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小学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2024/11/20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小学习作教学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篇1

一、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

二、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柬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篇2

9月19日至20日,我在桂林市体育馆参加了广西第xx届小学习作和口语交际教学观摩研讨会。4节习作指导课、3节习作讲评课、2节口语交际课、9节课的执教老师,为与会者献上了风格各异、活泼生动的课堂场景;陆云主任以及其他专家的引领,则从理论的高度和操作的层面上提出了习作教学的“本然”、有效性、研究与评价方法,为大家指点迷津、解决困惑。现在,我结合上课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浅显体会。

一、走进生活,真情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反映生活的练笔,是初步地用文字反映对生活的积累。生活是一部无字书、万花筒、展览馆,其间有丰富多彩的写作资源。因此,学生习作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这次习作和口语交际研讨课,老师们都能紧扣孩子们的生活实际选材,如《秘密》、《听一听快乐音符——声音的观察描写》、《场面描写》、《……老师》、《听不到的的话》、《你说我猜》,这些习作和口语交际的选材走进学生的生活,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学生生活中的场景。学生有话可说,有切实的体验,有真实、自由表达的广阔空间。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写好文章的金钥匙。此次活动,很多执教老师在习作方法的指导上都做得很出色。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开启学生思维起着重要作用。

如《听不到的话》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先播放课件,把学生带入其中,为下面观察、认识、描述、思考“听不到的话”做了很好的铺垫。《场面描写》一课,巧妙地以游戏为线索,营造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景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听一听快乐音符——声音的观察描写》一课,用播放各种声音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倾听声音,展开大胆、独特的想象,让学生乐于接受,主动表达。

2、想方设法,打开思路。

调动学生生活积累,培养创新的品质,写出个性,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与习作教学的追求。张永红老师的课,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他利用多媒体,出示了《开国大典》、《紧急集合》的片段,以此打开学生思路,引发表达欲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卢莹老师通过句子补充训练、学生发言交流等手段,让学生把平时收集的各种资料和信息相互交流,共同启发,帮助学生打开选材思路,有了这一基础,学生的思维活跃,写(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避免千篇一律现象的发生。

3、重视评改,反复读改。

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对学生的作文也同样如此,“改”文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次研讨会上的名师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评改能力,教给学生一定的评改方法。在完成作文后,教师都注意了让学生进行反复“读改”。通过读改发现一些基本问题,如:漏字、语句不通顺等问题进行修改,并进行简单的润饰,使文章锦上添花,更加完美。名师们不但注意让学生自评自改、而且注重让学生互相评改、老师的指导评改。评改时注重展示了全面优秀的习作,展示习作中闪光的词句段。学生的习作不仅可以打100分,甚至可以超过100分。

三、夸奖学生,体验成功

每个学生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对成功的体验也不同,对于优等生,他成功的体验可能是一次优秀的作业成绩,或者是“三好”学生的荣誉,对于学困生,他成功的体验可能是老师一次不经意的表扬,或是作业本上一句赞美的语言。因此,教师应对每个学生每一点成功都给予表扬和肯定,时时处处激励他们。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又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产生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正是创新的原动力。在这些课上,这些老师们也是这样做的,他们知道好的学生是夸出来的,但他们对学生的夸奖,绝对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发自于内心的。例如:潘老师让学生点评,学生一时紧张忘词,老师说:“等待也是一种美丽。”让学生不再着急、紧张,慢慢回忆。另一个学生发现了学生作文的词语用得好,张老师又是这样鼓励他的:“你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还有学生说他喜欢同学的描述层次清楚时,钟老师赞美他说:“你真是太能干了,连文章结构都看出来了。”还有一个学生说自己猜出是哪位学生的原因,钟老师夸奖他:“你真是善观察、细心的孩子。”……正是由于老师们的发自内心的赞美课堂使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才能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看到了国内优秀教师上课的风采,江浙、香港地区的教育改革走在全国的前面,他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着人文主义思想,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平等、融洽,教师具有很强亲和力。上课的教师综合素质高,应变能力强,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学习,能够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回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用心去体验学生的喜怒哀乐,及时地传递自己的感情。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表现非常出色,常常有许多老师预想不到的回答,使得课堂教学异彩纷呈,高潮不断。教学是真正地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更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而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

这正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所要追求的目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渐渐地缩小自己与国内优秀教师的距离。

小学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篇3

一、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

二、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柬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篇4

9月19日至20日,我在桂林市体育馆参加了广西第6届小学习作和口语交际教学观摩研讨会。4节习作指导课、3节习作讲评课、2节口语交际课、9节课的执教老师,为与会者献上了风格各异、活泼生动的课堂场景;陆云主任以及其他专家的引领,则从理论的高度和操作的层面上提出了习作教学的“本然”、有效性、研究与评价方法,为大家指点迷津、解决困惑。现在,我结合上课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浅显体会。

一、走进生活,真情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反映生活的练笔,是初步地用文字反映对生活的积累。生活是一部无字书、万花筒、展览馆,其间有丰富多彩的写作资源。因此,学生习作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这次习作和口语交际研讨课,老师们都能紧扣孩子们的生活实际选材,如《秘密》、《听一听快乐音符——声音的观察描写》、《场面描写》、《……老师》、《听不到的的话》、《你说我猜》,这些习作和口语交际的选材走进学生的生活,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学生生活中的场景。学生有话可说,有切实的体验,有真实、自由表达的广阔空间。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写好文章的金钥匙。此次活动,很多执教老师在习作方法的指导上都做得很出色。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开启学生思维起着重要作用。

如《听不到的话》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先播放课件,把学生带入其中,为下面观察、认识、描述、思考“听不到的话”做了很好的铺垫。《场面描写》一课,巧妙地以游戏为线索,营造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景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听一听快乐音符——声音的观察描写》一课,用播放各种声音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倾听声音,展开大胆、独特的想象,让学生乐于接受,主动表达。

2、想方设法,打开思路。

调动学生生活积累,培养创新的品质,写出个性,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与习作教学的追求。张永红老师的课,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他利用多媒体,出示了《开国大典》、《紧急集合》的片段,以此打开学生思路,引发表达欲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卢莹老师通过句子补充训练、学生发言交流等手段,让学生把平时收集的各种资料和信息相互交流,共同启发,帮助学生打开选材思路,有了这一基础,学生的思维活跃,写(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避免千篇一律现象的发生。

3、重视评改,反复读改。

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对学生的作文也同样如此,“改”文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次研讨会上的名师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评改能力,教给学生一定的评改方法。在完成作文后,教师都注意了让学生进行反复“读改”。通过读改发现一些基本问题,如:漏字、语句不通顺等问题进行修改,并进行简单的润饰,使文章锦上添花,更加完美。名师们不但注意让学生自评自改、而且注重让学生互相评改、老师的指导评改。评改时注重展示了全面优秀的习作,展示习作中闪光的词句段。学生的习作不仅可以打100分,甚至可以超过100分。

三、夸奖学生,体验成功

每个学生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对成功的体验也不同,对于优等生,他成功的体验可能是一次优秀的作业成绩,或者是“三好”学生的荣誉,对于学困生,他成功的体验可能是老师一次不经意的表扬,或是作业本上一句赞美的`语言。因此,教师应对每个学生每一点成功都给予表扬和肯定,时时处处激励他们。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又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产生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正是创新的原动力。在这些课上,这些老师们也是这样做的,他们知道好的学生是夸出来的,但他们对学生的夸奖,绝对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发自于内心的。例如:潘老师让学生点评,学生一时紧张忘词,老师说:“等待也是一种美丽。”让学生不再着急、紧张,慢慢回忆。另一个学生发现了学生作文的词语用得好,张老师又是这样鼓励他的:“你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还有学生说他喜欢同学的描述层次清楚时,钟老师赞美他说:“你真是太能干了,连文章结构都看出来了。”还有一个学生说自己猜出是哪位学生的原因,钟老师夸奖他:“你真是善观察、细心的孩子。”……正是由于老师们的发自内心的赞美课堂使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才能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看到了国内优秀教师上课的风采,江浙、香港地区的教育改革走在全国的前面,他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着人文主义思想,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平等、融洽,教师具有很强亲和力。上课的教师综合素质高,应变能力强,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学习,能够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回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用心去体验学生的喜怒哀乐,及时地传递自己的感情。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表现非常出色,常常有许多老师预想不到的回答,使得课堂教学异彩纷呈,高潮不断。教学是真正地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更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而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

这正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所要追求的目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渐渐地缩小自己与国内优秀教师的距离。

小学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篇5

在参加这次教学观摩课之前,就以得知这次活动请了有知名度,教学理念新并且有自己独特教学风格,非常优秀的老师来上课。很兴奋也很期待,尤其是期待观摩香港董庚老师的课。因而在此主要谈谈我对这节课的个人感受。

我最想期待了解的是董庚老师用是么样的语音,语调,语气及体态来上课。是不是带着方言腔调,上课放任自由?可是一开课,就被董老师轻松自如的体态,标准、轻重适宜的普通话给吸引了。说句实在话,普通话是我们老师是否能站在讲台上的.第一个标准,虽然老师们都经过普通话的考核,但是大多数老师那种带着方言的普通话,听起来总是有些怪怪的,不是那么字正腔圆。而董老师首先在语言上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和所有听课老师的距离。

我其次最想期待学习的是董老师设计课的风格。这节课从表面上看平平淡淡,教学思路很明确:导入——体会和感悟——运用,实际上是妙趣横生,精彩连连。开课时,用了奥运会上林丹获得冠军那一时刻的经典片段,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体会感悟这个环节,设计了你演我猜,并且每次演猜,绝不雷同,让学生感受到了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有各种不同情绪。如:欣喜若狂、无可奈何、火冒三丈、心急如焚……演完之后,再让学生谈谈听不到的话有什么缺憾,此时此刻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自然是水到渠成,轻松地解答。这个环节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是非常积极地参与。最后一个环节老师设计了四人小组合作表演一个没有写完的故事,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无尽的想象空间,自我展示的机会。

我最后期待感受的是董老师在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课改之初,我们大力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师生关系,提倡尊重学生,提倡鼓励学生。在这些理念指引下,我们的课堂发生了许多变化,课堂的民主意识、研究氛围更加浓厚。但同时,由于课改之初许多老师对这些新的理念做了形式主义的理解,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单纯追求某种新理念的体现方式的做法,如:一个很小很简单的回答,老师用很高的赞誉词“你太了不起了”“你比老师还厉害”……可是在董老师的课里找不到这样夸张,甚至贬低老师地位的赞扬词,董老师语言恳切、真实、朴实注重实际,感觉如我们平日课里与孩子们在交流,更加理性、朴实和实际

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给我们一种表演、做秀、不舒服的感觉。反而让我感受到了“真”。

小学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篇6

在小学的习作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好写、爱写是写作的关键,而且还要懂得激发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为了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爱观察爱写作。

由于小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加以引导来培养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运用“引导”规律,努力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观察、写作上来。

我们要懂得打破思维定势的常规,培养学生习作的创新意识,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长期以来,我们写作教学运用同向思维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维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意识强的总能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求异思维要求作者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思维过程中,要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扩大阅读视野,丰富知识为学生创作奠定基础,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来。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教师可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如:讲故事、开读书会等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口才,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加强思维方式训练,培养学生写作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小学生思维,需要老师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或结合课文,或结合范文,或结合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能使学生学会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外向思维等多种方法写作文,写出的作文别出心裁,耳目一新,充满童趣,又透出理性思维的光芒。

所以说,只要我们教师在语言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创作能力一定能提高,独特个性一定能够得到好的发展,那么他们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很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