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雪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阳关雪读后感(精选1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阳关雪读后感 篇1
我从没有去过阳关,对此也了解很少。读完《阳关雪》后,便找来几组图浏览一下,不禁生出几分感伤。“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
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面对如此的景致,谁都要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西汉时,阳关曾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镇,严加把守。可阳关如今早已不如往日,仅仅是在一座红色的堆满沙石的山峰上,残留有被称为“阳关耳目”的烽墩。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在友人临别时所作的这首《渭城曲》,用余秋雨的话说,是“缠绵淡雅”的。丝毫感觉不到阳关如今的凄冷之景,只是别时应有的微微的忧伤。
阳关不反复它过去的.金色的绚烂,只剩下凄凄的一片荒原。想起楼兰古城的悲哀,曾经繁华的美在不经意间却毁于一旦,也许正应了一位作家的那句话:繁华不过是一掬细沙。昔日的景象已不能再见,只由人们去想象,勾勒心中的图画。
历史是深邃而苍凉的,面对窗外阳光映照的花园中嬉笑的人们,我想,现在珍贵的事物,千百年后,也会随岁月的轮回而被渐渐淡忘吧。
阳关雪读后感 篇2
带着几分思考,随着余先生匆匆的步伐,奔赴阳关。
余先生说,他是冲着王维的《渭城曲》而去寻阳关的。正如文中老者所说,阳关没什么好看的。那里沙丘纵横,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沙滩。虽然不解但我能了解这份执着,就像我欢喜《傲慢与偏见》而去看遍简奥斯汀的著作和所有续集。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姑娘,对水乡自是情有独钟,说实在的对西北荒漠真真是没什么兴趣。余先生的执着也让我对阳关提起了一丝兴趣,今日且随着他去一瞧。
之前随余先生的见识了莫高窟的圣洁和玄秘,但是同处西北的阳关给我的只有沧桑和悲壮。茫茫一片的雪白,什么也没有,除了空旷还是空旷。这里的雪没有中原内地的柔美,显得凄迷和厚重。历史的车轮在这里碾过,赋予了它特有的沧桑与悲壮,就连胡笳和羌笛,也悲凉,成了士兵们的心头哀音。那地上凹凸的沙堆铺陈的有点令人惊骇,这都是古战场留下来的坟堆啊!余先生在文中问道:“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自然是没有,厚厚的二十五史只是沉埋了这土堆。这土堆下的人啊,都是艰苦守卫边疆、抗御外侮的英雄啊,在腥风血雨中,在战士来不及回望一眼故乡而化作沙坟一座,没有人立碑,没有人祭拜,甚至没有人记住他们。
站在这样一个西北风呼啸着迎面扑来的荒原上,看着这铺天盖地的沙堆,余先生有点踉跄,冷的牙齿打颤,鼻子通红,更别提我一个见惯了山清水秀、温润的江南的女子了。其实寒得是身也更是心。但就是这样一个阳关,王维却能望着客舍外的青柳,温厚地举着酒杯而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到阳关的文人墨客大多是遭贬谪至此的,王维也不例外。但是他们大多自信豁达,沉着安详的,带着唐人的那份风范。
他们才华横溢却不受当权者的重用,像王维这种诗画皆称一绝的文人,也只能在长安的宫殿中制造点娱乐供王公贵族消遣,并不会得到重用,更甚者最后惨遭贬谪。唐朝可以说是中国最鼎盛的时候,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像李白、杜甫这种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详的伟大人物在唐朝都没有的'得到重用,郁郁不得志,惨惨淡淡度过余生。当唐朝在赵氏王朝的兴起之时轰然倒地的时候,阳关见证了历史的一切。纵然才情万丈的文人比比皆是,中国的文化,在保守腐朽的封建王朝是得不到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再看,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闹腾的时候,不知是在唐朝的多少年之后了,但是今天的欧洲文化发展的是何其灿烂,光一幅《蒙娜丽莎的微笑》就震慑了海内外多少人。而中国呢,本应该为中国文化的灿烂添砖加瓦的文人骚客却流落至凄迷的阳关。阳关依旧是阳关,但终因那么多的哀怨而在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倒塌。这里有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但终究被人们隐在心底。
阳关,气魄壮丽,夺人心魄,在历史中继续沉默下去,背负着沧桑与哀怨。
阳关雪读后感 篇3
天气乍暖初寒,这西北小城的风瑟瑟地吹着,到了耳边总觉得有人在念着什么。起初模模糊糊,后来愈加清晰,约摸着是“雪”字了。可这西北小城的冬雪又着实没什么看头,路人的匆匆脚印瓷实了雪地,脏了那份江南水乡向往已久的洁白。我摇摇头,试图抹去杂乱无章的雪,可那念头却挥之不去。
后来,在慵懒的午后,随手翻开蒙了一层薄薄的灰尘的书,竟不由地笑出了声,评读钱塘苏小小,竟有人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与这种暗淡无光相对照,野泼泼的,另一种人格结构也调皮地挤在西湖岸边凑热闹。首屈一指者,当然是名妓苏小小。”(《西湖梦》)一瞧作者,竟是余秋雨先生,先生果真是极有趣的人。
更加急不可耐地往下读,却再也笑不出声。原来那耳边日日萦绕的雪竟是这般,这般萧瑟。这才是雪,是阳关的雪,西北的雪,是大漠孤烟才有的浩荡,是江南两岸领略不到的风光。一道阳关,两丘雪,三声胡笳,四面沙。先生说:“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我在暖暖的阳光下竟再也找不到那种散漫,莫名地感到一种寒,亦或是由寒而得,更深刻地澎湃,这才是我大漠的雪,这才是我西北的雪。
再读《阳关雪》,更是不敢笑了,唯恐得罪了自己心里的那种荡气回肠的澎湃。秋雨先生是奔着王维的《渭城曲》,去寻阳关,我却是奔着他的《阳关雪》,在心里搭建起了那些土墩,那些石城,那些令人魂牵梦绕的雪,还有那大漠沉默,西风声起的.肃杀。双手合实书页,竟征了一下,耳边传来扬扬洒洒的雪花,而比朔方更朔方的大漠上,胡笳和羌笛哀哀怨怨地慢慢飘来,似有似无,夺人心魂,先生说:“既然一个名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可是先生啊,当年的那个民族游走于荒原,而慰以寂寞的,怕也只有这悲怆的乐声。渐渐掩盖在大雪中的,只是这个民族日益强盛后对大漠的笑靥如花的心,这是一个民族的错误。
我听见天空的叹息,飞鸟的轨迹,垂下的眼睑遮住所有阳关雪的悲壮。先生啊,令人惊骇的地上的凸凹是远年的坟堆,你说,被大雪笼罩的黑色的古战场上,会不会有一个兵败将军早已料到千年后的一个坟头会埋葬着一个民族一部分坍塌的精神的疆域。许多许多年后,会不会有一个少年坐在阳光下感到一种寒意,发出一阵惋惜,原来阳关也曾孕育着华夏的文明,一声驼铃响起丝绸之路的行者奢侈的梦,一位美人眺望西汉王朝的方向轻柔的纱,一个牧羊人痴念去国还乡的愁绪滚烫的泪。华夏仍在,春天依旧,可如今只有一个文人,一场雪还惦记着那个“劝君更进一杯酒”的阳关。
如多把阳关比作漂泊的诗人,日后的我们是不是只能在他的开始写下零星的几个数字,而卒年上只能画一个大大的问号,构成阳关一生的坎坷。
阳关雪读后感 篇4
我从没有去过阳关,对此也了解很少。读完《阳关雪》后,便找来几组图浏览一下,不禁生出几分感伤。“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
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面对如此的景致,谁都要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西汉时,阳关曾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镇,严加把守。可阳关如今早已不如往日,仅仅是在一座红色的堆满沙石的山峰上,残留有被称为“阳关耳目”的烽墩。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在友人临别时所作的这首《渭城曲》,用余秋雨的话说,是“缠绵淡雅”的。丝毫感觉不到阳关如今的凄冷之景,只是别时应有的微微的忧伤。
阳关不反复它过去的金色的绚烂,只剩下凄凄的一片荒原。想起楼兰古城的悲哀,曾经繁华的美在不经意间却毁于一旦,也许正应了一位作家的那句话:繁华不过是一掬细沙。昔日的景象已不能再见,只由人们去想象,勾勒心中的图画。
历史是深邃而苍凉的,面对窗外阳光映照的花园中嬉笑的人们,我想,现在珍贵的事物,千百年后,也会随岁月的轮回而被渐渐淡忘吧。
阳关雪读后感 篇5
看到题目,我不禁吃了一惊。阳关应该是偌大世界上的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它既不像莫高窟那样富有,也不像白帝城那样世故,更不像黄鹤楼那样华美。它阳关,有自己的特点,它生活在沙场之上,必然会有许多英勇将士之墓,它给人一种肃穆,使人对他肃然起敬。
但就是这样一个令人肃穆的地方,却被余秋雨先生描写的淋漓尽致,我又一次被余秋雨先生那强大的语言文字力量所震撼了。
连一个老者都知道:路又远,没什么好看的,而且又下着雪,别去受这苦了!那些文人墨客,为什么一定要去寻阳关呢?我想一定是和余秋雨先生一样冲着王维的《渭城曲》去的。这里没有高楼大厦遮天蔽日,所以天才可以完完整整的紧扎扎的把大地罩个严实,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自行走,侏儒也变成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自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这几句话,看似矛盾,实不矛盾。真是精妙绝伦呀!
在古战场的坟堆中,在中华历史的荒原中前行仿佛见到了: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仿佛又见到了:中原慈母的白发,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溯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远远散去。每一个英勇将士的'脑海中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前进,攻击!但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的倒下化作了沙堆一座。
终于到了阳关,所谓的阳关,没有什么古迹了,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清晰可见。余先生说的没错:“任何站在这里的人都会感到自己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虽然我没有在阳关,但我已经感受到了寒风凛冽、刺骨。
但在这种地方王维还是可以写出《渭城曲》这精妙绝伦的诗句。可能没有几位文人墨客能比得上的,连余先生都自愧不如了。
阳关坍驰了,坍驰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谁也不能想象,一千多年前,这里曾检验过人生的壮美,艺术的弘广。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保重!
阳关雪读后感 篇6
天气乍暖初寒,这西北小城的风瑟瑟地吹着,到了耳边总觉得有人在念着什么。起初模模糊糊,后来愈加清晰,约摸着是“雪”字了。可这西北小城的冬雪又着实没什么看头,路人的匆匆脚印瓷实了雪地,脏了那份江南水乡向往已久的'洁白。我摇摇头,试图抹去杂乱无章的雪,可那念头却挥之不去。
后来,在慵懒的午后,随手翻开蒙了一层薄薄的灰尘的书,竟不由地笑出了声,评读钱塘苏小小,竟有人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与这种暗淡无光相对照,野泼泼的,另一种人格结构也调皮地挤在西湖岸边凑热闹。首屈一指者,当然是名妓苏小小。”(《西湖梦》)一瞧作者,竟是余秋雨先生,先生果真是极有趣的人。
更加急不可耐地往下读,却再也笑不出声。原来那耳边日日萦绕的雪竟是这般,这般萧瑟。这才是雪,是阳关的雪,西北的雪,是大漠孤烟才有的浩荡,是江南两岸领略不到的风光。一道阳关,两丘雪,三声胡笳,四面沙。先生说:“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我在暖暖的阳光下竟再也找不到那种散漫,莫名地感到一种寒,亦或是由寒而得,更深刻地澎湃,这才是我大漠的雪,这才是我西北的雪。
再读《阳关雪》,更是不敢笑了,唯恐得罪了自己心里的那种荡气回肠的澎湃。秋雨先生是奔着王维的《渭城曲》,去寻阳关,我却是奔着他的《阳关雪》,在心里搭建起了那些土墩,那些石城,那些令人魂牵梦绕的雪,还有那大漠沉默,西风声起的肃杀。双手合实书页,竟征了一下,耳边传来扬扬洒洒的雪花,而比朔方更朔方的大漠上,胡笳和羌笛哀哀怨怨地慢慢飘来,似有似无,夺人心魂,先生说:“既然一个名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可是先生啊,当年的那个民族游走于荒原,而慰以寂寞的,怕也只有这悲怆的乐声。渐渐掩盖在大雪中的,只是这个民族日益强盛后对大漠的笑靥如花的心,这是一个民族的错误。
我听见天空的叹息,飞鸟的轨迹,垂下的眼睑遮住所有阳关雪的悲壮。先生啊,令人惊骇的地上的凸凹是远年的坟堆,你说,被大雪笼罩的黑色的古战场上,会不会有一个兵败将军早已料到千年后的一个坟头会埋葬着一个民族一部分坍塌的精神的疆域。许多许多年后,会不会有一个少年坐在阳光下感到一种寒意,发出一阵惋惜,原来阳关也曾孕育着华夏的文明,一声驼铃响起丝绸之路的行者奢侈的梦,一位美人眺望西汉王朝的方向轻柔的纱,一个牧羊人痴念去国还乡的愁绪滚烫的泪。华夏仍在,春天依旧,可如今只有一个文人,一场雪还惦记着那个“劝君更进一杯酒”的阳关。
如多把阳关比作漂泊的诗人,日后的我们是不是只能在他的开始写下零星的几个数字,而卒年上只能画一个大大的问号,构成阳关一生的坎坷。
我要去阳关,看时代赋予它的悲怆,命运笑望他的衰亡;
我要去阳关,去先生笔下的阳关,去听胡笳,羌笛的飘渺,去找寻朔方真真正正的一场雪;
我要去阳关,握一把沧桑的雪,做一个文人的梦;
我要去阳关,去阳关……
阳关雪读后感 篇7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之所以被人们广为传诵,正是这道阳关,隔离了友谊,分别了亲人,而常被寄托无尽的思念、眷依。
阳关在古人笔墨下无限温柔宁静、深入人心,却从未发现是暗藏如此波涛汹涌,当作者余秋雨怀着崇敬与好奇的心灵去探索历史深深埋藏的那一页,不会想到恬润的阳光雪竟如此的寒风凛冽,古战场上毫无一点绿色的印迹,不见一丝生命的划痕,冬雪裹着黄沙,劲风埋藏了生灵,那些苍白的尸骸遗骨惊骇地祼露在永远阴沉的天地之中,随烟尘翻滚在荒漠,人们似乎早已遗忘了这里,好似凭空出现的土墩、沙地镌刻了它的过往,石碑上的“阳关古址”是它唯一的身份。
的确,中世纪有这么一族人,他们早已恬然随和,他们没有深极人心的.叹息,没有无奈尖锐的愤恨,他们有的只是宁静、无懈可击的微笑,他们的心底,自信的力量感染他们豁达,塑就宽容的心胸,那样的微笑,值得21世纪的我们细细体会,不再埋怨,不作痴想,学会坚强。
谁说文人都尖锐地看待社会?我不同意,他们与众不同但不代表他们小家子气,他们看透了人生只是用另一种角度说明命运绵长悠远,而不被理解,只不过现实给文人留下的道路太窄、太可悲,“羌笛”消散,“春风”不再,只留下几块碑来为世人想象曾经的刀光剑影。
阳关雪读后感 篇8
看到题目,我不禁吃了一惊。阳关应该是偌大世界上的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它既不像莫高窟那样富有,也不像白帝城那样世故,更不像黄鹤楼那样华美。它阳关,有自己的特点,它生活在沙场之上,必然会有许多英勇将士之墓,它给人一种肃穆,使人对他肃然起敬。
但就是这样一个令人肃穆的地方,却被余秋雨先生描写的淋漓尽致,我又一次被余秋雨先生那强大的语言文字力量所震撼了。
连一个老者都知道:路又远,没什么好看的,而且又下着雪,别去受这苦了!那些文人墨客,为什么一定要去寻阳关呢?我想一定是和余秋雨先生一样冲着王维的《渭城曲》去的。这里没有高楼大厦遮天蔽日,所以天才可以完完整整的紧扎扎的把大地罩个严实,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自行走,侏儒也变成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自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这几句话,看似矛盾,实不矛盾。真是精妙绝伦呀!
在古战场的坟堆中,在中华历史的'荒原中前行仿佛见到了: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仿佛又见到了:中原慈母的白发,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溯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远远散去。每一个英勇将士的脑海中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前进,攻击!但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的倒下化作了沙堆一座。
终于到了阳关,所谓的阳关,没有什么古迹了,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清晰可见。余先生说的没错:“任何站在这里的人都会感到自己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虽然我没有在阳关,但我已经感受到了寒风凛冽、刺骨。
但在这种地方王维还是可以写出《渭城曲》这精妙绝伦的诗句。可能没有几位文人墨客能比得上的,连余先生都自愧不如了。
阳关坍驰了,坍驰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谁也不能想象,一千多年前,这里曾检验过人生的壮美,艺术的弘广。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保重!
阳关雪读后感 篇9
提及阳关,颇为熟悉,不少人都熟悉那别友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然而,又有谁来到这通向西域的关卡。
余秋雨先生告别了莫高窟至此,送走的不是故人,而是阳关废墟,是中华之文化。
这位“漂泊者”,是那么深爱着中华文化的废墟。大雪飘然,大漠茫茫中艰难地行进奔赴阳关,就为了看那几个土墩?不,绝不是。他所观看的是一个伟大神圣的废墟,蕴藏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一个怀着悲哀无言的关卡,默默地告诉人们中华还有一个篱落的阳关,文化的阳关,永远存在着的只是多了些清淡的阳关。
这儿是军事圣地,这儿是浴血沙场,这儿是挥别一个个流落官,一个个文人的冷血地。
这儿有着无数个坟堆,在冷风中孤独地哀吟,却被历史长河冲得一干二净。那么多人,就这样被一页页地翻过?那么深奥的文化,就这么被深深地掩埋?
余秋雨先生不禁慨叹大诗人王维的唐人风范,在这凄惨之地,竟缠绵淡雅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境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在历史“吹拂”下,终成废墟,终成荒原,无人与他做伴,惟独那几个土墩。
“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余秋雨先生无奈地叹息。
阳关不再是阳关,大雪不再是大雪,那是中华之文化及已被淡忘的掩埋。
中华文化,中华废墟,正如阳关。曾经壮美,曾经辉煌,却又倒在历史长河的大雪中。阿房宫被毁了;圆明园被一把火烧了;莫高窟里的“东西”被运走了一车又一车……换来的是大*鸦*,是恶魔铁蹄,是战火,是绝望。还好,中国从一断断苦难岁月中走了出来,但是谁记得我们曾有多少画,比蒙娜莉莎早不知多少年的绚烂;我们曾有多少书,流传千古却又毁于苦难的哲思;我们曾有多少楼,留下亘古墨客鸿篇巨制的史诗;我们曾有多少人,鞠躬尽瘁又挥墨洒血的美丽;我们曾有多少事;震撼天地感动乾坤的华夏!谁知道中华文化废墟还长眠着,它在等待我们把大雪抹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时,“劝”的不再是“君”,是淡忘中华文化的人。“颈的不是“一杯酒”,是对中华文化的爱与悲怜,“无”的不再是“故人”,而是这千年文明。
文化不仅是简单的文化,而是向世人宣告中国是什么的标志。
文化的阳关寂寞着。劲刮着刺骨的北风,飞扬着漫天的狂沙,飘摇着枯涩的芦苇,还有那几个土堆孤寂地哀吟。
余秋雨先生漫步长叹,继续着苦旅文化的悲程。
阳关大雪又呼啸而立,文化的哭泣开始萦耳。这是谁在哭泣?也许是文化废墟,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的人,更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后,又来悲怜文化的人。
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化,留存于世的不要只是静静的兵马俑,蜿蜒的长城与几个石窟,它应该是不计其数,可千万不要被大雪所掩埋呀!
阳关雪读后感 篇10
匆匆地读过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里不免有些沉重。这书里写的,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读过《道士塔》,唤起自己对王道士的愤怒,更唤起自己对旧中国愚昧、落后的恨。读过《阳关雪》,想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美妙诗句;读过《江南小镇》,江南水乡的柔美,如周庄、乌镇,萦绕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去琢磨的文章,对于我来说,与其去批判不如去欣赏,我想欣赏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留给我们读者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间。下面我想就其中几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道士塔》是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却让人内心不免有些纠结和沉重。像文中写到的那样:“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从国外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①读完这段文字,尚还激不起我内心的愤慨和痛恨之情,然而平实的文字中间却让我读出满满的无奈与遗憾。这是一个历史悲剧,一段沉重的文化史实。它所揭示的'问题让人揪心,让人不禁为那个时代,更为我们的民族,发出一①选自《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之《道士塔》第1——2页
声声无能为力的叹息。王圆箓,是道士,也是落后的农民阶级。因为无知,他自作聪明地将窟中的珍贵壁画粉刷,代之以灵官塑像;因为无知,他将窟中无价的国宝向西方冒险家们换回历历可数的银元;因为无知,祖国的瑰宝就这样被不等价地交换掉,进而逐渐流失!“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②或许有人说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不免有些浮夸,然而他的感慨正吐露了他面对这段不能挽回的历史的悔恨与痛心!他感叹,即使能也将拦住马车或许也难以保存,与其这样不如存放于英国博物馆之中!这是多么悲哀又却是那段血淋淋的屈辱史的写照啊!历史没有假设,我们能做的是谨记,谨记历史的痛;是担当,担当起历史的责任!
“我好恨!”这是《道士塔》给我最大的触动。我原本以为《文化苦旅》全是这样沉重的笔调。忽然之间,《江南小镇》映入我眼帘。这篇散文应该算是全书中篇幅较长的了。由于此前同闺蜜游过杭州,看过乌镇,而如今自己留在南京,我对江南或许是不一样的吧。“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美的石桥…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像是一幅缓缓摊开的唯美的画卷,刻画着生活的每一处细节,散发着一股浓郁的惬意的气息。这都是都市喧嚣所寻觅不到的安逸。看到余秋雨先生笔下的乌镇回忆起自己去乌镇的经历,对乌镇的怀念,来自长长的青石板路,来自民宿客栈老板的热情招待。
阳关雪读后感 篇11
寂静的夜里,万物都睡去了,告别了白日的喧闹与繁华,心归于平静,手里是一本余秋雨文集,读着《阳关雪》,我被深深打动。
我不曾到过阳关,只是在十五岁那年,离家出走,携着少年的忧伤和孤独,奔赴敦煌,在漫天飞舞的风沙里,感受了几许流浪的疲惫与悲凉,我不曾体会它背后深远的历史文化底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小时候,从课本上读这首诗只觉得“阳关”很远,脑海里出现的是肆虐的风沙,和将要远去的朋友,牵着马离去的孤独的背影,离别的不忍,只好劝朋友再喝一杯酒,阳关迢迢再无故人。
今夜,读余秋雨先生的《阳关雪》,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行者”在漫天飞雪的茫茫大漠里艰难行进奔赴阳关,在他身上背负的是一个中华儿女厚重的历史文化情感。放眼望去,层叠的树影,树下流水不断,不远的山峰上呈现荒落的土墩一座,必定是阳关了!
自古屯扎兵马之处,必是具备此条件的,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走进,视野里坍塌的烽火台分明就是先前的土墩而已!在千年之后的寒风里佝偻着身子,悲壮地见证着当年历史古战场的惨烈。
余秋雨先生所观看的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神圣的废墟,蕴藏着千年的历史文化。
是一个怀着悲哀无言的阳关,一个响亮着战争号叫和将士呐喊的历史呼声的阳关。这儿是军事圣地,这儿是浴血沙场,这儿是挥别一个个流落官,一个个文人的流放地。
这儿有着无数个坟堆,这儿有着无数不屈的灵魂,却在凄冷的风中孤独地哀吟,历史留给了他们的是什么?是淡漠,是无情,是遗忘!那么多人,就这样被一页页地翻过?
那么深奥的文化,就这么被深深地掩埋?余秋雨先生不禁慨叹大诗人王维的唐人风范,在这凄惨之地,竟缠绵淡雅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境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在历史“吹拂”下,终成废墟,终成荒原,无人与他做伴,惟独那几个土墩。也许,再过几多岁月,就连那土墩,那废墟也将化作尘灰荡尽!阳关,不正是我们中华历史文化的缩影吗?
曾经壮美,曾经辉煌,却被淹没在了历史长河的大雪之中。
拨开浓重的历史面纱,清扫沉压在这历史文化废墟身上厚厚的积雪,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久远的,悲壮的故事告诉世人,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历史的一页不应被掩埋,我们有责任让那历史的废墟上重新开出艳丽花朵,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神,决不能被“大雪”掩埋,阳关迢迢,征途漫漫,我们需早日动身!
文化的阳关寂寞着。肆虐的北风在耳边吼叫,漫天飞扬的风沙狂笑着,枯涩的芦苇柔弱地叹着气,还有那几个土堆孤寂地哀吟。余秋雨先生漫步长叹,继续着苦旅文化的悲程。阳关大雪又呼啸而立,文化的哭泣开始萦耳。
这是谁在哭泣?也许是文化废墟,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的人,更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后,又来悲怜文化的人……
阳关雪读后感 篇12
我是西海的一粒沙,更是西海的一抹泪花。
我自洪荒亘古而来,风云是我的霓裳。岁月洗濯了我的色彩,我变的枯黄。羌笛是我的呢喃,胡笳是我的呐喊;我的声音穿过大漠,从胡杨挣扎着的躯干,冲向东方的吴语绵绵。姑苏幽梦,多少年,也曾缭绕在西北的荒原。
所以我时常留意着江南的来客,注目着中原的士卒。我看见商人的白纱,我看见将军的盔甲,我看见飞将军长嘶的白马。
更看见了苍穹下,鲜血映衬着晚霞。
霞如血,血如霞。
你们现在体会的,不过是拥堵的旅游景点,然而我当年为之折服的,确实英雄好汉破釜沉舟一去西北不回头的壮烈!金戈铁马,鼓角齐鸣,狼烟贯日,朔风刺骨。锦帽貂裘,钩戟长铩,乌骓驻足,赤兔嗟呀。商旅聆听着驼铃飘向渺远,将军眺望着箭雨飞向红霞。
这里是阳关,我的家,千万游魂徘徊的异域啊!
土狼歃血,苍鹰盘旋;一天天地,那些土堆似乎又活转——狼烟又起,魂魄不眠。
那不死的意志托梦于长安,愤慨了青年的热血。
狼居胥的山头又将烙上谁的名字?大沙漠的尽头又将埋葬谁的身躯?
史书用十余字的简述,一笔带过西北的荒凉,一笔带过古战场的凄惨,一笔带过好汉子的不屈的眼神。
但是大漠记得,我记得,我千千万万的弟兄记得。
记得他们离开阳关时撂下的掷地有声的话语。
不破楼兰誓不还!
后来西域建起了都护府,丝绸和胡椒在这里交换了主人,穿着锦缎的人和裹着头巾的人拉着手,喝着酒。
但是大漠深处的坟堆却依然怒目圆睁。
多少年,汉亡了。西凉的铁骑,换了一代又一代主人。又有多少年,又一个留着汉的血液的王朝,派出了亲善的使者。
只是这一次,西域却没有等他。
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即使是沙漠上的我。一夜之间,风沙漫天。沙漠怒了,沙海沸腾了,一刹那的繁华终于归于永恒的沉寂。
就像我知道我脚下的,是西域的明珠,是中亚的璀璨。
沙之未殇,国已先亡。
沙之将殇,国,不复辉煌。
现在我累了,我多么想回到过往,回到鼎沸的人声中,回到大汉和楼兰的友谊里。
哪怕是回到匈奴铁骑的怀抱,回到西凉精兵的.家巢。
那里有人,哪怕是你们当时乃至现在所说的坏人。
但无论如何,他们总归是爱护着这里的。他们渴望着这里,迷恋着我和我千千万万的兄弟。他们驱狼烟而逐落日,他们吹战角而逆秋风。他们或非生于斯,但终归亡于斯,将生命中最为绚烂的时刻,埋藏在沙漠的心中。
他们是沙漠的儿子,更是沙漠其本身。
你们在这里留下了你们的足迹,他们却在这里书写了他们的生命。
他们用生命,让沙漠更加的深邃,更加的沉重,让你们今天睁开迷离的眼睛,感受千军万马的奔腾,感受杨柳春风的温暖。
阳关其永生,源于汉人和胡人的献生。
现在我要去了,却追寻他们的身影,将灵魂祭奠于沙漠的精髓。落日如故,沙漠如故,沙漠上建起了新的池城,却永远怀恋这往昔的关隘。
毕竟比起绵绵细雨,朔方咆哮的是凛冽的西风。
那是只有战士,无论是驱战车的军戎,还是深荒漠的商旅,才配得上享有的光华。
沙殇,既亡。阳关又见暮雪,依稀里,似乎瞧见了他们铁骨铮铮的脊梁……
阳关雪读后感 篇13
提及阳关,颇为熟悉,不少人都熟悉那别友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然而,又有谁来到这通向西域的关卡。
余秋雨先生告别了莫高窟至此,送走的不是故人,而是阳关废墟,是中华之文化。
这位“漂泊者”,是那么深爱着中华文化的废墟。大雪飘然,大漠茫茫中艰难地行进奔赴阳关,就为了看那几个土墩?不,绝不是。他所观看的是一个伟大神圣的废墟,蕴藏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一个怀着悲哀无言的关卡,默默地告诉人们中华还有一个篱落的阳关,文化的阳关,永远存在着的只是多了些清淡的阳关。
这儿是军事圣地,这儿是浴血沙场,这儿是挥别一个个流落官,一个个文人的冷血地。
这儿有着无数个坟堆,在冷风中孤独地哀吟,却被历史长河冲得一干二净。那么多人,就这样被一页页地翻过?那么深奥的文化,就这么被深深地掩埋?
余秋雨先生不禁慨叹大诗人王维的唐人风范,在这凄惨之地,竟缠绵淡雅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境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在历史“吹拂”下,终成废墟,终成荒原,无人与他做伴,惟独那几个土墩。
“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余秋雨先生无奈地叹息。
阳关不再是阳关,大雪不再是大雪,那是中华之文化及已被淡忘的掩埋。
中华文化,中华废墟,正如阳关。曾经壮美,曾经辉煌,却又倒在历史长河的大雪中。阿房宫被毁了;圆明园被一把火烧了;莫高窟里的`“东西”被运走了一车又一车,是恶魔铁蹄,是战火,是绝望。还好,中国从一断断苦难岁月中走了出来,但是谁记得我们曾有多少画,比蒙娜莉莎早不知多少年的绚烂;我们曾有多少书,流传千古却又毁于苦难的哲思;我们曾有多少楼,留下亘古墨客鸿篇巨制的史诗;我们曾有多少人,鞠躬尽瘁又挥墨洒血的美丽;我们曾有多少事;震撼天地感动乾坤的华夏!谁知道中华文化废墟还长眠着,它在等待我们把大雪抹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时,“劝”的不再是“君”,是淡忘中华文化的人。“颈的不是“一杯酒”,是对中华文化的爱与悲怜,“无”的不再是“故人”,而是这千年文明。
文化不仅是简单的文化,而是向世人宣告中国是什么的标志。
文化的阳关寂寞着。劲刮着刺骨的北风,飞扬着漫天的狂沙,飘摇着枯涩的芦苇,还有那几个土堆孤寂地哀吟。
余秋雨先生漫步长叹,继续着苦旅文化的悲程。
阳关大雪又呼啸而立,文化的哭泣开始萦耳。这是谁在哭泣?也许是文化废墟,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的人,更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后,又来悲怜文化的人。
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化,留存于世的不要只是静静的兵马俑,蜿蜒的长城与几个石窟,它应该是不计其数,可千万不要被大雪所掩埋呀!
阳关雪读后感 篇14
匆匆地读过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里不免有些沉重。这书里写的,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读过《道士塔》,唤起自己对王道士的愤怒,更唤起自己对旧中国愚昧、落后的恨。读过《阳关雪》,想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美妙诗句;读过《江南小镇》,江南水乡的柔美,如周庄、乌镇,萦绕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去琢磨的文章,对于我来说,与其去批判不如去欣赏,我想欣赏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留给我们读者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间。下面我想就其中几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道士塔》是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却让人内心不免有些纠结和沉重。像文中写到的那样:“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从国外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①读完这段文字,尚还激不起我内心的愤慨和痛恨之情,然而平实的文字中间却让我读出满满的无奈与遗憾。这是一个历史悲剧,一段沉重的.文化史实。它所揭示的问题让人揪心,让人不禁为那个时代,更为我们的民族,发出一声声无能为力的叹息。王圆箓,是道士,也是落后的农民阶级。因为无知,他自作聪明地将窟中的珍贵壁画粉刷,代之以灵官塑像;因为无知,他将窟中无价的国宝向西方冒险家们换回历历可数的银元;因为无知,祖国的瑰宝就这样被不等价地交换掉,进而逐渐流失!“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②或许有人说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不免有些浮夸,然而他的感慨正吐露了他面对这段不能挽回的历史的悔恨与痛心!他感叹,即使能也将拦住马车或许也难以保存,与其这样不如存放于英国博物馆之中!这是多么悲哀又却是那段血淋淋的屈辱史的写照啊!历史没有假设,我们能做的是谨记,谨记历史的痛;是担当,担当起历史的责任!
“我好恨!”这是《道士塔》给我最大的触动。我原本以为《文化苦旅》全是这样沉重的笔调。忽然之间,《江南小镇》映入我眼帘。这篇散文应该算是全书中篇幅较长的了。由于此前同闺蜜游过杭州,看过乌镇,而如今自己留在南京,我对江南或许是不一样的吧。“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美的石桥…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像是一幅缓缓摊开的唯美的画卷,刻画着生活的每一处细节,散发着一股浓郁的惬意的气息。这都是都市喧嚣所寻觅不到的安逸。看到余秋雨先生笔下的乌镇回忆起自己去乌镇的经历,对乌镇的怀念,来自长长的青石板路,来自民宿客栈老板的热情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