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团圆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绘本团圆读后感(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绘本团圆读后感 篇1
原来总以为绘本课时低年级的专利,今天听陈嫦云老师的五年级的绘本课我对它有了新认识。原来看似简单的绘本自有其不断值得挖掘的内涵在,绘本不单单只是图画书,更是各类艺术的融合。
在陈老师的课上因为有动听、有趣的故事听,也有颜色鲜艳的图画看,更有许多奇思妙想在里面。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没有负担,即使要画一画,说一说也是快乐的。
然后审视我们有负担的语文课,我就有时傻傻地想:如果我们的课也能像绘本课一样吸引人,孩子从中获得学习的快乐该有多好。课堂上陈老师的解读是独特的`。从图画到文字,再到图画,最后升华主题版块清晰,对孩子的引领是循序渐进的,最后整理板书中体会主题在亲人之间正是有了爱,有了付出,所以无论在哪里他们的心紧紧地依偎在一起,永远是幸福的。
一本书就是一次人生的经历,绘本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能如此磨砺,巧花心思,孩子们也就会真正走进语文课堂,热爱语文。
其实在听陈老师上课时,我也在想:绘本课是这样上的吗?在我的理想境界里,绘本课应该是大家团坐在一起,一起读,一起说,一起发现,一起玩……而我们更多的是用语文课的思路去解剖它们,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解读,所以,这样的绘本课也许已经背离了作者的初衷,也许弯曲了作者的用意,但是我们究竟该如何上好绘本呢?需要我们一步步探索和研究……
绘本团圆读后感 篇2
《团圆》故事讲得是:一个小女孩叫毛毛,她的爸爸常年在外面工作,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一趟家,只有过年才是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刻,他和爸爸一起包汤圆,包饺子, 爸爸把一枚硬币包在汤圆里,说是谁吃着了,就代表这一年会给他带来好运哦!
小女孩吃到了,她幸福的把幸运硬币装在身上,对她来说:这比大春的大红包还要珍贵哦!当爸爸要走了,要离开时,毛毛把那一枚幸运硬币送给爸爸,让它来爸爸带来好运,还对爸爸说:“下次回来,我们还把它包在汤圆里噢。”毛毛和妈妈目送了爸爸远去。看了这本书,让我想到之前每年春节时,爸爸、妈妈和我一家三口都要赶回盐城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大年初一早上奶奶都会包饺子给我们吃,饺子里可都是深深的.祝福啊!书中描述着短短的团圆之后,却是长长的离别,团圆的日子显得特别珍贵。
我从《团圆》这个故事里感到了一个家庭在春节期间的甜蜜融融,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是如此的纯真美好!我希望在外奔波劳碌的父亲母亲都能早点回家,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可以不再孤独。每个家庭都能团团圆圆。
绘本团圆读后感 篇3
《团圆》是一本绘本,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爸爸在外地打工,他每年只回家一次,那就是顾念了。今天妈妈和毛毛都起得很早,因为爸爸回来了。爸爸给妈妈买了棉袄,给毛毛买了一顶漂亮帽子。吃完午饭爸爸去剪了个头,又回家包汤圆。爸爸说:"谁吃到包有硬币的汤圆,谁就交好运。"在夜里,爆竹一直响,毛毛很快就睡着了。第二天早晨,妈妈端上汤圆,爸爸就喂毛毛吃,突然,毛毛大叫:"吃到硬币了!"初一吃完早饭后,就去拜年啦。路上毛毛遇见了大春。大年初二,爸爸一大早起来加固房子。在屋顶,毛毛看见了大春家的屋顶,还看见了舞龙大队。大年初三,下雪了,大春和毛毛打雪仗,堆雪人。大年初四,爸爸走了。
我印象很深的一幅画是毛毛吃到幸运硬币的情景,她拿起硬币给爸爸妈妈看,爸爸更是骄傲,连忙说:"快收好,小心弄掉了!"我很喜欢这种三人团聚的日子。
绘本团圆读后感 篇4
《团圆》是一本绘本,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爸爸在外地打工,他每年只回家一次,那就是顾念了。今天妈妈和毛毛都起得很早,因为爸爸回来了。爸爸给妈妈买了棉袄,给毛毛买了一顶漂亮帽子。吃完午饭爸爸去剪了个头,又回家包汤圆。爸爸说:"谁吃到包有硬币的汤圆,谁就交好运。"在夜里,爆竹一直响,毛毛很快就睡着了。第二天早晨,妈妈端上汤圆,爸爸就喂毛毛吃,突然,毛毛大叫:"吃到硬币了!"初一吃完早饭后,就去拜年啦。路上毛毛遇见了大春。大年初二,爸爸一大早起来加固房子。在屋顶,毛毛看见了大春家的屋顶,还看见了舞龙大队。大年初三,下雪了,大春和毛毛打雪仗,堆雪人。大年初四,爸爸走了。
我印象很深的一幅画是毛毛吃到幸运硬币的情景,她拿起硬币给爸爸妈妈看,爸爸更是骄傲,连忙说:"快收好,小心弄掉了!"我很喜欢这种三人团聚的日子。
绘本团圆读后感 篇5
儿子拿回来一本绘本,非要我当天晚上就给他讲,说徐老师有任务的,要写东西的,叫我打电话问老师,那么晚了,我没打扰老师。不过在睡觉前和儿子一起读了这本书两遍。
一拿到这个书,立刻感觉封面的画面很温馨,一家三口躺床上,宝宝躺中间,爸爸妈妈侧身朝向宝宝,问陈欣洋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幸福的感觉”陈欣洋说,确实是幸福温馨的感觉。
一页页翻开,一页页讲给儿子听,一边讲一边脑子里就涌现出许多童年的回忆,书里的每一页都有我小时候的回忆,爸爸出远门回来小姑娘只是远远地望着爸爸的情景、过年贴着红红的对联、爸爸的勤劳能干为家遮风挡雨、过年拜年、好运硬币夹在了衣服里脱衣才掉出来、爸爸的再次离家而分别、妈妈为爸爸收拾行李时偷偷摸眼泪、以及爸爸紧紧地抱着小姑娘“我”的'场景,一切的一切都很熟悉,仿佛写的就是我小时候的故事。讲着讲着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陈欣洋不停地问:“妈妈,你怎么了?告诉我你为什么哭了?”,我平静了下自己告诉他“我想我爸爸了,这个故事很像我小时候,你外公在我小的时候也常出远门,秋天去春天回,过年都不回来的。”陈欣洋听了只是“哦”了一声,也许他还小,不能体会其中的情感。
团聚、分别、等待,日子就是这样过着的,爸爸在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出远门赚钱,我初中开始就远离家乡读书,和爸爸之间总是聚少离多,现在更是一年都难得见一回。这个《团圆》的故事里让我再次感受到了爸爸的勤劳与坚强,他总是给与我极大的安全感,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个家庭的温馨和甜蜜。
说真的,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一些生活的细节都是用平实的语言叙述出来的,再加上很朴实、真实的画面,更显示出了其含蓄的魅力,尤其是那枚小小的好运硬币。
绘本团圆读后感 篇6
陪萌宝读完这本绘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团聚、分别;再团聚、再分别……大大小小的团聚和分别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小时候生活的穷山僻壤的山村里,八十年代的农村,农民的生活都不富裕,大部分农民都是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田生活过日子,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什么收入来源了。我家在我们那个村子了来说是生活较为好点的家庭,由于爷爷是医生,在我刚刚出生没多久爷爷就带着奶奶,叔叔姑姑们离开了农村,到县城里去安身了。由于爸爸在家里排行老大,爷爷孩子多没有能力供养很多孩子上学,爸爸初中毕业后就担任了家里的重任,爷爷他们离开村子后把爸爸一个人留在了老家镇守家业。从我记事开始我几乎很少见到爸爸在家,我的童年生活里也几乎没有爸爸的身影,爸爸几乎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到春节的时候才会在家里休息几天。小时候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过年,是因为不但可以一家团圆,而且整个村子也热闹了,不像平常那样安静祥和的让人觉得冷清。
每年到了过年爸爸都会早早的回来,帮妈妈做些家里的农活,准备过年的年货,每年腊月二十三年小年之后,各家各户都在准备年货,做各种好吃的,帮大人们贴对联,包饺子也是我们最喜欢做得事,整个村子洋溢着热闹的气息,飘荡着过年特有的味道。时间总是给予我们短暂的幸福,年很快就过完了,过了大年初六家里基本走亲访友的事情已经结束,又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爸爸又要出去打工了,小时候每次看到爸爸早早的离家出去打工,我只是有些不舍,希望爸爸能在家里多呆上几天。直到后来长大了,我才体会到爸爸的艰辛,我的爸爸和《团圆》中的爸爸一样,也是在外面盖房子,爸爸是做土建活的,常年在外帮别人做房子修公路,吃得住的都是临时的帐篷。记得上中学的时候,由于家里经济紧张,妈妈没有了钱,我上学需要钱,可爸爸又不在家里,我只好亲自到爸爸工地去拿钱。那是我第一次到爸爸工地去,我到的时候他们正在吃饭,当我看到他们的时候,我的心一下子就被刺痛,那种痛直到现在回忆起来我的心还犹如针扎一样。那是炎热的夏天,外面三四十度的高温,一群农民工都端着大黄瓷碗,蹲在路边的城墙外大口大口的吃着白色的捞面条,碗里几乎没有菜,那一刻我的泪水如潮水般一下子涌出了眼睛,第一次痛痛的体会了爸爸的艰辛。后来离开了家上了大学,每到一个地方看到有农民工吃饭的场景,我的心情就久久平静不下来,很多年前的那一幕还一直镌刻在我的心底。
那些年也许很多爸爸都像我的爸爸一样,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到春节才会得以和家人团聚,到了春节才会与家人重温幸福,春节之后又一次变成了妈妈和孩子的再次守望,又是长长的离别,长长的等待。也许唯有这样,团圆的日子才显得弥足珍贵。看到这本图画书的最后一页,当爸爸的背影消失在路的尽头的时候,“我”和妈妈的依然在原地静静的目送着爸爸远去,除了眷恋,我想更多了是一种憧憬吧。
长大结婚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每天在充满快节奏的城市里努力的拼搏,一年里也很少回家,只有到了过年才会回家和家里人团聚。现在对过年也不像小时候那么期待了,只是想回家看看家里期盼我们一年的老人,他们对我们的期待也许就像小时候我们对爸爸的期待是一样的情结。婆婆有四个孩子,都是各奔东西,几乎都是每年过年才能与孩子们见上一面,平日里都是各忙各的小家,读后感《绘本阅读《团圆》读后感》。记得婚后第一次跟老公回家过年,他们家兄弟四个每年过年都回老人身边过年,一大家子人很是热闹。公婆也因孩子们都回来过年脸上增添了不少喜悦,婆婆每天忙里忙外的给我们做各种好吃的,也许她这一年来都没有这么累过,我们看得出她虽然累,但是心里是高兴的,一家人团圆带给他们欢乐已经让他们忘记了累。春节的假期是短暂的,短短的几天团聚,我们很快就又要回到各自的岗位,各奔东西了。记得第一次在婆婆家过年走的时候,我们已经走了好远,回头望去,婆婆还站在村口的目送着我们,我看到老公回头的那一刻眼里充满了泪水,也许婆婆在那一头早已眼泪浸湿了心底。春节短短的团聚,带给了父母们下一年新的期盼。
《团圆》中一枚好运硬币是故事的核心,女孩得到爸爸包在汤圆里的硬币,她高兴极了,紧紧的揣在棉袄的口袋里,在随爸爸拜年的画面中,女孩一直以这枚硬币引以为豪,当年初三,她发现自己的硬币不小心弄丢时,女孩大哭起来。这是她和爸爸相处的最后一晚,难道这象征着一切的快乐和甜蜜都将消失了吗?后来晚上睡觉的时候,硬币又出现了,女孩带着笑容上床安睡了。爸爸初四早上走的时候,告诉女孩:下次回来,给你带洋娃娃。可是女孩却摇头,把好运硬币给了爸爸,这枚硬币象征了在无常的人生聚散中,只要珍惜便不致失落的伦理亲情。故事用一枚好运硬币画下了美好的句号,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亲情是我们永远不会丢弃割舍的情结,无论身在何处,父母对子女的期盼,子女对父母的思念是永远抹不去的。
这本书虽然是儿童绘本,但却以清晰的画面讲述了感人故事,人的一生聚聚散散,无数个离别,无数个团聚,每一次的离别都期待着下一次的团聚,大大小小的团聚构成了我们人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圆融有爱!
绘本团圆读后感 篇7
今天我读了《团圆》这本书。故事讲得是:一个小女孩叫毛毛,她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才能回一趟家,只有过年才是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刻。她和爸爸一起包汤圆,包水饺,爸爸把一枚硬币包在汤圆里,谁要是吃着了,就能在新的一年里给她带来好运。小女孩吃到了。她幸福的把硬币装在身上,对她来说:"这比大春的大红包还要珍贵。"当爸爸要走了,要离开时,毛毛把那一枚幸运硬币送给爸爸,让它给爸爸带来好运。还对爸爸说:"下次回来,我们还把它包在汤圆里奥。"毛毛和妈妈目送了爸爸远去。
我从《团圆》这个故事里感到了一个家庭在春节期间的甜蜜融融,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是如此纯真美好。我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团团圆圆。
绘本团圆读后感 篇8
团圆,是一轮圆月,照耀着每一户家庭,也照进孩子的心窝。团圆,是一张圆桌,围满了热闹的人儿,蹦跳着欢笑。团圆,是一碗热乎乎的汤圆,是爸爸妈妈嘴角甜甜的弧度。
从《团圆》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很多传统习俗,贴春联、挂灯笼、包汤圆、拜年、舞龙舞狮,给压岁钱等,传统文化的气息浸润着我的心田。而在整本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一枚“好运硬币”。小女孩从刚开始的`不肯走近,吓得大哭,到一步步熟悉,骑上肩膀,变成一个大巨人,再到最后把自己心爱的好运硬币送给爸爸,女儿和父亲的心越靠越近。可这个一年才回来一次的爸爸,怎么刚刚熟悉起来就又要离开了呢?
爸爸虽然离家了,但是他却无处不在。瞧,他在修补的窗户缝里,在新刷的门漆上,在新换的灯泡里,在修好的屋顶上,还在墙上一家人温馨的合照里……爸爸用他独特的方式陪伴着毛毛成长。而毛毛也将自己所有的不舍与爱融进了那一枚好运硬币,硬币像一颗砰砰跳的小心脏,藏着小女孩对爸爸最简单的爱和最深厚的祝福。无论相距多远,父女的心因为牵挂与爱牢牢地维系在了一起。
不知不觉,泪水划过我的脸庞,我想起了自己的爸爸。他也经常出差,以前每次当他出门时,我就会偷偷躲进房间哭鼻子,就怕他知道我还不是一个小男子汉。我真的很爱爸爸和妈妈,经常在想如果我能一键缩小,装进行李箱让他们随身携带就好了。可是现在当我读完了《团圆》这本书,面对爸爸的外出时,我平静了许多,因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相距多远,爸爸是不是陪伴在我们身边,他的心始终都和我们在一起。
珍惜团圆的美好,不惧离别的伤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绘本团圆读后感 篇9
当我第一眼看见《团圆》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就升腾起一股暖流,不由自主的被吸引啦。
书中主要写了一个常年在外打工的毛毛的爸爸回家过年,由于长时间不见爸爸,毛毛竟然没有认出爸爸,当爸爸抱起她时,竟被吓哭啦。后来通过爸爸和毛毛一块去理发,一块包汤圆,爸爸还为家里修门窗,刷油漆,换灯泡,充分体现了爸爸对毛毛,对家的爱。可是爸爸过完年又要走啦,妈妈和毛毛不愿意爸爸离开,毛毛最后把和爸爸包汤圆是爸爸包的那枚幸运硬币送给了爸爸,又体现了妈妈和毛毛的对爸爸的依恋。
我读完这本书后,感觉毛毛的爸爸很伟大,毛毛是个特别懂事的好孩子。我希望每一个家里的爸爸,妈妈和孩子能够每天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
绘本团圆读后感 篇10
爱,或许曾经炽热,曾经刻骨铭心,亦或曾经痛苦纠结,但,当它似花开般不再有轮回,当它像雾像雨又像风,当它随时间的流驶碾成往事尘埃,再回眸,或许,已变了模样。
“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这是张爱玲的《小团圆》,是她一个人的故事.她隔着光阴的屏障,穿过曾经的繁华,于淡然与淡忘间将过往定格。故事里的九莉是她的原形,而邵之雍便是胡兰成。从童年到求学时代,再到与胡的相遇,虽然只是烦琐小事的串联,但,都是她人生足迹的映射,都是她心灵深处的真实写照。无须字字珠玑,但足以勾勒出她的人生轮廓。《小团圆》似一扇窗,走进了它,你方能窥清真实的'张爱玲,真正走进她的世界;你方能理解,她的清高,她的不屑与不争,是有原因的;你也方能体会,她为何能同时享受极度的喧嚣与死寂。
亲情,于张爱玲是不完整的,甚至是畸形的。她以一颗坚忍的心来接受孤独的成长,以冷漠的双眼感知人情冷暖。“生命似一袭华丽的袍,爬满了蚤子”,她的文字,带着犀利,带着嘲笑,但懂得她的人,定会心生怜爱,替她悲伤。如果,她与邵之雍的邂逅能像纳兰容若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么,爱玲的心里或许会少一层痂,少一道疤。她第一次见他,便欢喜得心里开出花来,便自觉自己低到尘埃里去。她爱他,是用心的,不然怎会在他处于政治的风尖浪口时依然站在他身边?怎会在他避难时一路颠簸只为见他一眼?然而,在胡兰成的世界里,爱玲却不是唯一的。或许,爱玲于他只不过是生命里的匆匆过客,是他避难疗伤时的一个驿站罢了。“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在这场际遇里,爱玲飞蛾扑火般义无返顾,即使知道“他的世界里没有我,寂寞的流年,深深的庭院,空房里晒着太阳,已经是古代的太阳了。我要一直跑进去,大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呀!”。无论是什么,留给她的,总是支离破碎的结局。张小娴说:“爱是很卑微的,很卑微的。尤其是那个人不爱你的时候,爱就是含笑饮毒酒。”说的,是爱玲吧。
爱玲用一根冰冷的针,绣出了她曾经炽热的青春。当岁月抚平了所有的棱角,当心里不再有等待与波澜,当爱玲在美国过着似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或许,她已超然,她已放下,她已原谅。于菩提树下觅一方青石,静待,看沧海如何变成了桑田。将所有爱的昨天沉淀成历史,明天写个故事,名字叫做《小团圆》。
并非所有的事都要亲身经历方有体会,总有一些东西,有些故事,在不经意间,便能叩开心扉,似一缕阳光,温暖地照进心间。回忆若能下酒,往事便可作一场宿醉。隔着山水,坐望于光阴的两岸,若爱已成往事,终将无法以一苇杭之。
当爱,已成往事,不如拈花一笑,似佛般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