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读书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朱子家训读书心得体会(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朱子家训读书心得体会 篇1
精简的522字里不乏传世名句,从小至大,茶前饭后,父母长辈也都会向我们唠叨上两句。作为家训,代表着长辈对自己一生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自己后辈子孙的期许。可见朱子用心良苦。
从朱子本人来看,无论作者是朱熹还是朱伯庐,都是程朱理学的推崇者,他们所认同的修身齐家之法都有儒家封建理学的烙印和时代的限制,因此类如勿营华屋,勿谋良田这样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句子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这样违背审美需要的句子,大家也是能够应着时代发展自行甄选的,毕竟时代不同,也无法对古圣先贤太多苛求,即便朱子倡导民主自由作出划时代被现代人都能完全认可的壮举,估计他的作品也流传不到今日,毕竟封建君王都不是吃干饭的。
去糟粕取精华的事情大家都会做,剩下的就是这本家训其本身了。
我的感想就是,家训其实很是个鸡肋的东西。
要说X训,大家都不陌生,什么家训校训多的就是,套路也不多,类似于名人名言与成语锦集一样。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思想道德,要说作用,或许也能够在你桎梏的时候给你一缕明亮,在混沌的时候给你一丝清明,但基本也就一个字,几句话。朱子洋洋洒洒522字就有点嫌多了,嫌多并不是指读起来看起来麻烦,而是说他管的太多了,从三纲五常到生火做饭娶妻生子,什么事都训的牢牢的,无疑目的是让后辈少走弯路,先不说自己走的路正确与否,即便后辈一丝不苟的跟着路走,也最多成了朱子第二,即便真的达到了和自己一样的境界,那时是否一样被接受被认同还是另一回事。况且我也想问一句,朱子啊朱子你自己做得到么。
理论教导和实践是两码事,为人若此,庶乎近焉朱子在522字的家训最后说了一句这么可怕的话,如果这么做,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如果按着朱子家训完完全全的去做,必定成为当时的一代圣人,反正我是信了。因为他把当时好的品德都写下来了。但能做到的,太少了。毕竟,明白和能做到是两码事。就像诚实守信一样,简单的四个字,妇孺皆知,但从小到大,说这四个字完完全全履行毫无愧意的人恐怕很少了。再说诚实守信,世上总不少善意的谎言,有时候委曲求全也是好的。家训变成框框,后辈们行事的范本,就变成了唠叨。只是一本书啊。
说白了,我赶脚家训就是一种家庭教育的理念,如何教育后人,后人应该如何做人。家训不像座右铭一样自己勉励自己就行了,人们都有权利决定成为怎样的自己,但没有权利决定别人的世界观,即便为人父母。这样看起来为子女好的爱,反而是一种对子女未来的掠夺,子女作为生命他们也是独立的,而不是父母生命的单纯延续,所以完全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子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同化世界观的行为,这样同化世界观的家训也是儒家禁锢人们思维的表现。
综上所述,朱子家训是儒家一种家庭教育理念的表现,作为为人的要求与人生经验的总结,他说好的,作为家训,她是不妥的。
朱子家训读书心得体会 篇2
《朱子家训》虽只有寥寥数百字,却以通俗易懂的文体表达了深刻的治家之道,使儒家的经典之作,几百年来,为世人所重。
在今天看来,《朱子家训》更是一部家庭教育,培育子女完善人格,接受传统文化的读本。在书中,你可以品味到“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的礼节与信义。“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的睿智。“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的宽阔心胸……
自古的经典名言都是以理服人,用德教人。这里有名言警句,也有做人待事,也有人的心境。古人云:“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成,无意插柳柳成荫。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做人要有分寸,懂得隐藏与收敛,并且不能轻易相信他人。对于我们这样的青年人,身旁的种种诱惑很容易让我们在对与错、是与非中迷失方向。所以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用刻意去与他人成为朋友,因为许多朋友是无意中找到的,那都是与自己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发翁。”自然界是公平的,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正如草一般,只能生长一个年头。时间在不经意间溜走,而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我们又该如何把握时间呢?在我看来,这个时候的年轻人是该用知识来充实自我的。学海无边而韶华易逝,或许不少人会认为时间还有很多,而把事情留给明天,下一个明天,再下一个明天……但时间过去了无论怎样都不会回来了。所以,现在就用功学习吧,别等老了再来后悔。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得意不宜再往”,不可否认,欲望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它就像一株生命旺盛的草,只要有适宜的条件,便会恣意生长。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好精彩。于是我们匆忙穿梭于市井繁华,为了名与利奔走,身心疲惫,或许没有人想过也没有闲暇去想过要暂停一下脚步,更没有多少人能明白自己究竟在苦苦追寻着什么,他们就这样走着,得到着,得到自己认为他们想要或该拥有的东西。
然而,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拥有所有。蒙特奎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追求幸福也就罢了,实际上我们追求的是比别人幸福。”不错,一个小小的“比”字,让无数架天平失衡了,让无数颗心劳累了。应该学会知足,知足常乐。在喧嚣奔走中留出一些时间,陪陪为自己操劳了半辈子的双亲,体贴关爱所爱的人,问候一下朋友……有时候,幸福就是这样。“当忍耐三思”,“凡事当留余地”。大禅师寒山和拾得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我欣赏这句话。都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心”字头上一把刀,倘若不处理好这心与刀的距离,我们便会受到伤害。忍让了,心胸就多一份宽厚,天地便多一分广袤。
记得曾看过胡适先生的'一篇关于诵经的文章,说他在读私塾的时候,也是天天死背四书五经之类的文章,当时对他而言是颇为头痛的事情,好在人小只需要背会,不用理解,在走漫漫人生路的过程中,才发现那些枯燥的东西竟成了指点人生的明灯!当然时代在变,可能古经中的一些内容不适合这个时代,但大部分还是有道理的。人生是有取舍的,书中的内容也可以取舍。避开市井的喧哗,让我们读一读《朱子家训》,来审视心灵最底层的那一方空间!
朱子家训读书心得体会 篇3
今年暑假,我在家认真阅读了《中华经典诵读》这本古诗小册子。一首首经典古诗让我如醉如痴,有的诗句描绘了优美的景色,有的则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很值得细细品味。
《朱子家训》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我记得有一首诗叫《朱子家训》,其中有两句话让我最难忘: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它的意思是:对于食物,哪怕只是一顿粥饭,都应当想着它来之不易;对于衣服,哪怕是半根丝或半条线,也要常念着这些东西的生产是很艰难的。读着这样的诗句,我觉得自己很惭愧,因为我曾经是一个不知道珍惜东西的孩子。吃饭时,桌上总是掉下许多饭粒,我也不管;衣服有一点破旧,就放在一旁,不再问津,吵着要妈妈买新的。这两句诗让我懂得了勤俭节约的道理,我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浪费了。 决心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一次,只有我和奶奶在家吃饭,我吃得非常快,因为同学们还在外面等我一起玩呢!我用的'就是所谓的狗刨式吃饭法。饭粒一粒一粒地掉下来,我把脸抬起来时嘴巴的外面一圈沾满了饭粒。顾不上那么多了,我把饭碗一丢,用风一样的速度跑了出去。只听见奶奶在外面喊:哎!你的饭还没吃完呢!哎呀,不吃了。不就是那么一点点饭吗?真啰嗦,倒掉!你不是说过以后再也不剩饭了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奶奶居然模仿我的口吻背起了那两句诗。我听着听着,放慢了脚步,脸发起烧来,真不好意思。我立马转身回到家里,把那碗饭吃得干干净净,才出去玩。
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不能挥霍,不要浪费,因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家训读书心得体会 篇4
第一课《朱子家训》的由来,它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伯庐写的一篇讲求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准则,是劝人勤俭持家、安分守己的一篇家训,整个篇幅54句话,言简意赅,可以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本篇格言是,劝勤、励学、励志、悔诫。修身乃至明德的一篇家训,篇幅短小,字字珠玑,读来浅易,更切实用。
说到家训,想到我们小时候70年代初的人没有这个概念,为人处世都是父母、老师、统领的影响,他们以自身的人格影响着我们,我们也传承着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细细想来也是有渊源的,500年前古人已有家训,这也让我想起今年去美国芝加哥拜访了一些外国朋友,到他们家做客,首先让我感叹的是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治家格言,自己的famliyrules,这些家庭都有自己的信仰,他们以圣经的一段话标在一个装饰的匾里,或者摆放在家里的五斗柜上,时时警醒家里人,或者激励家里孩子,这让我深深感动着,当时就想回家也要有自家的格言警醒自己,家人及孩子们,今天在一心童学堂父母课堂,我们重拾传统文化,聆听圣贤教诲如若至宝,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教育是基础,每个家都要有传承都要有规范和标准,朱子治家格言给了我们最好的行为规范的准则。
我们有了标准,怎样去力行?怎样去格物?怎样去实践?我们今天首先学习的是“黎明即起,打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朱子家训第一句开启一天的新生活,黎明到来我们要早早起床,打扫一下屋内外,使之整洁,这是字面原本意思,而我的理解,早晨到来,一天之计在于晨,时间要抓紧可以做很多事情,不要浪费时间,早点起床,读读书,练练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精神气爽,给孩子们做顿美味的早餐,收拾一下卫生,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归顺一下家里的秩序,静心考虑一下今天要做的`事情,计划一下一天的时间安排,家里物品整洁,内心有计划,扫除烦恼,静心按自己计划办事,内外整洁有序,开启新的一天,每天都是崭新的面貌。你看,多好啊!说来简单我们还要力行,经常诵读一下,使之经常萦绕与耳边,提醒自己从心里领悟,逐步实践,坚持,养成习惯把它变成自己的人生态度。从自己做起,带领孩子,带领家庭,有点到面,发挥正能量。
朱子家训读书心得体会 篇5
在我被各种社会关系弄得疲惫不堪的时候,我最喜欢闭上眼睛,念叨着所谓的冰心诀,道曰:“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忘我守一,六根大定;戒点养气,无思无为。上下相顾,神色相依;蓄意玄关,降伏思虑;内外无物,心若冰清。”我喜欢这些话,他们似乎真的将我的心冰冻,使一切烦恼和忧虑都消散殆尽,正是“无思无为”,“内外无物”。
“无”是一种境界,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在朱子的家训中,我读出一种古代圣人的“无”的心性。朱子不想把世事都看得那么复杂,想得太复杂只会让自己伤心疲惫,他淡漠了世间的许多东西,从而转变为一种“无”的心性。蒲松龄说过,淡漠是情感的至高点,莫非这“无”也才是品质的至高点?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这是对自己的财物的“无”的态度,朱子不因钱财的多敛而认为应当去铺张,也不认为前使用在别人身上的就小气,这两者只做到其中一点那是好品质与坏品质的差别,而做到两点,是圣人的表现。因为不是真正把财物当成无,节约的人会恐惧请客,老是请客的人又摆脱不了奢侈。想到此,我又不禁感叹现在的一些“啃老族”们。他们的父母似乎就是那第一种人,他们也似乎是那第二种人。俗话说有因必有果,他们一边在嘲笑父母的抠门,另一边却无法理解这种现象,素不知是他们的“因”有了父母的“果”。若是他们可以学习一下朱子的无,则他们的父母也可以无,二者平衡,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古人的训导在这里,我们又有没有看到这些?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这是关于家庭地位的“无”的心态。我鄙视家庭内部不断的纷争,我有远亲就是如此,他们在酒席上可以为谁是老大谁是老二吵起来,出尽洋相也不肯相让。还有一些人倚老卖老,自以为是年长的就应该大权在握,不把年轻的人当回事,晚辈稍有不从,便怒火冲天,甚至拿着农药以死相要挟。另外,网上的婚前婚后的不同,我也非常反感,我不相信相爱的男女会在一夜之间变了脸。为何我们不要和睦的家庭?难道现代的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刺激,而不是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吗?当传说变成真的,无变成有,跨出的一步又是否会成为退后的一步?
“读书志在圣贤,非图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这是基于“人生意义”的“无”的想法。朱子把丰富自己,光大国家当成一种无穷的乐趣,而不是把赢得功名受人吹捧当成一种快乐。人生在世,以学得知识为乐,其余已经是无了。学不为他,只为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果上可以将赚钱当成是一种乐趣,一种获得知识的乐趣,则商不会再是奸。如果官可以将工作好当成一种乐趣,一种自己得到经验的乐趣,则官不会再是贪和无耻。但一切变成无我们保持一种无的心态,生活又会怎样?
朱子恋上了“无”,无恋,恋无。而飞速前进的时代,可怜他在恋着什么,而我们,又在恋着什么?
朱子家训读书心得体会 篇6
新学期,老师布置同学们读《朱子家训》。一开始我把读《朱子家训》当作是一种任务,但是在认真阅读《朱子家训》之后,我发现,任务是我们对它的误读。虽只有寥寥数百字,却通俗易懂,几百年来,为世人所重视。
在今天看来,《朱子家训》更是一部家庭教育,培育子女完善人格,接受传统文化的读本。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边息,关锁门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意是: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而我们现在的小学生处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没有想过打扫打扫自己的.房间,整理整理自己的书籍,生活、学习完全离不开大人们的呵护,更不要说是节约了。现在想起来真是觉得惭愧。
宜未雨而绸缪,忘临渴而掘井。意思是:应该还没下雨时就把东西收到,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挖井。就是说凡事要早做准备,不要等到事情急了、来不及了才动手。读完这段话,我也是有体会的。以前学习,直到快考试了,才想起把书本拿出来翻翻,从来没有想过平时就带着复习复习。所以,每次考试的时候总是慌急慌忙,不是这里出了问题,就是那里出了差错,考试成绩自然也不理想。
读完《朱子家训》,真是太多的顿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欣喜。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更要从小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间在不经意间溜走,或许不少人会认为时间还有很多,而把事情留给明天,下一个明天,再下一个明天但时间过去了无论怎样都不会回来了。所以,现在就用功学习吧,别等老了再来后悔。
朱子家训读书心得体会 篇7
《朱子家训》虽只有寥寥数百字,却以通俗易懂的文体表达了深刻的治家之道,使儒家的经典之作,几百年来,为世人所重。
在今天看来,《朱子家训》更是一部家庭教育,培育子女完善人格,接受传统文化的读本。在书中,你可以品味到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的礼节与信义。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的睿智。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的宽阔心胸
自古的经典名言都是以理服人,用得教人。这里有名言警句,也有做人待事,也有人的心境。古人云: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成,无意插柳柳成荫。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做人要有分寸,懂得隐藏与收敛,并且不能轻易相信他人。对于我们这样的青年人,身旁的种种诱惑很容易让我们在对与错、是与非中迷失方向。所以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用刻意去与他人成为朋友,因为许多朋友是无意中找到的,那都是与自己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发翁。自然界是公平的,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正如草一般,只能生长一个年头。时间在不经意间溜走,而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我们又该如何把握时间呢?在我看来,这个时候的年轻人是该用知识来充实自我的。学海无边而韶华易逝,或许不少人会认为时间还有很多,而把事情留给明天,下一个明天,再下一个明天但时间过去了无论怎样都不会回来了。所以,现在就用功学习吧,别等老了再来后悔。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得意不宜再往,不可否认,欲望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它就像一株生命旺盛的草,只要有适宜的条件,便会恣意生长。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好精彩。于是我们匆忙穿梭于市井繁华,为了名与利奔走,身心疲惫,或许没有人想过也没有闲暇去想过要暂停一下脚步,更没有多少人能明白自己究竟在苦苦追寻着什么,他们就这样走着,得到着,得到自己认为他们想要或该拥有的东西。
然而,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拥有所有。
蒙特奎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追求幸福也就罢了,实际上我们追求的是比别人幸福。不错,一个小小的比字,让无数架天平失衡了,让无数颗心劳累了。
应该学会知足,知足常乐。在喧嚣奔走中留出一些时间,陪陪为自己操劳了半辈子的双亲,体贴关爱所爱的人,问候一下朋友有时候,幸福就是这样。
当忍耐三思,凡事当留余地。
大禅师寒山和拾得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我欣赏这句话。都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心字头上一把刀,倘若不处理好这心与刀的距离,我们便会受到伤害。忍让了,心胸就多一份宽厚,天地便多一分广袤。
中国优秀文化,优秀传统很多都包含在里面,如果一个民族缺失了自己的文化,而去捧读外国文化是非常可怕的。
东方悠久的文化,被我们曲解和遗忘得太多了,而在我们的周边国家却保存得很好。
要想中国在世界之林有一席之地,就要发扬我们的本土文化,让老外来学习我们。
有个美国教育家听说中国2.5亿学生在?英语的时候,带着一种嘲讽的表情,为什么?因为英语的变化太复杂了,大家都在保留自己语言中那种民族的东西不被人同化和影响。不要说我们的小学生了,就是我们的研究生,博士生也在花很大的功夫,很多时间学习一种不属于我们自己文化的东西。
记得曾看过胡适先生的一篇关于诵经的文章,说他在读私塾的时候,也是天天死背四书五经之类的文章,当时对他而言是颇为头痛的事情,好在人小只需要背会,不用理解,在走漫漫人生路的过程中,才发现那些枯燥的东西竟成了指点人生的明灯!
当然时代在变,可能古经中的一些内容不适合这个时代,但大部分还是有道理的。人生是有取舍的,书中的内容也可以取舍。避开市井的喧哗,让我们读一读《朱子家训》,来审视心灵最底层的那一方空间!
假伊始,我开始着手做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一开始我把读《朱子家训》写读后感当作是一种任务,但是在认真阅读《朱子家训》之后,我发现,任务是我们对它的误读。
作者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强调勤俭生活、安分守己、宽容待人、不贪财色、少说多做、慎重择友、读书报国、以和为贵等方面,阐述了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其中,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言辞,处事戒多言,言多必失,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让我特别有感触。
钱财名利毕竟是身外之物,我们应该需求身心愉悦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生活品质,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一家人和睦相处,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不是物质极尽奢华但精神空虚。兄弟之间能够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是家庭团结友爱的保障。如果还能够做到长幼有序,不包庇,不徇私,那么这个家庭的幸福就能够长久。由这样的小家组成的社会,就能够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除了处理好家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通过帮助他人,回报社会,获得愉悦。但帮助他人并不是为了出名或者希望得到报答,而是通过这样的行为陶冶自己的情操,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曾经听一个同学这样说他决心读医的理由,当我看到一个个身体欠佳的人通过我的治疗慢慢好起来,我觉得自己的存在变得很有意义;我努力学习的动力并不是毕业后能拿多少薪水,不是功成名就后能有多荣耀,而是不想看到病人承受着病痛坐在我面前,我却束手无策。
可能当时会觉得这些像大道理,但是现在认真地想一想,我们的存在不仅是为了向社会索取,更多的是为了向他人、向社会付出。在付出爱、不求回报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满足和快乐。这些是名利无法带给我们的。
在热心为他人提供帮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宽容。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它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才能够赢得多少人。这种宽容的智慧,就犹如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的一切映在湖面上,天方云色,落花流水,都蔚为文章。
我想,学校要教导我们的,不仅仅是如何成为一位医术高明的医务工作者,不仅仅是如何履行??生的誓言,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读书中受到启发,感悟人生,是让我们在人格的殿堂里闪烁耀眼的光芒,是让它的学子不光在医术上受人尊敬,更要在医德人品上令人赞叹。
这是我们进大学以来的第一份寒假作业,也是我们成人后的第一份心灵答卷。也许《朱子家训》被挂在第二餐厅墙壁上的时候,我们没有人去关注它,给予它崇敬的一瞥,但它却一直在那里,静静的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它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却终于让这群逐渐成长起来的孩子,久久的仰望着它,从心底涌出那些青涩的感悟。
这求学的12年来,尽管我们学习了一些科学知识,但在为人处事上,仍然还懂的太少太少。一直生活在学校和父母、亲人的庇护之下,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地考虑过,今后的路一个人该如何走下去,是时候学会放手了,是时候学会成长了。纵然不断成长的我们仍然,永远无法获得完美的人生,那就让我们学会接受不完美,学会欣赏和感激。或许长辈们还可以为我们再铺上那顺顺当当的十几年的路,但我相信,能够让这一辈子都走得顺当的只有我们自己,以及那颗善良质朴的心。
如果读《朱子家训》写读后感还算是任务的话,那没有比这更令我为之倾服的任务,没有比这更意味深长的任务,没有比这更用心良苦的任务。
朱子家训读书心得体会 篇8
第一课《朱子家训》的由来,它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伯庐写的一篇讲求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准则,是劝人勤俭持家、安分守己的一篇家训,整个篇幅54句话,言简意赅,可以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本篇格言是,劝勤、励学、励志、悔诫。修身乃至明德的一篇家训,篇幅短小,字字珠玑,读来浅易,更切实用。
说到家训,想到我们小时候70年代初的人没有这个概念,为人处世都是父母、老师、统领的影响,他们以自身的人格影响着我们,我们也传承着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细细想来也是有渊源的,500年前古人已有家训,这也让我想起今年去美国芝加哥拜访了一些外国朋友,到他们家做客,首先让我感叹的是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治家格言,自己的famliyrules,这些家庭都有自己的信仰,他们以圣经的一段话标在一个装饰的匾里,或者摆放在家里的五斗柜上,时时警醒家里人,或者激励家里孩子,这让我深深感动着,当时就想回家也要有自家的格言警醒自己,家人及孩子们,今天在一心童学堂父母课堂,我们重拾传统文化,聆听圣贤教诲如若至宝,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教育是基础,每个家都要有传承都要有规范和标准,朱子治家格言给了我们最好的行为规范的准则。
我们有了标准,怎样去力行?怎样去格物?怎样去实践?我们今天首先学习的是“黎明即起,打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朱子家训第一句开启一天的新生活,黎明到来我们要早早起床,打扫一下屋内外,使之整洁,这是字面原本意思,而我的理解,早晨到来,一天之计在于晨,时间要抓紧可以做很多事情,不要浪费时间,早点起床,读读书,练练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精神气爽,给孩子们做顿美味的早餐,收拾一下卫生,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归顺一下家里的秩序,静心考虑一下今天要做的事情,计划一下一天的时间安排,家里物品整洁,内心有计划,扫除烦恼,静心按自己计划办事,内外整洁有序,开启新的一天,每天都是崭新的面貌。你看,多好啊!说来简单我们还要力行,经常诵读一下,使之经常萦绕与耳边,提醒自己从心里领悟,逐步实践,坚持,养成习惯把它变成自己的人生态度。从自己做起,带领孩子,带领家庭,有点到面,发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