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课程学习心得

2024/11/17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课程学习心得(精选1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课程学习心得 篇1

5月26日,我们在郑州11中学习了张金生老师关于《体育新课程》的解读。以下是我学习后的几点浅见:

一、激发运动兴趣。运动兴趣对学生学习体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当中要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这样对学生运动习惯的形成,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乃至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都是有现实和长远影响的。

二、处理好“教”与“玩”的关系。“教”与“玩”的结合是关键!一节课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学生的'上课情绪,为此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激发引导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一种内心的满足感,学生们就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练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构建合适的评价体系:1、评价内容多元;2、评价方法多样; 3、评价主体多元:(1)。教师评价;(2)。学生自评;(3)。学生互评。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我认为:一、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二、合理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三、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课程学习心得 篇2

今天是我正式上网课的第二天,看到网络上对于网课的讨论褒贬不一。

一说是浪费时间精力、效果不明显,老师和学生都不太适应网上平台等等。作为一名学生,我对上网课并不抱排斥态度。

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都不得不待在家里进行自学,那么教育部为应对这个问题,较为迅速地提出了解决的方案,一定程度下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毕竟面对问题我们也只能多尽人事,把伤害降低。

至于孩子在家里学习没有在学校里有状态,态度消极诸如此类,这是自身的问题,不能把它加在网课上。仅仅因为无法适应这种学习方法而抨击,不太合理。

我相信很多学生可能都遇到过不适应老师的讲课风格的问题。

像我,我经常碰到某个老师讲话带有一点口音、声音低沉抑或是声音较轻(对我而言),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很崩溃,努力去辨认他们的口型……我会回家抱怨:“天哪,这个老师也太温柔了吧!整堂课我听得好累!”

但是一般来说,只有学生去适应老师,老师不可能适应每一个同学。所幸我听这个老师一节课、两节课、三节课……慢慢就适应了。

网课这个平台,“水土不服”的不光是学生、还有讲课的老师啊。

她们平时上课都在讲台前,有些老师对电脑操作不熟练。有一次,我在听课过程中一切进行得都是那么自然,突然老师鼠标一点、PPT不翼而飞,这个屏幕界面一片空白,老师的眼神在一刹那变得有些惊恐。很快她调整状态,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继续讲课。

有学生抱怨这个假期过得不快乐,害,知足吧。老师在家里要备课、做PPT、思考开学后的讲课安排、最后还要被抱怨,太南了。详情可见钉钉里也有一些老师毫不留情地给了“一星好评”。(想想老师跟我们一起受着折磨,有没有快乐一点呢?)

课程学习心得 篇3

——付成维

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以及这几个月的深入实践新课程改革,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对新新课程改革的领会:

1.体现了基础性和时代性: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的老问题,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还拓展了“知识与技能”的内涵,要求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反映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应用。

2.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仅重视将物理学知识系统地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的做法,而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

3.体现了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使教材有利于不同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且对不同区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4.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现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反映选择性综合不同地区课程资源,考虑农村和城市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栏目,使教学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强调可操作性注重继承与发展,开发教材辅助资源。

5.高中物理课程新课改最大的困难是:第一,教师的观念要改变;第二,现有的教学资源要改变;第三,教学制度要改变;第四,教学评价,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要跟随课改的变化。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的发展。“探究式教学”就是从学生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体验成功,健康成长。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还需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增强反应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应系统,使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为了尽快适应角色变化,更好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致力于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专题研究,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善于进行教学反思。

课程学习心得 篇4

作为我们复旦大学光科学与工程系本科专业中最后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光子学器件与工艺》可以说是对我们之前所学的全部知识内容进行了总结,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我们从单纯的理论上的学习一步步地过渡到了产业以及在现实中的应用。毕竟,我们即将毕业,也行有的同学会选择继续深造,很多的同学需要面向社会,步入工作岗位,而这门课程的开设,正是为这样的一种转变而开设的。并且,张老师丰富的授课内容以及生动的授课方式,更进一步实现了这种过渡。可以说,这门课程就是学校中的虚拟工作实践。

一、课堂演讲讨论及参观学习总结

1、演讲报告学习体会

记得有一节课程张老师安排一位去参加某光学展览的同学上台,让他讲述自己参观的经历及收获。虽然我没有亲自去看过那个展览,但是听到同学细致的讲解以及自己的亲身体会,我也学到了很多。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充满兴趣,很多同学还就展览中出现的某项新技术新发明不断追问,非常受教育。更难得的是张老师在同学讲完后为我们解答了很多我们不明白的原理以及新出现的概念,把同学们带的更远。这种资源共享的学习模式我很喜欢,虽然其中有很多问题我自己不明白,但是却不会觉得枯燥,而且有意识的去思考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授课效果非常明显。

2、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在那节参观学习的课程中,我第一次听在生产一线的工程师为我们讲解各种我已知和未知的各种技术和原理。现实的讲,他们的讲课水平以及理论深度虽然比不上在校的老师教授,可是,他们一切的出发点都是效益,这点在我看来非常重要。学校学习只是更偏重研究性和前沿性,但是如果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就不能够投入生产。另外,我也看到,别看原理和实际操作相隔不远,但是要使两者连通起来,需要非常巧妙的一个桥梁,这也是在学校学习中很少了解的。可惜的是没能进厂参观,但是整个过程还是非常受教育的。

二、对本课程的一点建议和希望

1、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互动性教学

步入大四,同学们其实情绪波动较大,心里想的事情多了,感觉责任和压力都来了。这个时候不适宜使用大一大二的教育模式。个人认为张老师可以更多的发问,给同学们更多的讨论时间,增加课堂教育的互动性,对学生的主观思考能力以及交往能力也是锻炼。

2、增加更多的参观学习机会

参观学习虽然只有一次,但是给同学们创造了更多的机会,给我们一个能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工作环境的机会。这样的锻炼机会非常难得,我也常听到同学们对这样的参观非常有兴趣,非常愿意参加。

课程学习心得 篇5

通过学习,我对新形势下的教学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此之前,我原以为我对新课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通过专家对新课程的分析讲解以及和同示们的研讨交流,使我感觉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因此更加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下面就此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实践和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2、改革课程的内容和教育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3、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的学习。

4、注重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的终身体育基础。

本次培训我认为体育教师首先应在思想上要进行转变:

1、认真研究关于课改的资料,提高对课改的认识。

2、在实际教学中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改变单一的“灌输式”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3、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不能过激,失去教师的主导作用。

4、不能保守,使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应该新旧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具有别的学科和别的事物所不具有的乐趣,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要如痴如狂地从事体育运动的现象了。因此体育教师更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运动愉快感”,才能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刚刚开始,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完善提高。我坚信只要我们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一定会使我们体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课程学习心得 篇6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詹老师是在一次讲座上,那是关于大学教育主题的讲座,说实话那次讲座还真的没给我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第二次见面就是在上学期的外国文学的课堂上了,詹老师给我们简单地讲了一下这个学期文学理论的课程要求,老师说得很严肃,要求很严格,还特别强调:如果我们接受不了教学范式改革或不愿接受改革,建议我们转班。当时我就感觉瘆得慌,还没开始上课呢,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

不过我还真没有想过要转班,或许是早已厌倦了大一的迷茫生活,想要尝试一下改变。我怀着些许的期待和隐约的一丝不安开始了大二生活,第一堂文学理论课,詹老师就成功地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张,他说话有条不紊且逻辑性强,这对爱走神的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稍微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了,所以认真听詹老师上课是件很费脑的事情。詹老师上课气氛很严肃,大家都折服于他的严威之下,抬头率明显比其他课高很多,当詹老师提问时,气氛就更紧张了,相信大家都深深体会到了如履薄冰的感觉。

紧迫感让我不敢懈怠文学理论课,认真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但是詹老师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望尘莫及,只能望洋兴叹,怀着敬佩之情仰望老师。老师课后让我们看了很多理论文献,我是真的不怎么喜欢看这些东西,但是如果不看,下节课肯定听不懂,为了跟上老师的节奏,我耐着性子看,经常安慰自己说:“凡是你所排斥的,其实就是你要学习的。”可是我依旧觉得那些文字晦涩难懂、不知所云,我都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了。老师总喜欢追问我们,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意识,但以我现在的能力和水平,这样的提问对我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战,越来越强的紧迫感不断地鞭笞着我,激励着我不断向前。老师喜欢让我们去评论上一个同学回答的问题,并让我们用关键词的形式总结,这一点能很好地锻炼我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让我们更好地相互学习,相信这个方法让很多同学意识到了自己思维的缺陷,也让我看到了与很多同学的差距。

通过几节课的学习,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无能,突然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大学生活一下子变得充实了许多,这种体验给我带来了快乐,让我成为了好友羡慕的对象。真的很庆幸遇见了詹老师,虽然我依旧不怎么喜欢那些专业性的文章,但我的思维意识和学习态度渐渐发生了变化,我开始不再一味被动接受书本上的知识,开始学会思考问题的前提和合理性,开始寻问“为什么”,虽然能力有限,大多不能独自找到答案,但这样的小小改变依然让自己欣喜。近来我还发现,我和朋友聊天或谈论什么问题不再是毫无主见地回答:“嗯,是的。”问答问题时有更多的见解和反问,这种感觉很微妙但也很惊喜。虽然我知道自己不属于老师能培养的学生范围之内,但愿意不断改变,争取慢慢接近老师所能培养的学生的标准。

詹老师做事井井有条,有原则,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刚开始还会担心老师会是一个很刻薄古板的人,但经过几周的相处,发现老师并不是那么不近人情,推迟中篇小说评论文章提交的时间就是证明。老师也不是什么古板的人,虽然看上去不苟言笑的,但推崇教育改革的人绝对不会墨守成规,相反詹老师是个勇者,敢于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真希望老师的改革能早日得到推广,敲醒更多像我一样迷茫的人。

我学习您的文学理论课半个学期了,在您的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您总是强调我们要用批判、质疑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毫不避讳地说,我慢慢地在学会这两种东西,同时我在您的课上学到另外两种东西——勇气和坚持。

您在我们班进行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起初我是疑惑的。我疑惑的是:我们一个班71位同学,何必在全班进行改革呢?这样费时、费力、费事。还不如在全班建立一个学习小组,同学们自愿报名参加。来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好吗?但您没有这样做,您横下一条心,决定将我们“一网打尽”,于是在我们2班来了个大刀阔斧的教学范式改革,将我们班71位同学全部纳入您的改革中,这是需要勇气的事。因为您这样做,您就要面对中国13年的应试教育所产生的“精英人才”。但您没有退缩,您勇敢将网撒进了应试教育的泥潭,抱着捞起来一个算一个的乐观心态,在20xx年9月2日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您走进了W3101教室。至此您开始了您在2班的“打渔”活动。这种勇气是您教给我的好东西。运用这份勇气,我慢慢学会去质疑,去质疑自己的人生,质疑自己的大学;去改变,去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思想。同时运用这份勇气去驾驭自己青春的随意和随便。所以凭您的这份勇气,我佩服您,用我们重庆话说:您好猛!

同样毫不避讳地说:在开始的几周里,每周一下午的1点30分左右,我的心跳会有一种莫名的强烈起伏。正式上您的课是在第二周。从那节课上,我也知道了在您的课堂上没有死记硬背,没有教材上滞后的举例,当然也没有在其他课堂的漫不经心,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我的思维适应了书本的条条款款,适应了课本上的真理,很久没有那么主动地去用大脑了。改革是有难度的,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思维和学识功底跟不上,导致每次回答问题,我们如临大敌,全班同学鸦雀无声。但您依然在坚持,每次课都以自己最好的心态去面对改革中的压力和阻力,因为您知道光有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坚持。有了坚持,您的改革才会有成效,有了坚持,您才能打到更多的鱼。半学期了,您的坚持有了成效,因为不管怎么说,您和您的文学理论课都给我(我基本上是个老油条)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反思,甚至是共鸣,你的课让我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地去索取知识。从这一点来说,您的改革在我的心目中已经成功了一半。在我13年的学生时代里,给我带来这种感觉的老师就2位,一位让我走上了读书路,一位让我走上了师范路。您和前面两位老师都很坚持,因为您们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所以凭您的这份坚持,我尊重您。

好话说完了,我来说说坏话。因为最近有点愤青,所以当我看到大多数同学的心得全是溢美之词时,我笑了。难道詹老师您就没有缺点?还是您在同学们心中就是完人?亦或是很多同学忘记了詹老师您教给我们的质疑和批判精神?我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詹老师您在教学中的几点瑕疵。

首先,我很支持詹老师您的教育改革,但我不支持您批评人的方式。由于火车晚点(这个真不是我的错,火车在贵州境内莫名停了5个小时,再次表示深深的歉意),我没能上您在我们班上的第一堂课。但您对我进行了“缺席审判”,审判的结果是皆大欢喜的。又教育了我,又教育了同学,然后再抛出主题:作为本科生的我们应具备的学识素养和学习心态。但假如那天我来了,您这样做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毕竟没人愿意当“反面教材”,尤其是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说到“审判”,我小学的时候也被“审判”过,那次我没有缺席,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被老师叫到讲台边,跪着听完了她长达十几分钟的训话,就因为我不小心把粉笔撒在了地上。训完话后,她说了一句:我审判完你了,你下去吧!当然现在听到“缺席审判”这样的字眼,我只是宛然一笑,因为我知道这是詹老师您为了缓解下班级的压抑而说的几句调侃话而已,也没放在心上。但我希望您用更缓和的方式来批评别人的错误,这也是最诚挚的建议。

其次,我个人认为您的一种观点是不妥的,您有一次这么说过:上您的课我们感受的压力越大越好,有压力才有动力。如果上您的课之前只剩下了压力,那么对我们,对您的课程教学范式改革都是不利的。因为我们都不想背着沉重的压力来上您的课。我想如果您多笑一点(不要说性格使然改不了,您在鼓励我们我们改变的时候,您也不妨试着改变一下),脸上多点表情,课堂更加活跃一点,我们会更加期待来上您的课,而不是满怀着压力走进W3101。

以上两点不关我去您空间留言的那件事,是真心话,因为这就是我。

总之,上了您半学期的课,收获是巨大的,但在收获的同时也有那么一点点的抱怨。

课程学习心得 篇7

在这几天学习过程中,我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物理这门学科,可是在教学中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教书好象就是在教学生做题目,并且题目越难越好,越是能把学生考倒的题目就越是好题,对于每次都考不及格的学生来说能喜欢物理吗?同时与生活的联系也不紧,理论性比较强。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们的学生是被教笨,当然这笨并不是指学生的智商而是指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应深入研究教材

为适应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传统的封闭性、定向性习题改成了探索性的“问题”.这些探索性问题的条件、结论、思路等大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没有标准的答案,往往还联系广泛的现实背景,这对教师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应花大气力钻研教材,对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对教材涉及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相关资料.要弄清所给的问题可向哪些方面探索,能较恰当地预测有关探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精神等达到怎样的效果.总之,只有教师对教材研究得深透,探索得深透,才有可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探索.

2 、要为学生的探索创设有利的情境

为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这些情境包括时间、器材、组织、心理咨询等各个方面.例如,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做好学具、教具、音像、课件等各方面的准备;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机会;要为探索留有较宽裕的时间,新教材大大减少了练习和习题的数量,这正是给学生留出探索的余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保证“探索”的优先地位;要增强学生探索的兴趣,一方面,对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应努力搜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与之结合,增强探索内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根据探索的内容,应合理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竞赛与表演等方法,增强探索形式的趣味性.

3 、应对学生的探索给予引导和帮助

所谓自主探索,含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动性,表明学生是主动地学习,即“我要学”;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独立性,表明学生是独立地学习,即“我能学”.但学生主动地、独立地探索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中逐步形成的,要经历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独立的逐步转化的过程.而这种转化,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积极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

首先,对学生的探索要进行正确地导向.探索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也有有意义和无意义之分.教师应努力把学生引向有意义的探索,减少或避免无意义的探索.不宜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对学生进行探索的问题,教师应适当提示探索的方向,并当在不宜继续探索时相机予以提醒.

其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应科学合理地予以评价.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光要评结果,还要评过程;不光要评显性指标,还要评情感与精神等隐性指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继续探索的信心;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把引导探索和教师讲授适当结合.

当前,由于大力倡导“引导式”教学和相应的“探索性”学习,“讲授式”教学及相应的“接受性”学习似乎成了“祸水”,人们避之不及.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的本质不是教学和学习形式上的改变,而是使学生进行有价值的学习.而任何有价值的学习都属于“意义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具有意义学习的意向,即学生具有把新学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的倾向;

二是学习的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意义,即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能够跟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

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只要能对上述两个条件起促成作用,即能够促成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就是适宜的,值得肯定的.讲授式教学、接受性学习可能造成“意义学习”,引导式教学、探索性学习也可能造成“机械学习”.总之,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并无定式,应由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情况而决定.

新课程教学重视探索,但并不排斥讲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学生的探索与教师的讲授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对那些约定性的、常规性的、公理性的知识,更应以讲授为主.对于如何领会新课标、用好新教材、上好新课心中没有底呀,因此我特别想知道新课程与我们原来使用的`课程有什么不同,在教学方面的要求有什么不同?通过老师对新课程与新教材的讲解,使我对物理新课程与新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专家老师对探究性教学的讲解,使我对上好新教材充满了信心;通过专家老师对新教材的分析,使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上好新课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工作。

因此这几天的培训我的收获还是挺大的,它使我对进行的新课程教学作好了必要的准备工作,不过有一点我总觉得不够的地方就是培训还应当对新课程的评价多一些讲解。其实在教学中并不是老师自己喜欢搞题海战术,问题出在中考的制度上面是由中考决定的,如果中考不进行改革而还是老样子,那老师的教学要改变可能有点困难,就象专家说的如果中考有考探究性的题目,那老师肯定会在教学中使用,不用我们来强调它的好处了。

那么新课程改革的结果是学生的能力不但没有得到培养,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呢?这次课程改革是一场根本性的、全方位的变革,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等各方面有众多的问题亟待研究.本文所谓教学的三个“突出”,仅为教学研究方面的一孔之见,试为引玉之砖,以期和老师们进一步探讨.

课程学习心得 篇8

新课程培训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建模教学。数学建模是从现实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模可以看成是问题解决的一部分,它的作用侧重于来自于非数学领域,但需要数学工具来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在数学的教学中渗透数学应用的思想和进行数学建模的教学,是数学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以下是我们学习后集中讨论的几点心得体会:

1、传统数学教学具有局限性。数学建模与传统数学课程中的应用题虽然在形式上是比较接近的,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有明显的优势。传统的数学应用题在形式上明确清晰,结论经常是唯一的, 这样就导致学生很少会去思考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修改已有的模型,因此忽视了数学建模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完整的体现数学建模的过程,故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数学建模教学具有很大的意义。首先,若是在初中数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能使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意识; 另外, 数学建模还要求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和工具, 将数量关系用数学公式、图形或表格等形式表达出来,这样, 就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我们在实际进行中可以结合教材基本的数学模型, 引入建模思想, 以引导学生自主地产生创新意识。初中数学教材主要有方程模型、函数模型、不等式(组) 模型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 可以引入这类题目和解法, 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关系及数学信息, 并学会应用数学模型去解决问题, 从而激发他们研究数学模型的兴趣。

课程学习心得 篇9

教学如同做人,都是一门艺术,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断学习、反思、和总结。理论指导实践,所以要想自己在教学上能不断进步和提高,就要不停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用专业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抱着学习和进步的心态,假期里我又学习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新课程走近我们已有多年的时间了,通过学习《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虽然是又一次的学习,但还真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让我又一次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自己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让我在语文教学方面又有了新的体会和收获。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课程学习心得 篇10

第一、在销售过程中销售的是自己,销售的是信任,是客户与产品之间的桥梁,客户会通过你去购买产品,如果客户不认可你,信任你,那么你就没有机会向他介绍产品,何谈销售成功之说;所以在销售领域,销售员首先做到的是投资自己,包装自己,争取客户的信任。

第二、销售的`是观念,在向客户推销产品之前,你首先要了解产品的属性,价值所在以及它的卖点,掌握这些之后才能更快的找到目标客户,了解他们的消费习惯,再去迎合他们的观念,如果发生了冲突,你要试着去改变客户的观念,再去推销我们的产品,这样会大大提高成交比例!

第三、销售在任何过程中都不要怠慢你的客户,很多销售员都是靠手机在及时回复客户的各种问题,在这里,提醒大家一点,与客户第一次接触时,一定要专心听取客户的需求,获得客户认同感,信任感,让客户产生良好印象,这一步对后期成交有很大的影响。

第四、不要轻易报价或让价。在与客户第一次接触时,销售员一定要注意在谈判过程中的价格策略,在摸清楚客户的预算之前不要轻易报价,更不要轻易去让价;一是你的报价太高超过客户预算的两倍,那么成交几率大大下降;二是报价太低,客户会觉得产品太廉价,失去信任感。更不要轻易让价,如果客户在谈判过程中要求让价,那么千万不要轻易答应客户,一定在让客户觉得每一次让价都非常艰难,而且每一次让价一定要提出你的要求,给让价设一个门槛,让客户觉得你很为难,往往客户的心理就是你价降的越快,他会产生各种不好的情绪,会觉得产品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所以,销售员在谈及价格事宜时,报价越快,让价越快,客户跑的越快!

课程学习心得 篇11

这次的网络研修学习,和以往不同,大家都在看微课,那微课是什么呢?上周我有幸参加了微课培训,几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对于微课的录制我觉得还有些难度,以后会继续努力学习新的事物。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课余时间真的要好好的充电,微课的录制和剪辑还没怎么学会,将来要学的还很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新世代的产物,微课就是其中的一种。之前接触到微课的时候,对它很模糊,没有明确的认识,我们会认为微课是一次简短的课堂活动,或是记录课堂活动的一小段视频,或是将40分钟的一节课分解成多个课堂碎片等等。在经过培训之后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它主要表现在短小精悍,“短”是指视频长度短;“小”是指主题小;“精”是指设计,制作,讲解精良;“悍”是指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我们的教学一直是老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学,之后出现了在线教学,但单纯的面对面教学是最低效的,在线学习会比面对面教学更有效,怎样能达到最有效的教育模式呢?那就将这两种模式结合在一起形成混合学习模式。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学校上新课,家里做作业,所有内容齐步走,只照顾到三分之一的学生,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学生课后遇到问题怎么办呢?没办法解决就会到课外辅导班。而现在所推行的翻转课堂则是在家里看视频上新课,到学校来做作业参加讨论,家中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随时在线与同学互动,回到课堂老师可以对有疑惑的同学进行个别讲解,也可对某知识点重点讲解。由此在课堂中可以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学生也可回到家中再次观看视频进行学习。

以后当我们学会了微课并能很好制作的时候,我们会不会为微课而微课呢?会不会用微课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呢?微课的作用为“解惑”而非“授业”,它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课后辅导,并不能完全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微课是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准备的,其存在的理由就是让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用焦建利教授的话来说:“今天,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只要你愿意,你就和这个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借助了网络,借助了微课。通过这一载体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看到了微课的发展趋势。今后,要努力钻研,让微课在教学中得到实践。

课程学习心得 篇12

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利用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等。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保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教材。作为学校英语教学的核心材料,英语教材除了包括学生课堂用书以外,还应该配有教师用书、练习册、活动册、挂图、卡片、音像带、多媒体光盘、配套读物等。学校应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与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选择经教育部门审定或审查的教材。所选用的教材应该具有发展性和拓展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应该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教材应该做到语言真实、内容广泛、题材多样。教材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方式。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学校可以适当地选用国外的教学资料,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除英语教材以外,学校和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等。

为了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拓教和学的渠道,更新教和学的方式,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英语课程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语言实验室、音像设备等基本的和常规的教学设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为英语课程提供这些教学设施。条件较好的学校还应该为英语教学配备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VCD、DVD等多媒体设备。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设置视听室,向学生开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网络上的各种媒体资源以及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为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交互功能的计算机和网络学习资源还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再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成为可能。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网站,开设网络课程,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或图书柜。鼓励学生制作班级小报、墙报;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学生和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要注意开发多层次、多类型的英语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不能一味追求课程资源的多样性而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更不能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学校要建立有效的课程资源管理体系。已经具备的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要杜绝课程资源闲置的现象。要不断地对课程资源进行更新和补充。

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过程中,要坚决制止编写、销售和使用粗制滥造的教辅材料。严格禁止学校和教师购买或向学生推荐非法出版印刷的模拟试题、同步练习等材料。

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建议

英语教材是指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挂图、卡片、教学实物、计算机软件等等。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英语教材要以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为编写指导思想。在满足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应尽可能灵活多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一)教材编写原则

1、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

英语教材的内容和活动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学习和使用教材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为此,教材应该尽可能采用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要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并有利于他们在语言运用中发现语言规律。

2、科学性原则

英语教材的编写要依据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应该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低龄阶段或初级阶段的教材要重视语音基础和听说能力的培养,高级阶段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教材应根据不同阶段学习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各有侧重。

教材在内容、目标和要求等方面应该有完整的体系。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意识等内容和目标要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支持。语言学习对语言材料的再现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教材的编写应该保证重要语言现象有足够的再现率。教材应尽可能选择真实、地道和典型的语言素材。

3、思想性原则

英语教材应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国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材既要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精华,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提高鉴别能力。

4、趣味性原则

教材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发展水平,还要尽可能通过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为此,教材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提供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材料,设置尽量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学习需求和需求。

5、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

教材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究许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教材除了包含课程标准规定要求掌握的内容以外,还应该提供一定量的额外内容,供有能力的学生选择学习。

课程学习心得 篇13

我虽然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但是对于工程造价的更深一层的含义、作用等方面的只是都是缺乏了解的。很开心能够在爱课程网上看尹贻林教授对于《项目价值提升的艺术-工程造价》专题的讲座。

在听课过程中了解到项目价值的提升是对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不懈追求,也是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与拓展的方向及动力。课程从工程造价视角阐述项目价值的表象、内涵及本质,分析项目价值之于项目利益相关者诉求及项目管理绩效的重要性,揭示不同类型的理论、方法、工具提升项目价值的内在机理及实现路径等。

其中项目价值提升的思路一节中有项目成功的标准、提升项目价值的思路与路径、项目价值提升的案例、项目价值提升最具辐射性的四大手段;项目价值提升新工具—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项目价值提升新工具—价值管理理论;项目价值提升新工具—可建筑性,课施工性分析理论;项目价值提升新工具—设施管理理论:工程造价咨询业的拓展。

现在一般的建筑只考虑美观或者只考虑其他当一方面,就会造成价值不能最大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工程造价这时候就要发挥作用了,工程造价的`作用:

投资决策的需要。建筑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各级政府在安排不同阶段的建筑业发展计划和基本建设规模时,必然要根据财政能力和工程造价水平的发展趋势来确定。而工程造价水平的确定,是依靠长期的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和科学合理的方法测算的结果。所以,工程造价资料收集的方法是否科学,数据是否准确,决定了工程造价水平测算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宏观决算。

工程定额的编制和管理的需要。定额的编制是在收集大量编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类资料来源于各类标准规范以及具体的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属于定额编制的技术资料;另一类资料来源于工程的实际结算资料和建筑市场的劳务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的价格等,属于定额编制的经济资料,技术资料是定额编制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庞杂,但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经济资料,如建筑材料价格,劳务价格,机械的租赁价格以及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服务价格都会随着供应情况和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自动调节。因此,工程的结算价格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定额编制所收集的造价资料也就不断地变化。我们的定额的编制和管理中,应当及时收集工程造价资料,使定额所反映的价格水平贴近于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

建设单位投资决策和投资的需要。建设单位为了达到投资效益应当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也就是收集整理自己的工程造价资料和投资形成的经济效果;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应当尽可能地收集整理与自身建设相关的工程造价资料,同时还要掌握建筑市场的行情,在投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施工企业经营的需要。工程造价资料是施工企业进行正确经营决策的资本。及时地收集整理工程造价资料能使企业了解建筑市场的环境,找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确定自身发展方向。这样,对于准备参与投标的工程项目可以根据企业经营的需要合理的确定投标价格;对于在建工程可以及时掌握经营情况,降低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对于准备结算的已完工程,要以准确的计算结算造价,收回企业应得的资金。

造价咨询单位服务的需要。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是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经验和业绩的积累,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在社会上树立起名牌企业形象,企业不仅通过服务来积累资料,还应当通过社会上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和市场调查来充实资料,以便及时了解建筑市场的行情和有关工程造价的政策法规,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咨询服务。

课程学习心得 篇14

通过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网上一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受益非浅,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没有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那么如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应丛基础作起,从学生的教育做起,从课改作起。

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评价: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学反思,用新课程理念及要求自己评价过去的教学活动实践,感悟点颇多,目的是提高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能力,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标准,使自己的教学更高效。

新课程新在哪?关在"新"上,新课程理念,新课程内容,新教学组织安排,新评价等,知道新课程的特点,更好理解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的特点

(1)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新课改革目标: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培养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面向世界的视野和与其他国家、民族交往的能力。

(3)结构创新:课程中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同样的进度、学习同样的内容,还要求达到同样的标准的做法,为限度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4)新课程的实施:立足的角度,具体落实新课标,借鉴的经验,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发展,同时要兼顾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强调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促进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强调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新课改教学实施中要体现出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新课程的评价

结合教师与学生评价及学生间相互评价,结合书面考试、口头表达、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评价形式,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程度。完善的评价方式的运用就能促进学生自觉开展自主学习,与其他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学习上进行朋友式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生活充满乐趣,对学习的充满兴趣。

我通过学习获得的认识和具体方面的体会,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平台,更有助于学生大众全面学习,终身学习。通过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学习,使我对新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有了全面的了解,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但要完全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不论是从知识上还是技能上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完善,我们在新课程的实验之路上任重而道远。

课程学习心得 篇15

摘要

管理研究方法课程主要探讨管理研究工作过程的规范和结构,也即研究逻辑问题,旨在提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能够了解管理研究的一般程序和通用结构,掌握管理研究的基本原则、途径和过程、研究规范以及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规范,进而提高研究论文撰写的效率和质量。

教学内容由课程学习、课堂研讨和课后大作业组成,从而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管理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索管理研究的内在规律和规则,学会如何规范地去做研究、写论文以及如何评价一项研究成果和论文的方法,力图把管理研究工作过程和论文写作过程及其各个环节规范化、结构化、清晰化,在研究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引言

我们专业该课程开在第8周,若仅从课时数来说,什么时候开设并无多大影响,但若从该课程的教学要求来看,课程开设时间太迟,造成最后一次的大作业不能没能很好的完成,这无疑是一个遗憾,当然在这里面学生也有相当大的责任。

本期共做了两次应该运用到资料获取方法知识的实践课,但作为第七组的一员,我深感第二次作业完成的不足之处,没有做到全面深刻对问题进行调研与分析,但两次作业都给了我许多感触,特别是第一次实践作业——了解校信管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情况,下面我将从那次作业的初级资料获取上进行总结并就自己感受谈谈自己的所得。

初级资料并非原始资料,它是经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使其呈有规律排列的状态,乃至从中提取出概要性的文字描述或数据描述,可以直接为研究所利用的资料,而此次最大的收获就来源于在收集原始数据时,所采用的问卷自填法的实施过程中。

问题分析

由于是在本校进行实地调查,所以在调查的方法上我们进行了仔细的斟酌与筛选,最终选择了结构化交流法中的问卷自填法,以下是我在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的所感与所得:

一.关于问卷设计

对于试卷的设计工作,最初我们设想的是针对我校信管专业设计一份试卷,但在问题的设计中发现很多问题的调查对课题结论的得出很重要,但不具有通用性,即对某个年级的学生有调查的必要性,而对其他年级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没有价值,比如,如果可能,是否会转专业,比如对自己所上的专业课的`看法。这两个问题涉及到信管专业学生对信管专业本身的认识和所设课程的认识两个重要方面,与调研的主题有紧密联系,但却不具备通用性,所以我们组最终决定采用针对不同的年级,设计不同的试卷这种问卷设计方法。

二.关于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考虑到我们专业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有电脑),以及经费有限,我们打算采用问卷邮寄法,即使用电子邮件,向每个信管班级发送试卷,请他们在回答后,将试卷发回,但发现大多数人基本都不给予理会,最后我们小组决定发送问卷的方法,将试卷交给各个大二,大三的熟人,在他们上课前发放试卷,当场回收,而大一按照同样的方法有我们组员自己负责试卷的发放,但在整理试卷时发现,部分试卷未能收回来。

三.关于问卷的整理与分析

在整理问卷时发现,数据的结果只是对结果的反应,但试卷设计却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调查的结果。由于我们小组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首先在选择题选项的设置上界限不明确,选项内容不够全面,影响了被调查者的选择,从而导致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再则由于我们小组的疏忽,忘了对问卷进行核对,导致错别字的出现,在给调查者造成造成理解某些问题时,造成一定的困扰,也给被调查者留下不好的影响。而在对试卷进行分析时,由于我们对所要调研的问题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有限,所以并不能很好的对结果所暴露的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与研究,导致不能很好的对调查结果进行显示。

结论

资料的获取途径有很多,在对不同的类型的资料进行采集时,我们需要学会灵活变通,采用不同的方法,保证所得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资料的获得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在采集资料前,对各种相关资料认真准备;采集过程中,对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认真负责;采集后,对所得数据进行仔细整理,认真分析。这写工作要做好,需要我们对与所调研问题的各方面的知识有很好的掌握程度和一颗严谨认真的心。采用问卷发放收集对数据进行收集的工作是一个比较繁琐的工作,它需要小组成员间的能够很好的配合,也需要一个很好的领导者来对小组人员与任务进行分配。不允许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和有损团队合作的行为出现,充分展现团队合作的1+1>2 现象。

课程学习心得 篇16

沙盘课程已经结束了,回想起来还觉得有万般感慨。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实践,我认识到了很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团队合作最重要。一 个人无论你有多能干,始终不可能面面具到。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要协调,协调并有效的利用资源,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和队友的热情。整个ERP沙盘训练的组织中,整个4个角色是环环相扣的,缺一不可的,只有一起为了共同的战略目标而努力,才能达到最大的效用。而如何才能达到效用的最大,就必须做好各个角色之间的沟通和信任。需要沟通彼此的计划,沟通彼此的决策,沟通彼此的看法。一旦出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解决目前面临的困境,尽快的从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为确保以后能够良好运行赢得宝贵的时间,然后是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确保在以后工作中尽量不出现犯过的错误。其它成员也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同伴,也要考虑到别人出现错误自己也有责任,因为他的工作与自己密切相关,在他出现错误之前自己没有及时提醒。

2.胜不骄败不馁。因为经营这样一个“企业”要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保证企业财务处于一种最佳状态。资金的过多剩余,说明资金没有运转,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资金不够用时,将会出现大量的贴现,而影响权益。最为关键的是只要贴现,必会掉进一个恶性循环的漩涡,而摆脱这个困境跳出这个漩涡非常困难并且需要时间,而时间价值与机会成本又是一个“企业”发展最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每制定一套方案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大家最主要的感受就是财务总是紧张、钱不够用。要想有钱必须多卖出产品,要多卖出产品就要多上生产线、多上原料,要多上生产线多上原料又必须有钱,所以它就是这样的一个环形结构。要扩大这个环,关键就要看从哪儿打开这个环,而又不至于使整个环碎裂。考虑周密是必要的、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是重要的,不被胜利冲昏、不被困难吓倒,胜不骄败不馁。

3.在犯错误中不断学习。“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除了批判战争的残酷性外,还揭示了一个更加深刻的管理学问题——那就是完全依靠管理实践在实战中培养管理者,其代价是极其惨重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培养成本。战场上的历练,固然可以培养攻无不克的将军,大范围的岗位轮换也是培养经营型管理人才的有效方法,但这些方法同样会使组织付出高昂的培养成本,承受极大的失败风险。但是在沙盘模拟训练中,我却认为多犯错误收获更大。不管犯了多少低级可笑的错误,暴露了多少自身存在的缺点,有多少决策和执行的失误,都不会造成任何实际的经济损失。但是模拟经营中那些痛苦的教训和失败的经历却能令我们在特定的竞争环境下,与实战相比更深切并且具体的体会。

4.构建战略思维。原以为战略思维只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制定的企业发展方向,是一个很概括、不好度量的概念。通过学习,我看到战略思维是从始至终都应该在组织成员的意识和行动上有所把握,即要从整体上来思考问题,而不仅仅是只考虑自身部门的问题。另外,如何建立一个企业的战略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不可以被无视企业长期发展的“当期”意识制约管理者战略纵深思维的形成,对企业持续发展和长期利益构成直接伤害。现代的职业经理人必须树立基于现实的未来意识,因为只有这样中国的管理者才能走出势利与卑微,才能回归责任与诚信,管理者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中国的企业才能持续发展、走向未来。沙盘模拟培训的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了企业发展必然遵循的历史与逻辑的关系,从企业的诞生到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取决于战略的设定。要求管理团队必须在谋求当期的现实利益基础之上做出为将来发展负责的决策。通过模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现实与未来的因果关系,管理者必须要承担的历史责任。学习运用长期的战略思想制定和评价企业决策。

5.受用于群体决策。一个组织是否成熟,明显的标志就是看她有没有能力形成并运用组织的智慧。沟通、协作和群体意识在未来企业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被有远见的组织所关注。中国企业更是迫切需要走出独断决策的传统误区,因为我们聆听过太多能人的.成功史,感染了过分浓重的企业英雄主义情结。在昔日的英雄们一次一次地上演着同一出悲壮的霸王别姬和愚蠢的承诺升级的今天,结论已经显而易见:仅仅依靠特殊资源构建竞争优势的老路已经走到了尽头,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组织集体智慧的较量。在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时间压力下,要想取胜就必须快速建设能力超群的高效团队,形成团队个体之间的优势互补,运用团队智慧,对环境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在没有经验的一群人中,如果就按照自己分内的职责做事,不情愿别人插手的做法,无疑很狭隘并且是没有发展的。在这点上,我们组成员犯下了一个比较大的错误,更多的时候是各部门内部商议一个决定,然后等待CEO的决策。慢慢的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在后期的模拟经营中,除了各守其职外,还可以在其他部门的问题上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很多意见,以使这个团队更好发展。

虽然在这次沙盘模拟中我们最终以破产告终,但在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我们学到了管理知识,掌握了管理技巧,感受到了管理真谛,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体验了团队协作精神。我想有了这些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