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工作法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番茄工作法读后感(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番茄工作法读后感 篇1
拖延症肯定是大家的毛病了,当然也是我的毛病,我觉得我是非常严重的患者。现在想起来,我曾经为了一个不超过3分钟的电话,拖延2周之久,而且动用各种理由,然后谎言来弥补。
不过最近两年间,因为开始用记事本,用to do list, 用计划和每日反省,拖延症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加上我久病成良医,坚持不懈地同拖延症斗争,所以虽然还是时而发作,但所幸还是有很大的进步。
鉴于拖延症已经是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疾病”了,所以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跟大家分享。
昨天正好讲到番茄工作法,所以就从这个开始讲。但我看了下,书评里面大多数还是在将其“倒计时法”的内容,实际上,看过书就知道,番茄工作法的核心虽然是“专注于当下”的倒计时,但它还包含有“合理规划任务和分解任务”,“合理规划时间”“坚持自我观察和分析”“对自己要求低一点”等各种有趣而且有效的部分。
1、先来讲核心的“倒计时法”。开始知道这个东西,是《杠杆阅读术》中提到的。当时我正苦于无法提高自己原版书的阅读速度,所以试了下,效果不错。
番茄工作法中的倒计时,就是把任务分解成半小时左右,每25分钟集中精力工作,然后休息5分钟。哪怕工作没有完成,也要定时休息,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番茄时间。
道理是很简单,因为焦虑的原因之一就是来自于对任务,尤其是庞大任务的恐惧感。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等等。 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把过去的失败和未来的压力都忘掉,只集中于当下,会比较有效率。
另外,每30分钟的小任务的完成,又是一次小小的激励 ,使得下一个30分钟更有动力。
2、合理规划任务和分解任务。 实际上,这是倒计时工作的前提条件。没有做好这一步,只是单纯设置倒计时,恐怕不会有这么大的效果。
内容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巨大的任务(例如撰写论文),化解为非常小的时间单位(例如用3个月写论文,每月10000字,每周2500字,每周5天写,2天休息,每天写500字。包括1小时收集资料, 1小时写作,1小时修改)
这样庞大的任务就化作每天6个番茄时间(3个小时),可以分布在任何时间段。
3、坚持自我观察和分析。 实际上这个,比较像我在“如何使用记事本”中所说的“每日反省”。 这也是我用记事本后觉得非常重要的内容。
没完成几个番茄时间,要自我观察和分析,看看是不是时间规划得不合理,又或者是不是被很多杂事打断了。 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不断在在最开始的基础上提高。
因为人的心理中,总有“一招鲜,吃遍天”的心理,今天听说“番茄工作法”了, 觉得很好。觉得只要坚持半小时设个闹钟,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实在是自欺欺人,要意识到,自我改变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只有不断自我观察和分析,提出小的改进方法,才会慢慢改变原有的坏习惯。
4、对自己要求低一点。 看过一篇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解释了“健身房”盈利的要点。就是利用人心理上的弱点。 因为大部分的人总是过高地评价自己。(据说有87%的男性认为自己的性能力高于平均水平,但是实际上这不可能)。 刚买健身卡的人,总是觉得自己会一周起码去3天,算一下,5000的年卡不算贵。 但实际上,据说有超过70%以上的人,一年去的次数不超过10次。
对这一点有所认识,无论如何算是我的一个重大转折。 我以前就是那种雄心勃勃,觉得自己什么都能的人。买健身卡这种事,不用说,我也做过,而且不止一次。 如果是前面那个写论文的例子,我通常都把每天的工作时间定为6小时,每天写4000字不止。 但结果呢, 永远是完不成。
但现在我已经慢慢意识到这点。 要以非常低的标准要求自己,然后逐渐进步,渐渐养成习惯。
番茄工作法因为看的时间已经有点长了, 只记得这么些。 感觉上,没有我看过的《战胜拖延》讲得透。 但是它抓住了“实战性”三个字,就“倒计时法”这一点上,讲得非常仔细,而且步骤清晰,便于操作,还是很推荐大家看的。
番茄工作法读后感 篇2
最近读了一本书《番茄工作法图解》,谈一谈收获。时间管理的书我一共读过两本,另外一本就是《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这两本书非常薄,而且图文并茂,非常适合我。个人觉得时间管理的书应该是差不多的,无需看过多的书,把看过的书做到融会贯通才是最重要的。
那什么是时间管理呢?个人觉得就是充分利用规律,合理的利用时间,找出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从而让你的工作、学习更有成效。
背景
建议读者先阅读本书的第二章(背景),可能很多时间管理书一上来就告诉你各种工具,其实我们应该思考下,为什么时间管理如此之难,其背后都是有自身规律的,了解这些规律和背景非常重要,就像我们学习计算机技术一样,学会使用可能很简单,但是其背后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其中有一些背景我觉得非常棒,举几个比较有用的例子。
反射机制,反射就是心理暗示,比如沉稳的坐在书桌前就是提示你该看书了,这时候就会集中专注力,阅读的效果就会很好,所以在做时间管理的时候,一定要训练一些反射机制。打个比方,你在床上看书,效果必然是不好的,因为此时其实在暗示你该睡觉了。
左脑和右脑的观点也很有趣,首先要分辨你是左脑更强大还是右脑更强大,对于计算机工作者可能精于计算、逻辑处理,左脑功能更强大,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应该训练下自己的右脑,比如多利用自己的直觉,天马行空的幻想一下,让左右脑协同工作,可能会让你的学习和工作更有效果。
关于多动的解释,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多动(无法在一项单一活动全神贯注较长时间)产生的原因其实已经无法改变了,我们要做的就是为此做些什么。比如我平时也很容易疲惫,注意力不好,这时候再去学习效果就不会好,要做的就是休息(短时和长时),采取可持续的步伐(个体),这样才能保证学习和工作的效果。对于我来说,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学习效果差、注意力差,就会额外花费一些时间去学习,其实这样非常不好,只有找到自身的规律,才能事半功倍。
工作记忆的概念,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的名词,工作记忆就是短时记忆,如何有效的将短时记忆保存为长时记忆非常关键,工作记忆的特点就是容量有限,比如不能分心做两件事情,不能频繁切换环境,否则你的工作记忆效果就会很差,这个机制其实很重要,以后你一边学习、一边听歌的时候,想一想这样会降低工作记忆,就有可能杜绝这种行为了,这才是真正的对症下药。
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其实是长期记忆,比如我在学习一个概念的.时候,当时觉得完全掌握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全部忘记了,原因何在?根本原因就是长期记忆没有处理好,需要明白的是长期记忆是以语义形式存储的,语义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明白这个规律后,你在记忆的时候应该多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记忆才会更牢固,作者提到了一种可视化技术,那就是思维导图能够加强知识串联,从而让你的长期记忆表现更棒。
生产力低效的原因来源于焦虑,焦虑在于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不知道下一步要干嘛,不知道下一步会遇到什么问题),不确定性是因为没有计划性,所以你应该每天做个计划,各个击破,让你的脑袋放空,自然而然生产力就会上去了。
在具体工作的时候,最好的状态就是进入心流状态,那时候整个人非常专注,觉得浑身是劲,行为与认知合一,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而为了做到心流,第一步就是好整以暇,正襟危坐,全神贯注(这几个词震惊了我,你想做好,首先应该有个态度),但心流也是有缺陷的,心流状态缺乏全局管理,创造力和统筹力无法并存,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能自嗨,应该有一段时间去审视自己,审视做的事情是否符合自己的长期目标,万不可跑偏道。
什么是激励,激励应该是过程的循环,从学习困难到找到规律、找到脉络,这个过程很享受,人整天满脑子想的可能就是这件事(这些我也曾经遇到过),最后就是枯燥的扫尾工作,切记扫尾虽然枯燥但很重要。完成这个事情,然后再寻找一个活动,重复上述的过程,这就是奖励。
拖延,拖延和专注力是时间管理最核心的两个概念,做好了这两点,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时间管理了,那到底为什么会拖延,其实就是心理在作怪,比如对于我,害怕未来的学习有困难、会犯错误(害怕花了时间,但没学好);给自己压力,想要完美的表现。拖延其实是给自己的奖励,会暂时缓解你的压力(也可能会让你很难受,因为你一整天都会想着它),解决拖延非常简单,就是快速开始,可惜很多人都做不到,一直忙于寻找各类时间管理工具,解决来自内心的拖延,治病先治心。
少做一些无谓的调整,有的时候我们学习到一些时间管理方法,然后去实践,在实践的时候觉得不合适,又去调整,时间浪费不说,效果也很差,整个人无法进入心流,时间全部花费在学习方法上了,这一点务必注意。
还有其他的一些背景,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些。总结起来就是面对不确定性,首先要做好计划性,要有整个步调,少一些干扰,少一些选择,在具体做事情的时候要更专注,养成符合自身特点的规律出来,也就是形成反射。
为什么要用番茄工作法
接下去应该阅读本书的第一章,首先简单告诉你什么是番茄工作法,说起来要想做到也很简单,就是按下一个25分钟的番茄钟,然后专注工作,番茄钟响起后就休息一会,然后再开启下一个番茄钟(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要求)。
番茄工作法本质上就是让你保持专注力(另外就是计划性和回顾,后面会说到),非常容易学,读者可能会喜欢它,因为看上去很简单,其他的一些书籍介绍的工具和方法,光要学会就很费劲(是不是很反人类),番茄工作法入门很简单,在无障碍的使用过程让你体会更多,从而让你找到规律并喜欢上它。
当然每一个番茄钟要干什么,取决于你想要达到什么结果,这也是番茄工作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后面要说到的“今日待办”)。
在本章中,核心列举了人经常遇到的问题,然后为啥番茄工作法能解决。对于我来说,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各个击中,下面列举几个。
面对复杂,望而却步,其实就是拖延,拖延让你感觉有短暂的苟且偷安,但是问题依然存在,而使用番茄工作法,无需考虑太多复杂的事情,就是快速开启一个番茄钟,开干吧,让你保持专注。(当然这25分钟具体效果如何,并不属于本书的范围,因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高效学习方法还是不同的,番茄工作法只是让你在这25分钟屏蔽干扰、提升注意力)。
小事忙活一天,大事一件没办,这个大家都是有体会的?由两部分原因造成,第一可能就是拖延,不愿意做困难的事情;第二就是计划性没做好,不知道那些事情是最重要的。那番茄工作法如何解决?番茄工作法在每天清晨要先做一个计划,让你主动、全局的选择今天要干的事情,这样你的目标性就更强,有了目标性,接下来就是循环完成一个个番茄钟。
一错再错,不长记性,这个我是经常犯错误的,总结起来就是缺少回顾和总结,这也是番茄工作法的另外一部分(计划,开干,记录总结是番茄工作法的三大部分),番茄工作法在一天结束前必须做三件事:记录、处理、可视化。通过这三个步骤,了解自己的工作习惯,从而为明天做针对性的调整。
头脑被各种想法占据,这也是经常遇到的,在这篇博文第一部分(背景)也讲到过,工作记忆是有限的,为了在具体进行番茄钟的时候避免受到干扰,番茄工作法建议将这些冒出来的想法先记录下来,然后继续目前的工作,排除干扰。
时间都用来学习适应复杂的工作方法了,这一点很痛击我,牛逼的人一直在进步,不牛逼的人一直在学习方法,如果一直在寻找方法论,那是得不到成长的。而番茄工作法很简单,就是开干,少一点胡思乱想也很好。
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只顾低头干活、忘了抬头看路(加强全局观);把预估当承诺(产生焦虑的根本原因);流程管理,纸上谈兵(应该加强跟踪);牵着不走、打着倒退(自我选择);完美主义,碍手碍脚(杜绝拖延);前怕狼,后怕虎,害怕失败和批评(有方法可以、享受过程);没想到一件事情要这么久(定量预估);没想到一件事情越做越复杂(定性预估,比如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时候,会涉及到另外一个未知的知识,如果这个知识不影响本次学习,那么暂时可以放一放,专注于本次工作)。读者可以自己看一下。
这一章其实是一个总结,初看这本书的人可能会有点晕乎,它揭示了为什么番茄工作法能解决各类问题,也就是说番茄工作法是基于背景知识(本书第二章),分析了人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针对性的创造了一个工具,而这个工具能够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这个工具本质上就是提升专注力。
建议读者看完这本书后,再来回顾下第一章,会更加深刻认识到番茄工作法的妙处,也会了解时间管理的精髓。
番茄工作法读后感 篇3
番茄工作法是本很好的书,想来会去阅读这本书的人都是想更合理的利用时间的。反正我是这么想的。嗯,看完之后感觉这本书是我看过的最后啊的一本指导类型的书。
书如其名,这本书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利用时间,介绍了一种制作三个清单,将事情分为几个番茄钟,挑选出最重要的一件事,执行一个番茄钟,在休息一下之后,继续选择一个重要的番茄钟执行下去。
这本书分成了四个部分,我自己的理解的
1.介绍番茄钟的本质:
让你一段时间类只执行一件事。帮助我们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增加自控力,不让自己杂乱的思绪影响自己。
2.通过人体的状况,
介绍 25+5设计的合理性。番茄工作法的合理性。
比如可以形成习惯,可以在完成一个番茄之后激励自己,可以在一天完了之后反思,记录,可以更好的利用碎片的时间
3.真正的介绍番茄工作法
首先番茄工作法的本质是(25+5)*3+15,当然这么精简的前台,有个明确的4个支柱支撑。计划,执行,反思,改变
计划的意思是罗列出最近需要做的事,然后将今天需要做的卸载一张表上,当事情完成时就划掉。同时,将事情腾到今日事物表上时需要写下自己预估的时间。对于一些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作者建议写张进程表,但是我觉得这样并不好,我希望,可以将它分成几份,每天都要完成的放到今天日代办中,不知道哪种好,所以我会都试验下。
执行的意思就是按照优先级执行,执行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项。比如,要记下所有的中断,内部和外部的,同时一些紧急的事情不能打断一个番茄钟,它有原子性,只有在一个番茄钟做完了才能做下一件。如果真的.出现了紧急的事情,可以记下来,然后等这个番茄钟完了之后再去衡量它的优先级。除此之外,执行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发现番茄数变多了,也要记下来,当然执行的时候休息也很重要,该休息的时候就要好好放松,不要去想上一个番茄,或者下一个番茄。
记录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记录自己的中断此时,和番茄钟预估次数以及实际次数
其实记录只是一个工具,位改善服务的工具,根据自己的记录,慢慢改变自己的番茄钟,如果中断多,那就缩短时间,如果预估差别大,那就要多多预估,锻炼自己。
而之后的,团队合作我收获的并不多,在我看来,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个人,如果两个人按照一个番茄钟来,互相影响的还比不上得到的。
4.作者的一些经验
这些无处不体现,作者的不一定适合你,不管是25+5,还是我自己的不想要的进度表。因人而异吧,只有根据自己的经验改变的才真正是自己的。
文末,这本书真的是一本非常适合读的一本书,书本身也比较少,基本上两个番茄钟就都完了。我看了两遍,这本书适合看很多遍,直到你真正的学会了番茄工作法。
加油,共勉。
番茄工作法读后感 篇4
什么是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是一瑞典人在著书中提出的一种高效专注时间段的工作法。简单来说,是以二十五分钟专注工作,五分钟休息为一个番茄钟周期。分析真正的问题,想达到什么的效果,然后专注于效果的活动,直到完成工作活动后反思其是否重要。与此同时,每个番茄钟顺利结束后,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些奖励,以保持一个可持续专注工作的步伐。
一般番茄钟工作法可分为:休息、排序、工作、休息、工作等等循环反复。比如我们在进行番茄钟工作时,就需要以一种充沛清醒的状态为准备,然后花个几分钟对一天当中的活动清单进行轻重缓急排序,最后是以番茄钟的形式开始工作投入其中并有规律地进行间接性休息,以保证劳逸结合。
书中还提到,因为人的短期性记忆一般最大为七个记忆点,这就是为什么银行让我们设置的密码为六个的原因,所以说我们在懂得大脑记忆周期的基础上,利用其特点来合理安排我们记忆内容与时间,就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而番茄工作法中正是利用这一点来进行高效分配工作任务,比如假设我们需要做大于七项的任务活动时,就可以将它们按性质分类拆分,让它们重新组合成更易操作的记忆点。
另外,导致番茄钟中断的原因分为外因与内因,包括来自外界的干扰和自我内心的分神,书中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将计划外事项或头脑突然冒出来的想法记录下来,然后继续专注于番茄钟工作中。但是如果事项真正紧急,还是得先去处理,然后再来重新开始二十五分钟的番茄钟。
我还学到,如果在番茄钟内提前完成任务,就不应该马上投入另一个番茄钟工作任务中,而是继续在本次番茄钟内重复学习任务内容,总结经验与温故知新,这样才算是让番茄钟工作法发挥它真正的效用。
番茄工作法读后感 篇5
这本书一直在强调她的“番茄钟”的概念,无非就是把时间以25分钟氛围一个段,然后在这段时间内尽量的专心解决设定的问题,减少外部干扰。如果遇到干扰就留下记号,下次注意。反正我读完之后对她的判断是这样。
但是根据我以前读过的这种类似的书籍,只要是这种需要每天早晚把行程事先设定好在一张纸上的,基本都会失败,理由很简单,就是实践起来太麻烦。当然,可以说自己懒惰,但是很多时候勤奋也没什么作用。我赞同她的时间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但是如果要精细到如此的程度,在我看来是不切实际,很浮夸。
这本书算是读完了,作为开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只给我留下了一个好东西,那就是作者强调了无数遍的“25分钟”。他强调无论如何,25分钟是他测试、实践过的最好的时间长度,不长不短恰到好处。我姑且相信了他,以后在需要时间调节的时候,就以25分钟作为参考依据好了。
现在觉得,这种书立的目标太高,严苛的时间管理,极高的工作效率。我想起了那句话“以我们大多数人努力的程度,还远远没达到需要拼天赋的地步”。所以,读这种书真的适合目前的状态吗?
至少现在的我给的答案是否定的,还不如一些励志书籍有效果。
番茄工作法读后感 篇6
前几天读完了《番茄工作法》,然后现在再回想一下什么是番茄工作法,已经有许多不记得了。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实用,类似的读本我读过至少2本比他要好的(掌控时间生活、还有一本某管理大师作品一下想不起来了)。
这本书一直在强调她的“番茄钟”的概念,无非就是把时间以25分钟氛围一个段,然后在这段时间内尽量的专心解决设定的问题,减少外部干扰。如果遇到干扰就留下记号,下次注意。反正我读完之后对她的判断是这样。
但是根据我以前读过的这种类似的书籍,只要是这种需要每天早晚把行程事先设定好在一张纸上的,基本都会失败,理由很简单,就是实践起来太麻烦。当然,可以说自己懒惰,但是很多时候勤奋也没什么作用。我赞同她的时间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但是如果要精细到如此的程度,在我看来是不切实际,很浮夸。
这本书算是读完了,作为开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只给我留下了一个好东西,那就是作者强调了无数遍的“25分钟”。他强调无论如何,25分钟是他测试、实践过的最好的时间长度,不长不短恰到好处。我姑且相信了他,以后在需要时间调节的时候,就以25分钟作为参考依据好了。
现在觉得,这种书立的.目标太高,严苛的时间管理,极高的工作效率。我想起了那句话“以我们大多数人努力的程度,还远远没达到需要拼天赋的地步”。所以,读这种书真的适合目前的状态吗?
至少现在的我给的答案是否定的,还不如一些励志书籍有效果。
番茄工作法读后感 篇7
番茄工作法的名称由来是因为发明者一开始用的厨房钟很像番茄。而其定义就是用一个厨房钟,就是那种倒计时的嘀嗒响的闹钟来定好时间,在短时间内进行专注的工作,就像敏捷开发一样的快速迭代,然后在建议的每25分钟工作后便休息3—5分钟。
在工作的过程中,尽量的专注,克服内在与外在的种种干扰。除非遇到影响非常大的事件需要关闭这一时段的番茄钟,否则在迭代周期内都尽量的专注于自己制定好的工作计划。这里也就引出书中另一点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计划的重要性。当然,这个计划最多也就只是一天的。在每天早上列出能想到的工作计划,然后在工作时每25分钟或一个迭代周期完成后便在计划后面做上标记。在每天晚上结束工作的时候再反思总结一次,并对明天的计划有个初步的`想法。
在休息的时候应该尽量远离电脑,站起来走动一下,或者小睡一会。书中提到的一点感觉很有启发,那就是对着窗外发呆也比在电脑上去社交网站转一圈来得强。因为现代人的注意力缺失会很容易让人在这些社交网站上不知不觉的浪费很多时间。
内容真的不多,所以导图也没写多少,能找到电子书的用电子书看看,了解一下即可。实践中还需要多多努力尝试才行。
番茄工作法读后感 篇8
这是一种时间管理的方法,作者曾用番茄形状的闹钟辅助管理,所以起名番茄工作法。非常实用,可指导性很高的一本书,而且非常短,很快可以看完。
规则是:
一个番茄是30分钟,其中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
3-4个番茄为一轮,一轮后可以休息较长的时间,如15-30分钟。
在一个番茄的时间段内,避免内部打断和外部打断。内部是自己的打断,如果想起什么事情,可以记录下来,但不要停止当且番茄的工作,通过训练,可以逐步减少被打断的次数。外部打断是别人的打断,如邮件、微信类的可以自己控制当且番茄过后处理,如果是别人的非紧急事件可以商量过一会处理。
可以估计一个任务所需要的番茄数量。如果一个任务的估测值大于5-7个番茄,就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如果多个任务的估测值小于一个番茄,则合并为一个大任务。
番茄工作法可以平日坚持,在工作的时间用,帮助自己提高效率,提升任务估计的准确度。在休息时间可以不用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记录了任务所需的番茄数、被打断的次数等信息,可以通过分析,审视自己什么时间效率高,被打断的次数是否逐渐减少等。贵在坚持,不断提升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