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杨绛传读后感(精选25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杨绛传读后感 篇1
最近,我在知乎上搜索了一个问题,读书到底有什么用?答者五花八门,却并没给出我想要的答案。去看看那些真正好读书的人的一生,我也许能够找到答案。翻开《杨绛传》,我看到了杨绛先生令人倾佩的一生,看到了杨绛先生好读书的一生。至此,我更加明白了读书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对于读书的意义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杨绛先生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后来又遇见了“书痴”钱钟书,变得更加嗜书如命了。他们读遍了古今中外的书籍,读书是他们一生的追求。后来,杨绛先生又将他们夫妇的稿酬版税捐赠给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基金以帮助更多的读书人。读书和治学成了杨绛一生的命题,读书成就了先生别样的风骨。杨绛说过,“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得情趣会思考的人!”也许只有真正的读书人才懂得读书的意义。她认为读书是“隐身”的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在杨绛看来,读书正是学习的极佳方式,是完全自由的求索过程。杨绛先生用一生的读书生活回答了世人关于读书用处的疑惑。
也许我们做不到像杨绛先生那样读书,却可以如她一般热爱读书。对于我们而言,读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读书的好处很多。
体育锻炼塑造的是人的形体,而读书是锻造灵魂的方式。人生在世有两种成长,第一种是形体的成长变化,第二种就是灵魂的改变和升华。形体的变化受到遗传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多不容易改变。灵魂的进步与升华就完全取决于个人后天的修炼。读书正是锻造灵魂的良好方式。臧克家说:“读了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在书中,我们可以和古今中外的名家或者新锐作者交朋友,谈论人生智慧。当我们阅览先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时,就仿佛是两个灵魂的交流,这种交流产生的效果并不能显而易见。在书中文化的潜移默化之下,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事准则,甚至一举一动都会被改变,被优化。我们读书不应该去怀有功利的目的,读书可以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不要仅仅关注到读书对于一个人的物质生活的影响。我们更应当关注到读书对于一个人灵魂的升华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读书可以提升一个人沟通的能力,美的语言靠读书而习得。杨绛先生当初为了翻译《堂吉诃德》,毅然决定要学习西班牙语。她利用书籍自学了西班牙语,并成功翻译了这部西班牙文小说。读书是一种学习语言的良好方式。一个人的气质不仅体现在他的举手投足之间,更多的是体现在他的言语之中。美的语言可以提升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效果,书读得多了,一个人对于问题的见解和说出的话语自然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读书可以改善人的思维,由读书引发的思考助力人生。为什么有的人读的书很多,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见过一些人,读了很多书,能够随意引经据典,讲话不离诗书礼义。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种人,却并没有领会书里蕴含的大智慧。原因是什么?我觉得主要是这种读书人的格局不够。他们读书的体量很大,可是因为格局太小,终究无法容纳书中真正的智慧,无法将书里的人生哲学运用到生活实际。一个人的格局之所以小,是因为他思考人生问题不够彻底。这样的人往往喜欢标榜自己书读得多,喜欢摘抄书中的词句去应用。我觉得这样读书是无用的,读书其实不能以阅读量作为考量的标准,而应当以思考量为准绳。一个人读的书有多寡之分,一个人阅读后的思考也有勤懒之别。读书之后,应当勤于思考,思考作者的思想,思考书中的理论对于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最终转化为自己对于生活的体认。我觉得这是比读书本身更重要的一件事。读书是一种知识的输入,而思考是一种转化能量的输出。要是你真的想靠多读书来改变自己,提升气质,感悟人生,那就千万不要忘记去思考。一天,一个月,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不要去追求读了多少有意义,高评价的书,我们要去探索因读书而产生了多少思考,产生了多少感动。有思考,才值得去读书,否则纵使诗书满腹也难掩人性迂腐。
读书的好处太多,不能一一列举。然而对于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我觉得不仅仅是因为读书有诸多的好处,更是因为我们希望借助读书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杨绛传读后感 篇2
大多人羡慕杨绛,能遇到钱钟书这样志趣相投的人,可我不羡慕。杨绛曾对不想结婚的女儿说:“将来我们都是要走的,撇下你一个,我们放得下心吗?”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恐怕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杰作——女儿,她竟会走在自己甚至是老伴儿前面。回忆想来,只怕如梦般遥远。
钱媛去世后第二年,钱钟书也跟随而去,落下杨绛一人独自一人存活于世。在这短短两年之内,杨绛竟承受了两次失去至爱之痛。或许是杨绛的命太长,但绝非钟书的.命太短。他已陪她度过了60余年,可惜的是他们的女儿,钱媛。
钱钟书和杨绛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眼睁睁看着自己女儿的离去却无能为力,悲痛欲绝而又无可奈何。更可悲的是,钱钟书此时也是病倒在床,这意味着,杨绛在悲痛之余还要照顾自己的老伴儿,未来的一切都是不可预料的,或许,或许明天,杨绛就要面临老伴儿的离世…果不其然。杨绛一人独自过完了剩下的18年。
我不羡慕杨绛,也许有人要说,60年的曾经拥有已经足矣。如果是我,我不想要这样的曾经拥有,我不想那么久的美好被最后剩下的18年打破,在最后的日子里还是在回忆,在最后时光留下的是遗憾。而今只能从屋子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是微乎其微的空气中嗅到一丝丝以往的甜蜜…
也许杨绛余后18年存活于世,并非只为爱情,更为她的事业(杨绛翻译了《堂吉诃德》);或许,她不是独活,她在用她余下的光阴替他们一家三口一起看这繁华的世界,待到她死去那天,便能了无遗憾。
但我只是一个平凡又俗气的人,没有那么伟大的目标,更没有那么坚强的内心,所以,如果同样的事降临在我身上,我可能只会一蹶不振,既舍不得了解生命,也不愿过此般暗无天日的日子,整天浑浑噩噩…因此,我打心底里佩服杨绛先生。
杨绛传读后感 篇3
书翻到第四章的时候,作者总结了杨绛的晕船哲学,很是吸引人。1938年,远在法国的杨绛、钱锺书夫妇面对国破家亡的情势,不得
已带着女儿钱媛远渡重洋返回祖国,在阿多士2号的法国邮船上,由于海上风大浪急,他们经常晕船,尤其是钱锺书晕船更甚,十分难受。经过几次风浪颠簸,聪慧的杨绛对钱锺书说:坐船不晕船,就要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以船为中心,让自己永远与船稳定成90度直角,永远在水之上,平平正正,而不波动。钱锺书按照杨绛说的去做,果真有用,不晕船了。
后来,杨绛把自己这次体会凝练成了为人处世的哲学: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坐直了身子,岿然不动,身正心正,心无旁顾,风浪其奈我何?这就是杨绛的晕船哲学。上世纪六十七年代,杨绛也如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受到迫害和打压,杨绛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并且被剃了“阴阳头”,她和丈夫钱钟书一起被划分为“牛鬼蛇神”,她被安排去扫厕所。即便是这样一种遭遇,她仍然念念不忘《堂吉诃德》的`翻译,并拼尽全力将书稿保护了下来。后来在《干校六记》中,杨绛写得克制而又平静,“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努力保持丝丝温情,即柔弱温和有坚强不屈,时刻在那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着自身90度的挺立。
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风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稳稳的站立90度,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便是不被风吹倒、不被浪掀翻的最好保证。
杨绛传读后感 篇4
前段时间在喜马拉雅上听了这本书,后来竟在家中书架上看到此书,就想再看一遍。
于是每天睡前看几页,但是看的太慢,就决定今天一定要把剩下的一半看完,并且把读后感也一并写完。
当我一口气把书的一半内容看完后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我的看书速度,因为我以前一看书肯定是要睡觉的,到今天却有意犹未尽之感,我想应该是找到了喜欢看的书的缘故吧!
虽然杨绛先生很出名,但我却是近两年才知道她的,而且只知道她有一部作品叫《我们仨》。不过我倒是一直想看这本书,而且去我们学校图书馆找了三次都没有找到,显示有这本书,就是找不到,所以至今都没看成。放假前夕我在喜玛拉家上也搜了一下,需要解锁才能听,于是我就选了《杨绛传》,听完之后很受感动,想着有机会一定要看纸质版的,因为我觉得看比听印象会更深刻。
看完这本书最让我感动和羡慕的就是杨绛先生与钱钟书之间的爱情了,是那么纯净与美好,从不受世俗与名利的影响。很喜欢书中杨绛先生引用的一句话:“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钱钟书听后回复:“我和他一样”杨绛先生也答到:“我也一样”。在他们六十三年的夫妻生活中,真的把每一天都过成了初恋般,没有任何抱怨,有的只是相互尊重与支持,愿意为对方付出,学习自己不会的。比如杨绛先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辞掉佣人,一双写作的手开始劈柴做饭,因为深爱她不觉受苦。而钱钟书同样不懂自理,却学会了划火柴,每天为夫人做早饭。他们的`婚姻生活才真正阐释了世上最纯净的婚姻。
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杨绛先生与丈夫也不免要受到不公之事,但是他们彼此心心相印,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化险为夷。只是让人怜惜的是,世事难料,他们心爱的女儿却早他们一步先走了,任谁都难以承受这种打击,但是杨绛先生顶过来了。很让人心痛的是,随后丈夫也离她而去,曾经幸福快乐的一家三口,就剩她一人了。不过此时的杨绛先生内心是从容。她要听从丈夫的话,好好活。于是她又一个人活成三个人。
真心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看一看杨绛先生与钱钟书之间的婚姻生活,虽不能做到他们一样,却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杨绛传读后感 篇5
初雪的降临延缓了春天的脚步,直到四月上旬气温才略有回升,青草也才刚刚冒出头。春天来得无声无息,可她的美丽却在漫长的冬天后震撼人心。杨绛先生亦然,她以优雅的姿态展现了春天一般的温暖与美丽。淡雅素净,宠辱不惊。像一株永远盛开的兰花,清淡却充满生机。
如果用色彩来形容杨绛先生的一生,应该是最温暖的橙色,既有黄色的温馨,又有红色的蓬勃。杨绛先生出生时上面已经有寿康、同康、润康三个姐姐。按说,再得一个女儿应该不会受宠,但因为她是父亲逃亡海外,留美归来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家中的姐姐们又不在父母身边。所以杨绛得到了独女的宠爱。
父亲为她起名季康,小名阿季。阿季幼时,天真无邪,糗事频发。偷吃冰淇淋时冻僵小嘴,还依旧吧嗒吧嗒地舔着;出神地盯着穿旗袍、脚蹬高跟鞋的满族人,还不自觉地模仿着人家的走姿。童年的趣事就像杨绛先生一生光影中的星辰,光辉闪烁。阿季就是这样在姐妹的陪伴与父母的关怀中长大,脱离了幼儿时期的懵懂,开始懂得人情世故与家庭温暖。
如果说家庭是子女温暖的港湾,那么父亲杨荫杭便是塔顶的引航灯,是杨绛先生一生的方向。在杨绛先生六岁时,家中曾发生过一场大变故。时任交通部总部长的许世英涉嫌贪污巨款,任京师高等检察长的父亲杨荫杭依法传讯交通部总长,同时搜查证据。杨荫杭扣押了总长一晚。那晚,杨家的电话不断。天亮以后杨荫杭就被停职了。虽然停职时间不长,可杨荫杭对这种官官相护,无视法律的行为失望透顶。再无意做官,于是辞职,举家南归。
父亲一心为公,刚正不阿的态度为杨绛做了表率。父亲的为人处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杨绛,就像一盏灯一样,在复杂的人情世故与道理纲常上,为她照亮一条路,使得杨绛自小便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如果说一见钟情是偶然,那么杨绛先生与钱钟书的爱情就是命运之盘旋转的必然。只是在千万人中说了句你好,过去独自走过的每一步似乎都从这句问候开始有了意义。
两人于清华园中初见,晚霞已落,暮色刚起。一切都是心照不宣的开始。当晚,孙令衔会过表兄,来古月堂接杨绛同回燕京。孙令衔的表兄也来了。这位表兄就是钱钟书。古月堂一面,两人一见倾心、一见钟情,匆匆一别后都还挂念着对方。那时钱钟书已经订婚,对象是孙令衔远方姑妈的女儿叶崇范。杨绛也有男朋友叫费孝通,是孙令衔的好友。就在二人遇见后不久,叶崇范便跟别人私奔了,费孝通一厢情愿到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爱情是一根心箭,目标明确,不留后路。删掉所有的虚与委蛇,删掉所有的哺糟啜醨,删掉所有的口是心非。
钱钟书写了封信约杨绛见面。他说"我没有订婚。"她说"我没有男朋友。"两个书香气浓厚的人开始谈起了书香味的恋爱,梦归清华,牵手百年。
杨绛先生曾把读书比作"串门",书籍是作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生沉淀,你打开书本的那一刻就像是有位老翁或是老妪坐在火炉旁,对你说,你来了,然后娓娓道来他一生的故事。于是短短几天里,我便读完了杨绛先生百年的人生经历与感悟,这百年多的人生,时间对于她而言不会逝去,她像是一株永远盛开的兰花,不再向四季起誓。
杨绛传读后感 篇6
我认真阅读了罗银胜的作品《杨绛传》,本书通过细腻的文笔叙写了杨绛的百年人生,包括童年成长、家庭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同钱钟书相濡以沫的爱情。她的传记值得所有人静下心来一读。我十分尊敬杨绛先生,她一生历尽磨难,但却从不被生活打败,坚定事业,维护家庭。每当听到杨绛先生的故事,听到她的名字,我心里都有一种坚定的鼓舞,希望像她一样,做自己能做到的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先生一生处世优雅,荣辱不惊,与钱钟书先生不离不弃!
杨绛先生一生曲折动荡,饱经岁月打磨,但她不改初心,始终保持着明媚从容、淡定优雅。她把她的一生,活成了一个典范。她生命里的那些苦难越发沉潜为从容平静的性格。不管世事如何纷扰,外界对她有何等赞誉,她始终都在自己挚爱的文学里书写着动人的亲情、爱情、友情,她从未因外界而变过一分一毫,始终是那个如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婉如初。如此,让我一生敬佩,一生学习。
杨绛先生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小小的杨绛在父亲的书房里构建起了自己未来的精神家园,更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在她幼小的灵魂里埋下了爱读书的种子,他对小女儿的爱都呈现在了无言的教诲里,他身体力行地影响着小杨绛的成长。父亲对儿女无私而恰当的爱一直陪伴着儿女的成长,他给了女儿正确的人生态度,他教会了女儿思考。在女儿面对问题的时候,杨荫杭从来不直接给出女儿一个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给她一个方向,让女儿自己去选择、去解决,父亲的鼓励给了杨绛最坚定的选择的动力。在这样的家庭里,杨绛学会了如何去爱、怎样去直面困难,这成了杨绛一生的处事生活哲学,也是杨绛一生的财富。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尤其是在孩子的幼儿时期,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最信任的人,并且此时期的孩子热衷于模仿,他们并不能分辨好坏,只觉得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父母的许多言行举止总会影响着孩子言行的养成。自然而然,很多品行和习性都会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习得,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与严格的言传身教,在斥责孩子不良言行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孩子稚嫩的心,给予孩子关爱。
我有幸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从家到幼儿园,从幼儿园到家,两点一线,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已有32个年头了,但我能踏踏实实快快乐乐积极向上的每天和孩子们快乐地在一起,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当听到崔润希小朋友用稚嫩的声音对我说:“彭老师,我喜欢你,我长大了要和你结婚。”我被他感动的心都要融化了。我爱孩子们,孩子们也爱我,累并快乐着。
读书,让我真的不孤单。在文字中畅游,在优美的旋律中忘我,学杨先生吧,做深谷幽兰般的女子。
杨绛传读后感 篇7
八一班张志昊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妻子,是钱瑷女士的母亲,这本书是写他们家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一家人在一条古栈道是离离合合,聚聚散散。
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解读。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 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杨绛传读后感 篇8
有人把文坛的夫妻分为三种:一,始终生活在另一方的身影中,例如许广平和张兆和;二,一方极其出众,另一方相比逊色些,有如萧红和丁玲;三,齐头并进、相互并进,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正是如此。钱钟书曾说过,杨季康,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和朋友。他夸她“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我想这是一个女子最骄傲的事了。
杨绛的文学成就无需多言。第一次知道杨绛,是初中的一篇课文《老王》,背了很多知识点,依旧不清楚为何一个女子称为先生。第二次听到杨绛,是大一“文学理论课”的老师推荐看她的《洗澡》。第三次,听到杨绛,是大二“现代文学史”老师讲到钱钟书和他的《围城》,提到了和他一样优秀的妻子。第四次,看到杨绛先生告诫我们这一代人少患得患失,要多看书!简单地了解了她的晚年生活,佩服于这个瘦小年迈的老太太,孑然一身,从容而淡雅,用一个“我”撑起了“我们仨”,只是希望用文字证明,她和他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如此才德兼备的女子,更加崇敬,便拿起了《杨绛传》。
杨季康是默存的妻子,甘愿为默存而默存。在英国留学时,钱钟书养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回国后,为了让他喝到茶,她亲自配制。甚至于在他死后,依旧不改下午茶。( )我想,下午茶于她而言不是习惯,而是丈夫还在的痕迹。回国后,在她戏剧创作达到顶峰的时候,她选择了辅助钱钟书创作小说,做灶下婢也心甘情愿。正是由于她的付出才成就了《围城》,他们的称呼从“杨绛的先生钱钟书”到“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她的内心一定是无与伦比的幸福。 997年,钱媛去逝。 998年,钱钟书去逝。杨绛先生成了留下来打扫战场的人。她只求比钱钟书多活一年,好照顾他最后,她的愿望实现了。现在她一直在做他安排的最后一件事:好好活!经历过太多的生离和死别,杨绛先生对死亡没有恐惧,她把它称之为“回家”。听着,让人不免为她的柔韧、豁达感到心疼。
读完《杨绛传》更加敬仰这位老人,唯有将一切化为祝福,祝她身体健康!
杨绛传读后感 篇9
最近在翻罗银胜著的《杨绛传》,是在读了梁实秋老先生的《雅舍忆旧》之后,觉得这些遥不可及的大师们,也有一样日常生活,或琐碎、或艰辛、或温馨,甚至有时还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一点点影子,只是他们对生活更认真、对爱情更认真、对人对事更认真,即便是战火纷飞、“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也仍然能够认真面对生活,比我们现在来讲所谓的什么挫折、困难或是生活中的不如意,显得有更大胸怀和更加艰苦的奋斗,我们比之他们相差太多太多。
书翻到第四章的时候,作者总结了杨绛的晕船哲学,很是吸引人。1938年,远在法国的杨绛、钱锺书夫妇面对国破家亡的情势,不得已带着女儿钱媛远渡重洋返回祖国,在阿多士2号的法国邮船上,由于海上风大浪急,他们经常晕船,尤其是钱锺书晕船更甚,十分难受。经过几次风浪颠簸,聪慧的杨绛对钱锺书说:坐船不晕船,就要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以船为中心,让自己永远与船稳定成90度直角,永远在水之上,平平正正,而不波动。钱锺书按照杨绛说的去做,果真有用,不晕船了。
后来,杨绛把自己这次体会凝练成了为人处世的哲学: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坐直了身子,岿然不动,身正心正,心无旁顾,风浪其奈我何?这就是杨绛的晕船哲学。文革时,杨绛也如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受到迫害和打压,杨绛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并且被剃了“阴阳头”,她和丈夫钱钟书一起被划分为“牛鬼蛇神”, 她被安排去扫厕所。即便是这样一种遭遇,她仍然念念不忘《堂吉诃德》的翻译,并拼尽全力将书稿保护了下来。后来在《干校六记》中,杨绛写得克制而又平静,“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努力保持丝丝温情,即柔弱温和有坚强不屈,时刻在那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着自身90度的挺立。
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风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稳稳的站立90度,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便是不被风吹倒、不被浪掀翻的最好保证。
杨绛传读后感 篇10
6月份开始读了《杨绛传》,这本书,了解了这位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
读完,有一种想再读一遍的冲动。
杨绛先生一百岁时曾说:我今年100岁,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在序言中读到这段话时,还不能体会其中的感情。在结尾处又看到这段话,好像理解了先生的话:我快回家了!一个百岁老人,把生命的终结看成是回家,并且要洗掉这100年沾染的污秽回家。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书中印象最深的是钱钟书和杨绛被下放到农村的段落,那几天看到他们在农村受苦,感同身受,好似自己的亲人正在经历着这样的磨难。心疼杨绛,又心疼钱媛。
看到钱钟书病重,钱媛也住进了医院,75岁的杨绛,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一头是病重的老伴,一边去病危的女儿,躺在病床上,浑身插满管子,那是怎样一种无助与心痛。钱媛最后一次给杨绛打电话,“妈,以前你有个女儿,现在女儿也不中用了"。看到这里,我一个局外人都忍不住泪流而下,先生当时不知道是怎么面对这样的局面。
从3月份到现在看了四五本书,写了四五篇读后感,看了杨绛传,第一次为读后感发愁。拙劣的文字,怎么能写出先生的一生呢?
杨绛传读后感 篇11
我认真阅读了罗银胜的作品《杨绛传》,本书通过细腻的文笔叙写了杨绛的百年人生,包括童年成长、家庭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同钱钟书相濡以沫的爱情。她的传记值得所有人静下心来一读。我十分尊敬杨绛先生,她一生历尽磨难,但却从不被生活打败,坚定事业,维护家庭。每当听到杨绛先生的故事,听到她的名字,我心里都有一种坚定的鼓舞,希望像她一样,做自己能做到的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先生一生处世优雅,荣辱不惊,与钱钟书先生不离不弃!
杨绛先生一生曲折动荡,饱经岁月打磨,但她不改初心,始终保持着明媚从容、淡定优雅。她把她的一生,活成了一个典范。她生命里的那些苦难越发沉潜为从容平静的性格。不管世事如何纷扰,外界对她有何等赞誉,她始终都在自己挚爱的文学里书写着动人的亲情、爱情、友情,她从未因外界而变过一分一毫,始终是那个如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婉如初。如此,让我一生敬佩,一生学习。
杨绛先生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小小的杨绛在父亲的书房里构建起了自己未来的精神家园,更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在她幼小的灵魂里埋下了爱读书的种子,他对小女儿的爱都呈现在了无言的教诲里,他身体力行地影响着小杨绛的成长。父亲对儿女无私而恰当的爱一直陪伴着儿女的成长,他给了女儿正确的人生态度,他教会了女儿思考。在女儿面对问题的时候,杨荫杭从来不直接给出女儿一个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给她一个方向,让女儿自己去选择、去解决,父亲的鼓励给了杨绛最坚定的选择的动力。在这样的家庭里,杨绛学会了如何去爱、怎样去直面困难,这成了杨绛一生的处事生活哲学,也是杨绛一生的财富。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尤其是在孩子的幼儿时期,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最信任的人,并且此时期的孩子热衷于模仿,他们并不能分辨好坏,只觉得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父母的许多言行举止总会影响着孩子言行的养成。自然而然,很多品行和习性都会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习得,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与严格的言传身教,在斥责孩子不良言行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孩子稚嫩的心,给予孩子关爱。
我有幸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从家到幼儿园,从幼儿园到家,两点一线,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已有32个年头了,但我能踏踏实实快快乐乐积极向上的每天和孩子们快乐地在一起,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当听到崔润希小朋友用稚嫩的声音对我说:“彭老师,我喜欢你,我长大了要和你结婚。”我被他感动的心都要融化了。我爱孩子们,孩子们也爱我,累并快乐着。
读书,让我真的不孤单。在文字中畅游,在优美的旋律中忘我,学杨先生吧,做深谷幽兰般的女子。
杨绛传读后感 篇12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百岁感言》
最贤的妻,是才的女,这是杨绛的先生钱钟书给她的评价。罗银胜的妙笔将这八个字分若干章节表现出来。通过作者讲述,这八个字对杨绛来说是实至名归!~而在我眼里,钱钟书还少给了两个字“坚强”。
杨绛给人的外表是个弱女子,从脆弱到坚强是需要一个进化过程的吧!~跟钱钟书在国外留学的时候,听到母亲病逝的消息,在大洋彼案哭得稀里哗啦的,钱钟书一直安慰着,才止住眼泪。这大概是杨绛最脆弱的时候,可是在失去至亲的时候谁不是如此呢。而且这时候的杨绛还年轻。
可能是因为被需要的原因,杨绛表现的特别坚强。生了女儿钱媛后在医院修养,钱钟书常来“告状”,今天不是这个坏了,明天就是这个坏了,而杨绛丝豪没有怪责备,更像一个大人安慰小孩一样安慰钱钟书“没关系,这个我会修好”,得到安慰的钱钟书也像小孩一样笑嘻嘻的离开!
钱钟书告诉杨绛准备写小说的时候,杨绛辞去佣人,用五指不沾阳春手的手亲自为他洗衣做饭,照顾他,让他能够专心写作。后来钱钟书大作《围城》问世,取得不小成绩,而杨绛平时不做家务,也落得一手的伤。(这也许就是爱情里的成全)
在“丙午大劫”的时候,虽然艰苦,但是做什么事都没有跟钟书分开,这就是钟书说的“我们今后只有死别,再无生离”。后来女儿钱媛病逝。卧病在床的钟书已是悲痛不已,此时的杨绛异常冷静,即便心碎,仍强忍住泪水!~因为她不能倒下,她倒下了钟书怎么办,钟书还等着她来照顾呢。可就女儿走后一年,钟书也走了。我们仨散了。就这么散了。
钟书走前留给杨绛一句话“绛,好生过”,她没有辜负丈夫,八十多岁高龄的杨绛在女儿、丈夫先后离去时,没有过于沉寂于悲伤,她依然热爱身活,继续看书写小说,写了《我们仨》《风絮》等。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杨绛除为母刚强外,为妻更刚强。凡事都是先生事为主,除了封建教条,我再相信他们伉俪情深。最后用杨绛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愿与大家共勉。
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杨绛传读后感 篇13
大多人羡慕杨绛,能遇到钱钟书这样志趣相投的人,可我不羡慕。杨绛曾对不想结婚的女儿说:“将来我们都是要走的,撇下你一个,我们放得下心吗?”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恐怕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杰作——女儿,她竟会走在自己甚至是老伴儿前面。回忆想来,只怕如梦般遥远。
钱媛去世后第二年,钱钟书也跟随而去,落下杨绛一人独自一人存活于世。在这短短两年之内,杨绛竟承受了两次失去至爱之痛。或许是杨绛的命太长,但绝非钟书的命太短。他已陪她度过了60余年,可惜的是他们的女儿,钱媛。
钱钟书和杨绛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眼睁睁看着自己女儿的离去却无能为力,悲痛欲绝而又无可奈何。更可悲的是,钱钟书此时也是病倒在床,这意味着,杨绛在悲痛之余还要照顾自己的老伴儿,未来的一切都是不可预料的,或许,或许明天,杨绛就要面临老伴儿的离世…果不其然。杨绛一人独自过完了剩下的18年。
我不羡慕杨绛,也许有人要说,60年的曾经拥有已经足矣。如果是我,我不想要这样的曾经拥有,我不想那么久的美好被最后剩下的18年打破,在最后的日子里还是在回忆,在最后时光留下的是遗憾。而今只能从屋子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是微乎其微的空气中嗅到一丝丝以往的甜蜜…
也许杨绛余后18年存活于世,并非只为爱情,更为她的事业(杨绛翻译了《堂吉诃德》);或许,她不是独活,她在用她余下的光阴替他们一家三口一起看这繁华的世界,待到她死去那天,便能了无遗憾。
但我只是一个平凡又俗气的人,没有那么伟大的目标,更没有那么坚强的内心,所以,如果同样的事降临在我身上,我可能只会一蹶不振,既舍不得了解生命,也不愿过此般暗无天日的日子,整天浑浑噩噩…因此,我打心底里佩服杨绛先生。
杨绛传读后感 篇14
时隔四年多,重新翻开《杨绛传》,杨绛先生人格中蔓蔓出来的那丝清凉绿意,就如春寒料峭之时,枯树上冒出的第一抹沁人心脾的嫩芽,为我这个久日身处理工学校的学童带来一丝慰藉。
很多人流连于灼人的光芒,仰望著名人的光环,而对于杨绛的人生,我想借用朱自清的一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淡泊二字可以给很多人,但是真切地归到每个平凡人身上,又有几人可以真正践行呢?很多人了解到杨绛,都是因为“钱钟书的夫人”这个称号吧。
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他们夫妇被称为文学界的珠联璧合,伉俪情深,钱钟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锋刃。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人生路上,不管惊涛骇浪,不管命运如何摆布,他们始终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夫妇二人始终如一,淡泊名利,潜心学术,不谙事故,不了解他们的人就觉得他们有些孤傲了,但是他们自己劝慰彼此,太通人情事物的人必然也遭非议,所以何必?这一种泰然的豁达,常常可见于他们在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名利均是身外之物,他们欣赏庄子的清静无为,淡薄名利,顺应自然,修身养性,杨绛翻译出《堂吉诃德》,大使邀请她去做中方代表作交流,多次被西班牙的她婉拒。
杨绛身上这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质朴与澄澈,让我反思,终日追求的彼岸,是否真的是一片净土,暂时的迷失眼睛,也没有必要苛求自己,很多东西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过程,还没有走出这一片沼泽,是因为内心沉淀的东西还不够深厚。就如,杨绛的一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的名称一样,就如杨绛,带着对生活淡淡的感念,一步一步地接近自己的内心。
杨绛出生于钟灵毓秀的江南水乡无锡,那一片灵秀的土地为她日后的人生给予着养料,她向来都是和颜悦色,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温文尔雅。但是传记中的两件事情,大大震撼了我的内心。一是,抗日时期上海沦陷地的公交车上,她面对日军,不卑不亢,那种烈性甚至带着一丝挑衅,民族气节昭然若揭,竟然震慑到那位日军,他自感自己毫无气场与这位爱国女子对峙,只是装样吼了吼,就下了车。杨绛生命里那种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在此刻爆发,也因为这一次,我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前,她和钱钟书没有选择离开我们满目疮痍的祖国,他们引用了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比贴切地说出了当时爱国文人心中的那个结,是的,我们的生命已经与祖国早就链接在一起了。杨绛一凡往日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对于文革时,钱钟书被人莫须有地扣上“罪名”,她的反应之激烈,震动了当时她的同事,我想这一种抗议是并不是徒劳,它是呐喊,表现了文革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铮铮傲骨。
外柔内刚,这就是杨绛。在她柔弱的外表之内,蕴含着刚正不阿的精神情操和对丈夫的真挚、深厚的爱。如果可以握住你的手,愿你把这一种坚韧的力量传递给我。当然,这只是单纯而不真实的希冀,浅浅微笑,笃笃追求。
一本书,书外面是我,杨绛的人格在书里面,写下的只是一零星感想,人的一生,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希望这一枝的绿芽可以在这个春秋不离不弃陪伴着我。
杨绛传读后感 篇15
书中讲的就是杨绛与钱钟书相识、相知、相伴的过程。哦,还有他们女儿钱瑗一起生活的一些有趣的点滴小事。书中还附了一些照片、书信等。
书中说,“钟书看到书上可笑处,就痴笑个不了,可是我没见到他看书流泪。”我看书笑经常有,但看书看哭了很少。记得我第一次看书哭了,是看实的《白鹿原》白孝文第一任老婆病死的片段。
书中有很多家庭生活的小片段,“我们两人的早饭总是钟书做的。我起床和他一起吃早饭。然后我收拾饭桌,刷锅洗碗,等他穿着整齐,就一同下楼散散步。我们不断地发明,不断地实验,我们由原始人的烹调渐渐开化,走人文明阶段。我们玩着学做饭,很开心。钟书吃得饱了,也很开心。他没有一个助手,我只是“贤内助”,陪他买书,替他剪贴,听他和我商榷而已。我们三个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我们在一起,随处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我们还想年轻时那么兴致好,对什么都有兴趣。一九九七年早春,啊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一个温馨的学者家庭,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交流就流露在生活的点滴中。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感交流方式,细心的真情流入,对方一定会感受的到。
杨绛传读后感 篇16
书中讲的就是杨绛与钱钟书相识、相知、相伴的过程。哦,还有他们女儿钱瑗一起生活的一些有趣的点滴小事。书中还附了一些照片、书信等。
书中说,“钟书看到书上可笑处,就痴笑个不了,可是我没见到他看书流泪。”我看书笑经常有,但看书看哭了很少。记得我第一次看书哭了,是看实的《白鹿原》白孝文第一任老婆病死的片段。
书中有很多家庭生活的小片段,“我们两人的'早饭总是钟书做的。我起床和他一起吃早饭。然后我收拾饭桌,刷锅洗碗,等他穿着整齐,就一同下楼散散步。我们不断地发明,不断地实验,我们由原始人的烹调渐渐开化,走人文明阶段。我们玩着学做饭,很开心。钟书吃得饱了,也很开心。他没有一个助手,我只是“贤内助”,陪他买书,替他剪贴,听他和我商榷而已。我们三个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我们在一起,随处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我们还想年轻时那么兴致好,对什么都有兴趣。一九九七年早春,啊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一个温馨的学者家庭,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交流就流露在生活的点滴中。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感交流方式,细心的真情流入,对方一定会感受的到。
杨绛传读后感 篇17
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读这本书,是因为封面的一句话深深吸引着我,“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是钱钟书先生对杨绛说的一句话,也让我很想知道这是怎样一位德、才兼备的女性,才能在中国被称之为“先生"的。
这位生于江南书香世家的女子,身上有着水乡女子的温柔婉约,却又蕴藏着北方女子的傲骨。婉约和傲骨,在她的身上完美地融为一体,从小受父亲杨萌杭影响,杨降拥有了自然,沉稳,善良,正直等美好品质,不得不承认,杨降先生能有如此成就与她的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父亲轻松的教育方式让小时候的杨绛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成长。父亲身上的可贵品质,让杨绛先生受用一生。贤惠的母亲,则以中国传统女性的柔软,教会她什么是包容和信任。或许,正因如此,她在尝尽了人生百味之后,依然可以淡泊从容地度过一生,于时光的荒野里,她始终如兰芷、如清水、在这纷繁的尘世里寂静欢喜。她虽生于乱世,却自始至终怀有一颗与世无争之心,外界给了她颇多赞誉、坚忍、从容、睿智、宁静…但这些于杨绛先生不过浮华如花,开过即谢,她并不曾为此动容,不曾改变分毫。始终还是那个如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婉如初。
与钱钟书的相遇,也是因为杨绛先生的清华梦。他们有缘相遇在清华大学,在最美最好的年纪遇到彼此,一见钟情。从此便开始了他们幸福美好的生活。钱钟书先生每天一封情诗更是触动了杨绛的.少女心。爱上一个人无须太多的理由。杨绛与钱钟书携手度过了大半生的时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割舍。世人常向往白头偕老,只是实现的人很少,而杨绛与钱钟书,风风雨雨几十年都未曾离散,直到死亡才叫他们分别。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杨绛先生与丈夫也不免要受到不公之事,但是他们彼此心心相印,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化险为夷。只是让人怜惜的是,世事难料,他们心爱的女儿却先早走一步,白发人送黑发人,任谁都难以承受这种打击,但是杨绛先生挺过来了。更让人心痛的是,随后丈夫也离她而去,曾经幸福快乐的一家三口,就剩下她一人了。不过此时的杨绛先生内心从容,她要听从丈夫的话,好好活。于是她又一个人活成三个人。
人不到一定阶段,是不会盘点过去的,人不到一定年龄,也是不会沉下心来思考人生的。因为,人是带着梦想来的,是带着新奇来的,从年少到年老,总想潇洒走那么一回。人生是一种过活,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理解,只有吃过了馒头,才知道馒头的味道。哪怕是摸着石头过河,哪怕是头撞在南墙上。
杨绛传读后感 篇18
最近在翻罗银胜著的《杨绛传》,是在读了梁实秋老先生的《雅舍忆旧》之后,觉得这些遥不可及的大师们,也有一样日常生活,或琐碎、或艰辛、或温馨,甚至有时还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一点点影子,只是他们对生活更认真、对爱情更认真、对人对事更认真,即便是战火纷飞、“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也仍然能够认真面对生活,比我们现在来讲所谓的什么挫折、困难或是生活中的不如意,显得有更大胸怀和更加艰苦的奋斗,我们比之他们相差太多太多。
书翻到第四章的时候,作者总结了杨绛的晕船哲学,很是吸引人。1938年,远在法国的杨绛、钱锺书夫妇面对国破家亡的情势,不得已带着女儿钱媛远渡重洋返回祖国,在阿多士2号的法国邮船上,由于海上风大浪急,他们经常晕船,尤其是钱锺书晕船更甚,十分难受。经过几次风浪颠簸,聪慧的杨绛对钱锺书说:坐船不晕船,就要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以船为中心,让自己永远与船稳定成90度直角,永远在水之上,平平正正,而不波动。钱锺书按照杨绛说的去做,果真有用,不晕船了。
后来,杨绛把自己这次体会凝练成了为人处世的哲学: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坐直了身子,岿然不动,身正心正,心无旁顾,风浪其奈我何?这就是杨绛的晕船哲学。杨绛也如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受到迫害和打压,杨绛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并且被剃了“阴阳头”,她和丈夫钱钟书一起被划分为“牛鬼蛇神”, 她被安排去扫厕所。即便是这样一种遭遇,她仍然念念不忘《堂吉诃德》的翻译,并拼尽全力将书稿保护了下来。后来在《干校六记》中,杨绛写得克制而又平静,“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努力保持丝丝温情,即柔弱温和有坚强不屈,时刻在那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着自身90度的挺立。
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风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稳稳的站立90度,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便是不被风吹倒、不被浪掀翻的最好保证。
杨绛传读后感 篇19
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解读。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杨绛传读后感 篇20
有人把文坛的夫妻分为三种:一,始终生活在另一方的身影中,例如许广平和张兆和;二,一方极其出众,另一方相比逊色些,有如萧红和丁玲;三,齐头并进、相互并进,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正是如此。钱钟书曾说过,杨季康,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和朋友。他夸她“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我想这是一个女子最骄傲的事了。
杨绛的文学成就无需多言。第一次知道杨绛,是初中的一篇课文《老王》,背了很多知识点,依旧不清楚为何一个女子称为先生。第二次听到杨绛,是大一“文学理论课”的老师推荐看她的《洗澡》。第三次,听到杨绛,是大二“现代文学史”老师讲到钱钟书和他的《围城》,提到了和他一样优秀的妻子。第四次,看到杨绛先生告诫我们这一代人少患得患失,要多看书!简单地了解了她的晚年生活,佩服于这个瘦小年迈的老太太,孑然一身,从容而淡雅,用一个“我”撑起了“我们仨”,只是希望用文字证明,她和他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如此才德兼备的女子,更加崇敬,便拿起了《杨绛传》。
杨季康是默存的妻子,甘愿为默存而默存。在英国留学时,钱钟书养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回国后,为了让他喝到茶,她亲自配制。甚至于在他死后,依旧不改下午茶。( )我想,下午茶于她而言不是习惯,而是丈夫还在的痕迹。回国后,在她戏剧创作达到顶峰的时候,她选择了辅助钱钟书创作小说,做灶下婢也心甘情愿。正是由于她的付出才成就了《围城》,他们的称呼从“杨绛的先生钱钟书”到“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她的内心一定是无与伦比的幸福。 997年,钱媛去逝。 998年,钱钟书去逝。杨绛先生成了留下来打扫战场的人。她只求比钱钟书多活一年,好照顾他最后,她的愿望实现了。现在她一直在做他安排的最后一件事:好好活!经历过太多的生离和死别,杨绛先生对死亡没有恐惧,她把它称之为“回家”。听着,让人不免为她的柔韧、豁达感到心疼。
读完《杨绛传》更加敬仰这位老人,唯有将一切化为祝福,祝她身体健康!
杨绛传读后感 篇21
大多人羡慕杨绛,能遇到钱钟书这样志趣相投的人,可我不羡慕。杨绛曾对不想结婚的女儿说:“将来我们都是要走的,撇下你一个,我们放得下心吗?”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恐怕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杰作——女儿,她竟会走在自己甚至是老伴儿前面。回忆想来,只怕如梦般遥远。
钱媛去世后第二年,钱钟书也跟随而去,落下杨绛一人独自一人存活于世。在这短短两年之内,杨绛竟承受了两次失去至爱之痛。或许是杨绛的命太长,但绝非钟书的命太短。他已陪她度过了60余年,可惜的是他们的`女儿,钱媛。
钱钟书和杨绛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眼睁睁看着自己女儿的离去却无能为力,悲痛欲绝而又无可奈何。更可悲的是,钱钟书此时也是病倒在床,这意味着,杨绛在悲痛之余还要照顾自己的老伴儿,未来的一切都是不可预料的,或许,或许明天,杨绛就要面临老伴儿的离世…果不其然。杨绛一人独自过完了剩下的18年。
我不羡慕杨绛,也许有人要说,60年的曾经拥有已经足矣。如果是我,我不想要这样的曾经拥有,我不想那么久的美好被最后剩下的18年打破,在最后的日子里还是在回忆,在最后时光留下的是遗憾。而今只能从屋子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是微乎其微的空气中嗅到一丝丝以往的甜蜜…
也许杨绛余后18年存活于世,并非只为爱情,更为她的事业(杨绛翻译了《堂吉诃德》);或许,她不是独活,她在用她余下的光阴替他们一家三口一起看这繁华的世界,待到她死去那天,便能了无遗憾。
但我只是一个平凡又俗气的人,没有那么伟大的目标,更没有那么坚强的内心,所以,如果同样的事降临在我身上,我可能只会一蹶不振,既舍不得了解生命,也不愿过此般暗无天日的日子,整天浑浑噩噩…因此,我打心底里佩服杨绛先生。
杨绛传读后感 篇22
最近在翻罗银胜著的《杨绛传》,是在读了梁实秋老先生的《雅舍忆旧》之后,觉得这些遥不可及的大师们,也有一样日常生活,或琐碎、或艰辛、或温馨,甚至有时还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一点点影子,只是他们对生活更认真、对爱情更认真、对人对事更认真,即便是战火纷飞、“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也仍然能够认真面对生活,比我们现在来讲所谓的什么挫折、困难或是生活中的不如意,显得有更大胸怀和更加艰苦的奋斗,我们比之他们相差太多太多。
书翻到第四章的时候,作者总结了杨绛的晕船哲学,很是吸引人。1938年,远在法国的杨绛、钱锺书夫妇面对国破家亡的'情势,不得已带着女儿钱媛远渡重洋返回祖国,在阿多士2号的法国邮船上,由于海上风大浪急,他们经常晕船,尤其是钱锺书晕船更甚,十分难受。经过几次风浪颠簸,聪慧的杨绛对钱锺书说:坐船不晕船,就要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以船为中心,让自己永远与船稳定成90度直角,永远在水之上,平平正正,而不波动。钱锺书按照杨绛说的去做,果真有用,不晕船了。
后来,杨绛把自己这次体会凝练成了为人处世的哲学: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坐直了身子,岿然不动,身正心正,心无旁顾,风浪其奈我何?这就是杨绛的晕船哲学。文革时,杨绛也如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受到迫害和打压,杨绛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并且被剃了“阴阳头”,她和丈夫钱钟书一起被划分为“牛鬼蛇神”, 她被安排去扫厕所。即便是这样一种遭遇,她仍然念念不忘《堂吉诃德》的翻译,并拼尽全力将书稿保护了下来。后来在《干校六记》中,杨绛写得克制而又平静,“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努力保持丝丝温情,即柔弱温和有坚强不屈,时刻在那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着自身90度的挺立。
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风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稳稳的站立90度,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便是不被风吹倒、不被浪掀翻的最好保证。
杨绛传读后感 篇23
这个月到现在一共读了两本书,都是当代作家的作品。一本是《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作者是72年出生的潇水,本名张守春,是非常幽默好读一本“历史”书。这是一套中的第一本写的是从盘古开天地到周朝推翻商汤之前的事。另一本就是《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作者是80年出生的桑妮,本名张广慧。都是老张家人,这真的是非常巧合的一件妙事。
杨绛是钱钟书的爱人,这位老人非常伟大。一生淡定从容,1911年出生,2016年去世,105岁,看了一个世纪的岁月荣华,经历各种事实变迁,又给社会,给教育,给戏剧都做了巨大的贡献,非常了不起。
这本书一看就是致敬的书,看完之后可以了解老人的经历,通过事件看到杨绛大师超然物外的处事智慧。可是看后感觉写的文字过于平时,偏于表面,不太深刻。
杨绛大师55岁经历特殊时代,被下放劳改扫厕所被诋毁被剃阴阳头,结果书中不过寥寥带过,轻描淡写,估计作者的本意是想要写出大师在这些磨难面前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结果就是深刻少了,而文字太轻飘了。
还有杨绛大师86、87岁先失去女儿,后失去爱人。生离死别的创痛,也写的轻飘飘的。
甚至于杨绛大师92岁写我们三,去世前100多岁的人,仍旧笔耕不缀,读书不止。都只是简单陈述,甚至是引文描述,实在是差点意思。
整体上打70分,好在陈述的语言、思路都还挺顺的,读起来不费力气。比我看北岛的《时间的玫瑰》要省力气。
杨绛传读后感 篇24
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读这本书,是因为封面的一句话深深吸引着我,“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是钱钟书先生对杨绛说的一句话,也让我很想知道这是怎样一位德、才兼备的女性,才能在中国被称之为“先生"的。
这位生于江南书香世家的女子,身上有着水乡女子的温柔婉约,却又蕴藏着北方女子的傲骨。婉约和傲骨,在她的身上完美地融为一体,从小受父亲杨萌杭影响,杨绛拥有了自然,沉稳,善良,正直等美好品质,不得不承认,杨绛先生能有如此成就与她的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父亲轻松的教育方式让小时候的杨绛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成长。父亲身上的可贵品质,让杨绛先生受用一生。贤惠的母亲,则以中国传统女性的柔软,教会她什么是包容和信任。或许,正因如此,她在尝尽了人生百味之后,依然可以淡泊从容地度过一生,于时光的荒野里,她始终如兰芷、如清水、在这纷繁的尘世里寂静欢喜。她虽生于乱世,却自始至终怀有一颗与世无争之心,外界给了她颇多赞誉、坚忍、从容、睿智、宁静…但这些于杨绛先生不过浮华如花,开过即谢,她并不曾为此动容,不曾改变分毫。始终还是那个如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婉如初。
与钱钟书的相遇,也是因为杨绛先生的清华梦。他们有缘相遇在清华大学,在最美最好的年纪遇到彼此,一见钟情。从此便开始了他们幸福美好的生活。钱钟书先生每天一封情诗更是触动了杨绛的少女心。爱上一个人无须太多的理由。杨绛与钱钟书携手度过了大半生的时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割舍。世人常向往白头偕老,只是实现的人很少,而杨绛与钱钟书,风风雨雨几十年都未曾离散,直到死亡才叫他们分别。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杨绛先生与丈夫也不免要受到不公之事,但是他们彼此心心相印,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化险为夷。只是让人怜惜的是,世事难料,他们心爱的女儿却先早走一步,白发人送黑发人,任谁都难以承受这种打击,但是杨绛先生挺过来了。更让人心痛的是,随后丈夫也离她而去,曾经幸福快乐的一家三口,就剩下她一人了。不过此时的杨绛先生内心从容,她要听从丈夫的话,好好活。于是她又一个人活成三个人。
人不到一定阶段,是不会盘点过去的,人不到一定年龄,也是不会沉下心来思考人生的。因为,人是带着梦想来的,是带着新奇来的,从年少到年老,总想潇洒走那么一回。人生是一种过活,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理解,只有吃过了馒头,才知道馒头的味道。哪怕是摸着石头过河,哪怕是头撞在南墙上。
杨绛传读后感 篇25
杨绛先生说:“你有不伤别人的教养,却缺少一种不被别人伤害的气场,若没有人护你周全,就请你以后善良中带点锋芒,为自己保驾护航。”
其实,每一个善良的'人,大都礼貌谦逊。不会无缘无故伤害别人,但这样的人却往往根容易被别人伤害。为什么呢?因为有时候人善被人欺,所以无底线的善良,其实纵容了他人的不怀好意其实也是一种恶。
什么叫善良中带上锋芒呢?就是有条件地善良,不是助人一定要有回报,而是在给予别人之前,要考虑自己的感受,不委曲求全,不迎合讨好,不卑躬屈膝。而是不卑不亢做人,有原则地帮助他人,适当地拒绝,而不是做个没心没肺的烂好人。
其实杨绛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温柔有边界,活得朴素却灵魂高贵的女人,每次读她的自传,都能感受到她在为人处事过程中的温婉知性,又不失尊严,在别人刁难她时,她总能用自己盔甲让别人知难而退。在她和钱钟书的感情故事中,你可以学到爱情的真谛,感情长久的基础是,志趣相投,以及势均力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