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 篇1
安娜·卡列宁娜是个俄国上流社会的漂亮贵妇,嫁给了一个思想很保守而且比她大很多的官僚卡利宁。她一只安于贤妻良母的生活,但是与军官渥伦斯基相遇后,重新唤起了安娜对生活和爱情的追求。
安娜不愿长期欺骗丈夫,毅然决然的把她和渥伦斯基的'关系公开。从而被上流社会抛弃,受到丈夫卡列宁的折磨。她拼命挣扎,但还是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最后卧轨自杀。
列文与安娜不同,他可以说是获得了真正的爱情和家庭的幸福。然而,他常把自己的富裕与人民的贫困相比,抱有深深地罪恶感。于是,列文积极地探索和农民合作,寻找共同富裕的道路。
《安娜·卡列宁娜》好在,多层面、多角度、全过程地描写人物心灵深处的纠结与矛盾。小说里每个人物,都有比较详细、密度很大的心理描写。我可以从安娜的心路历程中发现,特别是她临死前的内心世界的变化:
卡利宁得知妻子与别人私通后的尴尬境地;吉蒂从迷恋渥伦斯基到成为列文的妻子;渥伦斯基的道德观念等几个不同的的层面,来领略托尔斯泰这一出神入化的描写艺术和技巧。
这是我的读后感,如果喜欢,你也可以来读读这篇文学巨作。说不定,你有比我更深、更准确的新读感。希望,你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它。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 篇2
这是一部厚重的书,不仅在于它近千页的篇幅,还在于它所展现在读者面前真实的历史画面、曲折的故事情节、激烈的思想冲突与真挚的情感。
安娜与伏伦斯基和列文与吉蒂两条爱情线索相互交错描述,一悲一喜,一暗一明,相互缠绕又豁然分道扬镳,悲喜相衬,令人怅然。同时夹杂大量对土地与农民关系的叙述、政治评论,对现有社会制度缺陷和随资本主义发展沙皇制度所暴露出的弊端以及上层社会奢侈生活的批判与不满,也抱有对时人提出的解决办法怀有质疑而自己却无法提供更好的方案而产生的沮丧。前者是本书的特性,后者是托尔斯泰作品的共性,时代使然嘛。
爱情与法律关系,世俗观念与宗教信仰,个人对幸福追求和社会伦理道德等等这些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互相猜忌与不信任则是安娜个人悲剧的催化剂,而她的卧轨自杀则是时代悲剧的体现。仔细分析好像谁都是对的,拼凑在一起便全都是错的,必须有无辜的人做出无辜的牺牲,否则就是集体的毁灭。
个性是人物的灵魂,矛盾是情节发展的动力,将个性鲜明的人物揉合进一个又一个矛盾里,故事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老托尔斯泰长于此道,加之他对现实生活的切身体会与对世事的真知灼见使他的.文章具有深厚的底蕴。
托尔斯泰的作品所考虑的问题主要又一个即要不要给农民土地。农奴制刚刚废除,生产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庞大又落后的沙皇俄国在突飞猛进的英法面前相形见绌。占全国九成以上的农民大多耕种着地主的土地,没有生产积极性,作为大地主的托尔斯泰在个人利益与农民利益之间徘徊。怎样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使生产资料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是托尔斯泰所关心的问题。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的发展,而农业却长期停滞不前,造成的巨大贫富差距远远超出安全系数而俄国还要进行对外战争。在作家看来只有让土地所有权给占绝大多数的农民,农业才会欣欣向荣,国家才会安定并正常发展,但这势必损害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的利益,而列夫?托尔斯泰正是其中之一。
对于安娜?卡列宁娜的对爱情的追求,我无法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一是因为在现代中国这是一件极其容易解决的事情(到民政局走一遭用不了一个小时),而在遥远时代的遥远俄国的复杂关系令我难以理解;二是正处于青春期的我对于“爱情”并没有一个准确清晰的概念,所以不敢妄加评论。只是觉得两个人在一起,装点呆、卖点傻,何必分清“丝瓜藤和肉豆须”。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 篇3
看完这本书后的第一种感觉就是:不正当的感情最终是不会有好的结局的。现在想想,这应该是一种很幼稚的想法吧,至少对于这个故事来说。
故事叙述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在背叛自己的婚姻享受一段短暂的婚外幸福之后走向了人生的终点—死亡。在阅读的过程中或许会因为女主人公对自己婚姻的不忠而对她产生一种厌恶感,认为最后走向死亡的结局也是她罪有应得的。可是从整个故事来看,真相并不是表面上呈现给我们的。她,是一个懦弱的,一直在劝慰自己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过错,是一种没有羞耻感的人。在社交界,她是一种美丽的,慈祥的,任何人都喜欢的形象,可是,当她疯狂之后,为爱情所忙碌,以名誉和儿女为代价的这种行为,让人困惑和不解。为了爱情,她可以抛弃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顾自身的名誉。或许,这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种羞耻,可是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勇敢。众观卡列宁娜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她身边的人,如她的哥哥及尼古拉,在遭受种种不幸之后没有任何的举动,只是眼睁睁的接受灾难的来临。而卡列宁娜呢?在一个如此阴暗的社会里,为了自己真正的爱情宁愿抛弃一切,一往直前。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种叛逆的精神,一种敢于与现实社会对抗的精神。卡列宁娜虽然承认自己背叛了家庭,抛弃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她没有感到羞耻,即使在这个上流社会私通并不少见。因为她觉得真正的爱情是至高无尚的,只要两个人之间的爱是真诚的。最让人震撼的是,她选择了卧轨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她的决定并不是为自己之前所做的感到后悔,而是她觉得她和渥伦斯基(情人)之间已经没有爱情可言了,因为她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爱情。这更加体现出她的勇敢,正如现在的人说:自杀的人是勇敢的,因为很少有人去自杀的。
在那时的社会里,充满着阴暗,有的人选择默默的承受一切不管是好是坏,是悲是喜,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任何权利去改变什么了,他们早已经习惯了一种没有思想,一种麻木,不懂得对生活有任何反叛的人生了,因为他们已经被这个社会的枷锁完全的束缚了,因为他们已经不懂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是什么了,他们只在乎名誉和金钱。而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追求。他们不甘愿被社会的枷锁所束缚,即使遭受的困难会很艰巨,即使最终的结局不是那么美好甚至是一个悲剧,这一切并不能阻挡他们向往真正的幸福和自由的脚步。在阴暗的社会里,他们的行为或许会遭众人的唾弃甚至整个社会的的抛弃与孤立,这些都不算什么。就像女主人公被众人成为行为不检的女人的时候,她并没有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是羞耻的,她勇敢的承认了。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一个如此勇敢,叛逆,敢于与社会对抗的女性形象熠熠生辉。
可是,想想自己现在的生活,又有多少次勇敢过!或许这个故事可以给我带来一点触动吧:人活着,就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不要时刻被周围的人和事所约束,或者随波逐流,大学生活,更应该如此。大胆尝试,不要害怕困难与失败,尝试过了,努力过了,即使没成功那又怎样?生活就应该多一点挑战,多一点尝试,这样才会让生命更加精彩,才会感觉到生命的意义所在。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 篇4
安娜是俄国上流社会的迷人贵妇,这种贤妻良母类的女人,让人感到一种慈祥的安宁。但是,她接下来与渥伦斯基邂逅之后的事情,以及她最后走的极端,让人感到深深怜悯。
她是一个懦弱的,一直在劝慰自己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过错,是一种没有羞耻感的人。在社交界,她是一种美丽的,慈祥的,任何人都喜欢的形象,可是,当她疯狂之后,为爱情所忙碌,以名誉和儿女为代价的这种行为,让人困惑和不解。
在这场与列文、吉蒂、卡列宁、渥伦斯基等人的多角恋与各自婚姻的爱情的对比下,安娜无疑是可怜的,她选择独自承担了无望爱情的全部后果。列文无疑是成功的。他在婚姻的道路上,窘迫,失落过。但是经过蜕变,与自己心爱之人喜结良缘,并接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米佳。而安娜与渥伦斯基婚外情,是最让人所不齿的。他们有了在自己罪恶的结合下的牺牲品:女儿安妮。
其实,最后害死安娜的,不是别人,是安娜自己。她走上了条极端的路,没有自制力其实是种可怕的东西。嘴上说着,我可以压抑一切的感情,可是心中却不这么想。是安娜的心口不一害了自己。明明是来促成渥伦斯基与吉蒂的婚事,却将自己搭了进去。表面上,压抑着,那真实,又是什么?因为自己成为了导火索,所以引发了后来的一切。渥伦斯基的逐渐冷淡和抛弃,卡列宁的渐渐折磨、后来的卡尔塔索夫夫人的公开羞辱以及文章最后她的卧轨自杀。一切的前因后果,都在于此,都在于她的不安于本分,心中的自制力不高。这是一场悲剧,由她亲手导演,演员最后全部走光之后,又由她自己,最后终结。
这部以死亡而收场的戏剧性悲剧,却成就了安娜·卡列宁娜的形象。这种对自己婚姻不贞,背叛家庭,抛弃自己的儿子,又担心被自己的儿子看不起的女人,是被世人所厌恶和不耻的。私通在上流社会并不少见,可是少见的是,安娜·卡列宁娜的勇于承认,虽然最后得到的结果是被上流社会抛弃。但是,在这种列夫·托尔斯泰近乎苛刻的描写下,安娜·卡列宁娜的缺点,也正是她的闪光点所在。这突出了一个叛逆的女人,和敢于与现实社会对抗的形象。这句话有褒有贬吧,可是谁又去管她呢?在婚姻中,上流社会对待不贞夫妻的惩罚是不同的,而丈夫近乎变态的宽恕,对安娜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和无形的压抑感。安娜在别人眼里是怯懦的,但是,她的真正的形象,却是光辉的,作为一个对比人物,她最后的往铁轨上的一卧,成就了她的勇敢,反叛的精神女性。也许正如现在的人所说:自杀的人,是勇敢的,因为,很少有人有勇气去自杀。
“真不愧是个卑贱的女人,连选择的死法都是那么卑贱。”公爵夫人鄙视的说。其实我认为不然,她并没有权利去评判,真正的评论权,是掌握在当事人的手中。
安娜·卡列宁娜,总体来说,是一个怯弱而又勇敢的人。可以说,最后的卧轨,不是她的本意,她想要站起来,却无能为力。
选择一个人背负所有,她看淡了世俗。她的丈夫卡列宁,要的只不过是脸面和名誉,渥伦斯基喜欢追求新鲜等等甚至更多。一个人承担下因为背叛而带来的一切后果,带着绝望的那颗心,那可反叛的种子,是否,就是在这个时候,留在了这里?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 篇5
这本书讲了三对夫妻的故事,奥博朗斯基和陶丽,安娜和丈夫卡列宁,列文和吉娣。书中提供了三个不同版本的婚姻故事,在婚姻中会遇到的问题和不同的处理方法。
奥博朗斯基和陶丽的故事版本现实中比较常见,奥博朗斯基不断有外遇,妻子陶丽困在生儿育女的家务中;妻子面对丈夫的外遇,虽然有愤怒,考虑到孩子抚养问题,原谅了丈夫。奥博朗斯基的外遇历程并没有止步于此,相反时不时寻欢作乐。社会中对于男女的婚外情适用两套评判标准,奥博朗斯基的外遇并不影响他日常生活。陶丽的选择是多数女性的选择,保存家庭的完整而选择原谅丈夫。
安娜和丈夫卡列宁的故事版本更加富有戏剧性。安娜去看望哥哥奥博朗斯基的路上,遇到了伏伦斯基,伏伦斯基开始追求安娜。安娜跟丈夫卡列宁之间没有爱情,她恨卡列宁的虚伪,同时对于外遇也感到羞愧。安娜在公众场合与伏伦斯基往来,卡列宁的要求仅仅是不让伏伦斯基来家里。安娜在生女儿的过程差点难产死去,她祈求卡列宁原谅她的不忠,人性的复杂和多变。安娜病重中伏伦斯基自杀未遂,康复后安娜带着女儿与伏伦斯基一起生活,并没有离婚。同居后的安娜被上流社会排除在外,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伏伦斯基,为了让伏伦斯基后悔,安娜最终选择了卧轨自杀。
安娜为什么会自杀,是因为爱情的.不可靠吗?安娜把爱情看得太重,她抛弃家庭和儿子,跟随伏伦斯基一起生活。安娜的选择,迫切断了社交生活,只依赖伏伦斯基的爱情,而这爱情在安娜看来,飘忽不定。安娜要报复伏伦斯基,唯一的方法是自杀,让他后悔。为什么安娜要报复伏伦斯基,因为他的爱情让她失去了一切,唯一可依靠的是伏伦斯基,是因为人在爱情中的易变的情感。安娜当时不选择这段婚外情,情况会好吗?也不一定,她已经看穿了丈夫的麻木,不能忍受这样的婚姻。安娜的婚姻不会一直如此风平浪静,她有不满一定会反抗。
列文和吉娣的故事是少有的幸福婚姻的版本,列文第一次向吉娣求婚被拒,当时吉娣可能有更好的选择——伏伦斯基。伏伦斯基后来转头追求安娜,吉娣失恋,故事出现转机。吉娣去海边休养一段时间,并从感情的伤痛中走出来。列文第二次求婚成功,两人很快结婚,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列也最终从宗教中获得了慰藉,列文和吉娣的婚姻生活有争吵,但两个人的心是在一起的。
人都有长期亲密关系的需求,安娜的悲剧是那个时代身为女性的悲剧。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 篇6
“一种仿佛她准备入浴时所体会到的心情袭上了她的心头,于是她画了个十字。这种熟悉的画十字的姿势在她心中唤起了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笼罩着一切的黑暗突然破裂了,转瞬间列车高速开来,她抛掉红皮包,缩着脖子,两手扶地地投到车厢下面,她微微地动了一动,好像准备马上又站起来一样,扑通跪下去了。同一瞬间,一想到她在做什么,她吓得毛骨悚然。她想站起身来,把脖子仰到后面去,但是什么巨大的无情地东西撞在她的头上,从她的背后碾过去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她说,感觉无法挣扎……
安娜就这样死了,我倒在布满沙尘和煤炭的铁轨上。一个那么真挚、动人、生机勃勃的生命就这样逝去。回顾安娜的人生轨迹,从有一个快乐单纯的家庭,快乐的生活,到渥伦斯基的介入,并美其名曰“爱情”。而这个“爱情”的到来,却带走了她的一切。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托尔斯泰最擅长的不是揭露社会制度,而是对人类道德的`自我审判和思索。安娜是要所谓的婚外情,还是要家庭,这个十分矛盾的问题即使放在现在,也应该能引起人们的深思。而这个“爱情”,仅仅是因为对方长得帅,能用甜言蜜语打动她。
安娜应该是一个诚实、勇敢、十分有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要脱离原来的生活时,她勇敢地向丈夫决裂。她是一个正直而不放荡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能理解的。”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极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安娜对爱情的追求与对上流社会虚伪腐的厌恶之间的冲突,是安娜最终悲剧的主要原因。这种冲突首先体现在于丈夫卡列宁的矛盾中,卡列宁是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她之所以需要家庭,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他对宗教、对文化的爱好,只不过是升官的敲门砖而已。卡列宁这种冷漠、虚伪、一心想往上爬的思想,是安娜所不能容忍的。当渥伦斯基相爱了。
然而渥伦斯基只是使她陷入一个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这个社会就是通过他展现了贵族阶级的自私与冷酷无情,最终把安娜逼上悲剧的绝境。
细细品味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安娜在当时那种环境下的痛苦与无奈。安娜的命运值得同情但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她被逼上绝路,是社会的罪过,她的死更是对河岸社会的一个反抗,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自身人格解放的追求,都应该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