精神食粮,去面对生活中的困惑、烦恼,甚至痛苦。让我们学会爱,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着爱。然后在爱的基础之上去学会思考,让身为教师的我们有更好的心态,更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实说到底,书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看过之后有所启发,更深层次也许就是想让我们生活得更有意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平时的生活中,当我们在快乐之中时是很少去考虑:“我为什么而活着?”但是在我们遇到困惑、烦恼,甚至痛苦时我们也许会问,心态变得消极。现实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遇到的事也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种可能性。但作为教师的我们责任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我们应该先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
沉河对生命的诠释,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宽容,学会了如何去包容。每一个活的生命都有他的尊严,放一颗友善的心去接受,用一双清澈的眼去看待。在我看来吵吵闹闹的小朋友的无聊游戏追逐打闹到了作家那里,成为了生命的本质,充满了不可思议的魔力,竟能让人感动,继而影响自己的心绪使之恬静淡然。小学老师,最最需要的不就是这样一种心态?因为种种因素,对着学生难免失去耐心,偏偏此时把学生的一个小小失误放大再放大,往往事后责怪自己冲动,埋怨自己不理智。那些有经验的老师总能泰然处之学生的所谓捣乱,是一次次的历练让他们能够用看到学生身上闪耀着的最真最阳光的活力,为了那可爱的生命个体,他们知道应该如何去呵护、引导。
如何引导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很有必要思考的事情。引导过多了,无形之中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学生。那些还未被世俗化的学生,正处于思想萌芽阶段,此时的引导实在是很重要。他们不懂得分辨,他们没有选择的能力,我们就要为他们创造这样的条件。
王小波说,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对学生做种种设置也是教育者的特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反反复复地灌输给学生。诸如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学生必须习得,但能不能用更好的方式呢?一味告诉他们应该不应该,用威吓命令来规定,结果是造成孩子的逆反,成了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两面派。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不想看到自己的学生变成只会遵守规范的木偶,更不愿想象他们习惯于被设置好的生活。那么前提是,我不去做那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这绝对不是说,对于学生放之任之,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尊重他们,承认他们的独立个体,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引导他们。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教师人文读本学习心得体会 篇9
前一段时间读了本《教师人文读本》,很多的内容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与思考,其中,我最爱读的就是《读本》中——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一章节。
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我为什么而活着!"而他们也大都会用自己的一生去寻求这样的答案,因为他们不满足于上帝创造了我们,让我们拥有生命这样一种单纯的答案。我在很小的时候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曾经问过大人,他们总是说:"活着呀,就是要快快乐乐的感受生命啊!"曾经品读他人,我的脑海中觉得每个人有每个人活着的意义与目的,可是,最终我也没有弄明白"我为什么而活着!"
在《读本》中,收录了沈从文,史怀哲,罗素等一些诗人,作家,博士等名家的作品,初读此章节的时候,我还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他们的作品会收录在"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章节中,不过由于自己也曾经苦苦思索过,不免反复咀嚼,体味其中真味。从沈从文给时间"画出的肖像"到史怀哲放弃已有的成就,甘愿去非洲丛林当一名乡村医生,其中的种种让我看到一个个在生命的长河中努力寻求生命真谛的身影。他们可以冲破种种既定的条款,做别人认为"特立独行"的事,尽管在与其他人比较时,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可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执着,努力的去冲破着什么。
他们可以改变上天赋予的种种不公,用顽强的意志把生命诠释,尽管目不能视,但是却并不能阻碍他们想象,当我们的想象插上翅膀,即便身体不允许我们跑,跳,走,越,但谁又能阻挡想飞的心呢他们可以鄙视已经唾手可得的成就,只为了"敬畏生命"就可以把滚滚红尘抛于脑后,把功成名就踩于足下,用整个人生将"生命的意义"诠释得透彻。如果说,初读他们的时候是感动,那么在沉下心来仔细品味后,则是深深的震撼!自然界,生命的存在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可是对于每一个生命的个体来说,生命却只有一次,唯一的一次,从昆虫界的短短几分钟的生命到其他几百年的生命,时间虽各有不同,存在却是相同的。也许有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繁衍下一代,使命完成便悄然而逝了;也许有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能够更长久的生存下去,所以捕杀,奔跑;也许有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维系整个生命系统的正常循环……
读史以励其志,也许,在这短短的篇章中,在这短短的思考中我并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但是,我想尽量把事做得最好,尽量让人生过得充实,也许当我白发髻首的时候,回忆自己走过的路,可以得到"我为什么而活着"的答案吧
教师人文读本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这个暑假《教师人文读本》走进了我的生活,闲暇之时,手捧着它,细细翻阅。看着一个个家喻户晓的文人名字,读着一篇篇冲击心灵的文章,我一次又一次为里面的人和事而感动,情与意也不断地让我有所感触。
当我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情走进这本书,并不断地与其中的教育理论、人文精神等对话、思考时,我感悟到了教育的生命性,教育对象的生命性。
《教师人文读本》的前言中说到:我们每天面对着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地信任和敬慕。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对话和交流中,他们求知,他们成才,他们立志,他们成长,成为自立的个体,成为家庭的支柱,成为社会的栋梁。而我们每一个教师,除了岁月的流逝之外,没有失去任何东西,我们的知识在教学中更充实,我们的智慧在交流中更增长。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我们对学生有多理解,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理解。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和幸福。但是,我们也经常困惑、烦恼,甚至痛苦。我们也经常遇到阻力、误解,甚至非难。正常的知识传承,往往变成机械的操练;坦诚的心灵交流,往往变成枯燥乏味的训诫,加上人事的纠纷、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这些使我们的心灵失衡而不知所措。这些问题的解决,固然需要有相应的改革和时间,但如何直面这些问题并持一种积极的态度,确实是我们应当不断自省的。先辈、前辈和同辈中有不少楷模,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支柱,究其核心,那就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它博大精深,但首先是爱,惟有了爱,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育人之人。我们爱祖国、爱同胞、爱亲人,当然也爱自己。爱科学、爱艺术、爱自然,对教育和可爱的学生应付出更多的爱等等。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的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
读完本书,我就感受到了编委们的良苦用心:首先就是想通过阅读这本书之后让我们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们多一点精神食粮,去面对生活中的困惑、烦恼,甚至痛苦。让我们学会爱,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着爱。然后在爱的基础之上去学会思考,让身为教师的我们有更好的心态,更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实说到底,书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看过之后有所启发,更深层次也许就是想让我们生活得更有意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平时的生活中,当我们在快乐之中时是很少去考虑:“我为什么而活着?”但是在我们遇到困惑、烦恼,甚至痛苦时我们也许会问,心态变得消极。现实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遇到的事也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种可能性。但作为教师的我们责任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我们应该先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
沉河对生命的诠释,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宽容,学会了如何去包容。每一个活的生命都有他的尊严,放一颗友善的心去接受,用一双清澈的眼去看待。在我看来吵吵闹闹的小朋友的无聊游戏追逐打闹到了作家那里,成为了生命的本质,充满了不可思议的魔力,竟能让人感动,继而影响自己的心绪使之恬静淡然。小学老师,最最需要的不就是这样一种心态?因为种种因素,对着学生难免失去耐心,偏偏此时把学生的一个小小失误放大再放大,往往事后责怪自己冲动,埋怨自己不理智。那些有经验的老师总能泰然处之学生的所谓捣乱,是一次次的历练让他们能够用看到学生身上闪耀着的最真最阳光的活力,为了那可爱的生命个体,他们知道应该如何去呵护、引导。
如何引导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很有必要思考的事情。引导过多了,无形之中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学生。那些还未被世俗化的学生,正处于思想萌芽阶段,此时的引导实在是很重要。他们不懂得分辨,他们没有选择的能力,我们就要为他们创造这样的条件。
王小波说,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对学生做种种设置也是教育者的特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反反复复地灌输给学生。诸如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学生必须习得,但能不能用更好的方式呢?一味告诉他们应该不应该,用威吓命令来规定,结果是造成孩子的逆反,成了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两面派。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不想看到自己的学生变成只会遵守规范的木偶,更不愿想象他们习惯于被设置好的生活。那么前提是,我不去做那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这绝对不是说,对于学生放之任之,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尊重他们,承认他们的.独立个体,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引导他们。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