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分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22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兴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方法多种多样。让学生享受成功无疑是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兴趣的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马斯洛曾经说过:人都有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中学生对这种需要表现更为强烈,渴望显示自身价值得到老师、同学、家长以及社会的承受。分层教学正好能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信心。本文就高中历史的分层教学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从现代教学理论出发,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谈谈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的体会。
1、把学生分层。
笔者在接受新的教学班以后,通过平常的课堂教学、联系与测验、谈话等方式,尽可能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状,然后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是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的学生;B层次学生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学习中等的学生;C层次的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的学生。把学生分层不是认定某些学生无才、无提高能力,无发展前途,而是认定学生人人都有才,人人都有潜能,只是由于潜能发挥不同而表现为现实中的差异性,希望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教与学生的学,让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向前发展,也就是实现在过去基础上的飞跃,在原有的基础上走向成功。
2、教学目标分层,也就是说要分层备课。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再根据三个不同层面的学生实际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再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且注意层次和梯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坚持以“B层学生为基准,A层学生降低起点,C层学生适当提高”的策略。
3、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差优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是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C层学生少讲少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处理,着重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A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4、分层练习。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益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是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联系,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联系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5、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本做法相似于分层练习。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试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于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A层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可使B、C两层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2
我们学校属于农村学校,有的孩子是父母在家带的成绩还不错;爷爷奶奶在家就不能及时督促其完成作业,我考虑到学生学生成绩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区别对待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采取分层施教、进行分层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1、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
2、形成一种便于操作的分层区别教学的模式。
3、通过好、中生的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对学困生的直接教学和个别辅导,消灭“陪读”现象,更好地补差、防差,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素质教育要求。通过分组区别教学的教改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变以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内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有时我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可分为:
a、最低限度的课程标准,教材要求。 b、标准、教材的.全部基本要求。
c、对课程标准、教材基本要求的适当提高、加深。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在达成本学习领域共同性目标后,选择高一层次的目标进行学习,用不断递进的分层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
4、教学分层过程
改变传统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合——分”式教学结构,既有面向全体的“合”,双有兼顾各组的“分”。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组的教学、自学、合作学,还有分层次的练习和个别指导。其基本模式是“合”(激趣入题、明确目标)——“分”(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合“(反馈口授,课堂小结)——“分”(课内作业,巡视指导)。“分”学的结构,可借鉴复式教学的经验,采用动、静交替的形式进行,要注意“分”而不“离”,“合”而不“死”。
5、练习作业分层次
不同组别完成不同程度的作业。 a组学生完成基本题。
b组学生完成基本题加综合题。
c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有利于思维发展,培养能力的提高题。对同一道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练习中,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巡视,把握信息,并作个别点拨和矫正。
6、评估测试分层
为了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考查中,学困生做基础知识题,中等生加试综合运用题,优等生再加试分析拓展题,让各组学生在考查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水平和能力。允许在测验中未达标的学生在一星期内再进行第二次平行性达标测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3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让教学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然而教学发展到今天,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为了让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学困生想学数学,会学数学,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分层”教学法进行了大胆尝试。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由于受思维速度、智力因素等诸方面的影响,学习数学,解答数学习题的能力是不同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的基本理念中首先就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设计、布置数学作业时,不能一棍子打死——按同一要求、标准来布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
一般来讲,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其掌握了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综合性强的作业,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进一步发展其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升其数学品质,增强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除了掌握书本知识外,也要适当穿插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使其也能有所提高。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应布置基础性的知识,让其经常体会作业成功的喜悦,建立能学数学的信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分层教学首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可分成不同的层次,这一步也是最关键的。假如在分层中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那你的分层教学将注定是失败的。
学习目标的分层设定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益的表现,其目的是要同时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在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普遍性发展需要之外,既要考虑学习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吃不了”的问题,也要考虑学习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吃不饱”的问题。目标具有方向作用,会给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深远的影响,它像一盏灯塔,起着方向性的照明作用。没有目标的学习,就好像航行在大海中的船没有罗盘一样。
一、面向差异,分类布置
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影响,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接受和掌握知识也有快有慢。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难度大的差生受不了,难度小的优等生生吃不饱。量多对优等生如鱼得水,一挥而就,对差生便会弄得焦头烂额,最终还是完不成任务,达不到目的。因此,布置作业时,应灵活地面对不同学生,从数量、难度、形式等方面给予不同的分配,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如抄写生字,目的是为了写好生字,会听写、默写,对于能写好、会听写、默写的学生,可以免抄。而对于记忆力稍差一些的学生,可抄到能默写为止,而不必强调以遍数为标准,而应强调将字写好,写端正,写美观,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二、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以前,我总是认为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让知识升华的单一过程。在布置作业时,不是抄就是背。结果学生对这类单一枯燥的作业,毫无兴趣,只是机械的乱做一气,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意义。我认为作业不应只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该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于是,我在布置作业时,精心设计,不仅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而且也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真正把静止不动的作业变成动的、活的、有用的。才能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真正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我经常变换着布置写、贴、画、剪、演、摄影等多种形式的作业,让学生看、听、触、摸、嗅、想象等多种感官参与,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知识。
三、走出课本,走入生活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得。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人文化。如今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社会上交际能力弱,缺乏理事能力。不懂得为他人着想,目光仅仅囿于家庭、学校中。针对这些情况,我有目的的精心安排作业内容,利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利用“母亲节”、“教师节”,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小制作,或画一副画写上最喜欢的话,献给亲爱的妈妈或最敬爱的老师。重阳节,布置学生为社区里老人过节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关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教育,利用作业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
分层作业的布置在实施的过程中仍有许多困难,例如,学困生并不是对所以的知识点都难以掌握,因此,在分层布置作业时有时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对于一年级而言,没有书面的作业,分层作业很大程度上需要孩子们多去涉猎课外知识,运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去为自己一次精彩的作业服务。农村孩子很多家里没有电脑,他们接触知识的程度很有限。这就需要老师在旁边提供帮助,比如说推荐网站,推荐书籍,还有动手制作一些作业时需要老师在旁边相机指导。
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分层次布置作业展开的教学,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了。同时也避免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师分层指导和个别辅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使学生能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去,能更多的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我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和实践,学生明显感到数学作业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其中成绩好的同学在实践、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后进的同学对今后的学习增加了信心。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作业布置方面我们所欠缺的东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对其进行探索,找出更好的更适合学生的方法来。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4
新课标中提倡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整体差异大,再加上家庭、学校、社会各种环境的影响。立足于使所有学生获得必备的数学基础,数学教与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数学课程适用于全体学生,新课标和现实迫切要求我们教学上采用分层教学。
学生个体差异普遍存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遗传因素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差异。个性差异,先天智力差,学习行为,正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这些差异,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给老师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困惑,如果课堂上要求太高,学困生跟不上,不想听;要求太低,优等生又不耐烦,教师处于一种两头不能兼顾的尴尬境地。面对这些实际情况,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所以分层教学能有效地实施。
针对学生学习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合理划分学生层次,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是优等生,能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补充题,能与B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会解教材中难度中等的题型,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会解教学教材中双基题型。不同层次,随着学生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
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施以不同的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且与其基础和能力相适应的教育,获得相同的发展机会,让每个同学都有进步。A层的学生,会综合运用解决较难题目。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B层的学生要求初步会解教材中难度中等的题型,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C层的学生只要求理解并掌握最基本知识,会解教学教材中双基题型。采用课堂一对一辅导、小组互助形式,让他在数学学习上尽快上路,让他们学会学数学,并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
教学环节上体现分层,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和考核等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出分层。课前应熟悉上课内容,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蕴涵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等,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内容。课堂教学应在学完基本知识过后,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通过不同的训练,达到不同的要求,基础好的学生能力能得到提高,基础差的学生能巩固基础。
课后作业的选择应做到难易有度。为了区别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作业题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必做题,既A、B、C层次学生都必须完成,另一部分为选做题,要求学生尽量完成,主要为A层学生设计。
在教学中通过使用分层教学,既使得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要求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同时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发挥它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5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这个概念提出来已有好多年了,刚开始觉得研究者和教师是两个不同的身份,它们是分开的,如今却把两者联系在一起,似乎有点夸张。教师是要教书育人的,哪有时间去搞研究呢?搞研究那都是专家们干的事。其实不然,可能是一开始我们把研究者定义的狭隘了点。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不仅仅是表现在发表多少论文,开展多少课题,做了多少实验,更多是体现在教师是否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倾向。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新《纲要》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实现的'必然途径。成为研究者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也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我们必须学习,没有专业理论的支撑不行,光靠死记硬背那些前人的学术理论也不行,这些理论都需要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不能脱离我们的教育实践。成为研究者的学习还应该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不能只接收外部的灌输,要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研究、论证和分享吸收各种新信息。
教师教育的对象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孩子们总是在不停成长、变化,无法预设的东西太多了。作为教师,也是一名研究者,只有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支撑下,不断地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发现问题继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教育实践更有教育意义。研究的内容始于问题但不等于问题,他是通过问题的表现去探索出一些对教育教学活动有意义有实用的、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措施,来改进教学,提高效率。
作为新教师,我们还不具备研究课题写论文的能力时,不能误把写文章当作搞科研,但是写文章正是新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一个好的开始。成为研究者前,我们先成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请教,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评价,在教育实践笔记中记录点点滴滴,慢慢积累经验、研究技能,逐渐成长为合格的研究者。
我们年轻,即使不是很自信能够成功,也不要给自己妄加无谓的压力。不要把研究看得太过神圣、神秘,只要坚持做到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进行教育实践,就会逐渐成长。作为教师,我们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对教育实践的改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孩子的变化、教育活动方式的变化以及教师自身的变化等等,在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基于理论的思考和行动。相信经过几年的磨练,大家都会有所进步,成为研究型、反思型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谨记这些话,在教育中寻找乐趣,在研究中获得幸福。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6
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较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志。我们现在所在的农村小学中留守儿童多,由于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长期学习困难所导致的学习兴趣锐减甚至厌学情绪的膨胀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相当数量的学生成为学习困难学生,即所说的“差生”。
在一年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在摸索着怎样才能较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明确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从现在角度来看,其意就是承认差异、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每个人都有所得,每个人都有所提升和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首先是目前水平,第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目前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推动学生发展。
在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中,如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学方式的转变。从目前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为达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个学生,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效果,只有实施“分层次教学,分类指导”。
一、调整好教学内容
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应坚持与好应。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
二、改变授课形式
要尽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环节。学过程能自然地融进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从而较好地中差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从而有效提升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设置作业
课内作业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统一标准,统一要求,以面向中等学生为主,同时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首先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拔尖提升;第二是根据中等生状况,以巩固所学知识为目的,设计相应的习题;第三是根据差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适当放缓坡度,将难度较大的练习分解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能缓和差生学习困难的状况,切实减轻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四、辅导方式的多样性
一方面应侧重于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差生可采取个别辅
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对中等生可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升自学能力;对优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可通成立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可适当超出教材教学要求,主要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
五、考试和考核
考试、考核也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查。每份试卷可包含基本题、提升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提升题供差做,中等生和优生必做;深化题供中等生选做,优生必做。三类题的`比例可以为基本题占85%,提升题占10%,深化题5%。分类考查后,要根据考查的不同结果,及时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对没有过关的学生,除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帮学小组等方法进行帮助外,还要组织平行检测,对在平行检测中达标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保证各类学生都能达到各层次的教学目标。
六、改善评价方法
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这样做可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7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踏上今天的工作岗位,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是非常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在学习中,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人,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第一,我认为幼师首先要热爱孩子,必须对每一个孩子一视同仁,不能偏爱孩子,更不能冷淡或歧视孩子,其次要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孩子总是把老师看做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齐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
第二,要有积极的工作热情……
第三,我觉得幼儿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关心每一位孩子,热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以人为本。
第四,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
让我们用慈爱的纯真,用希翼放飞理想,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8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踏上今天的工作岗位,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是非常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在学习中,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人,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第一,我认为幼师首先要热爱孩子,必须对每一个孩子一视同仁,不能偏爱孩子,更不能冷淡或歧视孩子,其次要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孩子总是把老师看做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齐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
第二,要有积极的工作热情……
第三,我觉得幼儿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关心每一位孩子,热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以人为本。
第四,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
让我们用慈爱的纯真,用希翼放飞理想,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9
——新华小学 张秀丽课程改革是教育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新华小学十年来一直走在课改的前列。与学校实际相结合的小班化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老师的关注。而今天的分层教学改革,更是如一缕春风,吹拂着新华每一个孩子的笑脸。由于新华有小班化教育的基础,所以分层教学改革对新华的老师来说更容易操作。
张校长的分层教学理论,让我们在理论上进一步了解了分层教学的魅力。理论课之后,郝冬云老师进行了课堂展示。她的课堂,学生展示落落大方,洪亮的声音中透露出他们对学习的渴望;自信的神态中呈现出他们对学习的执著;精彩的话语中流露出他们对学习热爱;认真的神情中透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此后的教学中,我们全体老师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她的影响下,认真学习分层教学的理论,观看有关课例,积极教研,遵循着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路子,一次次把新课程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明确了分层教学改革的要求与方向,领悟了分层教学的内涵与精神,体验到了分层教学的乐趣。王海玲老师对照专家的指导,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勇气,给我们带来了前进的动力。邢常虹老师思维敏捷,方法独特,语言风趣,每堂课都有一种艺术的享受。吕红蕾老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学习语文,理解语文,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身边。潘淑威老师在课堂上大胆的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李丹老
师在课堂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也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在设计教学时,我更多的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并联系他们的生活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
分层教学需要我们去坚持。看着一只只高举的小手,一张张渴求展示自我、稚气而又自信的小脸,听着一个个出人意料、富有个性的见解,感受着一次次惊喜与欣慰。我真正体会到:分层教学改革给课堂注入了生机,给学生注入了活力。当我与孩子们,我的同事们与孩子们,沉浸在分层教学的快乐中,沐浴着分层教学改革的阳光成长时,我觉得此时的浪花更加熠熠闪耀,精莹剔透!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正视分层教学改革,坚持分层教学改革,让课堂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成为我们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舞台。让我们高扬分层教学改革的风帆,与孩子们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一同体验创新的乐趣,一起用爱编织理想和希望,共同迎接并享受课改带来的和睦、蓬勃的春天!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10
分层前,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数学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导致了在同一节课上优生吃不饱,待优生吃不了。为了优化我校数学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校开始探索并实践分层教学。
我们将高一年级分成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分成A、B、C三个层次。对于基础最弱的第二单元A层次,我们数学组全体教师共同编写了A层次学生用书。通过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作业分层和辅导分层,学生的成绩突飞猛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
我们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常找学生谈心。在同A层同学谈话时,他们告诉我,分层教学中,自己感到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且老师降低了学习的起点,善于化解难点,使他们对学习渐渐产生了兴趣,学习自信心也大大增强,克服了对数学的恐惧感。他们感受到了被关注、被尊重,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乐于动手实践,积极发表见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运算能力和语言能力也提高了,他们感到自己并不笨,只要努力,自己也能独立完成作业了。
C层同学告诉我,以前,有时感觉老师进度有点慢,有时练的题太简单了。分层教学中,老师在抓好基础的同时,经常训练一些测水平拔高题,更有利于激发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一名女生在学习体会中这样写道:以前,我对数学很厌烦,一看数字就头痛,几次考试中数学都得了很难堪的70分,正当我苦恼时,我们的数学课堂实施了二三四分层教学。我开始喜欢数学,也适应了这种模式,老师上课幽默而高效的的方式总会使我听得入迷,我喜欢做题,更喜欢去问老师问题,我的运算能力和审题能力进一步提高。这次考试我的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19分这个足以使我激动的分数,使我更加坚定了下次取得更好成绩的信心。
我们同组老师的体会是,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都有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待优生成绩明显提高,也培养了一批尖子生和特长生,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有的家长在电话中告诉老师:“通过分层教学,孩子能坐住板凳了,回家能主动完成作业和复习功课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分开层次,承认差距,拓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分层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中,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鼓励成功。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和优化分层教学策略,使之更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11
分层前,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数学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导致了在同一节课上优生吃不饱,待优生吃不了。为了优化我校数学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校开始探索并实践分层教学。
我们将高一年级分成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分成A、B、C三个层次。对于基础最弱的第二单元A层次,我们数学组全体教师共同编写了A层次学生用书。通过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作业分层和辅导分层,学生的成绩突飞猛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
我们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常找学生谈心。在同A层同学谈话时,他们告诉我,分层教学中,自己感到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且老师降低了学习的起点,善于化解难点,使他们对学习渐渐产生了兴趣,学习自信心也大大增强,克服了对数学的恐惧感。他们感受到了被关注、被尊重,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乐于动手实践,积极发表见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运算能力和语言能力也提高了,他们感到自己并不笨,只要努力,自己也能独立完成作业了。
C层同学告诉我,以前,有时感觉老师进度有点慢,有时练的题太简单了。分层教学中,老师在抓好基础的同时,经常训练一些测水平拔高题,更有利于激发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一名女生在学习体会中这样写道:以前,我对数学很厌烦,一看数字就头痛,几次考试中数学都得了很难堪的70分,正当我苦恼时,我们的数学课堂实施了二三四分层教学。我开始喜欢数学,也适应了这种模式,老师上课幽默而高效的的方式总会使我听得入迷,我喜欢做题,更喜欢去问老师问题,我的运算能力和审题能力进一步提高。这次考试我的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19分这个足以使我激动的分数,使我更加坚定了下次取得更好成绩的信心。
我们同组老师的体会是,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都有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待优生成绩明显提高,也培养了一批尖子生和特长生,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有的家长在电话中告诉老师:“通过分层教学,孩子能坐住板凳了,回家能主动完成作业和复习功课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分开层次,承认差距,拓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分层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中,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鼓励成功。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和优化分层教学策略,使之更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12
新课标中提倡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整体差异大,再加上家庭、学校、社会各种环境的影响。立足于使所有学生获得必备的数学基础,数学教与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数学课程适用于全体学生,新课标和现实迫切要求我们教学上采用分层教学。
学生个体差异普遍存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遗传因素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差异。个性差异,先天智力差,学习行为,正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这些差异,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给老师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困惑,如果课堂上要求太高,学困生跟不上,不想听;要求太低,优等生又不耐烦,教师处于一种两头不能兼顾的尴尬境地。面对这些实际情况,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所以分层教学能有效地实施。
针对学生学习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合理划分学生层次,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是优等生,能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补充题,能与B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会解教材中难度中等的题型,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会解教学教材中双基题型。不同层次,随着学生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
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施以不同的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且与其基础和能力相适应的教育,获得相同的发展机会,让每个同学都有进步。A层的学生,会综合运用解决较难题目。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B层的学生要求初步会解教材中难度中等的题型,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C层的学生只要求理解并掌握最基本知识,会解教学教材中双基题型。采用课堂一对一辅导、小组互助形式,让他在数学学习上尽快上路,让他们学会学数学,并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
教学环节上体现分层,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和考核等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出分层。课前应熟悉上课内容,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蕴涵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等,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内容。课堂教学应在学完基本知识过后,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通过不同的训练,达到不同的要求,基础好的学生能力能得到提高,基础差的学生能巩固基础。
课后作业的选择应做到难易有度。为了区别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作业题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必做题,既A、B、C层次学生都必须完成,另一部分为选做题,要求学生尽量完成,主要为A层学生设计。
在教学中通过使用分层教学,既使得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要求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同时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发挥它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13
新课标中提倡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整体差异大, 再加上家庭、 学校、 社会各种环境的影响。立足于使所有学生获得必备的数学基础,数学教与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数学课程适用于全体学生,新课标和现实迫切要求我们教学上采用分层教学。
学生个体差异普遍存在 ,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遗传因素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差异。个性差异,先天智力差, 学习行为,正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这些差异,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给老师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困惑,如果课堂上要求太高,学困生跟不上,不想听;要求太低,优等生又不耐烦,教师处于一种两头不能兼顾的尴尬境地。面对这些实际情况,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所以分层教学能有效地实施。
针对学生学习差异,实行分层教学 ,合理划分学生层次,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是优等生,能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补充题,能与B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会解教材中难度中等的题型,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会解教学教材中双基题型。不同层次,随着学生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
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施以不同的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且与其基础和能力相适应的教育,获得相同的发展机会,让每个同学都有进步。A层的学生,会综合运用解决较难题目。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B层的学生要求初步会解教材中难度中等的题型,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C层的学生只要求理解并掌握最基本知识,会解教学教材中双基题型。采用课堂一对一辅导、小组互助形式,让他在数学学习上尽快上路,让他们学会学数学,并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
教学环节上体现分层,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和考核等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出分层。课前应熟悉上课内容,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蕴涵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等,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内容。课堂教学应在学完基本知识过后,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通过不同的训练,达到不同的要求,基础好的学生能力能得到提高,基础差的学生能巩固基础。
课后作业的选择应做到难易有度。为了区别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作业题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必做题,既A、B、C层次学生都必须完成,另一部分为选做题,要求学生尽量完成,主要为A层学生设计。
在教学中通过使用分层教学,既使得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要求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同时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发挥它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14
分层前,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数学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导致了在同一节课上优生吃不饱,待优生吃不了。为了优化我校数学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校开始探索并实践分层教学。
我们将高一年级分成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分成A、B、C三个层次。对于基础最弱的第二单元A层次,我们数学组全体教师共同编写了A层次学生用书。通过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作业分层和辅导分层,学生的成绩突飞猛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
我们不但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常找学生谈心。在同A层同学谈话时,他们告诉我,分层教学中,自身感到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且老师降低了学习的起点,善于化解难点,使他们对学习渐渐产生了兴趣,学习自信心也大大加强,克服了对数学的恐惧感。他们感受到了被关注、被尊重,因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乐于动手实践,积极发表见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运算能力和语言能力也提升了,他们感到自身并不笨,只要努力,自身也能独立完成作业了。
C层同学告诉我,以前,有时感觉老师进度有点慢,有时练的题太简单了。分层教学中,老师在抓好基础的同时,经常训练一些测水平拔高题,更有利于激发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一名女生在学习体会中这样写道:以前,我对数学很厌烦,一看数字就头痛,几次考试中数学都得了很难堪的70分,正当我苦恼时,我们的数学课堂实施了二三四分层教学。我开始喜欢数学,也适应了这种模式,老师上课幽默而高效的的方式总会使我听得入迷,我喜欢做题,更喜欢去问老师问题,我的运算能力和审题能力进一步提升。这次考试我的成绩取得了较大的进步,119分这个足以使我激动的分数,使我更加坚定了下次取得更好成绩的信心。
我们同组老师的体会是,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养成了不错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都有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待优生成绩明显提升,也培养了一批尖子生和特长生,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有的`家长在电话中告诉老师:“通过分层教学,孩子能坐住板凳了,回家能主动完成作业和复习功课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分开层次,承认差距,拓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分层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中,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鼓励成功。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不断健全和优化分层教学策略,使之更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15
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有很多,实施分层教学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有人说:教育的作用不是消除差异,而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素质教育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个体的发展。
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由于班级容量大,过多的强调“统一”、“整齐”,方法单一,从而造成很优等生的个性无法张扬,差生的学习兴趣减退。而分层教学理论的内核是因材施教,其哲学的理论基础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小班化由于班级人数相对较少,为实施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学生分层
首先,采用诊断性测试、调查、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家庭情况等等,然后,根据分析和诊断学生差异所得的结果,按学生的成绩和能力的高低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当然随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力及成绩的变化,分层的情况应适时调整。
二、目标分层
不同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需要、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其学习的结果就有所不同,因而个体的差异往往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影响,并导致各种学习障碍的形成。所以,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水平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目标的难易程度要适当,要适合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既要注重特长生,又不能忽视中等生,更要照顾好后进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对a层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教材内容(如词汇和基本的句型),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保证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对b层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努力提高英语综合表达能力,逐步向c层学生的行列靠拢;
c层学生,由于其基础较扎实,并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在完成a、b层学生的要求的基础上不断的拓宽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作业分层
就英语而言,给a组学生尽量布置一些听、读、说的作业,b组学生在a组学生的基础上,布置适量的写的作业。C组学生应该布置一些背诵、默写的作业。切记,分层的目的是为了上不封顶,但下要保底,传统的大班教学不容易操作,而小班化使其成为可能。
四、评价分层
分层的目的,是为了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努力的目标,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优秀的自己。因此假如最后的评价仍然把所有的学生放在同一个台上、用统一的标准,必然挫伤学困生的积极性,也让前面的分层教学失去了意义。因此要根据分层情况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分层教学是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之一,要想把分层教学落实到实处,开花结果,不仅需要教师付出心血,更需要教师开启智慧,否则只能流于形式。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16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踏上今天的工作岗位,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是非常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在学习中,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人,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第一,我认为幼师首先要热爱孩子,必须对每一个孩子一视同仁,不能偏爱孩子,更不能冷淡或歧视孩子,其次要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孩子总是把老师看做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齐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
第二,要有积极的工作热情……
第三,我觉得幼儿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关心每一位孩子,热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以人为本。
第四,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
让我们用慈爱的纯真,用希翼放飞理想,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17
20xx年11月,我有幸作为临床护理教研室的一名青年教员参加20xx年成都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也是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十六届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此次竞赛具体包括三个环节:教案评比、说课和讲课。学院和医院希望通过举办教学基本功竞赛以达到提高教师画、讲、写等基本能力,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发掘新人,培养后备力量,形成学院和医院教师队伍梯队式发展的良好态势,适应优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等目的。
而我作为首次参加竞赛的年轻教员,在这样高水平的平台上,看到许多教师精彩纷呈的讲解让我感受颇深,既学到了知识,也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许多不足,现就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和愚见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与同仁们一起交流学习,共同为我校和我院的医学教育事业添上一抹靓丽的青春风采。
一、认真准备——虚心请教,吸取经验
作为首次参加竞赛的教员不论是讲课的经验还是技巧,甚至是对教学的把握程度都与其他教员存在明显的差距,为了最大限度的弥补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教研室副主任给了我最大程度的指导和帮扶,从选题、讲课等各个细节进行修改和指正,同时在教研室各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不断进步,虽然仍存在不足,但是从中获益匪浅,正所谓“读书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二、重在参与——自在其中,乐在其中我很喜欢教学,在其中能感受到生活的惬意、恬然和乐趣,教学是一个能教书育人,还能充分认识自我、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而参与这样的教学还能结识诸多同行,相互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同船过渡三分缘”,何况我们同台献技,正像诗句“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中描述的感情一样。
三、不卑不亢——克服困难,自信面对
虽然没有参加过教学竞赛,也明白自身的诸多不足和缺陷,但是我相信我有这个能力脱颖而出,一方面因为有那么多优秀的老师给我指导和帮助,给我勇气和力量;另一方面,我自信不输于任何人,虽承认有许多比我优秀的青年老师,但是他们也是从我现在这样的水平起步的,不可能天生就优秀突出,诸葛亮说过“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我们要引以为鉴。
四、淡然处之——享受过程,不在结果
我很喜欢参与竞赛的氛围和过程,大家相互借鉴,重在学习,名次其次,今年不行,来年从来,得失不在一时,抱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佛经上说:“持戒者安,全身无恼;夜卧恬淡,寤则多欢”,平静泰然,悠然以对。
经过这次的青年教师的竞赛,我获益良多,这次比赛对于我个人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学习,让我懂得当教师不容易,当好教师更不容易。只有自己不断用心,刻苦努力才能成名一名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才会成为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好教师。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18
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有很多,实施分层教学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有人说:教育的作用不是消除差异,而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素质教育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个体的发展。
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由于班级容量大,过多的强调“统一”、“整齐”,方法单一,从而造成很优等生的个性无法张扬,差生的学习兴趣减退。而分层教学理论的内核是因材施教,其哲学的理论基础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小班化由于班级人数相对较少,为实施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学生分层
首先,采用诊断性测试、调查、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家庭情况等等,然后,根据分析和诊断学生差异所得的结果,按学生的成绩和能力的高低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当然随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力及成绩的变化,分层的情况应适时调整。
二、目标分层
不同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需要、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其学习的结果就有所不同,因而个体的差异往往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影响,并导致各种学习障碍的形成。所以,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水平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目标的难易程度要适当,要适合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既要注重特长生,又不能忽视中等生,更要照顾好后进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对a层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教材内容(如词汇和基本的句型),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保证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对b层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努力提高英语综合表达能力,逐步向c层学生的行列靠拢;
c层学生,由于其基础较扎实,并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在完成a、b层学生的要求的基础上不断的拓宽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作业分层
就英语而言,给a组学生尽量布置一些听、读、说的作业,b组学生在a组学生的基础上,布置适量的写的作业。C组学生应该布置一些背诵、默写的作业。切记,分层的目的是为了上不封顶,但下要保底,传统的大班教学不容易操作,而小班化使其成为可能。
四、评价分层
分层的目的,是为了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努力的目标,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优秀的自己。因此假如最后的评价仍然把所有的学生放在同一个台上、用统一的标准,必然挫伤学困生的积极性,也让前面的分层教学失去了意义。因此要根据分层情况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分层教学是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之一,要想把分层教学落实到实处,开花结果,不仅需要教师付出心血,更需要教师开启智慧,否则只能流于形式。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19
分层前,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数学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导致了在同一节课上优生吃不饱,待优生吃不了。为了优化我校数学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校开始探索并实践分层教学。
我们将高一年级分成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分成A、B、C三个层次。对于基础最弱的第二单元A层次,我们数学组全体教师共同编写了A层次学生用书。通过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作业分层和辅导分层,学生的成绩突飞猛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
我们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常找学生谈心。在同A层同学谈话时,他们告诉我,分层教学中,自己感到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且老师降低了学习的起点,善于化解难点,使他们对学习渐渐产生了兴趣,学习自信心也大大增强,克服了对数学的恐惧感。他们感受到了被关注、被尊重,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乐于动手实践,积极发表见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运算能力和语言能力也提高了,他们感到自己并不笨,只要努力,自己也能独立完成作业了。
C层同学告诉我,以前,有时感觉老师进度有点慢,有时练的题太简单了。分层教学中,老师在抓好基础的同时,经常训练一些测水平拔高题,更有利于激发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一名女生在学习体会中这样写道:以前,我对数学很厌烦,一看数字就头痛,几次考试中数学都得了很难堪的70分,正当我苦恼时,我们的数学课堂实施了二三四分层教学。我开始喜欢数学,也适应了这种模式,老师上课幽默而高效的的方式总会使我听得入迷,我喜欢做题,更喜欢去问老师问题,我的运算能力和审题能力进一步提高。这次考试我的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19分这个足以使我激动的分数,使我更加坚定了下次取得更好成绩的信心。
我们同组老师的体会是,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都有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待优生成绩明显提高,也培养了一批尖子生和特长生,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有的家长在电话中告诉老师:“通过分层教学,孩子能坐住板凳了,回家能主动完成作业和复习功课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分开层次,承认差距,拓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分层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中,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鼓励成功。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和优化分层教学策略,使之更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20
作为一名历史学科的教师,我从事历史教学已经有十几个年头,每年面对的学生生源基本相似,“学生基础差”、“学习激情不高”,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共性,作为教师,我深深的理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我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尝试分层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互助学习,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有所学,学有所得,适合学生不同发展的需求,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下面结合近年来我的教学经历,对分层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家底”,打牢基础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也是分层教学的起源,同时,也为分层教学指明了方向,即分层教学要坚持学生主体,全面掌握生源状况是分层教学成功的基础。
在教学中,每年接收一个新的班级、年级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全班学生情况进行摸底,从学生家庭、性格、成绩等进行分类。如20xx年,我接手新高一年级的历史学科教学任务后,及时调取学生中考成绩,特别是历史学科成绩,通过查询和班主任交谈发现,当年学生的整体成绩较差,但因历史学科为开卷考试,中考成绩中及格率达60%左右。在接触一段时间后,我还发现多数学生对历史学科不认可,上课不积极,发言不主动等现象较为普遍。为了做到“因材施教”,我按照考试成绩把学生分为A、B、C三层,实行“金字塔”式教学,其中A层学生为成绩较好,学习态度认真,这层学生占20%;B层学生成绩中等,学习态度较为认真,这层学生占30%;C层学生成绩较差,且课堂表现不积极,这层学生占50%。我及时讲学生分层情况向班主任交流,取得了班主任的支持,为下一步分层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因材施教,逐步提升
摸清家底只是分层教学的第一步,如何让分层教学取得成效,这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研。
一是科学设置课堂。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利用好“40分”课堂,在教学前,我针对A、B、C三层学生的情况,结合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按照“难易适中、平衡开展、基础为主”的原则,认真备课,并设计出相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考试过程中,题目设置重点放在基础知识,逐步增设难点。如在讲授《开创外交新局面》一课时,对新中国成立前后外交局面的对比等这类难度大、跨度大的问题,交由A层学生思考回答;对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等问题交由B层学生思考回答;而对中美邦交正常化的时间、标志和影响等基础性的知识交由C层学生解答,既锻炼了A层学生的纵览全局的能力,又提高了B层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还夯实了C层学生的基础,达到了共同学习、因材施教、总体提高的目的。
二是开辟第二课堂。我深知学生成绩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了让学生成绩做到稳中有升,我还开辟“第二课堂”,即建立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性教学。从学生中按照自愿的原则,选择一批学生组建历史兴趣小组,通过多媒体教学、读史、讲史、评史等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并逐步带动其他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通过对比发现,参加历史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明显提高,在组织活动时,学生都能够主动查阅、收集资料,积极发表自己对某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看法,历史知识逐渐积累,在历次考试中成绩也明显上升,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同学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荐读历史书籍。学生的兴趣是在阅读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在平时,我翻阅大量史籍资料,并结合学生有爱好阅读武侠小说的特点,有选择性的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具有史实性质的书籍,慢慢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同时,为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根据教学进度,适时组织学生查阅史籍资料,包括历史人物传记、野史等,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讲述、评论。如在讲解清朝历史时,我推荐学生阅读《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等文学书籍,让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所了解,并结合教科书对这一段历史时期进行讲解,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兴趣明显提高。通过这种“以读代教”的方式,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逐渐被激发,读史、讲史、评史的习惯慢慢养成,表现在课堂上,无论那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评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日益浓厚,历史学科的成绩也稳中有进。
三、对分层教学的一点体会
分层教学的实质就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分层教学的目的是整体提高。
一是教师必须全面掌握学生情况,从整体上对学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不能以成绩高低区分学生,要在学生心中建立一种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就是学生期盼老师的认可。
二是激发兴趣是分层教学的重要举措,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三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发掘各个层次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与学生交谈发现,学生渴望与老师交流,但这种交流是建立在平等关系上的,为此教师要放下身架,主动接近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盼,特别是对某一学科的看法和认识,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四是常抓不懈的开展分层教学是学生成绩提升的关键所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渐提高的过程,教师在从事分层教学中,对学生的期望值要建立在客观条件—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要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这就需要教师要把分层教学作为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搞“三板斧”,要有“铁杵磨成针”的韧性,才能达到提升学生整体成绩的最终目的。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21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这个概念提出来已有好多年了,刚开始觉得研究者和教师是两个不同的身份,它们是分开的,如今却把两者联系在一起,似乎有点夸张。教师是要教书育人的,哪有时间去搞研究呢?搞研究那都是专家们干的事。其实不然,可能是一开始我们把研究者定义的狭隘了点。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不仅仅是表现在发表多少论文,开展多少课题,做了多少实验,更多是体现在教师是否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倾向。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新《纲要》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实现的必然途径。成为研究者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也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我们必须学习,没有专业理论的支撑不行,光靠死记硬背那些前人的学术理论也不行,这些理论都需要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不能脱离我们的教育实践。成为研究者的学习还应该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不能只接收外部的灌输,要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研究、论证和分享吸收各种新信息。
教师教育的对象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孩子们总是在不停成长、变化,无法预设的'东西太多了。作为教师,也是一名研究者,只有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支撑下,不断地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发现问题继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教育实践更有教育意义。研究的内容始于问题但不等于问题,他是透过问题的表现去探索出一些对教育教学活动有意义有实用的、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措施,来改进教学,提高效率。
作为新教师,我们还不具备研究课题写论文的能力时,不能误把写文章当作搞科研,但是写文章正是新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一个好的开始。成为研究者前,我们先成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请教,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评价,在教育实践笔记中记录点点滴滴,慢慢积累经验、研究技能,逐渐成长为合格的研究者。
我们年轻,即使不是很自信能够成功,也不要给自己妄加无谓的压力。不要把研究看得太过神圣、神秘,只要坚持做到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进行教育实践,就会逐渐成长。作为教师,我们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对教育实践的改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孩子的变化、教育活动方式的变化以及教师自身的变化等等,在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基于理论的思考和行动。相信经过几年的磨练,大家都会有所进步,成为研究型、反思型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谨记这些话,在教育中寻找乐趣,在研究中获得幸福。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篇22
分层前,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数学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导致了在同一节课上优生吃不饱,待优生吃不了。为了优化我校数学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校开始探索并实践分层教学。
我们将高一年级分成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分成A、B、C三个层次。对于基础最弱的第二单元A层次,我们数学组全体教师共同编写了A层次学生用书。通过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作业分层和辅导分层,学生的成绩突飞猛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
我们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常找学生谈心。在同A层同学谈话时,他们告诉我,分层教学中,自己感到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且老师降低了学习的起点,善于化解难点,使他们对学习渐渐产生了兴趣,学习自信心也大大增强,克服了对数学的恐惧感。他们感受到了被关注、被尊重,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乐于动手实践,积极发表见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运算能力和语言能力也提高了,他们感到自己并不笨,只要努力,自己也能独立完成作业了。
C层同学告诉我,以前,有时感觉老师进度有点慢,有时练的题太简单了。分层教学中,老师在抓好基础的同时,经常训练一些测水平拔高题,更有利于激发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一名女生在学习体会中这样写道:以前,我对数学很厌烦,一看数字就头痛,几次考试中数学都得了很难堪的70分,正当我苦恼时,我们的数学课堂实施了二三四分层教学。我开始喜欢数学,也适应了这种模式,老师上课幽默而高效的的方式总会使我听得入迷,我喜欢做题,更喜欢去问老师问题,我的运算能力和审题能力进一步提高。这次考试我的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19分这个足以使我激动的分数,使我更加坚定了下次取得更好成绩的信心。
我们同组老师的体会是,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都有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待优生成绩明显提高,也培养了一批尖子生和特长生,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有的家长在电话中告诉老师:“通过分层教学,孩子能坐住板凳了,回家能主动完成作业和复习功课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分开层次,承认差距,拓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分层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中,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鼓励成功。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和优化分层教学策略,使之更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