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茶花女》读书心得

2024/09/30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茶花女》读书心得(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茶花女》读书心得 篇1

茶花女每晚都要到花店里订购一束茶花,因此而得名。茶花女身世悲惨,叫人又羡慕又怜惜。茶花女从小父母就双亡,她是被拐骗到城市里来的。因为茶花女的美貌,使得她受万人瞩目,很快成了交际花。她经常陪子爵,伯爵这些人喝酒,抽烟,聊天到半夜,不久,茶花女得了无药可治的肺病,常常咳嗽,甚至吐血。

正是整个一个不甘于沦落风尘的女子,谱写了一首爱的悲歌。

然而,正是一朵被践踏过的茶花,却比别的茶花,甚至别的任何一种花都美丽,美得脱俗,美得惊人,美得如痴如醉。

她叫玛格丽特,他呢,叫阿尔芒。

在这么一个放荡,虚伪,残忍的社会里,一张美丽的脸足以让一个女子饭食无忧。但玛格丽特,要的并不是苟且的生活,她希望一份纯真的,不会互相背叛的爱,这又和其他女子有什么不同呢?

在冲动,豪爽,毫无保留,妒忌还略带软弱的阿尔芒的几经周折下,他们的爱情终于也坚固了一段时间。正沉浸在“想象能给他们感官以诗意,能向心灵的幻想让步”的甜蜜美满中时,老迪瓦尔的驾临犹如一支镇静剂,使他们预感到灾难的.即将来临。

靠奢侈的生活支撑着自己活下去的信念,而他却不知牺牲了自己的玛格丽特再他的打击下已痛不欲生。并不是肉体上的伤害,而是心灵上的摧残

弥留之际一次次的呼唤,阿尔芒心如碎石。他在怨恨天主为什么不给他忏悔的机会!玛格丽特曾经希望天主留给她美貌和健康,可是,她已夭折,如同一件艺术品一样被毁坏了。

或许,玛格丽特并不是个完全的悲剧人物,至少,她得到了真爱,她的灵魂得到了净化。小仲马塑造了茶花女这样一个可悲却又可敬的美丽女子。然而,希望那已死去的花朵再次从泥土中萌芽、重生的时候,远离那阴暗的墙角,能每天和阳光为伴。

希望在下一世,一个纯洁无暇的女子手捧一朵茶花,微笑地向我们走来,不带有一丝丝的伤感抑或是一点点的瑕疵。祈祷一个新的茶花女不再重复前世的悲剧。

《茶花女》读书心得 篇2

这是一本凄美的爱情小说,多少年来感动着所有的读者,人们为茶花女玛格丽特的命运深感同情,更为她与情人阿尔芒的爱情所打动,他的作者小仲马也因此一举成名。

作者简介:小仲马,生于1895年,是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作者代表作《茶花女》,被译成十多种文字,随后又被改编成戏剧,在中外各国流传。

小说原型:这本书取材于巴黎一个失足妇女的真实故事。据说,这是一个名叫阿尔丰西娜的失足妇女,15岁来到巴黎谋生,凭着她的天资聪颖以及如花似玉的容貌,成了王孙公子的猎艳对象,终因过度暴饮、狂欢,23岁就染病吐血而亡。

故事根概:茶花女格丽特是一个贫穷的乡下女子,很早就来到巴黎谋生,成了一名失足妇女,美丽的容貌吸引了无数的贵族们,以致她家的访客络绎不绝--都是些公爵、伯爵子类的人士她便过上了奢华的生活。后来,她在剧院里碰到了阿尔芒,两人一见钟情,玛格丽特不顾阿尔芒微薄的收入,依然决然地牺牲了自己豪华的生活与公爵、伯爵们的钱财资源,在乡间租了一间房子,想和阿尔芒幸福地过一种有尊严的普通人的生活,可阿尔芒父亲的出现搅乱了他们安宁的生活,他百般阻扰阿尔芒去爱上一个失足妇女,并找到玛格丽特,要求她与阿尔芒绝交,玛格丽特无奈之余,丢下一封绝交信,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迹。后来,玛格丽特由于社会和精神的压力,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阿尔芒怀着深深的惭悔,为她安葬,并以白茶花证实她纯净的心灵。

感慨: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出淤泥而不染,永远保持高贵纯洁的心灵。男主人公阿尔芒用一片诚心,打动了玛格丽特。而玛格丽特为了阿尔芒甘愿牺牲奢侈的生活,而阿尔为此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这是何等高尚、纯真的感情啊!但他的父亲却象一把冰冷锋利的刀,将茶花女与阿尔芒一刀两断,致使茶花女悲惨的命运。这一切让人惋惜、同情。我是一个小学生,对感情中的事还只是懵懵懂懂,但我从中体会最深刻的是,不能以身份取人,现实中确实有这种情况,一旦某个人有了某种身份的标签,人们往往就以这种身份一概而论地评价他(她)。其实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身上都有闪亮的东西,人们要善于发现,给予他们应有的人的尊严,这让我联想到现实生活,我们班有几个学习不太好的同学,大家给他们贴上了“差生”的标签,于是同学们蔑视他们,不与他们交往,甚至当面羞辱他们,给他们起了“傻瓜”、“呆子”之类的绰号。其实只要细心观察,他们也各有优点,干吗一棍子打死呢?

《茶花女》读书心得 篇3

这是一本凄美的爱情小说,多少年来感动着所有的读者,人们为茶花女玛格丽特的命运深感同情,更为她与情人阿尔芒的爱情所打动,他的作者小仲马也因此一举成名。

作者简介:小仲马,生于1895年,是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作者代表作《茶花女》,被译成十多种文字,随后又被改编成戏剧,在中外各国流传。

小说原型:这本书取材于巴黎一个失足妇女的真实故事。据说,这是一个名叫阿尔丰西娜的失足妇女,15岁来到巴黎谋生,凭着她的天资聪颖以及如花似玉的容貌,成了王孙公子的猎艳对象,终因过度暴饮、狂欢,23岁就染病吐血而亡。

故事根概:茶花女格丽特是一个贫穷的乡下女子,很早就来到巴黎谋生,成了一名失足妇女,美丽的容貌吸引了无数的贵族们,以致她家的访客络绎不绝--都是些公爵、伯爵子类的人士她便过上了奢华的生活。后来,她在剧院里碰到了阿尔芒,两人一见钟情,玛格丽特不顾阿尔芒微薄的收入,依然决然地牺牲了自己豪华的生活与公爵、伯爵们的钱财资源,在乡间租了一间房子,想和阿尔芒幸福地过一种有尊严的普通人的生活,可阿尔芒父亲的出现搅乱了他们安宁的生活,他百般阻扰阿尔芒去爱上一个失足妇女,并找到玛格丽特,要求她与阿尔芒绝交,玛格丽特无奈之余,丢下一封绝交信,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迹。后来,玛格丽特由于社会和精神的压力,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阿尔芒怀着深深的惭悔,为她安葬,并以白茶花证实她纯净的心灵。

感慨: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出淤泥而不染,永远保持高贵纯洁的心灵。男主人公阿尔芒用一片诚心,打动了玛格丽特。而玛格丽特为了阿尔芒甘愿牺牲奢侈的生活,而阿尔为此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这是何等高尚、纯真的感情啊!但他的父亲却象一把冰冷锋利的刀,将茶花女与阿尔芒一刀两断,致使茶花女悲惨的命运。这一切让人惋惜、同情。我是一个小学生,对感情中的事还只是懵懵懂懂,但我从中体会最深刻的是,不能以身份取人,现实中确实有这种情况,一旦某个人有了某种身份的标签,人们往往就以这种身份一概而论地评价他(她)。其实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身上都有闪亮的东西,人们要善于发现,给予他们应有的人的尊严,这让我联想到现实生活,我们班有几个学习不太好的同学,大家给他们贴上了“差生”的标签,于是同学们蔑视他们,不与他们交往,甚至当面羞辱他们,给他们起了“傻瓜”、“呆子”之类的绰号。其实只要细心观察,他们也各有优点,干吗一棍子打死呢?

《茶花女》读书心得 篇4

早在上个世纪末,中国翻译家林纾就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名作《茶花女》介绍到我国来。

玛格丽特那悲凉的身世、不幸的命运,那纯朴的生活理想和缠绵悱恻的爱情,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

玛格丽特原是出身贫苦、纯真无邪的农家姑娘,她母亲死于肺病,而肺病又是母亲留给她的唯一遗产——她也有肺病。为生活所迫,玛格丽特来到巴黎,沦为娼妓,因其常佩戴茶花,而被人们称为茶花女。尽管她是巴黎贵族公子争相追逐的对象,尽管身为一年花费10万法郎的社交红星,玛格丽特并不幸福,绝望使她在狂欢的生活中寻求刺激和麻醉,而她在心灵深处仍保有一份绝不为人所污染的纯情。

后来,她与涉世未深的青年阿芒相遇,在她旧病复发之际,追求她的阿芒表现出由衷的关心,同时倾吐了沉淀已久的恋慕之情。此举使得原以为将在人情淡薄的世界中自生自灭的她身受感动,也唤起了她纯洁、专一的爱情。然而,正当两人沉浸于爱河之际,阿芒的父亲——一位体面的“绅士”闻讯赶来,从其家庭名誉出发,从阿芒的前途出发,恳求玛格丽特作出牺牲离开阿芒。玛格丽特在伤心之际,满怀“一种从未有过的圣洁自豪感”答应了阿芒父亲的恳求。不明真相的阿芒不遗余力地报复玛格丽特的“薄情”,而玛格丽特以惊人的'忍耐力默默吞食着难以忍受的苦痛,为了让心爱的人将来幸福,她独自承担了一切,直到在爱情、疾病和贫困的多重折磨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泪。

读罢小说,无人不感动于这种伟大的爱情而为玛格丽特凄苦的遭遇洒一掬同情之泪。

据说,小仲马笔下的玛格丽特并非虚构的人物,的确有着那么一位与茶花女命运相同的女子,真名叫玛丽。迪布雷茜丝,她穿着高雅,风采怡人,更具备聪明与才智,只可惜年仅23岁就被肺病夺走了生命。也据说书中的阿芒其实就是18岁的小仲马。小仲马在朋友介绍下认识了欢场中的玛丽,最后成了莫逆之交,然而,命运又安排了他俩必须分离。小仲马为了排遣对玛丽的思念,便开始写诗和小说。玛丽去世的翌年,小仲马将自己囚于郊外,一口气完成了《茶花女》这部著作。传闻的真假姑且不论,但《茶花女》无疑是一曲真挚动人的爱情之歌。

《茶花女》读书心得 篇5

早在上个世纪末,中国翻译家林纾就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名作《茶花女》介绍到我国来。

玛格丽特那悲凉的身世、不幸的命运,那纯朴的生活理想和缠绵悱恻的爱情,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

玛格丽特原是出身贫苦、纯真无邪的农家姑娘,她母亲死于肺病,而肺病又是母亲留给她的唯一遗产——她也有肺病。为生活所迫,玛格丽特来到巴黎,沦为娼妓,因其常佩戴茶花,而被人们称为茶花女。尽管她是巴黎贵族公子争相追逐的对象,尽管身为一年花费10万法郎的社交红星,玛格丽特并不幸福,绝望使她在狂欢的生活中寻求刺激和麻醉,而她在心灵深处仍保有一份绝不为人所污染的纯情。

后来,她与涉世未深的青年阿芒相遇,在她旧病复发之际,追求她的阿芒表现出由衷的关心,同时倾吐了沉淀已久的恋慕之情。此举使得原以为将在人情淡薄的世界中自生自灭的她身受感动,也唤起了她纯洁、专一的爱情。然而,正当两人沉浸于爱河之际,阿芒的父亲——一位体面的“绅士”闻讯赶来,从其家庭名誉出发,从阿芒的前途出发,恳求玛格丽特作出牺牲离开阿芒。玛格丽特在伤心之际,满怀“一种从未有过的圣洁自豪感”答应了阿芒父亲的恳求。不明真相的阿芒不遗余力地报复玛格丽特的“薄情”,而玛格丽特以惊人的忍耐力默默吞食着难以忍受的苦痛,为了让心爱的人将来幸福,她独自承担了一切,直到在爱情、疾病和贫困的多重折磨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泪。

读罢小说,无人不感动于这种伟大的爱情而为玛格丽特凄苦的遭遇洒一掬同情之泪。

据说,小仲马笔下的玛格丽特并非虚构的人物,的确有着那么一位与茶花女命运相同的女子,真名叫玛丽。迪布雷茜丝,她穿着高雅,风采怡人,更具备聪明与才智,只可惜年仅23岁就被肺病夺走了生命。也据说书中的阿芒其实就是18岁的小仲马。小仲马在朋友介绍下认识了欢场中的玛丽,最后成了莫逆之交,然而,命运又安排了他俩必须分离。小仲马为了排遣对玛丽的思念,便开始写诗和小说。玛丽去世的翌年,小仲马将自己囚于郊外,一口气完成了《茶花女》这部著作。传闻的真假姑且不论,但《茶花女》无疑是一曲真挚动人的爱情之歌。

《茶花女》读书心得 篇6

美丽的玛格丽特,夜幕已经降临,我听到马车急弛的声音,似乎已经嗅到幽幽茶花的香味。

而您去了哪里?我买了糖渍葡萄想要重温您和尊敬的阿尔芒相遇的那个晚上,但是,您真的爱他吗?爱他而离去的吗?您也曾象他那样踌躇那样流泪吗?

在那豪华奢侈的夜晚,您脸上的笑容是真的吗?我分辨不清,还是您根本没有笑过。有人说上帝会宽恕犯过错的人,那么您犯的错又是什么?您,是诚心要错的吗?既然错了,又何必要承认?要知道有些错是不能宽恕的啊。

我知道,那些错不是您诚心想犯的,因为您也只是被神戏弄的玩偶而已,而这个玩偶竟然背叛了自己的宿命,爱人了一个可爱的人。但是,一个孤单漂泊的人,怎么可能有能力和神抗衡?

我能体会,您不得不离开时,那心痛的感觉,也许您也会认同我对人类只是被神玩弄的玩偶的看法,要不然,为什么您要放弃眼前的幸福?您的离开真的就可以让他幸福吗?他会快乐吗?如果真的爱了,走是走不了的,因为他的心已经和您是一体的了。

美丽的茶花,朵朵开放,又凋零,您短暂的一瞬带给象我这样会在深夜秉读的人,淡淡的哀伤。

有人说小仲马笔下的玛格丽特是真有其人,那么这位美丽善良充满迷人色彩的.女人,一定让他伤透了心,所以才会让阿尔芒代替他的心,忧郁的死去吧。多情而又充满智慧的小仲马先生,谢谢您为我讲诉了这么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我终于吃完了手中的糖渍葡萄,仰头遥望窗外美丽的夜色,让我的思绪离开了遥远的巴黎那座古朴的大戏院,回到了我的稳馨小屋。

《茶花女》读书心得 篇7

《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写的一部著作,而我最近就读了这本书。

刚开始,我是怀着一种好奇心和一种尝试的心态才买了这本书。我很想了解那些著名的作家用心写出来的书会是什么样子的,但名著给我的印象都是枯燥乏味的。自从我看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名著的看法。

一看这本书,我就被书中的主人公深深的吸引了。这本书是以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戈蒂埃的死为开头,在经过拍卖他的遗产后“我”遇到了他的原来的情人阿尔芒,开始了听他讲述他与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惨爱情故事:巴黎名妓玛格丽特与青年阿尔芒相爱后与他住在乡间,可阿尔芒的父亲责备玛格丽特毁了阿尔芒的前程,为了阿尔芒,他重新回到了巴黎开始了他的旧生活,可阿尔芒浑然不知玛格丽特回巴黎的原因,当众羞辱她,本身就有肺病的玛格丽特一病不起,最后留下了生命的最后的几天的日记,含泪而死。书中有一段令我印象很深。“在吃夜宵的那些人中间,唯有我看到她离席而感到不安。

我跟在她后面激动得无法自持。我泪流满面地吻着她的手。所有这一切,再加上在她生病的两个月中,我每天去探听她的病情,因而使她感到我确实与众不同,也许她心里在想,对一个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爱情的人,她完全可以照常办事,她过去已经干过那么多次,这种事对她已经太无所谓了。 ”这一段写的是阿尔芒初次与玛格丽特吃夜宵时的情境,并且从“所有这一切,再加上在她生病的两个月中,我每天去探听她的病情”中可以看出阿尔芒当时十分关心玛格丽特并且深深的爱上了她。这本书是法国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演变时期的优秀作品。

我非常喜爱《茶花女》这本书,希望在我的推荐下,能有更多的读者对这本书感兴趣。

《茶花女》读书心得 篇8

阅读《茶花女》时,总会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容于角色中。读完它后,心情始终不能平静下来,仍久久陷在玛格丽特和阿尔茫的爱情中不能自拨。

如果不是那个时代,不是那个注重姓氏的时代,她与他的爱情会有结果吗?假设把他们爱情放在21世纪的今天,如果他们要相爱,也必须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人毕竟是要活在现实生活中的`,大胆的追求自己的爱情没有错,但如果这份爱是建立在周围亲人和朋友的痛苦上,那这份爱就不会是那么保险了。一旦这份真挚强烈的爱情降温变成亲情时,相爱的双方就会回到现实的生活中,便会思考自己的处境,甚至会产生分歧,一旦感情有了裂痕,苦水只能自己咽,因为这是你“冒天下之大不韪”换来的爱情。如果不幸,换来的不是同情,而是嘲笑和幸灾乐祸。

在最初特别憎恨阿尔茫的父亲,因为他扼杀了一份美好的爱情。但仔细回味,他站在一个作为父亲的立场上,他的想法并没有错。想想以阿尔茫多疑的性格,如果他和玛格丽特结合后,一定会有隔阂的,因为她并不”纯”。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因为他爱她太深,但这种爱情的可信度却值得人怀疑了。阿尔茫最后报复玛格丽特的手段有些卑鄙,纵使你有再多的理由,也不应该那样对待你深爱的人。

其实如果阿尔茫肯动脑筋想想,他就应该从他父亲变化如此快的态度上看出事情的蹊跷,也应该从她的话中感觉到她的暗示。为什么相信她真的变心了,因为是对他们的爱情并没有自信,在内心深处还是不信任她,可他仍然执迷不悟,难道这是我”旁观者清”?

我被他们真挚的爱情打动的同时,也为他们被埋藏的爱情感到惋惜。

记得以前读它时,并没有这种体会,或许下次再重拾它时会有另一番感受吧,也许这正是一本好书所带给读者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