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师爱心得体会

2024/10/14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师爱心得体会(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师爱心得体会 篇1

“师德”,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是历代教育家提出的师德规范。而今,我认为师德最直接的表现是师爱,即对学生的爱,对学生无私奉献、不计得失的爱。师德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师德就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中。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从严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师德观念,让师爱在学生心中闪光。

教师要慎言、慎行、严于律己,应诚信、守信。与学生相处应该坦诚相见,老师会什么,不会什么,老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应该清清楚楚地让学生知道。不要为了维护那么一点儿师道尊严而去欺骗信任你的孩子,否则很可能你会永远失去孩子对你的信任。比如在讲授《牧童词》这首每周一诗时,一个学生突然问“蓬蒿”是什么意思,在备课时我并没有准备这个表示植物的学名词语,一时语塞,但马上对学生如实相告,下课后马上查找,第二天一上课,马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守信也很重要,学生永远都佩服说一不二的老师。一次,我说,月考核作业质量最好的三位同学将得到奖品,后来当我变魔术般地拿出奖品时,学生们都欣喜不已。答应学生的事情就应该尽全力做到,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心,赢得学生的爱。

学生们都喜爱知识渊博、才智过人的教师。在这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如果不及时学习新知识,为自己的头脑充电,那就很难与时俱进。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不致于被时代所抛弃。因此,在教学之余,我经常关注语文教学方面的杂志,如《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与参考》等等。此外我目前在读华师大语文教育方面的硕士研究生,通过更近一步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理论修养,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其实本身就是给学生一个示范,能或多或少,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

师德也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在批改学生古诗文默写时,有几次,我让2班的学生改4班的,4班的学生改2班的,虽然可以让学生对学生的作业有个直观的了解,并能从中吸取教训,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但其实私心中有想缩短改作业时间的.想法,但这样做过两次以后,我发现,我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我失去了对学生最直观的作业面貌的了解,对我下一步的指导工作造成了障碍,后继的作业和措施变得无的放矢,虽然我节省了时间。后来,尤其在复习阶段,对于要默写的所有古诗文,我每首必是亲自批改,虽然很繁琐且重复性高,但我批改每一首诗就是在和每一个学生亲自当面交流,我能非常直观和直接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后继的指导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本次期末考试中,2班和4班关于默写方面的得分率分别为96.94 %和97.8%。大大超过教研组给我组每个班级定的90%的目标。因此,对每份作业对认真批改,这样虽然辛苦些,但可以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整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再有针对性的改进。学生见老师如此认真,自然也会认真学习,而不会随意糊弄,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如上课时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

以上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体会。我自己要从以上各方面努力。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更会在道德和作风方面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师爱心得体会 篇2

做班主任工作已有xx年了,辛苦肯定是有的,但能让我经常回想起来的却是一幕幕快乐。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由于缺乏经验,所以我要求自己多向老班主任学习,多去听老班主任的班会课。在前辈们的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后来随着与孩子们相处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此时反思过去工作的点点滴滴,总结为一点就是班主任要有“爱”有“痕”。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班主任工作更是如此。班主任做的时间长了就发现:自己班的孩子有点像自己,这说明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班主任要经常反思着两个问题:

1、学生家长希望我怎样对待孩子,即家长希望我这个班主任怎样做?

2、如果我家孩子在某个学校的某个班级学习,我希望他的班主任能对我的孩子怎么样?

即我作为家长,我希望班主任是如何对待我的孩子?其实答案是一样的:都希望班主任对待班级的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班主任的关爱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一是生活。在学习上,我们不能只盯着分数,因为分数它仅仅只是个结果,而能反映结果的,恰恰是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的重点主要体现在:读书的效率,课堂的集中注意力和学习思想的变化。尤其是思想的变化,更需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记得20xx年的初三那一届,我们班有一个叫张某的女孩。初二时她成绩很优异,正常班级第一名,但初三的第一学期成绩下滑很快。给老师的第一感觉就是该生可能谈恋爱了,但我并没有立刻下结论,我在暗地里默默的观察她,发现她并没有任何谈恋爱的迹象,反而发现她在课堂上或做作业时老是紧皱眉头。

随后,我找她聊了一次,她告诉我随着离中考越来越近,她的心理越来越紧张,已经紧张到不能正常听课和做作业了,并且下课也不和别人说话,就是自己一个人在那儿胡思乱想。我了解情况后,立刻把她的情况告诉了其他任课老师,希望能对她给以关照;同时,在座位上,我特地挑了一位成绩好并且性格开朗的女孩坐在她身边,希望能对她有所帮助。一直到了第二学期适应性考试,她的成绩仍保持在班级第一。但考试过后,她忽然又紧张的不得了,已经不能上课了,我将她送回家休息了一个星期,回校后请老师帮她补补落下的课程,就这样一直到中考结束。最终她仍以班级第一的.成绩进入我校高一实验班。暑假她和她的妈妈专程到我家表示感谢,但我认为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其次,班主任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爱更容易拉近学生、家长和老师的距离。记得20xx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带初三毕业班。我们班的一位同学肚子疼,疼的汗珠直冒。任课教师打电话给我后,我立刻跑到教室,看他的表情和症状,我猜可能是急性阑尾炎。我二话没说,立刻送他到仁慈医院。由于孩子穿衣服太少,路上不停打喷嚏,我于是把我的羽绒服脱下来给他穿上。到了医院以后,我打了电话给孩子的家长,告知他医生诊断可能是阑尾炎,有可能要手术,需要家长到医院。但家长都在外地打工,所以我要等他的大伯来才能离开。等到半夜,他的大伯来到医院,我把大概情况和相关手续交给他后,我就回家休息了。观察一天后,医生说可以等到放寒假的时候做手术,他的大伯又把他送回到学校。当他的大伯把我的棉袄和我帮他垫付的医药费还给我时,紧紧握住我的手说:谢谢!后来,他的父亲专程从外地赶回来,为的就是送我一面锦旗。当我从刘校长手中接过锦旗时,我的心里是幸福的。多么朴实的家长啊,实际上我只是把他的孩子当成我的孩子罢了。

总之,如果我们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就会和你说他的心里话,对现在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的孩子,班主任关爱的作用会更大。对班级的后进生,如果能给他们更多的爱,对他们的管理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

最后,我要补充一点,我们对孩子的关爱要有痕,要让孩子和家长都知道。因为孩子知道你对他的爱,他自然会以积极的表现给你回报。同时我们的关爱会影响班级的每一个孩子,这样班级就是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让家长知道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实际上就是证明一点:把孩子送到致远中学是正确的选择。

师爱心得体会 篇3

我们知道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向师性”,尤其是小学生,对老师会有一种特殊的依赖。这时,孩子就会要求老师像父母那样关心照顾他们,体贴爱护他们。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渴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肯定。而老师的一言一行,就算是你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点头,在孩子眼里都是一种鼓励,都是一种爱,会让孩子产生温暖的幸福感。这就要求教师要用自己的真诚,热情来对待他的每一位学生。

“亲其师,而信其道”而“学其理”。这个道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这名学生对老师所任教的这门学科是否感兴趣。喜欢这位老师就喜欢他的课,积极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认识完成他布置的作业,努力提高这门学科的成绩。那么究竟学生喜欢怎样的老师呢?我想学生的答案一定是,他喜欢爱他的老师。

既然师爱对学生有着那么深远的影响,那么怎样把我们的爱传递给学生呢?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老师的爱呢?这就是“施爱”的'智慧。

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只有真正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热爱学生。了解学生不仅仅是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品德、文明行为、志向、智力、能力、性格、兴趣、特长、身体等等情况,更要了解他们的精神状态,体会他们的思想和内心感受,触动他们的心灵。如果不能够方方面面深入地了解,那么就无法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就不能按照学生内心世界的特点去找到合适的教育途径、教育方法,那也就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也就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了。

只要你有心,其实“了解学生,信任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并不难做到。现在很多老师都认为自己做到了对学生的爱,但是是不是面向了每一个学生呢?

教师的爱不是偏爱,要无选择的、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对优秀的学生偏爱,对后进的学生另眼相待。教师对优秀生要严格要求,对后进生则要给予更多的关怀。所以说,“平等关爱学生”是施爱的重要原则。

师爱的智慧当然并不仅仅只有了解、信任、真诚,公平这几点,值得我们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相信大家都在不断地努力之中。

师爱心得体会 篇4

近日,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学习了最美乡村教师王金花的先进事迹。王金花老师是我市兰洋镇的一名乡村教师,她淡泊名利、扎根山区的崇高精神和品质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她是教育界的骄傲和榜样,她的崇高品质和精神文明值得所有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学习。我们常说爱是教育的底色,教育没有爱,就好像池塘里没有水,王金花老师正是用她那份无私的爱坚持不懈地为山区的孩子们奉献着。王金花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一名人民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无声的大爱。

我深深地被她那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染着、震撼着。同时,我也引以为鉴,时刻的反思和督促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也应该努力做到:

一、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二、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要随便呵斥学生。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我们要学会喜欢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我觉得;身临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四、刻苦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总之,通过学习乡村教师王金花的各种先进事迹,我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根,是中国教育的希望,乡村教师是中国教育的守卫者,最美乡村教师是中国教育的瑰宝,我相信,这些闪耀在乡间的教育萤火,将因此更美地将乡村孩子的心灵照亮,中国教育也会由此绽放光芒,最美乡村教师的形象将会时刻激励着我们每一个教育者。

师爱心得体会 篇5

毛毛细雨点滴入土,最能滋润幼嫩的禾苗茁壮成长;人微体察,循循善诱,最能诱导纯朴的学生积极向上。用粗暴的态度斥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给学生作了一次不文明的示范。要鼓励同学们用自己的脚去踏出一条新路子,要自己动脑筋去巡探知识的海洋。怎样才能全面培养他们?我的感受是,爱的力量无穷。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塑造他们的灵魂”。我记得有一学期,我让同学们练书法,一名同学新买的字贴第二天却不翼而飞,这不能不怀疑自班同学,我让丢字贴的同学在课堂上说了字贴的颜色、价格,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买的,如谁见后还给她本人或交给老师,等一两天没信息,第三天我上文具店买了一本同样的字贴,在课堂上当着同学的面,让丢字贴的同学认领,她拿到字贴高兴地说:“谢谢老师、谢谢同学”。就在此时我发现一名女生(她的同桌)低头不语,事隔三天她的同桌给寄来一封信,信中说到:“老师,今天晚上我插上卧室的门在给您写信,老师您真伟大!

几天来,我总躲着同学走,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上课什么也听不进去。等着您破案后的严厉批评,我真后悔不该拿同学的字贴,没想到您的做法出乎我的意料,你在上周五上语文课的时候,把字贴还给了a,顿时我心潮翻滚,坐立不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因为字贴在我书包里,你却说找到了,当时我眼含眼水不敢抬头,好象全班同学都在用眼睛注视着我,我想您一定用自己的钱为她买了一本,我的心情不能平静。您的做法保护了我的声誉,我真不知说什么好,现在我把买字贴的钱和这封信一并寄去,谢谢您——我尊敬的老师!”我收到信后找到这同学说:“老师了解你,知道你家里困难,钱还给你,望你好好学习”。这位同学拿住钱,咬着嘴唇,流着眼泪,望着我……可见,良性刺激充满情感、激励与期待。

兴趣乃学习之本,学生只有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才能有效调动其内在的动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拥有的最崇高的价值就是“师爱”。有了师爱,校园内就会充满生机、祥各与欢乐,学生如沐春风、如浴雨露。老师安于其位,敬于其业,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增强了学生对喜欢、爱戴崇拜的教师所教学科的极大热情,还能使教师的要求较好地得到落实,教育亦易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强化师爱的作用,可以预防也能较好地克服学习疲劳。我有一段亲身体会,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偶尔作文写得不错,没想到老师在评语中写了一段鼓励的话,还把它当作范文读给全年级所有班给的同学听,我感到欣慰,从那时起,我真觉得自己挺会写作文的,那个作文本,我一直保存到了现在,可见,学生从老师的鼓励中得到的力量是远远超出人们想象的。

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爱好及刻苦认真的态度,常常受老师的影响和启发,教师优良的工作作风,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高超的教学艺术以及对学生的关怀和期望,使学生产生尊重敬佩感,同时也会产生某种追随感,在教学中所产生的魅力,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道路,鼓舞其一生。

师爱心得体会 篇6

我们知道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向师性”,尤其是小学生,对老师会有一种特殊的依赖。这时,孩子就会要求老师像父母那样关心照顾他们,体贴爱护他们。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渴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肯定。而老师的一言一行,就算是你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点头,在孩子眼里都是一种鼓励,都是一种爱,会让孩子产生温暖的幸福感。这就要求教师要用自己的真诚,热情来对待他的每一位学生。

“亲其师,而信其道”而“学其理”。这个道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这名学生对老师所任教的这门学科是否感兴趣。喜欢这位老师就喜欢他的课,积极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认识完成他布置的作业,努力提高这门学科的成绩。那么究竟学生喜欢怎样的老师呢?我想学生的答案一定是,他喜欢爱他的老师。

既然师爱对学生有着那么深远的影响,那么怎样把我们的爱传递给学生呢?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老师的爱呢?这就是“施爱”的智慧。

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只有真正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热爱学生。了解学生不仅仅是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品德、文明行为、志向、智力、能力、性格、兴趣、特长、身体等等情况,更要了解他们的精神状态,体会他们的思想和内心感受,触动他们的心灵。如果不能够方方面面深入地了解,那么就无法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就不能按照学生内心世界的特点去找到合适的教育途径、教育方法,那也就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也就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了。

只要你有心,其实“了解学生,信任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并不难做到。现在很多老师都认为自己做到了对学生的爱,但是是不是面向了每一个学生呢?

教师的爱不是偏爱,要无选择的、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对优秀的学生偏爱,对后进的学生另眼相待。教师对优秀生要严格要求,对后进生则要给予更多的关怀。所以说,“平等关爱学生”是施爱的重要原则。

师爱的智慧当然并不仅仅只有了解、信任、真诚,公平这几点,值得我们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相信大家都在不断地努力之中。

师爱心得体会 篇7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作为班主任,仅仅德才兼备、刚柔并济还不足够,还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只有注入了爱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今年是我第一次接触一年级。我们班有一个家庭情况“特殊”的小朋友,她有一个新妈妈。小朋友面对新妈妈时会显得比较任性。特别表现在早晨迟到这一点上,每天早晨穿衣服都要一件件试,直到满意才肯出门。第一次迟到时,我尽可能地耐心劝阻,对她讲道理。可是小朋友似乎不能听懂我的话,眼睛直直地看前方,问她迟到的原因和以后的想法,一点反应也没有。几次三番下来,我的耐心也渐渐告罄。于是,我便改“利诱”为“威逼”,表情严肃地批评了她,希望她能觉得羞愧而改正过来。哪知,她却像是被我吓到了,隔天早晨又迟到后,她竟站在校门口,怎么也不肯进校门了。听到这个消息,我赶忙来到校门口,叫她赶紧进班级,可是她却一动都不动。我想:这次说什么也不能让她在这么任性了,一定要“悬崖勒马”,让她养成遵守校纪校规准时到校的好习惯!于是我下课见到她,就更频繁地提醒她。结果却发现她“守门”的次数更多了。我心中越发焦急起来。

正在我纠结该如何教育这个孩子的时候,我有幸研读了《陶行知教育著作》一书。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读了这本书,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需要爱心,儿童渴望得到爱。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于是,我潜下心来,认真反思我一直以来的教育方式,我发现问题可能出现在这些地方:其一,原来我在教育这个小朋友时,总是站在我的角度,过于重视老师的需要,没有真正让她明白她自己守时的需要。其二,发现她“屡教不改”后,我对她总是以批评的方式来教育,没有考虑到孩子本身的个性特点。这个孩子个性比较强硬,直接的批评教育让她很难接受,最后导致她和我在心灵上越来越远。其三,我没有及时去了解孩子行为表现出的内心的感受。她守在校门口不肯进来的行为,正是在说明她对我这一教育方式的不认同,相同方式的教育再多,都是起不了作用的。

明白问题所在后,我改变了教育的方法。当这个小朋友再一次在校门口因迟到而不肯进门时,我没有板着脸叫她自己走进来,而是若无其事地走上前,轻轻地牵起她的小手,轻轻松松就把她带进了教室。知道她可能暂时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接受我,路上我并没有说多余的.话。孩子进了教室的表现也镇定多了。回班级后,阅读课上,我和大家一起欣赏了一本《迟到大王》的绘本,孩子们都被迟到大王的各种理由逗笑了,她,也笑了。故事的结束后,孩子们对于“守时”有了比原先更丰富的想法。下课以后我留心观察了这个小朋友的反应,欣慰的发现,在开心之余她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懊恼。我想,这一次“讲道理”的教育,可算是成功了吧!中午吃饭时,小朋友吃得特别快也特别干净,我马上为她竖起了大拇指。在她高兴时,我有意提了一句大家都很喜欢她,想要早上想早点见到她的想法,她也眼睛亮亮地点头答应了。果真,她迟到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也越来越活泼了。

经过这一次的经历,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并不是流于表面的教育,也不是“锦上添花”的夸赞,而是要设身处地的以学生的立场来思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来为孩子选择他能接受的教育方法。

教师给学生的爱,应该像母亲那样细腻而温柔,应该像父亲那样广博而深沉,让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沐浴着的都是温暖的阳光。只有不断学习,用师爱谱曲,用师责填词,才能脚踏实地地当好一名小学老师。

师爱心得体会 篇8

通过学习《师爱的智慧》一课的学习,不管是听专家讲座还是看书学习,其实我们好多老师往往都有一个同感,别人做过的,我们未必没有做过,但是别人为什么比我们成功?其实原因很简单,别人坚持下来了,而我们自己常常不能,所以说,将简单的事每天认真做到就是不简单,将公认容易的事每天认真做好就是不容易,所以我们除了学习别人的经验,还要坚持不懈,因为持之以恒其实就是最大的成功。孩子在成长中犯错是难免的,如何正确地面对犯错误的孩子?正确的态度是包容,具体的做法是提醒。著名教育专家郑洁也曾说过“如果孩子一生中犯一百个错误,我宁愿让孩子在学校犯下九十九个错误。”可见,老师包容学生,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包容学生的错误,并找准时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要记住:老师手中的两大武器一是宽容,二是等待。

我认为常给孩子微笑,让孩子感知爱,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灿烂的笑容,可以赢得学生的爱戴,给学生心里留下持久的影响。当我们想激发学生的斗志,当我们想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妨轻轻一展笑容,就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学生时,千万不要吝啬你的微笑。联系平时的工作实际,工作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把学生当小助手,一切与学生有关的'事都和他们商量,尽量采纳他们合理的建议;与他们共处时,时刻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说话的语气,多一些笑容,多一些表扬,多一些鼓励。多给孩子理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当代学生尤其渴望理解,只有真正理解被爱者的困难,愿望与要求,对学生的教育才能更加有效。

对一些我们所认为的“屡教不改”的学生。我们可能更适合去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一如既往的关心他,要求他,给他缓冲的时间以反思自己的言行。同时,与其家长交换对这位学生的意见和看法,以引起家长的重视,促使其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言行及对子女的负面影响,分析孩子思想形成的诸种因素,共同制定帮助、解决的措施,并及时和孩子进行交流,达到思想、情感上的一致。在处理学生的错误时,一定要使自己心静下来,一定不能急躁,更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