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2024/10/20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读书教师心得体会(精选1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1

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智慧、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

——写在前面

所谓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读者就愿意多读;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交往。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正所谓《学记》有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可知,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产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些方面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本书告诉我们要具备以下“五心”:淡泊名利,积善成德,有颗敬业心。关爱学生,幼人之幼,有颗慈爱心。公而无私,一视同仁,有颗公平心。谦虚坦诚,仁慈和善,有颗宽容心。精益求精,永于创新,预科进取心。我认为这“五心”的核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之本——爱,既爱自己的职业,也爱自己的学生。献身教育,甘为人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要善于养德,养勤勉敬业之德、爱生奉献之德、诚实有信之德、谦和团结之德、公道正派之德、与时俱进之德,守住自己的道德良心,出色履行自己的天职,人民教师的形象才会可敬可爱,绚丽光耀。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人格魅力,不单单是个人修养、人生境界的问题,而是一种不可或缺或无法替代的教育因素、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陶冶学生,在学生眼中,教师还要做到威而不令、严而不死、亲而不猥、活而不散、宽而不乱、博而不骄、新而不怪、雕而不俗、刚而不犟、愤而不私,尽管我们要求教师不至于尽善尽美,而我们要为这个目标不懈追求。

可爱的教师们,我们每天面对繁复的工作,面对那一群各色的学生,我们要让自己时刻相信:

相信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渴望被信任与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渴望能和教育者平等交流和沟通。只要你相信每一个孩子,你就能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只要你心中有爱,你就会看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你就会相信,即使是一株小草,有一天也会开出像海洋一样缤纷的花。让我们学会耐心,学会等待,等待学生慢慢学会,慢慢领悟;多一点信心、少一点失望给他们鼓励,多一点积极、少一点消极给他们希望,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性急来等待他们成长。

也让我们对自己、对学生、对未来、对生活充满自信。情是雨露,爱是阳光。春风走过的地方,花儿次第开放,让爱成为教育的果实!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2

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多读书,勤实践,才能真正适应我们的教育,才能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同时让我深刻体会到师德修养是作为教师不可缺少的一门学习功课,如何让自己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如何更好的得到专业化的发展是很重要的。通过阅读本书让我学到了:

一、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四、学会开心工作

开心工作每一天,其实这是个古老的话题,但在现实中,总有某些人,因一些客观因素,每天总是带着一张乌云盖月的脸工作着,这不关是对所在的单位无益,对本人也是一大伤害,快乐与否,实际是在于你那颗心的变动。但不管你开不开心,日子总是那么悄然而过,不会因你的不开心而有丝毫的停顿。快乐工作每一天,那么,明天永远属于快乐的我们!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3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书《童年》,这本书让我学到了许多,让我明白了我们要珍惜我们此刻的生活,要好好学习。此刻,我就给你们分享一下吧!

这本书主要写了:阿廖沙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家。外祖父家的事业在不断地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专横暴虐。母亲婚后的生活是不幸的,她经常挨后父打,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到歧视,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三年级,就永远离开了课堂。母亲的逝世也让阿廖沙不得不去人间“谋生”。

整本书都讲述着阿廖沙的孤独,书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审视世界以及人生,展示了当时社会腐败的过程。

高尔基的童年生活是黑色的,里面充满了怨恨,悲痛、痛苦。高尔基是不幸的,他有着优异的成绩,本该开开心心地读着书,他为了生活只得放弃学业,去养活自己。相反。我的童年是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我很幸福,有爸爸宠,有妈妈宠,有爷爷宠,有奶奶宠。在学校有教师的耐心教导,有朋友的真诚友谊,每一天无所事事,无忧无虑。而高尔基呢每一天都有人侮辱他,伤害他,他几乎没有一天能过得安宁,但他没有放弃生活,努力着,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跟阿廖沙的童年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是幸福的,但我们不懂得珍惜,把一切幸福都看作不足为奇,理所当然的。

我们的童年没有苦难,但我们也要做个乐观、坚强的人。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4

读书,是放眼世界的一扇窗;阅读是通往心灵的一条径。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在谈话。多阅读好书,就会让你的心灵得到洗涤,精神得到升华。通过阅读,我们能看到不同的世界,领略不同的'风景,提升了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然现在的生活压力、生活成本也许会导致我们不能轻易实现行万里路。那我们就利用有限时间来读万卷书。现在从上到下都在重视阅读。今年我市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更是大大激发了全民的阅读热情:阅读新时代,书香石家庄。许多学校已将阅读做为一项作业一开展。刚上一年级的儿子,暑假作业中就有每天阅读至少半小时。

阅读可以提升小朋友们的识字量,更能提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利用书中的正面的故事形象去引导,可以树立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年人阅读可以使人们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远离城市的喧嚣。为自己寻找一个恬静舒适的精神世界,在这个安静的世界里,提升自己的正能量。阅读更是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眼界。经常沉浸在书的海洋里,领略不同人物的伟大精神世界,我们会受到感染。性情就会变得平和,看事情的眼光就会变得宽容、平和。看待问题时也会多一些正面的思考,思想正面了,就会更容易收获到幸福快乐。

阅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阅读让我们享受生活,获得快乐。让我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传递着正能量吧!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5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举办与阅读有关的活动。

老师,你经常读书吗?你上次读书是在什么时候?

曾看过这样一项调查数据: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最多的是犹太人,每人64本。其次是俄罗斯,每人55本。美国每人21本,日本每人17本。而中国13多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不到1本。在俄罗斯,每20人就拥有一套《普希金全集》。在犹太民族,小孩稍稍懂事,母亲便会在《圣经》上滴一些蜂蜜,叫孩子去吻,让孩子在心灵上知道这书是甜蜜的。

也早就有人写过文章介绍,在那些发达国家的地铁里,火车上以及一些其它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静静地读书。而在中国这些场合,人们要么在高谈阔论,要么是在打瞌睡,要么是低头族—玩手机,鲜有看书的人。

不要责怪我们的孩子们不爱读书,我们成年人呢?一年下来读了几本书呢?很多人都会以工作忙,压力大,没时间等借口抹去了读书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和时代相通的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教育的改革思想,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从哪里来?我觉得组织教师读书是最好的方法。阅读教育专著和文化专著是一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名师培养工作的基础工程。

提倡教师读书进而带动学生阅读。只有让学生在上学时代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这样他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最主要的内容。如果当一个学生读了六年书离开小学,或者在读了六年书离开中学的时候,却没有阅读的兴趣,能说我们的教育是完成任务和成功了吗?我想,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都应该用自己的良知去思考:为了培养完整的人,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人,为了我们民族的兴盛不衰,我读书了吗?我组织学生读书了吗?

其实,对于教师而言,读书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意义是拯救自己,因为不读书的教师最终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而一个简单的劳动力想要得到人们的尊重则是很难的。孔子是名教师,是教育家,思想家,他既是"经师"又为"人师".他的那种高山景行的大家风范,千载流传,令人叹服。当代教师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为什么会如此呢?我想一大部分原因是能够"为人师表"太少了。只有"经师"和"人师"二者兼备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把学校办成一个学习的团体,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自觉地意识到,只有阅读才能拯救自己,从而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一般的信仰,这应该是"文化关怀"神圣诺言最美好的兑现。

用阅读拯救我们自己,让阅读给孩子们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6

教育是世界上最特别最奇妙最千变万化的事情。

同时,教育也是最坚韧最牢固最不会变化的事情。

朱永新大师在《致教师》一书中用了共四辑的书信方式,为教育行业的我们解决了很多一线教师工作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

首先,通过如何寻找人师、寻找教师的美丽生活、教师职业的四重境界、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如何享受教育生涯、如何进专业阅读、如何阅读思考、如何在压力下坚守、如何成长为名师、如何保持教育热情、如何对学生一视同仁、如何让自己越来越坚定、如何关注窗外世界等问题让我了解到了做一位教师的理由。

其次,又通过如何做科研型教师、如何让教育生活更充实、如何让学生爱上真正的阅读、如何出一本书、如何写论文、如何选择前行的伙伴、如何对待问题学生以及如何提出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等等,使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一双慧眼来发现学生的优点,解决实际问题。

然后,通过如何向榜样教师学习、师生如何共同创造幸福、如何学会交往才能受欢迎、如何让生活丰富多彩、如何安排合理时间、如何走出亚健康状态、如何做好晨诵、午读、暮省、如何自我心里调试等等这些问题使我明白作为教师只要我们用心去接受教育生涯中的各种挑战,或许就已经注定了我们的故事比其他热的故事更精彩。

最后,通过我们正在涨潮的海上、出发吧,带着使命,带着爱、我的下一个十年、向没被污染的远方重新出发、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爱教育就是爱自己等等。

从优秀到卓越,这是我们对工作的要求,幸福而完整是我们对生活的追求。

因为幸福完整,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行业而是要融入生活,要激发潜能,在不断成长绽放自我的光芒。为了幸福,我们乐于做教师。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刻理解幸福的缘由。

总之,在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中,前言就颠覆了以前对教师的形象比喻,更具人性。在他眼里,教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烛;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更不是灵魂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价值在于“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幸福”在哪里呢?朱先生说,它在创造中,在服务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为创造、服务、研究与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个普通的时刻,都会焕发不一样的光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们都能与幸福相伴。他这样说“职业”: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教师面对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心灵。他们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他这样说“信仰”:信仰造就的`乐观,是生命中的太阳,任何境况下的人生都会因此温暖明亮,并指引着生命中的明亮那方。他这样说“理想”:当理想遭遇现实,总会有碰撞,总会有较量,否则,理想如何能够称之为理想?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他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以阅读为基础的“专业引领模式”,以写作为基础的“研究反思模式”与“以同伴互动为基础的教育生态模式”喻之为教师成长之“吉祥三宝”。他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生命的叙事,在时光中创造那个更好的自己。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就是流水。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7

最近一段时间里,我读了《班主任兵法》这本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可谓是收获颇多,受益匪浅,觉得自己虽从教12年,自己觉得自己的教学经验很多样了,可以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自己在以前的工作中存在很多的盲区,不由对本书的作者的种种招数由衷地佩服。

在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教学事例被作者用非常生动诙谐的语言细细陈述,娓娓道来,让我在每读一个故事时好似身临其境,每读完一个故事后都会很有感触。书中列举纯粹的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书中的一幕幕校园喜剧,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书中老师的“斗智斗勇”,让我感到拍案叫绝,不禁感慨: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许多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为我们演绎了多种故事情节,展示了新生代教师的`风采:一位剑法高超、临乱不惊的武术家、一位处事干练、善于应变的思想家、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一位细致入微、举重若轻的心理学家。一位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智谋家……我读过之后,感觉受益匪浅。

《一石二鸟》中,以倒数第二取代倒数第一当数学课代表,既让倒数第二倾尽全力,提高学习成绩,做好本职工作,又让倒数第一不肯愿为,奋力直追,二者相互促进,想不好都难!《点石成金》中,对犯同学了错误已受通报批评的同学,提出要求,明确任务,给予其撤销处分的机会,使他们“不再一蹶不振”,“以积极乐观的心情对待即将到来的每一天”。处分只是手段,不是教育的首要目标,“点石成金”的故事,包蕴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点拨,理解与宽容,呵护与关爱!说实话,我惭愧了——很多深奥的道理原本也懂,在急功近利自以为是的工作中却渐渐疏忽了,淡忘了,以至于处理一些风险问题不能得心应手,教育某些学生仍然屡战屡败,在抱怨自己被班级组织工作班级拖累得焦头烂额之际,果断想想万老师指出的“培养幽默感”“对症下药”“教育组织工作也要备课”“教育不能操之过急”等重要为师原则,有豁然开朗、拨云见日之感。

手捧《班主任兵法》,我们读来是如此亲切,那暗含着爱心与智慧的“用兵之术”,我们是如此心有灵犀容易就先心领神会。让我好像收获最大的还有,我知悉自己萨温齐太容易固步自封,停止不前,以为从前积累的一些责怪经验完全可以应付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才发现自己嘛了,我总是在凭感觉在处理班级事物,没有成熟的,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方法可用,平时缺乏观察,缺乏与学生的心灵艺术交流,这些都是我急待改进的地方。现在我终于有味道一些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比较感谢本书的作者,也渴望自己的班主任实现工作有一天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踏雪无痕”的境界。但要为之而努力奋斗的。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8

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当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可回避的会产生许多感觉,有些感觉是短暂的,有些感觉可能就会长期沉淀固化在我们内心深处,影响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决定着我们的行为模式,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感觉。作为一位教师需要学习的是什么?人们当然会说,那一定是与教学有关的内容。我们不否定这个答案,但更深一层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生活的应该是人们的认知,这是人的幸福之本,这个问题解决了,教师职业自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那么如何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传统的说教效果不佳,读书、讨论--创设一个情境话题、讨论平台可能是一个较好的路径。基于此,倡导中心小学开展教师成长自愿读书活动,借鉴往常的经验和教训,这次,不要求全部参加,不布置硬性的家庭作业,只是读同样的书,在一个平台里交流。读书组有14位成员,读本为中央电视台首席心理专家、中国最出色的家庭治疗师李子勋所著的《幸福从心开始》。学校制定了简要的读书计划,14位教师分两组,每两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共举行六次。本次所选内容都是贴近生活,贴近自己,大家在讨论时发言踊跃,气氛活跃,可以说读书交流会是一个快乐交流会。陆叶、易梅红两位组长时常拓展读书内容,找来相关的资料,丰富大家对书本的知识学习。在交流中,大家思想的碰撞,让我们明白了一些生活的道理和自身的问题。如果概括之有以下几点

一、书中的话题直击生活中诸多的困惑或烦恼,具有普遍性。

翻开这本书的目录,就深深的吸引我们想读下去。因为,其中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同事的问题、朋友的问题、亲戚的问题、周围人的问题,正愁无解呢。如:怎样才能成为快乐主义者?人到中年如何减压?我很敏感?怎样说不?怎样才能把女人看透?男友的网上情人?婆媳自然是天敌?婚外情感需求?斩断依恋?其中许多内容是涉及亲密关系的,使人们想探求但又无法说出口的夫妻情感、亲密、婚外情感等问题。心理学不做道德评判,只解决心理冲突的问题。一些压抑在内心的感受被表达出来,一些隐秘在内心深处的意识被理解和领悟,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就会悄悄的发生改变。幸福也就由此开始。

二、读书体会交流就是一个互动的平台,是深化读书效果不可或缺的环节。

怎样读书?是不是就是一个人静静的在读,读后就只有自知?当然这也算是一个模式。但大家一起读书(先分散自己静静的读),一起交流讨论,互相陪伴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就是团体的动力场。无论什么性格的人,其实都需要交流,所谓爱静不喜欢说话的人只不过是没有匹配的交流平台和对象,一旦遇到知己同样会滔滔不绝,享受人际互动的快乐。读书组里一个人发言常备其他人插话,常常传出爽朗的笑声,轻松、热烈的气氛本身就是对内心世界的一份按摩。大家很享受这种感觉。

三、我们也学习、碰撞了书中一些鲜活的观点。

心理世界存在与内心,和外部世界明显不同。对同一个客观存在的物体,经由人们描述就不一样了,这是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差别,外部世界是硬的,内心世界是软的.,不要以为你对现实的感受等同于别人的感受,差异是自然的。抹杀两个世界的差异或不能很好的设立两个世界的边界,人们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烦恼之中。

个人对快乐的感受是:快乐或者说是乐快,人真正感觉强烈的快乐是较少的或瞬间即逝的,当你为实现一个目标孜孜以求时,实现目标的快乐就是那么短暂。

快乐更多的强度是淡淡的,他来源于心中的动力源让自己有奔头;他来源于有一个明晰的目标,引导自己充实过好每一天;他来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产生的探索行为;他来源于人的某种价值观的实现。

xx老师的座右铭能者安邦治国,无能者独善其身,按照这句话的意思,绝大多数人都是无能者,我们可以不追求事业成功,但可以独善其身追求生活成功,生活成功对于我来说真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是啊,你可以没有显赫的官位,富足的金钱。但是,你只做一个普通人,一箪食一瓢饮享受天伦之乐,平平淡淡、顺顺利利、健健康康,这就是最大的成功。我们可以把工作纳入到生活的范畴,我们不追求成为教育家,但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因为这份工作是我们生存的前提,我们满怀敬畏去对待它,去对待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师,这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福地。

关于人际关系书中的心理学观点是:不要对别人期望太多,也不要让别人对你期望太多;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学会社交技巧;必要的示弱。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9

有人说,孩子是从另一个星球来的“生物”。他们时刻处在自己的频道,成人难以进入,所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就尤其重要。观察是幼儿教师走进孩子心灵的主要手段,是教师分析孩子行为背后原因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幼儿教师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

这本书用清晰的文字和准确生动的`事例,细致入微地将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全方位地展示出来。从具体的心理学、行为学概念到复杂的理论观点,再到观察记录的具体步骤和实施方法。我仔细研读后,对书中实验得出的结论与工作经历中的感受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我的实践也有了理论的指引。

“教师不读书、不学习怎么成长,怎么教育孩子?”是啊,孩子需要学习,我们老师更需要学习。要给孩子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孩子是发展中的人,我们教师要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和方法观察孩子,以孩子为中心,真正成为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与孩子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

我们读书时需要三心:耐心、用心、静心。第一是耐心,我们观察孩子时候,就应该停下一切,用眼睛注视孩子,用温和的语言和孩子交流,而且要像对待朋友一样。第二是用心,我们对待孩子时要接受孩子的一切情绪,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孩子是主导者,教师是引导者。第三是静心,对于孩子的行为要直接询问、换位思考、帮其理清问题。看懂并看透每个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教师可以从孩子的行为中,分析出许多信息。这也是教师自我成长、能力提升的一个过程。

学会观察,才能读懂孩子!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10

一、面对新课标三个目标”的思考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绪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三个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是一名数学教师,深知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这段话,我反反复复思考了很久。怎样才能实现三个目标呢?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应举一个生活中的事例——商场购物,妈妈带了100元买了18元的糖,37元一箱的牛奶,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没有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是不行的。

其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一个人的十个手指还不一样长呢,更何况来自不同家庭的几十个学生,他们之间必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我们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比如课堂提出的问题要有不同层次,好、中、差学生都要考虑到,好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中下等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每次回答都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保持,学习才会不断取得进步。

再次,教师必须有新的学生观。过去,衡量学生好坏之依据成绩的高低。现在我们的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只要是学生认真、努力的学习了,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了(可能成绩还不够优秀),我们都要认定该学生是个好学生。

二、有感于“拓展学习空间,学习就是生活”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的第二章,作者阐述了“拓展学习空间,学习就是生活”这一观点。在讲述教学方式的综合化拓展时,作者谈到的“教活教材,用教材来教”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多年,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素质教育了,教材编排的内容也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就教材而言,其知识、技能的覆盖面是有限的,但是,如果用创新的观念和手段来对待教材,教材的外延可以说相当广泛。围绕教材,我们可以做数学史、数学信息、先进教学手段乃至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准备,在课堂上做到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是教材由死变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的每个章节当作一个系统,每到立体看作一个课题,每一个定理、原理看作是蕴含哲理的智慧结晶,才能使“减负”落到实处,才能使数学教学变成培养创新的天地。思想汇报专题教材是知识与思维的载体,它蕴含着大量可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素材,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好好把握并灵活运用它。这不正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才只能作为新课的依据,要做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吗?

三、谈“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

我感觉很多学生都觉得数学课枯燥乏味,不如语文课生动、有趣。因此,课堂教学中对数学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学生之所以还要强打精神,甚至十分努力的学习数学实在是为了好的分数,教师的教学无疑也已经离开了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11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十三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学生,就是完善生命。

一、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著《师说》,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

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

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二、教师的崇高,来自学生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己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唱一首歌。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近四年中,我因此收到学生来信近60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2来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这就是师德!这就是师魂!

三、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

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

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欢迎您访问,欢迎您访问,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

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必须做到:

1、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3、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4、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5、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6、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今年我又细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体会特别深刻。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希望与我的同仁共勉: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永远都是我们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12

大千世界,浩瀚人生,品读书籍,与友人共赏;世间百态,芸芸众生,观览书籍,与智贤畅流;春华秋实,夏花冬雪,翱翔书海,感生活百味。品一纸书香,以书为马,青春趁年华。

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翻开书籍,品读朱自清的《背影》,没有华丽的辞藻,唯有深沉而浓郁的父爱;读冰心的《繁星·春水》让人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阅览老舍的《骆驼祥子》让我们品味世事的跌宕起伏,社会的圆滑自私,人心丑恶美善。书籍,是我们的伙伴,能慰藉人的心灵,给予人生活的启迪。当你孤单时,它会在你身边为你排忧,当你失落时,它会在你身边为你解惑。

书籍,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读《史记》让我们感知先辈们的伟绩;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让我们深深认识到旧社会的黑暗;读《飞鸟集》让我们了解到泰戈尔的聪慧。书籍,不仅能带给我们宝贵的知识,更让我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书籍,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书如酒,让我们醍醐灌顶;书如药,医治我们的愚昧;书如明月,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书如航标,引领我们走向知识的海洋;书如明镜,澄澈我们灵魂的故乡。

一生荏苒书前老,且向花间留晚照。捧一杯清茶,一手轻卷,沉浸在浓郁的书香里,思绪交融在云卷云舒中,游荡于花开花落间,携一纸书香,让岁月的余声绕梁,谱一曲人生的铿锵乐章。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13

说起读书,一直都觉得不用太刻意,也不要给自己定什么目标任务,因为“读书乃随心之事”。随心读书,才会读得轻松,读得快乐。

记得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每年村子里有庙会时,会用妈妈给的5分钱去买一本连环画,然后不厌其烦的看了一遍又一遍,到现在我都记得那本叫《姊妹易嫁》的连环画的内容。如此单调的阅读却是那时最大的快乐。

真正有条件大量的开始读书要到了上大学以后。因为忽然多出的空闲时间和学校那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不期而遇,看到那一排排的琳琅满目,我瞬间被惊呆。也许是为了补偿以前因为条件所限而失去的读书时间,我开始了不分昼夜,废寝忘食的阅读。首先从自己认为最有档次的外国名著开始,比如《简爱》,《飘》,《蝴蝶梦》等迷迷糊糊读了个遍,罗切斯特,白瑞德,麦克西姆到现在仍然是我心目中完美男人的代表。可是那时毕竟是青春年少,很正常的开始迷上了言情小说,琼瑶的,席绢的,一天能看两本。再后来,感觉自己有点跑偏了,又猛读了一段老舍,巴金的书,也就是这时知道了林语堂戴望舒徐志摩。后来骨子里的那种豪放让我彻底迷上了金庸,《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读得天旋地转,硬是冒着眼睛累瞎的危险把金庸所有的书都读了一遍。感谢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就这样随心所欲的完成了我最初的阅读积累。

参加工作后,有了自己买书的条件,第一个月的工资首先买齐了三毛的所有作品,那是我一直都梦想拥有的。不时的读一读三毛是我到现在还在坚持的一个习惯,不同的人生时期去读三毛,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感动。最欣赏《撒哈拉的故事》中那个真性情的三毛。慢慢的又读了张爱玲,余秋雨,刘墉等这些各具特色的.作品。还有一段时间集中阅读了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像《穆斯林的葬礼》《少年天子》《平凡的世界》等,总之是不分门派,喜欢就读。所以读得书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杂。

最近这段时间可能受各种致青春的影响,竟然也津津有味的读了饶雪漫的《校服的裙摆》,桐华的《那片星空那片海》等这种流行在年轻人当中的网络小说。可能我的心依然年轻,那就随心的去读吧。

如今,书柜里那一本本缀满了我回忆的书,是我快乐的源泉。每逢有空时,打开书柜,随心的拿一本读一读是我最自在的事情。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14

我读了《做卓越的教师》一书,颇有感触。文章内容丰富,文笔清晰,构思精巧。该书给我们年轻的教师指明了一条成长之路,如何做一名卓越的教师。

书中彭老师引用了一个个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进行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如开发潜能,爱岗敬业,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博览群书、加强研究等。在这本书中,作者以鲜活的事例、警醒的语言、充满文采的诗句将研究性教师的成长之路诠释的淋漓尽致,舒展洒脱的叙述了:专业发展、心理健康、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论文写作、家庭教育、教师培训、组织教研这八项专题。内容全面,叙述详尽,简直可以说是一部教师宝典。现将几点感想分享如下:

一、“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

这是开篇第一句话,也是全书的核心所在。我们的教育就是用卓越的教师培养卓越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求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所终极追求的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是的,教师的高度和层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教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将孩子们举过肩头,为他们在将来的岁月里,成就伟大的梦想和人生的卓越助上一臂之力。

二、善于反思登新高

书中写道:“对一名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这些话让我对“教育反思”这一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当一个教师缺少反思时,他的行动往往是盲目的;只有不断检验、鉴别和完善自己的思想时,教师才能走向自觉,在行为上表现为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发展,从自在的`人走向自为的人。因此我们要做到“为实践而反思,对实践的反思,在反思中实践。

三、做会上课的老师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要求我们创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凸显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成为探索和发现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先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书中写道“如果把新课程教学比作磨豆子,其中“知识和技能”就是“豆子”,是基础性内容,没有了“豆子”就会推空心磨;“过程与方法”就是推磨的技巧,没有这个技巧也推不出豆浆;“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愿不愿推的动力问题,缺少了动力,也不会取得成功。”这里通过打比方,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做了浅显易懂的解释,虽然自己在教学中,每节课的设计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的认识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做打开孩子心灵的那把钥匙

“每个孩子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家长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我想,这句话不仅是对于我们自己的子女,对于我们的学生同样适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就谈不上教育。”孩子有问题,是不是他的老师和作为家长的我们不够了解他,没有充分的认识他,没有找到真正适合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鲁迅曾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不同,倘若不先行理解,一味蛮教,必有大碍孩子的发展。”因此,只有我们真正做到尊重、信任,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心灵才会处于舒展状态,我们也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从而走向教育的成功。

我结合个人的认真研读和理解,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培育学生的人,是一个会上课的人,是一个会写作的人,是一个会当家长的人……只有符合了这样的素质,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也才能幸福地做一个教师!教师应该做到用情施教、用心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15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建议,在原来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的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现在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教育故事,就像长河里的涓涓溪流,平淡而又长远;教育故事,平常中包藏着经典,蕴含着永远。每天,每周,每月,记录一个小故事,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呈现出来,可以帮助更多的老师拓宽视野,提升修养。让我们一起,记录下身边发生的一个个教育故事,提升自己,更为他人提供一个范例。相信我心一定有收获。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做为年轻教师的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教师只有再度做为学生,拿起书本,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这不是一个终结点,而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使我对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16

大千世界,浩瀚人生,品读书籍,与友人共赏;世间百态,芸芸众生,观览书籍,与智贤畅流;春华秋实,夏花冬雪,翱翔书海,感生活百味。品一纸书香,以书为马,青春趁年华。

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翻开书籍,品读朱自清的《背影》,没有华丽的辞藻,唯有深沉而浓郁的父爱;读冰心的《繁星·春水》让人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阅览老舍的《骆驼祥子》让我们品味世事的'跌宕起伏,社会的圆滑自私,人心丑恶美善。书籍,是我们的伙伴,能慰藉人的心灵,给予人生活的启迪。当你孤单时,它会在你身边为你排忧,当你失落时,它会在你身边为你解惑。

书籍,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读《史记》让我们感知先辈们的伟绩;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让我们深深认识到旧社会的黑暗;读《飞鸟集》让我们了解到泰戈尔的聪慧。书籍,不仅能带给我们宝贵的知识,更让我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书籍,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书如酒,让我们醍醐灌顶;书如药,医治我们的愚昧;书如明月,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书如航标,引领我们走向知识的海洋;书如明镜,澄澈我们灵魂的故乡。

一生荏苒书前老,且向花间留晚照。捧一杯清茶,一手轻卷,沉浸在浓郁的书香里,思绪交融在云卷云舒中,游荡于花开花落间,携一纸书香,让岁月的余声绕梁,谱一曲人生的铿锵乐章。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17

看了此书后,本人感受颇深:

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应当具有相对优异的职业素质,即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观念、专业知识与能力、教育能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几方面的素质都要在一般教师水平之上;应当发挥骨干作用,即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优异素质,力争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

正如书中所说,“骨干教师”是种修炼,敢于拼搏才有机会。如同一块好钢,需要千锤百炼,才能成为组织的有用之才;经拼搏才能成长。人的成功需要一种激情,在职业的道路上敢于不断面对挑战、善于挑战才会成功。企业基业常青的秘诀和制胜之道,都是把“修炼”“拼搏”作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骨干的一种习惯。可以说,“修炼、拼搏”决定成败。对于普通教师来说,如何把自己修炼为一个出色的骨干呢?

第一、用任务压绝知此事要躬行——长期、扎实的实践;

第二、衣带渐宽终不悔——顽强、自觉的学习;

第三、通不畏浮云遮望眼——联系实际的思考;

第四、领导标新二月花——充满个性的创新;

第五、胸有丘壑气自豪——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

第六、茅檐常扫净无苔——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第七、好风送我上青云——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

当然,骨干教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积累期、成熟期和创造期这样一个辛苦而漫长的基本过程。

读完这本书,从文中让我感受到了工作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恪尽职责是摆正职场的第一要务,对于一个参加工作不是很久的同志来讲,我深深受到其中这一点的重要性。

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作好自己的事情,摆正工作中的角色,作为我来讲,首先是一名普通的教学人员,我会在自己的岗位中首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应该有全力以赴的心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有了这样的一个基础,才会在工作之外,有一个让自己更加优秀的基础。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我们的立足之本,自己在明确自己的职责,作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中,无论是与自己的学生交往,还是作好自己的工作,甚至是在与同事交往的过程中,这种职业道德将会让自己受用一辈子,只有彼此之间有了这条底线,才会有彼此之间的信任。

做正确的事,用正确的态度做事,用正确的方法做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蛮干并不是最好的方法,用最见解的方式解决最大的问题,才是应该要面对的,做事情之前,应该要有自己最明确的方案和解决办法,用最短的时间创造出最大价值,为工作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每一次都是一次经历,只要我们一直为目标一直努力着,为自己的将来积蓄着最大的力量,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读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所在,只有自己不断的努力才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也是会在自己所在领域内作到一个最好的自己。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篇18

20_年5月份,我荣幸地被建议为广东省骨干教师,6月底在华师第一阶段的培训期间,第一次领略了刘良华教授那幽默、睿智的讲演风格。因为很喜欢他的课,所以当我看到一位素未谋面的教师手里刚好捧着刘教授的一本叫《教师专业成长》的书时,我情不自禁地跑过去冒昧地问他借看了5分钟(不好意思让人家等着我看书)。然仅此5分钟,“专业素养”或叫“专业智慧”和“人格魅力”这两个概念就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因为刘教授在书中说这两样东西塑造了我们心目中所期待的好教师的形象。也许自我正是很想做一名真正的好教师,并且一向在努力着,所以我十分赞同刘教授的这个观点。

20_年10月份,当我们兴奋地来到深圳沙头角中学李绍平名师工作室参加第二阶段的.跟岗学习时,没想到李教师送给我们的第一份礼物竟然就是刘良华教授的这本《教师专业成长》!当有机会再度拜读刘教授的大作后,我对他的风格越加喜欢了,读他的讲演录,仿佛就在听他现场演讲,语言很朴实,案例很详实,语句中透露着幽默、饱含着真情,一个个的理念不断地飞入我们的脑海,一口气看完整本书,越是对刘教授个人渊博的学识、教学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不就是我心目中的一位好教师么!虽然我根本无法与他相比,但我觉得我也适合构成跟他类似的教学风格,所以我会一点一点地慢慢地学习,经过自我在教育教学上的行动研究,促进专业成长,所以我一向在学习、我此刻正在行动、不久的将来我还要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