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暑期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暑期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
8月2日---4日,我有幸参加了沂南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暑期培训。坐在沂南双语实验小学宽敞舒适的会议室,聆听县教研室朱老师为我们讲解如何搞好网络集体备课,学习鲁庄中心小学的集体备课经验介绍,倾听夏萍老师为我们解读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并跟随王慧老师一起走进名师,学习名师,这三天的学习是紧张的更是充实的,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我感受颇深。
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我一路走来,不知不觉已有十多个春秋,静下心来,针对本次的学习审视自己,还有太多太多的不足。在能力上,虽然自己的年龄还不算太大,可是在年轻活泼的老师面前总觉自己已年老,感觉做什么事都没那么多的精力,有时做一些事情觉得能不做就不做,总以自己年龄大自居,现在看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应在平时的.教学生涯上努力积累丰富的经验,学习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方法,在教育这份沃土上发光发热。知识水平上,感觉太有限,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盆水,自己就该有一桶水”这一桶水是原来所获得的,就用这一桶水来教学生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于不爱读书的我来说,原来的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我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读有用之书。在学习中听了三节名师的课,看到那三位老师在课堂上驾御课堂的能力,游刃有余的教学方法,看到他们的课堂上充满灵性的孩子,我想在教学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好每一课,上好每一课。
总之,通过这三天的学习,我认识到自己还有太多的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做一名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暑期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八月二日,我在沂南双语实验学校参加了沂南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暑期培训。我感觉受益匪浅,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的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上是这样上的:一是走马观花,过于略。既然是略我就略的个彻底,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内容就算完了。二是面面俱到,过分详细。只要是教科书上有的我就得让学生明白个透,从内容到思想,从写作方法到句式分析,无一不讲,总是怕学生读不通、弄不懂,所以往往把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变成两课时、三课时。不但拖延了教学进度,而且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有时有把精力过多放在对文本的研读上,而忽略了向文本之外的拓展延伸,所以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得不到提升。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对略读课文有一个正确的解读。
略读课文,并不是可以忽略的,首先要准确把握略读课文在整个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单元主题,找准阅读的重点、难点以及写作特点。所以第二点就需要教师仔细钻研教材,不要以为略读课文就可以粗略的备,粗教却要精备,只有教师找准了切入点,找准了需要精的“点”,才能引导学生粗中有细,略中有精的感悟文本。第三由于略读课文需要向外拓展延伸的内容有很多,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课下精心搜集整理与文本有关的书籍、文章、资料,为学生搭起一座走向课外阅读的桥梁。
而略读课文又是不能等同于精读课文的,要把握略读课文解读的“度”,要让学生在粗读浏览中找准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迅速捕捉与全文关系密切的信息——字、句、段。但又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逐字逐句剖析,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应用学过的方法来解读文本,重要的不是文章的内容,而是要引导学生从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入手,更多关注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从而着力丰富语文素养。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说,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话;那么,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相对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较为浅显些,这样正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阶梯,为他们创设了更好的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略读课文不一定都是粗糙的,不精致的,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略读课文也有其精巧之处,特别是新人教版的略读课文都文质兼美,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仔细研究,从而改进我们的略读课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暑期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3
今天非常荣幸地有机会参加县教体局教研室组织的全县小学语文教师暑期培训活动。这次活动的学习内容十分丰富,且切近我们的教学实际,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中午所观摩的那堂优质课,使我学到了许多从前所没有学到的知识。
《中彩那天》这堂优质课的执教者是广州市市桥中心小学的皮涛老师,这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说实在的,把一篇略读课文上成这个样子,确实让我很吃惊。在我的记忆里,略读课文一般就是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按照以前学过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可是,皮老师却把一篇略读课文上的有声有色,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愿学、乐学。总之,这堂课里边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有很多。
首先,在“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这一环节,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时的做法真可谓是水到渠成。一般情况下,我是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并思考回答这样的问题,而这样造成的现象是学生很难回答问题。皮老师却不急于让学生去回答,先介绍记叙性的文章一般是由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组成,接着联系到本课中起因、经过、结果(由学生总结出,老师板书),最后很自然的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就是把起因、经过、结果这三部分巧妙地结合起来。到此,学生面对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同学们都争着抢着回答了。
其次,皮老师面对全体学生、不忽视任何一位学生的做法也同样让我耳目一新。当课进行到大约一半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位学生坐在那儿一声不发,就主动点了他起来郎读课文中的句子,并做适当地鼓励:“一堂课都很少举手,可能是有些紧张,如果你能读好,一定能得到在场所有老师的掌声。”当那位同学大声的读完那段话的时候,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想这位同学今后将不会在紧张害怕了。
再其次,整堂课注重读写的巧妙结合。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父亲得到一辆车,尽管有着许多理由可以留下它,但这辆车的真正主人却不是他,所以令父亲左右为难。当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了这些之后,出示小练笔:父亲自己一个人待在屋里看着两张彩票,这样同学们的思想自然而然的就达到了升华。
还有,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注意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教学中父亲虽然有许多理由留下这辆车,但是父亲却又很为难。教师适时提出问题:父亲为什么很为难?同时提出任务:其实答案就在课文第3—8自然段中,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阅读第3—8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父亲的为难的?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方法。
总之,这堂课不愧是一堂优质课,他的方方面面都上的那么生动,有趣。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伙伴和引领者。观摩完这节课后使我眼前一亮,为我今后教学这类型的课型指明了方向,也将会将这些先进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我的教学中去。
暑期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4
8月2日至4日,我有幸参加了县小学语文教研室在双语实验学校举办的“沂南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暑期培训”。对我来说,来得及时,来得实在,我觉得受益非浅,深受启迪。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教研室朱老师关于网络大集体备课的详细讲解与演示,里庄小学林老师集体备课先进经验的介绍,沂南一小夏萍老师对小学语文新课标的独到见解,里庄小学王慧老师精彩的外出学习汇报,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名家的课堂实录……一次次精彩讲演,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变的丰富多彩,让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通过三天的培训,使我对网络集体备课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集体备课正是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它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使教师们达成教学的共识,有了教学的共同目标。使教师及时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我将利用好集体备课和网络备课,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迅速成长。
沂南一小夏老师的精彩讲解和里庄小学王老师的幽默朴实的汇报,会议室的掌声不断响起,喝彩声连连不断。让我在愉快的气氛下,对新课标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于老提倡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深入的了解。使我对于以后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理念和实践的信心。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聆听的名师课堂,可以称为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徐慧颖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给予树》,一节五年级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另一节是二年级《寓言二则》。使我发现了自己课堂上存在的不足,发现了自己和名师之间的差距,也给我敲响了警钟。提醒自己要不断的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钻研教材;认真落实于老的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使自己努力的向名师迈进。
只有与时俱进,努力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终身学习型教师,就是要坚持思考和学习,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储备知识,摸索教学方法,尤其要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要做终身学习的教师,只有具备栉风沐雨,探幽发微的求索精神,才会厚积薄发,得心应手,才会不负历史的重任。至此之后,我将努力地追寻前辈们的步伐,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以后的路,尽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相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育事业中做出成绩。
暑期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5
8月3日在双语实验学校参加了暑期培训,对习作教学策略感受如下:
一.加强日常积累,丰富习作素材。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一语道破读与写的紧密联系,只有多读,多进行阅读积累,才能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自觉进行阅读积累。伴随着学生写作兴趣的加浓,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和积累,并通过此举,加强和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我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让学生通过多方阅读,从所读文章中悉心体会,掌握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独到之处,并丰富、扩大自己的词储量,进而活学活用到他们的习作当中。若非天长日久的积累、运用,又怎么能做得到呢!
同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和一些优美的篇章进行熟读成诵,也可以增加阅读积累的容量。记得巴金先生曾说过一段话,大意如下:他说他很感激从前教他的先生。小时候先生逼着他背诵了许多不求甚解的诗词篇章,这些东西在经历了若干年之后,在他的头脑中发酵膨胀,进而成为一笔丰厚的精神食粮。使得他在以后的写作生涯中总能信手拈来、挥洒自如。
阅读积累不能囫囵吞枣,贪大求全,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理解、积累、运用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才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特级教师贾桂梅所带的学生,从低年级开始阅读、背诵,至小学毕业,有的学生已能背诵几百首诗,甚至会提笔作诗、作词,在社会上反响很大。这说明,行之有效的阅读积累,能促使学生产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水平,为他们开启写作之门。
二、激发习作兴趣,鼓励自由表达。
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习作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我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习作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一写家中养的鸡,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鸡吃食、鸡打架、鸡下蛋等等,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事情的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事实、叙真情就是作文。
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每个学生的观察角度不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不同,写出习作的中心立意就会不同。要让每个同学都受感染,达到习作的目的,这仍要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我做了以下尝试:一是激励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写日记不但可以锻炼孩子坚韧不拔的毅力,而且可以达到练笔的目的。二是平时教学习作训练,通过学文,进行仿写、改写、续写、缩写、扩写等练习。加强学生练笔训练。三是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练习。总之,语文教师要从多方面训练学生动手写,养成笔不离手的好习惯。
四、回归生活本质,落实习作训练。
作文是什么?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什么是心?就是用心观察生活,一切心之所得,均源于生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活就是“皮”,我们的心是“毛”。
因此,我们第一要训练的,便是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敏锐。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不能留于“要留心观察生活”一句话的要求,而是要在每一次习作教学中,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给学生观察些什么,怎样去观察,以及记笔记、写日记等留住观察所得的方法。
其次,在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上,落实口头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转化。既要注重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的培养,又要注重教会学生坚持不懈的优秀学习品质,不断提高自己运用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接着,是落实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一方面,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理解能力,拓展学生对事物的个性认知。试想,学生的脑子里早已塞满“铁棒磨成针”就一定是执着勤奋,狐狸一定是狡猾的,春天一定是美好的这样的固化认知,创新的空间还有多少?又有多少儿童的童趣童真被暗暗扼杀?另一方面,在习作教学中一定允许甚至鼓励学生的'个性认识。千万不要狭隘化了“主题积极”和“健康向上”的本意,小学生作文不需要变成“唱颂歌”,从反面得出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主题也是完全可以的,学生们有一定的正确的批判意识是好事。训练学生习作思维能力有方方面面,但阅读和习作这一进一出两方面是最重要的。
再次,就是要落实习作修改训练。玉雕为饰,文改为章。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一次落实的习作修改练习,效果决不低于一次习作练习。教师的帮助或指导要针对学生的年段特点,不同的年段修改重心不同。修改方法也多种多样,或自斟自改,或相互取长补短,或现写现改,或放置一段时间再改。老师特别要注意的是,老师只能点拨,不能代劳,否则又可能是老师改得辛苦,学生付之一笑,满纸圈点付之东流。
总之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是靠一点一点扎扎实实的累积,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扎实的教学,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爱上写作文,能用笔书写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广阔的生活中放飞心灵。我们期待着。
暑期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6
8月3日在双语实验学校参加了暑期培训,对习作教学策略感受如下:
一.加强日常积累,丰富习作素材。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一语道破读与写的紧密联系,只有多读,多进行阅读积累,才能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自觉进行阅读积累。伴随着学生写作兴趣的加浓,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和积累,并通过此举,加强和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我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让学生通过多方阅读,从所读文章中悉心体会,掌握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独到之处,并丰富、扩大自己的词储量,进而活学活用到他们的习作当中。若非天长日久的积累、运用,又怎么能做得到呢!
同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和一些优美的篇章进行熟读成诵,也可以增加阅读积累的容量。记得巴金先生曾说过一段话,大意如下:他说他很感激从前教他的先生。小时候先生逼着他背诵了许多不求甚解的诗词篇章,这些东西在经历了若干年之后,在他的头脑中发酵膨胀,进而成为一笔丰厚的精神食粮。使得他在以后的写作生涯中总能信手拈来、挥洒自如。
阅读积累不能囫囵吞枣,贪大求全,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理解、积累、运用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才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特级教师贾桂梅所带的学生,从低年级开始阅读、背诵,至小学毕业,有的学生已能背诵几百首诗,甚至会提笔作诗、作词,在社会上反响很大。这说明,行之有效的阅读积累,能促使学生产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水平,为他们开启写作之门。
二、激发习作兴趣,鼓励自由表达。
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习作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我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习作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一写家中养的鸡,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鸡吃食、鸡打架、鸡下蛋等等,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事情的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事实、叙真情就是作文。
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每个学生的观察角度不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不同,写出习作的中心立意就会不同。要让每个同学都受感染,达到习作的目的,这仍要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我做了以下尝试:一是激励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写日记不但可以锻炼孩子坚韧不拔的毅力,而且可以达到练笔的目的。二是平时教学习作训练,通过学文,进行仿写、改写、续写、缩写、扩写等练习。加强学生练笔训练。三是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练习。总之,语文教师要从多方面训练学生动手写,养成笔不离手的好习惯。
四、回归生活本质,落实习作训练。
作文是什么?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什么是心?就是用心观察生活,一切心之所得,均源于生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活就是“皮”,我们的心是“毛”。
因此,我们第一要训练的,便是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敏锐。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不能留于“要留心观察生活”一句话的要求,而是要在每一次习作教学中,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给学生观察些什么,怎样去观察,以及记笔记、写日记等留住观察所得的方法。
其次,在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上,落实口头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转化。既要注重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的培养,又要注重教会学生坚持不懈的优秀学习品质,不断提高自己运用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接着,是落实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一方面,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理解能力,拓展学生对事物的个性认知。试想,学生的脑子里早已塞满“铁棒磨成针”就一定是执着勤奋,狐狸一定是狡猾的,春天一定是美好的这样的固化认知,创新的空间还有多少?又有多少儿童的童趣童真被暗暗扼杀?另一方面,在习作教学中一定允许甚至鼓励学生的个性认识。千万不要狭隘化了“主题积极”和“健康向上”的本意,小学生作文不需要变成“唱颂歌”,从反面得出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主题也是完全可以的,学生们有一定的正确的批判意识是好事。训练学生习作思维能力有方方面面,但阅读和习作这一进一出两方面是最重要的。
再次,就是要落实习作修改训练。玉雕为饰,文改为章。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一次落实的习作修改练习,效果决不低于一次习作练习。教师的帮助或指导要针对学生的年段特点,不同的年段修改重心不同。修改方法也多种多样,或自斟自改,或相互取长补短,或现写现改,或放置一段时间再改。老师特别要注意的是,老师只能点拨,不能代劳,否则又可能是老师改得辛苦,学生付之一笑,满纸圈点付之东流。
总之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是靠一点一点扎扎实实的累积,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扎实的教学,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爱上写作文,能用笔书写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广阔的生活中放飞心灵。我们期待着。
暑期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7
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我县在双语实验小学开展了以“网络大集体备课”为主题的暑期培训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培训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精彩纷呈。有朱建淑老师的“如何搞好集体备课”、林鹏飞老师的“集体备课经验介绍”、夏萍老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识”、王慧老师的外出学习汇报、名师课堂观摩以及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活动。这是与时俱进的、是迎合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适时培训。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积极认真的投入学习,可谓收获颇多,感受颇深。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的基础,备课是将学生、课本、课堂与课程联系起来的桥梁。但是我们的备课现状不得不令人反思,其中有诸多不足之处:如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备课,对于某一篇文章要进行解读可能花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还要将思考的内容撰写下来,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老师们的课余负担,再说语文老师基本都兼任班主任工作,且班主任工作琐碎、繁多,如此这般,现状就是大家都以抄写成册的教案集来应付检查,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没有些许提高。于是,大家纷纷提出了当下操作得比较火热的网络备课,并想到了结合定时定地的集体备课,避免只有网络交流而造成人际交往的扭曲。
这次网络大集体备课的开展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的,是当前教育形式所必需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觉得网络集体备课有诸多的优势:
(1)开阔教师眼界,拓展教学思路。教师查阅网上教案、选择优与劣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深入分析教材的过程。教师原本在头脑中已经对教材有了自己的理解,在阅读到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学方案时,他人的教学设计与自己的预设方案(包括设计过程、教材内容的把握等)在头脑中相互碰撞,在对碰中容易产生自己的新见解。
(2)营造研究氛围,提高业务能力。网络备课过程就是与更多教师交流互动的过程。以往备课是教师个人的工作,教师对着一本或多本教参,没有合作也无法合作;如今借鉴网络资源就不同了,它将校内、校外的教师相互连接起来,间接地、直接地实现了相互对话与合作。通过相互交流与切磋,参与网络备课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共同提高。同时,网络备课的开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也促进老教师不断进取与提高。
(3)制定教学方案,服务于教学。通过网络备课最终形成的教学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因此,网络备课预设的教学方案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减轻教师负担,增加工作热情。网络备课减轻了教师写教案的负担,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学习理论、收累资料、总结经验、提升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研发教学资源的自觉性。
(5)了解教改动态,加速素质提升。以前,教师仅仅参考一本教参,根本不能了解外面的世界,更别说学习新的方法和理念了。而网络的高速度信息流动,可以时刻展示给我们新的先进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组织教师通过网络备课的查阅(尤其是查阅名师的教学设计),就能及时捕捉到这些教育新理念、新方法以及优秀的教学方案。
(6)网络反思开放,易于课后改进。课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网络备课反思为教师开辟新的反思天地。这样的反思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对自己、对别人的专业成长提高都很有好处。同时也为下一年度的备课者提供宝贵的经验,真正实现备课、反思资源共享。
网络备课优势甚多,而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老师们的重视与坚持!我想我会努力使自己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坚持搞好网络集体备课。我想这也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暑期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8
一、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
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二、通过学习,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
我们应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中,我们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四、在教学进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即要求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除此之外,对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确的表述。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在学习方法上,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五、课堂效率是教育工作永恒不变的话题,集体备课则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校本教研活动。
它弥补了个人教育智慧、知识上的盲点,引发了参与者思维的碰撞,长善救失,取长补短,补充了教师自身个体的不足,明显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同时,这种既有个体积极参与,又有群体通力合作的备课方式,有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博览众长,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效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但是如何让集体备课真正成为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研讨,实践基础上的反思交流,防止集体备课变成集体“抄课”呢?一年多来,我们教研组全体教师不断学习,认真尝试,努力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力争“理念共享、资源共享、策略共享”。
六、可以从以下四个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好课”的标准。这样,对“好课”的理解或许会更加全面。
1.从“原点”出发去思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评价课堂教学必须观察学生学习活动。只有在教师的组织活动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后,只有把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评价教师的活动才对评价课堂质量有意义。
2.从新旧评价观的比较去思考: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观与传统评价观有何不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特别要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所以评价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评价学的行为和教的行为。
3.从逆向去思考: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差课”?“好”与“差”是相对的,我们不妨通过分析“差课”的特征,来把握“好课”的标准。例如,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课不是好课,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标的课不是好课,学生学习愿望没有被激发的课不是好课,如此等等。
4.从对事物走向的把握中去思考:课堂教学评价有哪些发展趋势?有关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实践在差异中又有共性,这种共性反映出评课标准的发展趋势是: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单一目标转向关注多维目标,从关注“有效教学”结果的达成到同时关注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状态表现,从关注静态性到关注生成性,从关注教学效果转向追求效果与效率的统一。这些趋势是我们思考评课指标的重要参考。
暑期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9
有幸参加全县教师培训,聆听了王慧老师的《在生活中交际,在交际中生活》,王慧老师从口语交际的目标、意义、教材编写特点、口语交际的教学流程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阐述了口语交际教学,使我受益匪浅。对口语交际这一教学重点有了深刻的认识。体会到想上好口语交际课,需做到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的交际兴趣。积极的兴趣是口语交际的基础。教师要创设交际的环境,让学生真实、自然地去交际。要让学生想“交际”;要让学生能“交际”。让学生就像在日常生活中,在和同学、父母、老师在进行交流时一样,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很自然的表达。老师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语言来激发他们的交际兴趣。学生就乐于参与交际,交际的积极性也很高。
2、是要选择好交际的话题。因为好的交际话题是口语交际得以持续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学习实际出发,精心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3、是营造学生交际的氛围。提高表达能力。老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自由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带入接近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成为情景中的一员,并通过教师的语言、神态等帮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进行交流。这样就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要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交际场,在这个交际共同体内,通过对话、交流分享知识,增进学生间的交往,深化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得到积极锻炼。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转变观点,转变角色,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争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中真正做到“交际。
暑期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8月3日在双语实验学校参加了暑期培训,对习作教学策略感受如下:
一.加强日常积累,丰富习作素材。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一语道破读与写的紧密联系,只有多读,多进行阅读积累,才能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自觉进行阅读积累。伴随着学生写作兴趣的加浓,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和积累,并通过此举,加强和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我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让学生通过多方阅读,从所读文章中悉心体会,掌握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独到之处,并丰富、扩大自己的词储量,进而活学活用到他们的习作当中。若非天长日久的积累、运用,又怎么能做得到呢!
同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和一些优美的篇章进行熟读成诵,也可以增加阅读积累的容量。记得巴金先生曾说过一段话,大意如下:他说他很感激从前教他的先生。小时候先生逼着他背诵了许多不求甚解的诗词篇章,这些东西在经历了若干年之后,在他的头脑中发酵膨胀,进而成为一笔丰厚的精神食粮。使得他在以后的写作生涯中总能信手拈来、挥洒自如。
阅读积累不能囫囵吞枣,贪大求全,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理解、积累、运用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才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特级教师贾桂梅所带的学生,从低年级开始阅读、背诵,至小学毕业,有的学生已能背诵几百首诗,甚至会提笔作诗、作词,在社会上反响很大。这说明,行之有效的阅读积累,能促使学生产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水平,为他们开启写作之门。
二、激发习作兴趣,鼓励自由表达。
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习作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我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习作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一写家中养的鸡,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鸡吃食、鸡打架、鸡下蛋等等,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事情的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事实、叙真情就是作文。
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每个学生的观察角度不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不同,写出习作的中心立意就会不同。要让每个同学都受感染,达到习作的目的,这仍要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我做了以下尝试:一是激励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写日记不但可以锻炼孩子坚韧不拔的毅力,而且可以达到练笔的目的。二是平时教学习作训练,通过学文,进行仿写、改写、续写、缩写、扩写等练习。加强学生练笔训练。三是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练习。总之,语文教师要从多方面训练学生动手写,养成笔不离手的好习惯。
四、回归生活本质,落实习作训练。
作文是什么?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什么是心?就是用心观察生活,一切心之所得,均源于生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活就是“皮”,我们的心是“毛”。
因此,我们第一要训练的,便是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敏锐。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不能留于“要留心观察生活”一句话的要求,而是要在每一次习作教学中,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给学生观察些什么,怎样去观察,以及记笔记、写日记等留住观察所得的方法。
其次,在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上,落实口头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转化。既要注重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的培养,又要注重教会学生坚持不懈的优秀学习品质,不断提高自己运用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接着,是落实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一方面,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理解能力,拓展学生对事物的个性认知。试想,学生的脑子里早已塞满“铁棒磨成针”就一定是执着勤奋,狐狸一定是狡猾的,春天一定是美好的这样的固化认知,创新的空间还有多少?又有多少儿童的童趣童真被暗暗扼杀?另一方面,在习作教学中一定允许甚至鼓励学生的个性认识。千万不要狭隘化了“主题积极”和“健康向上”的本意,小学生作文不需要变成“唱颂歌”,从反面得出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主题也是完全可以的,学生们有一定的正确的批判意识是好事。训练学生习作思维能力有方方面面,但阅读和习作这一进一出两方面是最重要的。
再次,就是要落实习作修改训练。玉雕为饰,文改为章。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一次落实的习作修改练习,效果决不低于一次习作练习。教师的帮助或指导要针对学生的年段特点,不同的年段修改重心不同。修改方法也多种多样,或自斟自改,或相互取长补短,或现写现改,或放置一段时间再改。老师特别要注意的是,老师只能点拨,不能代劳,否则又可 能是 老师改得辛苦,学生付之一笑,满纸圈点付之东流。
总之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是靠一点一点扎扎实实的累积,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扎实的教学,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爱上写作文,能用笔书写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广阔的生活中放飞心灵。我们期待着。
暑期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20xx年的暑假,注定是一个火热而又让人充实的假期。为期三天的全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暑期培训,在双语实验学校如火如荼的进行。会上,我感受了名师的风采,聆听了精彩的讲座,受益匪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简要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培训内容不走形式
本次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不走过场。听教研室朱老师的动员报告、里庄小学林鹏飞老师的经验介绍、一小夏苹老师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识》、王慧老师的外出学习汇报,观摩名师讲课,真是令人回味无穷。特别是朱老师作的《如何搞好网络大集体备课》的动员报告。报告中,朱老师对什么是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形式、要求以及集体备课应遵循的原则,作了细致的`讲解,最后,她一遍又一遍地演示着操作程序,让在座的老师们感受到了县教研室领导对进行网络集体备课的态度和决心。
二、听同行交流,教学相长
这次培训,汇聚了全县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每位培训教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不乏精英。听了王慧老师的外出学习汇报——于永正老师的《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后,我的思想受到震撼,其中于老师的关于“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满足于讲过了、做过了不问学生是否掌握了”以及“莫把课堂当讲堂”的教学理念,让我深深反思,觉得于老师指出的,也正是我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努力改正的,
三、观摩名师课堂,收获颇多
培训会上,我们观摩了3节名师课。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蒋军晶老师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对于讲授名著,大多数老师是发愁的,因为它的时代背景离我们实在太遥远。可名师就是名师。蒋老师对于《红楼梦》的深刻理解,对人物凤辣子的性格把握是那样准确。教学中,他耐心引导学生通过凤辣子的衣着、言行来理解人物的内心,他适时点拨,语言风趣,课堂上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在愉快的学习中,学生最终明白了凤辣子的真正目的不是关心林黛玉,而是讨好贾母、炫耀自己的地位。原来名著是可以这样上的。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更新了教学理念。这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更有信心。
暑期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我县在双语实验小学开展了以“网络大集体备课”为主题的暑期培训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培训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精彩纷呈。有朱建淑老师的“如何搞好集体备课”、林鹏飞老师的“集体备课经验介绍”、夏萍老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识”、王慧老师的外出学习汇报、名师课堂观摩以及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活动。这是与时俱进的、是迎合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适时培训。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积极认真的投入学习,可谓收获颇多,感受颇深。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的基础,备课是将学生、课本、课堂与课程联系起来的桥梁。但是我们的备课现状不得不令人反思,其中有诸多不足之处:如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备课,对于某一篇文章要进行解读可能花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还要将思考的内容撰写下来,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老师们的课余负担,再说语文老师基本都兼任班主任工作,且班主任工作琐碎、繁多,如此这般,现状就是大家都以抄写成册的教案集来应付检查,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没有些许提高。于是,大家纷纷提出了当下操作得比较火热的网络备课,并想到了结合定时定地的集体备课,避免只有网络交流而造成人际交往的扭曲。
这次网络大集体备课的开展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的,是当前教育形式所必需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觉得网络集体备课有诸多的优势:
(1)开阔教师眼界,拓展教学思路。教师查阅网上教案、选择优与劣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深入分析教材的过程。教师原本在头脑中已经对教材有了自己的理解,在阅读到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学方案时,他人的教学设计与自己的预设方案(包括设计过程、教材内容的把握等)在头脑中相互碰撞,在对碰中容易产生自己的新见解。
(2)营造研究氛围,提高业务能力。网络备课过程就是与更多教师交流互动的过程。以往备课是教师个人的工作,教师对着一本或多本教参,没有合作也无法合作;如今借鉴网络资源就不同了,它将校内、校外的教师相互连接起来,间接地、直接地实现了相互对话与合作。通过相互交流与切磋,参与网络备课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共同提高。同时,网络备课的开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也促进老教师不断进取与提高。
(3)制定教学方案,服务于教学。通过网络备课最终形成的教学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因此,网络备课预设的教学方案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减轻教师负担,增加工作热情。网络备课减轻了教师写教案的负担,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学习理论、收累资料、总结经验、提升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研发教学资源的自觉性。
(5)了解教改动态,加速素质提升。以前,教师仅仅参考一本教参,根本不能了解外面的世界,更别说学习新的方法和理念了。而网络的高速度信息流动,可以时刻展示给我们新的先进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组织教师通过网络备课的查阅(尤其是查阅名师的教学设计),就能及时捕捉到这些教育新理念、新方法以及优秀的教学方案。
(6)网络反思开放,易于课后改进。课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网络备课反思为教师开辟新的反思天地。这样的反思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对自己、对别人的专业成长提高都很有好处。同时也为下一年度的备课者提供宝贵的经验,真正实现备课、反思资源共享。
网络备课优势甚多,而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老师们的重视与坚持!我想我会努力使自己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坚持搞好网络集体备课。我想这也是我们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