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伤逝》有感

2024/10/17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伤逝》有感(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伤逝》有感 篇1

《伤逝》这篇爱情小说,我读罢后,是夜未能安寐。

表面上,这是一部凄美的爱情故事(且不说主人公的原型),凄美的结局,最终来自于主人公的纠结。

故事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1、爱情美好的开始。

2、面对生活的彷徨。

3、在残酷的现实目前,爱情不堪一击,甚至成为生存的绊脚石。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彷徨》集中上一篇文章——“幸福的家庭”,主人公的“目光”最终还是落在了字母A(是不是对应城市A?)上!他的理想最终被无情的现实击打的破碎不堪!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如一道鸿沟,跨越不过,“彷徨”而痛苦理想,是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是积极向上的愿望!

这种差距,一旦成为麻木,便如祥林嫂一般不得挣脱,生不如死,最终却寻求迷信麻醉自己,“哀大莫过于心死”,她的死活又有什么意义?

我不知道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如何,如果给“涓生”的未来推断一下——不是孔已己第二便是闰土第二!

麻痹不振或者甘于屈服!

读《伤逝》有感 篇2

我觉得婚姻给妇女们带来了安稳与保障,但让妇女们失去了卓越的机会。我那里所说的安稳与保障是让妇女们学会了随遇而安,这种安稳会让妇女们失去远大的抱负和活力,使她们甘于华而不实的平庸生活。

在《《伤逝》》这篇文章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傍晚回来,常见她包藏着不欢乐的颜色,尤其使我不欢乐的事她要装作勉强的笑容。幸而探出来了,也还是和那小官太太的暗斗,导火线便是两家的小油鸡,但又何必硬不告诉我呢?和涓生同居前的子君会看书,会和涓生探讨一些书本知识,她会说出“我是我自我的,他们谁也没有权利干涉我”的口号,这在当时是很有个性解放色彩的,这说明当时的子君是有思想有主见有去理解新东西的。可与涓生同居后的子君变得沉默了,虽然刚同居时他们是幸福的,他们会在一齐谈同居前的点滴,但时间久了,加上生活的紧迫,他们之间的隔膜也越来越大了。有时他们会坐着相互沉默,或者就是子君对涓生重复说着他们以前的故事,说得次数多了,以致于涓生对子君所说的故事都能够背了,也听得烦了。涓生此后宁愿呆在寒冷的图书馆也不愿早早地回去应对子君。子君一向活在了过去,活在了记忆力里,她找不到此刻属于自我的自我。

与涓生同居前和同居后的子君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区别呢?我认为如果一个女性只会为家庭任劳任怨,没有自我的奋斗目标,那么她的这种家庭主妇的主角会破坏他们之间的家庭生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社会每一天都在变化,人也在变化,你把自我固定在家庭主妇那么小的范围内,你就会失去很多与外界联系的机会,这样会使自我孤陋寡闻。如果把一颗心死死地拴在家庭这一根绳上,把神经死死地绷紧来看住自我的家庭,那么你就会变得敏感起来,变得小气起来。此外,为了做好好妻子的主角,如果你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你不能够乱发脾气,不能够说出来,只能闷在心里。一个好的发泄方式,就只能是不说话,做脸色。但这样的行为,在丈夫看来你是多么的不善解人意,不体贴。在以前,很多人认为,妇女就应当呆在家里相夫教子,不能再外面抛头露面,丈夫就是自我的天,就是自我的一切,一切都应当依附丈夫听从丈夫。妇女们从来都是被定义被思考的。

当子君与涓生的生活泥已经走到尽头的时候,子君没有想过要去改变自我,改变涓生,而是过着像一潭死水一样的生活。子君当初为了与涓生同居,她与家里断绝了关系,陪同涓生去租房子时被人指指点点,但子君说出了“我是我自我的,他们谁也没有权利干涉我”便毅然于涓生同居了。在当时的社会,这样的行为是违反道德的,是被人所瞧不起的。从子君果断与涓生同居我们能够看出当时的子君是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但到之后,当她与涓生之间已经不存在爱时,她却缺少了给婚姻开死亡证的勇气,最终选择了郁郁而终,子君没有想过自我还能够重头再来。

我认为,无论在什么什么时候,女性都应当自我解放自我,进取地建设自我的心灵,不要用别人的眼光来衡量自我,把自我从身体中解放出来,抛弃妨碍自我提高的观念,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主角中都应当与男性共同创造价值。

读《伤逝》有感 篇3

从小说的名字中能够感受到这是一篇以杯具结尾的文章。“伤逝”——为逝去的东西而悲痛,让人联想到遗憾、悔恨,给人一种悲哀、凄凉的感觉。作者以“涓生手记”的方式叙述了在“五四”这个黑暗的社会时期,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为了感情而不顾一切,走到一齐,最终因社会的压力与生活的残酷而走向分离的感情故事。

读完《伤逝》之后,感触颇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在我看来,子君,作为一位时代女性,能够冲破封建观念的束缚,挣脱封建家庭的牢笼,毅然追求自我的感情,在当时是很叛逆的,是很困难的,是与时代不相容的。但她对感情坚决,喊出了自我的心声,喊出了数千年来女性不敢喊出的“我是我自我,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响亮的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不顾世俗的眼光,义无反顾的和涓生在一齐,即使是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当她与涓生在一齐生活的时候,由于生活所迫,她成了一位典型的家庭妇女,为家庭琐事而忙碌,为小事而争吵。慢慢的,她由一个思想解放的新女性转变为一个世俗的女子,而这时她与涓生的感情也慢慢变淡,慢慢变质,最终走向毁灭。而子君最终被抛弃而走向了死亡。

涓生,一个新时代的青年,虽然也有着新思想,但却是不彻底的。刚开始的时候,他是勇敢的,对感情执著,对未来充满期望。但从本质上说,他依然受着封建思想的毒害,表现出守旧与懦弱。尤其是和子君生活在一齐的时候,他的自私、虚伪、卑怯的心里慢慢的滋生起来。当他与子君出去的时候,他害怕别人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而子君却“大无畏”。到最终,他们的生活越来越惨淡,应对生活的压力,他把生活的重担推给了子君,而自我却不敢应对。最残忍的是他离开了子君,把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渊!我认为,涓生的新思想只是表面上的,是经不起时间和现实考验的。

一段完美的感情就这样逝去了,而当涓生再怀念过去的完美的日子的时候,一切已经都无法挽回了,他剩余的时光只能一向“伤逝”下去。二人悲惨的结局,让人不免伤怀。所以,我们对待感情时,既不能失去自我,也不能逃避职责。

读《伤逝》有感 篇4

《伤逝》是鲁迅先生写的惟一一部有关爱情的小说。它描写了“五四”时期一对知识青年的爱情悲剧。小说中的涓生和子君都是在五四新潮激荡下开始觉醒的知识青年。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新潮激荡”“开始觉醒”这些字样。“新潮激荡”说明只是受到“新潮”的部分影响,只是“激荡”而已,而“开始觉醒”就说明这种影响促使了他们有“觉醒”这个意识,并不是完全地、根本上的受到改变。弄清这一点对理解这篇小说是非常重要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刚开始读《伤逝》的时候,这篇小说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子君太可怜,涓生太可气,世人太可恶!

一个能在那个时代就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女青年,在涓生自己都觉得“以为可笑,甚而至于可鄙”的求爱方式下接受了涓生。为了能和涓生在一起,“子君还卖掉了她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环”并且“和她的叔子,她早经闹开,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与涓生同居后,子君的生活“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回想起刚和涓生认识的子君,可以与涓生“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与现在相比,真可谓是判若两人啊。最后,在涓生的一句“我已经不爱你了”过后,在“严威和冷眼中”离开了人世。子君的一生,真是“成也涓生,败也涓生”!

对于涓生,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像其他大多数的读者一样,认为他自私、不负责、卑劣。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感觉,就是因为他竟然忍心将那句“不虚伪”的“我已经不爱你了”“十分的决心”地扔给了深爱着他的子君,他明知到,子君是不能离开他的,否则,她就会被“真实的重担”活活地压死。涓生真是明知故犯啊!难道就为了一句“人是不该虚伪的”就可以放弃子君吗?我想,这是大可不能原谅的呀!

而小说中的“常常穿着新皮鞋的邻院的搽雪花膏的小东西”、子君的叔子、官太太等人,都是涓生和子君两人爱情、生活的阻碍,他们的存在,注定了两位主人公以后的生活是不安宁的。作为看客的他们,不安分于“看”的角色,竟然还去“添些谣言”或是“奚落”他们家的阿随,这不仅会阻碍他们正常的'生活,而且还会影响他们之间的爱情。正是因为那“搽雪花膏的小东西”的“设法报告”,才会导致涓生的下岗,而涓生的下岗,又是子君与涓生分手的导火线!“爱情是美好的,但是爱要有所附丽,爱一定是和别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没有抽象的爱”(鲁迅《伤逝》文本细读孔庆东),而经济基础便是爱的附丽,正如涓生所说的“第一,便是生活”,只有活着,爱才可能实现,否者的话,一切都是空谈。虽然有些残酷,但是生活就是这么的现实,现实就是这么的现实!所以说,子君与涓生分手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涓生的下岗,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凶手,最终还是要归咎于那“搽雪花膏的小东西”。因此,由点及面,用“不完全归纳法”就可以说,世人太可恶了!

但是后来,在我重新阅读文本并且查阅了有关材料后,我对我刚开始的看法进行了一些修改:子君可怜,更多的是无奈;涓生固然可气,但也可怜;世人依旧太可恶。

首先,我们来看子君。

子君,作为在新潮激荡下开始觉醒的知识青年,在那个时代处于这种身份(新青年)就是很受一些顽固派的鄙视的了(因为她没有受好本分),但是,她还是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勇敢地与涓生走到了一起,尽管最终他们的婚姻是以失败而告终的,但她的那种勇气,还是具有进步意识的,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子君是有所觉醒的。但是,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所强调的,“新潮激荡”说明只是受到“新潮”的部分影响,只是被稍稍冲击一下而已。而“开始觉醒”就说明这种影响只是促使了他们“开始觉醒”,并不是完全的、根本上的“觉醒”。在原文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细节:“当我指给她看时,她却只是草草一看,便低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我真不料这样微细的小事情,竟会给坚决的,无畏的子君以这么显著的变化。她近来实在变得很怯弱了,但也并不是今夜才开始的。”……从这些细节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一个残忍的结论:在子君的脑海里,封建思想还是存在着,“新思潮”的激荡不能彻底地把这些封建思想冲刷走。为何我要说这是一个“残忍的结论”呢?因为我想,本来是一个新的,具有进步性意义的,能代表中国妇女崛起的人物,却又在生活的细节中显露出这么多残存的封建思想,这无疑给刚刚才寄予中国女性希望的读者们当头一棒,它让我们明白,中国妇女的解放运动还没真正开始,因为,即使是连像能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子君,在她生活的种种细节中,仍然看到这么多的封建思想的影子。为什么那些封建思想的影子会死死地缠着子君呢?归根到底,这都是由于那个社会所造成的。在那个社会中,连太阳都被封建思想层层笼罩住,在这样的太阳照耀下的人们,当然连影子都会被封建思想所覆盖。我们可以从文中发现这样的一个细节,当子君和涓生在路上同行时,众人露出了“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由此可见,在他们的思想中,是决不会容忍任何超出封建礼教的行为存在的。因此,对于子君在生活中所暴露出来的封建思想的影子,我更多的是抱以同情、无奈的态度。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涓生。

涓生也是一个受新思潮影响的新青年,虽然新思潮对他的影响可能会大一些(最起码会大过子君),但是封建思想对他的影响依旧存在,只不过它(封建思想)要在一个特定的时期,某些特殊的东西的催化下,才会被暴露出来。对于这一点,我在文章后面将会提到。现在,我们来谈谈“涓生”这个小说人物。对于涓生,大多数读者给予他的评价是:自私、虚伪、卑怯……一个个贬义十足的词无情地压在了涓生的身上,这使我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样的评价是不是有点过火了?涓生真的只有缺点吗?”,带着这个疑问,我又返回到了文本,对涓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我发现,其实涓生并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那样坏。因此,我想勇敢地为涓生进行辩护,大声喊出“其实,涓生也可怜!”。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第一,涓生是爱子君的(至少是曾经爱过),而且还爱得很深。

如果我们认真读文本,会发现这样的细节:“子君不在我这破屋里时,我什么也看不见。在百无聊赖中,顺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己觉得,已经翻了十多页了,但是毫不记得书上所说的事。”阅读进步书籍对于一个新青年来说,那是太重要的事情了,但是涓生却“已经翻了十多页了,但是毫不记得书上所说的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的心已经不在阅读上了,对子君的急切的等待已经把他的心给占领了。涓生是如何的急切呢?文章有这样的描写:“常常含着期待;期待子君的到来”“在久待的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呵!”“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我便要取了帽子去看她”这些描写都在向我们传达着同一个信息:涓生很爱子君。而且,在文章的多个地方,涓生都承认自己爱子君。

第二,对于子君的离家,涓生是十分伤心的。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可以从作品中的一些描写景色的句子,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在子君离家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这是冬春之交的事,风已没有这么冷,我也更久地在外面徘徊;待到回家,大概已经昏黑。就在这样一个昏黑的晚上,我照常没精打采地回来,一看见寓所的门,也照常更加丧气,使脚步放得更缓。但终于走进自己的屋子里了,没有灯火;摸火柴点起来时,是异样的寂寞和空虚!”文中的“冷”“昏黑的晚上”“丧气”“异样的寂寞和空虚”等词、句,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是让人感到很压抑、孤独和寂寞的,也就是说,当时涓生的心情非常不好,尽管他还不知道子君已经走了(或许他已经猜到了)。当官太太将“子君被她父亲接走了”的消息告诉涓生后,涓生的第一反应就是“便如脑后受了一击”。紧接着,一句“我不信”后,又是一段景物描写:“只见几件破旧而黯淡的家具,都显得极其清疏,在证明着它们毫无隐匿一人一物的能力我转念寻信或她留下的字迹,也没有;只是盐和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却聚集在一处了,旁边还有几十枚铜元。”“渐渐隐约地现出脱走的路径:深山大泽,洋场,电灯下的盛筵;壕沟,最黑最黑的深夜,利刃的一击,毫无声响的脚步……”那零星摆布的“盐,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和几十枚铜元”犹如涓生此刻心灵的真实写照:他的心已被子君的离开撕碎成了零零散散的一块一块,毫无规律地拼凑在一起。从中,我们不难感觉到涓生的悲伤。

第三,对于子君的死,涓生表达出了极度的悔恨。

文章的最后部分,出现了这样的句子“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天啊,涓生可是一个新青年呀,但是,他竟然说出了“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这带着强烈的封建思想色彩的句子!对于为什么涓生会说出这种与他身份不符的话,我认为有两种可能:第一,是他脑子里的封建思想没有被根除。就如我前面所说的那样“封建思想对他的影响依旧存在,只不过它要在一个特定的时期,某些特殊的东西的催化下,才会被暴露出来”,这个“特定的时期”指的就是子君的死,而“特殊的东西”则是自己对子君极度的悔恨;第二,我们可以理解为由于子君的死给涓生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导致他在极度的悲伤、悔恨中将希望寄托在了“地狱”“鬼魂”上,希望以此来减轻心中的苦痛,得到心灵的安慰。但不管是哪种可能,涓生悔恨过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涓生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尽是自私,尽是虚伪,尽是卑怯……对于子君,他爱过,悲伤过,悔恨过。我想,大家之所以如此贬低他,可能是无法原谅他“将真实的重担”卸给了子君,导致子君在“严威和冷眼中”离开了人世。但是,看了我的分析后,您会不会觉得涓生也很可怜呢?可怜他不被他人所理解,可怜他被这么多的人所过分地批评,甚至是贬低,嘲讽……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以子君和涓生为代表的新青年开始觉醒了,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缺陷(即旧思想没有被完全剔除)和外界压力的阻挠,使得最终他们无法冲出“铁屋子”,而在冲出“铁屋子”过程中产生的爱情,也随着他们的冲不出去最终走向了灭亡。但是,事情到了这里还没有结束。我说过,封建社会中的人们“是决不会容忍任何超出封建礼教的行为存在的”,因此,他们对子君和涓生进行了惩罚,前者被他们的“严肃和冷眼”所逼死,后者则在新的生活中选择了顺从,“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他的前导……

封建社会用子君和涓生的爱情的悲剧,向人们证明了它的坚固,它的不可突破性,并借此来警告其他的新青年,不要再重蹈覆辙了,不要再做无谓的牺牲了。

我想,《伤逝》中的“伤”,不仅是伤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而且,更是伤悲剧背后所展现出来的新力量的脆弱和封建力量的完全胜利吧!

读《伤逝》有感 篇5

在鲁迅的小说中,《伤逝》是最令我喟叹的一篇,看过后很久都不能释怀。子君给了我相当深刻的印象,她的温顺、柔和和悲哀的死亡令人不胜感慨。涓生和子君本性上都是善良的人,为什么子君会在这个小圈子中一步步走向灭亡呢?究竟是什么害死了子君呢?“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表达上还略嫌生涩的话曾令涓生非常高兴,他从中看到了子君的独立和坚强。然而,事实上子君是没有学会独立的。所谓“独立”应该是自己主宰自己,而这一点又建立在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基础上。可是子君不行,她首先没有维持生计的.本领,所以她刚从家庭中脱离出来,又把自己全权交给了另一个人来主宰。表面上看来私奔是一种了不起的举动,实际上却只不过是一次权力的转手罢了。她拒绝做一个封建家庭的乖女儿,却心甘情愿地做了小知识分子的家庭主妇。倘若子君目光远大,投奔一个成熟的,有经济能力的人,也尚不致落到如此田地。

可惜涓生也不过只是一个思想尚还幼稚,却又自以为进步的青年。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进步思想,但又喜欢将生活理想化;另一方面他又很贫寒,经济上十分拮据,还没考虑清楚面包和爱情的关系,就不负责任地接子君一起生活。他将子君理想化了,他以为她是坚强、独立、富有进步气息的新女性,他不知子君的勇敢完全是出于对他的信任和依赖。一旦子君见了他的无力,见他也必须为生计奔波,她也不得不为他变成一个家庭主妇。涓生和子君其实都厌倦这种生活,但他们都无力改变,当现实和理想产生了太大的落差,子君便逆来顺受了,然而涓生却不能忍受,他认为子君违背了他的理想,于是归咎于她。

再加上子君非常的软弱、善良,他赶她,她就走了。其实他们合筑一个家时子君也卖掉了自己的金首饰,她完全有留下的权利。但子君压根儿没想到这些,她归根到底太幼稚,太单纯了,她过于浪漫,看爱情重过一切,所以当涓生说不再爱她时,她便心如死灰,什么都不想争取了。究其根本,子君和涓生都是太幼稚的人,只是子君要更浅一些。她似是而非地学到一些新鲜的思想,造就了一种浪漫的氛围,这种对爱情的向往使她敢于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然而她只知依靠涓生,以他为一切的出发点。说明她还未摆脱封建夫权思想的束缚,她适应不了社会,看不透生活,最终便被生活所吞噬了。

读《伤逝》有感 篇6

《伤逝》是鲁迅先生写的惟一一部有关爱情的小说。它描写了“五四”时期一对知识青年的爱情悲剧。小说中的涓生和子君都是在五四新潮激荡下开始觉醒的知识青年。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新潮激荡”“开始觉醒”这些字样。“新潮激荡”说明只是受到“新潮”的部分影响,只是“激荡”而已,而“开始觉醒”就说明这种影响促使了他们有“觉醒”这个意识,并不是完全地、根本上的受到改变。弄清这一点对理解这篇小说是非常重要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刚开始读《伤逝》的时候,这篇小说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子君太可怜,涓生太可气,世人太可恶!

一个能在那个时代就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女青年,在涓生自己都觉得“以为可笑,甚而至于可鄙”的求爱方式下接受了涓生。为了能和涓生在一起,“子君还卖掉了她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环”并且“和她的叔子,她早经闹开,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与涓生同居后,子君的生活“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回想起刚和涓生认识的子君,可以与涓生“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与现在相比,真可谓是判若两人啊。最后,在涓生的一句“我已经不爱你了”过后,在“严威和冷眼中”离开了人世。子君的一生,真是“成也涓生,败也涓生”!

对于涓生,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像其他大多数的读者一样,认为他自私、不负责、卑劣。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感觉,就是因为他竟然忍心将那句“不虚伪”的“我已经不爱你了”“十分的决心”地扔给了深爱着他的子君,他明知到,子君是不能离开他的,否则,她就会被“真实的重担”活活地压死。涓生真是明知故犯啊!难道就为了一句“人是不该虚伪的”就可以放弃子君吗?我想,这是大可不能原谅的呀!

而小说中的“常常穿着新皮鞋的邻院的搽雪花膏的小东西”、子君的叔子、官太太等人,都是涓生和子君两人爱情、生活的阻碍,他们的存在,注定了两位主人公以后的生活是不安宁的。作为看客的他们,不安分于“看”的角色,竟然还去“添些谣言”或是“奚落”他们家的阿随,这不仅会阻碍他们正常的生活,而且还会影响他们之间的爱情。正是因为那“搽雪花膏的小东西”的“设法报告”,才会导致涓生的下岗,而涓生的下岗,又是子君与涓生分手的导火线!“爱情是美好的,但是爱要有所附丽,爱一定是和别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没有抽象的爱”(鲁迅《伤逝》文本细读孔庆东),而经济基础便是爱的附丽,正如涓生所说的“第一,便是生活”,只有活着,爱才可能实现,否者的话,一切都是空谈。虽然有些残酷,但是生活就是这么的现实,现实就是这么的现实!所以说,子君与涓生分手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涓生的下岗,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凶手,最终还是要归咎于那“搽雪花膏的小东西”。因此,由点及面,用“不完全归纳法”就可以说,世人太可恶了!

但是后来,在我重新阅读文本并且查阅了有关材料后,我对我刚开始的看法进行了一些修改:子君可怜,更多的是无奈;涓生固然可气,但也可怜;世人依旧太可恶。

首先,我们来看子君。

子君,作为在新潮激荡下开始觉醒的知识青年,在那个时代处于这种身份(新青年)就是很受一些顽固派的鄙视的了(因为她没有受好本分),但是,她还是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勇敢地与涓生走到了一起,尽管最终他们的婚姻是以失败而告终的,但她的那种勇气,还是具有进步意识的,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子君是有所觉醒的。但是,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所强调的,“新潮激荡”说明只是受到“新潮”的部分影响,只是被稍稍冲击一下而已。而“开始觉醒”就说明这种影响只是促使了他们“开始觉醒”,并不是完全的、根本上的“觉醒”。在原文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细节:“当我指给她看时,她却只是草草一看,便低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我真不料这样微细的小事情,竟会给坚决的,无畏的子君以这么显著的变化。她近来实在变得很怯弱了,但也并不是今夜才开始的。”……从这些细节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一个残忍的结论:在子君的脑海里,封建思想还是存在着,“新思潮”的激荡不能彻底地把这些封建思想冲刷走。为何我要说这是一个“残忍的结论”呢?因为我想,本来是一个新的,具有进步性意义的,能代表中国妇女崛起的人物,却又在生活的细节中显露出这么多残存的封建思想,这无疑给刚刚才寄予中国女性希望的读者们当头一棒,它让我们明白,中国妇女的解放运动还没真正开始,因为,即使是连像能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子君,在她生活的`种种细节中,仍然看到这么多的封建思想的影子。为什么那些封建思想的影子会死死地缠着子君呢?归根到底,这都是由于那个社会所造成的。在那个社会中,连太阳都被封建思想层层笼罩住,在这样的太阳照耀下的人们,当然连影子都会被封建思想所覆盖。我们可以从文中发现这样的一个细节,当子君和涓生在路上同行时,众人露出了“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由此可见,在他们的思想中,是决不会容忍任何超出封建礼教的行为存在的。因此,对于子君在生活中所暴露出来的封建思想的影子,我更多的是抱以同情、无奈的态度。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涓生。

涓生也是一个受新思潮影响的新青年,虽然新思潮对他的影响可能会大一些(最起码会大过子君),但是封建思想对他的影响依旧存在,只不过它(封建思想)要在一个特定的时期,某些特殊的东西的催化下,才会被暴露出来。对于这一点,我在文章后面将会提到。现在,我们来谈谈“涓生”这个小说人物。对于涓生,大多数读者给予他的评价是:自私、虚伪、卑怯……一个个贬义十足的词无情地压在了涓生的身上,这使我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样的评价是不是有点过火了?涓生真的只有缺点吗?”,带着这个疑问,我又返回到了文本,对涓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我发现,其实涓生并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那样坏。因此,我想勇敢地为涓生进行辩护,大声喊出“其实,涓生也可怜!”。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第一,涓生是爱子君的(至少是曾经爱过),而且还爱得很深。

如果我们认真读文本,会发现这样的细节:“子君不在我这破屋里时,我什么也看不见。在百无聊赖中,顺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己觉得,已经翻了十多页了,但是毫不记得书上所说的事。”阅读进步书籍对于一个新青年来说,那是太重要的事情了,但是涓生却“已经翻了十多页了,但是毫不记得书上所说的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的心已经不在阅读上了,对子君的急切的等待已经把他的心给占领了。涓生是如何的急切呢?文章有这样的描写:“常常含着期待;期待子君的到来”“在久待的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呵!”“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我便要取了帽子去看她”这些描写都在向我们传达着同一个信息:涓生很爱子君。而且,在文章的多个地方,涓生都承认自己爱子君。

第二,对于子君的离家,涓生是十分伤心的。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可以从作品中的一些描写景色的句子,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在子君离家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这是冬春之交的事,风已没有这么冷,我也更久地在外面徘徊;待到回家,大概已经昏黑。就在这样一个昏黑的晚上,我照常没精打采地回来,一看见寓所的门,也照常更加丧气,使脚步放得更缓。但终于走进自己的屋子里了,没有灯火;摸火柴点起来时,是异样的寂寞和空虚!”文中的“冷”“昏黑的晚上”“丧气”“异样的寂寞和空虚”等词、句,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是让人感到很压抑、孤独和寂寞的,也就是说,当时涓生的心情非常不好,尽管他还不知道子君已经走了(或许他已经猜到了)。当官太太将“子君被她父亲接走了”的消息告诉涓生后,涓生的第一反应就是“便如脑后受了一击”。紧接着,一句“我不信”后,又是一段景物描写:“只见几件破旧而黯淡的家具,都显得极其清疏,在证明着它们毫无隐匿一人一物的能力我转念寻信或她留下的字迹,也没有;只是盐和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却聚集在一处了,旁边还有几十枚铜元。”“渐渐隐约地现出脱走的路径:深山大泽,洋场,电灯下的盛筵;壕沟,最黑最黑的深夜,利刃的一击,毫无声响的脚步……”那零星摆布的“盐,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和几十枚铜元”犹如涓生此刻心灵的真实写照:他的心已被子君的离开撕碎成了零零散散的一块一块,毫无规律地拼凑在一起。从中,我们不难感觉到涓生的悲伤。

第三,对于子君的死,涓生表达出了极度的悔恨。

文章的最后部分,出现了这样的句子“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天啊,涓生可是一个新青年呀,但是,他竟然说出了“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这带着强烈的封建思想色彩的句子!对于为什么涓生会说出这种与他身份不符的话,我认为有两种可能:第一,是他脑子里的封建思想没有被根除。就如我前面所说的那样“封建思想对他的影响依旧存在,只不过它要在一个特定的时期,某些特殊的东西的催化下,才会被暴露出来”,这个“特定的时期”指的就是子君的死,而“特殊的东西”则是自己对子君极度的悔恨;第二,我们可以理解为由于子君的死给涓生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导致他在极度的悲伤、悔恨中将希望寄托在了“地狱”“鬼魂”上,希望以此来减轻心中的苦痛,得到心灵的安慰。但不管是哪种可能,涓生悔恨过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涓生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尽是自私,尽是虚伪,尽是卑怯……对于子君,他爱过,悲伤过,悔恨过。我想,大家之所以如此贬低他,可能是无法原谅他“将真实的重担”卸给了子君,导致子君在“严威和冷眼中”离开了人世。但是,看了我的分析后,您会不会觉得涓生也很可怜呢?可怜他不被他人所理解,可怜他被这么多的人所过分地批评,甚至是贬低,嘲讽……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以子君和涓生为代表的新青年开始觉醒了,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缺陷(即旧思想没有被完全剔除)和外界压力的阻挠,使得最终他们无法冲出“铁屋子”,而在冲出“铁屋子”过程中产生的爱情,也随着他们的冲不出去最终走向了灭亡。但是,事情到了这里还没有结束。我说过,封建社会中的人们“是决不会容忍任何超出封建礼教的行为存在的”,因此,他们对子君和涓生进行了惩罚,前者被他们的“严肃和冷眼”所逼死,后者则在新的生活中选择了顺从,“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他的前导……

封建社会用子君和涓生的爱情的悲剧,向人们证明了它的坚固,它的不可突破性,并借此来警告其他的新青年,不要再重蹈覆辙了,不要再做无谓的牺牲了。

我想,《伤逝》中的“伤”,不仅是伤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而且,更是伤悲剧背后所展现出来的新力量的脆弱和封建力量的完全胜利吧!

读《伤逝》有感 篇7

我觉得婚姻给妇女们带来了安稳与保障,但让妇女们失去了卓越的机会。我这里所说的安稳与保障是让妇女们学会了随遇而安,这种安稳会让妇女们失去远大的抱负和激情,使她们甘于华而不实的平庸生活。

在伤逝这篇文章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傍晚回来,常见她包藏着不快乐的颜色,尤其使我不快乐的事她要装作勉强的笑容。幸而探出来了,也还是和那小官太太的暗斗,导火线便是两家的小油鸡,但又何必硬不告诉我呢?和涓生同居前的子君会看书,会和涓生探讨一些书本知识,她会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权利干涉我”的口号,这在当时是很有个性解放色彩的,这说明当时的子君是有思想有主见有去接受新东西的。可与涓生同居后的子君变得沉默了,虽然刚同居时他们是幸福的,他们会在一起谈同居前的点滴,但时间久了,加上生活的紧迫,他们之间的隔膜也越来越大了。有时他们会坐着相互沉默,或者就是子君对涓生重复说着他们以前的故事,说得次数多了,以致于涓生对子君所说的故事都能够背了,也听得烦了。涓生此后宁愿呆在寒冷的图书馆也不愿早早地回去面对子君。子君一直活在了过去,活在了记忆力里,她找不到现在属于自己的自我。

与涓生同居前和同居后的子君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区别呢?我认为如果一个女性只会为家庭任劳任怨,没有自己的奋斗目标,那么她的这种家庭主妇的角色会破坏他们之间的家庭生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社会每天都在变化,人也在变化,你把自己固定在家庭主妇那么小的范围内,你就会失去很多与外界联系的机会,这样会使自己孤陋寡闻。如果把一颗心死死地拴在家庭这一根绳上,把神经死死地绷紧来看住自己的家庭,那么你就会变得敏感起来,变得小气起来。此外,为了做好好妻子的角色,如果你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你不可以乱发脾气,不可以说出来,只能闷在心里。一个好的发泄方式,就只能是不说话,做脸色。但这样的行为,在丈夫看来你是多么的不善解人意,不体贴。在以前,很多人认为,妇女就应该呆在家里相夫教子,不能再外面抛头露面,丈夫就是自己的天,就是自己的一切,一切都应该依附丈夫听从丈夫。妇女们从来都是被定义被思考的。

读《伤逝》有感 篇8

读完鲁迅的《伤逝》心中充满了惋惜、悲凉与愤怒。小说以涓生与子君从恋爱、结合到最终的离异,这不到一年时间中,两人之间感情的微妙变化为资料。向我们展现主人翁追求感情的历程,而最终的结局无疑是可悲的。

涓生与子君的感情或许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有结果。涓生从一开始对感情充满活力,到之后的淡漠与残酷,直至亲手将子君推向死亡。子君为感情坚定、奋不顾身,而最终也为感情将其埋葬。子君与涓生敢于向封建传统挑战,他们是勇敢的、无畏的。尤其是子君。他们一同构筑梦想中的家园,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应对窘迫的生活,涓生的抱怨油然而生。而这背后,正是由于子君经济上的不独立。没有经济基础,在感情中便没有了发言权,即使有也微乎极微。子君由一个勇敢独立的女性,在生活的蹂躏下,变为一个怯弱的、传统的家庭主妇。涓生喜欢的则是与之有共同梦想、共同追求的子君,而非结合后这样的子君。这样的子君是涓生无法容忍的,当然这也是二者分裂的原因之一。同时涓生强调“感情必须实时更新、创造”,的确,感情也有保鲜期。涓生与子君结合后的生活,平淡而枯燥,没有恋爱时的活力与新鲜感。涓生感到厌倦,加之生活上的拮据,加速两人感情走向灭亡。

涓生与子君的感情,或多或少是对现代感情的反映。涓生是男性的代表,追求感情是的热情,得到感情后的满足,抛弃感情是的无情。而子君则是女性的代表,为感情而盲目,而坚定,而奋不顾身,最终也因感情而死。其实这种感情杯具的产生,并不完全归咎于涓生,当然子君也无可责备。只能说现实太残酷,他们未能经受住残酷的考验……

涓生与子君的感情杯具,让我们感悟到现实的残酷,人生的无奈,与人性的怯弱。女人对于感情往往比男人更加坚决,坚决到盲目。愿为感情舍弃一切,而最终的结局大多是可悲的。在感情中,女人往往是情感大于理智,而男人则相反。尤其是结婚后的女人,抛弃自我的梦想、追求,投身于家庭琐事,相夫教子。经济上不独立,在生活中大多没有发言权和自主权。对于男人,事业抱负往往比感情更重要。一旦发现感情成为自我的累赘,可理智的选择抛弃。

人需要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童话,我们也不会成为王子或是公主。不可为感情而舍弃一切,尤其是亲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将感情转化为亲情,让爱人成为亲人,这样感情才能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