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2024/10/09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心理学的读书心得(精选2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1

1、我们常说「心诚则灵」。这种说法被各种宗教,包括邪教作为最大的思想武器。

你一定听过这样的故事,一个江湖骗子,宣称可以施法帮人实现愿望,当然有个前提条件,许愿人必须十分虔诚。拿到钱财后,他会煞有介事地装装样子,让人觉得他在施法。等到结果应验了,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他就会说许愿人还不够虔诚。总之,不论结果如何,都能自圆其说。也就是说,没有办法证明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这就叫做不可证伪。

2、不可证伪的理论,都不是科学。

心理学中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地位日益降低,也是同样的原因。弗洛伊德的理论使用一个复杂的概念结构,在事后解释人类行为,但并不做事前的预测。换句话说,这套理论对未来没有任何帮助。因为不做预测,所以无法证伪,这样的理论并不属于科学的范畴。有一个关于孤独症的例子。精神分析学派认为“造成婴儿时期孤独症的原因是父母不希望孩子存在”。当询问这些孩子的父母时,他们不承认有这样的想法,读书笔记。精神分析学派就提出这样的想法存在于「潜意识」当中。潜意识究竟是个什么东西?里面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想法?谁都不知道,也无法证实。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星座。都说处女座有洁癖(因为我是处女座,所以对这个印象深刻),可洁癖到底是什么定义?如果把喜欢干净作为洁癖的定义,那么大部分人都喜欢干净,谁喜欢脏乱差呢?如果按照科学的做法,应该分别把不同星座的人关到一个乱七八糟的屋子里,看看一段时间以后是不是处女座的人把它收拾干净了。以此来验证处女座有洁癖的说法是否正确。我敢说真有人做这个实验,也会以失败告终,反正我是不会收拾的。所以,星座只是一种话题和谈资,聊天的时候很有用,对于个人决策,最好不要相信。

3、可证伪性的原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科学一直在进步。

试想,一套能解释万物的理论,还需要什么进步。科学则不同,验证科学理论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提出理论解释世界中的特定现象,根据这些理论做出预测,实证地检验这些假设,基于检验的结果对理论进行确认或修正。就像去年很火的`引力波的发现,就证明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如果引力波一直都没有发现,可能就会有科学家提出新的理论和假设,再次进行验证。这样,科学理论就进一步发展。

正如作者斯塔诺维奇说的:正是通过这种由被证伪的预测所引发的理论修正,像心理学这样的科学才能逐步向真理逼近。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2

在读之前觉得很奇怪,一本学术书的书名怎么起的像一本生活指导性的读物;在读完之后倒不会觉得奇怪,反而觉得这名起的很贴近现实生活,实在的很,使我们对生活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再加上翻译通俗易懂,毫无生搬硬套之感,可以说它是一本好书。它将心理学的理论性减到最小,而将生活的实际应用放到最大!

这本书的结构是这样的,纵向来看:前几章是按照人的社会化过程(童年、成年、老年)过程来探讨人的'心理过程,而后几章依次对自我概念、健康、自我控制、决策、情感、动机、交往、工作、娱乐、性、婚姻、心理疗法、痛苦、死亡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人在此间的心理,提出和评价现有的相关研究理论来更好的认识自己和他人;横向来说:在书中每一章都是以一个现实感非常强的故事来作为开头,并把它应用到各个小节之中,非常自然,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称道的地方,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而且呢,作者在一些章节里还专门设计一些练习题、自测题供读者思考,来反思自己、认识自己,在章节结尾处的参考信息“网站和互联网”模块下列出很多网址,通过这些网址能更好地扩展阅读。在本书18页写到:“好的心理学书籍能够提供给读者关于个人发展于成长的切实有效的原则,以及与自我导向和社会责任有关的指引。在本书中,我们努力向读者展示当代心理学的原则和发展能够如何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更有效地面对环境,发挥出更多的潜能。”我认为此书已经做到这了点。

这本书写给那些有兴趣在生活中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生活的读者。为了这个目的,作者在书中收入了心理学的几个主要观点,包括心理动力学、认知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及人文主义心理学等.为使本书更丰富、全面,我又借鉴了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重要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本书中,作者给读者呈现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并设计了一些题目来激发读者的批判性思考。

命运并非天注定,心理可以改变生活,我们要相信可以改变自己,我们要相信可以让生活变得不同。虽然很多事情在我们出生时就已经注定,但我们仍然相信有一些是可以被改变的……而这正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3

《教育心理学》看似理论很强的书籍,其实不然。里面很多的教育心理学原理,都是通过实验的形式让我们了解实验所蕴涵的科学道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结合的教学实际谈谈教育中的期望、表扬与批评。

美术教师往往任教的班级较多,个别教师也许就忽略了评价反馈这块内容。从书中学习反馈效应实验中可以看出,反馈的重要性。反馈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及时、准确、具体地了解自己学业的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就。因此,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做出评价,美术作业如果一直不评价,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美术课的评价比起其他课程来说,显得更加重要。美术是一门审美艺术的课程,没有什么对和错,只有美与不美,不能一味的给学生打上等级。

佩奇的评价实验说明了具体的评语更有效。美术作业如果只是一味的打上等级,也许就失去了评价的作用。美术的作业要有具体的评语,这个评语不一定是教师最终的书面语言,可以是来自的学生的,也可以是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口头语言的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要展示出来,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进行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评价。有了具体的评价语言,学生的学习会更加进步。

书中的一些实验向我们验证了一些教学行为,让我们的教学行为,变得有理可依。总之,细细品读本书,会让我们的教育变得不再迷茫。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4

1、我们常说「心诚则灵」。这种说法被各种宗教,包括邪教作为最大的思想武器。

你一定听过这样的故事,一个江湖骗子,宣称可以施法帮人实现愿望,当然有个前提条件,许愿人必须十分虔诚。拿到钱财后,他会煞有介事地装装样子,让人觉得他在施法。等到结果应验了,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他就会说许愿人还不够虔诚。总之,不论结果如何,都能自圆其说。也就是说,没有办法证明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这就叫做不可证伪。

2、不可证伪的理论,都不是科学。

心理学中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地位日益降低,也是同样的原因。弗洛伊德的理论使用一个复杂的概念结构,在事后解释人类行为,但并不做事前的预测。换句话说,这套理论对未来没有任何帮助。因为不做预测,所以无法证伪,这样的理论并不属于科学的范畴。有一个关于孤独症的例子。精神分析学派认为“造成婴儿时期孤独症的原因是父母不希望孩子存在”。当询问这些孩子的父母时,他们不承认有这样的想法,读书笔记。精神分析学派就提出这样的想法存在于「潜意识」当中。潜意识究竟是个什么东西?里面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想法?谁都不知道,也无法证实。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星座。都说处女座有洁癖(因为我是处女座,所以对这个印象深刻),可洁癖到底是什么定义?如果把喜欢干净作为洁癖的定义,那么大部分人都喜欢干净,谁喜欢脏乱差呢?如果按照科学的做法,应该分别把不同星座的人关到一个乱七八糟的屋子里,看看一段时间以后是不是处女座的人把它收拾干净了。以此来验证处女座有洁癖的说法是否正确。我敢说真有人做这个实验,也会以失败告终,反正我是不会收拾的。所以,星座只是一种话题和谈资,聊天的时候很有用,对于个人决策,最好不要相信。

3、可证伪性的原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科学一直在进步。

试想,一套能解释万物的理论,还需要什么进步。科学则不同,验证科学理论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提出理论解释世界中的特定现象,根据这些理论做出预测,实证地检验这些假设,基于检验的'结果对理论进行确认或修正。就像去年很火的引力波的发现,就证明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如果引力波一直都没有发现,可能就会有科学家提出新的理论和假设,再次进行验证。这样,科学理论就进一步发展。

正如作者斯塔诺维奇说的:正是通过这种由被证伪的预测所引发的理论修正,像心理学这样的科学才能逐步向真理逼近。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5

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 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但是鉴于我们教育心理学的学术沙龙主要关注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及差异心理,因此我就主要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我在读完以后有这样的认识: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2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此外,本书还提到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总结法等,可以说从理论上归纳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具体,有效的`方法. 总的来说,本书对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6

作者从科学的角度论到: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脑,才有心理现象。有脑,无客观刺激,无心理现象;有客观刺激,无脑,也无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自然和社会)。所以人的心理发展主要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心理是人内在的神经系统对外在客观的刺激从而产生的心理的现象,是条件的反射。

从作者的论述中,我们可知作者是从纯科学的角度来论述人心理的现象。即是从科学的角度来了解人的心理现象,就不难有所偏差。因为我们知道人是一个有自主权,有思考能力,有创造性、有感情、有意志的有位格的活人。是有机性的在不断地变动中的人,有控制、改变、改造环境、外在条件的能力与智慧。人的内在是绝对有自主能力的,在不受外在条件刺激的情况下也会有心理的活动。从实际的例证上我们也看到,人的心情、行为,常常不是受到外在客观条件的刺激而产生的。而是人本身心理的反应,是人里面的那个能动性的心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感情。有的时候外面的条件、环境是非常美好的、快乐的,但是有的人虽身在这样的条件刺激下却没有开心、快乐的心理现象。反之亦然,有的人生活在极其困苦的环境中或是在面临死亡的境况中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有害怕、恐惧的心理现象,反而非常平安、平静、不觉得痛苦而是欢乐。从这两个方面我们可知,人的心理反应与心理产生的现象不是外在条件的刺激与客观事物的刺激,而是人心理本身的动力产生的。从神学上来说,乃是因为人有灵魂,人的心理是根据人的灵魂来的。所以作者研究心理学的出发点就是错的,根基是错的结果必然是错的。

那么说心理学一点用处都没有了吗?不然,虽是人在自我封闭的系统里面产生出来封闭的思想学科。但还是对于人类有重大的贡献的,对于人心理的疾病的医治与人本身各个方面的发展是有些许帮助的。从作者对注意、气质、性格、能力等等的了解与研究,我们发现人在这些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从而我们就可以利用外在的条件与环境来塑造一个人,影响一个人及引导人的心理发展。从对心理学的了解与认识,我们也可以看到心理学对于关怀人的事工上有很大的助益。了解了心理学,知道人心理的反应,就可以根据其心理的反应适时地引导与归正。诚如作者所说:人的心理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态度。如果我们正确的引导人的心理,就可以把人带到一个对世界有正确认识有正确态度的人。心理学虽是在封闭的系统里面的学科,但也可以让人在封闭的系统里生活得更好。

如果,心理学由一个有开启系统思想的人来从新架构的话,我想对人类会是一个更伟大的贡献,对于人的心理问题也可以根治了。心理学固然是有益的,对于我们这些活在开启系统里面的人有开启系统思想的人来说。学了心理学,在以一个开启的思想系统去应用启不是对心理学的应用更有用吗?心理学家在封闭的系统里面研究心理学而只能知道问题没有能力解决本质的问题,只有有开启系统的有信仰的人才能知道问题而又能解决问题。这么说来,心理学在信仰的当中也是有一定用处的,但要在信仰的管理之下来运用。从心理学来发现、研究人心理的问题,以神学信仰来解决人的问题。

所以说,我们应当把心理学放在应当放的位置上。心理学可以是神学、信仰的仆人,可以让信仰从心理学这条路来了解人的问题从而解决人本质的问题。心理学是神学与信仰的仆人,心理学没有神学与信仰来指引方向会迷失在封闭的系统里面;心理学服在神学与信仰的下面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7

作者从科学的角度论到: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脑,才有心理现象。有脑,无客观刺激,无心理现象;有客观刺激,无脑,也无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自然和社会)。所以人的心理发展主要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心理是人内在的神经系统对外在客观的刺激从而产生的心理的现象,是条件的反射。

从作者的论述中,我们可知作者是从纯科学的角度来论述人心理的现象。即是从科学的角度来了解人的心理现象,就不难有所偏差。因为我们知道人是一个有自主权,有思考能力,有创造性、有感情、有意志的有位格的活人。是有机性的在不断地变动中的人,有控制、改变、改造环境、外在条件的能力与智慧。人的内在是绝对有自主能力的,在不受外在条件刺激的情况下也会有心理的活动。从实际的例证上我们也看到,人的心情、行为,常常不是受到外在客观条件的刺激而产生的。而是人本身心理的反应,是人里面的那个能动性的心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感情。有的时候外面的条件、环境是非常美好的、快乐的,但是有的人虽身在这样的条件刺激下却没有开心、快乐的心理现象。反之亦然,有的人生活在极其困苦的环境中或是在面临死亡的境况中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有害怕、恐惧的心理现象,反而非常平安、平静、不觉得痛苦而是欢乐。从这两个方面我们可知,人的心理反应与心理产生的现象不是外在条件的刺激与客观事物的刺激,而是人心理本身的`动力产生的。从神学上来说,乃是因为人有灵魂,人的心理是根据人的灵魂来的。所以作者研究心理学的出发点就是错的,根基是错的结果必然是错的。

那么说心理学一点用处都没有了吗?不然,虽是人在自我封闭的系统里面产生出来封闭的思想学科。但还是对于人类有重大的贡献的,对于人心理的疾病的医治与人本身各个方面的发展是有些许帮助的。从作者对注意、气质、性格、能力等等的了解与研究,我们发现人在这些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从而我们就可以利用外在的条件与环境来塑造一个人,影响一个人及引导人的心理发展。从对心理学的了解与认识,我们也可以看到心理学对于关怀人的事工上有很大的助益。了解了心理学,知道人心理的反应,就可以根据其心理的反应适时地引导与归正。诚如作者所说:人的心理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态度。如果我们正确的引导人的心理,就可以把人带到一个对世界有正确认识有正确态度的人。心理学虽是在封闭的系统里面的学科,但也可以让人在封闭的系统里生活得更好。

如果,心理学由一个有开启系统思想的人来从新架构的话,我想对人类会是一个更伟大的贡献,对于人的心理问题也可以根治了。心理学固然是有益的,对于我们这些活在开启系统里面的人有开启系统思想的人来说。学了心理学,在以一个开启的思想系统去应用启不是对心理学的应用更有用吗?心理学家在封闭的系统里面研究心理学而只能知道问题没有能力解决本质的问题,只有有开启系统的有信仰的人才能知道问题而又能解决问题。这么说来,心理学在信仰的当中也是有一定用处的,但要在信仰的管理之下来运用。从心理学来发现、研究人心理的问题,以神学信仰来解决人的问题。

所以说,我们应当把心理学放在应当放的位置上。心理学可以是神学、信仰的仆人,可以让信仰从心理学这条路来了解人的问题从而解决人本质的问题。心理学是神学与信仰的仆人,心理学没有神学与信仰来指引方向会迷失在封闭的系统里面;心理学服在神学与信仰的下面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8

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但是鉴于我们教育心理学的学术沙龙主要关注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及差异心理,因此我就主要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我在读完以后有这样的认识: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2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此外,本书还提到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总结法等,可以说从理论上归纳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具体,有效的方法。总的来说,本书对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9

如果你想要战胜拖延,那么从拿起本书的这一刻开始改变吧。翻开这本书,引入眼帘的这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我。

拖延,并不仅仅是一个贬义词,他可能指一种有用的习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投入以及因冲动而损耗的精力,他也可能指一种有害的习惯,是在完成一件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中懒惰的表现。开始我以为拖延只是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问题。一直到读了这本书,我才感到,拖延,大部分的时候只是我们问题的冰山一角。

深层的原因才是需要引起我们真正重视的。比如:心理障碍、生理缺陷、价值观冲击等等。书中所言:“拖延是由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经验这三者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倘若细究起各自拖延的根源,还会扯出诸如:早年记忆、对成功和失败的各种恐惧、模糊的自我认识以及家庭的态度等等,这些我们自己都不太愿意去触及的深层次感受仰或真相。

我的生活存在了太多拖延的事情。例如想要减得肥,肉永远长在身上,想要练习的瑜伽,身体总是拉不开筋,想要提高自己的技能,拓展人际关系等总是迟迟不能迈出第一步。

总是告诉自己,没事,还有明天。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由于从小随性惯了,害怕固有的圈子被打破,不习惯改变,懒于创新,喜欢成功,害怕失败,对失败的恐惧,害怕自己固有能力的.失去,害怕别人的评估,深层的不自信贯穿了我的生活,这些原因造成了自己的裹步不浅,浅尝辄止,对事情不认真,不追求,没有生活目标,不能做到创新,很快接受新事物。

学习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的目标太含糊,想法总是说来就来,计划不具体,具体做事情的时候,不知道该做什么,造成拖延。我们可以通过诚实地对待自己,分析自己,来明确自己生活的目标。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分析哪些只是人云亦云,哪些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必须要做的。我们大部分的精神生活都发生在自己的意识以外,这帮助我从外在的原因转到对自己内在精神的寻找,从而保持不断成长的心态,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收获。我还学会了一种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沟通的方法。

如快乐来自于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健康的生活,来自于和他人和跟自己内心深处的沟通,来自于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这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让自己时刻保持正念,保持对自己内心的关注,关注自己的意识以外的精神形态,充满了对世界精神的敬仰。

希望您听到我的分享,虽然不能很快的战胜拖延,起码可以更清楚的审视自己,从今天起,开始喜欢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了解自己。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10

设计心理学一套共有四本,这本设计心理学是日常的设计,还有另外三本书还没有来得及读,分别是:与复杂共处,情感化设计,未来设计。

通读全书,个人感觉作者并非在讨论某一个问题和某一个设计的秘诀和方法,而是传递一种希望透过表象,直达用户内在需求的关怀,那就是抓住本质,抓住用户需求和事实发展的最本源。

开篇道,如果在旅馆里弄不清怎么开关水龙头,或者面对不熟悉的炉灶或电灯开关时,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会手足无措。唐纳德.A.诺曼大胆地指出,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心理。对于我,读了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在平时的生活中,我都会留心观察身边的设计,发现好的设计,当然也会各种吐槽那些不好的设计。

书中也讲到了心理学的概念,也就是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所以对于学设计来讲,是很有必要去读下有关心理学的书籍的,这样的话有助于我们的专业的提升的因为设计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创造性活动。

像《设计心理学》这本书表述的那样,设计师和客户都不是最终用户,我们不能了解每一个用户的想法,每个事物的原理,然而我们可以学会抓住设计的本质、还事物以本源,这样即使世界变幻莫测,时代脚步永不停息,设计却也将会是永恒的。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11

作者从科学的角度论到: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脑,才有心理现象。有脑,无客观刺激,无心理现象;有客观刺激,无脑,也无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自然和社会)。所以人的心理发展主要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心理是人内在的神经系统对外在客观的刺激从而产生的心理的现象,是条件的反射。

从作者的论述中,我们可知作者是从纯科学的角度来论述人心理的现象。即是从科学的角度来了解人的心理现象,就不难有所偏差。因为我们知道人是一个有自主权,有思考能力,有创造性、有感情、有意志的有位格的活人。是有机性的在不断地变动中的人,有控制、改变、改造环境、外在条件的能力与智慧。人的内在是绝对有自主能力的,在不受外在条件刺激的情况下也会有心理的活动。从实际的例证上我们也看到,人的心情、行为,常常不是受到外在客观条件的刺激而产生的。而是人本身心理的反应,是人里面的那个能动性的心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感情。有的时候外面的条件、环境是非常美好的、快乐的,但是有的人虽身在这样的条件刺激下却没有开心、快乐的心理现象。反之亦然,有的人生活在极其困苦的环境中或是在面临死亡的境况中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有害怕、恐惧的心理现象,反而非常平安、平静、不觉得痛苦而是欢乐。从这两个方面我们可知,人的心理反应与心理产生的现象不是外在条件的刺激与客观事物的刺激,而是人心理本身的动力产生的。从神学上来说,乃是因为人有灵魂,人的心理是根据人的灵魂来的。所以作者研究心理学的出发点就是错的,根基是错的结果必然是错的。

那么说心理学一点用处都没有了吗?不然,虽是人在自我封闭的系统里面产生出来封闭的思想学科。但还是对于人类有重大的贡献的,对于人心理的疾病的医治与人本身各个方面的发展是有些许帮助的。从作者对注意、气质、性格、能力等等的了解与研究,我们发现人在这些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从而我们就可以利用外在的条件与环境来塑造一个人,影响一个人及引导人的心理发展。从对心理学的了解与认识,我们也可以看到心理学对于关怀人的事工上有很大的助益。了解了心理学,知道人心理的反应,就可以根据其心理的`反应适时地引导与归正。诚如作者所说:人的心理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态度。如果我们正确的引导人的心理,就可以把人带到一个对世界有正确认识有正确态度的人。心理学虽是在封闭的系统里面的学科,但也可以让人在封闭的系统里生活得更好。

如果,心理学由一个有开启系统思想的人来从新架构的话,我想对人类会是一个更伟大的贡献,对于人的心理问题也可以根治了。心理学固然是有益的,对于我们这些活在开启系统里面的人有开启系统思想的人来说。学了心理学,在以一个开启的思想系统去应用启不是对心理学的应用更有用吗?心理学家在封闭的系统里面研究心理学而只能知道问题没有能力解决本质的问题,只有有开启系统的有信仰的人才能知道问题而又能解决问题。这么说来,心理学在信仰的当中也是有一定用处的,但要在信仰的管理之下来运用。从心理学来发现、研究人心理的问题,以神学信仰来解决人的问题。

所以说,我们应当把心理学放在应当放的位置上。心理学可以是神学、信仰的仆人,可以让信仰从心理学这条路来了解人的问题从而解决人本质的问题。心理学是神学与信仰的仆人,心理学没有神学与信仰来指引方向会迷失在封闭的系统里面;心理学服在神学与信仰的下面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12

一直以来,总认为自己对于心理学还是有点了解的。不管是中学时代的学习,还是自己额外看的辅导书,又或者是大学时代专门的心理学课程选修、考试。在我看来,心理学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可以分析自己,也可以了解他人、分析事情。不管是约翰内斯还是佛洛伊德,冯特还是华生总会信手拈来,能说道一番。可能当看到这样一本《心理学的故事》的时候,我就被权威的心理学解说折服了。厚厚的一本书,讲述了有关心理学的种种历史。就如书中题记说的那样,我们研究一门科学,既要了解它的现状,也要了解它的历史,才能掌握这门科学的完备知识。

作者李汉松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或许还有其他头衔也不一定,但是为他做序言的学生都已经是北京师傅大学心理学院资深教授,想来这个耄耋之年的学者在心理学的教程中更是有着多年的研究。书中将心理学划分为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哲学心理学时期,第二部分讲述科学心理学创建时期。两个部分一共分为五篇,包括古代欧洲灵魂官能心理学、近代欧洲意识的经验心理学、近代末期实验心理学的诞生、现代西方技能主义心理学和当代西方结构主义心理学新思潮。朱子语类中说道,不可去名上理会,须求其所以然,这也就是李老说创作本书的目的,让人们去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史。从古希腊的哲学心理学降到当代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用时间发展的顺序升入论述其发展概况,评介历史的功绩与不足。文章思路敏捷清晰,观点深刻睿智,讲述了很多未曾知晓的心理学史的史实、学派的观点和心理学家鲜为人知的轶事。

文中通过不同时期人物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和了解,来讲述心理研究的精细和深入。开篇的人物画像、名人名言以及每章后面的总结都能让读者快速的明白每个时期的发展进程。可以让读者对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能梳理出一个思路,然后去认识心理学,去深入了解心理学。国外已经有了那么多著名的心理学家了,但是国内排的上名号的`却没有。这本客观讲述心理学的书籍或许就能帮助爱好、研究心理学的人们得到启发,成为研究的一大助力。

说来心理学在读书时代会穿插的讲述一些,但现实社会中似乎心理学真正实用的却不多,讲述整个心理学发展史的就更少了。而这样一本完整的心理学发展史足够让初始心理学的人们好好的去了解心理学、认识心理学史,作为辅助工具,非常值得收藏。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13

目前,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觉得就面临了缺少同伴间的交往,当然,幼儿在幼儿园时,都会有很多的同伴,在家里就缺少了玩伴,对此,我看了《学前心理学》中的同伴交往,让我明白了:同伴交往的意义和方式。

现在的幼儿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都是与大人接触的多,这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儿童所有事情,都被大人安排的井井有条的,有的家长甚至做到了包办的地步,所有的事情都不让幼儿自己动手参与,所以孩子思考的事也就很少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存能力被弱化,生活能力没有形成。还有可能身心早熟的隐患,可能会形成小大人的性格。

看到这里我就想起了我班的一位幼儿,他从小和奶奶在一起生活,奶奶对他过于溺爱,所有的事情都是包办的形式,而且这位幼儿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愿意去分享,也很少和其他的幼儿进行交流!中班的他,连一件衣服都不愿意自己去穿,总是等待老师来帮忙!在与幼儿一起游戏时,总想让所有的孩子听从于他,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一意孤行!由此看来,同伴交往对孩子是非常重要。

在和同伴交往过程中,同龄伙伴具有同步性,能够促进身心全方位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同龄伙伴生理、心理和认知经验的相似性决定的。有人说,只有儿童最了解儿童。确实是这样的。有一次,我看到两个妈妈分别抱着自己不满岁的宝宝在一起聊天,此时发现两个孩子也在用无声的语言进行交流:一个宝宝笑了,另一个宝宝也笑了;一个宝宝发出声音,另一个宝宝也发出声音这就说明同伴交往认知的同步性,使他们的沟通非常容易,包括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也是这样的,一次发现两名幼儿在一起聊天,我比较的感兴趣,于是就慢慢的凑过去想听一听他们在聊些什么,来到他们跟前,听了以后我根本就对他们聊的话题不懂,可是他两却哈哈大笑,所以,儿童与同伴交往更能促进其身心全方位发展。

同龄伙伴认知的'同步性,就决定了同伴交往影响的有效性。孩子的心理、生理的现有水平与同伴更为接近,在同一事物认知过程、情感体验以及目的性、自控能力等方面极易产生共鸣。尤其是在社会化行为规范的形成上,具有同步进程。当孩子遇到矛盾时,我们成年人总习惯这样教育孩子:你是大哥哥,应该让着小弟弟。这是两种不同的暗示,可能对两个孩子形成不同的影响和结果。一方会觉得我是大哥哥,我只好吃亏了,时间久了会形成性格倾向;而另一方会觉得我是小弟弟,他应该让着我,久而久之,也会出现性格倾向。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儿童形成解决矛盾的能力,不具有交往影响的有效性。

读了这个同伴交往,我才明白,原来孩子与孩子在一起不仅仅是只有玩耍,在其中隐藏了许多能够让幼儿成长的地方,虽然有时你一言我一语,让老师听起来比较的吵闹,但是孩子们却乐在其中,这也提高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到不能够不经意的打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谈话!要做一位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促使幼儿点滴进步的教师!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14

学前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之一。幼儿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以游戏为主的各项活动中,心理发展异常迅速。作为幼儿教师学习心理学是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是搞好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学》,我深知: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幼儿教师是年青一代最初的启蒙老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幼儿教师,首先是要做幼儿的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放松,让他们感觉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的欲望的能力与机会。

我们班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泼大方,他们能主动表现自己,见到客人能主动打招呼,听到音乐就能翩翩起舞,为大家表演,这样的是我们所倡导的。但有些孩子,他们在幼儿园里比较活泼,一旦离开了他们熟悉的.环境,或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幼儿园来了陌生人参观等等,他们便很胆怯,不敢说话。这种胆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缺少表现自己的勇气的条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将严重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胆怯的幼儿往往没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讲话,或说话声音很小,为改变这种胆怯的性格,我们努力为幼儿提供“说”的机会,让幼儿在每个人面前表达自己欲望与自己的感情。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样去教幼儿、怎样主动与幼儿沟通是很重要的。

第一、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些来容易的话,做起来却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幼儿自己的权利,所以做什么都不要强制幼儿去做,可以去引导幼儿去做。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关心他们喜欢,做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使我们目标得以实施。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从中得到知识。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尽量多设计一些与教育内容相一致的游戏。真正做到“在游戏中学习”。

第三、抓住幼儿的闪光点。

让幼儿充满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对他进行赞美,他们定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我们班有一个小女孩,小脸胖乎乎,可说话声音比较小,别的小朋友干什么,她就跟着干,很少主动自己做什么。不过她很爱笑,每次她从我旁边经过,我就会摸摸她的小脸告诉她,你真可爱。每次这样的赞美,树立了她的自信心。有一次,她主动到我这里对我说:“老师,今天我吃饭很快,能让我带队吗?”我当时真是又高兴又惊讶,同时也感到老师一些无意的动作与赞美,对孩子来说却是很重要的,她会觉得老师是注意我的,老师是我的朋友,是值得信赖的。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做幼儿的朋友,保证他们幸福的成长。同时要认真学习心理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开展幼儿教科研,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自的贡献。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15

1、据一项调查研究统计,在心理学中消极研究和积极研究的对比是21:1,鼓励个人的成长,增进个人的健康比治愈自己的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容易,也远比治愈真正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容易的多。消极研究多用于心理治疗,是为了解除痛苦,把人从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中解放出来,恢复健康,但是难度比较大,占用了过多的精力和资源。积极研究多用于预防和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康复后的积极恢复,促成人向健康的方向变化,增强了应对挫折和不良情绪的能力,但是对已经陷入心理障碍的人作用有限。只关注消极研究会让人只看到人性中消极的、黑暗的一面,而积极研究关注人性中美好的、善的一面,同时从这两个角度看问题才会对人性有一个合理的认识。积极心理学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形成了一种平衡。

2、目前现实中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障碍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一方面人们的意识程度提高了,对于不良情绪障碍的认识水平、诊断水平和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提高了,也就是说以前不良情绪障碍同样存在,只不过由于以上原因人们没有意识到存在的问题是不良情绪障碍,没有诊断出来而已,并不是不存在。另一方面不良情绪障碍在客观上确实增加了。

①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要求提高了,也就是说对于生活的满意度标准提高了,而满足需求资源的有限和匮乏特别是优质资源的稀缺始终存在,因此满足需求的难度也提高了,需要的受挫容易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

②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和对物质、精神追求的不平衡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对舒适安逸生活方式的过度追求和对未成年人的不合理培养方式降低了我们的适应能力。

③信息的泛滥和传媒的发达等原因让未成年人在还没有做好准备,没有有效应对方法的时候就受到了不良文化信息的影响,辨别能力不够容易被误导,应对方式不合理容易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

④为什么应该研究和推广积极心理学?

3、因为首先集中研究有用的东西至关重要,会变成现实,在世界上起更大的作用。其次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领域的研究学科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快乐并非对痛苦的否定,摆脱我正在经历的抑郁或者焦虑并不意味着我同时就变得快乐了,情况并非是这样,问题不会这样被解决。最后预防在今天来说非常重要,预防困苦,不管是抑郁还是焦虑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专注于培养积极心态来解决。

4、专注于有效方法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成一种变化,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至关重要,不管是对我们自身,还是对我们的关系,对于其他人和社会,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多有效的东西。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我们提出的问题的本身,好的问题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问题可以引领我们去探索未知,让我们去关注我们忽略了的重要的东西。

5、帮助高危人群的研究,开始时是消极研究,考虑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人会失败?健康的文化造就健康的个人,病态的文化造就病态的人。这些人的失败中的确有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但是要改变对人造成不良影响的环境和文化因素难度很大,付出巨大收效甚微,甚至情况还会继续恶化。后来出现了范式转移,也就是问了一个相反的问题,同样是面对不理想的现实环境,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把关注的焦点从环境转向个人,对成功的原因进行研究,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到了问题的实质研究出了有效的东西才能模仿和推广,对大家起作用。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16

作者从科学的角度论到: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脑,才有心理现象。有脑,无客观刺激,无心理现象;有客观刺激,无脑,也无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自然和社会)。所以人的心理发展主要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心理是人内在的神经系统对外在客观的刺激从而产生的心理的现象,是条件的反射。

从作者的论述中,我们可知作者是从纯科学的角度来论述人心理的现象。即是从科学的角度来了解人的心理现象,就不难有所偏差。因为我们知道人是一个有自主权,有思考能力,有创造性、有感情、有意志的有位格的活人。是有机性的在不断地变动中的人,有控制、改变、改造环境、外在条件的能力与智慧。人的内在是绝对有自主能力的,在不受外在条件刺激的情况下也会有心理的活动。从实际的例证上我们也看到,人的心情、行为,常常不是受到外在客观条件的刺激而产生的。而是人本身心理的反应,是人里面的那个能动性的心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感情。有的`时候外面的条件、环境是非常美好的、快乐的,但是有的人虽身在这样的条件刺激下却没有开心、快乐的心理现象。反之亦然,有的人生活在极其困苦的环境中或是在面临死亡的境况中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有害怕、恐惧的心理现象,反而非常平安、平静、不觉得痛苦而是欢乐。从这两个方面我们可知,人的心理反应与心理产生的现象不是外在条件的刺激与客观事物的刺激,而是人心理本身的动力产生的。从神学上来说,乃是因为人有灵魂,人的心理是根据人的灵魂来的。所以作者研究心理学的出发点就是错的,根基是错的结果必然是错的。

那么说心理学一点用处都没有了吗?不然,虽是人在自我封闭的系统里面产生出来封闭的思想学科。但还是对于人类有重大的贡献的,对于人心理的疾病的医治与人本身各个方面的发展是有些许帮助的。从作者对注意、气质、性格、能力等等的了解与研究,我们发现人在这些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从而我们就可以利用外在的条件与环境来塑造一个人,影响一个人及引导人的心理发展。从对心理学的了解与认识,我们也可以看到心理学对于关怀人的事工上有很大的助益。了解了心理学,知道人心理的反应,就可以根据其心理的反应适时地引导与归正。诚如作者所说:人的心理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态度。如果我们正确的引导人的心理,就可以把人带到一个对世界有正确认识有正确态度的人。心理学虽是在封闭的系统里面的学科,但也可以让人在封闭的系统里生活得更好。

如果,心理学由一个有开启系统思想的人来从新架构的话,我想对人类会是一个更伟大的贡献,对于人的心理问题也可以根治了。心理学固然是有益的,对于我们这些活在开启系统里面的人有开启系统思想的人来说。学了心理学,在以一个开启的思想系统去应用启不是对心理学的应用更有用吗?心理学家在封闭的系统里面研究心理学而只能知道问题没有能力解决本质的问题,只有有开启系统的有信仰的人才能知道问题而又能解决问题。这么说来,心理学在信仰的当中也是有一定用处的,但要在信仰的管理之下来运用。从心理学来发现、研究人心理的问题,以神学信仰来解决人的问题。

所以说,我们应当把心理学放在应当放的位置上。心理学可以是神学、信仰的仆人,可以让信仰从心理学这条路来了解人的问题从而解决人本质的问题。心理学是神学与信仰的仆人,心理学没有神学与信仰来指引方向会迷失在封闭的系统里面;心理学服在神学与信仰的下面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17

暑假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感想深刻。我认识到了教育不仅仅是教学,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输导也是至关重要的。体育课不光是锻炼身体,也需要在语言上给孩子心理疏导,使他们可以克服困难,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是为了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或许你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能给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一两个月,仅仅一两个月,奇迹就会这样出现了,经过老师的鼓励和表扬,那位受鼓励和表扬的同学将带着这个信念,去不断的努力,总有一天他会真正成功的。我也会永远带着这个信念:“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去关爱我的学生,最后我要说的是:赏识你的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地帮助他们,那么,奇迹就会发生,坏学生、后进生都会变成好学生!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

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

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

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问题比比皆是。但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按照共产主义的面貌来塑造一代新人。

3、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也就是说,教师了解了不同时期、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才能助长学生的优点,矫正学生的缺点。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掘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

4、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作为老师,要做到: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业,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二、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四、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我从感性上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很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比如说处理学生个性和共性之间的关系,怎样从个性中提炼出共性,又怎样在对共性的总结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还有怎样实现学生学习的最优化,怎样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让其对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厌烦;还有怎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对其施以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此等等。在书中介绍到了很多不同时代的著名学者的观点,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思考。读了这些,我才逐渐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备受重视,被广泛研究的学科。

不光是理论,书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对于教学的实践活动有很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书中举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见惯的事其实就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比如应该怎样让小学生克服坐不住的问题,还有怎样不动声色的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又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其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读了教育心理学后,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渐渐明白起来,真的感慨颇多。

教育心理学给我提供的不只是一个研究结果,它所提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研究方法,指导你怎样利用这些看起来书面化的大理论,把他们真正变为指导你教学的利剑。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都有值得你特别去关注的地方,而每个学生又都是相似的,都有共性让你总结规律,更好的认识教学。教育心理学为我所提供的这些科学的研究法我认为不管今后是否从事教育事业都是让人从中受益良多的。原来一直不明白所谓量表是什么东西,现在才开始懂得原来心理学是这样一门精密的科学,要求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才能懂得如何从数据中了解人内心的世界。

要对自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本书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通过读《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我将会心理学里面的知识,正确运用有效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等正面引导的外因作动机的诱导,促使学生的认知兴趣得到发展,形成稳定的、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健全他们的人格和品德。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18

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那么你所做的一切就是有价值的!

斯坦利·米尔格兰姆《社会生活中的人》

什么是怪诞心理学?这门学问的意义何在

以科学的方法探究泡茶的奥秘、祈祷的力量、水果的个性和人浪的形成。

长久以来,人类行为的古怪面一直都在撩拨着我那充满好奇的神经。

在大学里读心理系时,我曾把伦敦的国王十字车站当成心理实验室,在那里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我的研究对象是那些刚刚见到自己的另一半走下火车的人。在他们深情相拥的那一刻,我会立即走上前去,同时启动藏在口袋里的秒表,然后对他们说:"打扰了,你们不介意做个心理实验吧?从我刚说’打扰了’这几个字到现在,你们觉得已经过了几秒钟?"研究结果显示,沉醉在爱河之中的人会大大低估时间的流逝速度,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如果在一个漂亮的姑娘身旁坐上一小时,你会觉得只坐了一分钟;如果你在一个热火炉上坐了一分钟,你却会觉得仿佛坐了一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对心理学中不同寻常的方面心存好奇。当然,我并不是第一个对这种行为测量法感兴趣的人。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会出现几位致力于探索稀奇古怪事物的研究人员。

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是维多利亚时代一位特立独行的科学家,很可能也是这种行为测量法的创始人,他把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研究不寻常的主题上。他曾偷偷衡量同事演讲时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听众烦躁不安的程度,由此来客观评判同事的演讲是不是很枯燥乏味。他曾在口袋里放着计数器,在英国各主要城市的大街上游走,暗中记录和他擦身而过的人是貌美如花、相对丑陋或是相貌平平,并由此绘制出了英国的"美女地图"(伦敦的美女最多,阿伯丁的情况最为糟糕)。

高尔顿对祈祷效果的研究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他做了一个假设,如果祈祷真的有效,那么神职人员应该比大部分人更为长寿才对,理由很简单,他们祈祷的时间显然更长,态度也更为虔诚。他对各种人物辞典中收录的成百上千名人进行了非常广泛的分析,结果发现神职人员的寿命其实远没有律师和医生那么长,这让极为虔诚的高尔顿开始质疑祈祷的力量。

甚至连泡茶这件事也引起了高尔顿的注意,为了用科学的方法找出泡杯好茶的`完美之道,他花费了数月的时间,还做了一个特殊的温度计,让他可以随时测量茶壶里的水温。经过严谨的测试后,高尔顿得出了如下结论:

当茶壶内的水温维持在180~190华氏度之间,而且茶叶浸泡时间达到8分钟时,泡出的茶味道最醇,喝起来最香,而且绝对不会太苦,也不会太淡。

能够对泡茶进行如此彻底的研究,高尔顿很是得意,于是骄傲地宣称:"茶壶里再也没有什么秘密了。"

从表面上看,高尔顿对无聊、美貌、祈祷和泡茶的研究可能显得比较分散。不过,这些都是同一种人类行为研究方法的早期绝佳案例,我把这种方法称为"怪诞心理学"。

简单地说,怪诞心理学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日常生活中稀奇古怪的各个方面。在过去的几百年里,虽然已经有少数先行者在心理学研究中采用了这种方法,但这种方法却一直未被认定为一门严肃的社会科学。这些研究人员追随着高尔顿的脚步,在主流科学家怯于涉足的领域内勇敢前行。他们业已完成了以下创举。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19

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觉得很有收获,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因此我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书中没有找到作者对教育心理学的明确定义,而是通过介绍教学过程,通过与邻近学科的比较向我们展示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这本书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20

作者从科学的角度论到: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脑,才有心理现象。有脑,无客观刺激,无心理现象;有客观刺激,无脑,也无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自然和社会)。所以人的心理发展主要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心理是人内在的神经系统对外在客观的刺激从而产生的心理的现象,是条件的反射。

从作者的论述中,我们可知作者是从纯科学的角度来论述人心理的现象。即是从科学的角度来了解人的心理现象,就不难有所偏差。因为我们知道人是一个有自主权,有思考能力,有创造性、有感情、有意志的有位格的活人。是有机性的在不断地变动中的人,有控制、改变、改造环境、外在条件的能力与智慧。人的内在是绝对有自主能力的,在不受外在条件刺激的情况下也会有心理的活动。从实际的例证上我们也看到,人的心情、行为,常常不是受到外在客观条件的刺激而产生的。而是人本身心理的反应,是人里面的那个能动性的心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感情。有的时候外面的条件、环境是非常美好的、快乐的,但是有的人虽身在这样的条件刺激下却没有开心、快乐的心理现象。反之亦然,有的人生活在极其困苦的环境中或是在面临死亡的境况中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有害怕、恐惧的心理现象,反而非常平安、平静、不觉得痛苦而是欢乐。从这两个方面我们可知,人的心理反应与心理产生的现象不是外在条件的刺激与客观事物的刺激,而是人心理本身的动力产生的。从神学上来说,乃是因为人有灵魂,人的心理是根据人的灵魂来的。所以作者研究心理学的出发点就是错的,根基是错的结果必然是错的。

那么说心理学一点用处都没有了吗?不然,虽是人在自我封闭的系统里面产生出来封闭的思想学科。但还是对于人类有重大的贡献的,对于人心理的疾病的医治与人本身各个方面的发展是有些许帮助的。从作者对注意、气质、性格、能力等等的了解与研究,我们发现人在这些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从而我们就可以利用外在的条件与环境来塑造一个人,影响一个人及引导人的心理发展。从对心理学的了解与认识,我们也可以看到心理学对于关怀人的事工上有很大的助益。了解了心理学,知道人心理的反应,就可以根据其心理的反应适时地引导与归正。诚如作者所说:人的心理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态度。如果我们正确的引导人的心理,就可以把人带到一个对世界有正确认识有正确态度的人。心理学虽是在封闭的系统里面的学科,但也可以让人在封闭的系统里生活得更好。

如果,心理学由一个有开启系统思想的人来从新架构的话,我想对人类会是一个更伟大的贡献,对于人的心理问题也可以根治了。心理学固然是有益的,对于我们这些活在开启系统里面的人有开启系统思想的人来说。学了心理学,在以一个开启的思想系统去应用启不是对心理学的应用更有用吗?心理学家在封闭的系统里面研究心理学而只能知道问题没有能力解决本质的问题,只有有开启系统的有信仰的人才能知道问题而又能解决问题。这么说来,心理学在信仰的当中也是有一定用处的,但要在信仰的管理之下来运用。从心理学来发现、研究人心理的问题,以神学信仰来解决人的问题。

所以说,我们应当把心理学放在应当放的位置上。心理学可以是神学、信仰的仆人,可以让信仰从心理学这条路来了解人的问题从而解决人本质的问题。心理学是神学与信仰的仆人,心理学没有神学与信仰来指引方向会迷失在封闭的系统里面;心理学服在神学与信仰的下面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21

在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情感教育更成了教育工作者为追求教学更高境界而实现对于受教育者实施的更完整的教学体系,情感教育是知情交融的双边活动,从情感的维度分析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为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提供了较强指导的一门新型的学科。情感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开辟了情感教学的崭新领域,充分发挥情感在教书育人中的教育价值更完整的体现,丰富与发展了教育学的理论。

为了使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实现师生的情感交融,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师依据《教与学的心理学》的理论对课堂教学进行探索与研究,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与手段达到新的境界,从而形成师生共同发展的广阔远景。

新课改特别关注了教学方式的优化问题,我校教师也在教学中努力学习并实践着新课程理念,但不可否认,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出现了几种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准确,教学出现较多的“摆花架子”现象,一味追求从表面上看来“富有新意’的不求实效的教学形式,未能将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落到实处;二是教师已经意识到要实施自主教学,要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但究竟怎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还很不清楚,缺乏自觉的.研究意识。三是在教学中往往过于追求认知因素,而忽视了情感因素。学生厌学情绪滋生,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更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师对情感教育的缺失和缺乏,使得教学方法、教育目标、教育手段都呈现出简单化倾向,这种简单远远不能适应丰富的学生个体,所以教与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种不和谐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最终非但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反而进行了无效的学习。

我校初中部学生外来务工子女较多。他们有的长期留守老家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到上中学年龄才和父母一起居住;有的父母分离,他们和父母缺少沟通,父母也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而生活的压力又使父母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这些孩子缺少家庭关爱,缺少归属感,所以生活态度相对消极,情感上比较敏感和脆弱,不能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情感上的压力,导致文化知识与本地学生有较大差异。同时,这些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较底,对子女的学习没有足够的重视,也没有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待学生犯的错误往往选择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前景,缺乏客观科学的态度,学生在学习上明显缺乏主动和竞争意识。要实现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这一部分学生是必须面对的重点人群。

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指导教师充分运用情感教育组织合理、自主、科学的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情优教,促进初中生自主学习就成为我校继续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和现实需要。

系统化的指导思想,由于教学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和情感现象的丰富性,应从多角度构建教学原则,形成原则体系,以全面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生本化的指导思想,在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指导下,从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来构建教学原则,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构建了乐情原则、冶情原则、融情原则。乐情原则从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背景问题出发,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乐情学习状态,以充分发挥情感对学生学习的各方面的促进。冶情原则是从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目标出发,强调的是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也应获得情感上的陶冶。融情原则是从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环境出发,强调的是为学生学习创设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以营造学生学习成长的心理氛围,从根本上优化教学效果。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22

暑假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感想深刻。我认识到了教育不仅仅是教学,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输导也是至关重要的。体育课不光是锻炼身体,也需要在语言上给孩子心理疏导,使他们可以克服困难,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是为了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或许你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能给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一两个月,仅仅一两个月,奇迹就会这样出现了,经过老师的鼓励和表扬,那位受鼓励和表扬的同学将带着这个信念,去不断的努力,总有一天他会真正成功的。我也会永远带着这个信念:“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去关爱我的学生,最后我要说的是:赏识你的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地帮助他们,那么,奇迹就会发生,坏学生、后进生都会变成好学生!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

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

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

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问题比比皆是。但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按照共产主义的面貌来塑造一代新人。

3、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也就是说,教师了解了不同时期、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才能助长学生的优点,矫正学生的缺点。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掘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

4、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作为老师,要做到: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业,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二、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四、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我从感性上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很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比如说处理学生个性和共性之间的关系,怎样从个性中提炼出共性,又怎样在对共性的总结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还有怎样实现学生学习的最优化,怎样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让其对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厌烦;还有怎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对其施以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此等等。在书中介绍到了很多不同时代的著名学者的观点,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思考。读了这些,我才逐渐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备受重视,被广泛研究的学科。

不光是理论,书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对于教学的实践活动有很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书中举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见惯的事其实就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比如应该怎样让小学生克服坐不住的问题,还有怎样不动声色的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又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其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读了教育心理学后,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渐渐明白起来,真的感慨颇多。

教育心理学给我提供的不只是一个研究结果,它所提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研究方法,指导你怎样利用这些看起来书面化的大理论,把他们真正变为指导你教学的利剑。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都有值得你特别去关注的地方,而每个学生又都是相似的,都有共性让你总结规律,更好的认识教学。教育心理学为我所提供的这些科学的研究法我认为不管今后是否从事教育事业都是让人从中受益良多的。原来一直不明白所谓量表是什么东西,现在才开始懂得原来心理学是这样一门精密的科学,要求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才能懂得如何从数据中了解人内心的世界。

要对自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本书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通过读《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我将会心理学里面的知识,正确运用有效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等正面引导的外因作动机的诱导,促使学生的认知兴趣得到发展,形成稳定的、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健全他们的人格和品德。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23

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 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但是鉴于我们教育心理学的学术沙龙主要关注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及差异心理,因此我就主要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我在读完以后有这样的认识: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2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此外,本书还提到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总结法等,可以说从理论上归纳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具体,有效的方法. 总的来说,本书对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24

读了《教师心理调适和积极心理学》这本书,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实践 、教师职业幸福感、习得性无力感与习得性乐观、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与压力应对这五个专题的学习,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借助专家的指点,将自己的教育工作尽可能完整、完善。

一、使人学会积极地面对现实。

从寻找问题的积极意义,减少对过去的消极情绪。积极的面对过去—生活满意点理论及其启示。学会对过去的感恩。

二、对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幸福感的指数。

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三大生活领域存在。家庭领域、交往领域、工作领域。尽管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各不相同,幸福感又属于我们个人主观的体验,但对于我们成年人而言,这三个生活领域的事件对幸福感的影响最为强烈。

职业幸福感对于我们成人而言,职业活动是生活中的核心内容,所以如果我们不能从职业中获得幸福感,其整体感水平都将受到消极影响。

二、幸福教师的共同之处。

1、对工作性质的爱:爱教育。

2、对工作对象的爱:爱学生。

3、对工作材料的爱:爱知识。

三、幸福生活的原理。

1、平衡现在和未来。

2、从困难和挑战中获得幸福。

3、承担起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责任。

四、打造自身的幸福潜能。

1、智慧。

2、勇气。

3、仁爱。

4、正义。

5、节制。

6、精神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