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小班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2024/09/14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小班美术教育心得体会(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班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1

转眼间我们幼儿园开展米罗美术课程一个学期了,所有的培训、教学、成果都历历在目。通过一个学期的培训学习和教研,我们的美术教学也在不断的成熟中。

记得今年夏天外出学习,我第一次接触到米罗可儿,当时是听的一节拓印想象的课,从开始对这节课的迷茫,到后来的不信任,到最后的惊讶、赞叹,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了米罗可儿。

绘画是一种儿童十分喜爱的活动,能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快乐。而米罗可儿美术的智慧美术课程体系是以借形想象为核心,以相关、相似、相对想象为基础的系列儿童创意想象美术活动体系。所谓借形想象,是将人类最普通、最原始的想象,运用到儿童教育中来的一种形式。本着这种理念,我开始了本学期的美术教学。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节课是小班的《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在排出课程表知道那周要上这节课的时候,我就开始精心的准备。先是我在同事那借了几面小镜子,然后准备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终于开始上课了,我先和小朋友们做了个脸部表情的'游戏,然后每一组发了两面小镜子,让小朋友们观察自己丰富的表情,此时孩子已经非常感兴趣了,我赶

紧进入正题,问问小朋友上幼儿园快不快乐,是不是像镜子里的自己一样笑得那么开心,为什么喜欢上幼儿园呢??开始画了,怎样摆脱孩子画的像小拳头一样小呢?嗯,这个早就想好了。我告诉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小手打开放在画纸上,画的时候一定要画出的比自己的小手还要大。还要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一眼画一笔,一定要画出自己的特征。这时孩子就开始认真的画了,我对个别不敢画的孩子进行着重引导,并来回的观察孩子画的情况,当我看到文文画的画时我开心极了,她把自己独特的小眼镜也画上了,还有她那两个可爱的麻花辫。她很认真的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一眼,画一笔。当她觉得很满意的时候,我及时的表扬她,然后告诉她如果再加一些什么会更漂亮。一节完美的美术课结束。

小班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2

大部分的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是浓厚的,他们喜欢大大的白纸,喜欢颜色多样色彩丰富的彩笔,油画棒。喜欢在白纸上用喜欢的颜色自由的涂鸦,喜欢个在对于他们来讲任何可以绘画的地方都涂鸦上自己的作品,并以此自豪。作为教师应在保留幼儿绘画兴趣的同时,在幼儿绘画的基础上加强幼儿的绘画技能,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幼儿的绘画的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和创造力。 能够用绘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自主绘画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构思 造型 构图 情节的发展 设色 教师的评价

一、有初步绘画的构思,能够围绕构思创作

构思讲的是创作中幼儿对绘画整体的思考活动、包括对表现的主题内容、形式个方法的思考。幼儿的绘画是经历了一个没有构思,在画的过程中构思和事先构思的过程。在幼儿的形象期教师应引导幼儿幼儿进绘画练习,逐渐的,不少幼儿不仅能够做到在动手绘画之前能有个简单的构思,而且能在绘画过程中坚持原设想的内容不变。学中期相当于中班时期,此时,幼儿构思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能够做到在整个绘画过程中较少的受他人及环境影响,有始有终的将完成。到了大班时期,幼儿的构思就比较稳定了,能在动手之前想好要画的主题,然后按照题去绘画。

二、表现出绘画的造型,能把自己的意图通过构图传达出来

造型探讨的是幼儿以何种方式构成画面的每一形象。幼儿对绘画的造型也是经历了一个由不分化到分化的发展过程。在幼儿的形象期,教师可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引导幼儿组成形象。如直线、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这些简单的图形在它们分开是并不代表任何东西,只是简单的几何形,而以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时候具有表现意义,可以代表某些事物。引导幼儿用这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组织在一起,在幼儿的作品中,往往不止一两个形象甚至众多的形象以何种方式将这些形象组织起来,我们称之为构图。不同的构图着表达幼儿不同的的画面和含义。为了使幼儿的画面有序、生动、能把自己意图通过传达出来。教师应引导幼儿认识物体之间的.许多大小,高矮的,上下,邻近,分离,进小步,可以在加上内外,远近,前后等空间关系。教师也可通过欣赏作品,激起幼儿的绘画愿望,引导幼儿分析画面上的形象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分析作品的同时还应让幼儿体会,理解到作者处理画面的意图。

三、对自己的绘画情节发展有初步的解能力

就幼儿的作品来讲,所谓的情节之主要形象之间的活动联系。而幼儿作品中的主要形一般是由人和乡和动物构成的,他们之间的活动关系形成作品中的情节或事件,是由;无活动,独自活动,共同活动,相互作用之活动,发展而来的。在孩子们的作品中,我发现了这样一幅;一棵高高的柳树上直直的挂着一个风筝。奇怪,断线的风筝如果挂在树上应该是耷拉下来的,而这个风筝怎么之之的拴在树上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问了这副画的作者默默。他告诉我;“原来我想画这个柳树很高很廋,可我画完以后发现上边的纸还还空着一块,显得这树

不是很高了。我就想了一个办法,画一个风筝高高的挂在树上。您看,这风筝,是不是特别高呀!”可是风筝挂在树上应该是耷拉下来的,你为什么是直直的挂在树上的呢?因为当时有风,风筝是被书风吹起来的。默默笑着回答,这个风筝是这个小男孩的,他正想爬上树去取呢,他指着树下的男孩对我说。确实多了一个风筝不仅显得高了,还表现出了另一个情境和情趣。

四、保持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和热枕,启发他们体验色彩的美感

幼儿依美感选色表现他们天真烂漫的童心,在教育中教师不应将其作为幼儿的弱点或缺点加以克服纠正,强制纳入按固有色赋色的轨道。在幼儿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式虽然简单和原始,但并不错误,相反,他产生的独特的美感值得欣赏的。教师同幼儿可一同尝试探索运用简单的色彩配合的规律表现情感,引导幼儿,想要画出带劲,痛快地感觉,可以用纯一些,互不相同,看起来区别不太大的颜色来画。想要表现轻轻的,柔柔的感觉,就用那些不太纯,有些类似,区别不太大的颜色来画。这样孩子可以实践用对比和协调的手法表达感情。

五、对幼儿的作品有目的的评价,确定幼儿的发展目标

“评价”是有目的的,由方法的对幼儿的绘画能力的发展进行客观的了解,为进一步的教育与指导提供依据。幼儿会期待老师的评语,和小朋友之间的评语,评价对幼儿起着一个很鼓励的作用。因此教师因认真地对待这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先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当前达到的水平,包括幼儿绘画能力和绘画活动中幼儿身心多方面的发展水平。有了充分,确切地了解之后教师应对他们所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形成当前水平,前后发展变化,个体之间差异的原因。然后对这些做出反思。经过对幼儿绘画能力的评价和反思之后,教师还需根据幼儿以往发展趋势的了解和自己的教育知识与经验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教育方法。

小班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3

艺术的最根本特点是美与独创,每个儿童都有创造的潜力。学前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力是指他们在头脑中形成的审美心理意象,利用美术工具和材料将它们重新组合,创作出对其个人来说是新颖独特的美术作品的能力。今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在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上又积累了一些心得。

“儿童的美术创造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充分并用的活动,它需要儿童用以眼睛为主的

多种感观去感知审美对象,用脑去体验、想象、理解、加工改造审美意象、用手对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

几乎每一个儿童在完成一件作品时都流露出一种愉悦的、放松的、甚至恋恋不舍的情绪。为此我费了一番脑筋:

首先,丰富儿童的经验,可以通过参观、讨论等方式进行。比如在进行“生活”系列时,其中包括“学校—校内、街道—校外、窗外、藏宝图”四个活动。我们带领孩子们根据地图参观幼儿园,运用折纸、粘贴等方法绘制从幼儿园到家的地图,运用厚纸版制作藏宝图拼图,孩子们把自制的小人儿放在地图上送他去各个地方,向同伴介绍从自己家到幼儿园的各条线路。

其次,给幼儿提供充分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和蔼的态度,愉快的背景音乐,都让儿童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活动中,孩子们经常会边忙碌边哼唱着小曲,温馨的气氛使孩子们各个思路开阔、想尽办法完成自己的作品。在活动中,我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方式方法,自己的理解。比如在完成大树的作品时,我带领孩子们去触摸、观察品种不同的树的树皮的纹理、树叶的形状,再运用想、撕、剪、贴、揉、画的创造方法进行创造。有的树又高又胖,树皮粗糙色彩丰富,尖尖的树叶整齐的排列在树枝上;有的树亭亭玉立,分外妖娆,撕成的树叶稀疏的长在枝条上,别有一番风韵。看着自己的作品,孩子们的小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看,我们的森林多奇妙!”。

第三,提高幼儿的创造技能。“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技能是创造力发挥的有效手段。对多种材料操作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技能,丰富的物质材料也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欲望。孩子们的材料包里有各种质地的纸张,有塑料布、纸盒、吸馆、铃铛、棉花、鸡毛、筷子、回形针、纸杯等等,对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了解的越多,他经过头脑加工出来的作品就会越发与众不同。比如:布置恐龙的家,报纸揉成的石头,吸管做成的大树,毛根作成的小花,塑料纸做成的小溪-----经过孩子的创造和想象,每一样东西都充满了生命力。运用简单、单纯、重复的方法,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生动,这就是一种珍贵的创造。

小班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4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画在纸上变为现实。因此,活动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习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美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1、兴趣激发法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幼儿创造性的基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激发幼儿的兴趣呢?教师要注重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并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活动,也可以使幼儿毫无思想负担,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候要大胆创新,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喜欢的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绘画是幼儿的游戏,但也有的孩子对画画没有兴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是否吸引幼儿、选材合不合适?是否是幼儿能够独立操作的?那怕是同伴一句不经意的评价也会影响幼儿的绘画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考虑选材是否合适。

2、观察与认知脱离“示范—模仿”的传统绘画教学方式

要求幼儿要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脑子想、用手画来完成创作。但也有的孩子画不出形来,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很好的观察事物。如,幼儿画树时常常把树干画成一个长方形,老师可以带幼儿观察一颗真的大树,摸一摸树干、看一看树枝的样子。

3、构思、绘画法鼓励幼儿先想后画来学习构思

使绘画活动不仅是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更是动脑思考的活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学会了在生活中学习构思,在游戏中学习构思,在想象中学习构思,在观察中学构思,幼儿美术活动的全过程都强调以游戏引发孩子的兴趣和表达表现的欲望,探讨怎样把自己一系列想法中的重点内容表现在画面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力。

4、在评价中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对于自己的作品,幼儿很在意老师与同伴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可以保护孩子的创作热

情,期待下一个活动的到来。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小班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5

大部分的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是浓厚的,他们喜欢大大的白纸,喜欢颜色多样色彩丰富的彩笔,油画棒。喜欢在白纸上用喜欢的颜色自由的涂鸦,喜欢个在对于他们来讲任何可以绘画的地方都涂鸦上自己的作品,并以此自豪。作为教师应在保留幼儿绘画兴趣的同时,在幼儿绘画的基础上加强幼儿的绘画技能,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幼儿的绘画的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和创造力。 能够用绘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自主绘画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构思 造型 构图 情节的发展 设色 教师的评价

一、有初步绘画的构思,能够围绕构思创作

构思讲的是创作中幼儿对绘画整体的思考活动、包括对表现的主题内容、形式个方法的思考。幼儿的绘画是经历了一个没有构思,在画的过程中构思和事先构思的过程。在幼儿的形象期教师应引导幼儿幼儿进绘画练习,逐渐的,不少幼儿不仅能够做到在动手绘画之前能有个简单的构思,而且能在绘画过程中坚持原设想的内容不变。学中期相当于中班时期,此时,幼儿构思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能够做到在整个绘画过程中较少的受他人及环境影响,有始有终的将完成。到了大班时期,幼儿的构思就比较稳定了,能在动手之前想好要画的主题,然后按照题去绘画。

二、表现出绘画的造型,能把自己的意图通过构图传达出来

造型探讨的是幼儿以何种方式构成画面的每一形象。幼儿对绘画的造型也是经历了一个由不分化到分化的发展过程。在幼儿的形象期,教师可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引导幼儿组成形象。如直线、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这些简单的图形在它们分开是并不代表任何东西,只是简单的几何形,而以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时候具有表现意义,可以代表某些事物。引导幼儿用这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组织在一起,在幼儿的作品中,往往不止一两个形象甚至众多的形象以何种方式将这些形象组织起来,我们称之为构图。不同的构图着表达幼儿不同的的画面和含义。为了使幼儿的画面有序、生动、能把自己意图通过传达出来。教师应引导幼儿认识物体之间的许多大小,高矮的,上下,邻近,分离,进小步,可以在加上内外,远近,前后等空间关系。教师也可通过欣赏作品,激起幼儿的绘画愿望,引导幼儿分析画面上的形象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分析作品的`同时还应让幼儿体会,理解到作者处理画面的意图。

三、对自己的绘画情节发展有初步的解能力

就幼儿的作品来讲,所谓的情节之主要形象之间的活动联系。而幼儿作品中的主要形一般是由人和乡和动物构成的,他们之间的活动关系形成作品中的情节或事件,是由;无活动,独自活动,共同活动,相互作用之活动,发展而来的。在孩子们的作品中,我发现了这样一幅;一棵高高的柳树上直直的挂着一个风筝。奇怪,断线的风筝如果挂在树上应该是耷拉下来的,而这个风筝怎么之之的拴在树上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问了这副画的作者默默。他告诉我;“原来我想画这个柳树很高很廋,可我画完以后发现上边的纸还还空着一块,显得这树

不是很高了。我就想了一个办法,画一个风筝高高的挂在树上。您看,这风筝,是不是特别高呀!”可是风筝挂在树上应该是耷拉下来的,你为什么是直直的挂在树上的呢?因为当时有风,风筝是被书风吹起来的。默默笑着回答,这个风筝是这个小男孩的,他正想爬上树去取呢,他指着树下的男孩对我说。确实多了一个风筝不仅显得高了,还表现出了另一个情境和情趣。

四、保持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和热枕,启发他们体验色彩的美感

幼儿依美感选色表现他们天真烂漫的童心,在教育中教师不应将其作为幼儿的弱点或缺点加以克服纠正,强制纳入按固有色赋色的轨道。在幼儿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式虽然简单和原始,但并不错误,相反,他产生的独特的美感值得欣赏的。教师同幼儿可一同尝试探索运用简单的色彩配合的规律表现情感,引导幼儿,想要画出带劲,痛快地感觉,可以用纯一些,互不相同,看起来区别不太大的颜色来画。想要表现轻轻的,柔柔的感觉,就用那些不太纯,有些类似,区别不太大的颜色来画。这样孩子可以实践用对比和协调的手法表达感情。

五、对幼儿的作品有目的的评价,确定幼儿的发展目标

“评价”是有目的的,由方法的对幼儿的绘画能力的发展进行客观的了解,为进一步的教育与指导提供依据。幼儿会期待老师的评语,和小朋友之间的评语,评价对幼儿起着一个很鼓励的作用。因此教师因认真地对待这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先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当前达到的水平,包括幼儿绘画能力和绘画活动中幼儿身心多方面的发展水平。有了充分,确切地了解之后教师应对他们所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形成当前水平,前后发展变化,个体之间差异的原因。然后对这些做出反思。经过对幼儿绘画能力的评价和反思之后,教师还需根据幼儿以往发展趋势的了解和自己的教育知识与经验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教育方法。

小班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6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画在纸上变为现实。因此,活动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习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美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1、兴趣激发法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幼儿创造性的基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激发幼儿的兴趣呢?教师要注重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并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活动,也可以使幼儿毫无思想负担,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候要大胆创新,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喜欢的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绘画是幼儿的游戏,但也有的孩子对画画没有兴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是否吸引幼儿、选材合不合适?是否是幼儿能够独立操作的?那怕是同伴一句不经意的评价也会影响幼儿的绘画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考虑选材是否合适。

2、观察与认知脱离“示范—模仿”的传统绘画教学方式

要求幼儿要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脑子想、用手画来完成创作。但也有的孩子画不出形来,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很好的观察事物。如,幼儿画树时常常把树干画成一个长方形,老师可以带幼儿观察一颗真的大树,摸一摸树干、看一看树枝的样子。

3、构思、绘画法鼓励幼儿先想后画来学习构思

使绘画活动不仅是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更是动脑思考的活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学会了在生活中学习构思,在游戏中学习构思,在想象中学习构思,在观察中学构思,幼儿美术活动的全过程都强调以游戏引发孩子的兴趣和表达表现的欲望,探讨怎样把自己一系列想法中的重点内容表现在画面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力。

4、在评价中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对于自己的作品,幼儿很在意老师与同伴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可以保护孩子的创作热情,期待下一个活动的到来。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小班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7

艺术的最根本特点是美与独创,每个儿童都有创造的潜力。学前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力是指他们在头脑中形成的审美心理意象,利用美术工具和材料将它们重新组合,创作出对其个人来说是新颖独特的美术作品的能力。今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在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上又积累了一些心得。

“儿童的美术创造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充分并用的活动,它需要儿童用以眼睛为主的多种感观去感知审美对象,用脑去体验、想象、理解、加工改造审美意象、用手对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

几乎每一个儿童在完成一件作品时都流露出一种愉悦的、放松的、甚至恋恋不舍的情绪。为此我费了一番脑筋:

首先,丰富儿童的经验,可以通过参观、讨论等方式进行。

比如在进行“生活”系列时,其中包括“学校—校内、街道—校外、窗外、藏宝图”四个活动。我们带领孩子们根据地图参观幼儿园,运用折纸、粘贴等方法绘制从幼儿园到家的地图,运用厚纸版制作藏宝图拼图,孩子们把自制的小人儿放在地图上送他去各个地方,向同伴介绍从自己家到幼儿园的各条线路。

其次,给幼儿提供充分宽松的心理环境。

教师和蔼的态度,愉快的背景音乐,都让儿童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活动中,孩子们经常会边忙碌边哼唱着小曲,温馨的气氛使孩子们各个思路开阔、想尽办法完成自己的作品。在活动中,我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方式方法,自己的理解。比如在完成大树的作品时,我带领孩子们去触摸、观察品种不同的树的树皮的纹理、树叶的形状,再运用想、撕、剪、贴、揉、画的创造方法进行创造。有的树又高又胖,树皮粗糙色彩丰富,尖尖的树叶整齐的排列在树枝上;有的树亭亭玉立,分外妖娆,撕成的树叶稀疏的长在枝条上,别有一番风韵。看着自己的作品,孩子们的小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看,我们的森林多奇妙!”。

第三,提高幼儿的创造技能。

“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技能是创造力发挥的有效手段。对多种材料操作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技能,丰富的物质材料也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欲望。孩子们的材料包里有各种质地的纸张,有塑料布、纸盒、吸馆、铃铛、棉花、鸡毛、筷子、回形针、纸杯等等,对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了解的越多,他经过头脑加工出来的作品就会越发与众不同。比如:布置恐龙的家,报纸揉成的石头,吸管做成的大树,毛根作成的小花,塑料纸做成的小溪——经过孩子的创造和想象,每一样东西都充满了生命力。运用简单、单纯、重复的方法,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生动,这就是一种珍贵的创造。

小班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8

孩子从小就喜欢乱涂乱画,他们把乱涂乱画作为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美术活动恰恰符合了孩子的天性,反映了孩子的本质,通过美术活动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客观事物,促进孩子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所以说美术教育活动的培养在我们素质教育教学中占重要地位。

1、为孩子的创作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大自然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和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开展美术教学中,我选择贴近孩子生活的事物为题材,在日常的生活中好好地捕捉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尽可能地让孩子运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玩一玩,并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孩子观察、欣赏的时间,引导他们进行细致的观察,使孩子的脑海中留下清晰丰富的印象,帮助孩子们积累丰富具体的、直接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孩子们想画、爱画的欲望。如:在进行绘画“快乐的小蜗牛”前,我们通过与孩子们一起到幼儿园的草地上寻找雨后的小蜗牛、观察小蜗牛、与小蜗牛交朋友等活动,不但引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从中获得了许多关于蜗牛的感性认识,为绘画“快乐的小蜗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把它表现在画面中。

2、恰当地指导能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

①别忽视孩子绘画活动中的“说”。

对于我们小班孩子来说,他们的绘画水平较低,不能自如的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因而,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来说,这是让成人了解孩子绘画意图及其内心世界的直接途径。在班上,孩子绘画的特点之一是边说边画。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把握好孩子的“说”,允许他们围绕绘画的主题轻声地说,并鼓励孩子与同桌的伙伴相互交流、提问,如:请小朋友悄悄地告诉旁边的好朋友,你画的是什么?它们在干些什么事情?他们在什么地方呢?通过恰当的“说”,不但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绘画环境,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和积极的情感,而且在同伴间的交流中起到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作用,从而促使孩子大胆用色、大胆表现及想象创造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②以平行参与的形式扩大孩子的想象空间。

对于我班孩子来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仍然受年龄特征的限制。因此,为了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帮助孩子更好地对事物的表象进行创作与想象,我以参与者的角色,通过讲述自己的小故事或自己的发现,平行地加入到孩子的活动行列当中。如:在画“金鱼”时,我用朋友的口吻说:“教师刚才在观察金鱼时,发现这些金鱼朋友可爱玩了,它们在水里东游游、西游游,好象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呢!那小朋友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通过我的参与,对孩子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使孩子们有了新鲜感,从而促使他们有兴趣去探究,极大的调动他们投入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积极情感,更好地拓展孩子的联想和创造。

3、适当的示范是孩子创新过程中的“催化剂”。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观念冲击着我们的头脑,使得我对美术活动中的示范定义变得有些模糊和迷失了方向,生怕自己的范例或示范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因此尽可能地不出示范例或减少示范,但通过这次的教研活动,让我对“示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感悟。由于我班孩子对事物的美感、形象思维还处在启蒙阶段,缺乏相应的表现能力,若任凭孩子自由发挥,而没有正确的示范、引导,那么就会出现空有过程而没有结果的局面,从而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孩

子美术表现力的发展。为了避免幼儿对范例的机械模仿,然而又能适合不同层次孩子的不同发展水平。因此我在向孩子示范时,并不要求他们模仿,而是通过把所要表现的事物进行结构分析,然后示范其主要的外形轮廓即可。在这过程中,我结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用自编的小儿歌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表现事物。如:在教孩子画“小鸟”时,我边念儿歌,边进行示范:圆圆的头、半圆形的身体、三角形的尾巴和两只大大的翅膀??通过用各个图形的组合表现小鸟基本外形的方法,帮助孩子孩子更好地进行表现。其次,在教画蜗牛、小鱼等不同动态时,我尝试使用“基本形”不变的方法,引导孩子发现其中的异同,从而表现出动物的不同动态。通过多次的示范、讲解、练习,孩子们对此有了初步认识,因此在绘画中孩子们基本能用这种方法表现出两至三种的不同动态,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