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喜福会读后感

2024/10/02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喜福会读后感(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喜福会读后感 篇1

大一上学期,我读了一本名叫喜福会的英文书。这本书讲述了四对母女的命运和生活。四名深受打击的中国女性在与美国人的第二次婚姻后,在国内经历了艰辛,前往美国生下了自己的女儿。碰巧,这四个女人也成为了多年的朋友,他们的友谊非常深厚。文章开始真正切入主体,当母亲谈起早年的悲惨命运、不公平的婚姻和封建对女儿的压迫时,生动地展现了整个现代中国社会。

整部小说从静美母亲的死亡开始,到静美访问中国,看望她的母亲在多年前日本进攻中国时被迫抛弃的双胞胎姐妹。更重要的是,四个母亲和四个女儿的故事在主题上有相对的联系,她们之间的爱和母亲对女儿的希望。

也许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们的故事。比如Linda对自己有强烈的欲望,用自己的智慧去获得自由;例如,梅目睹了母亲的命运,有强烈的愿望控制自己的命运。这种不向命运屈服的性格,或者更直接地说,不向男人屈服的性格,最终从她的女儿露丝那里继承了下来。祖孙三代也代表了从屈服、觉醒到反抗的三个阶段。母亲们的故事比女儿们的更离奇、更特别、更发人深省。

就我个人而言,通过整部小说,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冲突,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母亲代表着古典、传统的中国文化,而女儿则象征着公正、自由、开放和现代的美国一体,这是两种相互矛盾的元素。然而,通过整部小说,更容易发现,他们终于可以相互理解,和谐相处。

喜福会读后感 篇2

今天晚上花了两个多小时,把《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这本小说看完了。之所以看这本书,其实只是因为公选课需要读这本书的关系,但是当我读完了之后,发现这本书其实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在公选课的经典书单里面这本书不那么经典,但是我觉得比起其它的书可能这一本反而要更加接地气一点。

这本书里面设定了四对母女,而书中的故事基本上就是围绕着母女之间因为代沟产生的矛盾展开的。这些故事之中有的关于成长,有的关于婚姻,但是我觉得这些故事无疑都围绕着一个关键,那就是女人的幸福。书中的四位母亲,都是成长在战争年代,有的富有有的贫穷,但是都因为机缘巧合有了人生的转折,来到了美国。她们不懂得怎样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但是却希望自己的女儿们能够在这里走向成功,获得幸福,不会走母亲们的老路。这种强烈的、带有中国传统色彩的愿望,与从小成长于美国文化的女儿们身上产生了巨大的碰撞。女儿们大都能够理解母亲们的苦心,然而却不能够接受他们母亲的想法。以至于他们都陷入了困境,然而在母亲的帮助下,又再次收获了幸福。

书中给我印象颇为深刻的大概是母亲们的故事。比如说琳达拥有对自己的强烈追求,而用自己的智慧获得了自由;又比如安梅见证母亲的命运而对自己的命运有着强烈的掌控欲望,这种不向命运屈服或者更直接的说不向男人屈服的特质最终遗传到了她的女儿露丝身上。而祖孙三代,也代表了从屈服、觉醒到抗争的三个阶段。比起女儿们的故事,母亲们的故事更加奇异更加特别,也更加发人深思。

然而这本书也并非完美。在我看来,作者采用了分镜头的方法,每一章都可以看做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所有的故事又隐隐有一条线索穿行其中可以让它们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写法现在渐渐流行了起来,比如说非常热门的《冰与火之歌》。分镜头的写法固然可以让故事不断切换到第一视角,让故事叙述更加方便而真实,但这种方式也造成了读者阅读的困难。尤其是其中有一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并不明确,导致了故事间的因果也不甚清晰。所以这也可以说是这本书的一点瑕疵。

除此之外,对于我来说,或许还有一点不满意的就是这本书的中译本。这译本给人的感觉过于生硬,感觉译者对中美文化间的差异与相似没有深入了解,翻译技巧也有一定的不足。导致不少语言上的妙处需要注释来点出,损失了原文的趣味。当然,我还是很愿意再读一读这本书的原文或者其他的译本。

喜福会读后感 篇3

生活就是一部很长的故事,有喜,有怒,也有离合,却没有大气的导演,也没有著名的编剧,就像你永远把握不了命运的航行,控制不了剧情的发展;却时而要被无谓的琐事所缠绕,包括母亲的唠叨与期望。或许,这些琐碎更像断了线的`珠子,唯有母亲的双手将其穿起,穷尽一生,装扮你美丽的嫁衣,还以世人……

对于母亲的往事,我们多半是不去理会的。偶尔碰巧当她和旁人谈及于此,我便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侧耳倾听,分享她久违的欢乐,时而高扬,时而阴郁,更多的感动之中包杂着些许无奈。

时光飞逝,鬓发渐白。也许真如邓肯所说,“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烈地占据着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君,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从小在母亲期望的困扰中成长、挣扎、释放、反抗。在这些所谓的哀怨之下,掩盖的是未知、迷茫、陌生。希望,让彼此间的距离疏远,她也无法及时体会到母亲心里附加的伤痛。在卑劣的环境下,每个人都是一只鸭子,她们渴望自由、独立、尊严,渴望成为一只无拘无束的白天鹅,过着属于自己的,拥有自我灵魂的生活。在现实中,所有的苦难倘若化为一场战争,那么女人的选择只有离开。也许母亲恨的不是女儿的平庸,而是自己曾经对生命的放弃,对两个孩子希望的放弃。

是的,母亲最后成为了一只天鹅,拥有了自己向往的生活,而那根仅留在箱底的天鹅毛,至死也没敢送给女儿,她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当爱已无声的时候,我们还能错过什么?打个电话,送个平安,说声妈妈,我爱你!

喜福会读后感 篇4

高一时买了《喜福会》以来,我已经看了不下五遍。

这本书是以四个中国女人逃难到美国并开始新生活为背景而展开的,讲述了她们以及她们四个女儿的故事。本书内容基于复杂的时代背景,复杂的文化环境所,引起了我的诸多感悟,特别是“童养媳”江林多的故事,触发了我最多最深的思考。

江林多是一个太原普通人家的女儿,早在她两岁时家人给她与姓黄的一大户人家定了婚事,所以从她小时开始,母亲就把她当做“黄家媳妇”来看待。十几年过去了,由于汾河发大水,把江家冲毁了,于是她们家只能把她提前嫁去黄家。她为了信守父母的承诺,不给父母丢脸,从一名棘手、倔强、有自己想法的女孩变成一名只会尽心尽力的服侍着挑剔的婆婆和丈夫的乖媳妇。后来婆婆因她不能为她那14、15岁的丈夫生出孩子而故意刁难她,正是因为这样,使她发现自己就算无论尽多大的努力也无法讨好自己的婆婆,于是她突然觉醒了,发现了自我的价值,远赴美国开始新生活。

看完这个故事梗概,想必很多人都会感叹江家父母的狠心以及江林多的寻找自我的不易。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正是中国上个世纪父母的真实写照。他们会为了孩子的未来而狠心放弃一些东西。林多的母亲狠心地很早就为自己的女儿定下娃娃亲,从小当别人的女儿一样来养她。看似狠心母亲,其实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即使留下丰厚的嫁妆,但在临别时还是不听丈夫的劝阻把祖传的珍贵的赤璋留给女儿。而给她留下的最后的话是:好好听黄太太的话,别丢我们家的脸。母亲的初衷只是想让女儿能嫁个好人家,安安分分的生活。可是正是因为这句话,让林多失去了自我,为了母亲的期望,为了母亲的想法而生活。

古往今来,母爱的伟大是不容置疑的。可是,卧冰求鲤这类故事也体现了孩子对父母的付出。母亲与女儿,父母与孩子,不是仅仅表面看到的只有单方面付出的.关系,而是相互依赖、反哺的。就像很多当代的单身青年一样,面对父母的催婚而苦恼,其实他们大可以任性一把,对父母说“我的婚姻不用你们操心。”可实际上这么做的又有几个呢?因为他们知道,父母总是”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已经在上学时为他们担忧学习,毕业时为他们担忧工作了,所以只能乖乖去相亲以求快速解决父母的忧虑。牺牲自己的幸福来换取父母的快乐,这可以说是很多人的做法了。

这个做法是对是错,其实并不重要。为了所爱的人牺牲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

喜福会读后感 篇5

看的是中文版的,因为微信读书上正好在推荐。一开始打开的时候其实并没联想到喜福会就是我从很小的时候就久仰大名的The Joy Luck Club。这本书翻译的很不错,很能感觉出作者文笔的美,流畅到我一开始以为作者只是美国籍但是用中文写书。看到大约五分之一的时候查了一下才意识到原来就是那本我从初中的时候就一直听说但是从未看过的"名著"。

我个人五年级的时候就跟父母去了澳洲,之后自己去英国读大学,今年刚刚毕业,经历跟书中主角有相似之处。也说不清为什么(其实原因可能跟书里的主角们有类似之处),青春期的时候虽然一直是个爱看书的文艺青年,却一直相对抗拒这种中国背景的亲情相关的书。

那时候看过美国总统讲述自己跟父母的关系和身份认同的自传,澳洲土著人融入所谓现代社会的故事等等,却对这些离自己更近的东西更敬而远之。隐隐约约总是会觉得这些比较“主流”或者在西方比较容易红的书跟自己的个人经历总会不同,看完觉得某种程度上也确实如此。毕竟我父母属于那种身世清白比较单纯的出来赚钱的,既不是世家,也很难说是收到过什么迫害或者太明显的不公平。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也都可以算那个时代相对开明的人,起码比较支持他们读书和自由恋爱/选择结婚对象。

另外一直觉得我和父母的关系已经比身边很多背景相似的朋友看上去好多了,毕竟我父母有时候还是愿意讲理的,也不曾每天逼我练钢琴或者天天研究我的考试分数到底比我邻居家的小孩多了或者少了几分。这段时间因为种种跟本书无关所以不需要表的原因跟父母的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张, 渐渐发现自己既然是个人类就难以免俗,才开始慢慢接触这个类型的书籍和电影。

最大的发现就是虽然时代有变化,我家人的人生也没有故事里主角(主要是老一辈的那些)那么跌宕起伏,个人也并不是身在美国而是在土澳,很多相似的传统还是可以从细节里看到的。

首先母女关系真的.是件比较神奇的事情的事情,做母亲的有时候好像似乎非常了解你让你觉得都有点儿邪门儿了,有时候又似乎完全不了解你。书中的母亲可以从一个家具的风格或者一件皮衣判断女儿会不会离婚,可以从一个钢琴比赛判断女儿或者一次赌气不参加比赛判断女儿会不会成为人中龙凤。

书中做女儿的往往相对不了解自己的母亲,细究起来似乎阻力太多了,语言本身,文化的不同,青春叛逆期,工作和择偶。可能大家总是觉得你是你我是我我们不一样,直到有一天自己撞到南墙了才发现不管是中国墙美国墙还是澳洲土墙原来都这么疼并且撞的姿势跟父母惊人类似。这时候只能要不然相信玄学,要不然就得学点基因学人类学或者心理学压压惊了(我选了相对容易入门的心理学)。

另外对吴菁妹这个平凡却具有她母亲眼里的“最高品质”和那个名字我忘记了的国际象棋女之间的对比比较有印象。母亲拿女儿去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这件事情,有时候会让我们分不清楚她到底是爱子女的人希望他们变更优秀,虚荣地爱女子地“成功”,亦或者是希望借着子女证明自己本身优秀。所谓天才又是什么呢,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对某种东西比较有天赋或者有些人就是所谓的全才。书里说想法分两种,一种是与生俱来一种是他人种下的。环境(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和大环境本身)更影响一个人到底能跟自己的所谓天赋有什么样的对话。我这些年自己地观察是很多时候中国父母更愿意相信一步错步步错,人生好像是个有很多岔口旋转楼梯,一步踏错就掉下来,分叉口一步选错从此就没有回来的可能性。个人更愿意相信有时候退一步世界反而更大,走岔路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风景,很多路都难分对错,有好的社会和家真错了也有回来的可能性。

说说我眼中这本书的缺点。首先有点美中不足的是书中的男性角色大都面目模糊,个人觉得没有什么让人特别印象深刻的。另外个人不太喜欢这种结构,可能更有文学价值但是记名字恐惧症表示经常忘了到底是谁跟谁, 懒病上身有时候会不记得谁跟谁是母女也懒得翻看。看完的第一感觉就是除了吴菁妹和母亲的故事其他人我要不然对母亲的故事比较有印象要不然对女儿的故事比较有印象,反而有点难以领悟把这两个人写成一对母女到底意义何在。

一开始吴母死后的那场喜福会的人物描写个人认为很好,通过吴母的话和会中几位阿姨的表现,短短几句话就勾勒出几个性格鲜明的人,但是后期的个人故事里有时候可能因为篇幅的关系我很难看出来某些人的经历跟他们之后的人格到底有什么关系(比如中秋夜月亮娘娘的那个故事,有种画风突然变玄幻了的感觉)。最后其实书里面牵扯到的主题比较多且杂(亲情,战争,传统婚姻文化,玄学)所以感觉有些问题上太不深入,个人觉得少几个主题或者书再长一点效果会更好。

最后,可能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有个唯一正确的解释,有时候还是拥抱一下玄学吧。

喜福会读后感 篇6

一直以来很少有机会看电影。这次完整地看了一部荣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喜福会》,让我深受感染,华裔导演与演员,也可算是中国式的好莱坞片吧。

影片讲述了四对母女的命运与生活,纯真的自我心理剖析让听了很了然。四个苦命的中国女人在国内历经磨难分别去美国,再跟美国人创造的第二次婚姻后又有了各自的女儿。恰好,四个女人也成了多年的朋友,各自情谊都很深,影片开始真正切入主体是母亲对各自女儿谈起早年的时光,悲惨的命运,吃人的礼教,薄薄的人情,不公正的婚姻,赤—裸裸的封建压迫与惨昧的性,把整个近代中国社会刻画得淋漓尽致。总之,个个故事都是悲喜交加,从母亲的母亲再到婆家的家史,从逃沦的岁月到安逸的晚年,从中国的重庆到美国的旧金山,画面不停地在两地之间转换,故事也一个比一个更惨,更出人意料,把整个人的心都和剧中人物连接了起来,这她们担心,为她们惋惜,为中国的过去悲哀,也为人性感到惨淡,剧中的光线也跟周围环境谐调的很好,明就亮的出奇,像一面镜子,暗时凄凉可怕,病态的中国也许就是这样吧!

这四个母亲都是在中国出生成长的,在中国遭到不平等待遇,有的是公婆家的劣待,有的'是娘家的排斥,有的是亲丈夫的暴力对待,在这样一个大黑锅下容易使人的性格变质,温柔的也会变为严酷的,渐渐地,她们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时代,这个环境,于是走上了逃亡与流浪之路,从中国一直漂到美国,再也不回中国,把自己的后半辈寄托在他乡,把自己的生命延续到了异乡。她们不能让自己的后代重蹈自己的前辙,于是当她们的女儿长大成人时,母亲对女儿的婚姻格外观注,生怕女儿会走错。母亲毕竟走过坎坷比女儿多,于是第二段故事就出来了。女儿的不幸与母亲的担忧构成了一网他乡的浪清,更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加以揭露,人情与金钱,善恶与美丑,挚热与冷漠,从面构勒出现代社会的不幸,现代人之间的沟壑,这种不幸的生活遭遇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终究会穿过极限,整个影片也加以预示,最后在一片亲人的眼泪中结束了影片。

这是一部生活性戏剧,揭露性十分强烈的影片。

喜福会读后感 篇7

生活就是一部很长的故事,有喜,有怒,也有离合,却没有大气的导演,也没有著名的编剧,就像你永远把握不了命运的航行,控制不了剧情的发展;却时而要被无谓的琐事所缠绕,包括母亲的唠叨与期望。或许,这些琐碎更像断了线的珠子,唯有母亲的双手将其穿起,穷尽一生,装扮你美丽的嫁衣,还以世人……

对于母亲的往事,我们多半是不去理会的。偶尔碰巧当她和旁人谈及于此,我便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侧耳倾听,分享她久违的欢乐,时而高扬,时而阴郁,更多的感动之中包杂着些许无奈。

时光飞逝,鬓发渐白。也许真如邓肯所说,“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烈地占据着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君,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从小在母亲期望的困扰中成长、挣扎、释放、反抗。在这些所谓的哀怨之下,掩盖的是未知、迷茫、陌生。希望,让彼此间的距离疏远,她也无法及时体会到母亲心里附加的伤痛。在卑劣的环境下,每个人都是一只鸭子,她们渴望自由、独立、尊严,渴望成为一只无拘无束的白天鹅,过着属于自己的,拥有自我灵魂的生活。在现实中,所有的苦难倘若化为一场战争,那么女人的选择只有离开。也许母亲恨的不是女儿的平庸,而是自己曾经对生命的放弃,对两个孩子希望的放弃。

是的,母亲最后成为了一只天鹅,拥有了自己向往的生活,而那根仅留在箱底的天鹅毛,至死也没敢送给女儿,她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当爱已无声的时候,我们还能错过什么?打个电话,送个平安,说声妈妈,我爱你!

喜福会读后感 篇8

最近看了本书,叫做《喜福会》。

《喜福会》是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短篇小说集。小说围绕着19世纪50年代移民旧金山的四位中国女性展开的,而“喜福会”是她们在美国自行建立的麻将俱乐部。在这样的故事框架里,作者通过相互联系的短篇小说,立体地展现了当时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境遇。在中国环境中浸泡出的母亲面对在美国出生并长大的孩子,个体中式思维加上语言问题在美国大环境下的社会孤立感……这些都是谭恩美试图在自己作品中向人们展现的。

去理解母亲们所说的中式英语的含义的过程给予了我(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很有趣的文化视角,对于中式智慧的新的理解途径。当然,作为一个在中国从事英语教学已久的教育者,出于职业习惯,我会联想到当下在欧美国家留学甚至生活的大学生们。他们如今在当地的处境,是否已经比书中的母亲们的改善了些许?又或者因为时间带来的变化过大,二者的生活环境与方式已经失去的可比性?

从新闻报道中,亲朋好友口中,我们总是可以得知在欧美国家留学学生们的生存状态——毕竟每家每户都有着几个“在外留学的亲戚”。从这些零零碎碎的消息中,也很容易发现哪怕时代变化的速度比得上哪吒脚下的那两个铁环,哪怕全球化旗鼓的气势再轰轰烈烈,我们出去的孩子总是和当地其他的学生群体间有着条“楚河汉界”不可跨越,日子过得也不是总是很舒心——很多在国内善言辞的孩子出了国就像是舌头上长了孔明锁,说句话也难。

想了想原因,大大小小原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文化差异以及它牵扯着的思维方式差异太大。就比如平时课前给学生们放个脱口秀视频,人家美国观众笑的时候,孩子们有时候沉默不语或者是装出理解的样子皮笑肉不笑一下——在这笑点的差异中,这文化差异就体现出来了。还比如,有时候上外教课的时候,外教说起哪个电影、艺术家、作家(当然提起当下最热门的那些欧美歌手们,我们的孩子倒是更了解一些),都可以看见孩子天真但一脸茫然的表情。

这样子的文化差异的产生确实也是必然的,毕竟是不同国家的文化——咱是拿“茶水”泡大的,他们是在“咖啡”中泡大的。

但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是否可以做点什么,去或多或少地为他们的未来多准备一些呢?

我个人认为,可以适当的去开设一些《当代美国》《当代英国》《当代澳洲》诸如此类的课程,引导性地去给他们讲讲各国历史,讲讲各国生活方式,然后给想去了解更多的孩子推荐点知晓当地人民的“文化印记”的渠道——书籍、网站、纪录片等。“文化印记”很难从书本上了解——我们的中文课本上没有“邓丽君”“王小波”“张大千”等等,但是确确实实这是每个中国人都略有耳闻的东西。希望我们在未来的英语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化,从单纯的一门语言走出来,以一种文化载体的方式介绍给孩子。

这样子,喜福会妈妈们在美国的遭遇就不会落到我们的孩子身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