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安全文化心得体会(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安全文化心得体会 篇1
夜,已经悄悄地降了下来,我独自做在灯前,白天那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又生机勃勃地浮现在我眼前:
那是一部名叫“小学生安全教育读牒”的影片,里面有许多述说着坑,蒙,拐,骗的事件。其中交通安全引起了我的.注意。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内容。其中,“行”就涉及到了交通安全。同学们除了日常生活中,常常外出,旅游。除了步行外,还要乘公车,汽车,路程远的,也许要坐火车,搭飞机。所以,交通安全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据了解,我国每年的少年儿童,就有40万至50万因交通事故而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有两万多儿童死于车祸。也就是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同学因交通事故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给家人及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的自护自救能离是非常重要的,仅仅依靠社会,学校,家长对我们进行保护是不够的,希望同学们能学习交通知识!
安全文化心得体会 篇2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他既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安全管理理论,是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文化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一、企业安全文化
1.企业安全文化是由企业文化引申而来的一个概念
对企业文化,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描述,可以认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物质为载体所体现出来的人本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总和。
(1)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共同拥有的人本观点和社会责任意识,即:是否具有以人为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的理念;是否具有社会责任心,努力维护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2)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生产管理历史的积淀,具有相对稳定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体现了精神文化建设的特点。
(3)企业安全文化应以物质为载体体现出来,即:既要有思想意识,还要有行为和行为的结果。
2.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及内容
企业安全文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内容如图1、图2所示。
(1)第一层次:思想意识层。该层次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层次,居于支配和指导地位。
(2)第二层次:制度文化层。该层次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次,是第一层次文化的体现。企业长期形成的习惯习俗也属于该层次。
(3)第三层次:物质文化层。该层次是企业第一、二层次文化的具体运作过程和结果。企业形象策划结果与其互为映证。
二、建筑业安全生产特点
建筑业属于事故高发行业。据统计,自1983年以来,全国建筑业每年因工死亡人数达1000人左右,在生产性行业中仅次于煤炭业,居第二位。建筑业安全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1)生产岗位不固定、流动作业多,作业环境不断变化,作业人员随时面临着新的隐患的威胁。
(2)作业内容多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同工种,但在不同的作业时段、不同作业部位的作业内容常常不同;二是同工种,但在不同施工现场的作业内容和作业环境并不相同;三是工种时常不固定。
(3)多工序同时或连续作业,工序间配合,材料设备调度,与建设各方的协调等过程多,管理过程复杂,综合性强。
(4)立体交叉作业及电气、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多。
(5)多为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如高低温作业,雨、雪、风中作业等。
(6)手工作业多,劳动强度大。
(7)人员流动性大、作业技能参差不齐。
(8)分包作业多,总、分包之间以及各分包队伍之间的企业安全文化背景不同,容易形成文化冲突。
三、建筑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1.思想意识建设
(1)目标:使全体员工共同具有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维护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2)措施:
①择优选择员工,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并对员工进行道德品质、法律法规、文化知识、作业技能、事故案例等教育。
②领导率先垂范,并在各层次树立标兵,弘扬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
③在发展的基础上,努力解决员工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④发动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建设属于“自己的”企业安全文化。
⑤通过教育等,在员工中树立“企业即家”、“社会即家”的观点,正确认识安全与企业发展、社会安定祥和和进步之间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
⑥开展社会和群众监督,进行公正严格的考核,批判任何不适行为。
2.制度文化建设
(1)目标:建立科学、系统、适合本企业的文件化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形象策划系统,规范企业安全文化。
(2)措施:
①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建筑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0)及《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0)等标准,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
②进行企业策划,引进企业识别系统(CIS),建立有显著个性和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支持系统。
③贯彻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CJ5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等建筑施工安全标准规范,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技术支持系统。
3.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应做到的内容
(1)员工充分参与。
(2)考虑分包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考虑员工的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多变性。
4.物质文化建设
(1)目标: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实现持续改进。
(2)措施:
①组建企业安全管理领导机构和主职部门,建立监督管理网络。
②企业标志、企业建筑、办公及施工环境、技术装配等,均按照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落实。其中,施工环境包括:现场围挡、大门、企业标志、五牌一图、场地硬覆盖、临时办公、职工住宿、食堂、卫生保健、工装、个人防护用品、作业面、材料堆放、在建工程的立面效果、安全防护措施、施工许可、社区融洽等。
③按照标准、规范规程及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④加强检查、定期评审,及时纠正不符合项,实现持续改进。
四、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步骤
1.决策和策划
建筑业企业应积极地,并有目的的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以OHSMS(EMS、QMS)及企业形象策划(CIS)为载体,溶入企业安全文化的精髓,建立有自身个性的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2.学习培训
(1)对核心队伍成员进行培训,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知识、施工项目管理及企业文化知识等,为建立文件化体系准备人才基础。
(2)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安全管理知识、体系一般知识、市场形势等的教育。体系文件编制完成后,可以以组织学习的形式动员员工参与修订工作,使上下各层次形成互动。
3.收集整理资料
(1)对现有企业安全文化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重点是企业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方面的“有形”内容。
(2)收集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
(3)收集成功企业有关资料。
4.确定企业精神
确定本企业的企业精神及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根据标准并结合企业形象策划工程,建立文件化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或建立健全经整合的企业管理体系,以制度捍卫文化、以形象衬托文化,陶冶情操。
6.加强宣传教育
在强制要求贯彻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使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逐步并最终统一到企业精神和方针目标上来,形成“我要安全”、“我要健康”的良好氛围。
7.定期评审
要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并实现持续改进。
五、建筑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最高决策层统一思想,并首先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建设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的迫切愿望。
(2)建设过程中,首先注重外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特别是应首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高标准化水平,以外显文化带动内隐文化建设。
(3)坚持一贯性原则,即工程项目无论大小、所处地域、取费情况、发承包形式、管理及作业人员组成以及无论处在什么施工阶段、施工工序等,都要坚持同一个标准,从严要求,真正使“安全”成为一种理念和追求。
(4)在充分评价的基础上,应尽量保持分包协作队伍的相对稳定,以利于形成统一的企业安全文化。
(5)转变经营观念,加强市场开拓,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尽量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
(6)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没有终点(见图1),要始终使企业安全文化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安全文化心得体会 篇3
夜,已经悄悄地降了下来,我独自做在灯前,白天那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又生机勃勃地浮现在我眼前:
那是一部名叫“小学生安全教育读牒”的影片,里面有许多述说着坑,蒙,拐,骗的'事件。其中交通安全引起了我的注意。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内容。其中,“行”就涉及到了交通安全。同学们除了日常生活中,常常外出,旅游。除了步行外,还要乘公车,汽车,路程远的,也许要坐火车,搭飞机。所以,交通安全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据了解,我国每年的少年儿童,就有40万至50万因交通事故而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有两万多儿童死于车祸。也就是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同学因交通事故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给家人及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的自护自救能离是非常重要的,仅仅依靠社会,学校,家长对我们进行保护是不够的,希望同学们能学习交通知识!
安全文化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9月15日,公司下发了《安全文化手册》,全处认真组织了学习,我对公司的安全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感触颇深“用先进的安全理念引领企业安全管理”这极富有创意的提法,准确地分析了安全管理的全新思路和对策。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使我加深了对公司安全理念的认识。公司提出的`安全理念、安全目标、安全作业理念、安全承诺、安全态度是对员工安全的高度负责和重视,员工是安全的主体,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发展要靠员工的奋斗和努力,员工的成长更要靠企业的发展提供平台,员工离不开企业,企业也离不开员工。安全生产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安全文化已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以从事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安全宣传教育等形式形成的,逐步形成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的。
安全原理中的法则、原理、定律、规律告诉我们安全隐患、安全薄弱环节、工作懈怠松劲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工作中坚决杜绝“三违”。多少事故,主要的责任者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观念没有印到心里、违章违纪,不仅直接伤害了自己,更对家庭、企业造成了伤害。
安全常记心中关键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事事保安全,重视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只有每个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观念增强了,才能在生产劳动中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从“要我安全”转向“我要安全”、“我应安全”、“我能安全”,这是安全意识、安全观念的飞跃,这种飞跃只有通过经常反复的安全再教育,在学习才能实现。
作为公司的一员,在对安全生产方面我认识到:我们应当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正常生产、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不断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消除侥幸心理,了解掌握必备的应急安全防护措施。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各级安全职能机构的各项检查规定和考试,做到时时自查、整改,时时学习,刻刻注意。
“安全无小事”,防微杜渐。要落到实处,落实到行动;要深刻认识到安全不是自己,而是为了大家,为了企业稳步发展。因此我们时时把安全记心中,刻刻把安全落实,这样筑起一座思想、行为、观念和生命的永远不倒的安全长城。
安全文化心得体会 篇5
潞安集团常村煤矿认真贯彻集团五月份安全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在全矿深入开展“事故反思月”活动,全方位、多层次查找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并严格制定措施加以整改,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在事故反思月活动中,常村矿各科室针对相应的分管范围,结合“五查三反”活动,对近期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深刻剖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使广大干部职工受到深刻的反思教育,认真查找思想上、管理上、作风上、执行力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各队组充分利用班前会,学习会等时间,组织职工对近期发生的.典型事故进行深刻分析和讨论,让每名员工讲述身边的问题、身边的隐患是什么,并开展事故反思月签字活动,使职工深刻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和教育职工严格按照规程作业。同时,该矿各班组在职工中开展“事故就在身边,隐患就在眼前”事故大反思、隐患大排查、大整改活动,职工从自身工作实际和作业环境出发,深入反思自己在作业时有没有违章行为,存在哪些隐患、如何整改,使职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
同时,该矿组织各科室专业人员对矿井偏远地区,薄弱环节,薄弱地点进行隐患大排查,各业务科室和队组及时制定出相应措施,各级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三走到、三必到”制度,深入现场查隐患。针对整合矿井安全监管工作,常村矿进一步健全完善以矿带矿,以科带科、以队带队方案,安监处、生产科、地测科等生产职能科室深入整合矿井开展传帮带活动,帮助整合矿井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其管理质效。
通过“事故反思月”活动的开展,全矿各级干部职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全矿形成了强管理、严落实、全员查隐患、超前抓安全的自主安全管理氛围,进一步夯实了自主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安全文化心得体会 篇6
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要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企业不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形成企业独特的安全管理思想和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集体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安全文化不是停留在宣传标语上的口号和大道理或是几项安全活动,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结合于施工实践过程中的,人们对安全的意识、行为和态度。通过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的熏陶,可以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施工过程中预防事故的发生。
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施工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成“我要遵章守纪”。所以良好的安全文化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
构建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要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文化氛围,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充满活力和动力。这样,才能增强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如何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点个人的建议。
一、从健全管理制度着手建立起制度文化
企业首先要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制度能使各项工作按规定程序执行,使各部门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有章可循,并可进行有据可查的监督、考核和奖惩。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无形资产,它不仅是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而且可以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为企业创造财富。企业在建立管理制度时首先应该赋予制度的权威性,要求全体员工在一切管理活动或工作流程中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按制度执行。一个新的管理制度出台后,尤其是制度所规定的内容与传统做法不相吻合的时候必定会引起议论,执行起来就会遇到困难,甚至有些职工会有抵触情绪。所以赋予制度的权威性很重要,让管理制度如同法规。另外在不折不扣执行过程中应该对职工进行宣讲和解释制度的必要性,解除职工的思想负担,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便于制度的执行。并且监督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的执行,不徇私,不讲情面,制度才能真正起到规范的作用。
其次每个管理制度都应该具有针对性,紧扣管理的对象、工作范围,不能片面化或一概而论。制定的管理制度针对性不强或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这样的制度就容易被抛弃到一边,成为存档制度,出现两张皮现象。所以我们在制定制度时一定要强调该制度制定的目的及所适用的范围,并且明确范围内各部门的职责要求。
最后制度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连贯性。一个制度的核心部分应通俗易懂,定性定量相适宜,不能出现模棱两可或是含糊不清的条款,不然制度执行起来就会因为个人的理解不同产生分歧,不便于操作。另外制定制度时要考虑制度之间的连贯性,只有相互关联才易于贯彻执行,否则管理就会出现脱节,在管理过程中也会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手忙脚乱的现象。
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后在执行之初,人们只是被动地去遵守,在工作中会考虑制度是如何规定的,应该怎样去做才符合规定。在经过长时间运行后,人们就会适应并且习惯自己工作的程序及注意事项,这时制度就会被“遗忘”,已经潜移默化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去,也就形成了一种企业文化。不仅在安全管理方面,在企业的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中也应建立起一种企业文化。
二、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形成全员安全意识
众所周知,引起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两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等的客观存在而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的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但如果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即达到了物的本质安全),则人的行为也就无所谓安全还是不安全。所以识别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源并对风险进行控制是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也做了重点描述,评价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一线的班组技术员往往只掌握了辨识和评价的理论方法,并没有真正应用到现场施工中。例如在每一份作业指导书中都附有《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表》,要求技术员在编制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时同时要对该项工作的危险点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笔者现场调查发现,表中所叙述的内容大多泛泛而谈,尤其是对危险因素分值的判定人为因素很大,甚至有当判定的风险等级过高,未避免制定详细控制措施的麻烦,故意缩小评价分值的情况。这样的做法就导致《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表》未起到指导和控制作用,只是表面工作,而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就停留在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上,无形中也给安全监管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
企业在加强安全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重点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尤其针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注重理论方法和施工现场实际相结合,客观公正给予风险因素的正确评价,并就得出的风险等级详细制定控制措施,让《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表》真正发挥作用,把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由过程监控改变为前期策划和预防。当施工班组全员都能正确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那么全员的安全意识也就形成了。
当然,安全文化的构建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制定符合施工企业所有人员的客观实际及生产场地特征的管理制度,是解决所有人员对安全的认识问题、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的一种有效形式。另外还可以通过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文化熏陶、环境影响等,结合职工基础教育和其他教育,采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安全活动或宣传如报刊、广播、宣传栏、会议等倡导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营造一种健康、活拨、高尚、进取的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制度化的管理只是一种手段,精神文化才是核心。建设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必将改善各施工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施工企业全体成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施工企业全体成员的行为水准,是施工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搞好生产安全与创出企业特色以及创造更佳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
安全文化心得体会 篇7
潞安集团常村煤矿认真贯彻集团五月份安全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在全矿深入开展“事故反思月”活动,全方位、多层次查找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并严格制定措施加以整改,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在事故反思月活动中,常村矿各科室针对相应的分管范围,结合“五查三反”活动,对近期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深刻剖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使广大干部职工受到深刻的'反思教育,认真查找思想上、管理上、作风上、执行力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各队组充分利用班前会,学习会等时间,组织职工对近期发生的典型事故进行深刻分析和讨论,让每名员工讲述身边的问题、身边的隐患是什么,并开展事故反思月签字活动,使职工深刻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和教育职工严格按照规程作业。同时,该矿各班组在职工中开展“事故就在身边,隐患就在眼前”事故大反思、隐患大排查、大整改活动,职工从自身工作实际和作业环境出发,深入反思自己在作业时有没有违章行为,存在哪些隐患、如何整改,使职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
同时,该矿组织各科室专业人员对矿井偏远地区,薄弱环节,薄弱地点进行隐患大排查,各业务科室和队组及时制定出相应措施,各级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三走到、三必到”制度,深入现场查隐患。针对整合矿井安全监管工作,常村矿进一步健全完善以矿带矿,以科带科、以队带队方案,安监处、生产科、地测科等生产职能科室深入整合矿井开展传帮带活动,帮助整合矿井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其管理质效。
通过“事故反思月”活动的开展,全矿各级干部职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全矿形成了强管理、严落实、全员查隐患、超前抓安全的自主安全管理氛围,进一步夯实了自主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安全文化心得体会 篇8
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要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企业不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形成企业独特的安全管理思想和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集体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安全文化不是停留在宣传标语上的口号和大道理或是几项安全活动,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结合于施工实践过程中的,人们对安全的意识、行为和态度。通过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的熏陶,可以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施工过程中预防事故的发生。
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施工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成“我要遵章守纪”。 所以良好的安全文化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
构建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要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文化氛围,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充满活力和动力。这样,才能增强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如何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点个人的建议。
一、从健全管理制度着手建立起制度文化
企业首先要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制度能使各项工作按规定程序执行,使各部门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有章可循,并可进行有据可查的监督、考核和奖惩。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无形资产,它不仅是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而且可以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为企业创造财富。企业在建立管理制度时首先应该赋予制度的权威性,要求全体员工在一切管理活动或工作流程中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按制度执行。一个新的管理制度出台后,尤其是制度所规定的内容与传统做法不相吻合的时候必定会引起议论,执行起来就会遇到困难,甚至有些职工会有抵触情绪。所以赋予制度的权威性很重要,让管理制度如同法规。另外在不折不扣执行过程中应该对职工进行宣讲和解释制度的必要性,解除职工的思想负担,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便于制度的执行。并且监督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的执行,不徇私,不讲情面,制度才能真正起到规范的作用。
其次每个管理制度都应该具有针对性,紧扣管理的对象、工作范围,不能片面化或一概而论。制定的管理制度针对性不强或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这样的制度就容易被抛弃到一边,成为存档制度,出现两张皮现象。所以我们在制定制度时一定要强调该制度制定的目的及所适用的范围,并且明确范围内各部门的职责要求。
最后制度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连贯性。一个制度的核心部分应通俗易懂,定性定量相适宜,不能出现模棱两可或是含糊不清的条款,不然制度执行起来就会因为个人的理解不同产生分歧,不便于操作。另外制定制度时要考虑制度之间的连贯性,只有相互关联才易于贯彻执行,否则管理就会出现脱节,在管理过程中也会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手忙脚乱的现象。
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后在执行之初,人们只是被动地去遵守,在工作中会考虑制度是如何规定的`,应该怎样去做才符合规定。在经过长时间运行后,人们就会适应并且习惯自己工作的程序及注意事项,这时制度就会被“遗忘”,已经潜移默化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去,也就形成了一种企业文化。不仅在安全管理方面,在企业的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中也应建立起一种企业文化。
二、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形成全员安全意识
众所周知,引起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两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等的客观存在而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的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但如果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即达到了物的本质安全),则人的行为也就无所谓安全还是不安全。所以识别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源并对风险进行控制是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也做了重点描述,评价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一线的班组技术员往往只掌握了辨识和评价的理论方法,并没有真正应用到现场施工中。例如在每一份作业指导书中都附有《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表》,要求技术员在编制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时同时要对该项工作的危险点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笔者现场调查发现,表中所叙述的内容大多泛泛而谈,尤其是对危险因素分值的判定人为因素很大,甚至有当判定的风险等级过高,未避免制定详细控制措施的麻烦,故意缩小评价分值的情况。这样的做法就导致《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表》未起到指导和控制作用,只是表面工作,而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就停留在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上,无形中也给安全监管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
企业在加强安全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重点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尤其针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注重理论方法和施工现场实际相结合,客观公正给予风险因素的正确评价,并就得出的风险等级详细制定控制措施,让《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表》真正发挥作用,把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由过程监控改变为前期策划和预防。当施工班组全员都能正确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那么全员的安全意识也就形成了。
当然,安全文化的构建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制定符合施工企业所有人员的客观实际及生产场地特征的管理制度,是解决所有人员对安全的认识问题、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的一种有效形式。另外还可以通过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文化熏陶、环境影响等,结合职工基础教育和其他教育,采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安全活动或宣传如报刊、广播、宣传栏、会议等倡导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营造一种健康、活拨、高尚、进取的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制度化的管理只是一种手段,精神文化才是核心。建设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必将改善各施工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施工企业全体成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施工企业全体成员的行为水准,是施工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搞好生产安全与创出企业特色以及创造更佳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