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苏轼传读后感

2024/09/0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苏轼传读后感(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苏轼传读后感 篇1

《苏轼传》是苏轼研究专家王水照和崔铭合著的一部书,四十五万字,去年才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书写得很好,但这却是一部不好写的书。苏轼一生经历丰富复杂,著作多,面广,这是难点之一。还有,就是有林语堂的名著《苏东坡传》在前面比着,那书写得那么精采。

我读《苏轼传》,觉得全书对苏轼的评价,大体与《苏东坡传》相似,林氏的概括即所谓:"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等等。《苏轼传》大体是以这种评价展开的。不过书的副题《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又表明作者们是极力从苏轼生活经历来理解和描写他的。因此这书自有它的不容忽视的特点。

一,它严格按编年叙事,而且强调苏轼作为作家的一个方面。全书将苏轼的诗词文章贯穿它的一生,对比看起来,《苏东坡传》就不是这样,它要照顾英美读者的理解力和趣味,诗文不能多引;它使用的传说故事更多,也占更重要的位置。因此,这本《苏轼传》对读者从苏轼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了解他的生平,是更有益的。在叙事中展开对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阐释,而且阐释得极好。在此,就表现出王水照先生对苏轼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研究的功底非凡,在传记里应用随心自如。苏轼的心事、文思,与天下的政事,交织一起,所以合了"在苦难中的超越",而且是一位"智者"的超越。没读过苏集的读者,从《传》中引用的大量诗、词、文中,特别是从并不常见的随笔、短笺中,能领略的,真是不少。

二,林语堂酷爱苏东坡。林写的是文学性更强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散文创作。当然林氏有他充分的历史材料证明,而我总觉其着眼点在于苏东坡的人格,而且是作者喜爱的人格。而《苏轼传》则更带有学术性。它更全面,更讲究论证。的确,苏轼的风流潇洒,几乎是天成。但是,环境也造就它。不论从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看生平,还是从生平看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都不单有潇洒风流,而且有个人的痛苦和人民的苦难。乌台诗案中国最可笑的文字狱之一后被贬黄州,是苏轼生活的关键一步。在林、王二传中,都重点写。余秋雨重要散文《苏东坡突围》也选这一段来写。苏轼的人生和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在此都是一个高峰。对这一段生活,《苏轼传》无疑写得更丰富。它把痛苦和苦难展示得更充分,以至于惊心动魄。苦难充分,"超越"才有力。林氏过分地渲染了苏东坡在苦难中的乐天、快活,甚至把他在"乌台诗案"里受审时的屈辱与痛苦也说成"有趣".《苏轼传》则把黄州生活写得更令人可信。比如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是惊弓之鸟了。他在黄州又看到生平所未见的民间疾苦,苦日子也尝到。在此有一点不可不提。苏轼在黄州时写过许多信,其中有一封是给他的朋友也是政敌章忄享的信中对已往表示悔过。林传说,是"一封非常贴切的回信,悔过之意,溢于言表",是"再得体不过",简直可请皇帝过目;言外之意是应付,巧于周旋而已。而王著则以为"可能夹杂着个人求助的动机".我以为写得较真。王著此是全面反对新法了。这似乎顺理成章。王著写出的诗人,更复杂、真实些。

三,关于王安石变法,林氏的否定也许太简单化。而王著则更客观些。关于苏、王二人,当然都是大作家,苏比王高。此书提到变法时,曾对比苏、王的见解说:"无论是思想的高度,还是目光的远大,苏轼都无法与一代名相王安石相提并论".这也是客观的。此书在王安石身上着墨不少,而且是从王安石与苏轼的交往中写的,重头文章在王安石罢相以后。苏轼在金陵访王,政敌又成文友,旧怀尽释,论文极乐。那一大段就写出北宋文人的大度风雅,更写出两位大作家的可爱。

苏轼传读后感 篇2

世人都说苏轼旷达、豪放,这一点我无可否认,说苏轼是继李白之后最豪放的人了。但是苏轼也毕竟不如李白,因为李白是纯道教的思想,他的诗才会有绮丽谲诡的美感,他崇尚道教又嘲笑秦始皇追求不死,“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衷……但见之泉下,金棺葬寒灰”于是从精神上追求永远不朽,永远成仙,永远解脱,而道教的始祖是战国的道家,他们主张“无为”,李白便不再屑于从政,扬长于名山之间,飘逸于大川之上,就连死,也是被淹死在月下。苏轼就没有那么幸运,他的家庭背景和天赋决定了他要在仕途上打滚,从来没有人想过,被天赋所操纵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这种问题就类似于从未有人想过“我”看地见,听得见是好是坏?苏东坡自己也没想过,因为他有太多的天赋,他对政治很有主见;他写文章行云如水,才思敏捷,他学识渊博,他很幽默……常人难得有一样天赋却容易被埋没,尤如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被放在众多发光的钻石中间。其实每一项能力都是天赋,常人总觉得“个个都出类拔萃,便没有出类拔萃”了,于是天赋也就是这样被越看越扁,但凡有脑子的人都会觉得有才能有个性,即使是在一群天才中,也不会埋没了自己,这也是同样的道理,苏轼便是很有脑子的,他的天赐样样得到很好的表现,光凭这一点,王安石就该好好反省自己。其实,苏轼的旷达、洒脱,不来自于道教,自然山水是给他一些启发,便更多的是来自于幽默,他真的很有幽默的天分,而他幽默的天分却又来自于他用博学,拿一肚子的学识开玩笑,足够看出此人是多么聪明。

他幽默说明很关于思考,他很善于把脑子里储存的知识玩弄,说明他善于用思考处理知识,这样的人难道不聪明吗?这样的聪明能换到呆贵的笑声,难道不旷达吗?苏轼像杂技艺人一样玩着自己的天赋,别人只能在一旁羡慕,很多东西都是必有因果的,苏轼的旷达,绝非只是哈哈大笑,对自己的遭遇孰视无睹,他有这么多的天分,他能熟练地操弄这些天分来应对各种变故,因此他的旷达中还多有一样。否则,他怎么有自信“西北望射天狼”,否则,他怎么会在沉浮的仕途中从不绝望,人们都说是,这可绝不是乐观那么简单,任何人都可拥有乐观,但不是任何人都敢拥有自信。伏尔泰被流放后,他靠自己的脑子买票中奖回国;李敖被关进监狱,天天锻炼身体,思考人生,并为女儿写了一部简明世界史;周文王被囚在美里,研究八卦,演成64爻,穷探天下之理,还创作了《拘幽操》苏轼有了自信,便觉得世上并没有值得担心的,人的境界便于更上了一层,所见之事见比他人更远,这是“旷”,所想之事比他人更开,这是“达”。

苏轼传读后感 篇3

一个月,从七品芝麻官升到3品大员。同样是一个月,从京城大员到流放。区区40年的仕途生涯却担任过30个官职,遭贬17次,坐牢170天。想来也只有苏东坡这等不通政治之人能在官场上才能如此大起大落经历,究原因无外乎在他那张守不住话的嘴。

“汝必能杀人。”这是苏轼初见章惇时说的话。虽然不知道苏轼是否真的善于看相,但初识就如此直言不讳地指责,苏轼又是多么的口无遮拦。恰如他所预言,章惇最后的确坏事干尽,甚至间接造成苏家的衰败,但这张没有顾忌的大嘴显然得罪了不止一个人。

“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若甘愿放下那份较真,那他何愁不能封侯加爵。上帝虽赋予苏轼前所未有的才气,却令他人生道路崎岖不堪。与之相比,严谨的子由仕途相对是更加平顺,但今天,我们过多铭记的却是他这位乐观奔放的长兄。

从儒家四书五经到庄子佛学,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苏轼不仅脑有万卷书,脚下也同样有万里路。苏轼即使在面对苦难,也不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气馁与颓废,“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他那无谓与豪放,使他的诗歌不缺华丽无实的靡丽之作。

林语堂曾言“章惇对东坡是唯恐其不死,东坡却望章惇延年益寿。”苏东坡向来是对事不对人,但他的一张大嘴却使他一生落魄,但这也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正是这张大嘴巴让东坡居士可敬可爱,在这个无知勇敢的老头面前,任何的担心后怕都是无用可耻的。苏轼的一生满目疮痍,遍布了沧桑,苦难与伟大并存拥有着欢乐与悲情的双重命运,也正是这双重命运,将苏轼推上了文学艺术的巅峰。

苏轼传读后感 篇4

大家听说过唐宋八大家吗?就是唐朝和宋朝的八位文学大师,他们写出了很多辉映千古的文章。唐宋八大家里有: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其中苏洵、苏轼和苏辙为父子三人,又被称为三苏。今天,我们主要来说一说苏轼。

读了《百代楷模苏轼》这部书,我知道了苏轼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为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但他仕途失意,屡遭贬谪,一生坎坷。

让我吃惊的是书中的第七章,王安石和苏轼之间的恩怨。王安石是个刚愎自用、个性偏执的人。他目中无人的行为使当时很多人对他不满,可宋神宗却对王安石很满意,封他做了宰相。王安石任宰相时开始进行变法,推行新政。他所做的第一项改革,就是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可苏轼却反对王安石制定的新政。因为他认为王安石的新政就是以国家的强制力达到富国的目的,而最终受害的'确实老百姓。

王安石对苏轼十分不满,每次提到苏轼的时候,王安石就会表现出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情。还贬了苏轼几次官,最终将苏轼贬到了当时还是一片荒芜的蛮夷之地——海南岛。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感到非常惊讶,在我心里,一直以为这些诗人之间都是非常好的朋友,却没想到王安石和苏轼这两位文学大师之间还有这么多的恩恩怨怨,心里感觉还挺不是滋味的。

最让我感动的情节出现在书中的第六章,和苏轼感情很深的妻子王弗不幸去世了,苏轼一天夜里梦到了妻子,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是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读完这首凄婉动人,情深义厚的词,爸爸又给我讲了这首词里面的含义,令我感动不已,也更喜欢苏轼这位真性情的文学巨匠了。

看完了《百代楷模苏轼》这本书,我知道了很多历史知识,对历史人物,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苏轼传读后感 篇5

以前读苏轼的诗词,只觉得他才华出众,对他了解并不多。最近读《苏轼传》才对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苏轼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有着富足的家境、善良又有学识的母亲、才华横溢的父亲。这些外在条件为他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即使我们都知道他之后在官场经历起起伏伏,但他依然在文学和政务上做出不菲的成绩。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幸福的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呢,后来他随父亲和弟弟进京赶考,文学大家欧阳修对他的文章大为赞赏,苏轼因此少年成名。

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我更欣赏的是他做官期间深入百姓,急民众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做出来许多非常好的政绩,当一位爱民如子的父母官,他做到了。

在杭州的日子,因着苏东坡留下许多游山玩水的诗句,让我们了解到彼时的杭州是座怎样丰满而美丽的城市,也因着他留下许多展现民间疾苦的诗句,让我们了解到底层百姓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最真实的生存现状。

在密州做官期间,密州邻近的数千里地区全部陷入了严重的饥荒,穷苦的百姓甚至连逃荒也无处可走。饿殍遍野,被遗弃的孩子随处可见。苏轼常常怀着沉痛的心情“洒泪循城拾弃孩”,又几经周折,设法拨出数百担粮米,单独储存,专门用于收养这些可怜的弃儿。并且在各处张贴告示,明文规定:愿意领养孩子的家庭,每月由官府补助六斗米。以此来鼓励和劝谕人们怜惜这些幼小的生命,使这些失去怙恃的孩子重得家庭的温暖。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养者对自己抚养的孩子产生了深厚的骨肉之情,即使生活再苦,也不肯轻易舍弃。就这样,苏轼怀着伟大的人道精神,救活了数千名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儿童。

后来他到了徐州做官,徐州知州苏轼,带领军民抗洪救灾,连续数周住在城墙上,坚守在抗洪救灾第一线。并在洪水退后,加筑防御工程,带领群众恢复生产。作为一个深切体会民间疾苦的的官员,他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所以当他外出谢雨时,人们将他包围了起来。那是多么和谐的与民同乐的画面呀。

“乌台诗案”让苏轼坠入人生低谷,苏轼被小人陷害时,不仅有百姓和许多好友为他说话,还有那个曾经与他政见不合的王安石。都是一代大文学家,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气量和胸襟。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从知州到农民,苏轼虽然失去了从政的机会,却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民间疾苦。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读书、写字、作诗、画画、游山玩水、结交朋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生活上的贫困,与精神上的富足形成了强大的反差。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苏轼最终等到了一展才华的机会。重回庙堂,成了帝王之师。在官场奢华享乐的大环境下,依然保持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这才是东坡居士最大的人格魅力吧。

尽管后来苏东坡还是被政敌所害,被贬海南,在极其贫瘠的地方,他依旧能与当地文人农民打成一片,竭尽所能的兴办教育,提倡开化。被当地人民爱戴。

如果苏轼没有在66岁时去世,也许将迎来政治上更多的发展,为百姓做更多的实事。读完全书,心中感概万千。尽管东坡先生已经去世900多年,但他并没有离开我们。他依然活在中国的江河湖海、文化历史之中,更活在眉山人、杭州人、海南人的心中…………

苏轼传读后感 篇6

上课时候好给同学推荐书,有段时间学生见我上课就说,推销书的又来了。

又没啥回扣,为啥要推销呢?因为就我的阅读经验来看,开卷有益,但书的选择也很重要。同一个话题,不同人写出来感觉完全不一样;甚至同一本书,不同的装帧编排注解都会带来全然不同的感觉。书的选择会影响我们的阅读体验,所以总忍不住把自己认为好的书推荐给他们。

比如《庄子》的全译本家里一直有,偶尔也翻过几篇,但直到买了中华书局的版本才三天两夜畅快地读完,大呼过瘾。比如第一本读完的古人的诗集,不是李白杜甫,而是《刘长卿集》,原因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那个竖排本装帧注解都太棒了。外国文学的译本选择就更重要了,雨果的作品,李玉民译得就很好;托尔斯泰的小说,则非草婴的译本不取。喜欢的外国名著往往买好几个译本的.,参照着看会发现谁的韵味更足。

还有一类书的选择更加重要,即不同作者给同一人物写的传记。雨果的传记选错版本的话只能是一部情史。鲁迅传记那么多,个人认为林贤治的《人间鲁迅》最好;沈从文的传记,除自传外以外凌宇写得最棒。《名人传》中有托尔斯泰的传记,固然是名著,但更为详实平易的却是英国人罗莎蒙德.巴特利特的《托尔斯泰大传》。可见,书也不是越有名越好。特别明显的例子还有两个。一是梵高的传记,最有名的是而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买来读了觉得很杂乱,大概译过来的东西都这样吧。后来读了丰子恺先生的《梵高生活》,觉得简洁周备,平易深邃,其中的评论性文字鞭辟入里,字里行间是艺术家对艺术家惺惺相惜的知音之感。另一例就是苏东坡的传记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最富盛名,早年读的时候觉得也很凌乱,大概是作者才华横溢不受羁绊的缘故吧,以至于想做做笔记梳理出个坡翁生平来都不容易。后来读了复旦大学王水照先生的《苏轼传》,才对这位心仪文豪的生平和作品有了较清晰深刻的把握。

王水照先生的《苏轼传》资料详实,脉络清晰,更可贵的是结合生平对苏轼的代表作进行了赏析,是了解东坡其人其文的最佳选择。瞧,我又在推销书了,买不买由你。

苏轼传读后感 篇7

今年寒假,奉老师之命买了厚厚一本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本是是想草草读完草草了事,没想到自己却被苏东坡命运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对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首先,林先生在文中向我们先介绍了东坡的家世,对他影响比较大的应该是他的母亲程氏,他小时读完《范滂传》,东坡抬头望了望母亲,问道:“妈,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从小就给他进行好的道德熏陶,也是以后成长成才的一大要素。

接着介绍了他的学习经历,他从小就展露出他的超于常人的才气,但这一点也没妨碍他的努力。苏东坡读书时就将经史诗文、经典古籍都背的滚瓜烂熟,这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因为每当他向皇帝进谏或替皇帝草拟圣旨之际,或在引用历史往例之时,他决不会毫无头绪。苏东坡的学习经历也告诉我们天才也需要勤奋学习,也需要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苏东坡传》里不只是介绍了苏东坡其人还介绍了与他最相关的三苏其他两人,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天性沉默寡言,气质谨严,思想独立,性格古怪,自然不是与人易于相处的人。再一个就是弟弟苏辙,苏辙的性格与他哥哥不太一样,他的性格是恬静冷淡,稳健而实际,因此也比他哥哥在官场上得

意些。写完三苏,又要说说苏轼的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在务实际、明利害方面,似乎远胜过丈夫,所以苏东坡则事事多听从妻子,她是一个妻子,也更像一个聪明的管家,睿智的伴侣。不幸的事她英年早逝,这让苏东坡很是难过,曾专门写过一个词纪念她,这就是与贺铸的悼亡词并称为悼亡词双绝。

文中给我们重点介绍了东坡在官场的几次沉浮。苏东坡,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而是主张稳健行事,凡事皆从是否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际效果出发,不去阿附迎合,不为“新法”或“旧制”所囿,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苏东坡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风光霁月,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伎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

虽然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泥泞,可从他的诗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见闻中能够发现,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是积极向上的。

幽默的他在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参寥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

热爱生活的他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许多轶事。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传给后世“东坡肉”、“东坡壶”等。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多愁善感的他在《江城子》一词中,“十年生死两茫茫”,对其亡妻寄以情思,与其“大江东去”风格迥异,凄婉哀伤。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均表达了深切情爱与伤痛,后来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词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写花,又似写人。

正直的他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苏东坡异常坎坷的一生,也是豁达乐观的一生。他那种身处逆境却始终保持“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的超然达观,像他的诗词文章一样千载有余情!经万古流不尽!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让我们仅此感怀东坡居士这位旷古奇才吧!

苏轼传读后感 篇8

千年的梦魇,梦回千年。千年前曾有一位伟人牵动着历史,他就是苏轼。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词至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主,至刘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苏轼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如此想来,苏之诗风、词韵、文采在那个清切婉丽的宋朝词韵中是足以独支起一片天空的。而苏轼之意境、思想、态度在那个阴秽、密集、污恶的宋庭统治下却膨胀不出一片可容身之地,以至于四处飘荡,先后左迁杭州、密州、黄州等地,最后身老常州。

苏轼生于寒素的地主家庭,其父为著名的散文家苏洵。幼年深受其父文韵的熏陶,严厉的管教,殷切的期盼。五岁诵诗书,十几岁便已通今博古,十九岁上京赶考,一篇《刑赏忠厚评论》挥挥洒洒,文盖群英,一举赢得主考官欧阳修之惜誉,高中举人。从此便踏上了他那华丽、传奇而又悲哀的人生旅程。

初踏仕途的苏轼怀着满腔拳拳报国热忱,欲竭尽自己平生之所说,改易旧之恶制,补及新之明法,小则造福一方,大则兼济天下,名流千古,万年不朽。可他没有看到现实的空虚,官场的污浊,他那天真的想法也许改变的知有他自己。是时,宋王朝才乏、兵弱、官冗、赋役不均、边备空虚,如何使他懈下满身之智勇,流泄满腔之热情。异己他乡,独浸于孤宦的寂落而无力得忧思。 只是朝廷一个平常的形式,他被招慕还朝。兴奋、感激、惊喜交加。积淤了多年的奋勇,埋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及时便整装待行。

然而还朝后的他感到更大的不适。一来这时改革家王安石正雷厉风行地实行变法。苏轼虽然主张变法,但对于超出了自己眼域的王安石的那种更大变异的更易改革却表示异议,连续上书反对,并因此要求调离京师。二来官场的污秽更加明显地显现在他眼前。他天真的心容不得那些污物的存在,连连上书明讥暗讽刺,终惹众人排挤,被调离京师。他好像明白了,庙堂之高并不是自己的

舞台,山川水域才是自己的宿处。此后他寄情山水,衔殇赋诗。一个作家政治上的失败往往会成就他文学上的不朽。杭州的西湖,颖州的颖水,黄州的赤壁等,皆在东坡的生花妙笔下久为流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西湖的美深深打动了苏轼:浩淼的水波,涟漪微微荡开,月光的反射使湖水泛着淡淡的白光,悠悠的黑暗使西湖更加浩远辽阔。许仙的执着,白蛇的含蓄,感动了千万人,也感动了苏轼。他想他也有如此浪漫的爱情,想那唤鱼池畔,仙山佳池,佳人才子,缱绻悱恻,悠悠乎不知天地之岁月也。妻子王弗成了他的骄傲与安慰,他想这样的日子也是很值得会忆的。

还有武汉的长江:“江汉西来,高楼大,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又如颖州的颖水:“清颖东流,愁来送征鸿去,融情乱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苏轼对水的眷顾和怜恋不言而喻,而东坡居士对坡的情怨更是情有独忠。苏轼左迁杭州时,自家向东有坡,故曰东坡,苏子常料理,并以东坡居士自居。曾作诗一首:雨

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想来那东坡置于深山密林之中,人迹罕至。这时他也许想起了林逋,梅妻鹤子,超然于世。

而朝廷的招募又使他来了兴奋,他千里迢,火速赶往朝廷。这时王安石已死,司马光要废尽新法。苏轼认为部分新法行之有效,不可尽改,因此又遭到旧党的排挤,不容于朝。天真的他可知道在阶级斗争中是不能有中立者的。

苏轼被贬谪至密州,这天刚入睡,妻子王弗便托梦于他诉说相思之苦。如今想那十年相思,十年生死离别,如何挨得。于斯月明星稀夜,煞短松冈之上,独自遥望夜空哀愁。次日,苏轼左牵黄,右警苍,锦貌貂裘。并有千满山冈,倾城人随太守,不胜壮观。苏轼顿生豪气,像孙权般亲射虎,挽满弓射天狼。却迟迟等不见持节者。

最后等来的却是持枷锁着。乌台诗案,一邦小人的断章取意便使他陷入深狱,几尽丧命。他着实害怕了,他是一位诗人,可以咏明月之浩然,赞清水之洁然,抒真心之愤

然。然而一入污秽,他就变得非常笨拙,无法调动起码的言语,无法完成简单的逻辑。只是在残阳如血欲滴是时吟咏着: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

苏轼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精神在现实中被击得粉碎。可他还有乘时归化,反朴任天的养生态度和看穿忧患的禅宗思想。所以当他来到赤壁时,终于如醍醐灌顶,苏轼完成了凄苦中的挣扎与超然。江水涛天拍岸,东逝去英雄。公瑾壮怀激烈,又指挥若定。小乔美艳伴英雄,自己只是空多情。唯江上之青风,与山间之明月,吾与子之所共使。

苏轼一生四处辗转,有憧憬与得意,有孤寂与抑忧。若问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