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2024/11/09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精选3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1

3月12号我县九年级历史研讨会在卧龙北校召开,全县各学校九年级历史教师全部参加,会上有两位教师举行了公开课,有九名教师做了典型发言,最后,高明主任针对今年中考考点做了总结,通过这次会议,我学习了很多内容,现总结如下:

一、卧龙学校来陆老师讲的是一堂复习课,(新民主主义的兴起)这一单元知识多,涉及的面广,学生掌握的知识多虽然,这节课也有不妥的地方,,但陆老师通过多媒体,利用小组合作手段,从不同的侧面把这节课上的那么精彩,值得我学习,同时,陆老师注重中考考试的热点,重点以及新闻等内容,利用小组讨论、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接近中考,提前接近中考题,使学生对中考不会产生紧张。

二、郭老师讲述的是一堂新授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从开始到结束就是一堂享受的课,从老师的语言、肢体的使用都是那么的完美,特别是郭老师的过渡词,真的是无可挑剔,从课件的使用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从讲解知识到学生的巩固,郭老师那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美中不足的就是,可能有点紧张,有些词语说的还是不够熟练,视屏有点多,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不够,没有练习板块,但这些都不能影响郭老师的这堂课的精彩。

三、张安宝老师做了典型发言,他从几个方面介绍了九年级历史的复习方法。

1、做足功课,认真备课,就是教师在课下从考点、共建知识框架、热点、周年做好备课。

2、删除81个不考的知识点。

3、分层教学,就是抓差生。

4、自信,通过不同的手段让学生相信老师,老师说的'内容就是重点。

5、答题方法,针对选择题和材料题给入学生不同的答题技巧。让学生做答题时少走弯路。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

四、高明主任针对20xx年中考情况,结合以前出现的问题,从考试的内容到教师的思想变化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现在的形式以及热点,从思想上加强了教室的改变。

总之,通过这次县历史研讨会,我学到很多知识,如何通过复习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知识,如何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如何关注热点、重点等等,受益匪浅。今后,我一定改变我以前的做法,加强对学生的监督,课下认真备课,课上认真解答学生的问题,争取使自己的历史成绩有所提高。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2

参加工作以来,已经送走了三届毕业生,虽然人数不多,但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一路跌跌撞撞。每次接到毕业班压力都很大,不知道要如何去做,如何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如何减少无用功,带给学生最好的效益……

又一次参加县上的中考研讨会,不同以往,今年的会上增加了我县教师的复习汇报课和省级专家示范课,从两个课堂上真的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看到了自己那么多的不足之处!

张老师的复习汇报课上,看到了城里学生优秀的表现,积极向上的劲头,好像曾经的自己,突然感觉自己也被感染了,有了想要改变自己庸庸碌碌的生活状态的冲动!

张老师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整个课堂设计环环相扣,由易到难,虽然是复习课,但也能做到旧课新上,引导学生复习整合的`过程,又经历了一次探究总结,不紧将相关的知识点复习了,还侧重对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的方法上也有指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积极性很强,课堂气氛活跃!虽然也有不足之处,但我个人很认可张老师的课堂风格和课程设计。

专家的示范课和之后的互动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学习别人的优秀,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之后的复习也有了方向,并且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正确的心态来应对!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3

紧凑,也来自于对课程的敬畏。

我自认为是一个对所讲课程充满信心的人,每次上课都胸有成竹,但是这一次莫名的有些不安。不安来自内心的不确定,更来自于其他老师的优秀。

xx老师作为年轻的教师代表,在台上的谈笑风生,运用自如,让人心生欣慰与感叹:真是后生可畏呀!人之所以要不断地进步,真得是后浪所推之缘故。

xxx老师的.语言之优美,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让我可望而不可及。人之所以要不断地进步,真得是一山更比一山高之缘由,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语言锤炼的重要性。

xx校长备课的充分,讲课的厚度也让我由衷地佩服。一节课需要查阅多少资料,经过多少次修改,费尽多少心思,经历多少个不眠之夜,才能如此完美地呈现在孩子面前,这就是匠人精神的最好体现吧!

一个人要想站得高,看得远,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超人的意志力,不怕吃苦的精神,而这些能力和精神地培养只有一条路:学习。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我要成为、也应该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的人,热爱读书的人,热爱生活的人,唯有热爱才会执着,唯有执着,才能坚持。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4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省中考研讨会,能有这样的机会外出学习、取经,很不容易,我特别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认真聆听,深刻反思。与会的两天中听了省教科院初中语文教研员的《20xx年初中语文中考科目说明解读及中考改革方向》报告,徐艳老师、刘芳老师等的复习建议及经验介绍,还有说课和精品示范课。他们钻研业务知识的那种敬业精神、丰富的知识内涵,还有幽默的教学语言都值得我认真学习。但我感悟最深的还是教研员提到的寻找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考改促课改,努力命制一套具有改革风向标意义的全新试题。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终级意义上讲,学校教育质量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质量,所以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标志是学生的课业学习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既有鉴定的意义,即学生学业是否达到或在多大程度上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有促进作用,即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努力改进学习。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考试具有指挥棒的作用,指引课程改革的方向。

20xx年语文中考科目说明解读及中考改革方向的指导思想是:渗透新课标精神,结合课堂教学改革的现有成果,努力恢复开卷的本来面目,以考改带动课改,真正使语文学科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正如某教研员所说的:改革不是为难大家,确实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中国花这么大的力气和资源,培养出多数不能适应时代的学生,确实是性价比最低的'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真正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更好教,更好学,应试教育是静态的,素质教育是动态的——理解、思考、应用、会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立足于课堂,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语文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发挥其德育功能。

首先要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新课程强调把课堂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怎样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呢?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坚持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是自觉求知、主动思维的过程,是形成自学习惯的必要途径。第二,先议后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拨,学生多动,教师少讲,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达到了教学目标。第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语文课要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5

11月10日至12日,我有幸去安徽滁州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名师优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可以为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一个学习与提高数学教学专业素质的机会。在这2天半的时间里,聆听了全国著名教师张齐华、刘德武、贲友林、蔡宏圣、朱森明、罗明亮、周卫东、朱国荣、房昔梅、俞正强10位教师的展示课及学术报告以及郑毓信老师的学术报告,感觉受益匪浅。张齐华老师的沉稳、刘德武老师的幽默、俞正强老师深厚的文化功底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觉到:“走出去,总会有收获”。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取得不少教学经验。专家们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异彩纷呈。专家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让人久久难忘,让我们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教育专家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解,我心中十分叹服。叹服他们的口才,叹服他们的自信,叹服他们的敏锐,叹服他们的知识渊博。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们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艺术化。

在短短的两天半的时间里,观摩了11节课和6节学术报告,充分展示了他们不同的课堂教学思路。不同的老师,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必须对教材充分理解和掌握。

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学生也就学得轻松愉快。听了这几位专家和优秀教师的课,使我深有感受他们对教材理解透彻,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有良好的素质才能紧紧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教学过程中来,调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数学课不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新知,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新知时,都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探究新知的,并且互动形式多样,注重主体参与。他们教学新知时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的方法,而是通过让学生去观察、探索凑十法,并重视学生用语言表述。这样学生在自己探索中发现、掌握凑十法。

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学数学的主人。我将借这次活动的东风,把优秀教师当作追赶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缩短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成长需要内驱,成长需要沉淀,成长需要活材,成长需要蜕变,成长需要追求至善。我会以此次观摩课为契机,继续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学,组织教学,增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孩子们呈现一堂堂精彩的课,让孩子们在学知识的世界里快乐地成长。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6

20xx年12月8日,我在吴国亮主任的带领下,我来到深圳市***学校参加了非常有意义的教学研讨会,研讨会为期两周,在这两周里我的感受前所未有的震撼,***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严谨那么阳光,这即将结束这次研讨会之际,我将在***领悟到的总结为如下几个部分:

一、到***看到了什么

在每周一的例会上,从最初的升旗仪式到学生会主席汇报上周工作,再到学生科科长对学生的要求,流程清晰。有学生自己主持,简单而有内容 无复杂不罗嗦,无论是老师还是写生穿着统一,仪容仪表是无法用语言来赞美的。

再次,***的出操和舞蹈我相信,任何一个到***学习的人都会被震撼,体育委员汇报人数统一出操,每班都有自己的口号,整个过程没有一位老师维持纪律,操舞动作的整齐化一,这都是我到***以前没有预料到的,除了不可思议和惊讶,我还能找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当时的心情吗?答案很肯定,不能。

最后,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极佳的精神状态,礼貌待人的素质,教室,寝室,操场的干净,整洁。体现了***的理念,素质的教育,素质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在***有修养的人随处可见。

二、到***学到了什么

***为什么这么优秀?那是因为***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校长,听张奕张校长的讲课,是这次我到***最大的收获,如何当好班主任,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干部,该思考的认识问题等等的课程,让我彻底的由内而外的被洗礼。

为师义有道,以德裁道,以道御术,张校长让我知道任何事情都有方法,都要讲究方法,而班主任建议一直是我寻找的,在***,班主任是基础”三w”原则,模式复制原则。对学生要有爱心,有责任心,要修身做责。

张校在讲座时的落落大方,内容精彩,掌声不断都是我所要学习的,别人待你的都是你给的,诸如此类的语言贯穿着每一节课,听张校的课是一种享受,一种升华,一次感悟。

三、回去后要做什么

我在***职中主要是管理学生会的',这次来的***学习到了学生会组建的结构,学生会的部门分配,学生会每个部门的职责,学生会奖惩的制度,通过张校的素质教育课又学到了如何激励学生,如何感化学生,回去后我会按照张校上课所提到的模式复制法运用到学生会管理中去,去打造一支能力过硬的,素质过硬的学生会队伍,

其次,我要争先当班主任,把我在***所看到的,所学到的,用实践将感悟实体化,把培养学生素质作为目标,然后发扬。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再然后,让其他同学效仿,最终达到整班提升。

在***,两操三舞是亮点,是学生留在学校的主要兴趣之一,很庆幸自己再周时间学到了一部分操舞,既然学了,就要学有作用,回去后在提升自身的操舞技术的基础上,把所学到的每一种操舞都教给学生,让他们提起兴趣,增强团队意识,就像张校所说,学号操舞不仅能提升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团结,提高集体荣誉感。

最后,我要以***的评课标准为标准,上好每一堂课,把自己的不足和***老师给出的上课建议进行综合,取长补短,每节课都要用心去对待,学生成绩好是因为老师每一教好,而不是因为学生自己。

四、三个感谢,一个希望

1、感谢***的每一位老师,他们毫不保留的吧所以知识受给我们,每当我们不懂时,他们不厌其烦,的一遍遍重复直到会为止,没当我们的不足暴露出来时,他们便会即使的提出来,并且给出改进的建议。感谢他们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兄弟学校。

2、感谢***每一位老师的关心,体贴。他们的热心让让我感到温馨,当我们提到寝室每一水喝时,钟科就把饮水机和桶装水搬到寝室,当我们因为天冷而感冒时,钟科就回询问是否增加被子,两位教舞的老师一直伴随我们,感谢他们的体贴、热心、家的感觉真好。

3、感谢***的每一位同学,他们的精神面貌、他们的积极向上。在何时何地遇见他们都能听到他们的问候,原来当老师可以这么开心、这么有成就感。还有他们自己主持的活动的能力,跳操舞时的活力,都是我们学校比不了的。但这也给了我们教好学生的动力,我们努力的欲望,感谢同学们。

4、在***所看到的、所学到的、所感受到的,我希望不要忘记,希望自己这次***培训不会浪费掉。因此如果我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希望还可以电话、QQ等方式寻求帮助,在这里向***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表决心,我会以百分百的热情在这次研讨会上所学到对的东西全部运用到自己的学校中去。

5、以上四个部分是我对这次***研讨会的感言,当然体会了这些***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节优秀的课,一次震撼的操舞,更是一次人生的洗礼,一次素质的提高。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7

紧凑,也来自于对课程的敬畏。

我自认为是一个对所讲课程充满信心的人,每次上课都胸有成竹,但是这一次莫名的有些不安。不安来自内心的不确定,更来自于其他老师的'优秀。

xx老师作为年轻的教师代表,在台上的谈笑风生,运用自如,让人心生欣慰与感叹:真是后生可畏呀!人之所以要不断地进步,真得是后浪所推之缘故。

xxx老师的语言之优美,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让我可望而不可及。人之所以要不断地进步,真得是一山更比一山高之缘由,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语言锤炼的重要性。

xx校长备课的充分,讲课的厚度也让我由衷地佩服。一节课需要查阅多少资料,经过多少次修改,费尽多少心思,经历多少个不眠之夜,才能如此完美地呈现在孩子面前,这就是匠人精神的最好体现吧!

一个人要想站得高,看得远,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超人的意志力,不怕吃苦的精神,而这些能力和精神地培养只有一条路:学习。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我要成为、也应该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的人,热爱读书的人,热爱生活的人,唯有热爱才会执着,唯有执着,才能坚持。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8

11月14日至16日我怀着一份激动的心情,本着学习的态度和同事前往池州参加了“池州市第八届小学英语教学年会”。我们共观摩了一节罗婷老师的公开课,十四节参赛选手的无声上课,一节讲座。三天的时间里,各位老师各显神通,课堂上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些参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共同特征就是无生上课时精神饱满,善于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和调动学生,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勃勃生机。有的课趣味横生,自发的掌声数次在场内热烈响起;有的课独具匠心,巧妙的设计发人深省。作为小学英语一线教师,我亲眼目睹了他们的风采,聆听了他们精彩的课,尽情感受着他们各种不同的教学风格,收获颇多。

这次池口小学的罗婷老师的公开课是阅读课,她的课师生互动,运用了情趣教学。输入进行了一定以后,输出自然,从听、说、读、写到词到句到文。她的课把巩固已教授的单词与教授新词分开来写,让学生会说,会运用。

池州市小学英语专家程赛华给我们上了一堂课,令人惊叹的是英语素养。她给我的印象深刻,着重讲了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小学英语六年级时,学生能书写工整,在词汇课和对话课上,池州的小学英语。相对其他地区起步较晚。重点谈了阅读课的教学。交谈了小学英语3—6年级教材了解。

三年级主要是26个英文字母。上册是startandread。下册是单句阅读。

四年级上册是readandwrite,主句是一问一答,看图读句,要看懂chooseandwrite,会写单词。下册要阅读文字,篇幅长一点,难度大一点,看图写句子。

五年级的上下册一样,内容是readandwrite,图相对少一点,文字相对增多,完成与课文内容相关设计,写出与课文相关的东西。

六年级主要是以阅读和理解为主。

程赛华专家还提到了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常见的问题和思考。常见问题是:阅读行为被包办,阅读策略指导不足,阅读任务层次不分明。原因分析:读的概念不清晰,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对学生的关注不真实。

此次研讨会,各位参赛老师教学各有千秋,非常值得我学习。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基本功扎实。

本次教学观摩活动,欣赏了十四节课。每位文老师整节课都是用流利的英语组织各项课堂教学活动。他们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可见各位教师英语水平之高,这也是进新英语教学的前提。而且各位教师还展示了自己规范的英文书写功夫,精湛的简笔画技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高超水准,以及他们歌唱、表演的多方面才能也充分展现出来。由此,我感到自己在多方面的巨大差距,今后要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注意到,在本次教学观摩活动中,各地不同的老师各有不同的调动孩子的`方式,对不同孩子的多种积极评价,开展小组活动进行小组竞赛。我们在听课过程中,关注教师的表现,更关注学生的表现。我们要关注课堂的生成,要关注学生。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教师按照自己事先设计的步骤,逐步推进的现象,课堂生成的东西少了。

三、教师在备课上下足了功夫。

通过观摩十四节课,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一位教师在备课上所花的工夫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们从课堂开始与学生的打招呼,到导入到情境创设,一环扣一环,衔接自然,学生能够很好的跟进,没有断点。而且从一些教学细节上,更可见各位教师备课时的独具匠心。

四、教学中的一些细节

在本次活动中,我关注了一些教学细节,分别是:

(1)课堂提问。沙济中心小学的陈婧老师,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的提问,非常恰到好处,先就熟悉的话题提问,从而引出较为复杂的句型结构。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能引出新知识,有利于突出知识的整体性,同时,可使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并能够有效的训练学生快速反应的能力。再从突出重点的提问来说,贵池市城西小学刘德芳老师通过一段课本对话生动有趣的展现三个问题(Whereisthedog?Whoiscoming?Whoisrunningfast?)就立马课的重点,从而很好的了解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提供的反馈信息及时加以补充纠正,并让学生反复操练,循环往复,加深学生印象。

(2)课堂关注。教师能够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次活动中大部分老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都不直接否定,而是停下脚步耐心启发,等学生真正的会了之后在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如此大的场面,教师能够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实在难得。

(3)课堂评价。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上都设计了评价,课堂评价的活动设计与本堂课的中心话题相结合,能做到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多角度,准确地给予评价。课堂上教师从不吝啬自己的语言Cool!Great!Wonderful!Cleverboy!教师给学生的成功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

另外,陈赛华专家的讲座让在座的听课老师情绪高昂,在共鸣中达到了共识。

五、我的感悟

本次池州之行有了太多的收获与感悟。听了那么多的课和专家的讲座,最大的收获是阅读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阅读课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理解过程,它不是语言教学课,所以不能把阅读语篇肢解开来进行教学,最后的拓展活动要与阅读有关,要运用所学的语言。阅读过程还应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每一阅读环节的目的应该明确,齐读、跟读等活动都应目的明确。这些都是我以后教学中要努力的方向,我想这样的效果一定会更好,实效性也会更强。其次就是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语音方面,尽量要呈现给学生标准的语音语调,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有效。还有老师应带着一种快乐的情感、态度去感染学生,让孩子们真正想说、敢说、能说。最后,我想说,虽然这些课很精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得因地制宜地去实行。我们林丰小学属于乡镇小学,基础薄弱。六年级的学生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会书写,不会读,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很少接触英语,更不会上英语培训班。在家读英语的机会更少,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培养他们读和写的能力。在教学中必须一步一步来,可以适当地运用教学情境。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9

课改之风一遍又一遍地吹过,山西太古的课改精神慢慢地融入人心,“二十四字教育模式”逐渐在我们伊滨区扎根。在课改中我们也遇到很多困惑,这次参加了有关小组评价课改研讨会后,让我受到很大震撼。

在这次研讨中有很多校长和教师都谈到课改的困惑,特别是小组评价的持续性,我认为课改就像滚雪球,最主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很湿的雪就是让学生沉淀下来,很长的坡就是让学生有永不竭的动力。如何让学生沉淀下来就是搞好各种教学活动,如何让学生有永不竭的动力那就是小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形式各样的评价方式去不断激励学生前进,诸如制定评价手册、制作荣誉卡片和荣誉版面等。我想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应该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走在课改的路上有喜亦有忧,诸如:

1、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太重要了,有些小组长的能力有待提高。

2、目前,部分4号学生还是有厌学情绪。

3、每天下午主课老师都会布置让学生回家预习第二天所讲的内容,经老师检查发现学生的课前预习泛泛而过,没有挖掘本质,这引起我们警醒,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应该也是我们面临的困惑,做好家校沟通,提高家长素质非常重要。

4、在讨论过程中发现后进生的管理难度较大,组长对后进生的监控,督促力度不够,我想对后进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加强。

通过这次研讨会交流,让我看到了解开这些困惑的方法和希望,当然有很多需要我们通过更努力的工作去实现,就像魏局长最后讲的:“以后发言不要大谈意义,多讲在工作中你是如何做的如何行动的”。魏局长的讲话让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伊滨区教育的希望。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10

周末我有幸参加了第四届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分为观摩名师的教学活动和对教学活动的评析以及教科研成果汇报等,通过此次活动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平均数》时,老师用到了中国男篮的身高,《探索完全图》时利用超级画板的动画技术入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11

和每次外出学习一样,带着记的满满的笔记和激动踏上回家的路,但这次收获更多的是反思。

每次听到成长二字,总感觉那已经是离我很远很远的事了,已至中年的我还会有什么成长空间?所以每听到这个词我都是怀着抵触的情绪,从心底里拒绝成长。可这次的学习却让我彻底从自己的世界里惊醒,这次最具成长力教师25位候选人中有9位的教龄是20xx年以上的,估计他们和我的年龄也差不多,他们都能怀揣梦想,满腔热情,信心十足的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为何如此颓废如此不思进取呢?我也拥有自己的教育梦想,也在无怨无悔的付出,为什么却很少有成功的喜悦?今天我才知道是惰性让我内心一直在固执地拒绝成长。就像我想唤醒的'学生一样,我就是那些个任老师怎样唤醒,都依然在沉睡的学生,“任你喊我千百遍,我却沉睡没听见。”

人,作为一个有意识、有思维、有思想的生命精灵,成长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当我们停止了成长,恐惧成长,产生了成长惰性,就会让我们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也无法体验到生命的精彩,幸福似乎永远在彼岸。当我们有了惰性,最想得到的就是安居于无思无虑。我们不思虑于读书,没有心思研究学生,研究课堂,不愿通过反思总结梳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得失。由于长期的懒惰,我们害怕被检查,害怕被评价,害怕突破性被听课。由于长期的懒惰,我们无法窥见到自我的成长力量,我们对自己没有信心,缺乏自信。这样的职业生活让我们无法体验到生命的幸福。就是这种长期的懒惰思想,让我一直在拒绝成长,让我在自己的教育路上停滞不前,让我失去了对成功的强烈渴望,让我没有勇气去突破自己的局限,当然,我也不能从心灵内部体验到生命的喜悦。

今天,是这些最具成长力的老师唤醒了我,是武凤霞老师的那句“今天的我们永远比明天的我们年轻”唤醒了我。是啊,我该清醒过来了,再不清醒再这样浑浑噩噩,我的教育生命真的就要结束了。追求成功的路上,没有年龄之分,没有职称之别,只要问心无愧,只要努力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只要坚持和这些有渴望的人一起走在教育的路上不放弃,即使没有破茧成蝶的绚烂时刻,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却也欣赏了一路走来的沿途风景。等停下脚步回头望去,我可以笑着对自己说“这条路,毕竟我走过。脚印虽浅,却也留下了无悔的痕迹。”

我不再抵触成长不再拒绝成长,而要勇敢打开心门,接受风雨接收挑战。就像小草,虽低至尘埃,却也要在春天努力生长!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12

一、概念教学的内涵

概念是指通过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它反映的是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概念教学、探究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两条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现在两条途径有机整合到一起,成了一条宽广大道,通向科学探究的宽广大道。它以纠正、补充、完善学生的前概念,建构正确的认知为己任,意在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及以后的人生产生有意义的影响。概念教学注重学生前概念的了解,并基于学生的认识来设计教学,帮助孩子建构概念。学生掌握概念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认识到间接认识的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要使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灵活运用概念,教学中就必须注意概念的引入、形成和巩固的过程。

二、概念教学在现实课堂中的运用

1、学会区分事实与概念

事实是可以观察、触摸到的是一种对物质的直观认知,是可以通过文字、符号等形式加以描述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是具体事件经过大脑思维加工后的抽象认知,概念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2、学会确立核心概念

(1)参考课程标准,看看课程标准对此部分的内容要求,并分析与其他主题中的概念的联系;

(2)参考选用的教材,看看教材中重点设计了哪些核心概念;

(3)老师本身对生物科学的理解,这也正是新课改对老师们的挑战,每个老师应该对生物学科有一个整体认识,在这个学科知识构成的大树上,哪些是主干,哪些是侧枝,心里应该是很清楚的。

3、教学过程的有效设计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知识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因为具体情境总有其自身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

一是设计探究的问题要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教师是学习环境的建构者,教学应注重调整现有的教学材料、布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学习者在认知上的冲突,以引起学习者的反省与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鼓励学习者反省与思考,科学课程教材的安排虽然无法兼顾多样性的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但教学时应注意提供适合学生经验背景的教材次序,以促使学习者对学习对象有建设性的理解。

二是设计探究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在这种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为知识经验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

三是要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凸显。知识并不能像货物一样直接传输给学生,因此,学习科学概念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再建构自己的意义,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不一定是恰当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需要多方面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四是建立合理的即时评价机制。采取以纸笔测验为主,多种测验方式并存的考评方式,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对枝节内容、零散知识、单纯的生物学事实等简单僵硬的测评方法,重点以测评对于核心内容、相关的知识结构、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五是深化概念图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概念图(conception maps)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图是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表征。概念图的节点表示某一命题或领域内的各概念;连线则表示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教学过程中强调图文、图表之间的转换,帮助学习者把同类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线,进而使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从而把整个学段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是教学形式要多样。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有效的科学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与教师、学习素材,以及学习伙伴的互动来进行。学习者、教师和学习伙伴等形成学习社群,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提出不同看法以刺激个体反省思考,在交互质疑辩论的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澄清疑问,逐渐形成能够在学习社群中达成共识的科学知识。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讨论式、小组探究式、实验操作等符合学生心理年龄和兴趣导向的教学方式。

七是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策略。学会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归纳演绎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里所说的归纳式策略,不是传统意义上由教师进行的归纳,而是在讲授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归纳的策略。教材中具有明确表述的核心概念,基本上按照“先实例后概念、先感性后理性、先具体后一般”的原则编写。因此,教学中最好采用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从而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之中。同时演绎式策略还可以更多地让学生运用概念去进行判断、推理,认识新问题、获取新的知识。

总之,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者需要一种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能够自觉地从课程的角度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正确的理解课程、诠释课程意义、为学生提供发展机会。教育者要加强对教育目的和意义的终极思考,培养课程实践的主体意识、课程参与意识、课程资源意识、课程研究与开发意识。有了这种课程意识,教育者就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而不会为了某种“工具性目的”而牺牲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13

一、概念教学的内涵

概念是指通过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它反映的是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概念教学、探究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两条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现在两条途径有机整合到一起,成了一条宽广大道,通向科学探究的宽广大道。它以纠正、补充、完善学生的前概念,建构正确的认知为己任,意在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及以后的人生产生有意义的影响。概念教学注重学生前概念的了解,并基于学生的认识来设计教学,帮助孩子建构概念。学生掌握概念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认识到间接认识的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要使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灵活运用概念,教学中就必须注意概念的引入、形成和巩固的过程。

二、概念教学在现实课堂中的运用

1、学会区分事实与概念

事实是可以观察、触摸到的是一种对物质的直观认知,是可以通过文字、符号等形式加以描述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是具体事件经过大脑思维加工后的抽象认知,概念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2、学会确立核心概念

(1)参考课程标准,看看课程标准对此部分的内容要求,并分析与其他主题中的概念的联系;

(2)参考选用的教材,看看教材中重点设计了哪些核心概念;

(3)老师本身对生物科学的理解,这也正是新课改对老师们的挑战,每个老师应该对生物学科有一个整体认识,在这个学科知识构成的大树上,哪些是主干,哪些是侧枝,心里应该是很清楚的。

3、教学过程的有效设计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知识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因为具体情境总有其自身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

一是设计探究的问题要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教师是学习环境的建构者,教学应注重调整现有的`教学材料、布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学习者在认知上的冲突,以引起学习者的反省与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鼓励学习者反省与思考,科学课程教材的安排虽然无法兼顾多样性的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但教学时应注意提供适合学生经验背景的教材次序,以促使学习者对学习对象有建设性的理解。

二是设计探究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在这种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为知识经验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

三是要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凸显。知识并不能像货物一样直接传输给学生,因此,学习科学概念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再建构自己的意义,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不一定是恰当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需要多方面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四是建立合理的即时评价机制。采取以纸笔测验为主,多种测验方式并存的考评方式,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对枝节内容、零散知识、单纯的生物学事实等简单僵硬的测评方法,重点以测评对于核心内容、相关的知识结构、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五是深化概念图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概念图(conception maps)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图是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表征。概念图的节点表示某一命题或领域内的各概念;连线则表示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教学过程中强调图文、图表之间的转换,帮助学习者把同类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线,进而使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从而把整个学段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是教学形式要多样。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有效的科学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与教师、学习素材,以及学习伙伴的互动来进行。学习者、教师和学习伙伴等形成学习社群,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提出不同看法以刺激个体反省思考,在交互质疑辩论的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澄清疑问,逐渐形成能够在学习社群中达成共识的科学知识。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讨论式、小组探究式、实验操作等符合学生心理年龄和兴趣导向的教学方式。

七是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策略。学会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归纳演绎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里所说的归纳式策略,不是传统意义上由教师进行的归纳,而是在讲授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归纳的策略。教材中具有明确表述的核心概念,基本上按照“先实例后概念、先感性后理性、先具体后一般”的原则编写。因此,教学中最好采用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从而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之中。同时演绎式策略还可以更多地让学生运用概念去进行判断、推理,认识新问题、获取新的知识。

总之,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者需要一种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能够自觉地从课程的角度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正确的理解课程、诠释课程意义、为学生提供发展机会。教育者要加强对教育目的和意义的终极思考,培养课程实践的主体意识、课程参与意识、课程资源意识、课程研究与开发意识。有了这种课程意识,教育者就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而不会为了某种“工具性目的”而牺牲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14

在3月23日实验中学,我参加了中考研讨会,这对于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也使自己对今年的命题趋势和动向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现就我的心得和自身存在的不足作如下介绍:

一、课堂教学的具体的实施

(一)提高课堂效率之————课前准备

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精心准备。

1、“研究资料”。如何选好复习用书和相关的复习资料很重要,特别要重视资料的选择和试卷的选择工作。一般三样资料要准备

(1)选一本数学复习用书;

(2)选一套与复习用书配套的练习资料;

(3)选一套单元性的考查试卷。

2、“研究试题”。在总复习前就要做完“近三年江西省中考试卷”,体验中考的难度、深度,而且要进行分析、归纳试卷的难度、结构、试卷考查学生的能力方面、试卷联系生活和现实实际方面、创新题等。

3、“研究中考说明”。要正确解读并把握考试条目,难度层次要求,知识结构,会用什么题型呈现,答这些题需要什么能力等,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研究教案”。开展备课活动,初三数学组全体老师精诚团结合作,资源共享。

(1)集体讨论。先对照考纲对初中阶段数学的所有知识分版块逐一进行分析、讨论。明确今年中考究竟要考查哪些知识点,还有哪些知识点与往年比较难度增加了还是降低了,做到心中有数。

(2)分工编写资料。要求规定时间完成每日基础一练(10—20分钟)以及知识点梳理的编写工作,要结合教材,考纲要求。

5、“研究学生”。要落实这几项工作:

(1)告知学生每阶段的复习计划;

(2)加强学生学法指导:解题要规范,错题要收集,要归纳反思;

(3)每天复习课课前要了解学生“不知道的”——通过“每日基础一解”了解;课中要完全落实学生“需要知道的”——知识点的归纳,例题讲解,习题训练;课后要巩固“学生已经知道的”——通过做“配套的练习”达到。

二、提高课堂效率之————有效课堂教学

1、有效课堂教学之———课堂教学的目的与目标

以学生应试能力提高为主要目的,取得中考优异成绩为主要目标。

2、有效课堂教学之———课堂教学知识点理的处理

1)(知识问题化,问题系列化,即:创设问题情景,化知识为问题,设计问题系列,让学生在思考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变换角度再认知识,改变干巴巴提问知识、简单串讲知识的复习方法。如在复习绝对值时,最好的效果是举例复习:2的绝对值是多少?0的绝对值是多少?—3的.绝对值是多少?学生会很快做出来,并让学生去总结,这样学生会从数的性质去总结出来的,这样化知识为问题的出现好于直接给学生讲述概念要好。(知识问题化)

(2)珍珠串项链,知识连成片,即:采用以纲带目的方式,凸显知识主线,一般可用一条或几条主线把有关联的知识串接起来,使知识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进而形成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

(3)链条一环环,知识变变变,即:采用链状变式的方式呈现相关知识的探究过程,较好地揭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题组训练变式训练)。

(4)以题带知识,应用促理解,即:采用以题带知识的方式进行复习,让学生在具体的应用背景下解决问题,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挖掘出隐含其中的数学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在易混易错点上得到了辨析,加深了对有关内容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先解决一些紧扣知识点的简单问题,进而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教师质疑,学生解释,引导学生

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并顺势构建出相应的知识网络。(以题串点训练提升)

3、有效课堂教学之———例题的选题与处理:

(1)提高课堂效率之科学选题:

选题要难度适宜,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不能让学生过早、过多地做综合练习题及中考模拟题。

①、重视“双基”,突出核心内容

《课程标准》指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

②、重视思维过程,突出思想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不仅仅要求学生能记住一些知识(包括公式、法则、定理等),重要的是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学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③、强调联系实际,突出问题情景

数学应用题是历年中考必考的题型,也常是热点问题,因此复习时,要加强这方面题型的训练,教会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概括所给的实际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

近几年的数学应用题主要有以下特色:涉及的数学知识并不深奥,也不复杂,无需特殊的解题技巧,涉及的背景材料十分广泛,涉及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就是题目文字冗长,常令学生抓不住要领,不知如何解题。解答的关键是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概括所给的实际问题,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

近几年来,常见的应用题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程(组)型应用题;不等式(组)型应用题;函数型应用问题;统计型应用问题及统计型应用问题。

④、加强自主探究,强调动手实践

初中数学中的“探索发现”型试题是指命题中缺少一定的题设或未给出明确的结论,需要经过推断、补充并加以证明的命题,是必须利用题设大胆猜想、分析、比较、归纳、推理,或由条件去探索不明确的结论;或由结论去探索未给予的条件;或去探索存在的各种可能性以及发现所形成的客观规律。

由于题型新颖、综合性强、结构独特等,此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并无固定模式或套路,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一是利用特殊值(特殊点、特殊数量、特殊线段、特殊位置等)进行归纳、概括,从特殊到一般,从而得出规律;二是利用反演推理法(反证法),即假设结论成立,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看是推导出矛盾还是能与已知条件一致;三是进行类比猜想,即由一个问题的结论或解决方法类比猜想出另一个类似问题的结论或解决方法,并加以严密的论证。但这些并不能全面概括此类命题的解题策略,因而具体操作时,应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运用。

⑤、突出创新开放,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是新课改提得很响亮的一项要求,反映在试题上主要是题目的开放性和背景的新颖性上。总之,只要加强研究,善于钻研,长于思考,不贪多,不图快,脚踏实地地立足学生实际,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学生在做题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在解题中一般常犯“五错”: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具体表现在:①审题。读题粗心,审题不清,没弄清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限制条件疏忽,隐含条件没找出,题中重要信息没提取,关键词语没看准;②答题。答题不规范,步骤不完整,推理不严密,没按题目要求作答;③解题。想当然,不善于打草稿纸。因此,教师在批改中要留心关注学生的错因,有效地帮助学生纠错,每天作业要以教师能改出,学生能较好完成为度。而且一定要及时反馈、讲评。有些学生需要面批或交叉面批或选择部分学生面批效果会更好。

三、收获与共识

构建高效复习课堂必须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教法应处处从学生出发,每一环节都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以学生的认知情况为基础,为学生主动构建数学整体知识结构提供平台,我们都知道只有通过创设宽松、自主、合作、共赢的课堂学习环境和教师的恰当的启发引导相结合,激发和满足了学生的复习欲望和内在的心理需求,培养和强化学生在复习中的自主发展意识、自我表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及时体验到复习中的成功和快乐,在复习中不仅学会知识,而且会学学习,才能真正使我们的数学复习课教学收到最大效益。

一是教会学生尽快适应正确、高效填写答案机读卷。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应对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从赣州市中招办证实,今年的中考各科目全部要用答案机读卷,使用计算机评分(可以提高阅卷的公平与速度)。外地市经验与本地考试巡考现场得出:①学生中考填写机读卷,每场考试至少会耽误5~10分钟(考生进入状态慢,填空选择题转为填涂答题卷时出现过失,部分女生在题目卷中作解答再转抄,书写不工整、书写涂改不规范超出答题空格等等);②书写能力、字体清晰均匀排版合理不超出规定空格!建议与学生访谈找到正对性的策略方法;最好是各县、各校、各科考试再模拟一次,针对性模拟一次!

二是综合模拟检测训练,定位预估分析。首先,教师应该精选有价值的五至八套模拟试卷(如20xx年数学中考试卷,20xx年江西省数学中考试卷以及20xx年样卷重组和市级适应性考试卷等),这几套试卷的覆盖面尽可能广一些,避免重复训练,题型要多样化且靠近中考;时量要规定120分钟,不宜分散;这有利于较全面地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解题能力、时间把握、应试经验;其次教师要精批细改、分步给分、认真分析,找学生个别谈话式的指出:值得表扬的进步、存在知识点的不足、解题方法上的缺陷,解题能力、经验、心态上还做哪些调整等等;把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在接下来的复习与讲评中,要针对性的、有意识的强化训练和调整。

三是适当分层次、区别对待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分层区别要求不同考生的答题策略,但最大的要求是需要把填选题(绝大部分)、第三大题(中低档基础性试题)、第四大题、第五大题各题中的第一问尽可能拿下并得到高分。尽最大可能发挥考生各自的水平。

四是在数学考试中把好“五关”,减少失误提高成绩。

①是把好计算的准确关: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成功;关键之处,宁慢勿快,把能够拿到的分拿到手。

②是把好理解审题关:数学试题措词十分精准,读题时要仔细揣摩,防止答非所问;陌生的试题要迁移与转化到熟悉的背境。

③是把好表达规范关:从两个方面入手,先是注意表达要有逻辑性,不要漏掉重要的踩分点,步步为营;再是书写要整洁规范,图、表、式要清晰可辨。

④是把好思维、书写同步关:有的考生在演算、解题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笔误而出现错误,如把全等符号写成相似符号,根号下包含的数式有出入等,这主要是因为思维、书写不同步,有的思维超前、书写滞后,或者反之;这样的丢分很不值得,要尽量克服和避免;

⑤学习历年来数学的中考评分标准,吸取经验与教训。总之,减少各种失误是提高成绩的有效手段。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15

20xx年xx月xx号,我有幸参加了保山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一天的时间先后聆听了2位优秀教师的优质课和精彩的讲座,让我颇多感悟,受益匪浅,每节课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尤其是下午罗明亮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罗老师让我看到了这是一节非常有深度的课;还有早上的潘小明老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沉着,机智,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我想给听课的每位教师留下的不仅是佩服,我想更多得还是反思,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重视课前交流。

两位教师都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课前交流拉近师生关系,在课前的谈话中就让学生被老师吸引,对老师非常感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打破课堂常规。

两位教师都勇于创新,将学生完全放开,去允许学生出错误,不怕学生出错误,并能在学生出错误时及时引导,重视了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我想这点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反思,如潘小明老师在执教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一个(X,X),这足以说明课堂中重视了生成的.资源。

三、教师巧用教育机智。

在每节的课堂教学中,发现每位教师都能够及时的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耐心的等待和倾听学生的发言,最后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课教学必须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引入或巩固都要注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上课教师们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

五、探究活动充分。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潘小明老师在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时,让每个学生尽情用自己的方法描述所在位置,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每个人描述的方法和顺序不一样,所以不能使人明确同一事物的准确位置,在此基础上明确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再从具体的列和行中确定描述位置。

六、合作学习扎实有效。

合作学习为探求新知提供了一条捷径,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造过程,从而获得了成功感,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每一节课都非常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教师们把合作学习都放在知识的难点和疑点上,在学生解决有困难时采取,老师在有难度的问题处理中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通过合作互相交流意见,避免了因匆忙而只能表达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其次是合作中分工要明确,以个人优势的发挥来促成整体的完美。另外在合作学习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也是老师的突出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观点;老师有充足的耐心,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引导。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今后应对比优质课,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抓住机会,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满足于墨守成规,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16

20xx年xx月xx日,xxx特级教师工作室与xxx教授级教师工作室成员一起前往浙江省xx中学,进行“实验教学·论文写作”专题研讨会。在xx日上午,我们参观了xx中学的物理实验室,下午听取了xx中学物理教研组长xxx老师有关写作的报告。通过这次的专题研讨,本人收获了一点心得,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心中有学生,手里有方法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科学始于观察,思维源于问题。物理学中的许多概念与规律,抽象不易理解,如果我们的教师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将理性的问题具体化,让学生经历猜想与假设、实验与探究、分析与论证等过程,我们的物理教学就会更加有效,我们的学生就会喜欢物理,我们培养出来的就不仅仅是考生了。

参观了xx中学的物理实验室,特别是观看了一些自制仪器的展示,让我认识到xx中学物理教师在将物理知识转化为学生知识所做的努力程度。例如:

研究物理超失重问题的弧形轨道:将不便实施的视重转化为认知冲突的“掉下”最低点与“通过”最高点。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装置:避免说教,通过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另一斜面的倾角等条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层层深入,水到渠成。

研究平抛运动的装置:通过电磁继电器与触动开关,控制两球(或三球)同时开始平抛、自由落体运动(或水平运动),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见度。

验证加速度与力关系的装置(利用比较法):通过触动,观察小灯泡亮的先后,判断小车是否同时停止的问题,将隐性的问题显性化。

电磁驱动装置:将强磁体在铝盘上转动,铝盘会跟着转动。简单易行,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教学的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创造性过程。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基于教材、教师和学生这三者的相互作用;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体现了我们的教师如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知识的本领。关注学生的学习是教学的本质追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做到心中有学生,手里有方法,从而促进我们学生的学习,开发我们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勤反思善积累,努力提升自我

如何写作?写什么?怎么写?xxx老师结合自己的体会,从写作的基本功、教学研究论文的类型、选题的原则与注意事项、写作的步骤等方面一一作了阐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一直教育我们的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其实作为教师,也需要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实际上,上好自己的课是每一个老师的追求,那么如何才能保证上好我们的课呢?这就需要不断研究我们的课堂,研究我们的学生。

同样的学生面对不同的课题,同一个课题有着不同的学生,课堂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这么丰富的材料,如果不善于积累,就犹如狗熊掰玉米一样,辛辛苦苦好几年,静心盘点一点点。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做个有心人,对于这些源于课堂的材料,进行有效反思、精心整理并分类归档,良好的习惯,点滴的积累,就能为日后的研究积蓄能量,厚积而薄发。因此,勤反思善积累,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还能提升我们的研究能力。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17

周末我有幸参加了第四届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分为观摩名师的教学活动和对教学活动的评析以及教科研成果汇报等,通过此次活动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平均数》时,老师用到了中国男篮的身高,《探索完全图》时利用超级画板的动画技术入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18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省中考研讨会,能有这样的机会外出学习、取经,很不容易,我特别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认真聆听,深刻反思。与会的两天中听了省教科院初中语文教研员的《20xx年初中语文中考科目说明解读及中考改革方向》报告,徐艳老师、刘芳老师等的复习建议及经验介绍,还有说课和精品示范课。他们钻研业务知识的那种敬业精神、丰富的知识内涵,还有幽默的教学语言都值得我认真学习。但我感悟最深的还是教研员提到的寻找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考改促课改,努力命制一套具有改革风向标意义的全新试题。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终级意义上讲,学校教育质量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质量,所以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标志是学生的课业学习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既有鉴定的意义,即学生学业是否达到或在多大程度上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有促进作用,即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努力改进学习。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考试具有指挥棒的作用,指引课程改革的方向。

20xx年语文中考科目说明解读及中考改革方向的指导思想是:渗透新课标精神,结合课堂教学改革的现有成果,努力恢复开卷的本来面目,以考改带动课改,真正使语文学科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正如某教研员所说的:改革不是为难大家,确实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中国花这么大的力气和资源,培养出多数不能适应时代的学生,确实是性价比最低的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真正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更好教,更好学,应试教育是静态的,素质教育是动态的——理解、思考、应用、会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立足于课堂,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语文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发挥其德育功能。

首先要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新课程强调把课堂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怎样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呢?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坚持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是自觉求知、主动思维的过程,是形成自学习惯的必要途径。第二,先议后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拨,学生多动,教师少讲,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达到了教学目标。第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语文课要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19

周末我有幸参加了第四届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分为观摩名师的教学活动和对教学活动的评析以及教科研成果汇报等,通过此次活动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平均数》时,老师用到了中国男篮的身高,《探索完全图》时利用超级画板的动画技术入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20

参加工作以来,已经送走了三届毕业生,虽然人数不多,但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一路跌跌撞撞。每次接到毕业班压力都很大,不知道要如何去做,如何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如何减少无用功,带给学生最好的效益……

又一次参加县上的中考研讨会,不同以往,今年的会上增加了我县教师的复习汇报课和省级专家示范课,从两个课堂上真的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看到了自己那么多的不足之处!

张老师的复习汇报课上,看到了城里学生优秀的表现,积极向上的劲头,好像曾经的.自己,突然感觉自己也被感染了,有了想要改变自己庸庸碌碌的生活状态的冲动!

张老师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整个课堂设计环环相扣,由易到难,虽然是复习课,但也能做到旧课新上,引导学生复习整合的过程,又经历了一次探究总结,不紧将相关的知识点复习了,还侧重对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的方法上也有指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积极性很强,课堂气氛活跃!虽然也有不足之处,但我个人很认可张老师的课堂风格和课程设计。

专家的示范课和之后的互动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学习别人的优秀,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之后的复习也有了方向,并且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正确的心态来应对!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21

在学校的关心与培养下,本人有幸于20xx年3月27日参加了合肥中考复习研讨会。学习内容如下:27日上午认真听取了x中学钱x老师中考复习纲要,下午听取了魏x老师《从实际出发,追寻中考复习实效》,我感触很大。这次研讨会指明了中考复习的方向,理清了复习的思路,有利于指导我们在复习中更好的进行查漏补缺,以弥补教学的疏漏之处,也让我觉得教师不应该再是一味地进行无限量的题海战术,而是应该有针对性的复习。

学生学业水平、性格、意志品质等存在差异,想通过短时间的复习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是每位师生所关心的问题。因此,重视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复习实效,发掘学生潜能是九年级复习的指导思想。

复习策略:

建议一:关注课标

建议二:关注考纲

建议三:关注考题

建议四:关注学生

建议五:研究课堂

第一轮复习课教学要求:

①知识结构系统化:图表呈现,形成体系,分散→整合。

遗漏的知识要补充;模糊的.概念要明晰;零散的内容要整合;初浅的理解要深化。

②基本概念习题化:淡化概念,扩大容量。

③例题、习题典型化:构造模型,编制题组,夯实基础,传达思想。

④方法、技巧规律化:通性通法,揭示规律,总结方法。

⑤训练、评价科学化:

——训练内容:分层次、定中档、重覆盖、明“调整”。

——训练时间:课内饱和、课外适量。

——训练方法:精讲多练、一题多解、公布答案、师生反思、错题档案。

——“基础题目堂堂练,中档题目多变变,特别难题少见面,创新开放适当练,应用问题找化归,融会贯通最关键。”

⑥课本、学生主体化:回归教材,突出需要,轻负高效。

第二轮:4月中旬~5月底

以中考对号题型、数学思想方法、专项训练为主

第三轮:5月底~6月中旬

以模拟训练反思纠错为主,回扣课本查漏补缺,达到回归双基,排查考点,分析错误和不会的原因,彻底消除遗漏点。加强学生心理辅导,讲授考试答题技巧与注意事项,增强和提高学生的中考实战应变能力。

课标(20x)是中考复习的依据。

1、考纲是中考复习的纲领,

2、考题是中考复习的信号,

3、课堂是中考复习的主阵地。

中考复习要与时俱进,把握导向,为每位学生提供良好的数学教育。让复习课“活”起来,让学生在更多地数学思维活动中经历、体验、探索数学,获得广泛的数学的价值和意义,是我们的数学教学永恒的追求。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22

周末我有幸参加了第四届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分为观摩名师的教学活动和对教学活动的评析以及教科研成果汇报等,通过此次活动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平均数》时,老师用到了中国男篮的身高,《探索完全图》时利用超级画板的动画技术入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23

一、概念教学的内涵

概念是指通过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它反映的是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概念教学、探究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两条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现在两条途径有机整合到一起,成了一条宽广大道,通向科学探究的宽广大道。它以纠正、补充、完善学生的前概念,建构正确的认知为己任,意在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及以后的人生产生有意义的影响。概念教学注重学生前概念的了解,并基于学生的认识来设计教学,帮助孩子建构概念。学生掌握概念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认识到间接认识的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要使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灵活运用概念,教学中就必须注意概念的引入、形成和巩固的过程。

二、概念教学在现实课堂中的运用

1、学会区分事实与概念

事实是可以观察、触摸到的是一种对物质的直观认知,是可以通过文字、符号等形式加以描述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是具体事件经过大脑思维加工后的抽象认知,概念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2、学会确立核心概念

(1)参考课程标准,看看课程标准对此部分的内容要求,并分析与其他主题中的概念的联系;

(2)参考选用的教材,看看教材中重点设计了哪些核心概念;

(3)老师本身对生物科学的理解,这也正是新课改对老师们的挑战,每个老师应该对生物学科有一个整体认识,在这个学科知识构成的大树上,哪些是主干,哪些是侧枝,心里应该是很清楚的。

3、教学过程的有效设计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知识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因为具体情境总有其自身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

一是设计探究的问题要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教师是学习环境的建构者,教学应注重调整现有的教学材料、布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学习者在认知上的冲突,以引起学习者的反省与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鼓励学习者反省与思考,科学课程教材的安排虽然无法兼顾多样性的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但教学时应注意提供适合学生经验背景的教材次序,以促使学习者对学习对象有建设性的理解。

二是设计探究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在这种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为知识经验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

三是要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凸显。知识并不能像货物一样直接传输给学生,因此,学习科学概念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再建构自己的意义,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不一定是恰当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需要多方面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四是建立合理的即时评价机制。采取以纸笔测验为主,多种测验方式并存的考评方式,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对枝节内容、零散知识、单纯的生物学事实等简单僵硬的测评方法,重点以测评对于核心内容、相关的知识结构、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五是深化概念图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概念图(conception maps)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图是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表征。概念图的节点表示某一命题或领域内的各概念;连线则表示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教学过程中强调图文、图表之间的转换,帮助学习者把同类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线,进而使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从而把整个学段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是教学形式要多样。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有效的科学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与教师、学习素材,以及学习伙伴的互动来进行。学习者、教师和学习伙伴等形成学习社群,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提出不同看法以刺激个体反省思考,在交互质疑辩论的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澄清疑问,逐渐形成能够在学习社群中达成共识的科学知识。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讨论式、小组探究式、实验操作等符合学生心理年龄和兴趣导向的教学方式。

七是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策略。学会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归纳演绎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里所说的归纳式策略,不是传统意义上由教师进行的归纳,而是在讲授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归纳的策略。教材中具有明确表述的核心概念,基本上按照“先实例后概念、先感性后理性、先具体后一般”的原则编写。因此,教学中最好采用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从而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之中。同时演绎式策略还可以更多地让学生运用概念去进行判断、推理,认识新问题、获取新的知识。

总之,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者需要一种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能够自觉地从课程的角度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正确的理解课程、诠释课程意义、为学生提供发展机会。教育者要加强对教育目的和意义的终极思考,培养课程实践的主体意识、课程参与意识、课程资源意识、课程研究与开发意识。有了这种课程意识,教育者就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而不会为了某种“工具性目的”而牺牲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24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省中考研讨会,能有这样的机会外出学习、取经,很不容易,我特别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认真聆听,深刻反思。与会的两天中听了省教科院初中语文教研员的《20xx年初中语文中考科目说明解读及中考改革方向》报告,徐艳老师、刘芳老师等的复习建议及经验介绍,还有说课和精品示范课。他们钻研业务知识的那种敬业精神、丰富的知识内涵,还有幽默的教学语言都值得我认真学习。但我感悟最深的还是教研员提到的寻找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考改促课改,努力命制一套具有改革风向标意义的全新试题。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终级意义上讲,学校教育质量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质量,所以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标志是学生的课业学习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既有鉴定的意义,即学生学业是否达到或在多大程度上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有促进作用,即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努力改进学习。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考试具有指挥棒的作用,指引课程改革的方向。

20xx年语文中考科目说明解读及中考改革方向的指导思想是:渗透新课标精神,结合课堂教学改革的现有成果,努力恢复开卷的本来面目,以考改带动课改,真正使语文学科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正如某教研员所说的:改革不是为难大家,确实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中国花这么大的`力气和资源,培养出多数不能适应时代的学生,确实是性价比最低的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真正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更好教,更好学,应试教育是静态的,素质教育是动态的——理解、思考、应用、会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立足于课堂,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语文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发挥其德育功能。

首先要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新课程强调把课堂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怎样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呢?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坚持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是自觉求知、主动思维的过程,是形成自学习惯的必要途径。第二,先议后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拨,学生多动,教师少讲,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达到了教学目标。第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语文课要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25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省中考研讨会,能有这样的机会外出学习、取经,很不容易,我特别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认真聆听,深刻反思。与会的两天中听了省教科院初中语文教研员的《20xx年初中语文中考科目说明解读及中考改革方向》报告,徐艳老师、刘芳老师等的复习建议及经验介绍,还有说课和精品示范课。他们钻研业务知识的那种敬业精神、丰富的知识内涵,还有幽默的教学语言都值得我认真学习。但我感悟最深的还是教研员提到的寻找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考改促课改,努力命制一套具有改革风向标意义的全新试题。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终级意义上讲,学校教育质量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质量,所以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标志是学生的课业学习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既有鉴定的意义,即学生学业是否达到或在多大程度上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有促进作用,即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努力改进学习。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考试具有指挥棒的作用,指引课程改革的方向。

20xx年语文中考科目说明解读及中考改革方向的指导思想是:渗透新课标精神,结合课堂教学改革的现有成果,努力恢复开卷的本来面目,以考改带动课改,真正使语文学科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正如某教研员所说的:改革不是为难大家,确实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中国花这么大的'力气和资源,培养出多数不能适应时代的学生,确实是性价比最低的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真正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更好教,更好学,应试教育是静态的,素质教育是动态的——理解、思考、应用、会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立足于课堂,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语文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发挥其德育功能。

首先要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新课程强调把课堂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怎样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呢?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坚持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是自觉求知、主动思维的过程,是形成自学习惯的必要途径。第二,先议后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拨,学生多动,教师少讲,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达到了教学目标。第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语文课要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26

和每次外出学习一样,带着记的满满的笔记和激动踏上回家的路,但这次收获更多的是反思。

每次听到成长二字,总感觉那已经是离我很远很远的事了,已至中年的我还会有什么成长空间?所以每听到这个词我都是怀着抵触的情绪,从心底里拒绝成长。可这次的学习却让我彻底从自己的世界里惊醒,这次最具成长力教师25位候选人中有9位的教龄是20xx年以上的,估计他们和我的年龄也差不多,他们都能怀揣梦想,满腔热情,信心十足的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为何如此颓废如此不思进取呢?我也拥有自己的教育梦想,也在无怨无悔的付出,为什么却很少有成功的喜悦?今天我才知道是惰性让我内心一直在固执地拒绝成长。就像我想唤醒的学生一样,我就是那些个任老师怎样唤醒,都依然在沉睡的学生,“任你喊我千百遍,我却沉睡没听见。”

人,作为一个有意识、有思维、有思想的生命精灵,成长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当我们停止了成长,恐惧成长,产生了成长惰性,就会让我们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也无法体验到生命的精彩,幸福似乎永远在彼岸。当我们有了惰性,最想得到的就是安居于无思无虑。我们不思虑于读书,没有心思研究学生,研究课堂,不愿通过反思总结梳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得失。由于长期的懒惰,我们害怕被检查,害怕被评价,害怕突破性被听课。由于长期的懒惰,我们无法窥见到自我的成长力量,我们对自己没有信心,缺乏自信。这样的职业生活让我们无法体验到生命的幸福。就是这种长期的懒惰思想,让我一直在拒绝成长,让我在自己的教育路上停滞不前,让我失去了对成功的强烈渴望,让我没有勇气去突破自己的局限,当然,我也不能从心灵内部体验到生命的喜悦。

今天,是这些最具成长力的老师唤醒了我,是武凤霞老师的那句“今天的我们永远比明天的我们年轻”唤醒了我。是啊,我该清醒过来了,再不清醒再这样浑浑噩噩,我的教育生命真的就要结束了。追求成功的路上,没有年龄之分,没有职称之别,只要问心无愧,只要努力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只要坚持和这些有渴望的人一起走在教育的路上不放弃,即使没有破茧成蝶的绚烂时刻,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却也欣赏了一路走来的沿途风景。等停下脚步回头望去,我可以笑着对自己说“这条路,毕竟我走过。脚印虽浅,却也留下了无悔的痕迹。”

我不再抵触成长不再拒绝成长,而要勇敢打开心门,接受风雨接收挑战。就像小草,虽低至尘埃,却也要在春天努力生长!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27

课改之风一遍又一遍地吹过,山西太古的课改精神慢慢地融入人心,“二十四字教育模式”逐渐在我们伊滨区扎根。在课改中我们也遇到很多困惑,这次参加了有关小组评价课改研讨会后,让我受到很大震撼。

在这次研讨中有很多校长和教师都谈到课改的困惑,特别是小组评价的持续性,我认为课改就像滚雪球,最主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很湿的雪就是让学生沉淀下来,很长的坡就是让学生有永不竭的动力。如何让学生沉淀下来就是搞好各种教学活动,如何让学生有永不竭的动力那就是小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形式各样的评价方式去不断激励学生前进,诸如制定评价手册、制作荣誉卡片和荣誉版面等。我想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应该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走在课改的路上有喜亦有忧,诸如:

1、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太重要了,有些小组长的能力有待提高。

2、目前,部分4号学生还是有厌学情绪。

3、每天下午主课老师都会布置让学生回家预习第二天所讲的内容,经老师检查发现学生的课前预习泛泛而过,没有挖掘本质,这引起我们警醒,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应该也是我们面临的困惑,做好家校沟通,提高家长素质非常重要。

4、在讨论过程中发现后进生的'管理难度较大,组长对后进生的监控,督促力度不够,我想对后进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加强。

通过这次研讨会交流,让我看到了解开这些困惑的方法和希望,当然有很多需要我们通过更努力的工作去实现,就像魏局长最后讲的:“以后发言不要大谈意义,多讲在工作中你是如何做的如何行动的”。魏局长的讲话让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伊滨区教育的希望。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28

满怀期待,来到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素有"书画之乡"的太和,参加了中国特色品牌学校共同体20xx全国骨干教师高端教学研讨会。这几天,过得忙碌而充实。可以说是收获多多。在这几天里,我经历了"学习、质疑、争鸣、收获"的成长过程。

一、学习

第一天上午的开幕式中,太和教育局长的发言让我看到一位充满教育情怀、富有思想力的教育局长,阜南教育局领导文采飞扬的发言让我感受到的是文采之外实实在在的课改行动。分班后的破冰活动,让我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下午的三说讨论更让我感触良多。看到太和的老师能如此深入地钻研课标、教材,我对他们的敬业精神深感敬佩。

第一天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深感学习永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质疑

第二天的主要任务是编写导学案,虽然是在初稿上进行修改,但工作量丝毫不亚于初写。特别是房涛主任否定了我们集智班最先的导学案模板后,我们上午两个小时的工作付之流水。对于他的新要求,我感觉基本上只保留了内容和流程。我承认,这种导学案有更大的弹性,适用更多不同层次的学校、班级和学生,也给使用导学案的教师留下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但这样的导学案与我的教学观念有很大出入。我认为导学案的关键在导,就数学学科而言,不光是导学,更要导思。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也要关注过程方法,不仅关注知识的接受和应用过程,更要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特别要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像这样干瘪瘪的材料,思从何来?数学的乐趣又何在?又有何实用价值?尽管心存疑虑,但为了服从大局,我还是只保留了意见,并按照我们集智班的修改定稿进行了导学案的编写。

三、争鸣

前三天做的多是一些操作性的工作,别人的蓝本、统一的.格式、形式化的要求让人感到束手束脚;反反复复的修改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儿,真有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而昨天下午开始的课改真问题交流展示倒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如果说前面两天半大家更多的是各自为阵,埋头苦干,那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的交流展示就显得比较激烈了。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老师们各抒己见,激烈争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的问题大家求得了共识,有的问题大家也能共容,各自保留意见。我从中也收获了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四、收获

一、重温了新课标,也进一步加深了课标在教师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二、体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资源共享。

三、重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几天的学习,结识了不少才子才女,他们展示的才能源于他们平时的积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开幕式上认识了中国最具思想力的教育局长之一,来到他的地盘儿,我们也应见贤思齐,立志做有思想的老师。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我觉得要想成为有思想的老师,阅读和思考是必由之路。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29

参加工作以来,已经送走了三届毕业生,虽然人数不多,但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一路跌跌撞撞。每次接到毕业班压力都很大,不知道要如何去做,如何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如何减少无用功,带给学生最好的效益……

又一次参加县上的中考研讨会,不同以往,今年的会上增加了我县教师的复习汇报课和省级专家示范课,从两个课堂上真的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看到了自己那么多的不足之处!

张老师的复习汇报课上,看到了城里学生优秀的表现,积极向上的劲头,好像曾经的自己,突然感觉自己也被感染了,有了想要改变自己庸庸碌碌的生活状态的冲动!

张老师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整个课堂设计环环相扣,由易到难,虽然是复习课,但也能做到旧课新上,引导学生复习整合的过程,又经历了一次探究总结,不紧将相关的知识点复习了,还侧重对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的方法上也有指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积极性很强,课堂气氛活跃!虽然也有不足之处,但我个人很认可张老师的课堂风格和课程设计。

专家的`示范课和之后的互动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学习别人的优秀,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之后的复习也有了方向,并且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正确的心态来应对!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30

周末我有幸参加了第四届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分为观摩名师的教学活动和对教学活动的评析以及教科研成果汇报等,通过此次活动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平均数》时,老师用到了中国男篮的身高,《探索完全图》时利用超级画板的动画技术入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31

很荣幸在12月9日和10日参加了工作室组织的“小学数学学科研讨会”活动。这次活动由工作室的6位老师分别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进行了授课。而我作为其中的一名授课教师感觉更是荣幸。每次课后都能听到吴正宪老师的精准的点评。只有两天的培训生活,但给我的教育教学又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两天的学习,给我的冲击力很大,下面就将我的心得体会和一些想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首先教师要关注课堂细节。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教学工作是一项细之又细的工作,作为教师要在课堂中做好每一项细小的工作,只有细微之处做好了,课堂才能出彩。比如在白金梅老师的课堂中,她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时,三角形用的是完全一样但是她把两个三角形的颜色设计成不一样的,这样通过拼一拼,学生很直观的就能看出这个新的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这一个细心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其次教师要关注儿童。正如吴老师所说:“教师在备课和上课一定要想着儿童,把儿童放在第一位。”我们也知道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可我们在具体的操作时真正的想过儿童吗?我的回答是:很少。每次只想着自己的课堂中怎么讲解学生才能明白,很少想学生会怎么想。而且在课堂中也设法保护儿童的心灵。但还是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学生。就比如那天我在课堂中很随意的对学生的统计图评价:“你这样做不科学”,真的也许就这么一句话,会让这个学生不再愿意积极的参与学习。所以我想在我以后的课堂中要更加细心的去呵护每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快乐积极的参与学习。

第三教师要学会放手。课堂是学生的阵地,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中出现了问题,教师不要再积极主动的去做裁判员。而要学会把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平等的对话和辩论,让出错的孩子心服口服,让他们在辩论中找出正确的答案。在课堂中要变换角色,要做到:变师说为生说,变课堂为学堂,要多问学生为什么?老师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提,老师只要适时适度的引导学生就足够了。

第四教师要读懂教材。曾有人这样说过:“开车怕路不熟,教书怕教材不熟”,我们只有读懂了教材,知道它的设计意图,我们才能更好的利用教材、驾驭教材。比如说我执教的《条形统计图》这节课,我就没读懂教材,看着例题就觉得只是给学生教会一格表示两个单位和半格的处理就可以了。当吴老师在评价时,我才知道了教材除了我领悟到的这个意图之外,还有德育思想的渗透:教育学生从小要做一个细心的人,让学生体验做统计的人的不容易等等。由此可见我们的数学课中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能力还有思想教育。所以我们一定要研读教材,读懂它蕴含的意义,只有我们读懂了教材,才能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才能高效。

最后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以前我每节课都很认真的准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从来也没想过:这节课学生的困惑在哪里?我上这节课的困惑是什么?我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和自己的困惑?但在这次活动中的说课环节,让我对自己的备课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看到我之前的备课工作做的还是不够到位,在接下来的备课中一定要首先想学生的困惑和自己的困惑,想解决困惑的方法是什么?这样我的备课工作就更完善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应该也能提高一点点了。我想只要我在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我会不断的前进的,只要不停下脚步,总有一天会走到别人的前面的。

总之两天的学习,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把学到的用到我的教学工作中,争取我的课堂高效。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32

和每次外出学习一样,带着记的满满的笔记和激动踏上回家的路,但这次收获更多的是反思。

每次听到成长二字,总感觉那已经是离我很远很远的事了,已至中年的我还会有什么成长空间?所以每听到这个词我都是怀着抵触的情绪,从心底里拒绝成长。可这次的学习却让我彻底从自己的世界里惊醒,这次最具成长力教师25位候选人中有9位的教龄是20xx年以上的,估计他们和我的年龄也差不多,他们都能怀揣梦想,满腔热情,信心十足的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为何如此颓废如此不思进取呢?我也拥有自己的教育梦想,也在无怨无悔的付出,为什么却很少有成功的喜悦?今天我才知道是惰性让我内心一直在固执地拒绝成长。就像我想唤醒的学生一样,我就是那些个任老师怎样唤醒,都依然在沉睡的学生,“任你喊我千百遍,我却沉睡没听见。”

人,作为一个有意识、有思维、有思想的生命精灵,成长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当我们停止了成长,恐惧成长,产生了成长惰性,就会让我们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也无法体验到生命的精彩,幸福似乎永远在彼岸。当我们有了惰性,最想得到的就是安居于无思无虑。我们不思虑于读书,没有心思研究学生,研究课堂,不愿通过反思总结梳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得失。由于长期的懒惰,我们害怕被检查,害怕被评价,害怕突破性被听课。由于长期的懒惰,我们无法窥见到自我的成长力量,我们对自己没有信心,缺乏自信。这样的职业生活让我们无法体验到生命的幸福。就是这种长期的懒惰思想,让我一直在拒绝成长,让我在自己的教育路上停滞不前,让我失去了对成功的强烈渴望,让我没有勇气去突破自己的局限,当然,我也不能从心灵内部体验到生命的喜悦。

今天,是这些最具成长力的老师唤醒了我,是武凤霞老师的'那句“今天的我们永远比明天的我们年轻”唤醒了我。是啊,我该清醒过来了,再不清醒再这样浑浑噩噩,我的教育生命真的就要结束了。追求成功的路上,没有年龄之分,没有职称之别,只要问心无愧,只要努力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只要坚持和这些有渴望的人一起走在教育的路上不放弃,即使没有破茧成蝶的绚烂时刻,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却也欣赏了一路走来的沿途风景。等停下脚步回头望去,我可以笑着对自己说“这条路,毕竟我走过。脚印虽浅,却也留下了无悔的痕迹。”

我不再抵触成长不再拒绝成长,而要勇敢打开心门,接受风雨接收挑战。就像小草,虽低至尘埃,却也要在春天努力生长!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33

和每次外出学习一样,带着记的满满的笔记和激动踏上回家的路,但这次收获更多的是反思。

每次听到成长二字,总感觉那已经是离我很远很远的事了,已至中年的我还会有什么成长空间?所以每听到这个词我都是怀着抵触的情绪,从心底里拒绝成长。可这次的学习却让我彻底从自己的世界里惊醒,这次最具成长力教师25位候选人中有9位的教龄是20xx年以上的,估计他们和我的年龄也差不多,他们都能怀揣梦想,满腔热情,信心十足的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为何如此颓废如此不思进取呢?我也拥有自己的教育梦想,也在无怨无悔的付出,为什么却很少有成功的喜悦?今天我才知道是惰性让我内心一直在固执地拒绝成长。就像我想唤醒的学生一样,我就是那些个任老师怎样唤醒,都依然在沉睡的学生,“任你喊我千百遍,我却沉睡没听见。”

人,作为一个有意识、有思维、有思想的生命精灵,成长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当我们停止了成长,恐惧成长,产生了成长惰性,就会让我们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也无法体验到生命的精彩,幸福似乎永远在彼岸。当我们有了惰性,最想得到的就是安居于无思无虑。我们不思虑于读书,没有心思研究学生,研究课堂,不愿通过反思总结梳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得失。由于长期的懒惰,我们害怕被检查,害怕被评价,害怕突破性被听课。由于长期的懒惰,我们无法窥见到自我的成长力量,我们对自己没有信心,缺乏自信。这样的职业生活让我们无法体验到生命的幸福。就是这种长期的懒惰思想,让我一直在拒绝成长,让我在自己的教育路上停滞不前,让我失去了对成功的强烈渴望,让我没有勇气去突破自己的局限,当然,我也不能从心灵内部体验到生命的喜悦。

今天,是这些最具成长力的老师唤醒了我,是武凤霞老师的那句“今天的我们永远比明天的我们年轻”唤醒了我。是啊,我该清醒过来了,再不清醒再这样浑浑噩噩,我的教育生命真的就要结束了。追求成功的路上,没有年龄之分,没有职称之别,只要问心无愧,只要努力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只要坚持和这些有渴望的人一起走在教育的路上不放弃,即使没有破茧成蝶的绚烂时刻,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却也欣赏了一路走来的沿途风景。等停下脚步回头望去,我可以笑着对自己说“这条路,毕竟我走过。脚印虽浅,却也留下了无悔的痕迹。”

我不再抵触成长不再拒绝成长,而要勇敢打开心门,接受风雨接收挑战。就像小草,虽低至尘埃,却也要在春天努力生长!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34

很荣幸在12月9日和10日参加了工作室组织的“小学数学学科研讨会”活动。这次活动由工作室的6位老师分别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进行了授课。而我作为其中的一名授课教师感觉更是荣幸。每次课后都能听到吴正宪老师的精准的点评。只有两天的培训生活,但给我的教育教学又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两天的学习,给我的冲击力很大,下面就将我的心得体会和一些想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首先教师要关注课堂细节。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教学工作是一项细之又细的工作,作为教师要在课堂中做好每一项细小的工作,只有细微之处做好了,课堂才能出彩。比如在白金梅老师的课堂中,她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时,三角形用的是完全一样但是她把两个三角形的颜色设计成不一样的,这样通过拼一拼,学生很直观的就能看出这个新的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这一个细心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其次教师要关注儿童。正如吴老师所说:“教师在备课和上课一定要想着儿童,把儿童放在第一位。”我们也知道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可我们在具体的操作时真正的想过儿童吗?我的回答是:很少。每次只想着自己的课堂中怎么讲解学生才能明白,很少想学生会怎么想。而且在课堂中也设法保护儿童的心灵。但还是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学生。就比如那天我在课堂中很随意的对学生的统计图评价:“你这样做不科学”,真的也许就这么一句话,会让这个学生不再愿意积极的参与学习。所以我想在我以后的课堂中要更加细心的去呵护每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快乐积极的参与学习。

第三教师要学会放手。课堂是学生的阵地,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中出现了问题,教师不要再积极主动的去做裁判员。而要学会把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平等的对话和辩论,让出错的孩子心服口服,让他们在辩论中找出正确的答案。在课堂中要变换角色,要做到:变师说为生说,变课堂为学堂,要多问学生为什么?老师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提,老师只要适时适度的'引导学生就足够了。

第四教师要读懂教材。曾有人这样说过:“开车怕路不熟,教书怕教材不熟”,我们只有读懂了教材,知道它的设计意图,我们才能更好的利用教材、驾驭教材。比如说我执教的《条形统计图》这节课,我就没读懂教材,看着例题就觉得只是给学生教会一格表示两个单位和半格的处理就可以了。当吴老师在评价时,我才知道了教材除了我领悟到的这个意图之外,还有德育思想的渗透:教育学生从小要做一个细心的人,让学生体验做统计的人的不容易等等。由此可见我们的数学课中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能力还有思想教育。所以我们一定要研读教材,读懂它蕴含的意义,只有我们读懂了教材,才能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才能高效。

最后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以前我每节课都很认真的准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从来也没想过:这节课学生的困惑在哪里?我上这节课的困惑是什么?我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和自己的困惑?但在这次活动中的说课环节,让我对自己的备课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看到我之前的备课工作做的还是不够到位,在接下来的备课中一定要首先想学生的困惑和自己的困惑,想解决困惑的方法是什么?这样我的备课工作就更完善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应该也能提高一点点了。我想只要我在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我会不断的前进的,只要不停下脚步,总有一天会走到别人的前面的。

总之两天的学习,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把学到的用到我的教学工作中,争取我的课堂高效。

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35

一、概念教学的内涵

概念是指通过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它反映的是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概念教学、探究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两条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现在两条途径有机整合到一起,成了一条宽广大道,通向科学探究的宽广大道。它以纠正、补充、完善学生的前概念,建构正确的认知为己任,意在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及以后的人生产生有意义的影响。概念教学注重学生前概念的了解,并基于学生的认识来设计教学,帮助孩子建构概念。学生掌握概念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认识到间接认识的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要使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灵活运用概念,教学中就必须注意概念的引入、形成和巩固的过程。

二、概念教学在现实课堂中的运用

1、学会区分事实与概念

事实是可以观察、触摸到的是一种对物质的直观认知,是可以通过文字、符号等形式加以描述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是具体事件经过大脑思维加工后的抽象认知,概念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2、学会确立核心概念

(1)参考课程标准,看看课程标准对此部分的内容要求,并分析与其他主题中的概念的联系;

(2)参考选用的教材,看看教材中重点设计了哪些核心概念;

(3)老师本身对生物科学的理解,这也正是新课改对老师们的挑战,每个老师应该对生物学科有一个整体认识,在这个学科知识构成的大树上,哪些是主干,哪些是侧枝,心里应该是很清楚的。

3、教学过程的有效设计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知识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因为具体情境总有其自身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

一是设计探究的问题要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教师是学习环境的建构者,教学应注重调整现有的教学材料、布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学习者在认知上的冲突,以引起学习者的反省与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鼓励学习者反省与思考,科学课程教材的安排虽然无法兼顾多样性的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但教学时应注意提供适合学生经验背景的教材次序,以促使学习者对学习对象有建设性的理解。

二是设计探究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在这种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为知识经验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

三是要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凸显。知识并不能像货物一样直接传输给学生,因此,学习科学概念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再建构自己的意义,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不一定是恰当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需要多方面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四是建立合理的即时评价机制。采取以纸笔测验为主,多种测验方式并存的考评方式,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对枝节内容、零散知识、单纯的生物学事实等简单僵硬的测评方法,重点以测评对于核心内容、相关的知识结构、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五是深化概念图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概念图(conception maps)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图是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表征。概念图的节点表示某一命题或领域内的各概念;连线则表示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教学过程中强调图文、图表之间的转换,帮助学习者把同类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线,进而使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从而把整个学段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是教学形式要多样。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有效的科学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与教师、学习素材,以及学习伙伴的互动来进行。学习者、教师和学习伙伴等形成学习社群,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提出不同看法以刺激个体反省思考,在交互质疑辩论的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澄清疑问,逐渐形成能够在学习社群中达成共识的科学知识。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讨论式、小组探究式、实验操作等符合学生心理年龄和兴趣导向的教学方式。

七是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策略。学会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归纳演绎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里所说的归纳式策略,不是传统意义上由教师进行的归纳,而是在讲授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归纳的策略。教材中具有明确表述的核心概念,基本上按照“先实例后概念、先感性后理性、先具体后一般”的原则编写。因此,教学中最好采用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从而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之中。同时演绎式策略还可以更多地让学生运用概念去进行判断、推理,认识新问题、获取新的知识。

总之,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者需要一种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能够自觉地从课程的角度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正确的理解课程、诠释课程意义、为学生提供发展机会。教育者要加强对教育目的和意义的终极思考,培养课程实践的主体意识、课程参与意识、课程资源意识、课程研究与开发意识。有了这种课程意识,教育者就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而不会为了某种“工具性目的”而牺牲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