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语文专家讲座心得体会(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语文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篇1
xx月xx日至xx日,我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中,我共观课5节,听讲座3个。这次学习,让我感受颇深,也受益无穷,它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语文视野,让我看到了专家对课程标准的深刻解读与实践。在专家的课堂示范与思想引领下,我只感到学习、提高、修炼教师基本功,是当今教师的必修课。现将这次学习感受表述如下:
一、语文课堂是情智教育。
主要体现在曲晓芸老师所上的观摩课上。她所执教的是古诗《乞巧》。她的课堂更是“情”的引导,“智”的生成。她的课犹如舞台上演出的评书,妙语连珠,抑扬顿挫,声断气不断,课堂中无不体现曲老师尊重学生的情感;既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极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听者无不感叹:听这样的课真是一种精神享受哇!这也告知我们:语文课不仅要启迪学生的智慧,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陶冶。
二: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阅读
提到阅读,我们可能会想到我们的语文课本。然而小学六年,学生仅仅读那薄薄的几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马琴老师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中国小学的语文教学实效性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我们中国的孩子阅读开始的时间晚;二是中国学生的阅读量少;三是中国学生阅读能力不强。因此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重要条件。她还强调:阅读要注重质量。好的阅读可使学生得趣、得益、得言、得法。重在让学生打好基础。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应该少一些,而学生的活动要多一些,且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活动。
三:教师要永保一颗童心
陈明祥老师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教育工作者,他灿烂的微笑使人感觉在面前的不再是老师,而是最和蔼可亲的爷爷。他执教的是一节作文指导课,题目是《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在这一节课里,他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处处表现出童真、童趣、童言、童心。在让学生听闫维文的歌《母亲》时,陈老师边唱边演,那声音虽有些苍老却很入耳,动作虽有些僵硬却配合协调。五十多岁的老教师,能保存着一颗纯洁的童心,是多么的难得。那么作为我们长期与小学生打交道的老师,不是更应该永远保留一颗年轻的心吗!只有具备一颗年轻的心,才能真正溶入到孩子中去,做好“孩子王”。
四: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听到各位教育专家精彩的演讲,看到他们让人动情的观摩课,我感到自己与他们相差甚远。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拥有讲台,要热爱讲台,更要研究讲台,要让自己的生命因讲台而精彩。那么我们如何能让自己的讲台流光溢彩呢?我认为这需要我们平时多钻研,多学习。多看别人的公开课是学习;多钻研教材是学习;与同行之间交流是学习……
五、语文教学的真谛
通过这次学习,我才明晰地找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真谛,那就是“培养学生写出一手好字,练就一副好口才,能写一篇好文章。”这就需要识字与写字的有效结合,读说写的有效结合。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在语文课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学生,涵养学生性情,陶冶健康个性和健康情操,而并非教两个生字,熟读课文,写两个千篇一律的作文。
读,让学生在教师、文本中进行对话;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共鸣,进行情感的碰撞,激发思维的火花;说,解放学生的口,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说出内心的体验,开启表达的源泉;写,让学生将内心的感受与想象,倾注于笔尖,流淌在字里行间。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是一名语文教师的职责。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追求、探索。我们当以专家们为榜样,加强学习,勇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反思,做一个有心的读书人,做一个真正能与孩子分享成长快乐的好老师。窦桂梅老师这样说道:“一个教师在他自身的成长状态里可能他懂得了要学习,这就给他带来了好处和实惠。”“书籍是你的最好的,最美丽的容颜。”我们教师本身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天天在跟书本打交道,如果我们离开了书籍,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我想起了陆游在《观书有感》中写到的这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籍就是我们老师的源头活水。吸纳百家,才能自成一家。不管如何的忙碌,我们都应该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
我们应该阅读各方面的书籍,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还应该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来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更应该阅读学生这一本本无字的书,来让我们攀登上教学艺术的巓峰。我们要靠读书来学习知识、靠课堂来实践教学、靠反思来积累经验,在学习、实践和积累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一步步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正如《师旷论学》中师旷说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也就是说学习不分早晚,阅读也就更不分早晚。
让我们记住窦桂梅在《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中写到的:“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为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平添一分人生的精彩。”让我们走进阅读,走进生活吧!
总之,通过本次的观摩学习,专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范在我的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时时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平等对话,以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注重发掘引导学生的独特体验等等,都非常值得我学习,我将尽力吸取他们的精萃,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篇2
xx月xx日至xx日,我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中,我共观课5节,听讲座3个。这次学习,让我感受颇深,也受益无穷,它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语文视野,让我看到了专家对课程标准的深刻解读与实践。在专家的课堂示范与思想引领下,我只感到学习→提高→修炼教师基本功,是当今教师的必修课。现将这次学习感受表述如下:
一、语文课堂是情智教育。
主要体现在曲晓芸老师所上的观摩课上。她所执教的是古诗《乞巧》。她的课堂更是“情”的引导,“智”的生成。她的课犹如舞台上演出的评书,妙语连珠,抑扬顿挫,声断气不断,课堂中无不体现曲老师尊重学生的情感;既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极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听者无不感叹:听这样的课真是一种精神享受哇!这也告知我们:语文课不仅要启迪学生的智慧,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陶冶。
二: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阅读
提到阅读,我们可能会想到我们的语文课本。然而小学六年,学生仅仅读那薄薄的几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马琴老师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中国小学的语文教学实效性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我们中国的孩子阅读开始的时间晚;二是中国学生的阅读量少;三是中国学生阅读能力不强。因此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重要条件。她还强调:阅读要注重质量。好的阅读可使学生得趣、得益、得言、得法。重在让学生打好基础。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应该少一些,而学生的活动要多一些,且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活动。
三:教师要永保一颗童心
陈明祥老师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教育工作者,他灿烂的微笑使人感觉在面前的不再是老师,而是最和蔼可亲的爷爷。他执教的是一节作文指导课,题目是《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在这一节课里,他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处处表现出童真、童趣、童言、童心。在让学生听闫维文的歌《母亲》时,陈老师边唱边演,那声音虽有些苍老却很入耳,动作虽有些僵硬却配合协调。五十多岁的老教师,能保存着一颗纯洁的童心,是多么的难得。那么作为我们长期与小学生打交道的老师,不是更应该永远保留一颗年轻的心吗!只有具备一颗年轻的心,才能真正溶入到孩子中去,做好“孩子王”。
四: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听到各位教育专家精彩的演讲,看到他们让人动情的观摩课,我感到自己与他们相差甚远。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拥有讲台,要热爱讲台,更要研究讲台,要让自己的生命因讲台而精彩。那么我们如何能让自己的讲台流光溢彩呢?我认为这需要我们平时多钻研,多学习。多看别人的公开课是学习;多钻研教材是学习;与同行之间交流是学习……
五、语文教学的真谛
通过这次学习,我才明晰地找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真谛,那就是“培养学生写出一手好字,练就一副好口才,能写一篇好文章。”这就需要识字与写字的有效结合,读说写的有效结合。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在语文课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学生,涵养学生性情,陶冶健康个性和健康情操,而并非教两个生字,熟读课文,写两个千篇一律的作文。
读,让学生在教师、文本中进行对话;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共鸣,进行情感的碰撞,激发思维的火花;说,解放学生的口,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说出内心的体验,开启表达的源泉;写,让学生将内心的感受与想象,倾注于笔尖,流淌在字里行间。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是一名语文教师的职责。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追求、探索。我们当以专家们为榜样,加强学习,勇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反思,做一个有心的读书人,做一个真正能与孩子分享成长快乐的好老师。窦桂梅老师这样说道:“一个教师在他自身的成长状态里可能他懂得了要学习,这就给他带来了好处和实惠。”“书籍是你的最好的,最美丽的容颜。”我们教师本身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天天在跟书本打交道,如果我们离开了书籍,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我想起了陆游在《观书有感》中写到的这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籍就是我们老师的源头活水。吸纳百家,才能自成一家。不管如何的忙碌,我们都应该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
我们应该阅读各方面的书籍,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还应该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来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更应该阅读学生这一本本无字的书,来让我们攀登上教学艺术的巓峰。我们要靠读书来学习知识、靠课堂来实践教学、靠反思来积累经验,在学习、实践和积累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一步步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正如《师旷论学》中师旷说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也就是说学习不分早晚,阅读也就更不分早晚。
让我们记住窦桂梅在《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中写到的:“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为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平添一分人生的精彩。”让我们走进阅读,走进生活吧!
总之,通过本次的观摩学习,专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范在我的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时时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平等对话,以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注重发掘引导学生的独特体验等等,都非常值得我学习,我将尽力吸取他们的精萃,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篇3
今天下午,在都江堰幸福小学,为都江堰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作了一个题为“校本教研助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
由都江堰市进修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师骨干班,自上学期开班以来,在上海支教教师中,聘请了一部分指导老师,我也有幸成为指导老师之一。虽是指导老师,一直也没能为他们指导点什么,在今天之前只是个挂名的指导老师而已。
记得上学期,进修学校的李校长和孙书记,考虑到,为了充分发挥支教教师这个现成的资源,把上海支教老师的作用发挥的更好,亲自跑遍了支教老师所在的每所学校,了解支教老师情况。当时他们的到来,使我很吃惊。因为,安龙是离市区比较远的一所学校,市局领导到此的,相对要少一些,所以平时很少有局领导下到安龙来。二位领导当时为了这点小事,特意登门拜访,当时就很令我感动。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才发现,这二们领导工作作风细致严谨,平易近人,很难得,在这里有这样的校长书记。
那天,从学校管理到教学感悟,我们聊了很久。他们当即决定,在适当的时候,让我为骨干班学员作一次讲座,我也同意了。
答应之后才发现,心理压力很大。一是都江堰这段时间,被请到这里来的专家太多了,较多的是上海的教育专家,如张人利、郑杰等(他们都是我非常欣赏的专家),还有其他许多国家级的教育专家。这里的讲台被专家们坐多了,像我们这样的教师能坐上去吗?二,都江堰文化底蕴深厚,语文教师也是相对强一些,我这三角猫功夫,能行吗?三是,我很少有作专题讲座的经验,这方面很不成熟,理论功底自己是非常清楚的。讲好了,最多增加一个讲座的上海支教教师而已,讲糟了,坏了上海的形象,得不偿失。
反复思量,讲还是不讲,一直矛盾着。后来想通了,讲,为什么?因为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主题也定了下来,是关于校本教研(校本研修)方面的。所以这学期来,一直在学习这方面的理论,收集相关材料。通过学习,对当前国内校本教研的现状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和领会,我想对今后的自身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为了进一步了解上海校本研修的现状,动用了我所能得到资料的一切手段,包括在对来自各个区县的支教教师的访谈。
特别要感谢的是,这期间得到了我区进修学校黄建初老师和我的闸北师傅堵校长的大力支持。黄老师不但给我寄来了许多资料,还把南汇校本教研最有特色的课例和案例研究作了提炼总结,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了解都江堰各校的教研现状也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专门请进修校邀请本市有代表性的多所学校的小学语文老师,在进修校与他们召开了一个座谈会,收集到了当地学校在校本教研方面许多很有价值的信息。
我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通过这个讲座,不但促使我专心地学习研究这方面的知识,而且对我演讲能力的提高帮助非常大。这次讲座中,普陀区的王立新老师也有任务,看得出来,他是讲座高手,很有经验,并且安排在我前面讲,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演讲技巧。他讲的是有关学校德育教育,我认为他讲得非常好,特别是怎么安排演讲内容、演示技巧、演讲思路,对我的启发很大。
语文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篇4
xx年x月xx日,xx教师进修学校特地邀请了“中华吟诵广东中心”的xx吴教授,为我们讲授《吟诵与国学教育》。
在讲座上,xx吴教授一开始就告诉我们:矛盾能够把《红楼梦》倒背如流,鲁迅幼小时期就能背下《纲鉴》,而杨振宁在初入中学时背诵过整本《孟子》……事实证明诵读中国经典会使脑子变聪明。
带着好奇之心,我认真地听吴教授讲课。吴教授先把吟诵的入门法则发给了我们,让我们认真领会。然后依着法则,吴教授带着大家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登鹳雀楼》和《清明》。老师们在吴教授的带领下由拘谨地读到放开来读,由原来的朗读也变为依字行腔地诵读,教室里吟诵之声此起彼伏,老师们兴味盎然。对于如何找入声字,吴教授告诉我们:我们先用台山方言把诗句读一次,那个读得又短促又用力的就是入声字。根据吴教授说的办法我们都试着找入声字,结果基本上都能把诗句中的入声字找出来。
下午是最开心的时刻,因为我们分小组进行练习吟诵。各个小组根据吴教授教的吟诵方法,再加上手势来吟诵古诗文,教室里气氛热烈,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声不断。轮到表演吟诵的时候,有两个小组竟然能够以唱的形式来吟诵古诗文,令我佩服不已。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吟诵是中国唯一的诵读方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一定会把所学到的吟诵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让我的学生也能感受到吟诵的魅力!
语文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篇5
今天下午,在都江堰幸福小学,为都江堰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作了一个题为“校本教研助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
由都江堰市进修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师骨干班,自上学期开班以来,在上海支教教师中,聘请了一部分指导老师,我也有幸成为指导老师之一。虽是指导老师,一直也没能为他们指导点什么,在今天之前只是个挂名的指导老师而已。
记得上学期,进修学校的李校长和孙书记,考虑到,为了充分发挥支教教师这个现成的资源,把上海支教老师的作用发挥的更好,亲自跑遍了支教老师所在的每所学校,了解支教老师情况。当时他们的到来,使我很吃惊。因为,安龙是离市区比较远的一所学校,市局领导到此的,相对要少一些,所以平时很少有局领导下到安龙来。二位领导当时为了这点小事,特意登门拜访,当时就很令我感动。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才发现,这二们领导工作作风细致严谨,平易近人,很难得,在这里有这样的校长书记。
那天,从学校管理到教学感悟,我们聊了很久。他们当即决定,在适当的时候,让我为骨干班学员作一次讲座,我也同意了。
答应之后才发现,心理压力很大。一是都江堰这段时间,被请到这里来的专家太多了,较多的是上海的教育专家,如张人利、郑杰等,他们都是我非常欣赏的专家,还有其他许多国家级的教育专家。这里的讲台被专家们坐多了,像我们这样的教师能坐上去吗?二,都江堰文化底蕴深厚,语文教师也是相对强一些,我这三角猫功夫,能行吗?三是,我很少有作专题讲座的经验,这方面很不成熟,理论功底自己是非常清楚的。讲好了,最多增加一个讲座的上海支教教师而已,讲糟了,坏了上海的形象,得不偿失。
反复思量,讲还是不讲,一直矛盾着。后来想通了,讲,为什么?因为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主题也定了下来,是关于校本教研(校本研修)方面的。所以这学期来,一直在学习这方面的理论,收集相关材料。通过学习,对当前国内校本教研的现状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和领会,我想对今后的自身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为了进一步了解上海校本研修的现状,动用了我所能得到资料的一切手段,包括在对来自各个区县的支教教师的访谈。特别要感谢的是,这期间得到了我区进修学校黄建初老师和我的闸北师傅堵校长的大力支持。黄老师不但给我寄来了许多资料,还把南汇校本教研最有特色的课例和案例研究作了提炼总结,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了解都江堰各校的教研现状也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专门请进修校邀请本市有代表性的多所学校的小学语文老师,在进修校与他们召开了一个座谈会,收集到了当地学校在校本教研方面许多很有价值的信息。
我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通过这个讲座,不但促使我专心地学习研究这方面的知识,而且对我演讲能力的提高帮助非常大。这次讲座中,普陀区的王立新老师也有任务,看得出来,他是讲座高手,很有经验,并且安排在我前面讲,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演讲技巧。他讲的是有关学校德育教育,我认为他讲得非常好,特别是怎么安排演讲内容、演示技巧、演讲思路,对我的启发很大。
语文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篇6
xx年x月xx日,xx教师进修学校特地邀请了“中华吟诵广东中心”的xx吴教授,为我们讲授《吟诵与国学教育》。
在讲座上,xx吴教授一开始就告诉我们:矛盾能够把《红楼梦》倒背如流,鲁迅幼小时期就能背下《纲鉴》,而杨振宁在初入中学时背诵过整本《孟子》……事实证明诵读中国经典会使脑子变聪明。
带着好奇之心,我认真地听吴教授讲课。吴教授先把吟诵的入门法则发给了我们,让我们认真领会。然后依着法则,吴教授带着大家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登鹳雀楼》和《清明》。
老师们在吴教授的带领下由拘谨地读到放开来读,由原来的朗读也变为依字行腔地诵读,教室里吟诵之声此起彼伏,老师们兴味盎然。对于如何找入声字,吴教授告诉我们:我们先用台山方言把诗句读一次,那个读得又短促又用力的就是入声字。根据吴教授说的办法我们都试着找入声字,结果基本上都能把诗句中的入声字找出来。
下午是最开心的时刻,因为我们分小组进行练习吟诵。各个小组根据吴教授教的吟诵方法,再加上手势来吟诵古诗文,教室里气氛热烈,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声不断。轮到表演吟诵的时候,有两个小组竟然能够以唱的形式来吟诵古诗文,令我佩服不已。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吟诵是中国唯一的诵读方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一定会把所学到的吟诵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让我的学生也能感受到吟诵的魅力!
语文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篇7
在怀集丘红慧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非常荣幸有机会听了广东省小学特级教师、肇庆市端州区教研室教研员杨晓红老师关于“阅读教学”的精彩讲座。我受益匪浅!杨老师不仅以生动的语言、大量的实例和多年的教研经验向我们诠释了各个时间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阅读教学的方向,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名师的敬业、乐业、创新、奉献的情怀。
杨老师在讲座中明确了阅读教学的三个层次以及课标中阅读教学的要求,使我们每个教学段的教师都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我们的语文课堂该教什么,该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杨老师列举了大量的比赛课例,具体分析了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趋势,使我对语文阅读教学所走过的路程有清晰的了解,更明白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的艰巨。
在听了报告后,我深受启发,就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一、阅读教学中应该从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我对这个观点的理解是: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学法指导。学法指导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情感载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可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学法指导时仅教给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还不够,还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学法最好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而不是老师生硬传授的。第二、要重视学习品格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努力上进精神,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保证。第三、学法指导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
二、阅读教学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
“语文”就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要求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语言学习得好,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强。可是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认识的偏差,出现了人文性过度,工具性不足的倾向。表现为:重感悟,轻训练;重内容,轻语言;重阅读,轻作文等。小学语言训练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语言学习,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
三、语文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关键,语文课要表现语文老师的高度与深度。
杨老师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了语文教师该如何提高的文化底蕴,提高素质修养。最令我难忘的是她自己不仅仅深入课堂听了两千多节课例,还经常实践研究,上课、研讨、读书、提高。令我深感钦佩。我心中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拥有一股自由的情感,一片思想的天空,进行专业的探索,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具有大家风范,没有匠气,没有俗气,只有一股真正的人文气质的形象。要达到这个高度,我们首先要做到:永葆激情,忠诚教育。语文教师要有“天高云淡,笑看云卷云舒,潮起潮落,立于潮头写春秋”的胸怀与气度。不会因为坏境的改变,经济的冲击,地位的升降而改变,永远保持一颗敬岗爱业的热情的心。然后还要做到:张扬个性,业精于勤。张扬个性,锐意改革,创意教学,形成风格。潜心静虑,默默努力,静静成长。最后还要做到:博览群书,内省致远。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博览群书,内省言行,将我们的言行内化为学术的性格,在反思中成长。
听了这个讲座,我想到的是:要是我们能够多一些这样的机会聆听专家的指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会更有信心;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是都能在实践中总结,反思,提高,那么,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将会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语文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篇8
今天星期六,没有休息,去中心学校参加继续教育“上好课”专题学习培训,听专家讲座。这次主讲的专家是至德小学的秦斌老师。秦老师是省教坛新星,人很年轻,30岁左右,戴着眼镜,面容消瘦,显得文质彬彬;秦老师普通话标准,语调抑扬顿挫,两个小时的演讲很有激情;秦老师理论联系实际,从一线教师的视角为我们诠释了怎样上好一节语文课的理论,讲座深入浅出,我受益匪浅,体会颇深。
一节好的语文课首先应该是真实的。有许多语文公开课、竞赛课,教师在设计时就把追求完美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课前训练学生的有之,课中“诱导”学生的有之。于是,教学变成了演戏。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殊不知,真实的才是最动人的,真实的也才是最美丽的'。虚假的美丽只能取悦于一时,真实的精彩方能恒久地打动人心。让语文课远离虚伪的美丽,永远焕发青春的活力与真实的生命力。一节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这种课可以称为真实的课。
一节好的语文课还应该是科学的。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事物的规律,语文教学也不例外,遵循母语学习的规律的语文课才是好的语文课。教学目标要科学,要体现三维体系,要符合学生实际,要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教学过程要科学,要过渡流畅、衔接自然;教学方法要科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形成能力。
一节好的语文课更应该是高效的。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讲求效率。语文教学也不应例外。一节好的语文课,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之中,都能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欣赏与运用能力有了最大程度地发展和提高,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及对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是否有效,收到了怎样的效果”是评价一节课的最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